happy feet表面上是企鹅,实际上浓重的美国风格严重的侵犯了企鹅的固有属性,被赋予了浓重美资本主义色彩和灵魂的一大群空壳,以及压榨、剥削,底层的顺受、冷漠,个人的英雄主义。
当个人英雄没有给集团带来任何利益时,哪怕个人英雄能找到问题所在也是不注意引起集团成员支持的,只有当集团得到真正利益时,英雄才会被重视,才有可能会被推到一个公众高度。
鲜花美人,这都是后话。
反过来,当被推到很高角度的英雄不能再给集团带来利益或者暂时不能给集团带来利益时,又会遭到如何的对待公众又会如何对待他,happy feet,没有告诉我们,但刘翔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参考例子。
希望有hf2的时候能通过这些虚构的可爱空壳们表达出来,而且希望不是大圆满那样的结局,不然就太无聊了
不怎么喜欢。
理由一,没什么逻辑。
影片中帝企鹅原以唱歌求偶,歌为心声。
大脚嗓子不好只会跳踢踏舞,是异类,被排挤了,这个我理解。
片中的教育意义是,即使你和别人不一样,你也别气馁,你小子还是有出头机会的,多元化社会嘛!
这个我也理解。
可是为什么他的踢踏舞风行到几乎可以说,取代了帝企鹅长期进化出来的唱歌呢?
为什么一代歌神的他老爸,居然因不会跳舞而自卑孤僻呢?
纳闷了~~简直是打倒孔家店嘛。
理由二,太乐观。
大脚说过:“我要通过跳舞来感染人们让他们同情我们。
”他居然做到了。
一个弱者要得到更多,不是反抗强者,就是向强者献媚,前者是我们受到的教育推崇的,后者则一向为人不齿,所以片中就生硬地调和了强者和弱者的关系,造出与虎谋食的逻辑。
其实在我看来,大脚想啄破捕鱼网被捉住,在动物园里面跳舞被围观,是很悲惨的一幕。
他明白自己跳舞受到人类的注意,带领帝企鹅一起跳舞向人类乞食,就更悲惨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帝企鹅不需要人类,它们只需要我们别去打扰。
理由三,想象力贫瘠。
看过记录片《帝企鹅日记》的人,看到帝企鹅漫长的迁徙和风雪中的漫长等待,看到它们的执着和爱子,无不感动。
自然界的美好,超越人类想象。
但是本片算是完全拟人化了,简直找不到一点“企鹅性”,只有熟悉的人性。
你完全可以把它们当一个人类社会来看待,用张三哥替代大脚,李四妹替代葛丽亚,故事ok。
动画人物有别于人的特色,正在于它们的“非人之处”,比如狮子王又威风又高傲,猫和老鼠永远为敌,小鼹鼠在洞里冬眠,然后和兔子、蜗牛、蝴蝶一起迎接春暖花开。
看完了,就像听到门口又放鞭炮。
劈劈啪啪好生热闹,可是这热闹于我无关。
http://www.blogcn.com/u2/33/82/gallimard/index.html
很喜欢那个小企鹅,毛茸茸的,非常可爱,很想抱一下。
里面的歌都很好听,整个律动很棒,小企鹅在那里摇摇摆摆的踢踏时,自己都忍不住跟着动了起来故事情节有点奇怪,怎么说呢?
不合逻辑性吧不过里面所有的小动物们在冰上划来划去的部分看得我很是过瘾在看片子的时候真的会让人觉得人类好残忍阿,我们在做的事情有多么的伤害到那些小动物们我们完全都不自知着。
尤其里面说到连庞大的鲸鱼都会被拉到岸上然后剁成酱做罐头。。。
就那一刻突然觉得自己在吃肉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很想就吃素了。
我记得小学写过一篇议论文。
讨论,如果全世界都用手走路,你该怎么办。
那时候年少无知啊,用N个“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去吧”的名人事例辩证的议论来议论去。
并坚定立场,自已绝对永远是正立用脚走路的哪一个,即使在别人眼中世界颠倒。
在企鹅的世界中,没有优雅的嗓音可以被评为二等残疾了。
尤其是对于一个靠嗓音吸引异性的帝企鹅来说。
我们的小主人公马伯的确有些悲剧,他一张嘴,就像锯木头的铁锯一样发出吭哧吭哧的嚎叫。
大家都被他打败了。
放弃了。
这让我想起来《浪漫的老鼠 The Tale of Despereaux》里面的德佩罗。
他也同样另类到让周围的老鼠们抓狂。
仿佛是豹子托生:勇敢,有胆识。
因为总是学不会胆怯,和一次又一次从老鼠夹子上偷奶酪,去图书馆看书给公主讲故事而被驱逐到了地牢。
唯一不同的是,这个小家伙一直那么自信,脑袋扬的比谁都高。
他不认为自己是错误的。
再回来看看我们的大脚小朋友。
他则不是。
他也为自己不安分的脚儿感到自卑。
他也曾经一度用假唱想去赢得洛丽亚的欢心。
他失败了。
他发自内心嘶叫出来的声音还是如同你用手扯着鸡脖子,发出的惨绝鸡寰的哀鸣。
他开始慢慢的找回了自信。
他还有一双会跳舞的大脚,一双完全不像企鹅的大脚。
(如果企鹅都天天这么跳,会瘦吧?
) 他开始带领全企鹅跳舞,想去感动人类。
电影情节是理想化的。
道理是简单的。
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是正确的,都没有自信力,谁还愿意相信你呢?
当你自己都开始动摇是否应该用手走路了,从那一刻起,你的世界已经开始倾斜。
即便是你拥有了能快乐的特技,你也丧失了快乐的能力了。
你会每天出于晃晃不安中。
你会在在别人的目光中自杀千次万次。
你会花很多的时间去建一个堡垒,去挡住自己缺点,去挡住自己的大脚。
并去拼命的改造自己,把自己改造的和正常人一样。
即便不出色,但是正常就好。
很多人都这样吧。
努力去装一个正常人。
努力去喜欢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东西。
努力像组织靠拢。
努力想让大家都接受自己。
即便自己不会去唱歌,也去努力学。
即使自己爱跳舞,也把双脚用枷锁束缚。
然后,我们真的就变成常人了,不怎么出色。
但是我们是正常人,起码不会被唾弃,被孤立,被隔离。
我们就心安理得了。
周围的人也心安理得了。
没有人愿意去当怪物。
也没有人愿意和怪物在一起生活。
就像我的大一,全宿舍的人一起去网吧通宵。
整夜整夜。
和宿舍的孩子一起打了耳洞,染了指甲,沉迷网游,烫了卷头发,习惯性翘课。
以前的乖宝宝形象,原来可以颠覆的这么彻底。
我只是怕孤立,只是想和大家有些话题,所以被迫去做很多很多我原本不想做也不愿意做的事情。
打了一夜网游,回到宿舍彻彻底底哭出声响。
原来,这不是自由。
原来,我把自己丢了。
后来,大二重新分宿舍。
对门一宿舍孩子拉着我的手对我说,朵朵,过来吧,那里不属于你,你站错了位置。
另类也一种孤立。
不是做错了什么。
而是站错了世界。
现在,头发早已变直。
开始像高中的时候,扎上高高的马尾。
耳洞就快消失。
一直在尝试改变,尝试向大家靠拢。
却忘了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英雄,往往存活在一片困顿中。
做的很多事被否定了又否定。
如果,那些事情,真的是正确的。
请坚持下去吧。
做不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也能做自己的Hero. ===================================================== 我总觉得应该为有些颇有共鸣的电影留点什么。
就算是只字片语也好。
以后,我会适当的写些影评。
可能有的就一两句话,有的就算是你一目十行也得看好多目。
不过估计我的影评不是影评了。
有的写的前期后期的状态,有的写得我哭的时候的心情。
有的写我蜷缩在沙发时候悠然自得的样子,有的写我和父母一起看片的感觉。。。。
电影是什么样,情节是什么样。
到我这里,被我诠释成这样,它就是这样了。
我有我的感动点,我有我关注的东西。
如此而已。
如果仅只是一出力图爆笑的历险,那这部动画片与某些平庸之作也没什么区别了。
但所幸该片不是那么弱智,一只只会跳舞不会唱歌的受到同族排斥的帝企鹅在别处赢得了尊重,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天赋拯救了同类的生活,这样一个故事还是相当不错的。
其一,这只独特的企鹅被同族所不容的的原因是被扣上“触犯神灵”的大帽子,这是人类社会曾经最顽固的疾病,看似愚昧无知,实则借刀杀人,中国人所较少经历的宗教迫害也出于此。
其二,这只企鹅所遇到善即是善,恶即是恶,没有去刻意颠覆一只鲨鱼的凶恶形象,也没有过分夸大人类自身的素质。
其三,人所共知的原则不一定就是万世可循的原则,它只好借助于动画片还魂,这边少了许多罗嗦和牵拌。
画面中有两点我特别喜欢,一是企鹅们的憨憨步态,二是下了功夫的主角们的眼神。
http://logten.iblog.com/post/3742/283848
人类能用制作这种动画片来反省自己的行为真的可贵.我们在疯狂发展自己的时候,想想这些小动物们,它们也要生存呀!!!为它们想想.电影的配音都是大明星,包括妮可·基德曼、休·杰克曼、布里坦尼·墨菲、罗宾·威廉姆斯等.我觉得他们的配音为不够生动的外型加分了,电脑的制作确实有难度,手绘的动画片在表现能力上还是要自如的多.
《快乐大脚》:被逐异类的孤独征途 ■ 文/火神纪 完了,他说,吹糊你的灯。
她在坟墓的那一边等,等你去亲吻。
(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琵》) 不走过那长长的墓道,怎么到达坟墓的那头。
那头有生的祈盼。
有美好的所有一切。
可是不穿梭过黑暗独自走过去,没有人能看到这些。
——火神纪。
题记。
很少有一部电影能够励志得如此彻底而完全。
没有同伴;没有同行;没有人理解;单枪匹马。
独闯;前行;没有退路。
看完这部电影,我突然想起的居然是徐志摩,就算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也许,不同样的悲悯,却同样孤独而哀伤。
很难得看动画片能有这样的感触,近日的好莱坞动画片越来越让人感动。
除了精美的画面之外,也许,更多的是人性化的思索被深层在那些让人欢笑的表层下。
于是,当开始安静地观看这些动画电影的时候;我们开始感觉悲怆,以及忧伤。
流于外层的欢笑过后,也许,我们应该开始思索:这些制造精良的工业电影以及细腻的剧本底层,其实有着更感人的东西。
如果我们足够细致,足够感性,这也许是一部让人落泪的动画喜剧。
这是一部具有反叛精神的电影,打倒权威,打倒传统是这部电影暗藏在轻快喜悦后面的反叛。
企鹅的族群里,他们的天赋用自己心灵的歌声去寻找一个有共鸣的伴侣;而在另一群企鹅,他们不需歌唱,只要收集石头送给自己心爱的异性,他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可是,谁能定义他们的幸福呢。
他们的幸福是什么,在传统的观念里,只要他们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只要他们找到自己的心灵之歌,他们就可以到达幸福的彼岸。
没有一只企鹅怀疑过自己是否应该去歌唱,去寻找一颗与众不同最光彩耀眼的石头,他们永远停留在整个族群既定已久的模式里。
他们也许并不明白在歌唱和石头之外有另外的世界存在。
他们也许不明白,其实歌唱只是一种生活模式罢了,而再光彩耀眼的石头依旧也只是石头。
对他们来说也许根本不需要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只是企鹅,只需要跟着他们的父辈一样,唱歌着找到自己的伴侣,捕鱼,产卵,生子;或者被海豹吃掉。
这是企鹅的命运,他们存在,繁衍后代,抚育后代,然后死去。
在芒博之前,所有的企鹅都是这样活着。
对他们来说,歌唱,用最悦耳的企鹅声线唱到最高的音域,找到共鸣的声音,那就是幸福了。
可是谁有权力断然地说,我定义的幸福就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在哪里,走往哪里。
我们其实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努力地做好自己。
然后,坚定不移地走向前。
然后我们可以说,也许,我们所拥有的那一切,就是幸福。
至少。
这幸福属于我们自己。
芒博不会唱歌。
作为那个族群的一分子,不会歌唱的孩子只能注定孤独。
芒博的父亲说,他将孤独一生。
在他们传统既定的思想里,他不可能有伴侣,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不可能存活。
甚至只能被驱逐。
因为他是异类,不会歌唱只会跳舞的企鹅只能是异类,只能被驱逐,所有的不是皆因为他的降生而带来企鹅之神的迁怒和惩罚。
没有人能定义,芒博发自心灵的舞蹈就是芒博的幸福,或者不是。
芒博只能躲在无人的高处独自起舞,这是孤独,这是他的快乐,这是人群的歧视和淡漠的嘲讽。
能证明芒博的幸福的只有他自己。
这样的基调里的芒博依旧快乐的成长,在我看来,至少,他是一个幸福的叛逆。
至少他的母亲纵容他疼爱他,他可以跟他的父亲说,不要逼着我改变,不要逼着我放弃。
或许他其实试过如何改变自己而加入到那个既定的世界,可是他没办法。
他开口唱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斥责他,告诉他,他会把他们的聚会破坏掉的。
如果说,是芒博选择了舞蹈的话,不如说是舞蹈选择了他;不是芒博选择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了芒博。
而芒博所能做的,也许就只有向前。
芒博的成功是传统和世俗的妥协,是新生代的成功。
这是励志,很彻底地励志,人只有在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以及想要什么之后,才能获得成功。
从一个被驱逐的异类开始,芒博无可选择地走上自己的路途。
他的征途是证明自己所相信的一切,并让人们相信他的说法。
从被驱逐到最终拯救了整个企鹅世界,他的征途不可能轻松,可是他做到了。
结果也许就是最好的证明,芒博,作为一个另类的企鹅,他用他的舞蹈征服了人类,征服了所有的企鹅,他得到了族群里最出色的姑娘,他得到了作为一个企鹅最大的幸福。
孤独的征途上也许只有不懈的努力和争取,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一个道理是:毫不置疑地相信自己并且坚定自己的选择,为之付出了努力,最终,我们将获得成功。
芒博的天赋是舞蹈,如果他放弃了他的舞蹈而跟着大队人马去唱歌的话,他不可能获得那么世大的成就。
从被驱逐的异类到救世主,芒博只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有些人,是注定来做某些事的。
这部电影里的音乐和舞蹈都很美,而更美的是电影背后悲悯的励志。
寻找人类,寻找他们的异类,胖胖的脸没有翅膀却很强大,芒博只是希望去跟他们说,不要抓他们赖以生存的鱼群。
纵然他说的是企鹅语,人们听不懂他所说的一切。
可是他努力过,安逸过,而最后成功了。
用他的舞蹈告诉这个世界,很多的物种和人类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也许,他的成功多少带有些偶然性,可是至少,他努力地证明了自己并为自己赢得了声名。
这部电影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也许就是芒博被驱逐出族群的那一刻,他走了,对着所有仇视的目光悲怆地出走,他告诉他们,有一天他会找到那些异类并证明自己的想法。
他不是灾难,鱼群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不歌唱也并不是因为他的舞蹈。
悲切的歌声响起以及他落寞的身影。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情,一种被无视的驱逐,他走了,追寻自己的梦去。
这也许也是我无妄地想起徐志摩的原因,因为他的几行字:我没有别的天赋,我只有爱,所以我无可退缩。
芒博没有退缩的余地,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天赋。
他只有选择自己的天赋以及相信自己的天赋之后,他才能有所作为。
而他拒绝让格露亚跟他一起同行的情境也让人感动,他拒绝的是族群里最出色的姑娘,他爱慕已久的姑娘。
因为他知道他的前路艰险,他不希望格露亚跟着他一起去受累。
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爱,因为爱,所以担忧,因为担忧,所以拒绝。
电影里没有给芒博任何解释的机会,或者给了他解释的时间和机会,可是他放弃了。
看起来,多像是一个悲壮的英雄。
拒绝自己深爱的人以及深爱自己的人,孤身前往,因为他知道前路艰难,因为他知道,如果不跟着他一起去的话,格露亚也许会找到一个平凡的企鹅给她安慰和幸福,至少幸福。
这无疑是让人感动的。
放弃了的解释给这部电影染上一层悲情味道。
于是他顶着寒风前进的身影看起来并不孤独,他的朋友们送他到悬崖边看着他飞翔一样地跳进大海里游向异族的时候,他终于成就了一个悲壮的孤身英雄的伟大形象。
至少在企鹅里,他是出类拔萃的。
顶着呼啸的寒风不停前进以及孤身游向大海彼岸的芒博是一个让人感动的驱逐者和征战者的符号。
坚持不懈地向前只是为了告诉那些在企鹅看起来像天神一样高高在上的人类说:停止深海捕捞鱼群,给企鹅一个生存的机会。
这种看似天真的理想除了作为企鹅芒博的理想之外,也是作为一部电影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反思。
这是这部电影在励志之外的另一个层面上的成功。
舞美。
歌亮。
视觉听觉效果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
而彻底而铺张的励志以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大主题,使得这部看似轻快喜悦的动画电影在主题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从那些唯美的三维舞蹈到醉人的企鹅之歌;从积极的个人励志到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大主题提升。
很少有一部电影被赋予了这么多的东西。
舞蹈。
音乐。
动画。
视觉。
听觉。
个人的励志和关系到全球的生态平衡。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动画电影。
如果说,《启示录》是2006年年末最值得一看的好莱坞大片的话,那么,这部《快乐的大脚》绝对是2006年年末最值得一看的动画大片。
绝对值回票价。
附注:电影资料。
■片名:《欢快的大脚》 ■英文片名:《Happy Feet》 ■导演:乔治·米勒 ■主演:休·杰克曼 妮可·基德曼 伊利亚·伍德 ■类型:动画/家庭/冒险/歌舞/喜剧 ■片长:87 分钟/韩国:98分钟 ■国家:澳大利亚/美国 ■语言:英语 ■发行:Fox-Warner ■上映:2006年11月17日
看完了这部朋友力荐的电影,脑袋里面就只有这么个想法。
这是一部让人悲伤的电影,族群内部对于“异类”排斥让人难过(这让我想到《Xday 错误的一天》,人们被心中固守的观念蒙蔽,看不到真相,做下错误的决定,然后真相永远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了,但人们总以为自己做对了,这是人的固执。
而这样的事大概每天都在发生)而片子后期引入的食物问题,我想才是制作方的初衷吧——让我们了解到动物们的充满跟我们一样情感的世界,他们千万年来一直的生活形态,而我们很残忍的改变着这一切,大量捕捞, 对于他们来说是灾难,不仅仅是“食物链打破”这种字面上听起来很简单的事,而可能是灭顶之灾!
片子的最后,虽然很乐观的展现了各方(人类)的争吵,以及企鹅没们终于又回到食物充足的生活中。
但,片子的结局,是个童话的结尾,这只是编剧的乐观结局,但我们知道并不这么美好,现实是残忍的——即使鲑鱼濒临灭绝还是很多人不惜重金要吃鱼子酱;即使江水中原生的鱼类们越来越少,人们也越来越想吃“自然”的鱼类,越多越好
1 这是一部歌舞剧。
全片从头到尾都是歌唱。
企鹅天生就是歌唱家。
小企鹅上课的目的就是成为最棒的歌唱家。
歌声最美的企鹅就是万人迷。
而故事的主人公则要带给大家更多的舞蹈——踢踏舞。
这部电影也因此实至名归地赢得了金球奖的最佳原创音乐。
2 这是一部环保主题的电影。
但是别出心裁的从企鹅的角度来讲。
而最后一些人类的出现,完全是以一种看待外星人一般的眼光来表现的。
人们将会看到自己是如何残忍地摧毁童话般的世界;是如何地对待那些美丽可爱的生灵。
3 这是一部励志电影。
这是一个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
是一只不被别人理解的孤独的小企鹅。
他却推开了整个企鹅世界的窗。
4 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大片。
和大部分好来呜式的电影一样,它讲了一个孤胆英雄的传奇故事,以一种不可一世的自信,把这个童话演绎得动人心魄。
5 这是一部叫做交流的电影。
不论是让父母和孩子,还是亲密的爱人。
还有音乐和舞蹈的碰撞,企鹅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对话——这真是一个难题。
6 这部动画片居然没有拿到最佳动画奖。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动画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至少我们这一代人是没法站在这个高度了,也许我们还可以期望可以看到我们的下一代。
我曾经问过很多朋友,人生最严肃的事儿是啥。
答案大多是做爱,也有个别的说是养育下一代。
姑且不论我身边儿这帮都是什么人,至少能得出一个结论:荷尔蒙才是王道。
所以说,歌舞青春片儿这种充满荷尔蒙的东西,一向都是很讨喜的。
要是人物再帅点,那就没治了。
《快乐的大脚》似乎就是这样。
歌舞中成长的热血青年、可爱的CG动物形象、拯救企鹅一族的伟大冒险、环保主义题材……拥有如此丰富的元素,也难怪此片会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
但看完此片,我却觉得非常困惑。
片子行进到三分之二处,Manbo通过跳舞获得人类的好感,带人类回到自己的故乡,率领帝企鹅一起跳舞,从而获得人类的认同,争取到自己的生存权利。
这个看似美好的场景不由得让我想起《鬼子来了》中,马大三向日本鬼子献媚后,日军带着粮食来到村里举办的那场中日大联欢……我们都知道,在这狂欢之后的会是什么。
你表现得像是个宠物,别人自然只能拿你当宠物来看待,你能得到的也不过就是宠物的待遇。
与虎谋食,你嫌死得不够惨吗?
我不懂导演为啥要把一个轻松欢快的故事搞成这个样子。
是因为咱拍的是动画片,为了美国的下一代好,所以整出这么幼稚的逻辑吗?
那么,当孩子们兴冲冲地跑到动物园,看到不会跳踢踏、不会唱拉丁的企鹅时,会怎么想呢?
不会唱歌跳舞、对人类爱搭不理的企鹅还要不要保护呢?
抑或导演本是想拍成企鹅三部曲?
在《快乐的大脚》后,还有《悲惨的大脚》、《大脚的崛起》?
这其实像哈利波特一样,是个有点黑暗的系列剧?
为了一探究竟,我决定看一下导演访谈录,了解一下他的创作意图。
在看到导演的一瞬间,我顿悟了。
导演乔治米勒那张脸分明就是92版《蝙蝠侠归来》中的企鹅人嘛!
这片子分明就是企鹅人竞选高森市市长时的宣传片嘛!
这个腹黑的老家伙!
蝙蝠侠在哪里?
蝙蝠侠在哪里?
不要以为小丑挂了就没你什么事了,下部蝙蝠侠就整死你!
信不信?
信不信?
企鹅太不讨喜了
they're so cute
中央6,中文配音我还真是背不住。
快乐的力量取之不尽。
弱智
一直很喜欢这种题材的电影 当人类跳起企鹅们的踢踏舞的时候 心里酸酸的 。但是这个电影 节奏太慢,有点乏味。
动画可以4星,总评只能2星
1
一开始还觉得应该和寻找自我的主题会搭边,到后来莫名其妙的接轨与动物保护。没有剧情,到处冷场,时不时靠唱歌和踢踏舞来凑时间,居然这么难看,更离谱的是还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哗众取宠啊!
唉唉 爱死了
还好。
我也想跳舞啊~可惜我只会唱歌
踢踏拯救世界。
企鹅们真的太可爱了,挺不错的。听妮可说第一句就知道是她的声音,当然还有Hugh,妮可又一次唱歌。喜欢喜欢
让我见识到了多种类的企鹅,哈哈
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虽然很萌。。但是剧本写的不好。。
帥氣 歌舞片也就這樣 不適合小朋友看~
找到自己的舞台
主角寻找自我的舞者之路莫名在最后转到了动物保护的奇怪路线上去,显得电影前后分离严重,里面的歌舞也难说是美妙,知道你们澳洲好踢踏这口,可也不能找企鹅这么个短腿来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