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
Kursk,潜行浩劫96小时(港),深海救援(台),潜舰K-141,The Command
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
主演:科林·费尔斯,蕾雅·赛杜,马提亚斯·修奈尔,迈克尔·恩奎斯特,马克斯·冯·叙多夫,奥古斯特·迪赫,史蒂芬·威丁顿,潘妮拉·奥古斯特,马提亚斯·施维赫夫,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库尔斯克》的故事聚焦2000年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沉没事件。彼时进行作战训练的库尔斯克号艇内鱼雷自爆,118位船员全部罹难。事件也成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潜水艇事故。 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当时世界最先进、最大的战术核潜艇之一,专门用来攻击航空母舰,曾被媒体誉为“航母终结者”。像“泰坦尼克”号超级油轮一样,库尔..详细 >
一看演员表有闷骚的马提亚斯蜀黍,立马来看。西方拍了部电影指责俄罗斯因为政治原因不接受救援,嘿嘿以为大家都傻子相信救援本身单纯是救援?无论怎么说,为了那些海军小伙子和他们的家人觉得不值,这不是某一国政府的罪,而是全人类的敌意的罪。
太平淡无味了,灾难求生和政治讽刺两方面都没什么力度,科林叔这个酱油角色。。也就为了看看Matthias
一小撮敌对势力企图干涉他国内政?
整部电影看得我 几次屏住呼吸,几次忍不住tmd, 潜艇片 +真实事件, 都是我的最爱。 事实证明,没有什么剧本比真实的生活更加残酷。 没有什么动物 比人类更加残忍。
作为海军军官的子女,看这种片子总会更有感触。但从电影方面来说,它的灾难戏份拍的还不足够。
为啥一个俄罗斯发生的事件,要一帮人用英语演,而且明显带有很浓重的政治倾向,战斗民族的人民恐怕看了会不开心,一帮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人拍的视角,必然把毛子的官僚放大,把我大英皇家海军拍成正义爸爸,一部没有任何力度的电影
😁😁😁😁
作为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结局已知的电影,灾难片的扣人心弦和潜艇片的深海幽闭恐惧都没有拍出来,重点放在了官兵家属的人文关怀和官僚系统的腐败无能身上,是西方视角下对日薄西山的俄罗斯体制的又一次审视与批判。但一群西欧人说着英语演着俄国背景的故事,毫无代入感。科林费尔斯还演了一个代表正义视角的英国皇家海军军官。
打电话在电话号码前看到了kursk这个词,查了下才知道了这个事件。Ps这评分给打太低了
勉强及格。根据库尔斯克号事故改编。潜艇内的情状和角色都是原创了,关于救援期间的种种也是带着特定立场去表现。开场用潜艇兵的婚礼交代几个主要角色和俄罗斯军队的窘迫——后面自爆的鱼雷与不得力的救援设备亦是俄罗斯经济困境的编排,还有千叮万嘱失魂士兵守好爆炸品但最后还是炸了的戏剧化桥段,剧本总的来说是个不费脑子的行活,不过好在温特伯格的导演手法比较稳,不论舰队演戏的CG大场面,还是爆炸前后那些类型片式机位与剪辑节奏的呈现,在制作上是一个合格的水准。技术环节在后半有点垮,营救部分除了刻画俄罗斯拒绝外国协助最后搞砸的莫名固执(英国人在这里都是单纯来帮忙的,并借科林的口夯实了幸存者死于俄罗斯高层的意志),和岸上家属的焦虑,对潜艇内那种死亡逼近的感觉营造差了意思(潜水找制氧原料那段拍的太简单了)。
还行,别反思了,真的
有没有刻意丑化不好说,不过俄罗斯海军的“穷”确实是早已闻名遐迩了。如果船员都由真毛子饰演估计会更具代入感,现在这八国联军阵容老实讲挺出戏的。
温特伯格,感谢你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敷衍大家
从西方到东方,不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官僚主义害死人。
温特伯格已经很难出手了 唉
大副在留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没有什么是永恒的。Find another man to love, for I'm the moment in your life but you are my forever.”
谁是谁非,一部影片难以预测,可能真相已石沉大海
- 哎,拍的太长了,神烦,一个都没活下来
准一流的卡司和幕后阵容,结果拍得却毫无亮点…大概只有取材真实故事这一点能吸睛,和不少欧洲系导演一样温特伯格到底还是被这类片缚住了手脚,回春路漫漫。
可以反思的历史事件,腐坏的都无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