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刚看完的50集巨片,说巨片因为篇幅实在是太长了,金婚50年,足足50集,原计划一天看2-3集,最多1个月看完,后来拖拖拉拉地看了2个多月,能让我追着看了50集又毫无悬疑情节的电视这年头还真不多了,也许现实生活真像剧中那样是平淡多于激情的,看完此片再次感叹,平平淡淡才是真,洗洗涮涮中又大了一岁,平平淡淡中就那样执子之手地过了一辈子。
一年一个故事,每年都发生一些意义重大的事,原来这就是生活,本以为会是阿姨妈妈之辈上年纪的人看的电视剧,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追完了全片,正如耿直和舒曼50年处变不惊的生活一样平淡之中见真情。
曾有人和我说,比起平淡地过日子更喜欢追求整日折腾的那份激情,我默许了,生活需要小精彩和小折腾,但试问谁又真能经的起折腾一辈子呢?
为什么年少时代大家都被教育要努力学习,不就为了走出校门找个好工作嘛,找工作的时候大家潜意识中都想找个旱涝保收的安稳活,可为什么呢,不就为了多挣几个钱,为什么要挣那么多钱呢,还不为了生活的更快乐吗,什么又是快乐的生活呢,和心爱的人安居乐业,儿女成全膝下围绕算是吗?
能一直问下去的问题太多了,但个人认为人最终追求的还是一份过平常日子的安稳。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共享天伦等句子的经典不也正说明了绝大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吗?
我一直在想,剧中的那些女角放到现实生活中,哪个才是最幸福的呢,大部分人会说舒曼当然是最幸福的女人,可再好的婚姻不也有过迷惘和濒临危机的时候吗,耿直是个重情义负责任的好男人,可不也有过对小桃花,小铁梅动心的时候吗?
从此剧中学到一点,当面对第三者插足,单靠歇斯底里是没用的,也许有时无声胜有声更为妙笔。
那么除了舒曼呢,谁最幸福,一直觉得舒露也很不错,尽管风风火火大小姐,可终究生活一直没很艰辛,索性是因为我当中跳过了一些片段,据说舒露最终还是和丈夫离婚了,从舒露身上悟到,男人女人都要知足,正所谓阿Q精神知足常乐,一直拿自己跟别人比就永远觉得比不上别人,永远也幸福不起来,那样的日子过的太作太累太悔当初。
再说说耿玲,铁姑娘假小子,也曾为了爱情傻乎乎地跟着门不当户不对的乡下庄稼汉,后来又选择了当兵的彪子,到头来呢,累的成了个干瘪小老太,过早地将生命结束在本该安享天伦的年纪,那份苦涩是很难耐的吧,姑娘再铁也有被柔情和爱情融化的那刻,突然想起一位好友的话,婚前睁大眼,婚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谁都会说的话,可真的让你睁大眼的时候,又有几人能看的清清楚楚呢?
小乔,绝对配角人物,从头到底就没出过几次场,但我始终觉得,除了舒曼,小乔是最幸福的女人,其实当年如果小乔嫁给了耿直,未必是幸福的,小乔是军长侄女免不了有点大小姐的脾气,也唯独找楚健这样的男人每天哄着才能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甜。
嫁给楚健以后,小乔再也没想过和耿直的那一出,一直安安稳稳地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让人不由得就开始羡慕起老楚的幸福日子,那样饥荒的年代,家里不愁吃喝,耿直为工作发愁的时候,他一路平步青云,舒曼是好,可不会做北方饭菜,小乔是没舒曼高雅气质,但至少下得厨房,把老楚的胃一直照顾的服服帖帖。
所以小乔去世后,老楚裹着被子躺沙发上老泪纵横的那个场景,很能理解那份感情。
很多人也许觉得舒曼和耿直是此片主角,他们爱的很经典,我却更喜欢小乔和老楚的轨迹。
当然还要提一下石菲菲和季城这对,其实也是幸福的,大风大浪大磨难后的真情,石菲菲是挺闹的一个角色,也许并不讨喜,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女人是很不容易的,一个人拉扯孩子,大半辈子都在怀疑和嫉妒,等真正享受到那点小幸福的时候也已晚年,自己丈夫对别的女人殷勤一辈子,对自己却总是冷冰冰的,哪个女人能忍一辈子呢,一直觉得石菲菲是个很好的女人,真的。
说说那几个配角:胡可演的小铁梅,水灵灵的大姑娘,人见人爱,却怎么也让人想不明白怎么就被军长儿子抛弃了,最后跟了个半老的首长,心里却一直爱着耿直。
当那些小孩管仍然年轻的她叫奶奶的时候,脸上再甜,心里也是酸的吧。
王艳演的小桃花,机灵好学善解人意的样子,貌似王艳演绎的角色总是这感觉,怎么就触动了耿直那颗忠贞不二的心呢,是美貌吗,是学识吗,闹最后我都没明白耿直为啥就和小桃花一见钟情了,因为在小桃花身上找到了男人的尊严,那种能在女人面前讲课讲大道理的大男子尊严?
也许,女人让男人觉得自己崇拜他是最聪明的做法吧。
张延演的马丽丽,风风火火的一个角色,怎么就那么冲动地在耿直家里一下抱住人家了呢,经历文革后,整个换了种性格,整个一女强人,最后混的比耿直还好,好像完全撇清了当年那份感情,也许做女人该如她那样珍惜自己的事业,把不该发生的那些孽缘都及时斩断才最明智吧。
何琳演的小白菜,苦命的农村小媳妇,因为无知因为想报答就肯献身的旧时代女性,多年以后,抱着儿子来医院找舒曼治病的那些场景,让人突然想到那句话:"跟谁过不是过呢", 结婚以后,丈夫比不上孩子的重要,不该如此想法但现实就如此,她之所以一直牵动着耿直的心,一有危难就能让耿直挺身而出,除了年轻时做过的那些善举,更多的是受点委屈就马上躲后面抹点小眼泪的小女人姿态,也许男人都是喜欢能激发自己大男子保护弱小的那些小女人的吧,不管是装可怜还是真可怜,要得!
耿家大儿媳,牛牛的老婆,挺叽叽喳喳的一个人,但这样的女人活的潇洒自在,一根肠子直到底,有啥说啥,那份率性率的真率的好,傻其实不是真傻,会装傻才最聪明。
耿家二儿媳,季静,和耿家两儿子青梅竹马,犹豫过到底是和老大还是老二,最终还是选了更有男人味的虎子,年轻时的那些打打闹闹对生活的不满,正是年轻女子最不该犯的忌讳,待到成熟时,幸好蓦然回首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季静回国治病在病床上看到虎子的那刻,捶着虎子说自己受了很多委屈的时候,看的叫人心疼,每段爱情都是缘分,要学会要珍惜!
耿直舒曼的女儿耿耿,老现实老fashion的新一代,终究磨不过传统观念,放弃异国恋和乡下狗蛋走到一起,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缘呢,狗蛋的那句:“我从2岁就想和耿耿妹妹结婚了”。
让人忍俊的同时又感叹这样的好男人真少真少。
不知不觉写了那么多,基本把剧中人物都回味了一遍,此剧尽管婆婆妈妈,但的确有很多可圈可点让人学习之处,推荐有时间的年轻朋友看一下,演员都演的很不错!
剧情虽然还好,但是后几期的广告实在是太多了,把它在我心中种下的美好印象全毁了,就算剧情再好,就算演技再好,都让这冗长的广告给毁了。
特别是:金龙鱼+一比一比一,还没看完,已经重复了6遍了!
还有:新飞冰箱、蒙牛孕妇奶粉……广告词都念了好几遍
电视剧金婚风雨情在济南新闻台热播,有幸我参与到了。
不过可以这么说,剧情,中规中矩很不中国人,浪漫有余,煽情多余,也许有些人的人生就是如此。
两个人很恩爱,耿直也确实耿直的吓人,但是却很浪漫,准确的说有些不像军人,也不像一个人民英雄。
倒是像个毛头小伙子,一个半吊子大学生,刚刚出场就放弃了继续从军升迁的机会,而选择与舒曼结婚并且转业到地方,某种程度确实很爷们,但也确实很小男人,像足了南方的小男人,目光短浅的看上去就是那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爷们儿,一点都不像一个出身北方的大男人。
但是懂得取舍也确实做得很好。
不过在那个时代,这是致命的弱点,大多数因为选择了女人,而且是那个时代出身很不好的女人,而可以幸福一辈子的应该不多见。
80年后谈恋爱才会如此决绝的,居然会在我们的祖父母辈那个年代所表达出来,我想这在当年一定很稀奇,为了爱放弃一切,这不是查泰来夫人,也不是浪漫的英国贵族。
一个出身草莽的大字没有一箩筐的志愿军战士,可以放弃戎装,但是为了女人而放弃“革命前途”有些让电视剧过度穿越时代与国境,有些不可理喻。
季诚可以是如此浪漫的,因为只有受教育的才知道如何表达浪漫,也才懂得这就是小资情调。
导演或是编剧几乎是把浪漫这样的气质强加给了耿直。
一个当年的革命战士到不至于像画册中渲染的铁骨铮铮和舍生忘死,但至少应该是刚强的有骨气的,是很硬的很倔强的,同时也是很不好说话,很不通融的,这几乎是那个时代的特色产物,例如离休所里面的老人,就是如此不具备柔软性。
而胡军演绎的那种男人,似乎没有经历生死,因为死过一次的人会很在乎一些自己珍惜的,例如军衔和记忆,石光荣有这样的激情,所以常常“自焚”但是胡军饰演的耿直没有,倒像是从英国或是那个欧洲贵族学校归国的绅士,例如英国病人当中的那个,或是走出非洲的那个丹尼斯。
定位不准确是硬伤!
过度美化当年的革命军人也是不准确的。
不懂芭蕾舞是对的,因为那就不是中国的,不懂留学受高等教育也是对的,因为这些在那个时代看来是离经叛道更是通敌卖国的。
很喜欢耿直与老战友之间的那种感情,没有过度渲染,有的是生死的交情。
老战友的楚建一口山西话很有喜剧效果,很幽默很给力!
胡军饰演的耿直,前半段很不错,后来逐渐老年,胡军似乎把喜剧给彻底颠覆了,不断的惊声尖叫,不断地怪笑。
我认为老年男子一般很沉稳,作为局长更加应该是一种官僚的嘴脸。
当然不排除我的先入为主,但是当年张国立的佟志就好很多,晚年那种脆弱,那种需要人常在身边的样子,的确看出来张国立做了功课,有生活,而胡军除了同性恋以外,再也没有获得突出的演技肯定。
需要补做功课。
祖峰很不错,演绎的一个神经质的医生,很脆弱,很小男人也很斤斤计较,计较为什么自己就和舒曼不能走到一起,悔恨终身的感觉。
不过个人认为,资本家大小姐出身的舒曼确实应该和季诚走到一起,因为同为南方人除了口味一样,更多的就是可以做到彼此协调,没有南北差异。
也就是说要不是那个时代,也许一个大小姐的确适合医生结婚的。
这也说得上来是一种门第的观念。
因为舒曼本身和身为军人出身的耿直无论各种地方都没有相同点。
有些人会说正因为没有相同点,两个人才会走到一起的。
可是事实中的婚姻很现实也很残酷,没有共同语言的男女怎么会走到一起呢?
也怎么会走的长远呢,祖峰的角色很不讨好,但是祖峰却演很出色的完成了,并且很生动的让人物丰满起来。
舒曼的饰演是姜文的妻子,说实话演技一般。
非常一般,更多的我认为如果可以的话,为什么不让秦海璐出演呢?
或者李冰冰,至少要一个会演戏的啊!
前面的金婚一当中,蒋文丽的文丽很出彩,本来到了第二部也认为会很生动的去注视另外一对夫妇的金婚生活,结果只听到了相当做作的南方普通话在无力的全是主人公。
我认为除了选美和结婚让周韵很吃香,我想更多的也就是在这个圈子当中有了姜文这样一颗老树做大雨伞,在姜文的圈子当中也许会很吃香,例如姜文会会找到郑晓龙,然后力荐自己的妻子。
因为找工作没有关系没有熟人确实不行,尤其是演艺圈,不然嫁给你图的神马?
周韵的演技怎么说呢,不是完全不获得肯定,而是从年轻到年老,从医学院的大学生到医院儿科主任都没有一个起承转合。
或者说完全都是一个样子,表情也还,有时候还走神,生气的样子和高兴地样子似乎都很木讷,或者这么说吧,演员或者是好的演员需要的是灵气,就是很有天赋,这是上天给的再加上后天锻造。
可是周韵真的没有,不大气不说,作为一个医生的哪种职业上的敏感也不专业。
儿科大夫的特有气质不足,虽说一种米养百样人,但是周韵的最大特色就是没特色。
相比较,秦海璐的护士和护士长之间的过渡,文革前和文革以及文革后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变化很巨大,演绎的相当成功,感觉人就是这么老去了,这么功利了,出卖丈夫获得文革期间的一切成功,牺牲别人保全自己的那种自私自利,以及到后来买基金牵连别人被骗时候的那副嘴脸再到做了外婆的苦口婆心,我想这真是影后啊!
至少会演戏,秦海璐饰演的角色很出彩,很要强,很功利也很婆妈,倒是这条副线不断的打断我欣赏舒曼耿直的婚姻,也不断的抢戏。
这会不会演戏不需要特别表现,一看胡军就需要再回炉,而周韵需要从中戏开始,也需要更好的导演调教。
显然,姜文面对心爱的妻子做到的只有护犊子,我看前半段的时候第一集出现姜文,我很欣慰的想起才看完的{春桃},那种赋予我的感动,然后看到他一出场,尽管明显老了,我都奔三了,何况他呢?
显然还是很会演戏,很引人入戏,结果不久就现实了,这个军长不再有了,这部电视剧就开始在平庸中走下坡路,尤其是后半段就开始荒腔走板了。
除了广告词比较多,就是为了广告而做出的一些刻意桥段。
金婚1里面也有类似的广告,但是毕竟好一些,也自然,但是这一部里面就多了很多,把原来的那种两个人和一个家庭的亲情给打断了。
故事吗,还是那么老一套,就是两个人相互厮守到老,而感情逐渐枯萎互相支撑变成亲情。
但是这样的质变需要的是量化的过程,也就是漫长的半个世纪。
但是总觉得珠玉在前,这部欠缺的就是孩子们的成长,舒曼似乎根本不在乎孩子,因为看到蒋文丽那种为了大宝忙前忙后的感觉,真是一个妈妈,相信每个父母都会为之动容,我也会言不由衷的说出来---可怜天下父母心,因为我没有做父母,所以不知道父母的苦,但是周韵已经有了孩子,却苍白的表现了一个母亲的角色,似乎只会谈恋爱,只会听音乐,就连对于医术不精的那种无奈表现的也相当的不专业。
我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角色,主线过于弱势,被强势的副线抢戏了。
就连小桃花等若干喜欢耿直的女子出现都居然那么璀璨和耀眼,当时看到的时候就像如果舒曼真如周韵所演绎的,那么耿直势必出轨,当然剧本不允许,把耿直对心爱的女人的忠贞表现的想一个女人,因为男人不会如此,精神出轨难道就不是出轨吗?
这比一夜情还可怕。
但是胡军表现的却像个大女人,不如耿直母亲这个角色精彩,还有就是玲子的出现,作为耿直的妹妹所塑造的那种铁姑娘也是相当的不错。
总结,整部电视剧就是为了周韵混个脸熟而使用一般精英去陪衬一个不会演戏的。
这里面内情不得而知,作为观众,我只好可以忽略周韵,并会抵制电视剧中所做广告的任何商品,例如某水饺,非常难吃。
本人80后,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雷打不动跟家长一起看这个片子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比1拍的好 周韵演的如果她笑你可以感觉她是从心里笑似的,我发现郑晓龙拍的这类题材片子全部是女人歇斯底里,无理取闹,男人很光辉,很忍让的架构,不知道是不是跟郑晓龙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系,到了后期就是现在广告痕迹太重了每集恨不得有10分钟都在说产品什么金龙鱼1:1:1,蒙牛奶粉,天士力,湾仔码头.新飞冰箱,从演员夸奖到路边立的小广告到逛超市的情节全部都有,说真的看着真的很别扭,插入广告我们理解,但是您这个这么明显这么重的广告实在是让人恶心,至少我逆反心理 你越介绍什么我越不买什么 商品是记住了 不是想买的记住 是反感的记住!
1、周韵真漂亮呀,从一出场开始,秦海璐的气场就完全被周韵给灭了,秦海璐在周韵面前就像个小跟班似的。
但是在剧情设计上,秦海璐就一辈子被周韵压了一头,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 秦海璐演技还是很棒的,没有抢了女主角的戏。
2、娶个小资产阶级的才女好不好呢?
楚剑娶了工农子弟小乔,一辈子被小乔伺候的舒舒服服的,导致小乔年老走后,楚剑直接失去了生活能力;耿直娶了资产阶级的二小姐舒曼,一辈子把舒曼哄的舒舒服服的。
一个是被别人伺候,一个是伺候别人……这个问题很复杂。
我嚼着吧,还是娶一个稍微有点才气的老婆比较好吧,因为生活不光只是吃喝拉撒,还得要讲究生活的滋味呀,有才气的老婆稍微可以把本来肃然无味地生活调节的稍微有点滋味吧,再说了,一般这种女人都有知识、识大体、有教养、偶尔撒娇撒泼、稍微哄一下,把道理讲明白,还是很能理解人的呀。
3、广告真多呀。
大概从90年开始,那广告植入的也太明显了吧。
什么金龙鱼1:1:1、平安保险、新飞冰箱、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湾仔码头、蒙牛奶粉、立白,一遍一遍地给镜头都不行,还得要主角一遍一遍地讲。
4、舒曼生下耿虎的时候,从医院回到家里,舒曼要给孩子喂奶,把耿直赶了出去,这个镜头稍微给了我一点触动。
《白鹿原》中,白嘉轩主持工作的时候,严格要求村规,其中有一条是妇女不准在村头街边等公众场所当众喂奶。
我们女孩子在大概20岁的时候,开始敢于讨论婚姻的话题,那个时候我们反复地说:等到我们生孩子以后一定不要当着任何人喂奶,包括自己的老公。
后来呢?
当初那么些意志坚定地表示不当着任何人喂奶的女孩子们,有几个后来做到了呢?
当然,这也许就是生活的现实性,一切都不是幻想中的那么浪漫。
前一段时间在论坛里面有统计的,好像删掉了?
重新统计如下,欢迎补充:湾仔码头平安保险金龙鱼食用油某金店?
新飞冰箱立白洗衣粉蒙牛
被拉着看着这么些集,产生了不少疑问。
一个片子,打上一个金婚的标签,找来一男一女两个演员,演着一些家长里短的剧情,再夹杂着看一两次还行看多了都膈应的幽默对白,一拍就50集,是不是就以为一定会吸引爱看家庭剧的观众?
耿直这个角色是比较吸引女性的,但是他的可信度在胡军的演绎下显得不是那么高;至于周韵,实在是害怕听她念对白,光看人的确是个可人儿,但是,可不可以真的不要以演员的姿态出现?
至于广告的问题,这部剧绝对是一个跨时代的作品,见过植入广告的,没见过这么红果果地植入的。
演到后来,只要他们一有什么情节的变化,就在猜测是不是又要引出什么品牌了,能不能先不要夹杂剧情、直接一次把广告说完?
偶然看见电视台在演《金婚风雨情》,熟悉的面孔、人情味十足的剧情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于是便开始追看。
这部戏将一对普通夫妻的命运放置在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之中,大时代的跌宕起伏,小人物的无奈悲欢,两相辉映,让人感慨颇多。
男女主角胡军和周韵的爱情开始于英雄美女的一见钟情。
胡军扮演的耿直在朝鲜战场上战功赫赫、万人景仰,被大家公认为是首长的接班人,是未来统领千军的大将军。
但是当他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周韵扮演的舒曼时,他的生命轨迹完全改变了。
为了迎娶这位昔日的“资本家小姐”,他不得不放弃自己钟爱的军旅生涯,从部队转业,开始了另一种人生。
胡军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穿上军装英姿飒爽,扮演志愿军英雄有模有样。
但是脱下军装后,英雄不再是英雄,他的事业遭到了各种想象不到的打击。
潦倒的现实不断摧残着他的英雄气,英雄和美女的爱情转入了另一种柴米油盐的模式,时代的因素、情感的纷扰,不断地给他们的婚姻出着一道又一道的难题,让他们被迫作着各种艰难的抉择。
剧中最打动我的,是耿直为妻子作出的各种牺牲,还有终其一生他对妻子尽心的呵护。
那些不知道怎样讨好老婆的先生,真应该看看这部剧,知道一下老婆就是应该这样来疼的。
耿直是重情重义、真性情的男子,所以他在得知舒曼的出身时,仍然坚持娶她,在舒曼被批斗时,坚持和她站在同一战线;耿直是宁折不弯、同情弱小、反对强权的,所以他会一心保护着柔弱的妻子,相信人世间的真情,反抗扭曲的制度;他粗中有细,浪漫又有幽默细胞,虽然没有念过多少书,但是舒曼和他在一起,生活绝不枯燥。
胡军塑造出一个多面的男人而非一个简单的英雄。
这样的男人,即便成不了将军,也应该深得很多女同胞的喜爱。
高大威风的耿直在剧中也曾几次招来其他女性角色的“觊觎”,电视剧没有把他刻画地不食人间烟火,面对女性崇拜的眼神,他一时之间也会飘飘然,他也有过短暂的心动,但他懂得克制,并且始终牵挂着自己的妻子。
我喜欢《天龙八部》里胡军扮演的乔峰,但是乔峰的爱情止于阿朱之死,这部剧可以弥补遗憾。
同样作为一个知识女性,我在很多地方也会认同周韵扮演的舒曼。
面对耿直所作的牺牲,她会觉得承受不起,她讨厌亏欠别人太多;她很好强,不想放弃对业务知识的钻研,不甘心当一名家庭主妇;当那个对丈夫有好感的女人暗自离开时,她嘴上会嘀咕“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女人”——多具有女性主义思想!
但是,我更被她的另一句话打动:“嫁给他以后,我再也不能只为我一个人着想了!
”于是她放弃了去苏联深造的机会。
知识分子很容易自我,而现在的80后、90后小孩更加沉溺自我,但是如果没有为另一半的牺牲和放弃,那绝对不是动人的爱情,也不会是长久的婚姻。
这部电视剧的魅力不只在于它塑造的人物,还有那些时代勾起的记忆。
记得陈丹青老师曾经非常怀念“民国范儿”,他说,即便在日军占领时期,上海老辈们顶屈辱的经历是在外白渡桥给日本兵搜身、鞠躬、抽耳刮子。
而这并不比亲人、朋友甚至爱人间的相互防范、彼此揭发、划清界限、断绝关系更让人难堪。
《金婚风雨情》就涉及到了这样一段令人难堪的历史,在巨大的打击之中有人选择了背弃自己的另一半,而仍然有性情中人选择坚守和保护自己的爱人。
这部电视剧绝对有理由让观众相信:婚姻比恋爱更加浪漫。
打着金婚2的旗号,因为喜欢金婚,所以当年也是坚持看完了,也还可以,比金婚整体感觉差了很多,有东拼西凑的嫌疑,最过分的就是植入广告了,简直不能更露骨了,广告涵盖了花生油,酱油,酒等等,这么多年我还记得有一集亲家上门居然送了几代某某某某牌速冻水饺,然后两家人对着这盒速冻水饺进行了好几分钟的肉麻讨论,导致我现在在超市看见这个牌子的速冻水饺仍然绕着走。
五一之后,天气转得像秋天了,然后看了《金婚风雨情》,或许是因为这名字才对得起这飘摇的季节。
不知怎的,时光一去五十年,英姿飒爽的耿直同志就忽然老成这个样子了,我想这老的也未免太快了些罢。
说实话,对于编辑塑造的这个高大全的人物形象,我打心底里是接收不了他就这么“忽而老去”的。
人都害怕看到别人老,因为这也就在见证着自己慢慢老去。
这当间儿,突然想起刘心武写的一篇短文《人生好时光》,其中有这么一句:他一生当中的好时光,也就是写作爱好与才能得以施展喷溢并占据中心位置放射光芒的时间段,加起来不到十年而已。
我又不自觉地想到今天和66岁的朱老师谈天,回头想想他们那一代人,又有些潸然了。
他们这一代人的人生好时光,多半是从78年之后开始的,粉碎四人帮,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算算年纪,朱老师那时候也都是31岁的人了。
人说“三十而立”,指的就是这从“而立”到“不惑”的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年吧。
再来说说这耿直的“人生好时光”。
若从他17岁入伍到28岁结婚算起,他这十年是在部队里过来的。
从列兵到营长,经历了淮海战役与抗美援朝,从一个没啥文化的大老粗摇身一变成为了知识女性眼中“最可爱的人”,无论如何,这在那个时代的人眼里这些年是可以算作“好时光”了。
也是,没有这些历练的经历,就没有后来的耿局长,甚至他包容、豁达、忍耐的性格也应该是那个非常时期所形成的。
28岁回到北京的耿直,因为这种性格被老军长亲自拔擢,也是因为这种气质让舒曼一见倾心,他的这“人生好时光”倒成了后半生的基石,可又是“不足为外人道也”的。
电视剧里呈现出来的,已经是是耿直28岁之后的故事了。
从28岁到40左右,这又是一段“人生好时光”,恐怕也是“人生最后的好时光”了。
对于经历过整个六十年代的的人来说,可能早就懂得什么叫做牺牲、奉献和死亡了吧,而与这些相比,那些貌似严重的“肉体出轨”或者“精神出轨”反倒像是调剂苦涩的作料了。
我总想,若是没有些强大的精神意志与顽强品质,很多人是走不出那个年代的。
同时,这也是舒曼的“人生好时光”,这十年,让她用后半生验证着这一辈子她只爱过这样一个人,一个这样“完全”的人。
那么对耿直来说,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呢?
很对人会忿忿他连佟志那样的“精神出轨”都没有过,真是枉活了这一辈子了。
这个问题也困惑了我一段时间,直到看了胡军一家在鲁豫有约的访谈后才算解开了一些。
胡军的父母也走过了“金婚”,奇葩之处在于这一对老人一辈子从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架,比耿直与舒曼的爱情看起来还要不可思议。
老胡同志说他在单位都没有和同事们吵过嘴,为什么到了家里还要和最爱的人生气呢,这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听他们讲了很多的细节,直到我觉得这种“天上的爱情”是可信的,只是很难复制罢了。
其实“金婚”五十年,爱情若要能够发酵并且保鲜,终究是少不了一生当中十年左右的一段好时光。
这十年里,能让该发生的的都发生了,若不经历误解、彷徨、绝望和悲伤,我们的人生往下走去,反而会是无比崎岖的。
这就像是从一扇窄门误入,却往往赏鉴到了大风光。
而且,这十年的光景,也必定由各种如期而至的偶然所构成的,若是没有唐山地震,没有未启程的留苏、留美,没有资本家二小姐的标签,耿直与舒曼的爱情会更美好么?
恐怕答案也一定是否定的。
掐指一算,我周围的男女女,几乎都在这个“人生好时光”的时光闸道里,后面有人等着鱼贯而入,其中的人多半却是苦涩的,只想着逃离。
21世纪的80后,显然不比文革时候的年轻人轻松,也肯定不如那时候的人辛苦恣睢。
要说是什么让我们在这“好时光”里仍不觉幸福,我现在想到的就是“爱情”了。
我相信一见钟情的爱情,我也相信没有爱情的长久婚姻,我同意没有婚姻的爱情并不是耍流氓,我也同意婚姻同样可以葬送爱情。
可是看了《金婚风雨情》,我忍不住地去想:耿直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甚至于一生,都付给了爱情,这究竟是时势造就,还是命运使然呢?
想了很久,我终于觉得,若是我换成了耿直,大抵也能做出这样的事来,这既是时势造就,又是命运使然吧。
植入广告太硬了!
太多植入式广告了
延续金婚的风格,同类剧往往只有初涉者才是成功的
跟着爸妈看的...
跟着爸妈看过一些 里面有些剧情蛮搞笑的 只是植入广告太多 赤裸裸的广告
一般,廣告太多,抄襲太多,演技不自然。
舒曼最矫情。
就是爱看这个电视剧
我看就电视剧里才有这么好的男人~~耿直这种男人全世界也少有~~要是现实里碰到耿直一样样滴好男人,女女们还是赶紧滴穷追猛打滴嫁给他~苍天啊!后面简直就是广告里插播电视剧!败笔啊!!
前面还能看 后面全在东拼西凑 可能是所有连续剧的诟病吧
广告值入的太可怕了。不如《金婚1》。
今晚大结局啊
就是一个以语言幽默为主的情景喜剧片 适合晚餐时全家一起边看边吃 胡军的角色虽然有点儿傻乎乎滴但一辈子都在走桃花运——看到后来变成无耻广告剧了,所以放弃加减星,真想减到1、2星呀。
还是金婚好看
很温馨浪漫的电视剧啊,耿直这样的男人恐怕绝种了。。。
40多集后面来了广告,太生硬了!但是剧情很好!感受下一辈子的事也是不错的选择。最让我动情的是看着剧中主角的亲人朋友们的离世!
周韵越看越有韵味,胡军也比以往好的多,祖峰不错,秦海璐傻了点中老年时期广告略多啊。。。
真呀吗真好看~~
个人觉得前面及文革的段落还不错,后面很多地方情节比较矫情,最后10多集放弃了,直接看了最后一集,让广告给雷到了。编剧比较弱,很多台词听不下去,演员中就秦海璐比较出彩,周韵功力尚浅,胡军发挥囿剧本吧。
演员演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