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自wznm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oolongwu 很久没正式看电影了,都是断断续续的,还好幸亏机顶盒有几个固定的电影频道,所以能在有限的休闲时间里面离电影不是很远。
昨晚换台的时候看到CHC家庭影院中播放的《黑帮大佬和平梦》,印度宝莱坞拍的,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关于此片介绍的不多,更多的应该是此前中央六套播放过的《黑帮大佬医生梦》,估计此次和平梦应该算作是续集,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这两部已黑帮老大为主角的喜剧片仍然是值得推荐的,因为在笑过之后,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回味,而这种回味虽然不是人性最深处,但却在你我的身上、身边、身后发生着,进行着。
阿三的片子看过的数量扳起指头都数的过来,《阿育王》,《神猴》等等,没什么太多的印象,载歌载舞的内容很多,加上成龙在《神话》中引入的印度美女——玛利亚,大概也就这些了。
言归正传,和平梦讲的是一个专门搞拆迁暴力发家的进城务工者穆纳,迷恋上了孟买当地广播电台的女主播简娜,为了追求信仰甘地主义的女主播,将自己打扮成历史教授,恶补甘地的知识,去接近女主播及其收留的多位孤寡老人。
由于看甘地的书太过痴迷,穆纳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了甘地的形象,并以为甘地显灵在指导他帮助他,其实这都是他大脑中虚拟出来的形象而已,但却让跟随他的小弟——电圈搞得莫名其妙,尽管精神病医生指出了这个问题。
但藉此精神支持,穆纳混进了广播电台成为与女主播的搭档,并用甘地主义开导不同的民众,得到更多声望。
但穆纳昔日的兄弟大傻为了将女儿嫁入豪门,听从了豪门聘请的算命大师的意见,预将女主播简娜和老人们居住的小楼作为风水宝地收过来献给未来的夫家,以至于两个人闹翻并在后来的争斗中搞出不少笑话。
最后,大傻的女儿在甘地精神的帮助下,承认了自己撒过的谎,并最终得到未婚夫的谅解,而大傻也幡然悔悟,将房子还给了简娜他们,并成就了穆纳和简娜眷属之合。
这部片主题诙谐幽默,轻松活泼,加上其中载歌载舞的段落和颇为养眼的印度美女,让观众觉得能很放松,尤其是穆纳和小弟电圈的对话颇为搞笑,虽然不及我们习惯的周星驰的无厘头,但颇具印度特色,简简单单的话语却让你不由自主的捧腹,加上中文配音员短促的发音和婉转的音调,着实是笑点百出,摘几段如下,1、大傻问精神病医生:(穆纳)他到底是疯子还是流氓?
医生答道:疯了的流氓。
2、穆纳和电圈因殴打大傻的保安后要向被害人道歉时被关进了监狱,电圈抓着铁栏杆说:我拆了115套房子,打断了206根骨头,都没有事,现在为了向一个人道歉,居然被抓到这里来了(颇有点警察与赞美诗似的黑色幽默);穆纳跟电圈说,甘地被抓了很多次,抓多了声望就提高了,城市以甘地命名,给甘地塑像,头像印在钱币上,我们这才抓进来一次,自然没什么机会,以后要多进来几次,进来多了,我们的声望就提高了,以后就可以以我们的名字命名城市,给我们塑像,把我们的头像印在纸钞上,你看,叫穆纳城、电圈城(。。。
实在很无语的逻辑)。
当然这部电影反映的不仅是恶作剧和搞笑,其实也反映出灰常多的社会现象,而这些现象实际与我们国家的一些情况灰常类似:1、空巢老人。
老人之家是简娜收留无家可归以及子女不愿赡养的老人的地方,其中一个老人的感慨,我觉得很震撼,我以前在一间屋子里拉扯大四个孩子,现在四个子女有了四间屋子,却没有我的地方了。。
自然,我国城市、农村的空巢老人现象同样普遍。
2、农民工。
穆勒和电圈是进孟买寻梦的农民工,在两人失意准备返家的途中,穆勒还问电圈,你现在还会种地吗?
电圈说我不会,但我们可以去给他们讲甘地。
3、封建迷信。
大富人家的亲事要看生辰八字,大傻的女儿就是因为被算命大师认为是克夫命而差点被拒之门外,即便是想傍大款,光是外貌是不够的。
当然,穆勒和电圈戏弄并痛殴算命大师也算是导演对这一封建传统的痛击。
4、亲情。
其实这跟前面一个差不多,没有什么能比亲情更重要。
电影中的年轻人瞒着父亲去炒股,将准备买房的70万卢比赔光了准备去卧轨自杀,后来打电话向电台告别的时候被劝阻,得到了父亲的谅解并找到了自己生存下去的途径。
5、拆迁。
为了将老人之家那块风水宝地据为己有献给未来的夫家,大傻带着一帮人前去抢房子,采用暴力拆迁的手段。。。
此处省去200字6、贪污腐败。
为了解决一个退休教师被长期拖欠的养老金,穆纳告诉这个老人,在开放的办公室将自己身上所有的东西都奉献给那位贪赃枉法的公务员,并逐一报出自己哪些衣服、眼镜的价值,告诉这名贪官我为了贿赂你给你的物品的价值,这一举措立竿见影,让那名贪官不得不把养老金还给老教师。
7、主流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削弱。
这部电影围绕的是对甘地主义的宣传,提倡在浮躁的社会中,静心平气的协商问题,虽然不知道国父在印度社会的地位有多高,但也能明确其在很长一段时间主导了印度的主流价值观,但现在似乎这样的支柱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追名逐利和无处不在的社会暴力。
影片借助一个黑帮老大的转变,其实也是在呼吁一种传统价值观念的回归,诚然社会的快速发展难免出现很多不良现象和矛盾,在这些现象的出现后,如何去进行疏导,印度人还希望能够通过找到甘地来唤醒民众,尽管甘地的图书馆依然门可罗雀。
那么回想我们自己,实际又比印度能强多少呢?
喜欢看印度喜剧,因为它简单,总有让我捧腹大笑的开始,也因为它深刻,总有让我以泪洗面的结局。
《黑道大哥再出击》是一部让我笑着哭,哭着笑的电影。
印度电影非常的理想主义,像是一个脱离现实的童话故事。
黑道大哥通过收音机节目爱上了女主播,执着地相信并追求这份爱情。
我不看颜值,我爱你是因为你的灵魂。
电影里的六位老人不是拖油瓶,而是六个开心果,他们说“我们可以抱怨到死,也可以找到活下去的理由”,比如开飞机、成为歌唱家、和在死之前再婚。
想一想在我们体弱多病的老年,谁还会谈梦想?
黑道大哥的小弟开挂一般为大哥解决一切困难,抓教授答题、假扮学生、专职摩托车司机载去任何地方,最重要的是能帮大哥追女孩。
在这样一个透明的世界里,面对的问题也得到了简化。
黑道大哥在需要时,国父甘地就会出现在他身旁指导他解决所有困难。
甘地告诉他诚实不说谎话,用爱非暴力感化他人,“如果有人打了你的左脸,把右脸也让他打”。
黑道大哥在甘地的指导下帮助了打进电台热线的普通人,包括炒股票花光了父亲所有积蓄想要跳楼的男子,两年没拿到养老金被逼必须靠贿赂拿到钱的退休教师,以及因为岳父听信算命人谣言认定自己克夫但深爱未婚夫的女子。
这些问题放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每个人可能遇到的,甘地告诉我们诚实和勇气永远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有困难时及时出现的甘地实际上黑道大哥的想象,敌人用巧妙的方法让黑道大哥自己证明了甘地并不存在,告诉市民他是一个疯子。
坚信甘地存在的大哥心理防线被击溃,但他没有一跌不起,而是继续坚持甘地主义,最终赢得了人生。
虽然我对以爱克敌是否真的在用爱而非逼迫存在质疑,但是完全认同对真善美的信仰,即使知道是梦,也总有人选择相信。
怕的不是你做不到,而是连相信的勇气都没有。
也许我们的国力比印度强一点,但我很羡慕印度。
至少印度人在抨击现实的时候,有一个甘地精神可以缅怀,可我们呢?
至少看了这部电影,一些人由甘地主义而充满了力量,我们看完《孔子》会吗?
也许有人会认为非暴力很傻,也许有人会说印度的独立不是由于非暴力而是由于暴力,也许印度的暴力、腐败、落后一点没有因为甘地而发生改变……但是,60年前的确有一个印度人用血肉和生命实践了自己“非暴力”的信仰,他的主义还在影响着一些人,不论多少。
可我们呢?
作为一个邻近国家的旁观者,国人可能无法深刻的理解甘地精神。
事实上,即使是鸡毛蒜皮的浅尝辄止,甘地精神依旧是人们无法逾越的障碍。
国人始终无法认同非暴力不反抗。
这可能是我们国家和印度最深的隔阂。
回想起我们和印度人的恩怨始末,这是一个站在我们的角度无法理解的民族,而甘地精神或许是这个民族某种特性被放大化之后的替身。
究竟甘地精神会给印度这个民族带来什么?
我想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中,或许能找到传说中的原因。
《黑帮大佬和平梦》是一部欢快且经典的印度电影,本片聚焦的就是被大家熟知的甘地精神。
一个黑帮大哥有着一种孩童般的可爱,当然,这种可爱更多的时候是会用暴力去表达。
然而这个大哥却意外地喜欢上了一个电台主持人。
为了讨心爱的人欢心,黑帮大哥开始打造自己的新形象,一个极度崇拜甘地的人。
于是,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开始了。
黑帮大哥在用自己的冒牌身份不断地展示着甘地精神,渐渐的,他自己慢慢理解甘地,慢慢的认同甘地,直到有一天,他虽然发现自己之前所接受的甘地精神源于自己的想象,然而他却从心底里开始真的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了。
于是,黑帮大佬真正的变成了一个爱好和平的理想斗士。
这里使用的理想斗士这个词语,确实是看上去很奇怪,不过也能理解,毕竟我们都不是印度人,无法从印度人的角度去看待这部电影,然而我们却可以从自己的角度,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衡量本片所阐述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印度人本身所寄托的精神信仰之间,究竟有没有特殊的关联。
本片用生活中的小事情来阐述了甘地精神对于印度人的开解作用。
而这样的小事情本身会让观众有一种感觉,没错,就是同理心。
正因为有了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观众才能更加贴近的去感悟甘地精神。
然而将甘地精神放大呢?
如果上升到印度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呢?
很显然,这样的甘地精神并不能彻底的帮助印度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度。
作为英属殖民地,印度人对于英国人的情感很奇特,这一点就如同我们香港的那些废青一样,对于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却有着一种割舍不断的特殊情感,而对于让自己站起来的却心怀不满。
这种情感很让人费解,然而他们却一直笃信。
印度人至今都参加英联邦运动会,且一致认为是甘地精神促成的印度完成了独立。
这一点也很奇特,任何学习过近代世界史的人都会明白,为什么英国会在二战后放弃对印度的管辖权而让印度独立,原因并不来源于甘地精神,而是源于英国的衰落。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在经历了二战之后,对于美国的崛起显现出来一种无能为力的态势,之前的雅尔塔三巨头已经是英国最后的辉煌,自此以后,他逐渐的成为了美国的附庸,自己在没有能力从英伦三岛之外构建自己的霸权主义。
正是因为英国的国力衰弱,印度才有了独立的契机,而印度之所以独立,不过是给了英国一个借坡下驴的机会,一方面,英国赢得了国际舆论,而另一方面,国际舆论也给了英国某种程度上的挽尊。
因此,甘地精神才有了形成的契机,这其中的原因或许是被印度人不愿意接受的,然而在近代,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实在无法解释甘地精神在印度的成就为什么不能引领马丁路德金完成在美国为黑人的指引。
可见,非暴力不反抗精神的实质并不能帮助印度在国家层面上取得任何的实质性的利益,而这个恰恰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赞赏印度的地方。
为什么大家都担心中国崛起,却从不在意印度崛起。
原因就在此,印度人自己将自己困囿了起来,口口声声的说着甘地精神,然而实际当中却无法在科技进步,时代发展的当今社会真正解决自己的贫困。
这种精神有什么用?
留存于生活当中与鸡毛蒜皮的事情做斗争?
甘地精神不失为一种精神,然而精神的实质并没有为印度普通人带来一系列的福利待遇,像本片一样,一个黑帮大佬被感化的例子看上去鼓舞人心,然而这个大佬的背后,却是一系列犯罪事实。
想想看,当我们被坏人向善的故事所感动,谁还会去在乎那些被坏人曾经欺辱过的普通人,他们有机会用甘地精神感化自己感化别人吗?
想来印度人的甘地精神,多少带着点自欺欺人。
……你好,再见
朋友力荐,所以找来看一看,不过也就一般般,没有第一部《黑帮大佬医生梦》感觉好。
黑道大哥信奉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最后成功抱得美人归。
印度美女不错。
不过我在这里要说的是,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的作用实际可没宣传的那么大。
当年印度谋求独立时,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只是诸多抗英运动中的一支,而最终为什么甘地得以成功,恰恰是因为甘地所反对的暴力革命者的威胁,而且,英殖民政府本身又不够暴力——如果甘地面对的希特勒,甘地早就被人道消灭了,哪还还能有四次坐牢的机会?
或者这也可以认为是英殖民政府非暴力的失败?
——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印度最终的失败结局,才选择与反对者中采取温和手段的甘地妥协,以谋取其最大的利益,而这也使得印度的独立实际上并不是彻底的。
固然,甘地是伟大的,但这并不代表他的理念就是最正确的,甘地的成功,表面上看来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成功,但实际上,这一成功的基础仍是有赖于暴力革命的力量。
为什么甘地后来越来越受到吹捧呢,很简单,统治者总是不希望民众们拿起来武器来暴力革命的。
另外,再顺便说一句,甘地十三岁就娶了老婆,真是个令人羡慕的家伙!
甘地热潮正席卷印度全国,其中一个原因可以说是拜本片所赐。
本片讲述黑道人物姆纳为了追求一名电台女DJ,讹称自己是大学教授,不惜恶补甘地生平,以便参加电台问答比赛。
当他日刨夜刨时,甘地的鬼魂就在他眼前出现,教导他如何以非暴力手段应付人生逆境。
在这出黑道人物追女仔的电影中,圣雄甘地的角色几乎由头演到尾,甘地的哲学和精神也贯彻了全片。
本片在首都新德里开画一星期后,市政府以该片宣扬甘地追求真理和非暴力抗争,宣布该片可以豁免缴交娱乐税。
同样地,印度中部切蒂斯格尔邦也因本片表扬甘地的价值观,具有教育意义,宣扬正面讯息,也给予该片免税的地位。
幕后花絮印度宝莱坞2006年最新卖座喜剧,是2005年卖座片《黑帮大佬玩转医院》的续集,在这出黑道人物追女仔的电影中,圣雄甘地的角色几乎由头演到尾,甘地的哲学和精神贯彻全片。
该片在首都新德里开画一星期后,市政府以该片宣扬甘地追求真理和非暴力抗争,宣布该片可以豁免缴交娱乐税。
同样地,印度中部切蒂斯格尔邦也因《黑》片表扬甘地的价值观,具有教育意义,宣扬正面讯息,也给予该片“免税”地位。
6.7,个人并不十分认可甘地主义,别说在异国他乡,即使是现在甚至当时的印度都行不通,二来影片本身包括主角的黑帮大佬身份看完全篇也没看出来,除了随时能掏出一把手枪外,大佬手下只有一个小弟,小弟与她的感情简直比女主都要深厚,这没来由的情感和之后失败后打包回乡下、坏人的觉悟等感觉都是凭空而来的,太多且明显的YY和想当然,或者说主角光环、剧情需要等较牵强的地方,让我们这些吃瓜看片群众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当然如果作为纯粹一部不需要思考的喜剧的话这部片还是可以的,尤其女主和新娘很漂亮,但是目前的评分明显高了不止一点,另外好奇豆瓣的电影分数计算原理和投高分给这部的人的想法~
和平梦讲的是一个专门搞拆迁暴力发家的进城务工者穆纳,迷恋上了孟买当地广播电台的女主播简娜,为了追求信仰甘地主义的女主播,将自己打扮成历史教授,恶补甘地的知识,去接近女主播及其收留的多位孤寡老人。
由于看甘地的书太过痴迷,穆纳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了甘地的形象,并以为甘地显灵在指导他帮助他,其实这都是他大脑中虚拟出来的形象而已,但却让跟随他的小弟——电圈搞得莫名其妙,尽管精神病医生指出了这个问题。
但藉此精神支持,穆纳混进了广播电台成为与女主播的搭档,并用甘地主义开导不同的民众,得到更多声望。
但穆纳昔日的兄弟大傻为了将女儿嫁入豪门,听从了豪门聘请的算命大师的意见,预将女主播简娜和老人们居住的小楼作为风水宝地收过来献给未来的夫家,以至于两个人闹翻并在后来的争斗中搞出不少笑话。
最后,大傻的女儿在甘地精神的帮助下,承认了自己撒过的谎,并最终得到未婚夫的谅解,而大傻也幡然悔悟,将房子还给了简娜他们,并成就了穆纳和简娜眷属之合。
这部片主题诙谐幽默,轻松活泼,加上其中载歌载舞的段落和颇为养眼的印度美女,让观众觉得能很放松,尤其是穆纳和小弟电圈的对话颇为搞笑,颇具印度特色,简简单单的话语却让你不由自主的捧腹,加上中文配音员短促的发音和婉转的音调,着实是笑点百出,摘几段如下,1、大傻问精神病医生:(穆纳)他到底是疯子还是流氓?
医生答道:疯了的流氓。
2、穆纳和电圈因殴打大傻的保安后要向被害人道歉时被关进了监狱,电圈抓着铁栏杆说:我拆了115套房子,打断了206根骨头,都没有事,现在为了向一个人道歉,居然被抓到这里来了(颇有点警察与赞美诗似的黑色幽默);穆纳跟电圈说,甘地被抓了很多次,抓多了声望就提高了,城市以甘地命名,给甘地塑像,头像印在钱币上,我们这才抓进来一次,自然没什么机会,以后要多进来几次,进来多了,我们的声望就提高了,以后就可以以我们的名字命名城市,给我们塑像,把我们的头像印在纸钞上,你看,叫穆纳城、电圈城。
中国片子那些导演也许应该学学印度,什么是自成一派。
中国电影在好莱坞的熏陶下显得越来越不伦不类,忽视了生活中本来最平凡美好的情感,总是装作小资的把这些主题掖着藏着,让观众们觉得多有深度,多有内涵,最终越来越脱离观众的真情实感。
现在国语片的昌盛,还是太多依赖明星效应,平凡的演员几乎没有市场。
观众觉得演不出真色彩,导演觉得导不出好片子,制片算着没有好票房。。。
所以一直以来缺的不是好演员,缺的是好剧本,缺的是一股越挫越勇的气魄,现在普通的商业片是如此的吸金,真希望日后的那些所谓大彻大悟的电影人们多走走属于中国风格的特色篇。。。
现在再回头说说片子,剧情很简单,语言很简单,情感很简单,问题很简单,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最简单,看着人心舒舒服服,晴晴朗朗,道理不是你讲给我,道理是我讲给我,那一句“甘地主义万岁”说出了印度人的全部信仰,照着那片天空的,灿烂而明亮。。。
好片子,演进内心,“要用仁慈,来改变它。。。
”那么,你又被什么改变。。。
看完电影后我以为是:诚实有爱耍无赖我怎么觉的印度片中的歌舞远比 [中国版歌舞青春] 好?
虽然动作傻傻的吧。。。
不大喜欢这个男主角的长相
印度片总是这么欢乐~
挺有爱的 但八分有点儿…高…
印式无厘头喜剧,从文化层面也确实容易看出九十年代以后甘地主义的复兴,桑杰·达特俨然已经变成了个大老粗,对自己的形象已经完全不管不顾了。
三星半,概念如同宣教片,剧情设计非常出色,把甘地非暴力精神做了大众娱乐化呈现。但印度电影实在太啰嗦了,这种电影砍掉半个小时都会更好
没有信仰的人,充其量只是一条咸鱼。
兄弟情,爱情,亲情,大爱小爱在这部电影里面都被完美呈现,幽默诙谐里面透着深深的感动。
很不错的电影,只是这个译名着实让我汗了一把……最近挺喜欢看印度电影的,片中特有的印度歌舞很得我心~
不错的剧情 并巧妙利用甘地主义将全片拔高到一定高度 节奏适中但剧情有些拖沓 表达元素太多而无法突出具体一个点 则无亮点 平平
一部真诚的电影,让大家真正记住甘地,记住非暴力思想,多伟大啊!真替国内电影害羞。
果然最好看的部分从一个小时以后出现
创佳,D5
为什么印度电影都要两个小时以上?好看,好笑,感动,只是,这不怎么现实。如果事情都能这样解决就好了。
是真没看完,,,真是漫长啊.................
特别好看,寓教于乐,感动又好笑,故事动人又格外有力量,可以指引人前进。
除了印度电影一贯的比较鸡肋的煽情,其余歌舞、搞笑部分都不错
誠實的生活就是對得起生活。
黑老大谈恋爱的电影,没什么意思,真的黑老大想要一个女人还会这么墨迹?直接上去抢不就好了,这还是印度,你细品。还有甘地,都当黑老大了还会管这些?
故事看起来很天真,很单纯,很理想化,但是能拿国父开玩笑,并且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态度,来讲述一种思想,批判社会现实,实在难得。国产片从来没有想过用电影来改变社会现状。
甘地+喜剧+说教=假得让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