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垂暮之年才开始初恋是否太晚?
直到遇见那个人——在那一刻,娥秀拉才发现,她从内心,其实只是一个等待爱情到来的纯真少女。
那个被娥秀拉和珍妮特姐妹救起的天才小提琴家,是那么年轻,那么英俊,又那么富有才华……这一切都撩动了娥秀拉内心中从未被弹奏过的那根弦。
她对他的爱就那么萌芽了。
她是个垂垂老矣的妇人,而他,是风华正茂的青年。
他会把她当成自己的祖母,将年轻的头颅靠上她苍老却又温暖的膝盖……她犹豫着把手放上去抚摸……他觉得自己像她的孩子,而她凝望他的眼神,却越来越像一个年轻的恋人。
终于有一天,娥秀拉梦见了年轻的自己,与同样年轻的小提琴家在草地上追逐嬉戏。
爱情的花开了,虽然很晚,但依然芬芳。
她没有闯入他的梦,但他却搬进了她的心房。
影片的最终,我哭了。
看着那个有着少女般天真身影的老妪,在提琴家早已人去屋空的房间里踯躅流连,躺倒在他睡过的床上挨到天明……我突然觉得有些事情,确实很不公平。
姐姐珍妮特虽然也独身,可她经历过一段爱情。
妹妹娥秀拉的初恋,却发生在她的晚年。
只有在梦里,她才能同年少奔跑,与青春的他恋爱相依。
她放了他自由,让他用自己的琴声去更广大的世界为更多的人创造快乐和感动。
娥秀拉在小提琴家的首演结束后,坚强地对珍妮特说:“珍妮特,我们走吧。
”然后一双孤寂的身影,消失在繁华背后空荡的长廊中。
而在那个她们度过一生的海边,在那个她们救起他人青春和生命的海边……又出现了姐妹俩一如既往孤独而形影不离的身影。
娥秀拉,仍旧是个等爱的女孩,她的爱,就像无声的玫瑰绽放在沉默的心中。
“玫瑰在盛夏将会凋谢,我们的道路却还漫长;但有一朵玫瑰不在比卡第凋零,那朵玫瑰它开在我心上。
”
海鸥在飞翔,海在歌唱。
一天一天,太阳不知不觉又落山,她也渐渐老去了。
我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这个故事,有最真挚的感情打动了我。
似乎是无论年龄多少,而依然保有的一颗至纯至真的心。
我相信这个故事的存在,我相信年逾花甲的老太太可以爱上那么健康阳光的小伙子,只是因为她爱上了他,正如十八岁的她也会爱上他一样。
她的爱情来得太晚了,在他出现之前,她无忧无虑,一生中已经过去的六十年她都有姐姐的陪伴,未曾有人打动她温暖的心房,她的心那样完好的保有少女的天真。
是的,当她坐在床头自责自己愚蠢时,姐姐说她只是太天真了。
她是幸福的,甚至是最幸福的,当看见她在偷偷写英文小纸条,拣起男孩的头发珍藏起来的时候,你发觉她只是一个小女孩。
长长的白发,皱皱的面颊,依然挡不住迟来的青春,在她的脸上留下绯红的一瞬。
这是我看过Judi Dench演的第四部影片,她似乎总以与姐姐相依为伴的老小姐的形象出现,她的眼神常常流露出的是一种天真。
就好像她会把"tonight we will have chicken for supper" 说成 "Puppy dog for supper".这是一部画面感很好的影片,有很多让人过目难忘的场景。
当Andrea离开,Usula蜷缩着躺在Andrea曾经睡过的床上,月光洒下来,窗帘在微风的吹拂下伴她入眠;还有她在演奏会现场的那一段回忆,她想起自己与少年走在海边,少年拣起贝壳送给她;波光粼粼的海边,他们相依坐在岩石上,少年把头靠在她的腿上,而她害羞且迟疑的用手轻轻抚摸少年的头发。
她爱他,所以爱他的头发,在他剪发的时候目不转睛地凝望;在少年离去之后独自站在海边的瞭望台上,摊开手心,让海风带走那捋头发。
这一切很美,也是每一个恋爱中的女孩都会做的事情。
所以,我写这一篇,就算是送给那位六十年在海边等爱的女孩。
爱情来得太晚,但还是来了。
之后,才觉得悲伤,那是因为爱情来得时候带来太多甜蜜。
女画家很有魅力,即使内在粗鲁傲慢,但她能给安德鲁创造更多的价值,安德鲁选择了跟她走。
厄休拉心思单纯有趣,对安德鲁有救命之恩,可是不能继续给安德鲁价值,所以安德鲁离开了。
安德鲁的走带给厄休拉的伤害是巨大的。
最终厄休拉的释然,更是基于她对世事的洞察。
安德鲁会知恩图报吗?
影片结尾含蓄的给出了答案。
他并没有邀请老人来伦敦。
也没预料到能再次见面。
即使见了面,互相又能说什么?
Nothing不禁引起人联想,择偶的等价原则:一段关系持续下去,是基于双方价值的对等,绝不仅仅基于你对对方的付出和努力。
价值不对等,付出再多,也被抛诸脑后,就像安德鲁对厄休拉的态度。
感谢两位老戏骨奶奶丝丝入扣的演技。
这电影,真切传达出暮年生活的宁静,自然,欣喜。
又描摹出初恋青涩,颤动,惆怅,梦幻的情怀。
看似矛盾的两种心境,在影片中无比自然地结合。
有的人,要等那么久,才遇到一次真正的心动。
这样的命运安排,让人遗憾、神伤。
不过,深究起来,厄秀拉对年轻的安德烈的情愫,主要出于惊艳其容貌,钦慕其才华,喜爱其性格。
二人相处时间短,交流亦不多。
所以,并不是有深深灵魂契合、经过诸多磨合的,“真爱”。
近乎完人的安德烈,以及他带给厄秀拉的悸动,更多只是……一个符号。
一次青春火焰的重燃。
这部影片,大概是要告诉人们,“老年人”并不是看上去那样德高望重,暮气沉沉,安宁祥和。
多次穿插的老头子们的形象,也在侧面烘托这一点。
老年的心境,依旧是鲜衣怒马,拔刀相助,依旧是懵懂心动,等待爱情。
——而与此同时,又无时不刻感受着光阴的残漏,日渐西斜。
那生命的热望,几时离去过?
尽管风烛残年。
那首歌曲,虽不是为描绘老年情怀,却如此贴切:“玫瑰在盛夏将会凋谢,我们的道路却还漫长,但有一朵玫瑰不在比卡第凋谢,那朵玫瑰开在我心上。
”
Ladies in Lavender翻译成等爱的女孩极好。
时日如同拍击翻卷着海岸的浪花平淡而亲近地重复着,她和姐姐安稳寂寞地生活着,生活着。
侍弄花草、编织琐细、靠着壁炉阅读、偶尔也会你来我往地拌几句小嘴。
应对台风是她们生活中最大的事。
不知不觉她已不再肌肤胜雪秋波荡漾,灰白的头发萧瑟地贴合着岁月揉皱的脸庞,深陷的眼睛没有了神采却仍有光芒。
被海浪吹来的少年俊朗清新似曾相识,她凝视着他,甜蜜惊慌羞怯不知所措,只想为他奉上整个世界的爱与美好。
精心准备的食物,倾心定制的衣服,贴满整个屋子的单词卡片……无数次正面侧面白天深夜的凝视窥视。
少年站在院子的石阶上拉小提琴,远处海天蔚蓝微风徐徐,院里薰衣草轻柔地摇曳芬芳。
两个孤独善良的姐妹,她们以为会和他生活很久,她们以为这是上天赐予的儿子、爱人,她们烧掉了那张会带走他的纸条,但他最终还是乘着梦想飞走了。
她们去伦敦听他的演奏会,他是如此闪耀非凡光芒四射,细腻绝美的音乐感动了所有人。
再相见百感交集,眼前的明星已不是家里那个少年,这一次她们坚定的转身离开。
那间卧室挂着他的照片,还有回忆。
等待,是一个人的浪漫与悲情。
等待那些来过或没来过的爱情,是最纯真也最寂寞的事。
多么希望那些纯真的心灵有爱呵护,那些等待的女孩不会老去,那些在残酷的现实中兀自清澄的人们不被辜负伤害。
偶觉得就翻得很好啊,即生动又形象,虽然酱紫的调侃有些些残忍...对于情感,一个放任一个隐忍的发春二人组,实在四可爱的.外表纵然衰老,内心情怀却无异于少女.电影对此有细致入微的表达,陪衬的景观同音乐也算流畅讨好. 偶觉得酱紫随便发发又注定无疾而终的春,用一部近2小时的电影来描绘,还蛮浪费的,并且有些莫名奇妙.可四又有什么关系呢.电影竟然很好看,那么也就可以了. 片中的小提琴,原声出自英俊的JOSHUA BELL同学,他也算古典小提琴界的CLAYDERMAN了(不过四GAY版哦).
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爱情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种族,却分你我。
一个人的爱情,总是掺点忧伤,即使你并不要求回报。
看完这部电影,多么希望中国也能拍这样的电影。
不过,我想非议应该很多:“年龄那么大了,还奢望着爱情,简直是可耻!
”不管一个女人年龄多大,她都有权利渴望爱情,也有权利张扬自我。
我们的文化里大都压抑了自我,多是迎合了大众的价值观。
故事很平淡,三言两语就可描述,一个被冲到海岸的男人,被一对姐妹救了,其中一位老太太喜欢上了那个男孩!
如果你爱的人,永远没有遇见,怎么办?
如果你爱的人,年老才初相遇,怎么办?
如果你爱的人,初相遇已结婚,又怎么办?
大概遗憾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穿越不了时空,茫茫人海中,只能漫无目的的寻找和等待着……第一种,永远没有遇见。
永远没有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从来没有擦过电光火石般的火花,也不曾有过辗转反侧的思念,痛彻心扉的悲恸,更谈不上那种吞心噬骨的疯狂。
第二种,年老才初相遇。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这个故事大概就是,我恨君生迟。
第三种,初相遇已结婚。
比较唯美的故事有“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如夏日的晚风,轻轻柔柔,吹过,美好便驻足过。
爱的苏醒,不分时间地点,她只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来到你面前,冲你微微一笑,如清风,如明月,之后拂袖而去。
有些人,一辈子可能都不一定遇到爱情,有些人,可能在行将就土之际突然遇到爱情。
就像厄休拉在70多岁的年龄,遇到了20对岁的安德拉。
在救治安德拉的过程中,她发现了自己对这位少年的感情,她惊恐、矛盾、不安,在情绪的纠缠中,如刚绽放的小女孩一样,对喜欢之人的爱,胆怯又热烈。
她教他英文、她在他床前静坐为他织毛袜,她给他吃饭;他喜欢小提琴,她边叫村上会拉小提琴的人给他拉小提琴,她给他买新衣服,托人带他去村上的舞会,她吃醋于年轻漂亮的女邻居。
无论是女孩,还是女人,只要遇到爱,女人永远都是女孩,永远心存美好。
最后,安德拉去了纽约,成了一名著名的音乐家。
但这是两个姐妹的成全,让安德拉的才能被女邻居发现。
你安好,我悄然退出。
我想这就是美好爱情的所在,在影片的最后,在舞会上,安德拉被很多人召唤,很多社会要人要见安德拉,安德拉被一个人拉着去见社会要人,姐姐抬手要叫安德拉时,妹妹按下了姐姐的手,离开舞会。
爱,不一定是得到,而是成全。
之后,我们不再遇见,各自安好。
醒来时,发现只是场梦,但那又如何,那份心意有过就是最好不过的,哪怕是支离破碎的梦。
当Ursula和Janet转身远离音乐大堂时,也并不那么糟糕。
安德烈,今夜我站在银色的海边。
月光下的海好安静,浪尖还闪烁着如鳞的微光。
我独自站着整夜,为了想你。
就是这里,是我第一次遇见,奄奄一息的你。
你倒伏在海浪边的沙滩上,好像没有了生命。
我和姐姐把你捡回家里,将你放在白色的床单上。
你紧闭双眼,金色的长睫毛如蝴蝶微微扑动。
那么年轻,紧实的手臂上一层绒绒的汗毛,会发光。
多么漂亮,我看着你,你是金色的。
你拥有阿基里斯那样脆弱的脚踝。
因为脚踝骨折了,所以这只折翼的天使才会落入凡间。
你那么美,这青春像支利剑准确无误的击中我,令我惊叹并深感卑微。
所以我知道,我爱上你了。
安德烈,今夜我站在银色的海边。
你只有20岁,而我已经70岁了。
当我看着你闪烁的眼睛,我想,你是个孩子,你有全世界。
我也是个孩子,我一生都保护着我的童贞,等待那个人的到来。
终于,你来了。
而我,却老了。
许多个下午,我坐在花园里,听着楼上你的房间,传来小提琴的旋律。
他们说的对,你是个天才。
你那么年轻却能把一首旋律拉的那么动人。
时而沉痛,时而轻快,时而淘气,时而温柔。
你真令我诧异,你的琴声里竟能有那么深的渴望。
我一生的暗涌都在你的琴弦中倾诉殆尽。
你是懂得的。
你懂得一切,懂得我。
那夜我不由自主的走到你床边,看着梦中的你。
不,根本你就是个梦,一个太不真实的美梦。
而你却对这一切浑然不知,睡的好无辜。
我只知呆呆站着,生怕动一下就惊醒了这个美梦。
竟被姐姐问我在做什么,我羞愧到无从解释,只能骂自己是个笨蛋。
可是,为什么我不能爱你?
难道就因为我老了,我不美,我就该在心如死灰中度过余生?
这一切太不公平,岁月不公平,眼睛不公平。
安德烈,今夜我站在银色的海边。
手心还握着你金色的发丝,像握住生命中最后一缕金色的阳光。
那夜得知你踏上开往伦敦的火车,不告而别,我像窒息了一样扑在姐姐怀中失声痛哭。
我早知留你不住,就算不是她,也会是别人来带走你。
有一种鸟的羽毛太绚烂,天生就不可能被锁在笼子里。
而我只自私的希望这一天来的晚些,再晚些直到我可以坦然的同你,同生命告别。
但是谁能和离别和死亡来讨价还价呢?
你走之后,我躺在你的床上,紧紧蜷缩成一团。
床单还有着你温暖的气味,空气中还盘旋着你如诉的琴声。
它们仿佛都在那一刻听到我的召唤,紧紧拥抱我。
我就知,你从来都没有走,你一直在我的身体里,谁也拿不去。
最后一次见你,在你的演奏会,你还是那么漂亮,简直耀眼。
见到我,你好惊奇,又歉疚。
你说,感谢我给了你生命,你会好好使用它。
你鲜花着锦的灿烂前程,从此再也与我无关。
转身离去,原来到最后,先走的那个人,是我。
安德烈,今夜我站在银色的海边。
打开手心,让那缕金色随风飞远。
真高兴因你灿烂过,根本你不欠我什么。
完全没懂在干什么…
英国貌似好多这种姐妹相守一生的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仰望星空(我指的是电影中出现的那道英国名菜。)脚踏实地。
因为一首小提琴钢琴独奏会上的歌曲听哭了而想看,两位大咖的诠释,真真是美极了的小提琴曲
原声又是Joshua Bell叔叔拉的
时间是否夺走了我们爱的热情?
我爱你,于是我是个女孩;我爱你,所以与你无关。
还是要趁着年轻多谈恋爱啊,尽管爱情可以跨越一切,可老房子真着了火,那份压抑多年的激情也会令自己苦不堪言、羞于启齿,更别提旁观者是无论善意还是恶意的揣测和解读。这部电影如果没有这个小伙子是个天才小提琴家的设置,那就更不好收场了,更让人觉得是个笑话了。
除去某些地方的做作,动人的温馨之作
女生是不是收留他了农夫和蛇是吧还得被骂是囚犯,谁家牢房对囚犯这么好😨😨
好久没有看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十星给朱迪丹奇十星给小提琴。等了一辈子等到头发全白爱的人才来这才是最要命的。少年实在太英俊连奶奶级别的都动心了。You gave me life.Now I have a chance to use it. 听了音乐会后Ursula终于能够放下了。
3.5/真的是很绝的阵容, 被Maggie Smith和Judi Dench吸引,看完一看导演竟然是Charles Dense(好像还是他唯一/二作为导演的作品),男主是Daniel Bruhl,就连女配都是脸熟的Natasha。一个老年怀春的故事,Judi Dench和Maggie Smith撑起了这对老年姐妹因为一个年轻男孩关系开始改变的发展。Judi Dench冰封的心慢慢融化的感觉把握得非常到位。年轻女画家的出现把这个作品拉低了层次。它应该不仅仅是一个爱而不得的电影。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迟了几十年的爱,像海边吹来的风,温柔,细腻,一拂而过。
在飞机上看完的一部电影,海边带花园的别墅真美,老戏骨们情感表现超级细腻,我们永远都值得爱和被爱,哪怕80岁90岁100岁。
我倒没有觉得Judi Dench这是花痴,但她真的演得很花痴;Maggie Smith 显得很憔悴。然后Daniel Brühl的音乐线和感情线都比较牵强(他似乎跟我一样喜欢跟老人家对戏)。配乐好。
救命!她们竟然给他吃仰望星空派!
我很羡慕那些比我年龄小的。坟的终点就在那里,而他们可以比我多活几年十几年,我一想到他们有时间去生活我就心生羡慕。P.S.这是位平凡老人的初恋,我不明白的是难道这么美丽的镇子里,找个人初恋这么难么?2战之前,跟花开花落的画家一样避难?就算你再老生活这么多年小鹿乱撞的情绪是一样的。
离奇的故事,Judi Dench 和 Maggie Smith,两个“无处不在”的老太太,还是挺好玩的。
中译名很烂,有点毛骨悚然。丹尼尔·布鲁赫长一张小正太脸就必须常演被老女人喜欢上的可怜银么?
人世间的爱果然千型百态 但又有谁说不可以 典型的我生君未生 君生我已老 一个年轻男孩出现在迟暮之年的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