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部系列剧一口气看完的感觉,全面且畅快,比如说《博物馆奇妙夜》,比如说《拜见岳父大人》,昨天看了《拜见岳父大人1》,今天看了《拜见岳父大人2》,想着明天把《拜见岳父大人3》看完。
《拜见岳父大人》由本斯蒂勒,罗伯特德尼罗担当主演,这是《拜见岳父大人》的票房保障,也是这系列剧的质量保障。
特别是《拜见岳父大人2》又有达斯丁霍夫曼参演,三人同部影片飙戏,观众看着又痛快又过瘾。
《拜见岳父大人1》主要内容是女婿去见岳父母,与岳父之间闹出的一些啼笑皆非的故事;《拜见岳父大人2》主要内容是女方家长见男方家长,两家人之间出现的种种搞笑状况。
其实第二部不应该叫做“拜见岳父大人”了,只是风格和演员延续下来,故事情节也是承接《拜见岳父大人》的,所以才叫《拜见岳父大人2》,看英文名字就知道了,第一部叫《Meet the Parents》,第二部叫《Meet the Fockers》。
今天下午读了原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2015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标题是《选择与坚持》,讲的的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要谨慎选择和坚持不懈。
《拜见岳父大人》虽然是一部喜剧电影,但是除去喜剧的表达形式,女婿岳父之争的噱头外,男女主角的爱情让我印象深刻,在出现问题时始终做明智选择,坚持信念。
第一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怨天尤人。
《拜见岳父大人》中潘米拉和格雷戈在感情稳定后选择了走入婚姻的殿堂,从那时起他们一起制定生活计划,一起将计划付诸实际,拜见岳父母,双方家长见面,从各个方面,各种微小的事情中为对方着想,格雷戈为岳父买花投其所好,潘米拉不介意格雷戈的工作,不断的为他辩护,为他开脱,在一步步的实施过程中他们的感情也得到历练得到加深。
第二是要长期坚持,全心投入,不要轻易放弃。
在结婚前,见到了潘米拉之前的未婚夫,潘米拉见到了夺走格雷戈处子身的女佣格雷戈,格雷戈的受到了潘米拉父亲的强力阻拦,双方的家长见面之后也状况百出,这些都没有影响到两人的感情,他们仍旧互相爱着对方,潘米拉为了格雷戈离开哭泣,不留情面的指责父亲,格雷戈在面对潘米拉父亲的时候也竭尽全力去讨好,他们努力使一切变得顺利,努力挽回难堪的局面,全身心投入到他们的爱情当中,从不埋怨,从不放弃,而美好的结局也是得益于他们的坚守。
第三点是,懂得取舍,有所不为。
潘米拉和格雷戈在面对凯文和伊莎贝尔时,会平和的对待过去的感情,懂得珍惜眼前拥有的,而对之前过去了的事情和人只是经历不去怀念,当两个人的感情真挚而又热烈,会为对方着想,会原谅对方的过去,会为对方放弃一些不舍得放弃的东西,因为爱情值得这样做,那个人值得这样做。
懂得选择与坚持才会获得真挚的爱情与美满的婚姻。
还有第三部,期待微笑中看着他们的真爱的长久与婚姻的幸福。
总体来说比起第一部,最大的感触居然是Teri Polo没有1的时候漂亮了,不过由原来的Focker一人增加到精灵古怪的Focker一家,使电影更加立体形象化。
再加上延续母亲黛比的倒霉细胞的little Jack的生动表现,电影其实很成功。
父亲大人依旧古板,不苟言笑,有一个场景我看了后很心酸,女儿嫁人了,Jack看向女婿时的羡慕嫉妒恨的眼神诠释了此时此刻每位父亲的复杂的心情,他久久不放开女儿的手,那是他一生中挚爱的小公主,如今就要属于别的男人了。
从今天起,她就完全属于你了!
这其实是一部适合在父亲节看的片子,亲情是我们最无法割舍的情感,我不敢想象我出嫁那天,父亲又会是怎样的心情,所以啊,各位女婿们,让未来的岳父的大人挑剔下又如何,谁让你抢走了他们心爱的小公主啊!
第二部的确比第一部好看多了,达斯叮.霍夫曼,及芭芭拉.斯翠珊的加入明显是这一部显得更生动!
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生活方式,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心情不好,或者工作一天很累,想休闲的时候,这部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我上大三时第一次看,这次又捡了起来,嘿嘿,还是那么好看!
话说大部分人认为2比1强我却没法这么认为1的创意到了2就成了狗尾续貂里面一些黄色笑点我看了有点懵并不太好笑罗伯特·德尼罗和达斯汀·霍夫曼的确有看头就是剧情太无聊 最大的亮点就是小宝宝太可爱了好想将来生一个
本·斯蒂勒说:“看到德尼罗、霍夫曼和史翠珊一同出现在片场真是梦幻般的情景,这几位大腕的光环让人有些望而却步。
不过经过一周的磨合之后,家庭的感觉很快就找到了,达斯汀和芭芭拉的表演很默契,我想能同他们一起同台飚戏是一生中最难得的经历。
” “门当户对”似乎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但实际上,思想相对开放的西方人也讲究所谓的“门当户对”,就像影片中的布莱恩夫妇一样。
“门当户对”经常被人看成是封建的思想,但其实也多少有些道理。
影片虽然是虚构的故事,并且有些夸张,但类似的事情在真实的生活中经常发生。
男女双方的家庭在文化、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着这也的确是件难以处理,有时也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爱情可以选择恋人,但却不能选择恋人的家庭,有时候为了爱情就必须要接受一些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东西。
而作为父母,婚姻毕竟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有些事情也是不得不接受的。
爱情是至高无上的,但婚姻却要现实的多,有时也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事情。
第一部有个叫戴尼的儿子,后面两部怎么不见了,也没提过。
有知道的吗?
第一部有个叫戴尼的儿子,后面两部怎么不见了,也没提过。
有知道的吗?
第一部有个叫戴尼的儿子,后面两部怎么不见了,也没提过。
有知道的吗?
第一部有个叫戴尼的儿子,后面两部怎么不见了,也没提过。
有知道的吗?
第一部有个叫戴尼的儿子,后面两部怎么不见了,也没提过。
有知道的吗?
看了第二部 岳父不改本色 双方父母见面后各种奇葩事情接连发生强势的爸爸 生出的女儿和他的老婆一定是单纯和可爱的到底是爸爸比较可怜 还是他身边的人比较可怜 他会用各种方法去试探他们 从而判断是否是circle of trust 里的但我其实更喜欢focker的父母吧 神经质疯癫但开明 爱孩子爱生活然而也很羡慕他们的感情 当她以为他有一个不知道的私生子时都愿意陪伴在身边并且一起度过老外的开明让他们的生活真的变得简单和轻松 或许几十年后的上海也能这样
《拜见岳父大人》中focker为了跟女友pam求婚,去拜见岳父,为了争取岳父大人的好感,连续两天被岳父虐的洋相百出。
当然,最后岳父大人还是勉强承认了这个准女婿,于是有了《拜见岳父大人2》,岳父大人一家来拜访focker的父母。
如果说《拜》是岳父大人对focker极度不满意,《拜2》就是岳父大人对focker父母极度不满意。
不过我超喜欢这对活宝夫妇,在我看来,《拜2》整部电影就是focker父母在秀恩爱撒狗粮。
前两天我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句话:“相爱的两个人,比较容易看见对方小孩子的那一部分。
如果你们心里的两个小孩子能彼此做朋友,他们愿意一起玩,彼此相信,彼此依靠,那么你们的成人的部分怎样都能挺好,一起退行,一起成长。
还有另一种特别棒的模式是“互为父母”,如果“两个小朋友”和“互为父母”可以自由切换的话,你们俩的世界里会一马平川。
”《拜2》里的focker父母,就是这段话的真人演绎。
他们的相爱以及他们对儿子的爱,使得儿子虽然名字奇怪(focker与fucker发音很容易混淆)、长相不帅,个子不高,收入不好(男护士),没有拿得出手的爱好…但却一点都不自卑,敢于去追求女神,并且赢得对方芳心。
说下这对夫妻是如何教育孩子以及如何相处的。
男主的父母超爱男主,focker个子不高,相貌平平,但是他的父母都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帅的男孩子。
男主从小到大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但是他的父母会把男主从小到大所有大大(很少)小小(很多)的奖项专门挂在一面墙上,包括比赛第十名的成绩,并且引以为傲,每次有客人来都会专门介绍一番,用自豪的语气。
男主觉得这面成就墙不怎么光鲜,去跟父亲说,让父亲把墙上的东西取下来,父亲说,干嘛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你身心健康,这就是最重要的。
晚餐的时候,男主父母跟女方家长谈的话题你们猜是啥?
1.男主的第一次性经验(和家里的女管家)2.男主割包皮的经历 (他们竟然还留下了男主的包皮)这家人就是这么会聊天。
再说说男主父母的相处模式。
他们不会因为有外人在就刻意压抑自己的感情,他们会在和男主岳父岳母聊天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展现出对另一方的爱,他们爱对方,并不觉得在外人面前真情流露是一件丢脸的事。
所以在电影里你经常会看到这对夫妻前一秒还在聊天,后一秒就抱在一起了。
更赞的是,这对老活宝并不会因为有客人在家,且家里隔音效果不好,就放弃每天的啪啪活动,他们会想着各种花样,每天玩的不亦乐乎。
还会在门口挂个帽子,表示:“我们在啪啪,请勿打扰”他们全然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们有一套自己的处事逻辑:我们相爱,我们坦诚,我们喜欢这样的自己。
这样的人活得很快乐,很真实,他们不在意别人怎么想他们,他们根本不care. 他们只关心自己爱的人活得开不开心,过得好不好。
顺便说下《拜2》和《拜》一样,故事的发生都是在周末,都是第一天很糟,第二天更糟,但无论如何,在第三天来临之前,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happy ending. 最后说一个很好玩的点,关于社交情商的。
自信的人自带重视框架,重视框架有多厉害,重视框架可以打破任何框架。
人与人相处中,社会地位会影响两个人的交流,这就是框架,社会地位强的人框架会比较强,社会地位弱的人框架会比较弱,强势框架会吃掉弱势框架,框架互吃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气场。
男主的父亲没工作,母亲的职业是中老年性治疗师,社会地位可见一斑,女主的父亲退休前是中情局的高层,母亲年过半百却风韵犹存,电影中虽然没有交代职业,但一看也是身份地位非凡。
按理说岳父一方是强框架,很容易就会吃掉focker一家的弱框架。
但在电影中,你会发现,男主父母丝毫没有因为社会身份地位处于劣势,而去卑躬屈膝,刻意迎合,他们一直在他们自己的框架里,自得其乐,最后,反而是高高在上的岳父大人被影响了。
focker的父母很好的展示了一个词“不卑不亢”,在比自己强很多的人面前,把自己当人(不卑),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把对方当人(不亢)。
当我们对他人没有索取和期待,无欲无求,对方的框架再强,也与我们无关,无欲则刚嘛,这就是自信的魅力。
好啦,有点扯远了,记得去看这部电影哈。
如果想在春节期间开怀大笑、不妨和家人一起看看拜见岳父大人2吧!
但是这部电影绝不是为了博得众人一笑这么简单。
电影中古怪的男方父母和正经的女方父母俨然代表了美国的保守派和自由派两个派别。
岳父大人,美国CIA的退休成员,一辈子的职业就是研究人,调查人。
做什么事情都精益求精、喜欢竞争,并且要在竞争中获胜、歧视男护士职业、歧视同性恋、反对婚前性行为、做什么事情都有板有眼、军队化自我训练,连对孙子的教育都不敢有丝毫的马虎,甚至违背孩子的天性。
男方的父母则是剧中最为古怪的人,墙上贴满了儿子的“战功”奖励——其实只是第十名、第六名这样的名次;教育孩子本着顺从天性的原则,鼓励儿子进行性尝试、打乱了岳父大人对于他孙子的教育方法等等。
片中最为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对于小宝的教育争端,岳父大人坚持孩子哭闹时不要予以理睬,要让小孩学会自我安慰和自我训练;而男方家长则受不了孩子的哭泣,主张给予孩子拥抱和呵护。
这让人想到了奥巴马的医改法案,这一政策是奥巴马上台后强力推行但依然无功而返的法案,也引起了很大的争端。
奥巴马主张政府要对社会上的弱者进行救济和关爱,而势力强大的保守派却坚持新医改法案违反了美国精神,这种劫富济贫的方法违反了奋斗精神和社会规律。
新医改法案的屡遭枪毙也使得奥巴马十分难堪。
对于美国政治的了解,我还颇为皮毛,但是从《拜见岳父大人2》中还是能略亏一二其中的政治讽刺意味。
要说跟me and you and everybody we know相比,人家可是比这个严肃深刻多了,可是我打分还是要给这个4分,那个3分。
原因就是,这部片子就为搞笑的,搞笑的很不错。
比使劲要深刻结果没深刻好的要强。
另外,我比较怕那种似乎是搞笑,其实是恶心的片子。
原先看过一个一上来就是男主角滑滑板受伤,鲜血淋淋,竟然也号称是搞笑的,让我很不能接受。
搞笑应该是善意的,即便是讽刺也是为了好玩的,不是要进行恶意刺激。
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个片子还是很有分寸的。
最恶不过是狗掉马桶,以及男主角被打针之类。
娱乐就要专心娱乐,娱乐到底,不要以搞笑的名义搞什么恐怖什么深刻,对谁都好。
好笑。现在拍不出这种电影了
搞笑的性幽默~
嗯,做个普通人很好呀
还不错的美国轻喜剧,怪大爷和怪蜀黍
没有1好笑
《蜡鞭失禁地狱鬼畜》这个译名太牛逼了。
后半段太恶俗了
还是有冷场的时候……
达斯丁霍夫曼都表演的这么low了 至少给个四星吧
05.08.29
好低俗,而且低俗的毫无笑点。
好看
哎,萝卜头老了
猫狗冲马桶,岳母超美
罗伯特德尼罗很适合演睿智而又固执的老头,贾斯汀霍夫曼总是一张笑脸,小杰克相当可爱。
吃饭的时候就适合看这种欢乐片。
小孩儿好可爱
这个系列感觉都很一般。
DeNiro是越老越帅!Hoffman头顶底街舞的镜头笑蒙我!
碰上Ben这种的父母,真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