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菊美》是近一段时间来,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片。
刚刚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幻想着是怎样的一位知性、热爱生活的女性,从天上来带着美和爱。
可片子逐渐拉开帷幕的时候,是一望无际的川藏的草原和那耀眼和独有的湛蓝。
辽阔的天空下,一个年轻、肤色黝黑、带着藏民独特五官的小伙子活脱脱的出现在眼前,他带着阳光一样的笑脸,纯净的眼神,洒脱的骑着摩托车驰骋在蜿蜒的山川与草原深处他爱的岗位——基层藏区乡干部。
年轻的他带着这样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子,从20几岁开始,简单的记着他每一个要给百姓做的事情:修一条盘山的公路、架一座连接大河两岸的桥、连起带来光明的电路、建成百姓定居的藏族别墅。
完成一件事情就撕掉那一页的记录,撕得粉碎,撒向天空,累并开心的笑。
20几岁,不可思议的政治成熟感,他带着共产党人对群众和百姓的关爱,满腔热血的投入到服务身边的百姓中来,在山沟里、在藏民区、在群众和百姓身边、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跟前。
他带着受欺负的格朗大叔要回被老板扣压的几百块钱、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火速赶往一线营救受灾百姓、一心惦记藏民的房子把回家看儿子忘得一干二净。。。。
可他也才20几岁,也曾与我同龄,却有那么一股可贵的韧劲和热忱,为老百姓热忱、为党的事业热忱、为藏民的幸福热忱。
我呢?
同样是党员,我也曾有过那样炽热的爱民和简单的心吗?
饰演菊美姐姐的陈瑾说,回看这部影片,自己依然非常感动,“菊美最感动人的地方是他干的全是婆婆妈妈的小事,但每件事都是在为人民干实事。
其实英雄不一定要做拯救世界这样的大事,菊美把青春无私献给了人民,他就是英雄。
”他的确是一点一滴的干着和感染着,用他活力、热忱的心一点点的改变。
他对格朗大叔儿子的藏民只能“逐水而居”言论的驳斥和“你忍心看着你的阿爸在潮湿的环境居住和到处流浪?
”的质询,他对没有孩子的藏民夫妇的关照和对偷盗牛群藏民潜心的责问,日记里面记的2月28号前办好单孜的户籍证明;4月15日,翁姆家里的孩子缺一本新华字典;5月16日,尧日村村支部的图书架上差两枚螺丝。。。。。。
一个79年出生的年轻人给我们80后、90后一股怎样的榜样的力量,有责任、有担当、有奉献、有对群众深沉的爱!
可他终究也有好多的遗憾,对自己身体的忽视和大意、对妻子一辈子的承诺的失言、对父母和家庭的关照的缺失。。。。。。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觉得菊美留给我们的是那样一种精神、一股韧劲、一种坚持、是奉献、是让人心疼和留有遗憾。
生命可以昙花一现,精神期待历久弥香。
在观影之前,我先从网上了解到此片是讲述菊美多吉先生的一生。
他身为基层干部,非常热爱藏区工作,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的许多平凡事迹通过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出来,让我几度潸然泪下。
影片以菊美多吉的先进事迹为基础,真实的记录了一位普通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012年5月18日,甘孜州道孚县瓦日乡原党委副书记、乡长菊美多吉在开了2个村大会、走访了10多户村民后,深夜返回宿舍时,因劳累过度于次日凌晨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33岁。
菊美多吉生长在甘孜州道孚县木茹乡,是一名很淳朴的藏族人。
影片中,原乡书记退休回家在离别时,叮嘱菊美要找老婆,他便铭记在心。
后来接到任务去县城接巴姆老师,没想到第一次见到巴姆就一见钟情,菊美当场毫不掩埋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我记得有一幕是这样的,菊美跑到巴姆的学校求婚,突然外面开始打雷,菊美意识到马上就要下暴雨,可能引发泥石流,于是毫不犹豫准备投身“战斗”中,就在那一刻,巴姆答应了求婚。
我想巴姆也是为菊美的爱民奉献精神所感动吧!
有一天,菊美接到电话说巴姆给他生了个男娃,菊美高兴的像个孩子,激动的不知所措,正准备驱车回家看儿子时,牧民上门求助,他立马答应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因为在他心中,群众事永远排第一。
工作空隙间,他跑到一个山谷边,对着家乡的方向用他沙哑的声音喊着:巴姆……巴姆……自己家里老婆生孩子,都希望老公在身边陪伴。
可菊美工作太多脱不开身,在撕心裂肺的呐喊中,现场的观众都能深深体会到他心中对老婆孩子的那份愧疚。
2008年,菊美从扎拖乡纪委书记调任龙灯乡乡长,其间被检查出患有高血压。
医生告诉他,一定不要在高海拔的地方工作,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但他却当作“耳边风”。
在这11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不顾自己身体,一生恪尽职守,为他的工作,为他的牧民们无私奉献着。
社会需要更多像菊美多吉一样的好干部弘扬“正能量”。
观影之前我不认识他,但现在他已不是荧幕上的菊美,而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菊美。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天上的菊美》影片一开始,大气磅礴的藏区美景就牢牢抓住观众的心神,让人不禁想在这样一篇美丽宽阔的土地上,所发生的肯定是一个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
看到最后也的确是,菊美在天上,温暖留心上……其实,早在2012年的时候,中央、四川省委组织部等就层层下文,号召向菊美多吉同志学习。
但很多人可能只是大概了解菊美多吉的先进事迹,记住了菊美多吉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知道了这样一个可敬的干部,或许心中只有一些小感动、惋惜。
《天上的菊美》影片上映,才让人们对菊美多吉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无疑的会给人们思想带来巨大的冲击。
整部影片叙事简单、旋律优美、画面精致,让想看的人不自觉的沉浸其中,不自觉的被带上情感高潮,让人心里满满的,却忍不住落泪。
《天上的菊美》片中主人公菊美多吉事迹很简单、很平凡,但他的感情、他的行为却是很伟大的,这主要是源于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虔诚的为民之心。
2001年夏季,刚刚从藏文学校毕业的菊美多吉被分配到了环境艰苦、气候恶劣的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扎拖乡工作。
他没有抱怨,没有庸俗的计较个人得失,而是很快就投入到了熟悉工作环境当中,一心想着把有利于百姓的各项政策落实到每村每户每个人。
在他已经病重时,当姐姐英措觉姆问他“你这么累是为了谁”,他回答说:“阿姐修的是来世的幸福,我工作,我累,我为众生修的是今生的幸福。
”菊美多吉把自己家里的钱拿出来修路,把一个毫无关系的病人看得比刚出生的儿子重要,甚至把为人民群众服务当做一种修行,在他生命里的最后时光,也是在解决民生难题的路上。
这足见他为民信念的坚定和为民之心的虔诚。
菊美多吉同志为什么要只争朝夕的工作,最根本的源自于他对那片土地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热爱,更源自于作为一名有能力的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一心为民的责任义务和宗旨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评价焦裕禄同志时说:“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菊美多吉也是这样的好同志。
《天上的菊美》以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菊美多吉的先进事迹为蓝本创作,讲述了藏族乡长菊美多吉短暂一生中的动人故事,为观众呈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20多岁从学校毕业后到33岁生命戛然而止的历程。
菊美多吉是甘孜州道孚县瓦日乡原党委副书记、乡长,患有高血压,不能过度劳累,不能在高海拔的地方工作,但却仍在高原上长期坚持深入基层,为群众服务。
2012年5月,菊美多吉因劳累过度,凌晨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33岁。
影片将新闻叙事与诗化艺术有机结合,带有一种新闻报告文学式的力量,彰显了菊美多吉式基层干部爱民奉献的动人人生轨迹。
《天上的菊美》用简洁、唯美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菊美多吉与妻子昂旺巴姆的爱情以及他为基层群众办实事的故事。
菊美多吉一心为藏区民众服务的梦想,促使他不畏艰难、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抵抗着对亲人的思念将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每村每户每个人。
由于每天奔波劳累,夜以继日的工作,强健的康巴汉子毕竟是血肉之躯,过度疲劳致使年轻的生命停止了跳动。
该片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
在我眼中一部真正优秀的电影能给人以行云流水的一气呵成之感,因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电影主旨在最后得以升华,给人以真正触及心灵的感悟。
《天上的菊美》以真实的故事为主线,由著名演员阿旺仁青、江疏影、陈瑾的倾情演绎,展现了一名优秀的基层共产党员怎样带领藏区人民改变藏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
主人公菊美多吉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给我们以忧伤而又热血澎湃之感;妻子巴姆对丈夫多吉的爱与支持,体现了一个唯美而坚毅的爱情故事;姐姐英措觉姆与弟弟多吉的亲情,犹如香雾侵润了金殿里祈福的真言。
同群众一起修公路、修牧民定居房、筑水渠,刻画了菊美作为藏区基层干部帮助农牧民的奉献情怀。
在巴姆临产的当天,菊美还在龙灯乡为牧民定居政策的实施而忙碌着。
当菊美决定回去看望巴姆和儿子,但在路上却遇到了患重病的村民,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掉头把村民送到了医院。
对菊美来说回家成了奢望,不按时吃饭成了一种习惯,身体的疼痛却是家常便饭。
他用年仅33岁的年轻生命向我们诠释了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不可否认,世界上有些人能做到忘我的奉献,不顾及家人,不顾及自己,所以那些人往往都成了圣人,天上的菊美也是如此。
可是,这样的故事,给人感觉就是惋惜和可悲,有病不看,老婆孩子不管,父母也不顾,33岁就死了,留给家人巨大的悲痛,还有一堆明明可以亲自做完的事情,也就这么做不了了。
圣人难做,也希望以后这样子的圣人少一些。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部电影最先吸引我的,是封面上的陈瑾,一身赭红色的衣袍,还以为是与宗教有关的故事。
虽然后来发现是讲述基层干部好人好事的主旋律片子,但是也没有失落失望,因为电影真的不错。
首先是剧本扎实,语言生动,很有当地特色,没有俗套和空泛,后来才知道编剧是藏族人。
再有就是演员表演到位,陈瑾自不必说,主演是一个帅气的藏族小伙,非常写实贴切,其他群众演员也是自然真实,连扮演男主妻子的江疏影也活脱脱一个藏族姑娘。
当然,最让我喜欢的,还是甘孜藏区的壮美景观。
因为去年刚刚去了稻城亚丁,一路上的见闻让我特别难忘,所以剧中的实景拍摄自然让美好的记忆扑面而来。
五彩的经幡,清澈的河水,辽阔的龙灯大草原,还有一幢幢四四方方的漂亮房子。
记得当时在路上看到那些房子就特别喜欢,剧中对此还专门做了介绍,说这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叫做“从牛棚到别墅”。
看着藏区从医疗,住房到教育,就业等各个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终于体会到基层党员干部菊美的姐姐觉姆——一位女性出家修行者发自肺腑的赞叹:你们共产党做到的,我们做不到。
菊美被称为“最美基层干部“,他十一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真抓实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舍小家顾大家,把真情、青春和热血倾注到本职工作中。
我们要学习菊美多吉,以开阔的胸襟,有情有义,大度开明,团结人、凝聚人、感召人、包容人,与群众打成一片,结为一体,形成“铁关系”,成为真朋友,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宽广的胸怀,赢得信任,获得支持,争得主动。
要勤勉尽责,干事如牦牛般有劲。
人生在世,活一日须尽一日之勤;缺少干事奉献的人生,是一部残缺不全的人生。
菊美多吉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把一生的情和爱都播撒在高原,奉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土地和人民,值得我们钦佩,他那33岁的青春和生命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4分给剧中的菊美多吉,扣1分扣在陈瑾的不敬业——一个土生土长的甘孜州藏族家里的姐姐,竟然满口北京腔普通话!
看过很多优秀的英文电影,一些母语英语的演员为了演好剧中角色,特地揣摩西部腔东部腔甚至意大利口音西班牙口音等等,而我们的一个演员学四川话有这么难吗?
另外,有不诵经的觉姆吗?
片中有两次装模作样地动了两三下嘴巴就停住了,念经是这样念的吗?
哪怕学一个最简单的6字真言就可以做做样子了也好啊!
不专业不敬业的姐姐是这个片中的败笔。
今天天气晴朗,去看《天上的菊美》这部主旋律电影,什么?
什么是主旋律电影,举个栗子《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第一书记》您懂了吗?
不懂的话可以私信我哦 看完之后就下雨了,我一路在思考这部电影的一个个画面,不经感慨万千,本来想使劲吐槽,但是我觉得应该辩证的来看问题,不应该那么极端,从中也看出了我这个人从极端到辩证,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转变。
简单的说四点吧第一、题目不错,《天上的菊美》乍看还以为是韩剧呢,得知是主流电影的时候我顿时感觉这是在剧透吗?
天上的不就是去世的菊美吗?
但是这部片子开头就点题了,天上指的是高山海拔高的藏区,我顿时感觉到菊美人家是藏族的啦,不是什么去世的啦,哎呦人家主旋律电影不会每次都把主人公给搞死的了想多啦。
我顿时对主流电影从只歌颂烈士进行转型感到一丝欣慰。
整个过程我就没有感觉男主会早日去世,但是事实证明他后来还是被搞死了33岁。。。
第二、题材选的非常好,讲的是一个藏族干部(党员)菊美在藏族地区落实国家政策,最后积劳成疾把青春献给祖国的故事。
这样一种选材,不仅体现了我党干部扎实肯干的模范带头作用,更体现了藏族地区民生建设的落实情况,展现了藏族地区的风光风貌和牧民的生活状态,使我感觉异常新鲜,其中展示了藏区的风貌公路蜿蜒曲折,四面青山高俊,天空高远湛蓝,河流清澈湍急无污染,估计喝起来还有点甜;藏区人民的生活状态,镜头好几次都给牧民骑马的镜头,而且马儿奔跑时健壮的马腿给了3次特写,表现了腿部肌肉紧实力量感,当时我邪恶的想到这马腿要烤了吃了有多爽;食物还是那老一套的糌粑酥油茶,这次给加上了一种叫做小麦锅盔的食物,为了重点表现,男主角狼吞虎咽的吃了一个刚刚做好的,我也不知道他有啥好吃的,他也不就菜,就那样干吃,还大呼好吃,然后咕咚咕咚的灌了一杯酥油茶,继续咔咔咔的吃了起来。
第三、江疏影演技是一大亮点。
江疏影在其中饰演菊美的夫人巴姆,她是一个藏族小学老师,结婚以后和菊美去成都给菊美看病那一段,我觉得是最好看的一段,因为菊美是一个乡干部她就是乡干部的夫人,在来到这样一个大都市的时候,他们两人看到大厦林立,人来人往,突然感觉他们土了好多,两人脸上的透露着那种不自信,看完病后他们在天府广场耍坝子(就是玩耍),江疏影开心的像鸟儿一样,我很理解那种心情,丈夫长期不在家,能和丈夫在一起本来就很知足了,而且是在这么豪华的都市里,那种感觉从她的演技中完全可以传达出来。
在他们在旅馆住下的时候,她说:我们可不可以在成都找份工作?
眼神中透着那种对都市生活的渴望是我不禁有些感动,是个男人也受不了啊,没想到菊美说:开什么玩笑,乡里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呢,我们以后再来玩吧。
接着不了了之了,哎菊美你这个男人能不能给点力,怜香惜玉一下啊亲!!!
第四、爱情部分处理过分简单化。
男主和女主的第一次对话是这样的。
女主:我有一个小愿望,就是你可以载我去我工作的学校吗?
男主:可以!
我可以载着你一辈子。
第一次见面就这样说,哪个姑娘敢坐你的车啊,然后第三次见面,菊美就说你嫁给我吧,然后就同意了,当场就有一个大哥饱含沧桑羡慕嫉妒恨的说:阿娘来一分钱没用花吗?
风景美如画,剧情抑至渣。虽然免不了高大全形象的塑造,但是作为真正走群众路线,不被懒惰打扮,物欲腐蚀的干部真的不容易。
被单位抓去洗脑…
啥也甭说了,看过的人都是一把辛酸泪啊!主人公的事迹真够平淡的,要不是所谓的基层的、民族地区的、去世的,怎么可能成典型?还好阿姐真出彩啊!绝对的女一号啊!
还是挺感人的,今天央六播的!
人都是追求好的生活的,好干部如焦裕禄,好人杨进喜,菊美等最后都是不得好死。贪官污吏起码家人还能在国外过上好日子,你让大家怎么选?
摄影挺好~
主旋律 :孔繁森样的党的好干部,特色是少数民族基层干部。
为了写影评交作业……
按照**要求观影…主旋律拍成这个样子,已经可以给呱唧呱唧了…ps. 里面的美女是“阮莞”耶,由此可见电影还是花了钱去拍的……
单位发的票 本来想打一头走人 结果就看了下去 比起小时代 筷子兄弟 我觉得这个更能看下去
深夜失眠看电视电视电影频道播放,又红又专,模范干部,歌功颂德,真人故事改编。排除故事不说,部分镜头拍的还是很美的。
藏区风景真美,片子就行,影片走了。
江疏影演这样的电影更有味道,藏族人民真的会让我感动,伟大的乡长高血压去世。这样的故事不多但精致,至少可以放大被看见,激励着更多的人。
第一次组织看电影。在上海长风景畔广场五楼华谊兄弟影院导演婷。。真是享受
配乐不错,景色也很美,4星剧情用力过猛,负2星
爱情和阳光照耀着我☀️
单位包场……因为看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种男主角画眼线刷睫毛膏的大烂片,有几个笑点和很多美景的《天上的菊美》反倒有种“哎呀还不错耶”的感觉,差点都想打三星了……可是多少年了,从焦裕禄到菊美多吉,“我为人人、让我去死”的狗屎观念还在被歌颂,呵呵,人民的好干部你能不这么作死吗?
藏族乡干部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真挚感人,藏族演员表演到位。很多坏人因为主人公高尚奉献精神反而打低分,我要增加一分,满分💯!
早就想上来评一下,一直没空。单位组织去看的,本来有点抵触,但看后感觉主旋律能拍成这样,真是下了一番功夫,非常不错。男一的表演很有张力,看好他的发展潜力,画面也拍得很美。但最让我感叹的还是,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好好照顾自己!
请假陪人去看也是醉了。其实还可以,就是主次再清晰一点,多点细节和实在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