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從男孩的視角拉開:他的嗅覺,他的困惑,他的沉思,他的舉動,靜靜地就將劇情的發展推向高潮。
沒有激烈的言語上的衝突,更多是通過男孩的沉思以及和自己具有類似經歷的女孩的探討而推進。
也正是在小女孩頭頭是道的分析中他最終採取了行動。
故事的主綫在母親與父親最終婚姻失敗與逃犯被監禁的原因交替展開,兩條平行的綫從母親與逃犯漸生情愫中越拉越遠,于最終交匯而成共同的逃亡計劃。
他們都曾有過一段不幸的婚姻,母親的一再流產與逃犯之妻身懷他人之子,同樣都是與“孩子”這一意向有關,終成爲各自的鬱結。
他們可以如此理解對方又如此堅信未來能夠共同生活也許正是因爲都承受著不同形式的喪子之痛所帶來的種種心理負擔。
與其說這部片子在講述“愛”,不如說是由一個孩子的妒忌所引發的一場對於錯亂的終結:逃犯被遣送囘監牢,母親對愛情的追求被放逐,父親獲得了監護權,小鎮日漸平息了恐慌與議論。
他也許不會預料到這一舉動蓋過了之前自己所有的恐懼而將眼前的一切推入深淵,中斷了逃亡計劃,終結了母親的期待和幻想。
這之後,男孩漸漸長大,有了第一個女朋友、自己的家庭,屬於自己的店鋪,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伴隨著這份妒忌,他展現出超越其年齡的沉著和冷酷,以至差點摧毀了母親的所有希冀,斷送一個逃犯僥幸的幸福。
從另一面看來,這份“妒忌”又足以令孩子成長,嘗試讀懂大人的世界,同時也試著修復自己童年的缺失。
而那不為世俗所容忍的窩藏逃犯的行爲,伴隨著這段光景產生的愛情或親情,與這個孩子在日後十五年間的不斷反思自我和日漸成長相比是那樣的流于表面。
好在導演並未讓這十五年的沉澱在記憶中白費,母親和刑滿出獄的逃犯最終還是走在了一起,從短短五天的激情迸發到經過了那麽漫長的相互守望之後,終可長相廝守。
一个罪犯与失婚母亲的情感故事,贾森·雷特曼 Jason Reitman还是适合写写轻松诙谐的剧本,中间穿插点情愫即可。
一个孩子成长中的视角为主线,同时又涉及到不同人的回溯,太多想交代的东西,反而显得杂乱。
不过全片利用徐欢的镜头加之暗涌般的配乐,确实营造了不同于此类影片大悲大喜的内敛力。
虽然这十年有诟病只能演痛苦婚姻中的主妇以及纠葛于情欲之中的大龄妇女,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不得不说还是这一辈女演员的翘楚,关键是这类剧本她总会被首先考虑,而且表演的层次感带来的人物也是不尽相同的。
《劳动日》在上下班路上看的电影!
影片的开始就是一个男孩在做饭,并为躺在床上的母亲送去一份早餐!
儿子尽自己所能想给母亲最好的,关心,呵护,礼物,甚至是个约会,但再懂事的儿子也不能弥补,一个单身女人的, 一个没有爱人的单身女人,所需要的那部分缺失!
阿黛尔,一个单身母亲,一个孤独的女人,没有爱情滋养的女人,一个在精神上游离于生活边缘的女人,在老公与秘书再婚后,独自带着儿子生活,深居简出,害怕与别人打交道!
在不得已去超市为儿子选购衣服时,不得已带回来一个温柔体贴的逃犯,当然,他是个男人!
这个男人温柔的对待她们母子,温柔的松松的把她绑在椅子上,然后风风火火的做饭,饭做好了,拿到女人面前,细心的吹凉了,送入女人口中,女人犹疑了,然后大口大口吃了下去。
再后来,给女人松绑,清理了庭院,房檐里的垃圾,给地板打了蜡,修理了汽车等等这个家本该男人来做的事情!
教男孩子给汽车换轮胎,教男孩子打棒球,一起做桃子馅饼,翻搅馅料,双手的碰撞。。。
,画面是那么温馨,就像一个有爱的家庭一样,爸爸妈妈孩子!
爱,就这样产生了,男孩子脸上轻松的笑容,女主人颤动的双手渴望的双眼,男人对女人前夫的不屑,什么样的男人会丢掉这么好的女人!
女主人把男人原定逃跑的时间一拖再拖,最后决定全家一起弃家逃往加拿大!
可是后来还是被警察发现并带走了他。
男人走时对女人说,我宁可用二十年的牢狱来换取和你过三天的普通生活。
眼泪刷刷的流了下来!
金钱地位虚荣都抵不过一个懂你珍惜你的男人,他知道你的好,愿意用二十年的牢狱换来跟你三天的生活!
电影的结局是好的,多年后,男人出狱,女人未嫁,俩个相爱的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让人欣慰!
如果有那个人!
你会愿意去等!
昨天深夜2:00看的这部片子,以至于今天工作没有精神。
很温暖的片子,一辈子有一个值得等待的人,也是无憾了。
“我愿意用20年的光阴换与你三天的相处时间。
剧中的配乐很温暖。
结尾很完美,虽然女主等了25年。
前面一直很平静地看,看到了后面眼泪不禁哗啦啦的流。
很好的一部片子。
感动,感动,感动。
最近想放松,说看点动作片,但年纪大了,发现自己有时对那些快节奏的动作片已经不那么感冒了,更想看一些舒缓的,所以就选择了《劳动日》。
电影的故事是一个单身妈妈阿黛尔,在和儿子逛超市时,被逃狱的男主角弗兰克胁迫,一起回了家,弗兰克决定在这个家里躲避警察,可在双方的接触当中,阿黛尔爱上了深沉、顾家的弗兰克,甚至想和他一起逃离美国,但最终弗兰克还是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弗兰克和阿黛尔。
这样一个故事,这样的身份,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可能有人不知道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什么,大致就是和绑架自己的罪犯接触时间长了,爱上了绑架犯,甚至协助其犯罪。
这其实是一种不难理解的心理,就好像爱情歌曲里经常会唱到的,不要在我脆弱的时候说爱我,人在脆弱的时候往往是最容易被情感趁虚而入的,这些跑进心理的情感,有些是真诚的,有些则是虚伪的,这也是为啥会有这么一句歌词。
弗兰克以儿子威胁阿黛尔,强行跟她回家躲避追捕。
被绑架的人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并且孤独无依,这时别人一点一滴的好,都可能瞬速占领被绑架者的内心,让他或者她产生依赖和好感,不论这个别人到底是不是加害者。
先说回电影,不过这里的女主角其实并不那么符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主要是阿黛尔并不是因为被绑架而变得脆弱,更多的是因为自身经历,她在生第二胎的时候,流产了许多次,还和丈夫离婚,独自带着一个儿子亨利居住,她自身的痛苦经历导致她不敢和人接触。
经历了四次怀孕和流产,生出来一个死婴。
男主角弗兰克也是冤大头,被妻子带绿帽子,还养了别人的孩子,最终妻子准备再出去浪的时候,他推了妻子一把,妻子就这么死了……楼上的孩子也被浴缸里忘记关的水淹死了,弗兰克这个运气也算坏到家了,一判就是十八年。
其实弗兰克是个顾家的男人,回忆当中,抱着孩子的永远是他,在家里带孩子的也永远是他,他根本就是被前妻利用一溜够。
妻子当年迫不及待地扑上来只是为了给肚子里的孩子,找个替代的爸爸吧。
所以当阿黛尔遇见弗兰克时,比起弗兰克带来的危险,他身为男性的那一面和自身成熟的魅力更让阿黛尔着迷(黑帮大哥从不缺媳妇有一个原因就在这里)。
弗兰克会做工序非常复杂的派,弗兰克对家庭的照顾正是阿黛尔最想要的。
这个电影是讲爱情的,整体情节比较温情,没什么太多离奇得转折,或许也正适合我现在这个心态和年纪,经不起过度折腾了,电影结尾也算是个好结局,其实可以讲得不多。
那我就结合绑架外加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来说说,现实当中真正的爱情。
现实里,除非两个人都很温和,都对这个世界坦然处之,并且有大量时间相互在一起,否则我们如今社会里的爱情还是更像一出绑架游戏,一出情感上的博弈。
东野圭吾有一本书就叫绑架游戏。
刚才说起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最后,说了一点,就是不管这个人是不是加害者,被绑架者的心理都容易因为一点一滴的好而产生依赖和好感。
而我以前还写过这样一句话,当你选择真心爱一个人的时候,那这个人就成了这个世界上最轻易,也最能伤害你的那个人。
和别人同样的一句批评,别人对你是五点伤害,在她或者他那里可能就是一百点,这就是爱情带来的魔力,但反过来鼓励也同样会有加成效果。
可尤其是相爱之初,关系不够稳定时,轻微的负面情绪,都会搅动当局者的内心,产生莫大的痛苦,殊不知这就和绑架是类似的,你的心,已经被你爱的人“绑”走了。
在爱情里,你最大的负面情绪肯定来自对方,而越是消沉,你就越是脆弱,便会像绑架案当中的被害者一样,会不自觉地放大对方的优点和好(比如恋爱当中,对方对你10分好,才能确定是喜欢你的,但这时你会觉得对你1分好就是10分钟好,这样的心理状态非常容易上当受骗),甚至直接在心中美化对方。
因为在爱情的世界里,只要你不花心,其实等于,整个世界里就只有绑架者和被害者。
不要过度美化对方,是爱情当中不会输得很惨的要领。
人脆弱的时候需要依靠,人痛苦的时候需要安慰,可如果整个世界只有两个人,那你除了依靠对方之外,还有别的路可以选吗?
所以爱情当中的盲目大多时候也在这类自愿的绑架案里萌生,男看不清女,女看不清男,为什么看起来那些花心的人总能取胜,那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被绑架,他们的世界里,他们的心中不止你一个人,他们并没有全心去爱一个人。
今天说了点腹黑,也不是鼓励大家花心,只是提供一种心理脉络,帮助自控与思考,仅供大家参考。
new-comments"))
剧透较高,建议看过电影后再看本文这里是分割线—————————————————————————当一个女人开始将爱的对象标榜为爱本身,也就开始了对生活的能力的餐蚕食和瓜分,直到有一天爱的对象突然消亡,于是蚕食集成为鲸吞,活生生的在心口啃噬出一个巨大的伤痕,继而于是连同爱的对象丧失的,也就还有爱本身。
后来亨利在铺展着水幕的窗前娓娓讲着自己的母亲阿黛尔的故事,一个儿子平静的以一个男人的视角去讲述母亲作为一个女人的经历,才得以去直面爱,直面生活。
被五月夏日的阳光蒸着的美国小镇慵懒的拖沓着时代的生猛,安静而有序的节奏使阿黛尔将其作为自己和儿子寄居的小巢。
几年前阿黛尔结束了一段婚姻,用儿子亨利的话说,也同时失去了爱的能力,于是生活成为一种不死的将就。
每个月阿黛尔带着亨利去一次最近的镇中心,进行一次大型的罐头和半成品的采购,东西不到不能凑合的地步是不会更换的,当亨利的裤子已经无法遮住脚踝,阿黛尔所想到的也只是裤子该去更换了这件事情本身,而对亨利的身躯开始成熟,心智开始到了萌动的关卡丝毫没有觉察。
亨利无法去责怪阿黛尔,甚至没能意识到自己受到了伤害,或者和阿黛尔一样,将一些东西本能的阻隔了起来。
然而,阻隔本身意味着被阻隔的东西的存在,与其说爱是一种能力,毋宁说爱是一种无形无状的器官,将一种能力的封闭并不意味着使一个器官坏死,阿黛尔疲惫的脸上总是带着警惕的目光,提防着爱的可能令阿黛尔时刻警惕,而时刻警惕的反反复复又使她陷入无尽的疲乏,如此的恶性循环愈加将阿黛尔封闭起来,然而却在自我保护和对爱的饥渴中消耗着日渐干瘪的生命。
38岁的凯特·温丝莱特尽管丰腴不再,然而风韵弥醇,所诠释的阿黛尔眉宇间的慌张与惶恐,目光流泻出的不安与渴望,搭在一个突如其来的男人肩膀上的发梢,被午后斜阳微微勾勒的胸脯,让人心碎。
于是一个男人闯进了阿黛尔和亨利的生活。
在某次采购时男人挟持了亨利,并强迫阿黛尔将其带回家中。
男人表明自己并没有恶意,只是在逃出监狱的过程当中需要一个临时避难的场所,一天之后便会离开,然而为了使阿黛尔母子免于包庇罪的指控,男人还是执意将阿黛尔绑缚起来,做一天的人质。
阿黛尔就这样爱上了这个男人,也许是从她见到他的那一刻开始,也许是从他表明自己没有恶意的那一刻开始,也许是从男人在绑缚阿黛尔时小心的系上绳结,仔细的调整绳结的松紧以避免磨痛阿黛尔的那一刻,也许是在这个过程中不经意间触碰到阿黛尔肌肤的那一刻起,然而无论如何,男人将亲手烹饪的食物送到被绑缚的阿黛尔嘴边时,阿黛尔自然而然的张开嘴,用心的咀嚼,小心的下咽,就像夫妻之间才能有的那种默契,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中的亨利才明白,终究有一些东西是身为儿子的自己所不能给予的。
刚刚步入思春期的亨利被这个自称弗兰克的男人所吸引,弗兰克与阿黛尔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似乎可以提供给亨利关于思春期的一切答案,关于触碰,性,和爱。
在此之前,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可以为亨利提供任何关于这一切的暗示,于是当弗兰克出现的时候亨利觉得突然间自己也在与什么人谈起了一场若有若无的恋爱,梦中的亨利浸泡在一面深蓝色的湖水中,眼前浮上来了一个洁白的少女,赤裸着身躯游向有些无措自己,梦醒时的亨利听到隔壁房间里传来的急促的喘息与颤抖的呻吟,梦呓未消的亨利于是将自己蜷缩起来,像个婴儿一样,浅浅的在心中平添了一种新的情绪,那是在一个家庭中通常属于对父亲的情绪,敌意中带着几分嫉妒。
在镇子里亨利偶遇了刚刚从芝加哥搬来的画着烟熏妆的女孩,女孩与亨利分享了自己的故事,父母因为分别去追求新的生活而想方设法踢开自己,模糊的怀疑仿佛被女孩一语道破,于是当阿黛尔和弗兰克决定一同移居国外时,亨利的第一反应竟是肿胀了双眼,杂着哭腔说道,“难道你们也会在乎我的感受吗?
”对于男人来说,无论当下的目的地在哪,生命的目的地永远是那个愿意倾注所有去爱的女人。
一天的期限结束,弗兰克照理应继续逃亡下去,此时阿黛尔却选择挽留。
留下意味着打破阿黛尔一家的节奏并带来潜在的危险,而实际上,阿黛尔的节奏早已被弗兰克打乱,也并没有比让彼此无法相爱更大的危机,然而对于弗兰克来讲,则还差一个声音。
“我觉得你应该留下来。
”亨利说,于是就此亨利和弗兰克达成了一种默契。
往往父亲要认同孩子的成长,将孩子看做一个平等的成员,而不再将孩子看做是自己的所有物需要经历一场剧烈的阵痛,弗兰克在这一点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得以让亨利在这个难关面前平稳的度过。
尽管也会有迷茫,而当阿黛尔对啜泣着的亨利说,“我们从没想过抛下你。
”的时候,两个人的默契成为三个人的连结,于是亨利可以坚定的对画着烟熏妆的女孩说,“他们并不是那个样子”,而画着烟熏妆的女孩则自顾自的取走了亨利的初吻。
从电影的前半部分开始,一些似乎与电影无关的片段零零散散的闪回,一开始会让观众误以为是阿黛尔的回忆,但却又与阿黛尔的故事无法对接。
片段里,男人疯狂的陷入与女人的爱情,云雨蒸腾后低调的举行了婚礼,婚后男人的目光开始渐渐变得有些冷淡,却在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重新变得兴奋与欣喜。
电影的后半段阿黛尔的回忆与片段的闪回最后交织在一起,回忆中,阿黛尔在有了亨利之后几经流产,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再要孩子的打算;闪回里,男人开始怀疑孩子是否为自己亲生,并最终在与女人的争执中失手将女人推倒在地,女人在丧失重心的过程中头部收到了撞击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咖啡屋里亨利的亲生父亲对亨利缓缓的讲述着阿黛尔的故事,“一个更好的男人应该陪她度过那一段最艰难的时光,但我只想要正常的生活。
”对面的亨利此时已经十九岁了,他终于知道,阿黛尔在屡次的流产中陷入了对失去爱情的妄想,当女人死去的时候阿黛尔也最终隔离了爱的可能,亨利的父亲离开阿黛尔并非因为阿黛尔屡次流产而带来的疏远,而是因为身陷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绝望情景中的阿黛尔无法再对爱做出回应,此时亨利的父亲业已经完成在阿黛尔生命轨迹中的使命,离开,使阿黛尔在应该的时间应该的地点与弗兰克相遇是他与命运对阿黛尔共同的恩宠。
至于怎样的机缘巧合使弗兰克最终被捉拿归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出现使女人重新完整,使男孩得以成长,作为回报,终于在很多年之后,弗兰克得以自由的呼吸着爱的空气,拥抱着迟来的新娘。
我们似乎永远无法预见生命中何时会受到伤害,何时会出现治愈的转机,然而时间总是无孔不入的消磨着有限的生命,但随着这种消磨,最先脆弱的总会在某一个点上分崩离析,让命运有机可乘。
弗兰克最终被捕入狱服刑并非是对于他和阿黛尔的残忍,因为无论是谁都无法成为谁的拯救者,只能在某个契机之下完成对自我的救赎。
弗兰克对阿黛尔的爱使她明白爱的意义就在于爱本身,而并不是靠任何额外的东西去维系的,爱是一种器官,自生自成自充自盈,弗兰克的离开使阿黛尔的生活割出一块空白,却使生命得以自愈了然,得以在若干年以后还能够去爱。
Labor Day,美国劳动日,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这个假期,一对孤儿寡和一个逃犯的特殊情谊,彻底改变了他们各自的命运。
没有比Kate Winslet更适合的女演员来饰演这个孤独的母亲了,她有着脆弱敏感而又近乎神经质的表演蓄力,丈夫与秘书的苟合,新生女儿的夭折,让她心如死灰。
其实她更不能接受的是失去了爱情。
所以当逃犯弗兰克如绅士般把亲手做的食物,一勺一勺送进她嘴里的时候,她封闭的内心初初打开。
仿佛不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制作桃子派的那幕说明了一切。
三人一起,用手挤压,捣碎碗里的水果,揉推着面团,温暖的光晕氤氲柔和,屋里弥漫着桃子的香甜,也弥漫着暧昧的温柔。
男孩的成人礼在母亲和这个男人的温柔相对中完成,恍惚认识到,男女之间的魔法不是性,而是爱情和信仰。
谁也不知道结局如何,你的内心如何期待,就会有如何的结局。
《朱诺》《在云端》导演的新作,不同于以往的轻松有趣,他安安静静的拍了这一部《劳动日》,如同电影里弗兰克对男孩说,“朝着信仰起跳,并且始终相信‘你可以凭着自己的双脚稳稳着地’。
”
也许有些人的生命,就是这么破碎的吧。
譬如男主,他其实一心一意地在对待自己的家庭,结果自己老婆和别人乱搞,出轨,各种出轨;就是不爱他。
他每天在家里面照顾小孩子,但是老婆还是各种的惹他生气,他最后到达了爆发的临界点,失手把妻子推下了楼梯。
妻子死掉的时候,孩子也不小心被淹死在了浴缸里面。
想必警察抓他的时候,这家伙一句都没有辩解吧。
你说他活着,是不是就在等待某一天的时光中,自己的生命破碎成这个模样。
好不容易最终在逃跑的过程中遇到了女主,重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上的爱与温暖,但是每一天的时光中,他还是提心吊胆的,然后准备带着女主和女主的儿子逃跑。
女主的生命也是很破碎的。
女主婚后生下第一个儿子之后,就变得习惯性流产;女主只要怀孕的话就会流产,掉了四五个小孩子吧。
最终自己老公和自己离婚,和秘书结婚;女主内心很痛苦很痛苦,她不知道生命应该找到一个什么样的出口,应该怎样走出去,下一步应该做一些什么。
在丈夫离开之后,她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的儿子。
最后的一幕场景中,女主的前任丈夫讲说:“你妈妈就像那样,她爱上的是爱情本身;她中途无法停下做任何事。
”我想我和女主是一样的,我爱上的也是爱情本身,以为爱情就是像言情小说里面讲述的一样,那么甜蜜温暖,那么让人开心,一直可爱。
但是并不是,爱情进入生活阶段的时候,就变得破碎不堪。
猜疑,欺诈,哄骗....你说是谁哄骗谁呢?
大抵是互相哄骗的吧,你骗骗我,我骗骗你,到了最终,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输了,谁赢了。
然后虽然男主是一个逃犯,但是我觉得这样的逃犯真的还是挺值得爱的。
他会做饭,照顾到家里面的每一个小细节,漏水的浴室,脏掉的房檐,坏掉的车子....关爱自己的孩子,他把一切都做了,除了带着女主光明正大的上街买菜之外,后来男主还是进去了,女主就在家里面一直等着他,等到了容颜苍老,等到了两鬓斑白。
这样的爱情虽然很破碎。
但是你到哪里去寻找?
电影里面小男孩文男主,你是怎么跑出来的呢?
男主说:“我告诉看护如果他们出去抽烟我就从二楼跳下去。
” “没有什么比事实更能误导人的了。
”是的呀,没有什么比事实更能误导人的了。
哎,希望每个人粉身碎骨之后,都能一品爱情的滋味吧。
电影主要讲述了相依为命的一对母子在超市遇到了越狱的男主角,三个人在一起度过了漫长的三天。
这三天,不管对男主还是女主,还是女主的孩子,都是生命中的一次救赎。
阿黛尔是一名单亲母亲,在小镇上与儿子亨利相依为命。
由于之前怀孕一直流产的缘故,阿黛尔渐渐的开始不愿意出门,只是偶尔的与儿子去超市买东西。
随着在家里呆着的事件越来越长,阿黛尔的心也封闭起来。
儿子亨利虽然是有时候会到父亲那里,但是父亲的长时间缺失也使得他渴望得到父爱。
弗兰克是一名逃犯,在越狱后躲到了超市中。
弗兰克也有着不堪的历史。
他发现自己深爱的儿子并非自己的亲生儿子,与女友发生了争执并失手杀死了女友,而儿子也意外死亡了。
于是弗兰克被逮捕了。
随后在一次就医中越狱了。
两个人都有着不愿提及的过去,就在这时,两个人相遇了。
短短三天的时间,让两个人对彼此有所了解,同时也了解了彼此的过去。
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阿黛尔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亨利得到了自己久违的父爱,弗兰克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猛然一看,三人像一个和谐温暖的三口之家。
只是在平静的表面之下,是波涛汹涌的不安。
阿黛尔与弗兰克花了三天的时间相处、相知、相爱,但是却花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去等待。
还好,结局是美好的,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两人实际上都是被囚禁了,阿黛尔被囚禁于家里,弗兰克被囚禁于监狱,两个人在相处的三天里,相互得到了救赎。
最终的结局,两人在等了二十五年之后又在一起了。
他突然闯入了我的生活,我幽居的心灵。
他是罪犯,他为我做饭喂我吃饭,他修车,他修整庭院,他教我和孩子打棒球,他温柔坚定地一点一点敲化了我的坚冰。
他是我梦中都早已不在期望的人。
他就是这样突然出现了。
他触碰着我的肌肤,燃起我的激情。
这久违的生命的热力,让我欣喜地颤抖。
如果我继续封锁自我,那我岂不是早已死亡。
不,我生命的春天来了,我要迎上去,风是暖的,我又可以翩翩起舞了。
不是谁都会生出唤醒的力量的。
这所房子过于陈旧,虽然它已透出光亮,我要启程,天涯就在前方。
我不怕前路漫漫,我已迷失很久了。
我知道,只要我挣脱了,新的一天就会光芒四射,我的脚步也不在沉缓与孤单。
因为他在我背后,他在闯入房门的时候,就向我宣告了他的力量,我的告别,与过去,与自己,与这个迷乱了很久的世界。
天涯的旅程还没有开启,他再次离去,我终于有了心痛的感觉。
陈旧老屋的光芒顿时消失了,但我心底的光已经燃起。
我在等待,等待着爱人的面容再次敲响我的房门。
我知道,天涯的旅程已经开始了,我孤身一人,我时时可以看到他,触碰到他,拥着他,靠着他。
这是我们的天涯,只要打败时光,我们终会再次相聚。
我已经出发了,他也出发了,加拿大在时光中流逝但没有消失,我们知道,我们自己就是这场旅程的主角。
我们知道,天涯是有方向的。
当看到他苍老的笑容,当夕阳的余光照耀在我们脸上,照耀在身后的世界,我突然发现,天涯不在远方,时光已经为我们铺好了一条路,我们已经走了很远,很远。
插叙莫名其妙,结尾太泄太苏了吧...拉低了全片水准...肥温太用力,角色也不是很好>< 恶魔小孩长大了没灵气了. Brolin好暖,帅cry啊演得也是最好的!略心疼Reitman,心太重了,水平保持在那迟早能拿金球的,不要try too hard利欲熏心啊,真的不好...
结尾有点太拖了,完全有更干脆利落的处理方法,但我喜欢上一个十年(或者说是15年之前)这些电影的气质,有一种沉静平和的气质。
就像水面上忽然投进了颗石子,一圈圈的涟漪之后,水面仍是澄澈无比。导演对情绪的把控真是一流,从弗兰克在超市劫持儿子回了家,心就一直被悬吊着拖着走,随着故事起起伏伏。温丝莱特炉火纯青的演技总是让人感觉她就是角色,不是在扮演,同时又让人感觉每个她演的角色都是她。感觉她就是片子质量保证。
内敛和拖沓不是一回事,本片拖沓感过重了。对男主女主来说,那5天温馨时光值得25年的等待,对我来说,差不多俩小时的电影最终记得住的可能只有那5分钟的“如何制作桃子派”。
这故事比玛丽苏还有毒
《超自然檔案》裡面那個半人半惡魔的強大小孩。|從中間開始看的,中文譯名都很爛。誰報警抓他們的?爸爸嗎?逃犯為什麼都不回信給媽媽?不知道是不是真實事件改編?雖然媽媽最後走出來了,卻已過了大半生。
弥漫夏日香气的小屋中,凯特一脸柔美,闪耀着女人的母性。满怀母性的女人拥有对生活的深刻认知,不加掩饰地渴望并包容闯入者。不想挑剔,只是真的太过重叠了。
小男孩那么眼熟 原来是朱诺的导演
诠释斯德哥尔摩症的范本,凯特还是那么胖
一开始是真的无法接受这样的价值观,但后来发现两人都在各自的监狱里苟活着,也慢慢能理解这样的爱情了
我的娘亲啊,又是一部看了第二遍才知道是什么的片子 为什么每一部美剧里都有一个愚蠢又邪恶的小孩,不对,是两个
凯特阿姨演技碉堡,给5星!
有一个不敲门直接闯进来的邻居真是够烦的
labor day准确了,花式劳动五日情
剧情可以说是三观尽毁。妻子不忠,男主就杀了妻子,还害死了妻子生的孩子。男主越狱,绑架偶遇的女子和女子的儿子,要跟女子山盟海誓,情意绵绵。女主的儿子就算遇到了警察也不报警抓男主。导演你想表达什么?无法理解。凯特莱温斯特主演。
和革命之路一个调调,only happier.
一边忍受无尽孤独一边还要教孩子如何成长和去爱是多不容易啊,找到一个合拍又相爱还没现实阻碍的人又是多不容易啊。拍得很文艺,最后使了劲煽情还算合乎情理,但既然以儿子为视角讲述整个故事,就应更多刻画儿子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仅以独白来解释,使二人的爱情和自己的情绪显得空洞苍白而无说服力。
看到最后眼眶湿了。可怜的女人,可怜的男人。懂事到令人心疼的男孩。有人主动走进你的生活,你们互相给予无条件的爱,但两人必须因此承受长时间难熬的分离之痛。知道一切,还有人会选择走进这样的关系吗?Henry长得特别像谢琳·伍德蕾。
看了一个暖暖的童话
温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