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影片,忽然产生一个不切实际的愿望,我多么希望自己有能力随意的变成另外一个自己想变成的人,去体验别人的人生,去经历别人的精彩。
当一觉醒来,发现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亲切脸庞面对自己的是一群陌生的人,甚至镜中的自己也成了别人的模样。
作为四号的我,总时不时的羡慕别人。
假如我的想象力可以让爱因斯坦也点头赞许,我想,现实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呢?
所谓物以类聚。
我很好奇为什么很多电影里的好朋友可以差别如此的大。
我羡慕金领律师的事业有成,我也嫉妒潇洒演员的花天酒地。
YY,是上天赐给人类的一份厚礼。
无论是读小说或者是看电影,那里面的人物,那种故事的进展,那种情绪的张扬,时常仿佛自己也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成为其中一员。
唏嘘感慨,喜怒哀乐。
但THE END之后,忽然发现自己还是自己,生活还是一片狼藉。
如果这是梦,我愿长醉不愿醒。
如果我有一双翅膀,我要离开这个地方。
闭上眼睛,让我们在别处绽放。
《互换身体》:合格的爆米花电影这是一部典型的爆米花电影。
两个对自己所处的生活感到困倦和乏味的好朋友意外地互换了灵魂,被迫去体验对方的生活。
自制力超强的人生赢家律师需要接受一个废柴的生活并且不得不去出演三级片;而游手好闲随心所欲的小演员则被迫挑战高难度案件和如何与老婆孩子相处的世界难题。
脱离出自己的日常生活之后发现焦头烂额。
编剧不停地用刚脱离常规生活之后不适应叠加围绕在下半身的惊喜和笑料,来制造黄色笑料和非常规反应的双层笑果,虽然不高雅,但简单有效。
更别说几乎散步就遇到一个新问题的超快节奏,像我等俗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思考,笑就对了。
但如果仅仅是黄色笑料和非常规生活是没办法构成一个故事的,剧作结构依然完整,并且赋予了角色一定的成长空间。
最后Mitch成功完成了并购案,自己证明了自己不是一个quitter,和父亲的关系也有所缓和;而Dave享受了从未享受的自由生活之后,也明白了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和妻子解开了从未说出口但一直存在的矛盾。
电影充斥着黄色笑料,和爽片一般的主角光环。
但就爆米花电影来说,笑点到位了,节奏到位了,甚至还有那么点感人的爱情亲情和励志的自我救赎,如果你需要放松需要打发时间,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导演是大卫•道金,男主是瑞安•雷诺兹和杰森•贝特曼,而在电影中一个叫大卫,一个叫米奇。
这部电影整体节奏还是蛮轻松的,但是主题却挺有意思的。
这句话是我看完这部电影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中的。
大部分人往往都在羡慕别人的生活,可能有时会想:真羡慕TA,如果让我过上TA的生活该有多好,我会怎样怎样。
我们总是会从别人的生活中看到我们所没有得到的,好像这是所有人的通病。
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让你和你所羡慕的人互换。
你是否可以享受那些你所羡慕的人,背后所不知的,每个人都有的烦恼和痛苦呢。
最后的最后,我们是会愿意留在那样的生活?
还是也会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所拥有的生活,才是最想要的呢?
哈哈哈哈哈,喷泉承包了最大的笑点。
太太看完感慨:一个这么自律上进又体贴把持得住不乱搞的思想,交换到一个帅气逼人的肉体里,这样的男人真是太完美了。
并且一再追问我,这世上真的没有如此完美的男人吗?
恐怕这就是一个虚假的故事。
(都身体交换了能不是虚假的吗)虚假在于:能把家里2个小屁孩收拾好还能元气满满地去做大律师?
不可能。
梦想中的女孩都骑上来准备自己动了,看到一个纹身就能想起自己被掉包的家庭立即软下来?
呵呵男人不可能。
三言两语装模作样就能多赚1亿成功当上合伙人?
绝对不可能。
感觉此片是由两个人一起编剧。
一个是男人。
一个是女人。
男人意淫了一切中年男人所希望的春梦:交换身体,英俊不凡,美女相伴,心无牵挂,脏话段子张口则来……女人则替女性观影者意淫梦想中的伴侣:英俊和自律不可兼得,要能干大事业也能顾家最好每天回来吃饭,遇到美人在上能及时软掉回家,对自己不管什么样的容颜身材都永远迷恋……如此这般,男人和女人们都能在观影过程获得各自的快感,可算是做得非常niubility了。
不管是王子与贫儿还是双胞胎的身份互换,这个梗已差不多被用烂了,《两男变错身》也是一部身份互换的限制级电影,不过是他们因为灵魂互换了。
一个是长相英俊、工作不稳,年龄不小还孩子气十足,夜夜笙歌与姑娘们鬼混的单身汉米奇,一个是工作勤勉、有着可爱的孩子和迷人的老婆的成功律师戴夫。
他们是多年死党,也是天差地别的两人。
可一次意外的解手,让他们灵魂互换了,他们只能去过对方的生活,在重新了解对方时,也重新审视自己。
尽管还算幽默搞笑,可使用的更多的是些恶俗桥段,不断地在突破着观众的底线,但希望人们能够换位思考的主题还是值得称赞的。
2012-10-13瑞安•雷诺兹 (Ryan Reynolds) 之前演的角色多数是苦大仇深的样子,突然演个搞笑的花花公子还真不习惯.貌似牛逼的律所准合伙人,却只能苦逼的4点起床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再怎么苦逼,但是西方人还是选择了自己带孩子,而不是把责任交给父母或者保姆;带孩子再怎么累,他们还是可以去看一场球赛或者在晚餐中二人世界,他们的环境和体系帮助他们找到这种平衡?
有着Mitch面孔的Dave最后拒绝了自己Cancer List的头号美女,假得厉害。
好父亲好员工好老公的三好男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花花公子梦,真的能做浪子的时候,或许会很不习惯。
如果对着喷泉尿一泡,就能换角色就好了。
剧情有点俗,但是还是笑料不断,看了以后让人觉得自己人生也很精彩,没必要去羡慕。
电影里演的杰米这位经常被丈夫忽略的妻子,或许能点醒忙碌的丈夫,多给妻子一些温存
这两天连续看了两部以换体梗为核心创意的电影。
一部是2017年上映的意大利电影《夫妻之间》,一部就是《两男变错身》。
《夫妻之间》虽然是意大利电影,但它从叙述结构上也沿袭了美国好莱坞黄金时期所发展出来的喜剧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更多的现代性的自由。
这种模式是好莱坞一帮创作人员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市场反馈,所得出的一种剧作方式或者说制作风格。
虽然这种所谓“模式”有它的局限性并且受到一部分艺术影片创作者的诟病,但是并不能否认的是它也是一种复杂的、精妙的系统。
这种根据人类的心理认知特征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如何让故事更加吸引人、引人发笑”的情节创作方式,在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中被总结为“大情节”,美国好莱坞传统喜剧就是大情节喜剧的优秀代表。
看这些电影的时候往往让人非常轻松,不自觉地会心一笑。
先说说我看《夫妻之间》后的一点感受。
意大利电影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新现实主义的辉煌之外,我注意到近年来的意大利商业电影带着一种特有的灵气,新一代意大利一线电影人似乎比起其他国家的商业电影制作者来说,显得更加放松。
例如16年的《完美陌生人》和这部《夫妻之间》。
它们仍是商业电影的生产模式,但是在情节上总是显得不那么拘谨。
例如在《夫妻之间》的结尾,按照一般此类电影的套路来说,两夫妻在通过换体所带来的一系列事情之后,达成互相理解,就应该换回来给一个happy ending。
但是这部电影的结尾,两夫妻却似乎并没有换回来,而是继续共享记忆,享受“双倍满足”。
当然,相互理解的情绪延续到结尾已经有了很好的收束,似乎换不换回来并不那么重要,但这样的戏剧处理就在表面上对于大情节的设定有了一点点突破,同时在处理幻想和现实叙事时,导演也显得非常游刃有余。
比如那台导致夫妇俩换体的机器外形就进行了刻意夸张,让它看起来像是从动画片中出来的一样。
说回《两男变错身》。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美国传统性喜剧的魅力,两个主角张口就开车不说,这种类型电影已经讲性作为戏剧元素融入到了整个设计中。
最典型的就是,米奇和戴夫互换身体的契机是两人一起在喷泉里小便,而他们最后想要换回身体时,却发现喷泉被移到了一个人头攒动的大商场正中央——他们必须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小便才行。
如何完成任务弧光,在此期间抛出一个又一个梗,这是美国传统喜剧的关键,它的优点是轻松,笑点密集。
然而缺点也很明显,与最早的法国喜剧、滑稽电影不同。
虽然法国喜剧是美国喜剧的引路人,但那时的法国喜剧主要从人物出发,“在引人发笑之前,先创造了一个世界”。
比如雅克塔蒂。
美国喜剧发展到今天,从一个概念出发成了更加普遍的选择,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剧作上的难题。
因为在创作一个故事的时候,如果从一个概念出发,人物的很多行为便要服从于概念来发展,因而解决问题的方向就变成了“如何让人物的行动在概念下更加合理”,而不是先创造一个人物,去思考“如果是这个人,他会怎么做”。
例如在影片中,为什么戴夫看到蝴蝶纹身就放弃了和美女上床的机会,跑回了自己家庭身边;以及推动两人不得不继续换体的原因——喷泉被移走了。
除了这些小细节之外,戴夫和米奇两人的价值观并不是对等的,米奇明显是更不成熟的那一个。
所以在整个电影中,得到成长的实际上只有米奇一人,他体验了戴夫脚踏实地的生活,决心改变,而戴夫则只是学会了如何放松。
如果两人的价值观并不对等,从对方身上学到对方的优点所带来的人物弧光就不成立。
同时,电影所宣扬的带有现代资本主义倾向的唯成功论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也就是说,”戴夫的生活方式真的就是最好的吗?
“这些问题其实都问得有点过头,这只是一部商业喜剧而已,没有人在乎这些。
所以更有价值的问题其实在于大情节应该如何拓延,或许当我们真的了符合生活真实的大情节,也就找到了获得幸福的方法。
雷诺兹的小混混气息,演得不错。
贝特曼的模范生,也是有模有样。
虽然是爆米花电影,家庭温情、兄弟情义、职场争斗等竟然都有,让人想起品质比较好的,速食冷冻餐盒。
挑不出特别的错,营养全面只是,吃起来口味差了一截。
最后秘书和Mitch的感情戏,竟让人生出一丝羡慕,勇敢追求幸福的人儿总是那么耀眼。
生活从来不彩排,你所经历的,不管是不是suffering,一定是最棒的。
生活中我们时而窥探别人的生活,时而又对别人的生活充满了好奇。
本部影片就带我们体验了别人的生活,做了原本自己人生不敢却又想做的事。
对按部就班的人生来说是一味兴奋剂,古人说每日三省吾身,多数人仅在自己频道里无法自查,往往高估了自己在朋友、职场间的位置,同时又低估了自己在家庭的责任,试着想象我们可以用第三视角看待我们的人生,打破原有的眼光,那一定有不同的收获。
他人的生活我们看看就好,毕竟自己才是人生的创造者,重要的就是人生十字路一次次的选择,不同的生活才是人生的意义期待不同的生活,才不虚度生命
以为是喜剧,最后走的温情路线
我爱喜剧片
恶趣味的喜剧,主题依然主流,责任与家庭
编啊编啊,编不下去了吧?烂片一部。
我爱Ryan Reynolds,我爱Jason Bateman。管他偶尔的基情呢,反正看的很欢乐!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友情是这世界上不可或缺的美好
不好笑 老套
当你把裤子脱掉的时候我当时就抽了,当我知道剧情会导致你不能在脱的时候我真想把ipad砸了。
hahaha sometime we need the changes!!
整片满口的F*CK,您能想点别的词吗?
女2比较抢眼。
2b搞笑片,越多越好,哥的品味现在是这些了 - -
这么多年过去了,RR能看的还是只有长相。
俩小孩实在太萌了,最后内A片是神来之笔
恶俗 不过两个宝宝很可爱
「Boy, real tempting to kiss my own dick.」「Is it weird I miss your penis? → Ah, come on, it would be weird if you didn't.」
最后那个祝酒词打到我了
荤噱头是壳,输出价值观是内里。看似前卫,实际上保守。
An extra star for my boy Ryan
假到不行。
尽管有点俗 但也还算不错的一部商业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