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上从来不缺心灵鸡汤,打开微博QQ知乎,到处都是,他们告诉你只要你够努力够专心,就能得到多么美好的结果。
这些鸡汤并不都是假的,只是大部分人看到这样的故事都会开始遐想结果,而不会去想过程多么艰辛。
纵观我们看到的各式励志电影,总是把大部分的篇幅放在主角如何调整心态决定奋发努力上面,至于怎么努力总是一笔带过,毕竟努力的过程可能很漫长而肯定很枯燥,观众不爱看,而本片则让我们真的看到了一个为梦想奋斗的人是怎么做事的,IMDB上置顶的影评就这样写道“本片真实的展现了一个全心投入工作的人是什么样子,一个前工作狂如是说。
”试问如果真的有一份工作你很喜欢,可是它要求你像女主角一开始那样每天一点半就要起床,你愿不愿意?我们总是在谈梦想多么多么美好,而现实是多么多么残酷,自己一颗晶莹剔透的玻璃心是如何在社会的车轮下被碾成渣渣,可真的问自己对梦想付出了什么,答案可能连小鸡电影的主角都要笑话你。
你可能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人,没有你想的那么努力,那么坚持,那么心无旁骛,就这么简单而已。
看看本片的女主角,早起从来不是问题,估计这一点就能击败全国90%的人了,薪水不怎么高工作又超级累还甘之如饴,甚至为了工作险些恋爱都谈不成,每一天都充满活力,每一天!
真正工作的人应该都会知道要做到这一点多么不容易,为了提高收视率什么手段都用,就差违法犯罪了,这样为了自己的梦想一往无前的气势,从来不考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一行,如此坚定如此拼命,活该她成功。
本片适合在迷茫没有动力怨天尤人的时候看,然后坐等女主角扇你一脸,你有老娘这么努力吗?
等你有这么努力的时候,再去怪天赋不足社会不公吧!
这是一部让人惊喜的作品。
纽约,遭遇重重苦难的女主播,挽救节目,最后事业成功,古板的搭档。。。
这本来样的似曾相识的中规中矩的配置让人对观影本身就没产生多少期待。
是冲着看又一个《杜拉拉》或者《女魔头》去的。
于是整个片子看下来一气呵成,心情舒畅,欢乐不断。
让人直呼:‘太有灵气了‘。
与之相比,《杜拉拉》神马的就果断的被浮云了。
让徐静蕾情何以堪啊。
同样是职场励志戏,同样是插入浪漫爱情,同样是挑战不可完成的任务;你看为神马人家能够分清主次,职场爱情两不误,在把励志戏做的丰满且有看头的同时还保持住了幽默感,不用满身傍名牌却照样把主角映衬的水灵水灵。
静蕾姐姐,才女啊。。。。
说太有灵气,不知道有没有过头。
实际上更多的是想赞美瑞秋的表演。
这为一直以来都将花瓶做到底的姑娘竟然能够靠自己强大的亲和力撑起了一整部影片。
哇。
我本来还以为整个好莱坞只有朱莉和梅姨能够做到。
那些各种各样秒杀乡村小苦逼的微笑,各种各样的stupi且萌得一塌糊涂的小肢体语言,各种各样的忙乱和大吼(相比之下上一集GG里面B 同样大忙人的表演真的可以浮云了。。。
),各种各样配合快节奏配乐像mtv一样花哨的闪过的it girl 造型。
怎么说呢,很讨人喜欢。
恩。
讨人喜欢。
神马?
哈里森福特?
你还能记得清他在影片里面干了神马?
可以说要是这个片子没有瑞秋有灵气的表演大胆润色,真的就没什么印象深刻的了。
可以说瑞秋之余这个片子就像甄子丹之于叶问——没有她片子神马都不是。
我本来很想说从她身上看到了安妮的影子(确实有朝着安妮的小道奔跑的势头),但是这样说又未免有点太不公平了。
两个人实际上是一个年龄段一个档次的,谁更厉害还不一定(虽然安妮更豁得出去)。
其实两个人都可以朝着接替茱莉亚罗伯茨的全民甜心的位置努力去。
整个影片在一中有序而稍显紧凑的节奏中进行。
虽然中间的那段还是会又让人提不起精神来的地方,但我们可以不那么苛刻的去看待它,因为我认为它的确已经做到了同类型影片中的足够好。
当然,这种节奏感是建立在那俗套的故事之上的,有之前《女魔头》之类的影片来做巨人的肩膀,把握节奏也不会是什么难事。
于是不能理解的是为神马《波士顿环球报》会把“不注意节奏”评论为全片最大的错误之一。
影评人的想法不是你想猜透,想猜透就能猜得透。
笑点也铺设的很扎实,大的笑点和小的笑点相互错开,有致的出现在影片中,让观众的也得以保持一种有节奏的变化。
恰到好处,让人愉悦。
除了一小部分克意而笨拙的幽默感展示之外,都做得还不错。
而且有几处是真的会让人不能自己的大笑,笑出声的那种。
瑞秋的表演当然不用提,哈里森福特的那种慢慢吞吞,故意表现的不幽默的幽默做的还有一些精彩的地方。
为了塑造这样一个严肃而呆板的人物可以看出福特太过克制,局限了自己的表演,非但不出彩会被瑞秋抢风头而且跟影片很不搭调。
(我明白他就是要塑造这样的人物,我是指‘太过克制’)到了后半部分才发觉这样做反而会擦出了一种独特的火花,也会把观众逗乐。
整个影片无论剧情还是整体节奏、风格甚至刚才讲到的女主角都有种《女魔头》的味道,可以说,是和女魔头如出一辙。
一查才知道编剧果真和《女魔头》的是同一个人。
这厮可谓好莱坞都市白领励志爱情片专业户,除了本片和《女魔头》外她还有《新娘靠边闪》拿得出手。
履历表上数量不多,可是3部精品足矣镇住场子。
这厮的剧本做的灰常细致,以刻画人物性格和心里擅长。
我本来想像她不断重复自我而提出质疑的,但是一想,还是算了;对一美国小清新娘们儿,何必这么没事找事儿呢。
我没资格从电影的角度来解读这部片子,也没看出影片神马技术上的东西。
只是注意到瑞秋去《今日》面试进大厅的那个镜头不是水平的而是很大角度的倾斜运镜,我明白可能摄影想让画面特别点,但是那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且拙劣。
50美分的出现很是惊喜,只是那段在演播室的群魔乱舞有点。。。
那段群魔乱舞的配乐也不够清楚。
有失水准。
娜塔莎·贝丁菲尔德的主题曲加分。
就像前面所说的,笔者认为这是一部让人惊喜的优秀的影片。
以至于影片在北美评论界的坏口碑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真的是,你永远都不能理解影评人在想神马,也永远琢磨不清楚影评人的评判标准。
管他的呢。
这片子让我乐了。
我觉得它好。
就好了。
当小白痴又怎样。
ps:这是一篇因为付了下崽被和谐的影评。
要下崽的。
找谷歌吧,。。。。
实在找不到的,豆油我。
谢谢
在面试时能够手舞足蹈眼冒金光全程高能的Becky、敢于直接找dating对象确认对方是不是喜欢自己的Becky、被毒舌惹到不管自己是不是还要求人家直接开大炮把毒舌轰到无语的Becky、美貌窈窕会穿衣但一不小心就会露出逗比本性的Becky……真是很难让人不爱的女主啊~Becky身上有许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1、对工作自始至终的passion晨间节目真是挑战人类生物钟的存在:为了做好早晨5点的节目,身为节目编导的女主早已习惯于每日凌晨1:30起床,喝着咖啡在夜色中精神抖擞地踏进公司,处理各种事务:小到确定道具的材质,大到搞定难搞的大牌主播。
编导们,其实你们都是超人转世吧。
在电影里,Becky对节目编导工作的热爱让大家都看在眼底,甚至连毒舌Mike都忍不住提醒他别为了工作失去生活。
若没有这份passion,应该很难做到以公司为家,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撞个墙,发个呆,还能麻利地赶紧爬起来继续去战斗的吧。
仔细想想,我们都把很多时间浪费在了抱怨、缓一缓、换个心情等等借口上,还美名其曰“为了更好地工作”,其实要更好地工作就应该赶紧去工作才对啊!
2、敢说“不”,敢大吼大叫。
说真的,女主的小爆脾气也不是省油的灯。
当然,她也并非一遇到不顺心就乱开枪。
通常,她会努力忍一下,试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别人偶尔的mean,她也一笑而过。
但她有底线,而一旦开火,女主的战斗力可是分分钟高能的好吗?
要骂就狠狠骂,连毒舌Mike都甘拜下风。
其实,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一味的忍让并不能带来和平,有时候,高能值的发飙也是让别人眼里看到你的一种方式。
当然,怨妇般的碎碎念和发飙也是两回事,发飙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呢。
3、活泼可爱的话痨。
我认识一些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更愿意选择做一个所谓“话少”、“内敛”的人,尽管其实他们有非常活泼可爱的一面。
因为他们认为表现得“活泼”、“话痨”一点都不可爱,既不酷又“言多必失”。
而Becky却完美地示范了一个可爱话痨的形象。
她的手舞足蹈,她的直截了当,加上她的可爱表情(当然必须还有美貌),诠释了一个可爱的话痨应该有的模样。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分辨可爱话痨跟大妈之间的区别:得体,以及尊重、体谅别人。
4、美貌。
这个真的只能怪电影了。
难以想象一个连轴转,没有时间保养和运动的电视人是如何保持好皮肤和好身材的。
好啦,除此之外,也应该注意到,再忙再累,Becky在day break的日子里都有好好穿衣服,尽管简单却也是套装而不是休闲的牛仔衣裤,恰如其分地展示了她的美腿,同时体现了她的专业性。
被Mike嘲笑了刘海后,她自觉地把少女刘海换成了更得体的样式(尽管我更喜欢前者)。
最后去Today面试,认真打扮后还真是眼前一亮,裸粉色好适合她!
化过妆、做过头发后简直美到不行!
所以啊,就算再忙也不能忘记打理自己,否则,就算你活泼的手舞足蹈让隔壁节目的帅哥编导看到了你,也只是当你是个geek之类的吧?!
5、爱情的态度。
真的害怕,最后Becky跟帅哥说,我很想去Today,但我们才刚开始,我不想因为这个机会影响到我们关系的发展。
还好Becky很理智,很得体地告诉了帅哥,你对我很重要,我最想跟你聊一聊这件事情,而已。
工作与爱情,不应该去讨论孰重孰轻,而是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与对方交流,但若事与愿违,感情变淡,也只能让它去,因为我们还要生活和工作。
事实证明,帅哥也是一个尊重工作狂Becky的好男人,而Becky的工作狂模式也得到了帅哥的更多尊重,Becky deserves a man like him.当Becky失业后去找妈妈,妈妈告诉她说,“有梦想是件好事,8岁时有梦想,大人们觉得你很可爱;18岁时,还算鼓舞人心;28岁谈梦想,有点丢人”的时候,真是有点伤心了呢。
但其实,梦想并不丢人,丢人的是,一边嘴上喊着梦想一边却碌碌无为虚度了年华。
抓紧时间,快去做点什么吧,从早起看晨间新闻开始,如何?
职场如战场,这话听起来就杀气四溢、硝烟滚滚。
相信每个屏幕后面的脸上都会立刻白光一闪:曾经、现在,如何身处杀阵,枪林弹雨,虽然也在腾挪闪移,但,还是伤痕累累,身心俱乏。
所以,我们总是要励志,要在疲惫时候喝红牛,要在灰头土脸时候听故事,要在垂头丧气时候看电影。
这就是爬楼到半截时候喘口气,登山到半腰时喝口水。
能否调整回来,就要看红牛的咖啡因含量、要看电影中讲故事的水平了。
转一圈回来,还是要说到看电影上来。
因为刚看过一部美帝国主义腐朽派的职场励志片《早间主播》。
开怀大笑后竟然有泪光泛起,充分说明这个故事中包藏中多少资本主义的狼子野心——竟然想要给社会主义晴空下的劳动人民杜撰虚无的乌托邦。
而看看我们的所谓职场教科书《杜拉拉升职记》,目不忍睹后全部都是一地沮丧,让职场的残酷无趣照进苍白的故事中,多有现实意义!
如果不是在飞机上无聊到只能目视前方的话,这绝对是一道无法下咽的菜。
下面要对几个桥段展开批判:其一,影片刚开头,因为太早工作的缘故,小电视台的女主播在镜头没带到之前,竟然闭着眼睡着了。
就在镜头切换前的一秒前,一个打灯的大爷小李飞刀式的的把一本即时贴扔到了女主播的脸上。
一秒后,女主播眼睛圆睁,神采奕奕地开始了播报。
大伙一起笑赞道“大爷多少年都是这样的准”。
再平凡的工作都有闪光的一霎,再乏味的内容总有精彩的开头,要不是因为经费缩减,相信瑞秋会一直窝在那个小地方干下去的。
批判:这就是杜撰的一个假象,谁愿意在自行车后座上大笑?
却都愿意在宝马车里委屈的哭泣。
别说自己在小地方活得挺乐和,那是你没俅本事。
其二,瑞秋第一天去新公司上班后,所有人都想给这个主编来个下马威。
在一顿唇枪舌剑的车轮大战后,对于迟到的大牌男主播,瑞秋大声嚷嚷道“fire,u be fired”这哥们当时就傻了!
全体鼓掌,对这个害群之马大家好像都有仇者快的恶意。
批判:西方人的简单思维。
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我们是要讲原则的,但同时还有考虑全面,多方协调,整体把控,平衡关系。
在企业里你试试,更别说国企和和事业单位了,先别提什么大牌,就是门口那个前台接待,开除她你看看。
绝对让你鼻青脸肿的。
我们这里全是关系,全是人脉,千万别乱来。
其三,通过两次贴身肉搏,刺刀见红的较量,瑞秋终于把哈里森福特这个最最大牌搞定了。
最后福特为了挽留住瑞秋,一个类似赵忠祥老师这样的严肃节目主持人在节目里端起了炒锅,开始做起了最不屑与做的美食档。
当然,结局就是瑞秋被感动,放弃了去cctv的机会,又回来和大伙一起厮混到一处,继续这美好的早间生活。
批判:让权威认错,那必须是在太阳从西边出来后,全国的户口都没用了,信访办城管也都没活干了,才可能发生的状况。
认了错后还要低头跟百姓一起干活吃饭?
那必须回到mao主席那会儿了。
当然有时候,在励志太多后,会有中毒的症状,就是类似红牛喝多了,咖啡因体内积累浓度过高导致的头晕目眩,两耳轰鸣,眼放金光,兴奋躁动。
会误以为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会误以为潜意识里的小宇宙一旦爆发就终将改变世界。
别,千万别,因为那是美国的瑞秋,不是中国的杜拉拉。
咱们可千万不要在中毒后的欣欣然中死去,而是要在解毒后的郁郁中寡欢。
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个最好的解毒偏方,已经深藏好长时间了,一直不敢外露,生怕被人散播开去成为悟本第二。
听好了,当你有了如上的中毒状况后,请合上书本,关闭网络,按掉电源。
扭头,停滞思考,睁眼,正视手头的工作,正式开始上班,连续服用两周,其间禁吃刺激性食物,如酒、生葱、生蒜、辣椒,以及牛肉、牛奶、猪头肉、海鲜;病愈后一年内禁饮酒,睡眠要充足,避免生气和精神受不良刺激及冷风吹面等。
1,一总编辑两个主要主播,365天播新闻,是撑不下来的。
总编辑是傻逼才插手具体工作,你插手了是让主编辞职不,中层还有什么威信干活?
底下人还能服主编管吗?
最后所有的事儿都会回来找总编辑,那这位就不用睡觉和回家了,那么电视台需要准备大笔丧葬费,合不上。
2,我不信总编辑可以上班第一天开男主播,分管你的领导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回让你先把男主请回来,自己再滚犊子。
且不说主播一般都越着锅台和上级领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单就工作本身而言,男主对于收视率的影响非常大,说口(脱口秀)的新闻,最后甚至和往往新闻本身都已经没什么关系了,早间新闻那部分丢了遥控器和得了偏瘫观众大部分是来看人的。
3,哈里森福特最后也没能融入到这个节目当中去,早间节目最大的作用就是伴随感和扯犊子,一个只会说严肃新闻选题的人是充满理想受人崇敬的。
但也是不适合早间新闻的,不信你可以自己想象一下:90分钟的节目他想说的新闻内容只有5分钟,剩下85分钟是广告和老女人一个人在喷,你烦不烦?
你换不换台?
4,你要是猎头公司想挖人,你会不会问对方公司手里的员工和合约什么时候到期?
5,栏目加入要被砍掉了,一般来说下一档节目的投入也就开始了,回光返照的收视率什么也说明不了,你难道让前期投入的钱花白?
收拾市场往往会分几个层级来评估节目,早间的新闻都下决心要砍掉了,岂是十五天的收视率就能拉回来的?
在所有的新闻节目中,早间新闻,是最不可能用激情完成的一类节目。
为了能在六点多钟开始播出,全世界这么多的早间新闻人被迫过着几个时区之外的作息时间,女同事集体月经不调,男同事集体神经衰弱。
仅仅是为了能在凌晨三四点钟准时起床,换来的却往往是观众,乃至同行和领导漠视的眼神。
鬓角斑白的你,播着拾人牙慧的新闻,慢慢的耗费着自己的青春。
这就是早直播。
一点都不励志。
是不是?
这部电影中唯一正确的就是哈里森福特坐在州长家长椅上说的那几句话,做新闻,最后做的什么都没剩下。
其实他说的不完全对,重点时事的新闻评论(晚黄金时段)让他获得了盛名和整个行业的赞誉。
不过这句话要说是早间新闻,还真的蛮契合。
女主角回家了依旧在沙发上心神不宁的刷着手机找新闻,节目一天没有停息,她的生活就会始终这样惶惶不可终日。
因为早间不生产新闻,他们只是新闻的搬运工。
最盲目的那种。
人的一生,如若没有为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奋斗过,那将会是怎样的遗憾。
女主角弗勒尔又傻又呆,不会见机行事,不会阿谀奉承,甚至连男伴约会邀请的暗示都不能察觉,遂一直孤家寡人。
可就是这么个傻姑娘,却天性乐观,执着于自己的梦想。
谁说28岁就不能追求梦想,头破血流也要纵身一试。
就在接到新工作正式邀请的电话后,她毫不掩饰激动地心情,于是,全世界都跟她一起雀跃。
大明星波默罗伊虽然先开始一再让人心恨地咬牙切齿,资深阅历丰富的人怎么就不为集体利益着想呢。
可是,全程却被他那不苟言笑的表情逗乐,还有那双每天都在换的彩虹袜。
从小细节发现,其实,他一直是个蛮可爱的人,只是,因为年轻遭遇的种种,让他彻底封闭了自己。
最后,是弗勒尔递给了他开启心门的钥匙。
曾经是选美小姐的克林恩是一位集美貌与才气于一身的当家主持,在和波默罗伊搭档时闹了不少笑话。
台前台后的犀利讽刺,把整个演播室弄得乌烟瘴气。
我想,弗勒尔未来兴许会成为她的样子,同样具备美貌和才气,还有乐观,且一直意气风发着。
总之,本片全程都是亮点。
演员,插曲,风景,字幕,还有,袜子。
试想,你有没有过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抱着一沓文件横冲直撞的经历;有没有过在夜深人静的办公室,在晃着蓝屏的电脑面前疯狂加班的经历;有没有过在很讨厌的人面前,为了大局利益而低声下气的经历;有没有纵使碰了一鼻子灰,还是依旧坚持走下去的经历?
或许,统统一切都不算什么。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只要有信念,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只要有梦想,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年轻就要有为之奋斗的勇气,生活的朝气蓬勃能让你得到最好的光合作用,最终健康茁壮的成长。
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在皱纹爬满了额头的某一天,还能爽朗着对所有人说,别逗姐了,姐还这么年轻。
百無聊賴中看了這部影片,有點出乎意料,雖然是傳統的好萊塢情節,灰姑娘變成白雪公主,失敗者靠自己的努力贏得了事業愛情。
但是情節和演技還是把我帶入了電影中,當然也許也和從業有關。
和我一起觀看的朋友在電視臺工作,看著片子更是感同身受。
主角姑娘的經歷,遇到的困難,幾乎是每個電視人都遇到過的。
看完後我們隨即聊起了各種電影電視圈的八卦,什麼演員最大牌,什麼主持最無理取鬧等等。
想起當時很多一起畢業的同學,最後大都進了電視臺工作。
很多人做了不久就辭職了,而其他的則在嚷著辭職中苦苦掙扎,可見這份工作的辛苦。
在大家所處的傳媒圈裡,工作總是很相似得忙碌,大家也都在畢業後才發現自己什麼也不會。
時不時會產生這種問題:我們這樣忙忙碌碌中,究竟是成就了誰的夢想?
究竟是不是忠於自己?
答案多半是叫人失望的。
還記得進了報社的朋友明明看見社會的不公,卻要用上面發來的通告掩蓋真相,最終只能在私人群裡告知大家以宣洩。
進了電視臺的朋友則發現自己做了一份毫無地位的工作,在層層級別中被呼來喚去,做些打字複印的活兒。
進了電影圈的看起來還和專業掛點鉤,卻不知道這圈子的水深豈是沒有背景的人待的?
多半成了便宜技工還誤以為自己的夢想實現指日可待。
現實如此悲涼,於是有這樣的電影鼓勵一下失落的人們,也算一種安慰。
取这样一个名字,没有丁点儿标题党的意思。
而是我将要谈到的电影的导演倒是以片名给观众设了一个小小的隐喻。
看片很随意,翻来翻去遇到符合当时兴趣点的影片,就立即安定下来,无论是灵魂层面的洗礼,还是肉体加精神的折磨,都得坚持那么90分钟。
【Morning glory】这部影片,算是比较新的片子,当初上映之时,翻遍下载搜索引擎,无果。
今天倒是得来全不费工夫,高清内嵌双语字幕本应看得非常惬意。
对于这样一部很快淹没在好莱坞汹涌激流中的电影,我一直留意在心只有一个原因。
就是因为本片主演——瑞秋麦克亚当斯。
此女子在星光熠熠的电影名利场里论姿色算不得沉鱼落雁,论名望也不算豪门金闺,也许你遇见她也仅仅感觉是街坊邻居可爱大姐,外形正如本片里塑造的角色特型一样,中规中矩。
可是,也许就是那么不留心的一个眼神,会让人突然心动,并永远铭记且追随。
她以她的内心气质,诠释不同角色,渐渐在声色犬马的电影制造工厂得到了自己的地位。
去年就有权威媒体赞扬道:“只欠一个奥斯卡来证明自己的优秀演员。
”当然,试图要在【Morning glory】中喜爱上她的朋友我劝劝还是迟早放弃,这部电影若是没有她的勉强支撑,恐怕我早会点击“永久删除此项”了。
本片的中文译名广义上大概有两种(除去港台市场无厘头的翻译)。
一是【早间主播】,二就是我想拿来说说的【晨起】。
当时还在内心吐槽,这名译者为啥不再换个汉字,让笑果更加明显?
阵容还算得上是星光熠熠,男A哈里森福特,女B戴安基顿,女A瑞秋,以及经常卖肉的男B帕特里克•威尔森.。
四个主演拆开来做电影的绝对主演在这个时代还是有点牵强(哈里森这几年的电影中身手也略见老态)。
虽喜欢瑞秋,但认为她还没有到完全引领全片力道的程度。
那把他们四人放在一起,拍摄一部商业戏剧片,期待从中的化学反应还是有说服力的。
可是事实冷酷到四个人连一丁点儿得火花都没有擦出。。
故事也足够狗血,一名没有资历的年轻编导怀揣着做一个出色节目的梦想,企图拉着过气的两位高龄主播将被砍节目起死回生的故事。
这期间肯定各种困难blablabla,然后导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只要豁出去了,拼上全力努力,总有厚厚的城墙铁脸被感动,事业上最终达到观影预期目的——皆大欢喜。。。
这样的剧情梗概,我听听都要吐死,但还是本着一颗尊重制作者的心态坚持到最后,然后再写一篇吐槽之文。
最不能容忍的是导演完全无视观众智商,无论多无聊的点子,只要导演批准,节目收视率就会上下自如。
在我看来全片基本没有什么可供收看的新闻点子。
重中之重的记录州长犯事进局子也是没有前提毫无说服力,这样爆炸性的新闻素材,花了不到5分钟的篇幅去讲述,匆匆收尾,剩下的105分钟全都预报哪里下雨或者介绍家常菜之类,那条新闻的严肃性重要性完全没有衬托出来。
还有,对于竞争异常激烈的电视业描写只是以应对来自上司压力的方式表现,仅凭这一点是丝毫不能展示出当今媒体的竞争状况的。
当主人公遇到危机时,观者(至少我)没有任何紧张之感,女主的内心描写也只是以几个中景镜头一带而过,人物的内心戏根本没有捕捉到。
所以到后来节目收视率上升,我也丝毫没有置死地而后生的快感。
另外,男A哈里森福特饰演的角色是一名得奖无数但过气的主播。
这么多年我一直相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次真是有点摧毁我的这个信念。
主人公的形象刻画死板到家,除了讲述他一直活在自己的光辉过去外,就一直表现他的自负和自私,后来企图升华到自我人生历程探索讲述心得也是完全靠生硬的台词表达出来。
哭丧着脸的呆板表情贯穿全片,不知当年印第安纳琼斯的风采到哪里去了。
女B戴安基顿的表现让我鸡皮疙瘩一身,如果老去的戴安硬要出来骗钱的话,老老实实地去演奶奶角色不就好了,带着满脸的皱纹还要表演欲求不满的老女人,真是上不起啊,上不起。
此类更恐怖的表演请参考简方达的【怪兽婆婆】,生活中遇到这类老年奇葩还是躲着走比较好。。。
男B帕特里克•威尔森,经历了【身为人母】中的色欲负义男,又在【播种】里面卖精子卖肉,一贯是肉铺老板的派头,所以突然扮演一个职场男人我还真不习惯,好在他的表现还只是卖肉,使我在认同感上不那么纠结,也是这次因为电影分级制度(PG-13),点到为止。
最后说说可怜的瑞秋,看来这两年的表演之路走的不是那么顺利,【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惊艳亮相,无奈电影叙事本身支离破碎,远没有体现原小说的精华,所以无论瑞秋的表演多么出色,片子的总体质量还是禁锢住了她。
这次剧本选择又极其失败,一个呆头呆脑的编导角色也没有展现出自己的特点,结果落为平庸之流。
虽然影片结尾的镜头跟拍,蒙太奇的拼接把瑞秋出色的高挑身段展示无疑,梅红色高跟鞋也诱惑勾人,但她的出彩仅此而已了。
看来瑞秋要得到广泛的认可还是需要时间。
总结一下,近两年描写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电影逐渐增多,比如国产的【杜拉拉升职记】等等,但究其质量怎么样,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morning glory】这部影片也是想靠着一名野鸡大学毕业的新人编导的纽约奋斗片段来激励我们众多正在或是将要在职场中披荆斩棘的企业社员,并加入一些无聊笑料来放松我们的神经。
可是最后公映的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遭到北美市场的冷遇以及媒体的冷眼,这部披着光鲜外衣的电影最终只是给导演的自我梦想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个人还是推荐在我国具有极高人气的【穿普拉达的魔鬼】,那种观影完毕的酣畅淋漓之感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废话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写这篇影评的目的只是想说说这个【晨起】翻译的妙处。
这名译者显然是在无聊中度过了100分钟后,最后悟到了导演的真传。
文思像万斛源泉,随地涌出,给本片起了一个如此象征男性能力的隐喻片名。
影片的男主年轻时得奖无数,中年渐渐淡出人们视野,老年又迎来了自己事业上的第二春。
影片结尾处,他和女编导小暧昧,说他要去检查自己的前列腺,能否作为下一次的新闻素材。
影片以一个象征崇拜男性阳具的响亮片名很好地解释了男主春风得意的心境吧。
太晚了,写到第二天了。
然后我就去电影院看Morning Glory。
周五下午6点钟的这个时段来看电影的人几乎都是illimité的持有者——换言之,都是孤独的电影爱好者。
我想起看A Nous上就Morning Glory的对哈里森·福特的采访里他说,“人们还是应该保持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传统,在黑暗的放映厅内,和陌生人在一起”。
我很喜欢后半句。
这些来看电影的个体都是行色匆匆的,就是大街上能够碰到的那种忙碌的人,而现在他们不得不坐下来,有些还不能放下手中的手机,以致让我觉得是不是大家都在用忙碌来武装自己的孤独。
说起来,Morning Glory里的Becky这个角色就非常丰满而人性化。
她要事业,也要爱情,而对着两者的需求的原因都非常合理。
影片的节奏很好,画面形式丰富(斜构图是一个小小的亮点),语言风趣幽默——这电影看得很开心,很美好,很放松。
这也是电影,让这些孤独的观影者呼吸到新鲜空气而去微笑拥抱生活的电影。
这是我的推理,却不是现实。
因为我从电影院出来之后,感受到的是片中纽约的阳光灿烂、Becky爱情事业蒸蒸日上的喜悦和我只身在巴黎打拼的落差。
生活太过平淡的时候,就很想看一些轻松又浪漫的“小妞片”。
你可能有些懵逼啥叫小妞片,就是,里面的女主角都是让人嫉妒的小仙女啊。
1|《当哈利遇到莎莉》1989年导演: 罗伯·莱纳主演: 梅格·瑞恩 / 比利·克里斯托豆瓣评分:8.2
梅格·瑞恩是早年风头最盛的“美国甜心”。
她主演了一系列小妞电影,其中《电子情书》,《穿越时空爱上你》都红极一时。
这部《哈利遇上莎莉》,更是小妞电影里经典中的经典。
一对好朋友,哈利和莎莉,花了十二年时间来验证男女之间是否有纯洁的友谊。
在这期间,他们时不时见面聊天,关于人生,关于感情,关于男人和女人。
他们之间充满金句的对话是电影最大的亮点。
可幽默,可智慧,可浪漫。
影单猫随便来一句浪漫的,你们感受下:“若你想跟某人共度余生,那你会希望余生尽早开始。
”2|《我恨你的十件事》1999年导演: 吉尔·约格尔主演: 朱丽娅·斯蒂尔斯 / 希斯·莱杰 /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豆瓣评分:7.7
这部片中不仅有甜甜的爱情故事;满满的青春气息;还有当年嫩嫩的希斯·莱杰(《蝙蝠侠》小丑)和囧瑟夫(《《和莎莫的500天》)。
如果你是一个不参加任何聚会,不和任何男生约会,说话不饶人的女孩。
但有个“奇奇怪怪”的男孩,使出浑身解数也要和你约会,怎么办?
他穿你喜欢的风格的衣服,使劲逗你笑,在众目睽睽之下为你唱歌。
这一切都讨厌极了。
所以,你写了一首诗,名字叫做“我恨你的十件事“。
但你发现,你最恨的,是没有办法恨他。
3|《风月俏佳人》1990年导演: 盖瑞·马歇尔主演: 理查·基尔 / 朱莉娅·罗伯茨 / 拉尔夫·贝拉米豆瓣评分:7.9
好莱坞巨星朱莉娅·罗伯茨就是靠这部小妞电影走红的。
钻石王老五遇上了妓女,觉得她和别的女孩都不一样。
从此“灰姑娘”大翻身,成为人生赢家。
不用说,这个灰姑娘要有漂亮的脸蛋,迷人的身材,另外再加概率只有0.000001%的运气。
套路是套路,但无比精妙的踩准了每个女人的G点,即使流传了一万年,也不会腻。
4|《早间主播》2010年导演: 罗杰·米歇尔主演: 瑞秋·麦克亚当斯 / 哈里森·福特 / 黛安·基顿豆瓣评分:7.7
瑞秋·麦克亚当斯是好莱坞新一代“甜姐”。
它主演过影单猫推荐过无数次的浪漫爱情电影《恋恋笔记本》。
这部《早间主播》,有《诺丁山》的导演+《穿普拉达的女王》的编剧坐镇。
开头,28岁的女主角不仅感情不顺,和男友分手;连工作,也惨遭老板炒鱿鱼。
好在,她凭借着身上那股傻劲儿一路往前冲。
最终,事业爱情双丰收。
电影中的这个“小妞”,从头到尾都打满鸡血,激情满满。
对不想上班不想上学的朋友,有奇效!
5|《新扎师妹》2002年导演: 马伟豪主演: 杨千嬅 / 吴彦祖 / 许绍雄 / 黄浩然豆瓣评分:7.6
杨千嬅是香港小妞电影领军女星之一,在电影中的运气总是好到让人嫉妒。
比如这部,她费劲心思考进警校,结果根本不是做这一行的料。
不仅整天成绩不理想,还常常状况百出。
没想到,误打误撞到了黑帮老大吴彦祖身边当卧底,把吴彦祖哄得是上天下地,恨不得把星星都摘给她。
这部电影贡献了一首传唱度极高的插曲《勇》。
热热闹闹,笑到肚子痛,连结局也如童话般美好。
水果硬糖大叔,姐对你失望了
难得看到哈里森福特的烂片
坚持原则很简单,堕落则很容易。女主这种钻文明空子获得成功的故事,无趣
我以为会是一部励志的电影,但我看到的却是一个为了目的不顾一切不惜哗众取宠找来垃圾当新闻的可怜虫,可笑的是她居然还总觉得自己这种努力是正确的而去批评别人,晋升的原因本来是因为麦克坚持自己的原则找的新闻,却成为她证明自己能力出众的事件,如果这也叫励志,那我无话可说···
优质团队打造的优质类型片,虽然俗套很多,但很多地方仍见匠心,几个情节也能让人开怀大笑(I had lunch, with DICK CHANEY)。 除了老帅哥美女依然出色之外,McAdams真是太可爱了,一笑起来简直好得全世界森林里的树统统倒在地上,不错不错。
有几首歌不错的,女主角也不错,像个小孩!!!
不喜欢小白兔
一部“雅俗共赏,纤维加蜜糖,粗粮做的甜甜圈”电影。台词妙语连珠却不显得矫揉造作,字幕组功不可没。
瑞秋太可爱了。
勤奋刻苦又天然呆的小编导!
真tm励志~
没有逻辑的烂片= =男主也很丑。
Rachel 美翻了!
目睹了一次电视节目为了收视率制造垃圾的全程
轻松,励志,别致
編劇Aline Brosh McKenna可是寫出過《The Devil Wears Prada》的主,卻交出了這麼一出爛戲,為製造戲劇衝突硬加橋段。表演上真不想說什麼了,Rachel McAdams還是在獨立製作里更能展現實力,不要為這種片子浪費時間了。
这是玄幻小说吧 自带主角光环 你说啥 她一开始被辞退了? 你见哪个绝世高手小时候不是断过经脉被人抛弃 这一切我都理解不能 更有这爱情来得太快好像龙卷风 啧啧 不愧是我心中的泡菜爱情戏女一号
一部励志的电影!幸好没有错过……凯歌导演的《搜索》也和新闻沾边,可是看完后只有深思和说不出的难受。不像此片,自始至终给人温馨和美好的感觉!
说白了,都是运气。
太聒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