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母仪天下》这样有内涵的以女性视角主要场景在后宫的古装剧近些年已经很难在市场上看到了。
市面上充斥着玛丽苏和莫名其妙的大女主。
“母仪天下”从标题就展现了剧作的内核,充满讽刺和苍凉。
母仪天下的光环给王政君带来的只有不幸和悲哀。
她从来都身不由己,礼教和身份束缚住了她的内心,除了在暴室的那几天,她的一生都在伪装和克制。
她有一段内心独白,从质问苍天自己为什么会对除了丈夫之外的男人产生感情,到说服自己,她的血和泪都只能为丈夫而流。
这段独白能很真实的反应在封建压迫下的女性内心的挣扎与彷徨,最后只能不断的给自己洗脑,说服自己放弃挣扎。
剧情讽刺的点在于傅瑶想要当太后,想要站在权力的巅峰,却永远得不到;王政君想要丈夫的爱想要儿子的爱也永远得不到。
她们都拥有对方想要拥有的,却得不到自己想要得到的。
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很切合剧作的基调,也更加残酷和现实。
再次重温《母仪天下》,我觉得以前的剧跟现在得剧最大的区别就是,每个角色都很丰满,都是有血有肉的。
现在很多剧,除了主角,其他人都像背景板,没有自己的血肉,完全是为了服务主角创造出来的。
《母仪天下》用现在的标签也可以定义为大女主了,但是除了贯穿全剧的王政君,其他的女性角色也都展现出了自己的性格,自己的人生,散发着自己的光。
比如同辈的傅瑶毒辣、冯媛可爱、李美人决绝、昭君大义。
晚辈的赵飞燕、赵合德现在是混剪里的热门,班婕妤,哪怕是宫女银欢、女官公孙夫人,也都能被人记住。
一部剧绝对不能只有一个主角,它是由所有角色共同搭建起来的。
很女性的题材,但是剧本不好,本来是突出王郑君,却不够充实。
只有她的气质的冷稳、一些表面的坚定。
若是看女性的自强,不如看《大长今》。
若是看宫廷的争斗,又不如历史的其他剧目。
从5号到6号,看了大概一夜。
第二天,满脑子王郑君的“一本正经”。
我觉得袁立演的非常好了。
仪态,表情都很有个皇后的贤良厚气。
只是,太缺少人物内涵的充实。
怪的是剧本。
---不再评了,这个剧本的王郑君,太单薄了。
都不如傅瑶的角色。
让人信服。
---熏陶了一些女性的仪态的端庄
正剧味甚是浓重的《母仪天下》,到最后只能落下个戏说史的贴词。
苦压压的感觉从头延续到尾。
“我虽然生于民间,却得到上天的眷顾,得到花容月貌,我既然进了宫,又如何不争宠,既然争宠,又岂能不专宠?
”赵合德最后的台词铿锵有力,未央宫高高宝座上的太皇太后沉着脸,却无疑是一个失败者。
实在不喜欢这样一个“王政君”,古人说,妻者,齐也。
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故夫死不嫁。
这话说的真它吖的矫情,汉代人的夫妻相处实在不是我能理解的。
就好比王政君,身上的名号何其多,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乃至于在王莽篡权以后,她的封号依旧高高在上。
可就是这样一个富贵的女人,夫君在的时候,得不到夫君的爱。
儿子在的时候,得不到儿子的爱。
等到大结局的时候,才想到要摆脱女人最后的懦弱,将最高权利抓在手上。
就是这样一个“有容乃大”的女人,老纸实在想不通萧育为毛会欢喜上?
明明是一个风流不羁的人啊?
而立之年,依旧美鬓悬墨,朗眉星目。
可惜鸟,每一个渣男的背后必定站了一个衷心不二的男配。
《母仪天下》是部老早的电视剧,之前播出时没有看过,只是后来看过其中佟丽娅饰演的赵飞燕的美图,惊为天人。
于是有天跟室友聊到各种美人时,就忍不住提出来。
光说没用,还要有图有证据,所幸的是在线片源网上就有,只是质量不怎么令人满意。
直接调到22集,正是飞燕mm作鼓上舞的部分。
佟丽娅不亏是学舞出身,腰肢轻软,眼波流转,美艳不可方物。
然后就一边聊着天,一边往下看了若干集,把飞燕合德两姐妹主要宫斗戏份的集数也看了个差不多。
当然了,赵氏姐妹出场如此晚,后面的戏份估计也不是正头,说明飞燕姐妹其实不是这部剧的主角,真正的主角还是太后王政君。
这个跟王昭君有一字之差的女人,搜索一下记忆发现居然不算陌生,很小时候看过一本王昭君的传记,出自包括西施昭君武媚高阳等著名美女的一套系列书籍,是那种堂而皇之摆在书店,综合了正史野史、主观色彩、以及还算唯美不露骨的小色/情等内容,文笔优美感情细腻的类型。
那本传纪里面就写道,昭君在汉元帝时被选入宫时,当时的皇后便叫王政君,有个宫女吐槽说,她也就是运气好,当年太子受了情伤对美色兴趣缺缺,家长又逼婚切切的时候,太子就从花枝招展的几个妹子里,随手拉了打扮素雅的王政君出来应付差事。
而这个王政君也算是奇人,跟她那位同姓的曾曾曾婆婆王美人王皇后一样,天生就是皇后命。
她肚皮极为争气,就侍寝一晚上的机会就怀上了,生了长子封了太子妃,之后顺理成章地当上皇后,熬死老公,扶起了儿子当皇帝,自己当上了太后。
再之后,王政君这个名字则是跟著名的疑似穿越男王莽挂钩。
汉代的官场有个奇葩现象,但凡一个女人当了第一夫人(非特指皇后,也可以是太后,太太太后)之后,就把所有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塞满整个朝廷,然后等她去世或者失势,她这一家子就会被新的第一夫人屠杀精光,换成自己家人,然后再继续……有吕家起了个好头,再有霍家发扬光大,汉朝的外戚就像春天里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所有的韭菜都相信自己不会被割,可着劲儿地长,或者有那一天也不怕,先享了福再说,管他几年之后断头留血断子绝孙。
而王政君当然也不例外,她混出头之后,一家子姓王的都成了朝廷栋梁。
开始是她的哥哥,后来被她的侄子王莽慢慢接了班,引发了著名的王莽篡政事件,在王莽向她讨要玉玺的时候,她一生气,把玉玺摔在地上。
其余对王政君的印象,就是跟飞燕合德姐妹挂钩了。
飞燕姐妹作为有史以来野史艳史作者的最爱,她们的事迹从史书上的寥寥几个字,发展到了著作等身的程度,衍生了诸多例如息肌丸的典故,更多了众多扑朔迷离的身世和可歌可泣的爱情支线。
当然,能确定的历史事实大约有,赵飞燕从舞女变成了皇后,这对于二婚妇女也能当皇后的汉朝来说,自然是小意思。
再次,飞燕合德姐妹有点儿死脑筋,自己生不出来孩子,还不许别人生,只知道堕胎杀婴,不知道去母留子。
还有就是,皇帝是死在了合德的床上,算是牡丹花下死的典范了。
从侧面来看,赵氏姐妹如此张扬跋扈,祸害子嗣,太后王政君在宫里竟然管都不管,救个孩子都做不到,也说明这是个目光短浅胆小怕事爱息事宁人手腕也不怎么够的女人。
信息搜索完毕,对于这部剧选了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做主角,略微感到不理解。
王政君是袁立饰演的,以她的演技,来演这么一个窝囊木头女人,更是有点儿浪费。
由于是挑着有飞燕的剧情看,不可避免就看到了王政君的各种窝囊,连儿媳妇都斗不过,还需要当年的老闺蜜帮她出气。
这个突然跳出来的老闺蜜开始只知道叫中山太后,这倒不稀奇,那时候的妃子在守寡后不叫太妃,而是跟了儿子去封地,跟着封地名叫某某太后。
开始我没反应过来,等到两位老闺蜜吐槽起反派扭曲女人叫傅瑶的时候,才突然想起这位中山太后就是冯媛。
冯媛和傅瑶算是历史上拿来证实女人小心眼记仇的典型案例了。
当年两位都是很受宠爱,被封为昭仪,从剧里的设定来看,冯昭仪性格爽朗,傅昭仪性格阴暗,而这样的性格设定也算有点儿根据。
历史上有记载一件事,有一次汉元帝带着妃子们搞娱乐活动的时候,突然有一只熊失控,冯媛是武将世家出身,本身性格也豪爽,就冲过去救驾,汉元帝回过神来,就夸了冯媛鄙视了一下其他花容失色的女人。
等到很多年之后,由于王政君没孙子,只好让傅瑶的孙子当了皇帝,傅瑶一得势就开始清算当年的情敌,首当其冲就是冯媛。
冯媛被污蔑了巫蛊(汉朝的宫斗就是这么没创意o(╯□╰)o),刚刚被调查时本来相信自己可以洗清冤情,却听到调查的宫人说,你当年挡熊时不是很厉害吗,这才幡然醒悟,这话就是几个老姐妹知道,这不是普通的事情而是存心翻旧账,她知道躲不过就自杀了。
而电视剧里的傅瑶,一如史书上的阴暗记仇,甚至夸大了好多倍。
剧里把她塑造成了贯穿全剧一号女反派,连赵飞燕姐妹都是她训练安插的小棋子而已。
她和王政君冯媛如何勾心斗角想必充斥了前二十集,略过未看但也想象得到,而跟飞燕合德相关的剧情里,则是她训练二人入宫,下息肌丸让她们无法生子,又要挟让她们除去其他的孩子。
这样,如果皇帝没有孩子,那傅瑶自己的孩子就有希望了。
只不过傅瑶事与愿违,她儿子刘康不但跟哥哥感情很好,还喜欢上了飞燕,后来刘康眼睁睁地看着飞燕入宫跟哥哥相亲相爱之后,只留下一个孩子,就生了大病郁郁而亡。
虽说在这么悲伤的情节里找槽点很不厚道,但是刘康死的时候,飞燕听闻旧情人快死了,飞奔出宫去病榻前看他,而兄弟情深的皇帝刘骜也出宫去看异母弟弟,两人就这么在屋里碰见了,然后宫外偶遇的夫妻俩很平淡地打了个招呼,飞燕淡定忧桑地走出门外,留哥俩说贴心话,而贴心话的内容是,“哥哥,你照顾好飞燕好不好”……顿时我深感自己的思维已经被众多宫斗文荼毒限制了,这剧情的发展完全不是被封建思想荼毒的我所能预料的。
当然这之后,皇帝还是对飞燕心存了一丝芥蒂,再加上姐姐飞燕高傲,妹妹合德柔媚,他的心就彻底偏了。
这一段的姐妹争宠,导演的处理非常耐人寻味,从入宫前的姐妹情深,到齐心协力斗倒许皇后,两人开始为了后位心生龃龉,合德把后位让给了飞燕,飞燕觉得被施舍而羞辱,这之后,合德城府颇深以退为进,让皇帝对她更愧疚宠爱。
飞燕则夜夜独守空闺,开始找人慰藉寂寞。
这位情夫叫燕赤凤,有一次在游船上这个燕赤凤作为侍卫救了落水的飞燕,然后皇帝说,“好,你救了皇后,朕允许你以后自由出入皇后宫殿,继续保护皇后……”这是神马思路啊!
英雄救美之后还要继续朝夕相处的节奏?
要我说他这绿帽子纯粹是自己作出来的啊!
飞燕和燕赤霞好上之后,被皇帝无意发现了,然后,他居然忍了没揭穿衣柜里有人,反而跑去合德那里发脾气。
合德果然是情商超高,立刻发现情况不对,问出情况后哭哭啼啼起来,说她跟姐姐相依为命,要是杀了姐姐她也去死。
而皇帝对合德果然是真爱,就这样答应忍了下来。
之后,合德跑去勾引了燕赤霞,还故意让飞燕看见这一幕,好让飞燕死心。
飞燕彻底疯狂了,她觉得妹妹什么都跟她抢,就故意引皇帝看见自己和燕赤凤共浴,皇帝一剑杀死奸夫之后,飞燕笑着说,你杀了我吧我本来就不想活了。
这一幕的画面简直太惊艳了,一池水被血迅速染红,池水上还有花瓣,配合飞燕疯狂又绝望的表情。
当时只恨片源不够清晰啊!
这件事之后,合德才过来服软,她哭着说,姐姐,你为什么爱上了皇帝?
当初我们说好了,我们只有彼此,不能把自己的心交出去,你把心交出去了,自然就输了。
看到这里确定,编剧导演就是在走百合路线,毫无疑问的。
合德的真爱绝对是她姐姐啊,她抢了皇帝抢燕赤霞,就是为了让飞燕知道,男人都是靠不住的,只有她会永远陪在姐姐身边。
后面的剧情就没太看了,看到一个莫名出现的男人被王政君派去调查傅瑶,这位中年帅大叔去了傅瑶那里之后,作为一个孙子都有了的奶奶级人物,傅瑶居然饱含醋意地说,“不是为了她,你也不肯来见我。
”没看前二十集的我,瞬间闹不了一大堆陈年老醋老狗血,反正王政君作为女主,自然获得了帅大叔的喜爱,而傅瑶作为女配,自然爱的是深爱女主的帅大叔。
瞬间觉得当年的老皇帝也怪可怜的,女主女配争风吃醋,居然不是为了他。
紧接着神展开继续,白天还阴狠毒辣的傅瑶太后,晚上雷雨交加时,突然穿着一身睡衣冲到了帅大叔房间里,开始梨花带雨声泪俱下说当年两人青梅竹马,结果她抛下他选择了进宫云云……当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帅大叔是来京城派来出公差的吧,为什么你们俩会住的这么近?
后面就没怎么看了,有空再说吧……其实如果片源画质再好点,还是挺想再看看的。
虽说女主性格不怎么喜欢,但电视剧的整体质量还是非常良心的。
最后,回归最初的观看原因:佟丽娅的飞燕太美了太美了重复一万遍。
完。
这部剧很多年前看的了,一直只记得风流倜傥的萧育,和“银觥金觞兮俱言欢”的少年情事。
这几天在重温的时候感慨,王政君真的是全程没有女主光环,可能有就是命硬(或者幸运SSS,毕竟历史中比剧里还要幸运),傅瑶才是那个有光环的。
王政君是一辈子都在忍,平庸,不会教育儿子,后期又处理不好儿子和母家的关系,可能摔玉玺就是一生中的高光了吧。
现在也搞不懂萧育了,见谁撩谁,又突然意识到自己喜欢了政君,出了趟西域回来倒是稳重很多(也很会教小孩!
)剧情有些地方相比历史做了改动。
我记得许平君还未当皇后时生了刘奭的,后来是生完公主坐月子时被毒杀,剧里改成生刘奭的时候被毒杀,导致王政君傅瑶的年龄在剧中都比刘奭大。
许皇后被毒杀时年龄仅18岁,汉宣帝21岁,却是找的中年演员扮演。
历史中霍显毒杀皇后之后,淳于衍在霍光的庇佑下没有被追究责任,霍成君当了5年皇后之后,汉宣帝废皇后拔除霍家势力,剧里大概为了剧情需要,直接在许皇后逝世后铲除了霍家。
还有上官太后应该比汉宣帝年龄还小,剧里变成了老太太。
这部剧美女如云,昭君最美,银欢水灵,班婕妤气质出众,飞燕合德都很娇媚,政君最好看的造型就是选妃那次了,前期太潦草后期太笨重,冯媛封妃后的造型也比之前的好看许多。
还有一开始被选中侍寝的周美人,早逝的司马良娣,宠冠后宫的冯婕妤,选角确实没有敷衍。
记得之前在网上追过,记忆里全都是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这俩角色的颜值和演员选的太经典了,戏份也特别的精彩,特别是赵飞燕当年真是惊艳到不行,一提到这部剧,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俩角色,以至于前面上一代的故事差不多都忘光了,并且赵飞燕、赵合德两个角色在剧中还不是正面人物,但是看的就是很喜欢完全不讨厌,可能这就是美女的魅力吧,而且跟历史上也很吻合,还记得里面设定赵飞燕是比较漂亮,多才多艺会跳舞,但是性格头脑就比较傻乎乎的,而赵合德非常妩媚性感比较有风情调皮的那种,虽然外貌没有姐姐漂亮,不过头脑很拎得清,还记得她有句台词说,赵飞燕是对皇帝有十分的真心,但可能表现出来只有几分,他对皇帝有三分的真心可能表现出来的就有十分。
当时这句话真是印象太深了,我觉得这就是心机和技巧吧,就是很能装,很能演,很能表里不一。
看了这部剧才了解到历史上王政君这个人物,确实是够神奇的,好像是一生经历了七个还是八个皇帝,特别的长寿、铁打,而且自身条件也不怎么样,不受宠,但是却运气很好,福气也很好,最后生下太子当了太后之类的,也是挺神奇的一个人物,所以这部剧主角是王政君,赵氏姐妹后面很晚才出场,而且戏份也很少,但是就是特别的经典和惊艳
很多人都说这部剧的剧名和剧情不符,不应该叫母仪天下,因为王政君只会隐忍,不管是自己还是儿子被陷害,甚至自己的孙子被害死都选择不报复,在宫里那么久都不会反击,但奈何她活那么久,萧育,公孙夫人一直帮助她,但丈夫不爱,儿子不孝,一生幸运也不幸。
萧育看似泛情实则最专情,刚开始可能有点四处拈花,但他意识到政君是雪山,傅瑶是沙丘后,就一直默默保护政君,甚至最后不惜付出生命。
最初风流倜傥,后期沉稳,有胡须也很帅,最后死的时候实在悲壮,爱了政君一生,守护了一生。
萧育啊!
政君爱先皇,先皇爱傅瑶,傅瑶爱萧育,萧育爱政君,飞燕最爱皇上,皇上最爱合德,哈哈总是这么戏剧性,所以就有了很多勾心斗角,但剧情总是不按观众的意思走,“要是政君早点除掉傅瑶就好了”,“要是萧育和父亲的误解早点沟通就好了”“要是早点调查飞燕合德的来历就好了”……这部剧是政君的回忆录,现实如此,肯定有很多无奈。
古代女子的地位那么卑微,命运多半悲惨,宫廷女子更是如此,为了争夺皇上,争夺地位牺牲了太多,都是可怜人,而皇帝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注定了悲剧。
昭君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为国奉献,让她清新脱俗,流芳百世,赞叹赞叹!
若是以戏剧的立场,我是希望政君同学有一个美满的结局,至少能安享天年。
可在历史的角度,她确实是一个执政无为,养儿无方且穷尽一生得不到丈夫爱情的可怜女人。
一家三代三个女人,祖母,母亲,我,定点按时地端坐于电视旁,相比其他电视剧,这部还能让我们静静坐下。
看着她们的情绪跟着剧情一步一步移动,我确实佩服这些演员的演技,特别是袁立小姐,从家人子到太皇太后,跨越了几朝几代多少年。
宫廷争斗总是个好题材,从一代女皇到金枝欲孽,到母仪天下,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
细细品来,纵使最阴毒的女人都有她的可怜之处,原因只有一个,古时的女人地位都来自于她们的男人,她们只能依附于男人生存。
呵呵,爱情,爱情之于她们,是比死更可怕的东西。
可是没有爱情,女人还能叫做女人吗?
政君是冷漠的,即使她的内心多么渴望爱情。
可是现实告诉她,她仅仅能拥有的只是她华而不实的皇后宝座。
退而求其次,她渴望在政务上有一番作为,所以她培养王氏亲信,把持朝政,却又造成了亲子的逆反与厌恶,直至最后,落得断子绝孙的惨痛后果。
她没有武则天的治国才能,没有长孙皇后的聪慧端庄,没有西施貂蝉的绝色美貌,糊里糊涂当上皇后的她,只有一颗坚毅的心,正直不畏的情操,以及徒有八十高寿却不幸福的人生...
感觉女主是被一步步推到那个位置上,女主刚开始是单纯的,单纯的相信别人,后来就变了,成长了。
西汉宣帝时期,王夫人和淳于夫人都是后宫女医,后二人被利用,最终一个自尽一个被问斩。
淳于夫人之女淳于瑶(桑叶红 饰)亲眼看着母亲和姐姐惨死,由此对王夫人的女儿王政君(袁立 饰)就此埋下了仇恨种子。
十五年后,当年的两个小女孩都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王政君和改名为傅瑶的淳于瑶都被选为家人子,同期的家人子还有冯媛(孙茜 饰)、王昭君(白庆林 饰)、李元儿(石小群 饰)。
一次偶然的机会,五人邂逅了一位老妪,她预言说在这五个女孩中将会诞生一位皇后。
从此,五个女孩心中都埋下了各自的心事……皇后宝座只有一个,谁是幸运儿?
当年埋下的仇恨是否能够化解?
天呐这个剧情,小时候觉得很好看,回头一看,这个王政君,从头到尾就是忍,啥也不会,说真的她也是玛丽苏的鼻祖啊,全靠主角光环,不然按照她这个行事作风,根本活不下来啊。都知道敌人是谁还圣母光环普照大地,剧情太恶心了。原本想打一星,加一颗星给佟丽娅的美貌。
佟丽娅太美
怀念那些有好看历史剧的日子
主角塑造的太失败了,没有胆略没有魄力,一边跟丈夫儿子较劲一边自己忍气吞声。一生都没有快意恩仇,爱恨分明过的人怎么能算是活过。也就飞燕合德值得看,另外剧里美女真的很多,配角选的好,值得加一颗星。有些剧不红是有原因的…
袁立演的不错的,这部剧也让我认识了佟丽娅,当年袁立也演过赵飞燕可是佟丽娅是我见过飞燕演的最迎合角色的,但是佟丽娅的演技一直很不咋地,这部剧不算太扯有些故事成分的添加是为了能有卖点但好歹这部剧也还是贴合史实的,比起后来的诸多不靠谱的编剧这部过得去了
一旦步入后宫,倾轧就开始了。女人的好与坏、悲与欢都与男人有关,这就是深宫之中的女人的可悲……漂亮且坏的女人那么多,那么有特色,唯有主角一无是处,平庸到最后。
没人觉得袁立演得好吗?!
夫人牛逼。
佟丽娅的赵飞燕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有点狗血
袁立让我刮目相看,沉的下去,演的端稳大气。这剧选角、服饰、背景都蛮好的,舍得投钱。剧情方面照着大明宫词来编的,但是没得大明宫词的神韵,编的颇雷。
窝囊女人悲惨的一声,还母仪天下呢
还行吧!古装大女主戏
还是去看汉书吧……
“夫人,求您帮我丈夫升官吧”,“没问题,只要你帮我办一件事,事成之后包你荣华富贵”,“夫人请吩咐,我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你去帮我把皇后干掉。”----看到这里我不禁在想:编剧的智商要低到什么程度才能设计出这样的台词啊?
美女如云的电视剧嗷
在看那部狗血美人心计的时候,看了几集这个剧,明显这部剧的演员比那部狗血剧演的好多了,竟然豆瓣上的分数还不如那部于妈的狗血剧高
就是标记一下,中学时期看的。当时就感觉,王政君不是一个有胆识的人,到最后一集了才开始发力。
孝元皇后晚年更加精彩,为何不继续了。
袁立有身份之后的造型很大气很端庄 女二不做评论 佟丽娅超级美丽 郭珍霓很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