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美剧。
和《英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潦草设计不同,《24小时》的主人公杰克·鲍沃富有人情味,却又行事冷酷。
在第七季前传里,杰克老了,眼神忧郁坚定,他总是深陷绝境,在不可能中寻求希望。
你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那种想要停下来拥抱温暖,却不得不独自前行的孤独。
【经典台词】统治的权利来源于三个基本的人类权益: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
(配以总统儿子朋友被埋尸的画面),即使我们手拿前人点燃的火炬,我们必须铭记,火光不会一如既往地闪亮,它会摇曳、黯淡,由于冷漠、贪婪和恐惧。
第七季的先行篇换了一位女总统,想起之前的黑人总统帕默和现实中的奥巴马,莫非预示着希拉里会是下一任总统?
您丈夫是个坚强的人,但他没像您那样想得开。
这不是想不想得开的问题,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我的儿子,但我们现在马上要开战了,悲伤对我来说太奢侈了。
把所有事情都公布出来更好一些,这些年我们以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名义,做了许多秘密的事情,国家和人民有权利知道事实真相,那样他们就可以决定,他们想让我们走多远。
(无论恐怖分子、反恐特工、政府官员,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编剧就是要找出这些理由)首当其冲的是国家电网,一旦瘫痪,将有数百万人无法供电,大规模的灯火管制将导致大城市的骚乱,更为严重的是水处理和传输系统,通过破坏关键的大坝和污水处理厂,甚至大规模的污染饮用水导致中毒,随后会有更多人脱水致死。
(可见城市的安全是多么脆弱,如果长期停电停水就得坐以待毙)【剧情点评】第七季开篇,杰克·鲍沃的好友托尼·阿尔梅达复活,还成了恐怖分子,也许因为主角都太陌生,而且新的人物关系还没有展开,看了半集还没有入戏。
女总统的扮演者欠缺些说服力,在几任总统的扮演者里,帕默无疑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正直、坚毅、果敢、忠诚,政治家的魅力就在于能令人信服。
【遗憾之处】原来觉得踩地雷的设计挺巧妙,后来发现《集结号》已经用过同样的桥段。
先行篇《救赎》里死去的是总统儿子的朋友,到了第七季第1集,总统的儿子也死了,不过只是暗场交代,但照片里的他和先行篇里不是同一个演员。
我不喜欢光芒万丈无所不能的英雄,像《24小时》这样的英雄主义作品之所以会打动我,是因为它反映了一个在困境中挣扎的英雄。
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英雄情结,他们代替我们完成那些无法完成的梦想,历经磨难绝不妥协,我们渴望自己也有那样非凡的勇气,但如果只是羡慕的话,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人生。
何况英雄有时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压抑的社会,叵测的人心,沉重的阻力,再伟大的英雄也逃不出时代的樊笼。
作为超人的女儿,KIM强烈继承了老爹开挂的战斗力;不过超人的老婆就比较惨,编剧为了在这部神剧里塑造一个正常人,于是有了这娘们的各种傻逼行为,比如说逃到山上丫还迷路了;跟女儿闯出去了车也不停好点,愣把小KIM差点炸死了;不会停车也就罢了,遇到点事丫晕菜了,还搞一前男友酱油了一集吃了个枪子儿就再没出现;最后吧最后,你去找什么情敌呀,抢你男人的女人能是好货么?
老实呆着不行啊!
非去那黑漆漆的角落让腹黑漂亮妞把你给KO了,她不杀你我都不能忍了!
要么说编剧偏心呢,看人女儿,身陷囹圄,自个一杯咖啡就把甘恩斯说的绝对不能的得罪的一票人给忽悠了,那一大帮子人愣不敢朝水里开个枪,恐怖分子都陪丫玩过家家呢?
留着超人血的女娃子就是不一样啊!
再看这老婆,被绑个结实还任人鱼肉,连喊都没喊一声。
一屋子人24个小时都跑来跑去没啥正经事,关键时刻看英雄归来也没人想着找找他老婆。
哎,也是,她不死后头这么多季就看那老夫妻俩腻歪那是相当没意思。
剧中女子,首爱KIM;其次nina;再次第一夫人,这老婆才叫老婆,总统又咋地,老娘照样不听你的话!
怎么看着这名单有点三观不正啊……最后啰嗦一句,CTU的办事效率也真够低啊,派出啥小分队都不够用,还不如超人一个顶事后头继续看,不过剧情够狗血啊!
不亚于芒果台那啥如意了
看了《24小时》的第三季。
据说此季的剧本编的最好。
昏天暗地看完以后,想说的是—— 撇开故事本身不说,主人公杰克当然是神勇无比的英雄。
老实说,我已经对这种盖世英雄感到厌倦了,这种从来不害怕,不犯错,不睡觉,不受伤,更不会死的角色,其实是很弱智的。
特别是当他老婆死后,他就把这个特点表现得更加肆无忌惮了。
虽然他有一个女儿,但那只是证明他不配当一个父亲。
关于英雄人物的故事,通常是残缺而无趣的。
所谓的英雄人物,大概是因为年轻时导入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而致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里既高傲,又孤独,并且凄凉。
拼拼杀杀,从日出到日暮,通常是自己把自己给爱死了,也不肯醒悟的人。
没有什么英雄,在这个世界上,最多是一些不肯醒悟的武士而已。
缺乏幽默感的男人真让人难以忍受。
杰克肯定是的。
《24小时》里的杰克是,《LOST》里的杰克也是。
当然还有擎天柱之类的。
这类家伙的内心其实既浑浊又阴暗,不允许别人怀疑自己的价值观,一心相信自己对于世界是最重要的那个人物。
其实,当然,不是。
想来可以说,《24小时》的编剧同学是一位没有幽默感的同学。
他一心投入在自己营造的戏剧冲突当中,而忽略了更好玩的东西。
一个不会死,不会失败的英雄故事……想到这里我就丧失了观看的勇气。
更何况,他不会飞,不会停止时间,没有艺术细胞,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他就是一个年过半百,有肚子的联邦警察嘛。
真是这样的话,我宁可去看《LOST》和《英雄》。
虽然前者已经开始胡言乱语,越拍越迷惘。
而后者,结尾之草率让人吐血。
但是,毕竟,里面还是有好玩的东西可以让人期待。
或者是《金刚》也好。
它虽然神勇且不帅,还不会飞,不会停止时间,也没有艺术细胞,但它会死。
而且死在自己心爱女人的面前。
我们当然不是爱它的神勇,我们爱的是它最后的悲情。
它有的是一颗,巨大又细腻又脉脉含情的心啊。
如果它一直神勇下去,杀光所有的人,最后扬长而去,这样的故事,哪还有什么看头呢?
一个关于拯救的故事并没有错。
但是,要么有趣,要么悲情。
故事里总该点吧。
《24小时》里都没有。
所以我觉得就是一个挺弱智的警察故事。
终于有时间来看第二遍了,电视剧能让我看第二遍这还是头一遭。
本季主题:刺杀总统本季主要人物CTU:Jack Bauer,Tony Almeida,Nina Myers,Jermy,George Mason,MellowWhite House:David Palmer,Sherry Palmer,Mike,AllenOthers:Kim,Terry,Mandy,Reck第一次看时就很喜欢Mandy,尤其是眼睛和鼻子。
就是胸小了一点,人矮了一点。
小强玩儿过摩托车,喜欢冲浪。
小强谈到他曾经告发的几个贪污下属时说道:妥协一次,你就会不断地妥协下去(大意)。
Terry代替她的女儿Kim被强奸,第二次看时,仍然让我一震。
小强对Reck说:当你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的那个时候,就应该采取些行动的。
我在另一本书上看到一个“相反”的观点:当事情发生变化时,在你弄清楚是什么变化前,最好不要采取行动,即使采取行动,也是胡乱的,只是让你心里有着落些而已。
Jermy不肯招时,小强向Nina和Tony支了一招:去把她的儿子抓来!
好小子,你后面几季在这方面表现更出色啊. Mason和小强来到一处栏边,小强直接翻了过去,Mason把栏推开了一点,从缝隙间轻轻地跨过锁着的铁链,小眼还朝着小强的后背说:小样儿,赶我还是差点啊!
笑得我不行。
不过Mason跟小强说过这样一句话:跟你在一起真刺激!
哎,这话是不错,但就看你撑不撑得过下一季。
Palmer他媳妇对他说:你不觉得顺其自然是聪明之举吗?
他回答道:不,了解情况才是。
小强挟持了一个妇女,最后叫她去帮他取车,结果丫的还是去找了警察,害得小强只得自己强行逃跑。
我们都在幻想着她已经被小强的经历感动了,肯定会帮他一把,但人家告诉我们,这剧还是要接点地气的好,哈哈。
Reck最后送了一把枪给Kim和她妈,结果她妈的枪最后没响。
你是子弹没上膛还是没开保险?
之前总该检查一下吧!
亏你还是小强的老婆啊!
并且最后留了一把枪跟那死罪犯一起,Kim手里就拿了一把刀。
18集,小强在等一个接头人的时候还不忘给一位老太太拉椅子,好有爱!
小强一拳打死了一个人,你相信吗?
只不过人家有心脏病,哈哈。
Mike对Palmer说:正是这个时候,你才会知道Who you are.幕后老大犯了个极大的错误,那就是晃称小强的女儿死了,哎哟,人家常态就已经相当于魔鬼了,你非要把他激怒,后果可想而知,最后小强冲回车里,再拖了一条枪,两个弹夹,再砸一辆车,直接冲进去,把丫的射了n枪。
以后找女朋友先问问:你爸是不是小强?
Kim被绑架两次,走丢被警察抓一次,最后她妈也挂了,我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后来她不理小强了。
丫的,谁摊上这样的老爸也受不了啊。
Palmer夫妇可是很好的教育题材啊!
我一直觉得,Terry死了,其实是在给小强减负,Kim不死,是为了让小强接点地气,不然真的就妖魔化了。
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拥有家庭。
他们有天生就属于他们的东西。
Tony第一季就显示出了一些人性的弱点,当然这很正常,他不是小强.突然想起知乎上看到一句玩笑话:Tony有次脖子中枪。
送去医院 急救后,又出现在工作岗位,小强到现在还是没法理解这个娘娘腔居然要先去医院。
细节处理跟白痴一样,母女两人24个小时没睡觉,精神跟吃了鸡血一样,配合录口供也是没录两句就心情不好或者要休息,没休息20分钟就跑过来又喊着要录,录了两句话又扯到私人感情又不录了。
女儿也跟傻逼一样,被关到一个军事区,嚷着要绑架自己的男孩要一起逃走。
“我们要一起逃走”闪了一集,一直在吵着要逃走,几十个拿枪的要跑你自己跑啊!
等有机会逃得时候,看自己母亲也被关进来了,又放弃逃走机会要陪母亲(真感人,不会逃走找父亲来么,母女两个都是猪脑)妻子开车甩了杀手后非要下车查看下,导致女儿出车祸。
女儿发现母亲不见后10块钱的打车费都没,又联系不到爸爸,非要找绑架过的人帮忙去找凶手,艹当自己是谁啊,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难道探员的女儿就会查案?
一家人半夜4点就是不睡觉轮流过来喝咖啡跟未来总统吵架。
黑人总统的儿子更是个性十足,非要在父亲竞选的第一天揭发一些正义的事。
第一天非要跟全家顶嘴吵了起码30次。
总统的女手下配合去钓鱼杀手,结果突然非常冷静的挂掉电话,兽性大发,找把刀把凶手给杀了。
然后大喊大叫。
总之这第一季的鸟剧情就是为了冲突而冲突,几乎每个镜头都有私人感情上的冲突。
所谓的冲突当然80%都是在争执或者吵架。
纯粹为了拖时间硬凑剧情。
一句话,两个家庭,探员杰克和总统的家庭成员都是猪脑跟傻逼。
杰克小强,这个神一样的男人——观反恐24小时15季朝阳初露,霞光照亮了一排铁轨,一双鞋,一只包,一双锐利的眼睛,一张不英俊的侧脸,留给我眼里的是一个孤独的背影……这是小强在第四季的最后一个画面。
安宁,窒息,却又是血腥后的平静。
当美国人民早晨醒来时,他们并不知道过去的一天,小强是怎样度过的,而就是这一刻,让我无法想象新的一天怎么到来……有些人他愿意生活在地狱——东尼作为小强最好的朋友,他无疑是最懂他的。
我们也不得不相信,有的人只有在地狱中才能让自己感到自己的存在。
比如小强。
而我理解的地狱,不是一个又一个的核弹,不断的细菌病毒和神经性毒气,每分每秒都要保持高度警惕的神经,连续24小时不吃不喝的战斗。
而是不断的看着身边的人死去,不断的为那么多无辜的米国人而选择牺牲掉自己的亲人、同事。
因为小强从来不怕死(他也不会死),甚至于他享受这种反恐的每分每秒。
为了无数的无知的米国人的命运。
他可以放弃一切。
他,就是一个英雄。
超过超人、蜘蛛侠。
他就是一个神。
心,永远属于大多数的米国人民。
然而,他是一个人,他爱自己的妻子、女儿、情人、朋友、同事。
但是他女儿金姆说得对,一旦有他出现的地方,必定会有大批人死去。
但是她却伤了小强的心,因为如果没有小强。
会有更多的人无缘无故的死去。
她不知道,小强是不属于任何一个人的,他是属于一个群体,一种信仰。
所以,他身边任何一个人都会死去,而他不会。
看完这五天的小强,我对他的感觉越来越爱。
大爱。
他总是在最关键紧张的时候做出最准确的判断,理智深刻,一针见血。
不管这个决定是多少人反对还是违背了道德法律的界限。
只要符合他的价值观,他一定会坚持下去。
从第一天里我不喜欢的那个懦弱的男人,躺在地板上对着摔在远处的耳麦讲,相信我,我会帮你的。
只要你保证我的妻子和女儿平安。
到第二天让我心痛的那一个瞬间,他被恐怖分子拴着,全身赤裸。
吊着逼供。
当我以为他就要扛不住死去的时候,他顽强的信念支撑着他。
最后一刻逃出牢笼。
继续战斗。
而他在运载将要爆炸的核弹的飞机上对着金姆说我爱你但是为了更多的人我没有选择时,我真的是感动了。
喜欢上了这个男人,无法自拔。
一直到第五天开始时,他和所有米国的劳工一样在工地上等待着工头召唤才能够有工作时那双平淡的眼睛。
我相信,这个男人,一定会继续下去地狱的生活少不了他的参与。
以上是作为一个不考虑现实,只有盲目的崇拜和花痴迷恋的我写给我喜欢的小强的。
下面来谈谈我尽量放宽视角,从一个不带感情色彩的观众来看这部电视剧。
(一)关于总统我一直在想,我们dang 什么时候能够拍出一部电视剧。
可以像24一样。
编剧可以拿米国总统开刀。
2001年久上市的24,当中有一位伟大的黑人总统,当2009奥巴马当选时,估计大多数看过24的人都会想到大卫派默。
然后微微一笑。
同样有野心的第一夫人,同样的总统作风。
看来编剧真的不是一般的有先见之明。
不禁感叹,奥巴马同志能够当上总统是多么得不易,他不知道被暗杀的好多次啊。
真不知道是不是有一个现实中小强在保护着他呢?
(二)关于恐怖分子24里面,所有的恐怖分子都是无比坚定的相信,他们所作的一切是为了抵抗美国的霸权主义,他们至死坚信自己所作的一切是为了自己的祖国,以及无数死于美国侵略战争下的无辜百姓。
他们的国家力量很小,不能够以合理的方式来对抗米国。
于是,他们选择了一条被称为恐怖分子的一个组织来完成自己的信念。
然后出于米国世界性的民主下,他们最后所有的恐怖活动都会被失败。
有小强一样的人会在最后一刻拯救米国。
让他们的信仰崩溃。
个人认为这部剧应该是每个恐怖分子必看的。
太经典了。
(三)关于亲情无论是恐怖分子阿里,还是小强。
当有人用亲人的性命来威胁他们逼供时,最终都会选择亲情。
这也是米国编剧打的一张感情牌。
虽然最后编剧们让东尼把国家安全利益放在他对妻子的生命之下后以叛国者罪弄进监狱了,但是无疑大多数的观片者还是站在东尼这边的。
有人甚至把东尼称作这部剧里最完美的男人。
(四)关于媒体西方的媒体是独立于政府的,他们在整个剧情中扮演了重要的配角。
无论是总统竞选还是发生了恐怖袭击。
米国政府总是“惧怕”着媒体。
媒体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政府的决定。
而这也从另一方面可以说明。
编剧能够把这般暴露国家机密和丑闻的电视剧在全世界播放而没有受到所谓的审核封杀时,我们就应该庆幸,为什么我们dang拍不出这样的电视剧了。
(五)关于科技作为文科生的我要坚持看下这部剧实属惊奇。
我无法相信在我面前就拿来看看电影聊聊天的电脑科技史如此的强悍。
那我看不见的天上的卫星可以看到地球上每一栋楼里的人。
我承认,我是一只小青蛙。
自从有了科技这个词,我们的世界便变得如此的惊奇。
细菌病毒、核弹、这一切都是在伟大的科技下诞生的。
看来我不得不补一下关于军事方面的各种常识了。
(六)关于中国我想,这是最考验编剧的地方了。
剧中,小强和每个国家的特工都要交流,去了无数地方,和无数的人打交道。
英国、德国、俄罗斯,中东。
小强都是胜利者,而在第五天的最后,我们看到的小强,已经生不如死了。
他被关在一艘开往中国的轮船里,在没日没夜的拷打中昏迷清醒。
他求中国的大使馆领事杀了他。
而我们的国家的领事微微一笑告诉他。
鲍尔先生,你的价值太大了。
我们是不会让你死的。
万能的小强在逼供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后马上就会再一次成为英雄时。
被记忆很好的中国人所抓住了。
编剧里,那些中国人的英文很流畅,中文很烂。
而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派默总统的一句话。
那些中国政府会说我们是帝国主义国家而在国际上制造不利于我们的舆论的。
真的很期待接下来的第六天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Jack与Tony的区别,在于对于信仰是否一直不间断的坚持。
Season 7结束之后,我一直在思考着Jack究竟与Tony在什么方面的不同导致二人的轨迹如此迥异。
请喜欢说“这就是编剧的效果”云云的童鞋放弃此文,因为本文中探讨的东西,不是编剧怎么编;而是从电视剧的内容出发,所产生的一些个人感想。
从Season 2开始,Jack和Tony的关系就越来越紧密,甚至到了Season 4,Jack和Audrey遇到危险时,Jack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Tony。
但是也就是Season 4的结束,Season 5的开始,Tony的人生轨迹和Jack分岔了。
在Season 7的最后,Jack面对一直追查的“仇人”,最终表白了“Michelle,还有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他复仇的原动力,也是他苦心打入恐怖分子内部、不惜制造恐怖袭击来取得信任的来源。
与他同时的Jack,经历了海外逃难的种种艰辛。
在先行篇的最后,为了非洲的孩子们被迫回国受审。
Jack和Tony的不同选择,其实是对于国家、政权的态度不同所致。
Tony本可以像Jack一样,“天真”地指望国家把坏人绳之以法;但是Tony并不像这样,他固执的要自己去复仇,去完成男人之间的战斗。
而在经历妻子被杀、女儿离开、女友为了自己而受苦之后的Jack,还依然对于国家保有一份忠心。
依照Jack的性格,即便身处海外,只要从国内获悉恐怖袭击的消息,他还是会选择回国,在事端平息之后继续流浪。
for the country,Jack一直不变的信仰。
包小强的小强之路结束了。
在8季过后,剧终最后那句台词“shut it down”相信是从电视台、编剧、到观众一致的心声。
说句良心话,最后一季前18小时的剧情还是不错看的,尤其Hassan挂掉时骗了老娘成吨的眼泪——后来证明这只是为了瞎人狗眼的诱饵。
后面6小时估计是编剧忍了快10年怨念的总爆发,堂皇的以吨计算的狗血不算稀奇,稀奇的是花招百出突破人品极限的各种花式狗血。
包小强同学蓝波附体一路干掉了俄国杀手、米国前总统、俄国大使团,差点加上俄国总统;流了半缸的血加上胸口中了一枪的他,继续搏斗、奔跑,以及在未来逃避俄国人追杀逃出国外;总统大人最后一刻良心发现,拖着一堆大人物倒台谢罪,就为了救包小强一命……好吧,反正完结了,观众就算吐槽、咒骂、发誓不看也没辙了——编剧也不容易,难得爽一会。
剧终倒计时终于归零时,俺脑海中闪烁着四个斗大的中文+洋文——M了个B好吧,好歹是俺开追的第一部美剧,吐槽完毕还是要正经说两句的。
编剧是好人,说白了折腾这么多,就是为了给Jack留条活路。
从传出第八季完结的消息起,我就没有怀疑过编剧会在最后下杀手。
不过有Tony死而复活的先例摆在那里,光死人是不够的,非得折腾到永生不能踏入米国才能彻底绝了续集的可能。
提到我的本命Tony,又想钉编剧草人了。
第五季他被挂掉时,真是第一次产生弃剧的冲动(要晓得俺可是完结强迫症深度患者),大概是因为第六季的低迷,于是第七季他被“复活”了——现在想来,这就是给点甜头再瞎你们狗眼的预演!
NND编剧你到底有多恨他,非要从坟墓里把他拉出来再毁一次啊啊啊!
淡定、淡定,继续正经回去……Tony在我心中,就是第三季结尾时,与妻子隔窗相望,说:是的,为了救你,我的确背叛了我的国家。
我无法否认这一点。
明明他只要嘴上否认,就能免去牢狱之灾,但为了爱情选择了判国的他,事后却做不出否认的举动。
24小时从第一季开始的基调就是,国家虽高,但个人有时更高——哪怕是错的,但情有可原。
像第一季中,Jack为了救妻女,几乎把Palmer总统害死。
(Palmer是我心口另一道伤,算了,不提了。
)原来英雄是可以为了自己把国家摆在牺牲的位置——可说这是这部剧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可惜此后,编剧渐渐忘了初衷,到第7季Jack已然演化为捍卫国家利益的S.O.B.一枚,好几次感觉他下一秒会掏出几块钱交上最后一次党费。
大概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最后一季让他为了个人恩怨,化身为狂暴复仇狂差点挑起核战争——无力的OTL着说,其实……你们可以不必这么使力的。
(算了,我又开始吐槽了……)总之,9年了,戏已落下帷幕。
而我,永远忘不了第3季结尾处,虽强自克制,还是忍耐不住趴在方向盘上大哭的那个Jack。
最近每天都在晚睡,很辛苦却又很兴奋地看着美国电视连续剧《24》。
总是看得让人欲罢不能。
没有想到这部美剧居然这么出色。
丝毫不亚于《越狱》(Prison Break),而且似乎更强。
看过第一季后看第二季,发现其精彩程度比第一季有过之而无不及,遂一发不可收拾,直至看完六季。
从刺杀总统到核弹危机到生化危机,危险程度在增加,风险规模在扩大,恐怖分子亡美之心日益猖狂,手段日益高超,圈套日益精巧。
在以Jack Bauer为首的CTU精英团队及其它相关部门人员与形形色色的恐怖分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观众也伴随着以小时、分钟甚至秒种计的跌宕起伏中与编剧玩游戏。
在先危机蕴含着在后危机的线索,危机的可持续性使得观众朋友们在头一个危机解决后刚舒了口气时便得立马屏心静气地跟随主人公卷入下一个危机。
军事活动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活动,反恐斗争亦是如此。
从第二季开始,政治斗争就开始在剧情发展中产生影响了,而当故事发展到第五季时,政治斗争就变得极狰狞和丑恶了。
正直、能干且富有人格魅力的黑人前总统倒在杀手的枪下,而看似优柔的在职总统却阴险地导演和引导着危及广大人民和国际友人的恐怖活动的进行。
滑稽的是,这位总统看上去颇象尼克松,也许有很多美国人把尼克松看作一个政客而不是好的领袖,即使他对中国人民还是比较友好的。
片中表现的内容和思想,或多或少地都可以反映现实世界的一些事件或问题。
比如美国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攻打伊拉克,还有极些微的911事件的影子。
不论在军事活动中,还是在恐怖或反恐活动中,除了政治因素外,金融的因素在很多时候也是存在的。
尤其在我床头摆了一本《货币战争》且我已经翻了前面几页后,我就觉得这是可以纳入编剧视野的重要元素。
其实第五季已开始讨论中东的石油利益。
也许,今后要拍的新的《24》,会审视到这一问题。
CTU的运作是极其高效的,这一方面依赖于其高水平的人员素质(以人为本),另一方面(不亚于甚至更重要于前者)还在于其规范的运转流程和制度,它使得尽可能多的人员能够各尽其才并使之有机协调,且在人员受创或不足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吸纳新生力量并使之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当然,电视剧的表现会重点突出主角,所以制度体系只是附带涉及;同时,所以行为都照章办事,规范至极,那就没有强烈的冲突了,也就不能吸引眼球了,所以剧中的主角及其铁杆朋友会不断地打破现有规范的圈囿,以不平常的或者说带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去争取最佳和最高效的结果。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再优秀的制度规范也有其局限性,毕竟制度是为大多数人而设计的,而不是专为极少数具有卓越能力的高手来量身定做的,所以,其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印象中,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对毛泽东作过类似描述,大意是:纪律之于毛,犹如拐杖,有时需要有时不需要。
从个人角度来讲,一个品性极佳素质极高的人才,如果不能放手施为,却受限于各种管辖,那是痛苦的(这一点在没有那位优秀黑人总统信任和支持的第四季第五季已经明显体现出来);但从集体角度来讲,为保证整体上的以尽可能不出偏差的方式良性运转,必须有制度。
这两者之间如何才能形成一个动态的有效的平衡,可能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于是,官僚化的作风就不可避免,最多只是程度上的区别。
主角Jack Bauer无疑是个彻头彻尾、又红又专的英雄,在第二季里明知必死还勇登载着核弹的飞机,演绎得让人感动;可不畏死还不是最英雄的,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荣辱甚至甘受屈辱,不计个人一切得失,饱受折磨却不吐露一句国家机密,这才是真正英雄之处。
现代社会,物欲太多,所以看到这样的英雄形象不得不让人心生感慨。
然而,电视剧在表现出Jack光辉形象的同时,却不得不以阴暗的政府形象来烘托。
极致之处在于第六季第一集,虽然总统和政府知道他为国家作了巨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却不肯提供条件交换他回国;而当恐怖分子需要他祭其兄长在天之灵并以交换恐怖分子头目情报为条件(即使这一点并不能得到任何保证)时,政府却毫不犹豫地提供优厚交换条件使之归国。
这其实表明了这样一条悲凉的价值规律:人,至少是在世的人,其价值不在于他做过什么,而在于他还能做什么;只有在过世之后,对其的评价才会是他做过什么。
而且,反映该规律并不是通过与主角有什么个人嫌隙的角色,而是私交甚好的同志。
他们,以及片中的大多数正派反派以及亦正亦邪派,在处理问题时均表现出极专业的冷静和客观,也即是说,他们判断问题的根据很少基于个人好恶,很少有情绪化的影响。
这就更使得该规律显得具有科学性。
但是,该季最后郑志被CTU俘获后对Jack和Bill说我的同志可不会象你们政府抛弃Jack一样抛弃我。
与前面第一集的剧情对比,却也让人反思对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的回报是不是应被视为对前赴后继的队伍的一条重要的激励措施。
这也让人想起早些年(不知那时我出生没有)一部受批判的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虽然没看过该电影,但从电影杂志里看到这句台词是该部电影受批判的重要原因)。
政府不与恐怖分子谈判,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讲,也许是一条很好的原则。
但剧中却有多次谈判,不知这是原则的不适用呢,还是存在度的把握问题。
该剧太多地方体现出信息支撑的重要性。
每一次行动,都有各种各样高科技手段的支持保障,使行动能够尽可能地达到“知彼知己”的程度。
这一点贯穿了第一季到第六季,就不用赘述了。
很多人对反恐二十四小时赞不绝口。
其实我也是比较推荐的。
推荐的理由很多,超级紧凑的剧情,交织着的复杂的情感,Jack的机智,骇人的计策和间谍。
但我更感叹的是不信任和相互猜忌下,全程中所有人的挣扎。
这可能是美剧一贯的风格,也有可能是我看的美剧太少了。
第一,里面的人都太装X了。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而有道理的,但又不说出为什么。
“听我的!
”“为什么要听你的!!
”“我说听我的!!!
”有点可笑。
一两次出现行,说人在紧张的情况下会疯狂,但别每一集都来几次。
有理走遍天下。
道理不用太多,但如果一个字也说不出,那是不是就有点没道理了。
第二,猜忌。
主要是总统一家。
不信任,各种各样目的下的产生的不信任。
其实剧中的人们只要坦白一些,本剧就只要12集。
当然了,还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挺扣人心弦的。
符合一部好电视剧的所有特点,但是,大概不适合我这样的人看,激动之余,有点反感。
我看到了好多熟悉的脸,NIKITA里的大boss,格林里的狼人,castle最新一季里的女上司,24小时好强大,我还看到了Misha,和那个LIE WITH ME 的男主,天啊,这部剧
看到一半就烦了,杰克一家子也忒苦逼了,穷折腾么这不是。我追美剧向来止于第一季额,咱受不起那份儿累啊。。。
一集里发生一个小时的剧情,24小时24集,故事紧凑,虽然剧情漏洞不少,但是对于近20年前的剧集,算神作了。EP16开始的drama太刻意太浮夸了:男主老婆的失忆,候选人工作人员突然歇斯底里地要杀死一号刺客,Nina的突然反转,除了男主和总统候选人老婆,其他角色的言行变化太过服务于drama了。十年后,《疑犯追踪》的Fusco回首,总是想起《24小时》里第24集的一次露脸和两次台词。
就是不死,怎么拷打就不死,最多就是撞车
竟然没马克!高潮迭起停不下来,第一次24小时通宵看剧就贡献给了它!强叔跟他爹是长得真是像!重温时发现片头说people that i work with maybe invole both这句时切入的就是那谁的镜头,赤裸裸的暗示以前没发现。分格镜头不错。【酱油熟脸spn的misha,豆豆,grimm小狼,
Nina的反转充分暴露了传统美剧边拍边播的硬伤,从这方面看网飞真是大功一件
对政治的强烈厌恶情绪让我很难喜欢某个角色,即使一身正气的小强Jake也太暴躁太冷血了。故事密集得容易让人恍惚这不是24小时内发生的事,最后几集有点高潮乏力且结局刻意。这类题材还是迷你剧或者电影更合适,前半jake想方设法营救女儿的段落总能想起飓风营救。快节奏又冗长让人疲惫,不再看后几季了。
杰克鲍尔居然生了一个伊莉莎库斯伯特~
…………看了8集--彻底失望-一部片你看了感觉不到任何感官刺激和心理冲击和知识的话就没必要看下去了
为了一集展现一小时这么一点噱头,只能不断地横生枝节,最后硬生生毁了整个剧的节奏
很精彩的故事,但总有那么些角色会做出不合常理的抉择,甚至你置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只能归结为编剧为本就一波三折的剧情平添戏剧化,虽有效但令人泛起胃酸。
编剧挺厌女的,女性角色描写得不是蠢就是驴,还搞些莫名其妙的雌竞剧情😅
卧槽。。。原来女配才是那个mole。。。。。真是。。太狗血了。。
暑假花了20多天看完了8季共192集外加一集电影版,累。各季评价:1、4、5>2、7、8>3、6。该歇歇,好好忙忙论文的事儿了
就是觉得太长了。鲍比老婆之死和第一夫人的离开,真是大快人心。第二杀手大爱。原来囧天使也有这一面。
2008
男主这24小时真是做了好多好多事情…!忙不迭啊~不仅要保护国家又面对老婆小孩被抓 CTU内部又内鬼重重 各方势力都为了这场博弈精心准备 一口气看的感觉真的像是24小时内发生很刺激~…ps每集最后的各种小窗就是为了说明男主活得好累么!
一季比一季垃圾 吹 可劲地吹
dog shit!明明一部电影可以讲完的事非扯出24小时一小时一集,编剧你丫能再水点么?!如果没有三个自以为是没事找事的女人起码能省一半剧情,好吧,一个女人减一个星,欣慰的是最后有两个都不得好死了。纯!肥!皂!剧!
尽管每季质量不一致,但是在美剧中的经典地位无法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