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大红包

大红包,Big Red Envelope

主演:包贝尔,克拉拉,张一鸣,贾冰,许君聪,廖蔚蔚,赵毅新,姜语心,杜源,王小利,李琳,岳跃利,李萍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大红包》剧照

大红包 剧照 NO.1大红包 剧照 NO.2大红包 剧照 NO.3大红包 剧照 NO.4大红包 剧照 NO.5大红包 剧照 NO.6大红包 剧照 NO.13大红包 剧照 NO.14大红包 剧照 NO.15大红包 剧照 NO.16大红包 剧照 NO.17大红包 剧照 NO.18大红包 剧照 NO.19大红包 剧照 NO.20

《大红包》长篇影评

 1 ) 122分钟的小品

看之前想到会无语,没想到这么无语,简直无从吐槽起。

导演编剧自己不觉得扯吗?

这已经不是傻白甜爱上傻逼男了吧,这完全是傻子爱上傻逼,外加一帮圣母心泛滥的群演。

包贝尔上个演员节目表现得那么有信念感,那么努力,演了这么多年有什么代表作吗?

是主演且评分最高的《“大”人物》算吗?

就算有了影帝王千源和优秀原韩国电影的基础,电影也才6.5。

到底是自己水平不够,还是挑剧本的眼光烂,希望包贝尔考虑清楚。

如果作为一个演员的包贝尔真有演员的信念感,就不要怨市场不给好的机会,也不要拍那么多烂片给观众添堵。

我接受戏剧效果和反转,毕竟life is a fucking movie。

但女主角到底凭了什么能爱上男主——一个虚荣、贪财、懦弱、猥琐、小肚鸡肠的骗子?

除了她是个傻子好像没有更合适的解释了。

逻辑问题就不用细说了,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全由导演编剧意淫出来的作品能有严密的逻辑。

毕竟除了男主前女友,其他人都不会用识图搜索一个堪比女明星的美女。

毕竟全公司上下,高层只会收红包,员工只会听八卦。

毕竟五星级酒店的决策层不长脑子,有了口头宣传承诺就免费为主角举行婚宴。

毕竟是有人文情怀的公司,只讲人情,什么规章制度全是放屁,为了筹钱给母亲治病而欺骗全公司员工进行敛财的好员工怎么能辞退呢?

122分钟的小品,争取缩短一下时长登上春晚舞台吧。

 2 ) 包贝尔大烂片《大红包》为什么能统治内地影市20天?因为有克拉拉

离春节档还有10天,内地影市一片萧条。

然而,有一部豆瓣4.7的大烂片居然连续12天拿下单日票房冠军。

你没猜错,正是包贝尔、克拉拉领衔的大俗喜剧《大红包》

反观,由大鹏执导的《吉祥如意》虽然豆瓣评分高达8.1,堪称2021年口碑最佳华语片上映至今,票房不到900万。

根据猫眼专业版预测:一直到2月11日,单日票房第一将由《大红包》持续把持。

最终票房有望达到2.3亿

市场就是这么残酷!

影迷心中“口碑好票房就好”“谁会去看包贝尔大烂片”的正义,并没有得到伸张。

豆瓣4.7《大红包》的最终票房竟然比DC《神奇女侠1984》(1.6亿)和张艺谋《一秒钟》(1.3亿)还要高。

实在让业界大跌眼镜。

不由地,让口袋君想到周总理的名言: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为什么大烂篇《大红包》能统治内地影市20天?

口袋君以下就来分享你绝对无法在其他自媒体上看到的独家干货: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电影票房的高低?

作为密切关注北美和内地票房12年的业内人士,口袋君脑中有上千部商业电影的票房案例最近,我悟出了一个公式:电影票房‖类型的整体受众面X此片在该类型中的稀缺度X整个上映周期市场对此类型的饥渴度X电影片名的传播成本公式比较干。

口袋君用具体案例来一个个解析正式开始前,先来一张内地影史票房Top10表请大家先仔细体会下这10部大卖作品的类型、稀缺度、饥渴度、以及片名传播成本。

01类型的整体受众面对于商业电影而言,类型就是赛道,是影响票房高低的重要因素。

从内地影史票房Top10来看,动作、喜剧、战争、科幻类型的总体受众面肯定要强于剧情、文艺、动画。

因此,想要打破剧情片和纪录片边界的《吉祥如意》从一诞生起,票房体量就远不如贺岁喜剧《大红包》02此片在该类型中的稀缺度稀缺是所有爆款的前提条件。

对于电影票房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四大稀缺元素。

首先是口碑的稀缺性。

《电锯惊魂》8.7。

好于99%的恐怖片。

《玩具总动员4》豆瓣8.7。

只好于88%动画片意味着:动画片赛道比恐怖片赛道更容易出佳作。

按照这个逻辑来推理:若有一部国产恐怖片豆瓣8字头,票房大概率会爆。

好莱坞原创动画片票房要爆,豆瓣必须9字头。

张艺谋的《一秒钟》和影迷圈力推的大鹏新作《吉祥如意》均处在佳作频出的剧情片阵营。

《一秒钟》豆瓣7.8,好于66%的剧情片

《吉祥如意》豆瓣8.1,好于76%的剧情片

剧情电影,本身就不属于大卖的类型赛道口碑的稀缺性直接决定了票房。

所以,《一秒钟》和《吉祥如意》票房都不太行。

反观,豆瓣9.0的《我不是药神》在口碑层面,极度稀缺。

最终,票房大卖31亿。

第二,则是类型的稀缺度。

《战狼2》,吴京在高投资动作片的大类型中,硬生生地开辟出了军事子类型。

《流浪地球》,则开创了国产科幻大片的里程碑。

事实证明:在细分类型上,第一个吃螃蟹的电影大片要是口碑撑住了,极有可能是超级大胜。

第三,投资高低第四,演员卡司的稀缺性也对票房高低影响非常大。

比如,4年没有拍华语片的吴彦祖,这次回归《除暴》演大反派,让影迷甚是想念。

在豆瓣仅为6.3的情况下,照样豪取5.4亿的票房。

《扫毒2》刘德华VS古天乐,强强联合的卡司组合很稀缺。

豆瓣6.0,票房13亿。

成就港片票房王。

由此推理:今年定档7月30日的《怒火·重案》票房会非常不错。

两大稀缺性:1)陈木胜遗作。

这部之后,世间再无他的电影作品。

2)当了4年厨子的谢霆锋,终于回归电影圈,饰演大反派。

甄子丹PK谢霆锋生死相搏,实在太让人期待!

而深究《大红包》的稀缺性。

首先,必须吐槽:《大红包》这片真的很差。

观影体验实在是每况愈下!

第一幕,中规中矩。

克拉拉试戏、卖弄性感。

第二幕,槽点满满。

假婚礼办地极为三俗。

前女友那副嘴脸,也太蛇精腹黑了吧,她直接把克拉拉的演员资料发到公司群里不就能拆穿谎言了嘛。

第三幕,轰然倒塌。

克拉拉突然爱上包贝尔,公司同事突然谅解,老丈人突然同意这门亲事。

剧本逻辑经不起任何推敲。

尬到无以复加。

果然,豆瓣4.7,好于5%的喜剧片。

典型的大烂片,口碑上肯定不算稀缺。

俗喜剧,类型也不稀缺。

质感像低成本网大,投资也不稀缺。

那就只剩下演员卡司稀缺了。

包贝尔,烂片之王。

《断片之险途夺宝》豆瓣2.9《我的女友是机器人》豆瓣3.8《胖子行动队》豆瓣4.2《大红包》豆瓣4.8。

看到他的脸就烦,吓退一大帮潜在观众。

显然,一点也不稀缺。

据此,《大红包》的稀缺性有且只剩下韩裔大美女克拉拉克拉拉有多美?

废话少说!

口袋君上图:

韩国尤物很多。

但到中国拍电影,接地气地满足男性性幻想的目前只有她一个。

克拉拉,本名李成敏。

背景相当复杂。

1986年出生于瑞士,英国籍,韩裔。

2004年,18岁的她,在韩国美女的网络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开始出演韩剧,正式出道。

真正让克拉拉一举成名的是13年的韩国职业棒球赛。

凭借完美的身材亮相开球仪式她顿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自此成为性感代名词。

2014年,28岁的克拉拉迎来事业的巅峰:先是主演《急诊男女》人气暴涨,之后又被美国时尚杂志《More》评为“世界最美丽女星”第二名。

自此,“亚洲第一美女”的美誉被冠在她的头上。

然而,一年后,克拉拉却将一手捧红她的经纪公司老板以性骚扰罪名告上了法庭。

本以为,克拉拉在打同情牌。

没想到,在即将开庭前,被媒体曝光了一组聊天记录。

发现:克拉拉主动勾引这位老板,老板没有上当,克拉拉恼羞成怒反将对方告上法庭。

祸不单行!

韩媒又继续曝光:克拉拉在大众最为关心的感情生活上撒谎:一会儿说自己多年没有恋情,一会又说刚和交往一个月的男友分手。

自此,在韩国这样对艺人品德要求非常严格,以及大佬控制核心资源的国家,原本前途似锦的克拉拉完全被封杀,再也得不到好的资源了。

2016年,克拉拉转投中国影视圈。

在肖央主演的《情圣》中,她饰演的YOYO以一袭红衣,伴着《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惊艳亮相,成为该片最大的亮点力助《情圣》拿下6.6亿的高票房。

这次,克拉拉在《大红包》中,从花瓶女配直接晋升为女一号,竟然占据海报C位。

也彻底暴露了她的最大缺点:中文台词不行。

对于喜剧来说,主要就是靠演员的语言来让观众发笑。

而在《大红包》里,克拉拉中英夹杂的生硬台词,与包贝尔、张一鸣、贾冰、王小利等东北腔十足的小品式捧哏,实在不搭配,非常别扭。

但颜值就是正义在这部主要面向三四线城市的下沉沙雕电影中,让上次在《情圣》中没看够克拉拉的男性观众,彻底一下爽够,造就了《大红包》连续统治内地影市20天的“盛况”。

03整个上映周期 市场对此类型片的饥渴度经过长期观察,口袋君发现:每次大片荒后,都会是一个好机会。

因为市场对新片会有很强的饥渴度。

疫情复工后,顶着压力上的《八佰》,最终拿下31亿,成为2020年全球票房王。

而同属战争大片的《金刚川》上映时间离《八佰》仅差2个月,最终报收11亿。

两部同类型商业大作20亿的票房差,便是市场饥渴度对票房影响的最好体现。

显然,从元旦档到春节档的这40天时间,没有一部新片,能做到《大红包》这样卖点明晰、真正接到三四线观众地气。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在新春贺岁之际,去影院看看《大红包》,无脑笑一笑,成为了最优的选择。

04电影片名的传播成本关注10多年票房,口袋君真心发现:片名对一部电影的票房极其重要。

什么叫电影片名的传播成本?

以下是口袋君邀请朋友去看《新神榜:哪吒重生》的聊天记录

由于《新神榜:哪吒重生》这个片名实在太拗口难记,口袋君都没有想到打上去。

在各种电影微信群里,几乎所有人谈这部片都缩写成《哪吒》有人就冒出来说:怎么又来了部《哪吒》我只能解释:是追光动画的现代版哪吒。

各种歧义。

传播成本太高太高。

而已统治内地院线10多天的《大红包》就简单明了1)主题清晰:一个关于送红包的故事。

2)类型明显:俗喜剧。

3)场景贴切:红包是微信聊天下的高频词4)卖点明确:红包在中国式人际关系中,一个非常暧昧和灰色的敏感带。

一言以蔽之,一个传播成本低的好片名,真的是价值千金。

比如,《中国女排》就是价值30亿票房的好片名。

《夺冠》 就最多10亿级了。

同理可得,张涵予领衔的《中国·医生》也是很有票房爆款相的好片名。

因此,仔细想来大鹏的《吉祥如意》和张震的《缉魂》虽然口碑很好,但这样的片名对于传播来说,解释成本真的太高了。

▼纵观近10年以来的内地商业片票房,从来都不是豆瓣评分越高,票房就越高的二元线性世界,而是关乎类型赛道、稀缺性(口碑、子类型创新、投资体量、演员卡司)、档期饥渴度、片名传播成本的复杂博弈。

文章的最后,口袋君用这个独家发明的票房模型来分析两部备受瞩目的大作。

《战狼2》大卖原因分析

【类型赛道】动作大片,无疑是商业类型之王。

【稀缺性】在《战狼2》之前,还没有一部军事动作片敢投资1.5亿的成本(其中8000万是吴京自掏腰包的个人资产)豆瓣7字头,对于这样体量的动作大片来说,已相当不错。

【饥渴度】《战狼2》上映时,正好是建军90周年大阅兵,民族情绪高涨。

剧情又是中国英雄到国外去打老外救侨胞。

实在太应景了!

【片名传播成本】有了首部曲的铺垫,《战狼2》更为深入人心。

片名卖点清晰,传播成本很低。

结论:《战狼2》大卖56.9亿票房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完美结合的完美体现。

期待《战狼3》!

《唐探3》票房前景分析

【类型赛道】喜剧的整体受众面很广,仅次于动作片。

【稀缺性】8亿投资的喜剧推理片,市场上非常稀缺。

王宝强和刘昊然属于观众缘很好的演员。

现在,就看口碑了:若《唐探3》能到豆瓣7字头,稀缺性进一步加强【饥渴度】整整一年多的等待,爆棚的预售数据(1.5亿),观众已非常饥渴【片名传播成本】经过了5年的布局,《唐探3》这个IP已经家喻户晓,传播成本很低。

结论:《唐人街探案3》春节档1个打6个,票房必爆!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能够看到这里的童鞋,想必这篇推文很对你胃口。

口袋君感知到:你很有可能想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那么关注大片的票房预测,预测准了又不会给我一分钱?

口袋君送你三句话:1)商业的本质就是预测2)预测的本质就是【推理+相信】2)很多事物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经过我长期观察,发现很多粉丝都是非常关注影视股的股民。

下一篇推文,口袋君就来谈谈:股价和票房到底有什么关系?

回答你刚才的问题:懂票房预测有什么用?

可以买股票赚钱的。

更多真心话独家影评请关注公众号kdmovie

 3 ) 关于≪大红包≫电影的细思极恐

新增,写在前面。

不知不觉,竟然就这么火了一片,电影不是已经下架了吗?

反倒是我更认真写的另一篇有关《人潮汹涌》的无人问津,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一篇的意外收获让我有了再写一篇的冲动,于是就写了《人潮汹涌》,看电影的时候我还专门做了一些细节笔录,怕看完忘了。

造化弄人啊~以下是正文:看完这部电影,我脑子里的出现的几个概念,让我细思极恐。

这根本就是一部披着传统人情世故和喜剧外衣的恐怖片。

心里:斯德歌尔摩症、催眠。

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时下热点概念:PUA.成语:三人成虎鲁迅:中国人都是喜欢折中的……拆屋效应想同概念的电影:2016年《太空旅客》,1998年《水牛城66》《爱情公寓》里吕子乔讲过的一个故事,大概这样:两个强盗,劫持了一辆公交车,强盗持刀对公交车上的乘客说:“盗亦有道,我们不会抢光你们。

但是越到后面的人,我们会抢越多的钱,第一个人只要交给我们10元,第二个需要交20元,第三个需要交30元,以此类推。

”公交上的乘客发现越早交钱就交的越少,于是争先恐后的去找强盗主动交钱,甚至那些越早交完钱的很激动,很高兴,很有成就感,感觉自己占到了便宜一样,可是他们连反抗都忘记了。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后,就一直处在一个细思后的极恐中,带着这个情绪翻阅了豆瓣上关于《大红包》的所有短评和长评,竟然没有一个和我想到一起的观点,让我有些兴奋和失落。

大部分对这部电影的认可是密集的笑点和当下红包变味儿的感同身受,以及对克拉拉的美貌,而大部分的反感来自对包贝尔的秘制讨厌和对结局的“荒诞”。

这里结局的荒诞我加了引号,是因为我对结局是认可的,甚至到电影还没结束,到后半段包贝尔因为内心对自己的谴责而选择向克拉拉和盘托出说出真相的时候我就已经猜到结局,但是内心却极度排斥我提前想到的结局,因为那时我已经想到了斯德歌尔摩综合症。

克拉拉,人美、家境优越、国外留学、心地善良且单纯。

包贝尔,出身贫寒、抠门、死要面子、没有担当、职场身份一般、长的还难看。

这两个人八杆子打不着一瞥,根本就是两个阶层的人,如果说包贝尔一开始就正面的、积极的追求克拉拉,她这辈子都追不上,甚至连追求的胆量都没有。

与其说包贝尔假意拍电影的名义花钱骗克拉拉来扮演自己的女友举办一场假婚礼,倒不如说是对克拉拉的一场催眠。

这里我想到了上面提到的成语“三人成虎”意思是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克拉拉扮演包贝尔的女朋友在公司表彰大会上出现开始,其实已经把这个身份潜意识带入到内心了,克拉拉说是因为在婚礼上的一吻爱上的包贝尔,其实那只是一个窗户纸的捅破而已,婚礼虽然本意上是假的,但是包贝尔的父母是真的,同事朋友是真的,克拉拉的父母也是真的,这个“假”从性质上已经很难界定是真的还是假的了。

包贝尔向克拉拉一家道歉说出真相,一家人对他的反应是连打带骂的赶出家门,其实这才是正常的反应,就应该这样。

可是紧接着包贝尔对克拉拉不依不饶的道歉,反而打动了克拉拉,紧接着克拉拉想包贝尔提出如果真心诚意的道歉就把假婚礼的事公之于众并且退还所有骗来的份子钱。

包贝尔也照做了,而且让克拉拉见证了整个过程,这更让克拉拉觉得包贝尔诚心悔改,甚至还觉得他其实本性不错,因为前后的事,让克拉拉对包贝尔的印象反差实在太大,从0到10也不过十分,如果从-50到10,那就60分及格了。

要知道,见证这场悔过的不止有克拉拉,还有包贝尔的前女友,被感动的也不止是克拉拉,还有包贝尔的前女友,所以如果包贝尔之后的追求对象不是克拉拉,而是前女友,照样可以复合。

而这里,也是细思极恐的地方。

鲁迅先生曾在《无声的中国》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如果对于包贝尔来说,最终追到克拉拉就是修成正果的话,那包贝尔就是那个放下屠刀的恶人。

所以说恶人只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而善人却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佛。

当然,电影本身,包贝尔是被赶鸭子上架,一步步的才促成了最后的结果,如果说,假如说,从头到尾是一场包贝尔的精心策划,那得是多么恐怖的PUA。

其实对于克拉拉来说,她才是从头到尾的受害者,被骗,被操控,被道歉,像极了巴掌后的蜜枣,她才会觉得蜜枣格外的甜,却忽略了她其实并不缺蜜枣。

和《大红包》类似,让我想到了1998年的《水牛城66》,大概讲述的就是一个刚刚获释的囚犯,绑架了一个美丽少女,假装自己的女朋友,可是被绑架期间囚犯男主时而的礼貌和时而脆弱表现,反而让女主同情了男主,最终喜欢上了男主。

2016年的《太空旅客》也是类似的案例,本来是穷小子的男主假装富豪接触了女主,且在飞船出现故障的时候做出了舍我其谁的选择,最终女主喜欢上了男主。

有时候女生分不清自己是感动了,还是喜欢了。

斯德歌尔摩症的由来就是一场绑架,绑匪的礼貌和绑架过程中的仁慈,反而让被绑架者忽略了自己被绑架本身就是一种对自己的侵害。

所以,包贝尔骗克拉拉扮演自己女朋友和自己结婚这事,就是一宗无绳的绑架。

而电影虽然是”纯属虚构“,但电影本身并不是传达了一个观点,而是阐述了一个事实,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太多像《大红包》电影一样“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事实案例已经存在。

就在我们的身边,处处存在这种类似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或者叫做拆屋效应的无绳绑架,而我们却不自知,这才是让我细思极恐的地方。

另:大家可以进我的主页,看看我写的另一篇关于《人潮汹涌》的彩蛋和解析,多谢支持~

 4 ) 结局太过分了

煽情过度,男主疯狂送红包浪费了几十万的钱,结局突然爆出自己勤俭节约居然是在给人做手术,突然转进亲情导致前半段剧情和后半段剧情完全没有逻辑关系。

最后前女友也被感动,假女友也被感动还和男主在一起,还把公司里的人都感动坏了,大家都原谅了男主……男主大获全胜抱得美人归,包贝尔倒是没有神经性呕吐了,观众估计要羡慕嫉妒恨到吐了。

 5 ) 秒杀豆瓣一帮装b的评论

至少比郭德纲,岳云鹏演的强吧,还不到5分。

豆瓣的,你们眼瞎啊?!

肯定是拔牙伤了前列腺了。

最近看得笑的最多的电影,包贝尔演得比港囧好笑!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6 ) 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

Ellie罢演是因为结尾没有教育意义,陈重没有得到惩罚。

但最后的结尾,陈重不但没有得到惩罚,而且人财两得,盆满钵满。

所以教育意义被提及,倒成了本片的最大讽刺。

影片前面虽然狗血,但即便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和定位。

但从两人因为神经性呕吐住院开始逐步走偏。

陈重举着输液袋冲大瑞发脾气那段,没担当到极点。

作为最初罪魁和受益最大者,将所有罪行归于别人,实在是不够男人。

而去Ellie家道歉后,没完没了的大喇叭扰民,更是让人反感。

道歉道出来优越感。

推卸责任加道德绑架,这可比贪财更不讨喜。

当然大招还没出,母亲换肾这一场戏实在让人忍无可忍,编导难道真的认为抛出这样的原因,就能让所有人对他的行为不计前嫌了么。

这种我穷我有理,我弱我有理的思维方式能成为主逻辑实在令人咋舌。

而Ellie爱上陈重就更是毫无道理了。

陈重没有在任何一方面表现出值得人欣赏的地方。

而他的焦虑,多少是来源于错误做法的负罪感,多少是源于害怕事败的紧张感,大家自行判断。

一个没做过好事的人,就因为为自己做过的错事道歉——还不是因良心不安,而是迫于压力——就能抱得美人归,而这个美人还是人品与美貌兼具的富家千金。

还用片里自己的话说,这电影毫无教育意义,难道是要鼓励大家假结婚骗红包么,不对,只骗红包的人弱爆了,我们要骗的更多。

 7 ) 包贝尔烂片之王

太恶心了,这样圈钱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完全不知道在干什么,就是一出荒唐的闹剧,导演怎么想的到底,包贝尔简直就是烂片之王,看得我一脸懵逼,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刻意把女二刻画的恶毒,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服了服了,完全是屌丝男的意淫,无限歪歪,无法理解无法接受无法原谅,只有一个不理解,结局莫名其妙,非常垃圾,非常不理解不明白不清楚不明白

 8 ) 票房是对我们自己最大的嘲弄!

包贝尔,从猥琐,再到更猥琐,用一部部烂片不断的证明着自己。

那么是谁给他的自信?

票房。

是的,是我们自己的不争气,为这个猥琐的导演,猥琐的演员,一次次的鼓舞打气,让这样的导演,演员,生生不息,僵而不死!

中国真的缺少好导演吗?

中国真的缺少好编剧吗?

中国真的缺少好演员吗?

最后回到基本点,中国真的缺少好观众吗?

包贝尔在票房背后的无耻的烂笑让我无比难过。

 9 ) 从《大红包》看中国电影观众

小人冒昧的给电影打了4星(8分),小弟不是专业电影人,在此申明这是小弟看了二十多年电影第一次想给一个电影写一写影评(其实只是想说一说看了电影,看了打分,看了评论后的感受),有不合您胃口之处希望多多批评。

第一感受:整体很流畅,剧情、表演、冲突、包袱都很到位,全程笑点没有愧对喜剧之名,对社会风气的批评没有对不起电影一词。

女主在电影中对“电影”的观点也表达了导演对电影的观点——要有正义!

第二感受:电影很有正义,但部分观众没有正义,这里主要说说观众的评论。

部分观众的评论说这电影要是没有包贝尔怎样怎样的,部分人说女主怎样怎样,有的人直接在评论区侮辱演员。

人家电影人还知道通过电影反讽一下社会风气,还知道告诉观众电影应该是正义的,咋滴到了你们这儿就那么不讲“武德”呢?

个人觉得一个“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去宣扬“正义”,不管他“说”的好不好,最起码都不应该受到不正义的侮辱。

希望少一点人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点评”“中国电影”,也希望少一点人用上帝视角批评一个喜剧人猥琐,评论一个电影人花瓶,希望这下这些污言秽语之人在写之前先在地上放一点“水”,弯下去看看自己猥琐不猥琐,看看自己配不配!

第三感受:中国电影在有些人眼里总是最差的,但其实有这样看法的观众才是最差的。

我喜欢很多中国电影,希望中国电影越来越好,希望中国电影人越来越好,也希望外来电影人越来越好。

 10 ) 就单纯的逗乐!而你们”喝咖啡”真高尚

就去当个茶余饭后休闲的喜剧,我就觉得特别逗。

就非都得把自己拔那么高,拍摄手法吧、故事合理性吧全都要批评一番,你听相声说老头就一颗牙了,吃火锅还塞牙,是吃藕套眼儿里了,那有合理性么,那有什么三观么,不就是单纯的逗乐侃山么。

这电影不也就是应该这个心态去看么?

还结尾三观不正,看不出来那是刻意么?

都得拿着劲儿,显示自己看的电影有多高尚多高级,评论一个电影不行反而能证明自己行,而大多数人都是跟风评,连主观意识都没有,这就跟现在的音乐听众一样,都说民谣火就都听,都说摇滚火就都看,都说说唱真就都听,实际自己手机里以前是什么歌现在是什么歌只有自己知道。

你的乐是真乐,就是真乐。

是真从头到尾没乐甚至看不下去那也是真情实感。

但是,“回家吃蒜出门说自己只喝咖啡”就太装逼就太没劲了!

《大红包》短评

超出预期!整部电影看下来笑料颇多,很轻松很欢乐,节奏也很紧凑,故事的起承转合也很是给喜剧加分,而且还颇具现实意义!结尾男主的情形也展现了一个具有品德的正常人所会表现出来的状态,结果也算是合家欢式的交代…演员们的表现我认为也是可圈可点的,至少我没有怎么出戏…我要给影片中的中式婚礼点赞!无论是布景服装还是配乐我都很喜欢,比那些西式婚礼更是不遑多让,希望现实生活中也能经常出现这样的中式婚礼!总之,相当愉快的一次观影体验!

8分钟前
  • 洋洋大观
  • 推荐

抛开包贝尔,前半段还可以,挺搞笑,结尾太仓促

13分钟前
  • 外噻
  • 还行

居然感觉觉得还可以,不知道是期望低还是大荧幕给的加成,反正我是笑了

18分钟前
  • 饶小上
  • 推荐

电影代入感很强,我都紧张!!!!克拉拉真的好好看!!!全员演的毫无违和感!!!结婚那段很棒!!!!

19分钟前
  • 斜阳暮
  • 力荐

这么三观不正的居然还过审了,啧,全剧卖点是女演员的颜值身材和婚庆设计吗?母亲尿毒症就能得到原谅,爱情说来就来,没车没房长成这样连续两任都是白富美,是我见识少了还是导演在做梦??这诈骗手段和策划能力在办公室打工真是屈才了,骗了这么多礼金只是道德问题??是我有病,花钱找吐

22分钟前
  • 嘤嘤嘤大魔王
  • 很差

虽然逻辑有硬伤,包贝尔也遭人烦,但有几个包袱还可以

24分钟前
  • 餮饕
  • 还行

最后的结尾太扯了,男女主角在一起真是太荒唐了,不在一起才正常

28分钟前
  • 三鑫兔意.💤
  • 较差

很逗啊 哈哈哈哈

29分钟前
  • 炼金巫师
  • 推荐

这是一部合格的喜剧,喜剧人们的表现很出色,看下来不出戏,最后的结局也说得过去,而且,克拉拉确实很养眼,看下来不觉尴尬,说明演技也在线。前段时间又听到了张娜拉的歌,希望克拉拉可以像当年的张娜拉一样顺风顺水。

33分钟前
  • 白色星期五
  • 推荐

纪念一下,第一回看睡着的电影。。。我不会再给包贝尔机会了。。。

34分钟前
  • 好美味
  • 很差

一直以来我认为好的喜剧,就是用一个贴近生活的小事,在夸张但合情理的艺术手法中,引起观众的共鸣,而《大红包》我认为做到了,并且做的很不错。主人公的名字就很有趣,陈重,因一次感情受挫而萌生的骗局,为了不让别人发现用更多的骗局来遮盖原本的骗局,一层层的叠加之下,他的心境只能是越来越沉重。短短的时间里有多次反转。其中铺垫了很多伏笔,在我想电影该如何收场的时候,伏笔解答了我的疑惑,也终成为众人原谅男主的原因。再说说演员的演技,女主可谓是摇曳生姿,普通话不好,但是用在这部电影中却阴差阳错的恰到好处。包贝尔终于摆脱了我对他之前演技烂的固有看法,这次让我眼前一亮,其余的老喜剧人依旧能力超强。总之,这部电影笑点频繁,以至于我腮帮子疼,演员演技全都在线。《大红包》在我看来是一部不错的喜剧电影

36分钟前
  • lwwwwyyyy
  • 推荐

《Big Red Envelope》看的真尬…虽然,

41分钟前
  • 榴鲸🐳
  • 推荐

我无比讨厌包贝尔……就是很讨厌,看不下去

42分钟前
  • 小P呵呵
  • 很差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导演虽然炒了七年前的冷饭但是有些段子仍旧挺操蛋的,放在今天也并不过时。但是现代物质技术的升级即使剥去了以前的粗粝感也改变不了各种符号间透露出导演对劣质品质的一味追求...

43分钟前
  • 西南偏南
  • 还行

6.0/10,翻拍自导演2014年自编自导的《红包》,剧情90%一样,但在原版的基础上修改了一些比较明显的逻辑漏洞,制作层面自然也更精良,算是《红包》的优化版吧。

45分钟前
  • Yahto
  • 还行

还戏中戏呢,咋不找王千源来客串暴揍一下包贝尔…

48分钟前
  • 百代过客
  • 很差

凤袍凤冠霞帔挺好看,其他的没啥说的。包贝尔绝对是影院黑名单,死都别想出来。包贝尔要么是脑子有问题,要么是三观有问题,怎么能写出这么烂这么三观不正的剧本。一个垃圾人,因为那可耻的自尊欺骗所有人,诽谤前女友,最后搞臭了前女友让她失去了高富帅男友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名誉,洗白了自己赚了钱还抱得美人归,付出的只有一个道歉和半年工资

53分钟前
  • 载之空言
  • 很差

挺好的喜剧电影,不懂为啥评分这么低

54分钟前
  • 推荐

喜剧很难,片很现实,红包问题是很真实的。

55分钟前
  • 陈谡
  • 推荐

超级大烂片

58分钟前
  • 狼矛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