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角头2:王者再起》的主题比第一部更直接——复仇。
在制作上,不仅动作戏更精致,演员也有升级,包括邹兆龙、王识贤(曾参演《艋舺》),还有新生代演员中的代表人物郑人硕、黄尚禾、唐振刚、黄腾浩等。
天会黑,人会变。
曾经做兄弟重情重义;而现在讲的是江湖利益。
曾经称兄道弟,我可为你两肋插刀;如今你不认同我,我就灭了你小弟。
于是为了给死在敌对帮派的兄弟报仇,他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这条路从踏上开始,就注定万劫不复。
你说这种片子暴力吗?
暴力。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有很多人都在靠这些“角头”生活,没了他们,自己也找不到未来。
兄弟和道义,就是一切。
看了这么多的黑帮电影,我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隐退的老大们都学会了忍啊,估计他们的想法都是忍一时风平浪静,再忍忍就可以回家好好陪陪老婆孩子,安心养老了。
可迈进了黑这条路,哪有那么容易迈出去的。
所以大部分的老大结局一般都比较惨,不是被自家小弟暗算了,就是被别帮派的小弟暗算了。。
来吐槽一下这位仁哥,最后闪回的镜头是他跟刘认识的时候,刘那时候就有经济头脑,仁哥倒是很能打,然后刘给阿仁钱的时候他没要,说:一个学校的给啥钱?!
看出他很讲义气,看重兄弟这份情义。
不过问题是全片看完,仁哥给我的感觉是他太重这份兄弟情义,把兄弟当成一家人,我觉得这样也挺好,但是你特么没脑子还是看《热血高校》看多了,之前老大压着你我认了,可是老大死后你一点套路也没有就去单刀赴会是几个意思?
除了讲义气、能打外不知道还有什么特点,最后要不是阿庆等几个小弟及时赶到怕是早就凉透了。
再说下这位刘健,他这么能赚钱我是真的服,如果他俩结合一下那就完美了。
倒是觉得刘的缺点就是阿仁的优点,刘的优点就是阿仁的缺点,不过刘的缺点(不讲义气)最终也让他赔了命,虽然不是想要的结局,但是也是全片所要突出的主题:悲歌就是兄弟情。
你看阿仁的手下相处的都很好吧,跟一家人一样,但迈进黑这条路就身不由己,身不由己,人命在天。
这其实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家人离开亲人悲痛欲绝。
反观刘这边,小白毛死了他一点也不关心,完全就是一冷血动物,虽然像杀手一样很酷,但是身边的小弟会怎么想呢、毕竟人都是有感情的,想用钱来拴住他们是不靠谱滴。
回顾下全片,一开头部分还是比较乱的,不过到后面就简简单单一条线了,阿仁小弟死,接着刘健小弟死,接着两帮混斗,然后阿仁小弟再死,然后两帮继续混斗,老大和解失败,阿仁小弟自杀,阿仁很生气,单刀赴会差点凉了,幸好小弟们赶到继续两帮混斗,“突突突”,后来被抓,阿仁看望小弟们,刘健被手下干掉、end
看到影评里面的网友说,小潘跑路20年是因为干掉了常威的2个手下,不确定是否凉了。
有好多评价都在引用现实的法律,去佐证为什么要跑20年。
我只想说几点:1、阿超被坏坏枪杀。
坏坏P事没有,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连个拘留都没有。
OK,可以说是老板娘打过招呼了。
2、兄弟复仇干掉坏坏。
小潘跑路。
(严格按照现实法律来定义)3、阿标用汽油虐杀小胖,并将尸体丢在马路上。
然后又被压下去了?
这个说不过去了吧?
(老板娘给压下来了?
)4、最终决战,一群人在刘健的大本营BRA TATATATATA……手枪步枪冲锋枪,就差丢手雷了。。
警察来了,抓了现行。。
然后,只是坐牢,阿仁逍遥法外,剩下2个小弟进去度假。
(老板娘又打招呼了?
)不管多大规模的杀戮,案件都轻描淡写被压下去。。
小潘干掉2个持枪追杀的小弟,却要跑路20年,巨大的精神压力还导致了他最终的自杀。
他是把老板娘给日了,拉这么大仇恨?
我猜想大概结局为什么阿仁没事,刘建死了。
因为高副(替女老板出面)一直对刘健处理事情的方式有所不满,阿仁之前有给刘健打最后一通电话说现在该他出招了,有可能就是他也搭上了“女老板”那条线,然后阿标应该是女老板那边的人,决定洗牌换阿仁替他们在黑道稳控局势,所以结局刘健死了,阿仁没坐牢。
(纯属个人猜测,不喜勿喷)😂
本影评写于2018年9月16日看了最近据说口碑很好的台湾黑帮燃片角头2,不禁一声叹息。
都8102年了,黑帮片还在用做不做毒品生意来给双方制造矛盾,从而突出兄弟情意的真挚可贵。
整部片子主线就是邹兆龙跟王识贤在势力观念帮派等方面的冲突,但是人物刻画非常粗陋,情节简单,不知道是不是剪接的原因,显得特别不连贯。
邹兆龙这么好的动作演员,没有给动作戏,全靠台词,但是腔调又显得跟弱智,不知道为什么总把阿仁叫做阿仁娜;高捷堂堂社团老大,整天的理念是以和为贵,纵然有保住既得利益不愿再起纠纷的因素存在,也不能这么怂啊?
手下管不好,敌人应付不来,居然能活过半集,最后居然被心肌梗塞带走了,高捷老大再怎么有资历,导演也不能这么宠着他啊。
极恶非道里村濑组组长可是一上来就被打脸,然后直接领了盒饭。
贵董这个角色我觉得应该找个和平鸽来演会好点,毕竟古惑仔里的大飞也敢直接跟靓坤正面刚。
整部电影在阿庆跟宗保乱床对泣的那一段就开始垮了,到潘帅留遗书上天台仰式自由落体那段我直接懵逼,分不清这部到底是一部劝良向善警戒片,还是反向励志教育片。
全片最后靠枪战勉强挽救回来,但是已经垮的不像样子。
按理说台湾不应该拍出这种水准的片子,不仅跟十五年前的无间道无可比拟,跟韩国片诸如卑劣的街头相比也黯然失色。
不过可以明确的是,这个片子还是比大陆片优秀很多,毕竟大陆没有黑社会,只有流氓堆,角头2敢把老板娘三个字提出来,就已经胜了。
剧情来说比较烂,没有新意,而且没有能突出改变的意义。
假设是想拍成教育片,前大半段就显得格格不入,如果是动作片的话, 邹兆龙 就没有发挥其优势。
等于交易一个艳星拍戏,但是做正经角色,有毛线意义。
所以变成了四不像。
还不如正正经经,拍成一个动作片,配合这个演员整容,还是可以的。
而且名字叫 王者再起,根本是词不达意。
所以这个电影,基本上可以不用看的了。
①什么是角头?
来看看电影里面的解释。
“早期的台湾有很多角头,他们不是黑社会,他们只是一群有正义感的年轻人,为了保护庄头的利益,与外来势力对抗,发生打架冲突。
久而久之,追随的人越来越多,势力也越来越大,获得大家认同,成为地方的领导人物,这才是真正的角头。
”——贵董②全片的主线故事围绕着旧派角头和新派角头的理念冲突展开。
旧派守规矩,做事有底线,新派实力强横,但毫无底线可言。
想要在台北这个城市里继续发展,新旧两派一战在所难免。
③ 北馆阿仁这个角色,从影片开始的时候的冲动、急躁,到后面的沉稳、冷静,王识贤的演技可圈可点。
因为势力变大不满足于现有地盘,而对憨春动手,被贵董压了下去,到后面慢慢的修养心性,理解角头的真正意义,可以看作是一个人逐渐成熟的过程。
面对邹兆龙饰演的老兄弟David给出的巨大诱惑,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坚守底线,架可以打,毒绝不碰。
而阿仁一直听从贵董的教诲事事忍让健合会,怨气的积累和矛盾的升级最终将剧情推向高潮大战,誓与刘健分出胜负,保护角头的和平。
④ 邹兆龙饰演的健合会会长刘健,表面斯文却是心狠手辣,为了达到统一台北黑道的目的,和政府合作,不择手段。
从一开始好学的好好学生,变成后面心狠手辣的黑道大哥,让他走到这一步的大概是无休止的欲望。
而他的下场,也并没有让人失望,应了他自己的那句话。
⑤ 北馆五虎将的阿庆,大概就是年轻时的阿仁,能打、能想,也冲动,也讲义气。
但是他得到的,是两个兄弟在角头矛盾中死了,一个逃亡回大陆,经不住没有希望的人生,自杀了。
他和另一位幸存的宗保,也难逃进监狱的命运。
⑥ 整部影片看下来,让我一直想起的是当年火爆的古惑仔系列,一口一个义气威风,老大兄弟一个一个的死于非命。
一时的出头威风,换来的是不知何时就会到头的江湖归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影片中阿仁对熟睡的女儿说的一番话,或者正是导演想要传达给观众的讯息。
《角头2》公映以来算是近年来台湾影坛的一个高潮,浩大气势卷席全台街头的游街造势宣传堪比领导人竞选拉票,也基本横扫了今年的台湾影坛各种奖项,原因是除了电影本身出色之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可以是台湾男星男色大汇集,片中无论是帅老男人还是年轻帅哥多如云,连邹兆龙、楼学贤这种虽然算是台籍
「帮我点几首兄弟的歌。
」贵董。
「什么是兄弟的歌?
」小姐。
「悲歌,悲歌就是兄弟的歌。
」贵董。
⑦ 《角头2:王者再起》有一个出色的前半场,可惜败在结局太紊乱,就连想要教育观众别走歹路都说得不够精采;如果觉得《角头2:王者再起》搔不着痒处,建议各位可以看马丁史柯西斯导演的《四海好家伙,那部片完全颠覆观众对于帮派人生的浪漫想像,用巨大的怀疑恐惧与不安讲「豪赌一把」人生(包括帮派份子和他们的女人们),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⑧ 《角头2:王者再起》的帮派势力 北馆老大贵董,高捷北馆角头老大高国仁,王识贤北馆阿庆,郑人硕北馆阿超,黄尚禾北馆潘帅,唐振刚北馆宗保,张再兴北馆胖达,吴震亚健合会老大刘健,邹兆龙健合会阿标,黄腾浩健合会坏坏,古斌健合会Diablo,孙国豪
在前半段的时候,街头斗殴,各种利益情谊的交替,很有黑社会的味道。
后半段就很默默莫名其妙,人突然死了,突然大佬也没了。
没有剧情铺垫,直接垮掉。
枪战之后在监狱,刘建的被枪杀,好像是导演没有时间一样,临时补拍,一点意思都不懂,敷衍观众,打斗戏可以了,情感戏没怎么有,对江湖社会有情怀的,推荐可以看看。
台湾的“角头”,大概类似香港的“社团”吧。
不管怎么样,都已经“企业化”,人家也算是有营业执照的某某公司了。
故事的开始,“老大专业户”身为老大,就教导手下的小弟,安安稳稳过日子就蛮好,打打杀杀的事儿少做。
这……,这明显不符合角头精神啊。
第二代的扛把子,对此还是有些不理解的。
但为人重信义,老大说什么,哪怕心底不认同,行动上也不敢做什么。
对于安稳的家庭什么的,其实心里头还是蛮不在乎的。
接下来的故事,基本还是正常套路。
在同一辈里头,也有想着上位结果没上位的,强烈的“上位”念头,促使其“铤而走险”,一个剑走偏锋,一个尊重传统,一场冲突不可避免。
扛把子至少还知道一点隐忍。
而第三代的小弟们,“是可忍孰不可忍”,江湖么,不就是热血青年的战场么。
昔日的兄弟,终于要分道扬镳。
还当真是“人在江湖上,几多恩怨尤”。
不过,这兄弟俩的对话,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
身为“反派”,心里头还是有几多感慨,往日的社团虽然看起来江河日下,但身边的小弟个个忠心耿耿,自己虽然风光,但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按理说,“反派”能有这样的觉悟,应该相当可以了,结果到最后,还是被自己的小弟带沟里了。
这……着实悲哀。
当然了,俩兄弟之间起了争执,幕后的大佬们还是想着“以和为贵”的,看看这“场面”,参会人员有局长,还有议员,还真是很直白,一般人也不敢这么拍吧。
最后,这兄弟较量的背后,还有一股“势力”,代表人物是楼学贤,倒是很惊喜的。
不过这次楼学贤也仅是个代表,他传的一句话很是耐人寻味——我们要的是长治久安。
仔细琢磨,自行体会。
一、首先谈谈这部电影最大的1个问题*煽情部分代入感几乎为0潘出逃要么理解成刺杀老大担心强烈报复(但是20年的这个点似乎又在暗示诉讼时效),要么理解成规避法律诉讼时效问题(而又和后火拼入狱形成矛盾)。
不带家人抑郁而死绝对强行。
超死的煽情片段时长甚至远超情绪铺垫时长,渲染不够二、但是仍然不能否定整体上的高质量*和社会现实的紧密结合2022年蔡中文爆出的“角头拉票丑闻”,极大佐证了网友推测的“女老板”映射“暴力小英”的论断(不排除歪打正着的可能性),后人观之,或民间早有风评、昭然若揭,或制作者心知肚明知晓幕里乾坤、含沙射影。
这样一看,弯弯省内观众的观感,应该更加值得玩味。
*重点人物形象塑造老套但经典“以和为贵”的贵董,“顾全大局,心中热血未消”的仁哥,“利益至上”的刘健。
除了仁哥,着重凸显的人物心理的挣扎徘徊之外,贵董死前有力竭的嘶吼,刘健饭桌上有“从未料到如此结果”的真情流露,我们都能够看出来稳定人设背后人性的复杂。
其实个人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加贴近现实,真能做到统领一方的强人,作风一定沉稳透彻,有极强的克制力,可以想象一个心口不一,阴晴不定的领导会导致怎样混乱的局面发生。
至于贵董,如果没死,他表面上的“和平主张”是否会发生转变也不得而知,但是也只有突然的死亡会留给主角团更大的发挥空间,我想这也是制作者权衡利弊下的一个结果。
这也是很多影视作品惯用的套路*暴力美学足够到位不论是开篇的日式暴力美学的片段,还是光头胖子坠楼脑浆崩裂这种具有冲击力的画面,亦或是倒挂烧尸的镜头表现。
个人看来还是足够优秀的(不得不说导演对彪形大汉领盒饭的镜头表现简直满分)。
也不得不说句题外话,看这部电影的契机还是看到白毛疯癫剪辑😂个人对这种角色确实没什么抵抗力,这也是继乌鸡哥之后第二个如此吸引我的反派角色了。
*剧情逻辑漏洞其实并不大一些情节安排其实很有深意,并不像大部分网友吐槽的极度弱智(毕竟如此简单的主线剧情,不至于拿捏的如此偏门):当然,潘线的逻辑和情感问题很大,依然非常膈应人(不过我直接快进了所有硬煽情节,所以整体观影体验还算良好)热血中年仁哥最后爆发是必然结果(开篇枪打小胖,故意的一语双关“处理好”)其实所谓的“劝和”一直没有在仁哥这里管用过也不存在一人一枪闯鸿门的低智举动(提前联系小庆的行为就已经暗示得很明显)顶罪是必然的,出生入死的兄弟顶包老大还能让老大安排好家人和自己的“进修生活”,这其实也很合理片中强调的刘健为首的为财为利的集团成员出现的背刺现象实属正常(敢动女老板的人?
你不活命了我还要活呢!
当平头哥把枪举起的那一刻,高副一脸泰然自若的神情想必也是吃透了这样的心理)闪回片段就埋下了兄弟注定决裂的伏笔(重利的刘健和重义的仁注定会走向决裂)所以总体来看,弯式矫情并不能掩盖这部黑帮电影的优秀之处,给到4星并不过分。
好看
摘取赫尔豪森职业生涯里最高光且最悲壮的生前一年时光,演绎他彪炳的人生。触觉敏锐、眼光超前、胆识过人、临危不惧,如果有幸不被日本赤军的衍生恐怖组织、德国红军派暗杀,他生命的延续,目测将会成为柏林墙倒塌后德国的伟大政治家。赫尔豪森、CIA和红军派的三线叙事并最终闭环,清晰交代了暗杀事件的来龙去脉,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