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电影你会在打开的一瞬间就爱上它,那叫一见钟情;有的电影你会随着情节的发展渐渐喜欢上它,因为总是有惊喜不断呈现;还有的电影你会在它将要结束的时候才发现它的魅力,比如《天堂电影院》,这三个小时的电影我在最后的半小时里泪流满面。
而这部电影属于第一种。
因为我一直不可救药地爱着童话,而德普的出场也并没有让我失望。
他多像一个孩子,紧张地躲在幕布后面,偷看观众的反应,逼迫工作人员说他的戏剧很糟糕,接着像个考试考砸了的孩子一般喊:我就知道!
我就知道!
有时候你会毫无理由地爱一个人,哪怕你遇见过好他十倍的人。
然而对于德普,我想说他真的是舞台上最好的。
看的第一部德普的电影是《加勒比海盗》,那么古怪,像一只精瘦的猴子一般的杰克船长。
接着是《理发师陶德》,被愤怒的火焰燃烧着的复仇者。
接着许多许多的德普,每一部电影里的德普都好像是两个人。
我说德普不是最英俊的,但他是我最喜欢的,多少人徒有美丽的外表,只有德普有令人心惊的灵魂。
我爱的是那一颗魂。
凯特•温丝莱特出场时,我才发现一个女人可以美得这样漫不经心,美得这样隐忍纯良。
她穿素色的衣服,她丰腴而美好,她从不皱起眉头,她就像女神一般脸上带着从容的笑。
那四个孩子也是可爱极了。
我认出了八月迷情里的音乐小天才和他沙哑独特的声音。
这孩子就像个小大人。
还有,还有达斯汀•霍夫曼。
那些白色的胡须是真的么?
他竟然已经这样老了。
时光呵,这部电影拍摄于2004年,离他“毕业”的1969年已经确凿是过了35年。
当凯特踏上梦幻岛的时候,我以为德普要去牵她的手,然后是接吻,然后他们和四个孩子就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可是我看到的是黑色的墓穴,冷雨,和哀伤的面孔。
还好我没有哭。
我只是遗憾,他们本可以组成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
她也知道不可能,只是她爱他,她说,我一直假装你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你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而这是不是真的已经不重要了。
You mean so much to us all that now it doesn’t matter if it’s true. 我多喜欢这样的故事,他从未对她说“我爱你”,可是他所做的一切都在说“我爱你”。
他们甚至没有拥抱,没有亲吻。
我说我爱的是德普的魂,她爱的也是他的魂。
这样的男人,喜欢孩子,迁就孩子,单纯而坚强。
我多喜欢他用鼻子吸住勺子的样子,我多喜欢他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的阴影,我多喜欢他说:One day,I will take you there. 我会带你去梦幻岛。
你知道吗你就是我的童话。
once someone said to me, "You look like someone out of the fairy tale." And I said maybe it's because I love fairy tales. And now I 've found my fairy tale. 看这电影的时候又哭又笑,还好寝室里只有我一个人。
请不要告诉我美好是假的,如果没有人相信还有美好存在,那么它就真的不存在了。
好的创作是惊心动魄的,甚至有时候很残忍。
这电影,初看会觉得詹姆斯巴里是个温情脉脉的好人。
但他确实利用了这家人处于低谷的情势,他儿时有一份得不到反馈的对母亲的爱,成名之后,当遇到一个绝佳的机会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抓住它。
关于他的计划,叫彼得的那孩子自始至终是反对的,四个孩子的母亲在那种情势下,也只能是有稻草就抓,不得不接受他无时无刻的实景创作,他的妻子说的很对,曾经以为作家有一个秘密花园,在哪里灵感像秋天的落叶簌簌落下。
巴里承认,根本没有,有的只是对人间苦楚肉贴贴肉的记录和美化。
他妻子离开他,也没毛病,生活就是生活,不需要二创,那太浪费当下的时光。
他喜欢希尔维亚是亲口讲出来的,希尔维亚喜欢他吗?
无所谓了,反正笔在他手里。
为什么要寻找梦幻岛?
片中的英伦建筑已经非常壮观,森林田园已经令人陶醉,乡村小屋已经如同油画,夫人们打扮得或艳丽迷人或纯情动人,先生们穿着考究彬彬有礼,那已然是一个比粗鄙的当今社会梦幻得多的世界。
我们想要的是什么?
人间不可能没有生死病痛,不可能摆脱悲欢离合,那个理想国一样的梦幻岛,似乎反而随着时代的前进而离我们越来越远。
死去的母亲是幸福的,因为她在身前身后都享有着爱。
锦衣玉食的巴里太太并不快乐,因为她的婚姻形同虚设。
寡妇母亲和巴里太太之间,相差的是四个孩子。
有了娃们的寡妇虽然忙碌疲惫却充满柔情和童趣,佣人围簇的巴里太太即使打扮得再美也少了温柔和善良的女人味儿。
所以巴里宁可顶着闲言碎语也要跑到寡妇家寻找生活的生命力、创作的灵感和爱的感动,因为在家里,他什么也想象不出来,什么也写不出来。
成年人的痛苦,在于他们习惯了做成年人,而且再也回不去童真了。
巴里对寡妇母亲的长子说,只用了30秒,一个孩子就不见了。
他在一瞬间长大了,懂得了生活的苦难,无忧无虑的日子便一去不复返。
从此以后,寻找一点点幸福的感觉,就会像寻找梦幻岛一样难。
看到最后,还是落泪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孩子。
遇到懂你的人,就好像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才思泉涌。
遇到不懂你的人,就好像每天都生活在沉闷中,遇到枯井。
就好像他的妻子,根本上是要偷看他的日记才能懂他。
他对他的妻子说,没有梦幻岛这个地方。
他对这个女人说,我一定会带你去看看梦幻岛。
她离世了,她去了梦幻岛。
他告诉她的孩子,母亲就生活在梦幻岛里,只要你相信,她就在那儿。
善良永远是和纯真绑在一起的。
Depp演的编剧,其实内心就是个孩子,他时常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
一场失败的戏剧,在他眼里,看到的就是整个都在下雨的灰色剧场;一只大狗,在他眼里,就是一只和他在马戏团里跳舞的熊;他戴上羽毛帽子,画上油彩,就是印第安人;和孩子们在丛林里玩耍,就仿佛狂风暴雨中的海盗;在床上跳闹着不肯入睡的孩子,被他幻想着飞出窗外,翱翔夜空。
他的世界梦幻而美好。
他用他自己的方式爱着孩子们,也爱着他们的母亲。
他的世界不被妻子理解,他们相敬如宾,却渐行渐远。
梦幻岛是他的理想国,是他想象中的世外桃源,虽然只是场戏,但他最终让心爱的女人看到了梦幻岛,精灵、仙女、森林、大海……而他的妻子,选择了离开,就像Depp说的“没有这个地方”,她永远都不会看到了。
可惜,所有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抵不过现实的无奈。
那时的Depp让人感觉就是一个无助的大男孩。
他用最温柔、善良的力量去爱着这一切,却还是免不了伤心难过。
孩子母亲的去世,是那么残酷的现实。
恍然间让我觉得,他也是为了逃避现实才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
他假装船长、假装印第安人,甚至假装是孩子们的父亲。
他陪着孩子们玩,带着孩子们在想象中游戏,教给孩子们去“相信”而他对这些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是他们纵容我的任性”PS.这么赞的一部片子,为什么只有7.7分,很不解。
原来早在这部片子里Depp就已经演过船长了。
难得见到Depp这种温暖阳光一面的扮相。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
James Barrie, fairy tale "Peter Pan"的作者,由Johnny Depp演来,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文人的忧郁和细腻,都可以在其深邃的眼睛中找到。
一个成名已久、享有盛誉的剧作家,但仍然保有孩童般充满想象力的心灵。
一点污秽都沾染不得,Johnny Depp的出异常纯净。
这是关于梦想和信念,还有成长的故事。
一个寡妇带着四个孩子,加上一位充满童真的作家,还有一条狗,就是童话故事的主角。
现实与幻想在James的脑海里交替,然后导演将其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然后,我发现,那些画面美丽至令人不敢逼视。
忽然间就问自己,你还相信有精灵的存在么?
早八百年就不相信了。
孩子总是很快长大,在不知不觉间。
可能某天早上睁开眼睛,已经长大;可能在他们父亲的葬礼上,在黑色的礼服和白色的玫瑰的包围下,瞬间长大。
像James。
当他弟弟死去,无法承受的母亲在愈加怀念逝去的孩子时,也愈加忽略眼前的这个。
直到他偷偷的换上他弟弟的衣服,走到母亲面前。
这,可能才是母亲第一次真正抬眼,看着James,只是他并不是她想见到的。
那一刻,Johnny Depp用独特的清澈音色,还有平静地悲伤着的语调,说:“At that moment, the boy, James, is gone.”那个极力想讨母亲欢心,想获得母亲怜爱的孩子,已经消失了。
他只能想象说,那可怜的孩子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不是天堂,而是叫Neverland的,只属于他和精灵们一起的乐土。
Pretend。
整个故事都围绕着这样一个词。
但是,它为寡妇及孩子们带来的愉悦又是如此的丰盈。
但是,母亲得病了。
残酷的现实将孩子们硬生生从童话里扯了出来,一夜之间,孩子们都消失了,他们不再胡闹,不再捣乱,他们照顾自己照顾母亲照顾兄弟。
我忽然觉得,人的童年,是否是另一种pretend,无意识下隐藏自己成熟的心智,而只为了享受那真正无忧无虑的几年时光呢?
要不,为何会成长地如此之快?
成长的进度,随着母亲的去世而提速。
那个乱砸乱嚷的Peter,已经学会用笔,用笔记本上的每一行每一字,去怀念母亲,去亲近母亲,在他的想象里。
自欺欺人?
谁不晓得呢?
不要因为理性告诉你什么,你就放弃感性的那部分。
想象里的世界非常甜美,当需要空间逃避现实的时候,为什么不在自己心目中的Neverland去疗伤呢?
给自己放个假,即使只有几分钟,想想那精灵飞舞的树丛,漂浮在自己脚下的云朵……然后,就又活过来了。
在这样一个季节,在我们面前的,或是考试,或是找工,或是实习……层层压下来觉得彷徨不能透气的时候,不妨看看这样的童话,在自己构筑的Neverland里去逃避一会儿,无论现实多么令人郁卒,尝试着去相信。
然后,睁开眼睛的时候,希望能够说得一句:“What a beautiful day!
“
成长是一步一步的,长大就是一秒的事。
在剧院里詹姆斯·巴里和彼特哥哥的对话。
在短短的几秒你成啦大人。
成长是被迫的,我们都在逃避,希望长大永远是下一秒的事。
前几天的时候,我整理了自己的书柜。
准备把一些认为自己不会再翻看的书籍封存或者转手送人,好腾出一些可怜的空间来放刚从JOYO买来的大批新书。
其中包括一本带有拼音和插图的《小飞侠》。
然后我认识了詹姆斯·巴里。
我在看这部电影之前,专门看了《小飞侠》封面上的作者介绍,也只是“作者为詹姆斯·巴里爵士,1860年出生于苏格兰,1973年去世。
据说詹姆斯·巴里之所以荣获英国皇家的爵位,是因为他写下了这本轰动一时的《小飞侠》”这样简单的字样。
DEPP饰演的巴里有着纯净的眼神和悲伤的面容,他还不是爵士,只是一个迷失在成年世界里的孩子。
看到观众们对自己的作品反响平平,他的世界会下雨;会在打开门的瞬间想象自己走进鸟语花香的房间;会抱着狗狗跳舞,想象自己置身于华丽的马戏团帐篷里。
就这样,在一个冷漠的成人世界里,为自己也为四个孩子们营造出一个温暖的角落。
每个孩子出生时的第一个笑声会产生一个小精灵,然而当孩子们不再相信世界上有精灵的时候,精灵就会死去。
我们逐渐地长大,无奈得看着自己的纯真被世俗而琐细的现实生活湮没。
然而巴里却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坚持着这样的信念。
他在妻子难堪的表情中把勺子贴在鼻子上,顶着大肆流传的谣言带着孩子们和Sylvia去乡村别墅,穿着喇叭裤玩海盗的游戏,无视别人异样的目光戴着印第安人的头饰出现,认真得对Sylvia说总有一天我会带你去梦幻岛。
开始佩服他的勇气,于是,简直要相信这是一个童话电影,而不是一个关于童话作者的电影。
直到Sylvia迅速被病魔击倒,才想起,这个世界,没有彼得·潘。
孩子们找到他,想知道一些关于母亲病情的情况,一次又一次地问他有没有办法。
巴里也只能无助地说:“不,我什么也不知道。
”这个世界是这样现实而残酷,强大的力量让每个人屈服,包括巴里。
他平静地对妻子说:“没有梦幻岛这样的地方。
”其实自己也不相信小精灵会存在了吧?
他只是在假装,假装相信。
最后他也只能像个脆弱的孩子那样,悲伤地大声说:“信念只能改变一些事情,而不是所有。
”这是一部残忍的电影,披着童话的伪装。
从此我再也不能用平静得心情看“作者为詹姆斯·巴里爵士”这样简单的介绍。
这个世界太过嘈杂,看似为了保护自己,孩子们越来越早熟,大人们越来越奸诈。
但是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美好,只是你我所渴望的实际形式不同而已。
其实《寻找梦幻岛》只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简单、浅显的道理,然后我身边的美眉直摸眼泪,斜后方还传来鼻涕拉瞎的声音,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没有人可以拒绝皮特潘那渴望的眼神——相信仙女的存在就拍拍手也好!
是呀,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仙女,只是我们忽视她太久太久,忽视到她甚至已慢慢的死去。
故事的开头索然无味,类似于电影中正上演的那部戏剧,人们假惺惺的恭维,作家夫人世俗的表现,作家的思维枯竭……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无趣。
直到作家在公园遇到那群可爱的孩子和单身妈妈之后,作家和我们的眼睛都变亮了一些……躲在长椅下那个孩子心里一定藏着一个爱幻想的仙女,他把哥哥幻想成某王子,并把自己投入大狱,当然公园长椅的底下便成了他的所在——痛苦的监狱。
作家忘情地与这些孩子嬉戏,开始是单纯的不能再单纯的幻想和海盗游戏,直到妈妈在看皮特写的话剧时不停的咳嗽,这一家才开始变得沉痛起来。
沉痛带来的是孩子们的早熟,是对内心那个小仙女的忘却,对很周围人们的质疑,对自己正做的事情的质疑……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质疑,尤其是当我们感到痛苦时,认为自己受到伤害时,被欺骗时,被错怪时……然而,当我们抛开这一切的一切,看看自己心中住着的小仙女,才知道自己拥有“超能力”,能直面真正的自己,而不被外界的评论所干扰。
所以,如果这个喧嚣的城市侵染了你,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欺骗了你,请你不要抱怨,不要试图以牙还牙,只要看看自己心中的小仙女,不时地和她们说说话,你就会变得更好。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唤醒心中的小仙女,多一些童真,这个世界就会更美好。
睡前问自己一句——今天小仙女了吗?
寻找梦幻岛1.伦敦1903,真人真事改编2.亮丽色彩3.用你的想像4.现实交叠梦想5.戏剧不应该被看得太严肃6.戏剧本来是什么?
游戏之作7.童真之心8.门里的琉彩9.没人相信他,他就不会成功10.梦幻岛,一个美好的地方11.你在三十秒内长大成人12.软清的配乐13.你灵感的源泉14.他过世了15.我们都逃不出时间的命运16.我们共度的夏天
2005/2/4 嘉禾
预告片很花哨,温暖的红色调,那些用无数纸板排列成的海浪,玩具鲨鱼,Johnny Depp假扮的戴眼罩的海盗船长……堆砌出另一场混乱冒险,充满幻想成分的轻喜剧。
“每个孩子出生时身旁都有许多的天使 当孩子开始每高叫一声我不相信的时候 便会有一个天使坠落死掉” 具体记得不大清楚 但这真的是一部很美的故事
矫揉造作,煽情刻意,真心不觉得好。德普剧中的两个经典造型后来还真的都成真了
童话电影总是有着对于童真的强烈呼唤,但这片还是平淡了点,没有像《仙境之桥》那样打动我。
If you just believe.
居然是皮特潘的故事
Peter Pan&Neverland。——只要相信就存在的不老童话。前半段有点冗长,后边十分精彩。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会觉得精彩,一些小小的细节却十分touching。作为剧情片不想用那套理论去分析什么。很多回忆的彼得潘。 ————NEVERLAND IS NEVER LAND
唯美的画风 美术设计特别棒 特别是现实和幻象的交错 小细节特别不错 故事温情
整篇都让我想起1993的《影子大地》。温情,也煽情,还需要再克制一些。
不是很喜欢这种风格,很抱歉我没有被感动
每次看的时候, 开场十分钟的dancing with the bear就把我搞泪奔了 T_T
@2024-05-31 12:20:29
用温暖诠释死亡的电影
............That is neverland.................
给成人看童话,给孩子看成长,最终所有人都在梦幻里得到治愈。欧洲乡村田园,英伦式婉约细腻,病娇物美的仙童之旅,彼得潘的赤子之心,游荡到了窗外就再也不想回来了。
这是一部充满了奇思妙想但还是看了基本等于没看的那种电影
好美的公园,好醉人的绿
当年看时只知道达斯汀霍夫曼和温丝莱特,还不了解约翰尼德普,哪知今日杰克船长如日中天。
Don't stop believing then you can go to the Never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