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又去补了一遍原版)比起原版的写实风 观感上精致一些。
感觉是奔着7 8分去的作品但是有没法自圆其说的部分(也有不少很常见的梗。
结尾真是 啧 反正给我的感觉就是老梗和想不出来怎么结局才这么拍的),部分新意有一点新鲜感和冲击感(眼珠之类的)最多只能给7分了。
和与神同行给我的印象一样,影片看起来很精致,但整个故事大框就有些不足。
但与神同行虽然我一直在吐槽(漫画里没有的)亲情故事主线,但得益于漫画,地狱七层审判的大框和与特效结合的都不错。
再就是与神同行我觉得highlight是糙叔一秒泪目变脸/而这部的highlight我觉得是熊叔吸毒之后仰头那一段的演技了。
(还有要吐槽的,金柱赫本人的演技是很亮眼。
但他夫妻俩的角色定位是吸大了么?
反而感觉是躁狂症之类的?
)
北上后的杜琪峰为了制度也是呕心沥血,硬是贴着红线飞行,所以,杜琪峰的毒战只能算合格之作,远远不能表达他想表达的内核之万一。
这旧酒来到韩国,棒子可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赶紧拿个新瓶来装,还深怕不能触及些什么现象级的东西,偷偷再勾兑了一下,嗯,这下够烈了。
节奏尺度结构统统加大力度,完全一气呵成,除了暴力有点过头,其他没什么问题。
惯例,不剧透。
说演员吧,赵震雄还是那个胖胖滑头的速射炮同志(暗算)最得我心,其他角色都马马虎虎。
我肯定不算1988粉,但真心给狗焕实力圈粉,和帅不搭界,就是酷,干干净净,酷。
三星给毒战,加一星给狗焕。
《毒战》有个精彩的故事,精彩在于一个逼仄的环境和事件中,两个主人公都在扮演双面,波谲诡诈,等于四个角色的纠缠,使故事的走向有了多种可能性而引入入胜。
在这点上,原版、韩版核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壳子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至于表现的好不好,见仁见智。
或许是太想在原版的基础上做出不同,韩版在暴力表现和反转上加大了力度,正是这种过强的表达欲,反而使片子脱离了实际,飘了。
你们是毒贩啊,且不说找个农家乐就开始制毒、在地铁站下面开了个高大上的据点有多不靠谱,就是内部清洗都要搞个大爆炸,韩国那弹丸之地,你也不怕把三胖惊动了,以为韩国要搞鸡毛,悍然先发制人带兵打过来?
也且不说一个大毒贩的基本盘是一个毛孩子、两个聋哑人,就是运作一个跨国网络竟然多年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无人察觉,我问你怎么做到的?
克格勃、cia都比不过你,贩毒是过家家吗?
这逻辑硬伤太大了,已经不能用合理虚构解释了,只能说对毒贩的嚣张和剧情的反转吹牛比吹过了。
片子里有刻意模仿《黄海》、《新世界》等经典片犀利血腥的地方,但缺少那些片子营造的氛围,不仅没让人产生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代入感,反而觉得国产毒贩狂的沙比、棒子毒贩二到缺心眼、咱们的李先生有自闭幻想症——这都是他自己做梦的吧。
唯一有点感觉的是那两个文能掌握制毒高科技、武能杀入重地安天下的聋哑人,放的比较开,演的确实比较像疯子。
还有一个过分的就是情绪的积累,对于一个大毒贩,为了防范篡位、为了给养母和狗狗报仇,就引入警方,把组织搞个玉石俱焚,这心智水平怎么做的老大。
那么牛比且一切尽在算计的人,不知道“江湖事,江湖了”?
你让那俩赵子龙一样的聋哑人直接做了对手不行?
只能说导演是为了营造复仇情绪而营造。
好吧,我们暂且理解为小伙本来就想做个安安静静的独狼毒贩,没想到名头太响,被人争抢,迫不得已掀了桌子,那警察组长经过多年努力,历尽艰辛、损兵折将、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终于破获大贩毒组织,并让一个大佬露出马脚,为啥最后自暴自弃,不想活了呢?
是因为小伙一句我信任你?
还是因为上级暂时压住调查?
你是有多基情,还是多职场小白啊。
情绪累进不通啊,我宁愿相信他是因为这个大一摊贩毒网络竟然迟迟发现不了,ak大酒店里狂扫的失职,羞愧难当自杀谢罪的,都不相信这是悲观绝望到弃世的。
太过刻意的涂抹肃杀、凄凉情绪了。
一个好故事,讲好就可以了,想法太多太乱,又填不住坑,过犹不及。
另,为啥片子里多数人都那么丑且油腻,视觉上就让人难受。
两个炮灰小护士不错。
2018韩国动作片《毒战1》,翻拍自2012香港同名电影,豆瓣评分6.6,时光网评分6.3,IMDb评分6.6。
韩国版虽然名为翻拍,说是改编更为准确。
韩国版但只是采用了香港版的几个桥段,对原版故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二者风格截然不同,差别很大,有浓浓的韩国电影风格,原版很有亮点的结尾高潮戏的手枪大混战,在韩国版则完全消失。
韩国版最大的改动是设置了一个隐藏的大反派李先生,全片围绕着李先生的真身而展开,这和原版的故事架构大相径庭,显然导演是为了让故事更有波澜,但影片实际的反转效果并不好,观众从一开始就能猜到李先生显然就是面无表情的柳俊烈。
悬疑片的套路都是如此,经常露面的角色一定是从不露面的隐藏角色,这一套路自从《非常嫌疑犯》就确定下来了。
这种套路还包括角色在开篇不久就貌似死了,但是导演没给明确死亡的镜头,这种剧情角色肯定没死,这是给片尾反转做的准备。
香港版的结局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中国电影必备结局,而韩国版的结局则类似于《杀人回忆》,大反派李先生金蝉脱壳。
不过我2023年重温时看的是131分钟的加长版,结尾男主将李先生枪杀了。
韩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很少有正面和正能量的,韩国电影很乐于黑中国,本片中有浓浓的中国元素,有来自于吉林的毒贩子、有设在中国大陆的毒品工厂,还偶尔能听到国语对白。
韩国版的动作戏是韩国电影惯常的血腥暴力风格,怎么狠就怎么来,看多了韩国犯罪片就见怪不怪了。
主人公赵震雄演得不错,不刻意造作,塑造的角色有血有肉,表演上要比香港版孙红雷的表演更熟练。
香港版并没看好的古天乐的表演,没想到本片中古天乐的角色的饰演者柳俊烈更差劲,几乎没有表演,把面无表情玩深沉视作演技,令老谋深算的幕后大头目角色大为逊色。
一众演员中最有亮点的是戏份不多的毒贩子情妇,表演得非常疯癫和张狂,堪称“韩版小丑女”,虽然表演上有些用力过猛,但令人过目不忘,女演员能如此颠覆形象放得开演绎角色,令人佩服。
表演最差的是女警察,一副百分百的整容脸,既不好看,也毫无演技,肯定是某个投资商安插进来的。
2023年,NETFLIX网飞出品的续集《毒战2》上映,继续探究李先生真身。
我不禁醒悟,电影是为了爽的吗?在看电影的前面的部分,我确实觉得,心跳战栗,因为这样的场面对我来说很惊悚,演员的表演和日常相差好大,我一下没有接受过来,很拽的样子,血腥的场面,各种狠话,各种摔东西,酒色财气毒一个不缺,话说这样的人怎么能当上老大呢?不知道说些啥,电影充满了艺术加工。
一下子让我去反思电影的意义,这种冲击部分让我感到不适。
韩国版《毒战》翻拍于杜琪峰导演的电影《毒战》。
韩国版的毒战并没有完全按照原版来翻拍,而是就几个经典的场景来翻拍,其他的故事叙述则是按照韩国本土化来拍摄的。
韩国版的《毒战》,与其说是翻拍,不如说是根据原版的故事重新改编并创新了故事。
韩国版的《毒战》主题就是“寻找李先生”。
从一开始制毒工厂爆炸,贩毒集团女干部死里逃生,来到警察局寻求保护。
通过他的描述,可以得知,李先生是一个很神秘的人,掌握着制作毒品的重要信息,没有几个人知道李先生的真实面孔,也有很多人在说自己就是李先生。
制毒工厂爆炸后,幸存下来的只有徐永乐和一只皮肤烧伤、已经奄奄一息的狗。
徐永乐帮助警察一边见毒品原料的卖家,一边和自己的上级见面。
这一经典场面则是真实的还原了原版电影。
在制作毒品的过程中,见到了自称为李先生的布莱恩理事。
布莱恩理事也承认了制毒工厂的爆炸是他一手策划的。
最终我们可以得知,徐永乐就是传说中的李先生,为了给自己的狗狗报仇,同样把布莱恩理事的皮肤烧坏。
这部电影中,谁是李先生,很好猜。
一是制毒工厂爆炸后,徐永乐是唯一幸存的人。
贩毒集团的女干部虽然死里逃生,但是却在警局被人下毒,死在警局。
二是即使制毒工厂被炸,不能使用,徐永乐依然可以找到制毒的地方,就是聋哑兄妹的所在地,而且徐永乐可以用手语和他们两人无障碍沟通。
三是所有人的交点就在徐永乐这里,警察通过徐永乐来抓毒贩,提供毒品原料的卖家跟他联系,布莱恩理事跟他联系,即使制毒工厂爆炸,他还可以找到替补的制毒工厂。
表面上看是有着淡淡忧伤,人畜无害的徐永乐,其实也有着狠毒的一面。
他利用所有人为他服务,包括警察,布莱恩理事,聋哑兄妹。
在看到自己的母亲死后,狗狗又受了这么严重的伤,虽然表面上没有显现出什么,但是得知布莱恩理事就是幕后元凶之后,他就计划了设计布莱恩理事。
最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电影的亮点在于聋哑兄妹。
和原版的大聋小聋一样,这俩兄妹也很厉害,不仅可以制作毒品,武力方面也很厉害。
最终,徐永乐可以抓住布莱恩,并报仇,兄妹两人出了不少力。
和原版毒战的结局不同,韩国版的结局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枪响之后,不知道警察和徐永乐谁生谁死,还是都没死又或是都死了。
一整部电影都在寻找李先生,最后锁定谁是李先生之后,李先生的生死并没有说明,留给了观众无限的遐想。
暂且不提这部电影的改编问题,单纯的从电影的角度来看这部片子还是典型的韩国犯罪片。
大主线还是警察缉毒犯,个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振雄的警察带有那么点儿“复仇”的味道,虽说警察缉毒是天职,但你“李先生”杀我线人,公开挑衅,我要不抓到你怎么能咽的下这口气,于是故事从复仇“李先生”开始了。
“复仇”化的场面对立是韩国犯罪电影的惯用手法警察欲复仇“李先生”,“李先生”通过警察复仇“布莱恩-李先生”,各个角色之间的尖锐对立使得片子立马就饱满了起来。
影片展现手段的依然简单粗粝,但视觉冲击依然很大,眼球泡酒、生猛吸毒、炙烤活人、刀刮生蚝等,以极其压抑的气氛展现血腥、暴力与人性中的恶带来的情绪当中。
施行“追凶”与“复仇”的人物从警察蔓延到“李先生”,较之前的韩国犯罪片相比,赵振雄饰演的警察角色很微妙,我本以为影片的结尾应该是“李先生”成功复仇并逃脱,导演吐槽一下对警察、法官与新闻媒体等公共权力的不信任,没想到警察还是找到了“李先生”,这一点稍微有点出乎意料。
极端的人物:公共权力和罪犯以及母亲的形象在韩国犯罪片儿当中,有典型儿的三种形象分别是——有部分负面形象的公共权力、作恶多端的罪犯以及一个悲情化的母亲。
片子中这三类角色形象应有尽有,先说公共权力的代表赵振雄的上司对公众官宣“赵先生已经落网”,其实观众都知道那个“真正的赵先生”还依然逍遥法外。
安抚群众的公共权力除此之外个人认为赵振雄这个警察角色身上依然有股子“邪气”,这股子“邪气”体现在他酒泡眼球、吸毒后拿枪指头的场景,在追击“赵先生”的整个过程中,他的命运像每个毒贩子一样不由自己掌握,无法保护自己的先人、无法保护自己的手下。
酒泡眼球
试毒后的拿枪指头本片儿中的几个反派也超级有特点,有吉林省的大毒枭陈河霖 ——这种得意洋洋、潇潇洒洒的暴力罪犯凭借着个人魅力真的是很圈粉儿啊。
陈河霖
(超像张一山- -)
陈河霖还有神学学位的假“李先生”,赵振雄也说了装了那么久的儒雅,终于露出邪恶的獠牙了,个人觉得神父不该那么早的打人,因为出场儿的时候太儒雅了,张口闭口救赎啊信仰啊什么的,给我这个人是李先生的感觉太强了,但打人打早了后面带来的反转有点弱了,以为带着面具模仿恶魔就是恶魔了,但其实看见“恶魔”时候暴露的恐惧暴露出其实也就是只披着羊皮的狼。
不得不说的是演员演技真的到位,特别是最后被活烤的时候,青筋暴露,让人隔着屏幕都闻得见那股烧焦的肉皮味儿
儒雅的假先生
绝望无助的假先生作为最终大Boss的“李先生”从头到位一直保持面瘫的模样,最后审问的时候的龇牙咧嘴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审问再说说那个领养“李先生”的母亲,母亲这个人物形象在韩国犯罪片儿里很微妙,这些母亲无一例外都是为母则刚,将亲情放之于一切准则之上,在面临困境的时候只得依靠自己的力量,这跟韩国奉行男尊女卑的儒家文化体系有关,令女性社会地位远低于男性,影片中“李先生”选择复仇的主要原因就是养母在工厂爆炸中被炸死,更容易强化犯罪片儿的悲情色彩,从而获得观众的同情和共鸣。
收留徐英洛最后谈一谈电影的结尾,开放式解决一声枪响到底是哪个死各有各的理解,在我看来如果按照传统的韩国犯罪片来看大概率是警察在拿起枪的瞬间被“李先生”干掉,罪犯脱逃挑衅公共权力这是典型的套路,如果按照中国电影的套路看,很有可能是这样“李先生”拿枪,但拿枪的目的不是为了枪击警察而是诱警察击毙。
因为这时候“李先生”的身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谁都可以带上面具成恶魔(说到这想起前阵儿看过的《哥谭》第四季,小丑的主张),复仇的计划已经完成,可以探讨下关于幸福的定义了。
整体故事感觉叙述的没什么问题,影片张弛度上也不错。
其实这部电影的核心应该是李先生找自我认同的过程,一个偷渡来的小孩,不断的去给自己打标识,找存在,正像男主说的,你有感到幸福的时候吗,也许那一刻李在男主这里找到了对自己的认知,第一次有人肯定的认为他是谁。
正如聋哑男女在制毒时大声的播放音乐一样,正如男主一心想抓李先生是因为死了线人一样,人总是在寻找自己所缺失的,所失去的。
没看过原版毒战,所以可以当作一部新电影一样去看这版。
你既然叫《毒战》韩国版,就别怪这多人拿来和杜琪峰的版本来比较。
你既然敢改那么多,还不是很好理解,搞什么开放式结局,就别怪一众人骂你装,故弄玄虚。
你把个熟悉的配方给搞砸了。
但是,这完全是两个故事啊,老铁。
尽管都是缉毒的,人家韩国版本的英文名叫 Believer,是信徒啊,不是DrugWar啊。
咱们用信徒这个名字来看,故事就有意思多了。
1. 李先生好多人都相信李先生是最大的黑手。
神秘,没人知道是谁。
货好,量大。
为了自己的秩序会杀掉好多中层大佬。
所以,李先生啊,多少罪恶嚣小藉你之名。
开头的制毒厂爆炸,也栽在李先生头上。
警察侄女的被害也是李先生所为。
李先生到底是谁呢,不重要啦。
群众相信你是个无恶不作的恶棍。
2. 陈河林这个来自东北的毒贩子啊,真是有意给我们抹黑。
他只用现金,也不让人知道自己。
多疑,凶狠,嗜杀。
他受不了LED灯,穿个睡袍拿个枪。
白酒里泡着眼珠子。
他说啊,我谁都不相信。
怀疑所有人,所以才能做大?
所以才客死他乡?
3. 布莱恩这家伙是个富二代,留学修的居然是神学。
衣冠楚楚的,张口闭口,信仰是幸福的基础。
连杀人前都要说,让我为你祈祷吧。
警察的侄女是他杀的。
去警局举报的女同伙也是他杀的。
爆炸的工厂是他干的。
狗也是他害的!
他信什么呢,他相信有钱有势就为所欲为。
4. 徐永乐小业务员的样子,很年轻,很克制。
他出差早回来,结果爆炸案得以幸免。
他本来打算什么也不说,却受不了狗被烧伤了。
一个喜欢狗的人能坏到哪里去呢。
他也是个可怜的人,隐瞒了自己好多可怜的过去。
眼见自己亲生爸妈吸毒死在集装箱里。
养父母又被炸死。
警察说,你小子老实点,我一点也不信你。
可这小子却说,没关系,我相信你。
他一定也恨那些李先生和陈会长。
他没有什么队伍,不过是大小聋。
他不可能做那么多坏事。
但是他制毒,他大概也恨吸毒的人。
自从在集装箱里看到父母死在眼前。
他相信,会有人来铲除邪恶,主持公道,保护弱者吧。
5. 赵警官组长,多年与恶势力斗争。
他大概相信,揪出李先生就能天下太平吧。
结果布莱恩被第三方给收拾了。
李先生另有其人。
领导和大众需要抓住李先生,他就屈服了。
他独自驱车千万里,找到徐永乐。
如果恶人逍遥法外就鱼死网破。
可三个人一条狗,并没有再制毒。
最后的执念,没了目标。
他问,你的幸福时光是什么时候。
一心干掉恶势力的警察,为了抓坏蛋拼命的时候是幸福的吧。
6. 观众结尾的枪声,到底是谁死了???
多少观众在问这个问题啊。
有的相信是徐,毕竟他制毒啊。
有的相信是赵,他生无可恋啊。
有的相信是都,原版就是都死了啊。
——别再念叨蔡添明的原版了好吗。
这是个叫《信徒》的故事。
你相信什么,就会发现世界是什么样子,就会有什么样的眼光,就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这就是老辈儿人说的,心诚则灵啊老铁。
今年的韩国电影圈,除了《燃烧》外,当属《毒战》的天下了。
电影一经上映,就凭借着37万观影人次的好成绩,打败了《死侍2》、《复仇者联盟3》把持六周之久的单日票房纪录。
并且连续十几天占领着韩国票房的冠军宝座,着实火热了这个夏天。
《毒战》改编自杜琪峰执导的同名电影,讲述了为抓捕韩国最大规模的贩毒组织背后的神秘大BOSS――李先生,警察元浩与李先生手下成员徐英落联手破案的故事。
说是改编自中国的同名电影《毒战》,但在故事情节设置上却又有所不同,改编后的《毒战》也相当精彩,带有韩国式暴力美学的特点,细节处理到位,张力十足。
谈到本片,不得不提的是影片的明星阵容,诸多实力派演员的加盟,精湛的演技、精彩的故事情节让本片在收获了冠军票房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他是《请回答1988》中表面刻薄冷酷、内心却十分温暖的成均家二儿子金正焕。
他是《好运罗曼史》中对科学着迷的工大出身男齐休浩,木纳而呆萌。
而此次《毒战》中的徐英落这一角色,平凡的外表却是幕后的最大黑手,也让其演技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除此之外,金柱赫和京熙妍扮演的“瘾君子”形象传乎其神,令人赞叹。
金成玲饰演的吴妍玉会长,车胜元饰演的布莱恩理事,朴海俊饰演的朴善昌常务,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影片从组长的线人――秀晶的死亡开始讲起,这也奠定了组长要抓住李先生的誓死决心。
但对于无名无姓的丝毫没有踪迹的李先生,如何找到他成了最大的困难。
正当无从下手之时,一场有意策划的爆炸,让幸免于难的吴妍玉自己找上门来,也为寻找李先生带来了一丝希望。
但很显然,故事不会这么顺利的进行下去。
吴妍玉还是被杀害了。
最终,所有的希望都落到了工厂爆炸中唯一的幸存者――徐英落身上,一个平凡、沉着、没有过多面目表情的被称为徐代理的小人物,成了寻找李先生的唯一线索。
而对于徐英落所提供的信息,元浩只能选择相信。
徐英落透漏,李先生将要进军中国,与金柱赫饰演的中国商人秦河霖进行合作交易。
并且当毒品生产完成时,李先生将会现身露面。
所以才有了之后的元浩假扮朴善昌去见秦河霖,再到瞬间变场,假扮秦河霖见真正的朴善昌。
这一过程中的金柱赫和京熙妍的破格表演吸睛无数,赵震雄在影片中被迫吸毒后的真实表现,也让人拍手叫好。
好在秦河霖最终答应了合作并提供了原料,而在制盐工场制作毒品时,车胜元饰演的布莱恩理事也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中。
就在毒品制作完成后,准备进行下一步计划时,徐英落、元浩、德川(小组成员)被突如其来的秦河霖的人带走。
在被识破身份之际,一番激烈的枪战打起,危机关头,徐英落拿起枪救下了元浩组长。
这方有惊无险,但留守在制盐工场的两名组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最终制盐场爆炸,东宇死亡(小组成员)。
怀着悲痛心情的元浩,虽对徐英落有所怀疑,但为了见到李先生,只能选择再次相信徐英落。
最终,元浩见到了自称为李先生的布莱恩,徐英落也被朴善昌带走。
而在元浩眼中,这根本不是真正的李先生,只是一个冒牌货。
就在以为徐英落会被朴善昌处理掉,两方激战的同时,一切的反转开始了。
真正的李先生原来就是一直在身边的徐英落。
这之中的柳俊烈与车胜元的对手戏,可谓精彩。
车胜元将恐惧演绎的细致入微,柳俊烈则将徐英落之前的压抑与愤怒全部爆发了出来。
将狗的遭遇在布莱恩的身上全部上演了一遍,最后将其丢在公众的视线内,自己全身而退。
在普通民众的眼里,李先生已经死了。
但只有组长知道,真正的李先生早已逃之夭夭。
影片最后,元浩找到了徐英落,两人相对而坐。
望向窗外的元浩问了一句“你有过幸福的时刻吗?
”,随后眼中含泪的看向徐英落。
最后传来的只有枪声……也许他们最终选择逃离这个世界,逃离苦痛,去寻找真正的幸福时光了。
并不是一次照搬全就的翻拍。很喜欢believer这样的主题,深挖了关于信仰的意义,至少在立意上跳脱了本身的故事内核吧。角色的深度挖掘都已不再是黑白道义、仁义这样的层面了,归于了个体,归于了人本身的欲望与痴求。挺深奥的其实,结局那白雪皑皑的场景和枪声,居然让人产生了沉浸感!
信这东西 就是要当面讨个说法
看过新世界吗?翻拍自无间道,不一样的剧情,但是一样好看。而这部前段剧情十分好看,但是到了后面都不行是很多电影的诟病,另外杜琪峰的毒战也不是那么好看,请豆瓣的装比货省省吧。好看就是好看,别装得很高深一样。
两星半。赵震雄最帅一役,但这翻拍的实在没多大意思,从文戏到动作戏全面平庸。其实在我这儿原版也只能在杜sir作品里排到中下水准,这部翻拍除了借用了原版的题外,内容几乎全是韩国商业片司空见惯的戏码,味同嚼蜡。
失望,有些九十年代港产片里的过火癫狂,比如切手打电话,背后用电焊烙印。却忘了类型片里最本真的模样。聋哑兄妹的设置,比起李菁郭涛的大小二聋,也只能是各有所长了。
男主好韩好丑
平庸,为了适应韩国电影的审美和风格,几乎是魔改,基座上的冲突和戏剧张力弱化了太多,跟杜琪峰版的《毒战》不能说是相差很大,简直是毫无关系
确实没有一点杜琪峰的影子了。
这哪是翻拍…
对原版古天乐的角色(也就是这版中狗焕演的反派)改编得太流俗,失去了独特的冲击感,变成通常黑帮片或悬疑片里最后反转出来的幕后大佬。反派的狠劲有种为暴力而暴力的感觉,都比较单薄。
既然要另起炉灶,又何必套用原版剧本。不仅失了杜琪峰电影的冷酷神韵,又没有达到韩国警匪类型片的一般水准。就李先生借警察之手对自己的贩毒集团进行清洗的创意还不错。原版《毒战》是迄今为止香港影人北上拍的最好的电影,虽不是银河映像集大成之作,但却可以看见许多之前银河映像的影子。
23.12 改编尚可
中国毒贩夫妻全片最佳
算不上翻拍,顶多借鉴了互换交易人的桥段,拍的乱七八糟的,票房在韩国居然能大卖?柳俊烈演技负分,电视剧1988是不错,但电影就算了吧,他在《王者》里的表演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你们自己看看《沉默》和韩版《小森林》就知道了我为什么这么说了。
打从一开始我就说,如果想模仿杜Sir,绝对会扑街,但李海暎没有。韩版把整个格局做小,从斗智斗勇变成了加强人物背景和心理的描写,可以说是完全脱离了杜版的另外一个故事,着重点在信仰。但我不觉得这样改就是失败。况且再看杜版海报基本上都是古和孙两人,但韩版,是全部人,这就是最根本的区别。
翻拍了杜琪峰版的几个段落,其余部分基本没什么联系,人物关系也比较简单,总之还可以。
杜琪峰同名电影韩版翻拍,保留了大体架构跟几个原作场面,剧情改动颇大,把着力点放在了幕后Boss的身份上,弄成那种剧情翻转式韩国罪案片,Boss很好猜也没啥说服力,故事讲得啰嗦,无甚亮点。
之前觉得杜版一般,这一对比,杜佬的导演手法那是大师级的啊~韩版就一学徒工~
这个结局,是什么鬼?为什么?是因为警察自己也失去了目标吗
内核都没整明白 这片子要是拍成南北韩之间做生意还有点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