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期待一部好莱坞式的商业大片中,寻求情节的曲折,娱乐的煽动以及感观的刺激,,那么这部电影一定会让你失望。
An Unfinished Life就是这么一部讲述普通人生活,普通人感情的看似平平淡淡的电影,但在这普通的故事后面却隐藏着强烈的感情。
电影在感情的意义上涉及很多,白发送黑发的父亲一直难以克服失去爱子的心痛,并在心痛中迷失生存的方向;痛失爱女但依然勇敢面对人生的的餐馆女侍;因意外事故导致内疚而永远逃离爱情的单身母亲;因从来就没有父爱却一直渴望父亲般感情的小女孩。
我们的人生重满了磨难和失意,为了从这种生活的不满中逃离一下,我们才会去看好莱坞式的大片,从大片带来的各种刺激中逃离现实的沉重和伤痛。
但有的时候,我们仍然想知道面对生活的痛苦的时候,别人是怎样做的,所以我们会看反映真是生活的电影,从中的到自己感情的写照和宣泄。
An Unfinished Life就是这样展现了几个人生活的不同侧面和在每一个人看似正常的面具下面心的疼痛和感伤。
就是如此绝望的人也可以因为爱重新振作,生命才重新重满意义。
如果你经受过痛苦,经受过失去,经受过爱,你就会明白An Unfinished Life所想讲述的一切。
人生因为爱的存在才有意义,不是吗?
如果大家心中永远是悲观的灰色,重满了内疚,重满了痛苦,重满了不满,重满了愤恨,重满了指责,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这部电影是一部触动内心的电影,对于麻木的人生麻木的情感起到一点微小的触动。
我喜欢这部电影就是因为它让我在重温人生的很多失意的时候明白人生还是有着温暖。
静谧的农庄,两个老男人相依为命。
确切的说是艾纳一边打理农庄一边照顾着被熊袭击致残的老友米特。
生活不易却不是因为生计,而是艾纳如鲠在喉的丧子之痛。
艾纳每天都去儿子墓前与儿子面谈,却始终没有真正地直面夺走儿子的那场交通意外。
米特则总是坐在屋外安静地看着这一切,他不去开解艾纳,因为他懂得有些痛因为未负其重就别轻言感同,无法分担就别大言炎炎。
生活在平静的淡淡忧伤中流淌,然而这份平静却被三个外来之客而打破:艾纳儿子交通意外的肇事者同时也是艾纳的儿媳,带着艾纳从未谋面的孙女为了躲避家暴倾向的男友投奔而来;害得米特落下终身残疾的凶手,那只大棕熊又一次下山觅食进入农庄范围。
于是两条关于伤害与原谅的主线交织展开,带来一场应该如何面对人生之中大得大失的思考。
生而为人,谁又不会犯错呢?
也许对于他人无心之失而给自己带来的伤痛,原谅他人也许更是一种开释自己,正如米特对待棕熊以德报怨的态度。
艾纳起初无法接受米特的做法,正如艾纳无法接纳令自己丧子的儿媳(当然他的固执与坚硬可以理解),但他的心即便如冰川版寒冷坚硬也终被孙女天然的亲近与温暖的陪伴融化。
也许疗愈伤痛的不单是时间,而是在时间中无声无息肆意生长的情感。
当然并不是所有伤害都值得原谅,艾纳儿媳的暴力男友再次寻踪骚扰,对待这样的无耻妄为只配得到艾纳端起的猎枪。
动人的情感、动人的风景、动人的配乐、动人的结局,让困顿于生活囹圄中的人相信,头顶的阴霾终将散尽,前方终有某个遇见让人感慨:一切都有最好的安排。
所谓对治愈系的青睐,不过是对自我救赎的坚持。
所以,所有治愈系的作品都该被支持。
因为生活虽不完美,但值得。
观电影《未竟一生》而感:这是一部伤感、纯爱、但又温情脉脉的影片,剧情平缓如山间黑夜流动的泉水,又如炎夏海边吹来的晚风,慢悠悠的流淌进心里,暖人心窝,大歇班的深夜住在温暖的屋子里,窗外飘了雪,看这样的电影在合适不过了,摩根弗里曼真是一颗黑人明珠,非常喜欢他的表演~《应该相信有些电影能够治愈心灵》
2012-06-17 在平静如水的山野和木屋里,导演讲了一个关于饶恕的故事,人对人的饶恕,人对熊的饶恕,熊对人的饶恕,人对自己的饶恕。
在枪火泛滥的西部片场景里,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却更加吸引人的关注。
2005年的电影,罗伯特•雷德福 Robert Redford已经68岁,每一道皱纹都仿佛写着故事,但即使从我这个男人眼里,这是世界上最帅的老头,没有之一。
在外表上,男演员还是能占很多便宜,可以像罗伯特•雷德福 Robert Redford一样帅,可以像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一样顶着满脸的老人斑但是睿智,也可以像肖恩•康纳利 Sean Connery一样,70多的时候举着杠铃但是风度翩翩。
在远山的映衬和一棵高大的松树下,Einar对着儿子墓碑的独白,让人唏嘘。
最终让他打开心结的,不是老伙伴,不是那头熊,唯有他儿子生命的延续,孙女儿(小女孩的可爱不输于任何明星)。
生命的延续其实是人类在这颗孤单行星上的终极目的。
《an unfinished life》(《未竟一生》)老实说,刚开始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觉得有点沉闷,而且也不懂它在讲什么,只是抱着既然已经看了就全部看完了的心理而在继续着,但是,越往下看下去越被它所要表达的东西给吸引住。
原谅。
那头袭击过米奇的熊又一次出现在农场里。
被男友虐待的简带着女儿格里芙逃出魔窟,在无可奈何之下回到了格里芙的祖父的农场。
原谅与被原谅的故事在这里展开。
所有的心结都要解开,所有的迷茫也都要被打破。
儿子的死去令恩那尔不能正确地面对人生面对生活,而且将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在了简的身上,甚至是自己的孙女的身上。
这无论是对简,对格里芙,对恩那尔自己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意外事故的发生不是简所希望的也不是她有意的,意外就在于你并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但是你的孙女还活着,你也还活着,你有没有想过,一天她会想起你。
”米奇的话,唤醒了恩那尔心中对孙女的爱,那份爱中包含了对儿子的怀念。
虽然米奇一直生活在被熊袭击后了的那样痛苦的状态中,但是他并没有责怪那天酒醉的恩那尔,毕竟谁也不知道会有那样的事会发生。
他也还是亲切的称呼那头袭击自己的熊为“my bear”,即使还有一点残留的怨和恨,他甚至还一直关心着那头熊在被抓之后关在动物园中的生活。
在当他看着那头熊在笼子里惊恐无奈的样子的时候,一点点的怨恨也都化为了灰烬。
他请求恩那尔将它放走。
米奇和那头熊的最后一次相逢,当熊吼叫着冲向米奇的时候,我的心不由得纠了起来。
它会再次袭击米奇吗?
可是它停了下来,最后面对平静的米奇离开了。
我在想:是不是它感应到了什么?
认识到眼前的这位老者是自己以前袭击过的人?
因为他的原谅,因为他的宽容,它才被重新赋予了自由?
影片的最后,是恩那尔和米奇的一段对话恩那尔:“你认为那些死人会关心我们的生活吗?
”米奇:“我想会的。
我想他们会原谅我们的过错。
我甚至觉得这对他们来说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恩那尔:“格里芙说你做了一个有关飞行的梦。
”米奇:“是的。
我飞的那么高,恩那尔。
我可以看到青色的山变成更深的颜色。
从这里你可以看到所有东西,而且我现在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以原谅的事情了。
原谅,让自己放下怨恨,不再让怨恨控制着生活,掌握着心情。
大概怨恨是人这一生最沉重的负担吧,它让你在生活中迷失,在情感的自闭中迷惘。
沉湎于过去的伤痛不可自拔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踽踽独行。
直到一个契机的到来,于是他在宽恕和谅解中得到解脱。
照亮自己也圆满了他人。
是的,契机,挣扎与皈依,温情和救赎,我们都在等一个契机,回归本真的自我,温暖与爱未竟一生。
生活在小镇上的人们似乎都有自己的心事。
苍茫的自然也更容易触动每个人的神经,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搅起心底的往事。
低矮的房屋,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于是广阔的天空与雄伟的山脉总会在一张照片中占有最大的空间。
没有车来车往,本来狭窄的马路也变得宽敞。
悠闲静谧的环境,美得那么不真实。
于是,恍惚间也会觉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是那么地不真实。
无论是愤怒与淡然,大家都在这个小镇寻找着自我原谅与救赎。
艾纳固执地认为是由于珍的不小心驾驶才导致了车祸的发生,自己挚爱的儿子才会命归黄泉。
心里的这个结始终困扰着他。
老人总会在午后对着树荫下儿子的墓碑说话,试图寻找着心里安慰。
当珍带着女儿出现在农场时,这个典型的西部牛仔依旧放不下心中的愤怒,勉强地允许她们可以在这里暂住一个月。
只有面对着面交流,一切才有解决的可能,心中伤痕的治愈也从这里开始。
珍忍受不了男友的暴力,于是带着女儿格里夫离开。
无家可归,不管多么地不情愿,最初生活的地方就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去处。
试图能够得到艾纳的原谅,谁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倔老头依旧无法释然。
住下来,到镇上找工作,搬离农场,前男友的骚扰,对于一个有坚守的漂亮单身母亲来说,生活从来就不简单。
米切像是一个局外人,听得到每个人心里的挣扎。
艾纳宁愿和自己这个糟老头生活在一起,也不愿敞开心扉,去接受在自己面前的快乐生活。
珍寻找原谅无果,但却有着超强的生命力。
而米切唯一放不下的是曾经攻击过自己的那头熊。
熊造成了自己的跛腿和背部的伤痕,从而需要艾纳照顾起居。
但熊被捕捉被关进动物园之后,看到熊失去自己生活天堂的萎靡,米切却再而三地要求艾纳去营救。
再次和熊相遇时,米切坚毅的眼神似乎在向之前的自己说再见。
格里夫则是个活生生的天使,成为每个人寻找救赎的载体。
欧美人对孩子的爱是彻底的、全方位的,不仅为孩子打造一个完美天堂,任何人都不允许侵犯孩子,否则会受到重上加重的处罚,而且从智商和情商两个方面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
格里夫成为连接妈妈与爷爷之间的纽带,当艾纳开始接纳格里夫的时候,心中的愤怒也开始化解,“美丽的女孩从不发生车祸”,一语双关,事情开始向美好的方向发展。
格里夫又跟着爷爷参加解救野熊的行动,帮助米切卸下心头的那块石头。
不小心地碰到刹车档,造成爷爷的骨折,一切都是导演安排的一个轮回,每个人都会在生命的轨迹里通过必然或偶然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心灵救赎。
透过那道墙,外面就是一个宽敞的世界。
瑞典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的作品要比他本人名气大很多,在《不一样的天空》、《浓情巧克力》、《忠犬八公的故事》和《一条狗的使命》这些如雷贯耳的列表里面,《未竟一生》有点儿无声无息。
莱塞的叙事风格一贯的平静淡然,将生活的波澜隐藏在每一天的日升日落里。
在这部美女珍妮弗·洛佩斯联手老将罗伯特·雷德福和摩根·弗里曼的温馨隽永之作中,导演谱写的是一曲质朴感人的亲情之歌。
怀俄明州优美的草场,广阔而美丽,宁静恬淡的农舍里猫咪一家和干脆面和谐共处。
远山中那只悠闲的大熊,在与人类的冲突中尝过笼中滋味后重又欢乐地奔跑在云天之下,电影中这些可爱自由的生命映衬着每一个人孤独磕绊的生活,虽然烦恼心结不断,明天仍需努力继续。
孙女与爷爷,女儿和妈妈,老友、恋人、朋友、亲人间的初识与纠缠,最终都随着那只远去的大熊一起,通通被宽恕,放手。
很符合心境的家庭电影,又美又舒心,治愈创伤,燃烧希望,喜欢极了💝。
看了这部影片,仿佛脱离了世间的尘俗,真下让我们思考应该怎样去生活,过好我们在人世间的每一天。
场景十分唯美,让人向住。
没想到美国片子也能拍出朴实平淡的类型。
看完《未竟一生》开始洗刷以往对美国影片的印象。
片子的主题相当明确,就是宽恕。
由一个怀俄明牧场的家庭往事来诠释这个主题。
牧场主的艾纳的独子在车祸中丧生,他沉浸在巨大的丧子之痛的阴影里,难以平复。
并且艾纳将怨愤都发泄在粗心驾驶的媳妇琼身上。
为此,怀着身孕的琼选择了离家出走。
几年后,由于遭到男友的虐待,琼带着她的女儿葛瑞夫来到怀俄明的牧场,来到她死去的丈夫的家。
讲述了各自如何放下心中的怨愤,懂得宽恕和理解。
艾纳原谅了他的儿媳;米契原谅了攻击他的黑熊;葛瑞夫原谅了妈妈。
开始过新的生活。
故事很简单。
平淡日常的对白,人与人之间不习惯太靠近的相处,经常用粗暴的言辞来驱逐情感的羞涩。
可能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人必须使努力令自己变得强硬来适应环境。
可是更多的让我感觉到,在彼此貌似疏离的表象底下,有着脆弱真挚的内核。
艾纳到儿子的墓碑前。
他坐在墓碑旁的木凳子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说发生的事。
言辞简单,却能让人感受到他对他儿子的爱。
艾纳每日为米契擦药、打吗啡来减少疼痛、照顾米契的饮食起居、平常与他斗嘴、两人坐在屋外的凳子上聊天。
彼此虽尽是粗言粗语,但是彼此深厚的情感仍能让人辨识。
艾纳与他的孙女之间的情感更直白些,教她修车、骑马、挤牛奶、开车,这些琐细的生活小事,让人觉得温馨可人。
即使艾纳并未原谅琼时,他还是相当关心她。
他明白琼被前男友虐待,得知琼的男友来找她时,便拿着猎枪强硬的赶他离开。
故事的生活性很浓。
他们不动声色的过着平凡的日子。
在平静的生活中,他们各有各的错误和难以释怀的疼痛。
他们在面对众多人世的伤痕,依然拥有坚定的内在。
虽然难以跨越,但终究还是能够Move on,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影片是少见的清新可喜,看完之后有一种释然。
生活当中有许多失意之处,诸如:得不到的爱;忌妒;积压的怨愤;彼此曾经的互相伤害。
不管怎样,都终将过去。
在荒芜世间,能把握的感情日渐稀少,握住手中所拥有的,不要松开,不要伤害。
一大早起来能看到一部好片子,一天的心情都会很好^O^~除了全片养眼的俊男美女以外,美丽的西布风光,乡村农场,蓝天牛仔,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简单顺畅的情节,理解与原谅其实是那么简单。
那只熊是真的么
老年心态很重,平淡的没有一丝涟漪,与罗伯特雷福德和摩根弗里曼相比,詹妮弗洛佩兹的表演差了不少,只有“I had a music teacher who was a lesbian,you guys are gay,right?”那段还算有意思。
最近的口味实在是。。。家庭
==1==XviD.2CD-WAF 真是一部佳作,一部LOST AND FOUND的温馨家庭片。。雷德福和弗里曼都以老朽之身践行了自己是一贯的演技派,洛佩兹脸蛋和演技都不错,不过屁股太大搞得太多。。小妞妞很是可爱呦。。
每听到摩根弗里曼的声音就感觉片子不会差。
简单平淡的讲述生活的片子,就好似杨德昌的故事,只是环境背景换到了对观众尤为陌生的美国乡村——太多美国片儿都是在大都市里轰炸眼球。生活化的故事往往给人以更真实的情感体验。忘掉沉重的恨,学会原谅,几乎全部人生都变得轻松灿烂。
如果不自信就会害怕改变。。美国疗伤系家庭文艺剧。。
很安静的片子 "it looks like there's all reason for everything."
迷人的中西部。。。2012.1.11
没有什么不可以原谅的事情
自然有味!
小孩不可爱。。。摩根弗里曼又残了
女司机不要开车宣传片
治愈系乡村的温情,可不可以不拍西部片的每个小女孩都那么入戏。
补标。
关于爱,关于亲情,以及关于面对失去,要如何坚强。。。。平淡从容的美国西部片。
还可以,和解与宽恕的故事
开头便知结局了
平淡有真情,琐碎不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