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的近路
Meek's Cutoff
导演:凯莉·莱卡特
主演:米歇尔·威廉姆斯,保罗·达诺,布鲁斯·格林伍德,威尔·帕顿,佐伊·卡赞,雪莉·亨德森,尼尔·哈夫,汤米·尼尔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简介:故事发生在1845年,西部大迁徙的步伐刚刚迈出,想要穿越那片荒芜而又充满了凶险的蛮荒之地,除了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运气之外,智慧必不可少。三个家庭决定离开故土,寻找新的生活,为了自保,他们找到了一位名叫米克(布鲁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 饰)的向导,希望他能够护送他们安全抵达目的地。 然而,当众人..详细 >
太闷了。
画面太美,中段关于男女的闲谈有趣,对峙有趣。有些田壮壮的味道但是画面技术比田做的好,这跟摄影条件本身可能也不无关系
莫名其妙。
一群人在荒漠里走啊走走啊走,看到一棵树,然后就没了…… Michelle Williams和Paul Dano,你俩接的片子还能再小众点么?
老西部故事背景+不确定原理语义,直接联想到了科恩的电影,不过和科恩的反理性比,《米克的近路》的反神性创作似乎要简单一些?至少剧情更容易形成闭环,更能简单地被导演驾驭。另外,科恩电影的麦高芬不会被赋予性格,而且故事背后的逻辑是没有拍出来的,本片中姗姗来迟的印第安人的提取折叠了前者的麦高芬设置,一人之构建即可完成静置主体的工作,本身的反神性与悬而未解的结局交汇出对神性的期盼,;置之于真实的历史中,恰好是可望不可即的凝结
失效的语言,绝望的行走。应许之地在荒漠里终于成为男性筛子一样漏洞百出的拓荒精神罗织的骗局。此时女性的决定与符号一样的土著也并非象征着希望,而是象征着打破与见证。前方依然未知,但首先要丢弃烂掉的马车。你无法想象我们建造了何等宏伟的城市,但不管是那个人种,死了一样会招苍蝇。保罗达诺和伊利亚卡赞其实是传统基督教拓荒者的代表,而Meek 则是美国西部精神的诈骗犯。他们失能也意味着整个历史叙事在新大陆的失效。此时站出女性,几乎是政治宣言了。
有印第安人出现的电影都很好睡...
8.0/10。三个家庭在向导米克的带领下横穿蛮荒之地迁徙向远方,却在中途迷路经历了各种艰难。最终他们在一印第安土著的带领下找到了水源暂时解决了困难,但依然还没找到走出蛮荒之地的路。影片运用充满西部风情(蛮荒等)之美的高水平摄影、舒适的音响、大量自然光、较少的特写与配乐、缓慢克制的表演/剪辑/叙事节奏、固定或缓慢的运镜等营造了带着自然主义韵味的美而沉静(这种沉静符合角色们在极端环境的挣扎求存)的诗意。但:1、主情绪电影不该使用群像叙事,扣1分;2、影像表达有些冗余,扣0.5。
突然发现女主是米歇尔·威廉姆斯(亡命驾驶)
一天整了4部冷片的字幕后,凌晨看了这部片第二遍,这是什么精神。推荐给喜欢看闷片的。1.33 . 觉得棒, 全方位的反类型, 反西部/男性神话
2013-45。太闷了
历史重写,所谓“开放结尾”是对道德叙事的结构性完成
雷查德拍摄西部的片子很难和西部片的固有印象铆合,她极其个人的拍摄方式下展示的图景注定不同。电影里大部分都用自然声,少数重要转折配音乐,最大程度让观众代入电影里的危机,同等接触蛮荒的西部和神秘的印第安人,不是戏剧性,而是真正的生存考验。
拿什么来看懂你,我的大闷片。
+
观赏性不佳,但是能看出导演的思想。
导演比较自我沉迷于,拍得有气度。PS.小米,Jlaw和芮妮简直三姐妹,韦恩斯坦审美流。
中山大学滑动门协会观影第十七部。
没劲。特无聊的片子。
在莱卡特反类型的画幅(与《第一头牛》一样)里,广袤的西部荒原被肢解为垂直的平面,确定的冲突被消解为不确定的路途和模糊的暗夜。作为象征的英雄不见踪影,而饥渴疲乏的肉体终于得以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