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爱与死亡

Love and Death,Love & Death

主演:伊丽莎白·奥尔森,杰西·普莱蒙,奥利维亚·格雷斯·阿普尔盖特,法比奥拉·安杜哈尔,派屈克·福吉特,基拉·波泽尔,哈珀·希斯,阿梅丽·戴利莫尔,邦尼·盖尔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爱与死亡》剧照

爱与死亡 剧照 NO.1爱与死亡 剧照 NO.2爱与死亡 剧照 NO.3爱与死亡 剧照 NO.4爱与死亡 剧照 NO.5爱与死亡 剧照 NO.6爱与死亡 剧照 NO.13爱与死亡 剧照 NO.14爱与死亡 剧照 NO.15爱与死亡 剧照 NO.16爱与死亡 剧照 NO.17爱与死亡 剧照 NO.18爱与死亡 剧照 NO.19爱与死亡 剧照 NO.20

《爱与死亡》剧情介绍

《爱与死亡》长篇影评

 1 ) 观后感。

今天终于把爱与死亡追完了,不得不说HBO真是神剧生产线。

本剧来源于真实事件,德州斧头杀人案,最终凶手被无罪释放。

(以下涉及剧透)奥妹扮演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主妇坎迪蒙哥马利,因厌倦平淡的日常生活,与邻居艾伦约定 无感情出轨。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二人便云淡风轻的回归家庭,仿佛这段婚外情不曾出现和发生过。

1980年6月13日,坎迪带着自己的女儿和艾伦的女儿(两家一直都非常要好,孩子也在一起玩)准备去上游泳课,去艾伦家拿艾伦女儿的泳衣,坎迪未料到,艾伦的妻子贝蒂,忽然问她是否与自己的丈夫有过婚外情,坎迪承认了,贝蒂拿起了房里的斧头,二人扭打在一起,最终贝蒂被反杀,坎迪砍了她四十一斧。

——这也是坎迪最终被无罪释放的理由(正当防卫)。

这个案子当时轰动一时,拍这种片子实在是有难度。

不仅案件人人耳熟能详,从何处作为切入点更为重要。

《爱与死亡》用奥妹做女主角确实高明,奥妹实在是美貌又人畜无害,后期演出的冷漠又神经质也让人不寒而栗。

让人恨不起来。

轻拿轻放又张弛有度的表演像极了这个平地惊雷的案子。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霎那间,轻舟已过万重山。

其实这个片子我觉得好在于比较客观的平平静静的叙述案件之后,留白更多的探讨人生的无常与荒唐,人类情绪的复杂多变,难以掌控,童年阴影的影响深远,以及生活对于每个人的折磨。

不矫情,不洒狗血,也不讲课。

人人都作恶,人人都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无私且无辜,人人也都可怜。

都是被生活撕碎的人罢了。

最终每个人都付出了代价。

贝蒂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艾伦付出了婚姻的代价(结多次婚离多次婚)坎迪的辩护律师唐 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993年还是1998年饮弹自尽)而坎迪蒙哥马利,如果真如她自己所言,她只是出于自卫反击,而非蓄意谋杀,砍41斧只是因为后期无法自控(也许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魔鬼都会在某一时刻探出头来),那么她后半生也将活在内心的牢笼中。

那个牢笼深不见底,毫无光亮,时刻会将她拉入深渊,释放心中的猛兽,只需一个嘘声。

 2 ) 出轨与血案

HBO2023年出品的一部犯罪美剧。

1980美国德州发生了一起轰动全美的斧头🪓杀人案,全美产生轰动的几个原因:1、因婚外情引发2、杀人凶手是一个平日在他人眼中活波、社牛、精明、迷人又娇小的家庭主妇candy3、凶案现场的异常惨烈、被杀者30岁的白人女性贝蒂身中41斧头,尸体血肉模糊程度连出警的警员都无法接受4、更让美国民众无法接受的是,该案经过陪审团决议,candy的谋杀罪名不成立,原因是candy是出于自卫。

candy的辩护律师唐克劳德请来了一位精神病学家,他通过催眠术了解到candy童年受过创伤,而认定candy患有一种叫“解离症”的精神疾病,指的是患者在记忆、自我意识或认识功能上的崩解,起因通常是极大的压力或极深的创伤。

《爱与死亡》则是根据这个真实案件而改编的美剧。

看完后的感受:1、性格决定命运candy性格中有着她迷人的一面,精明能干、精力旺盛,活波热情,作为全职主妇把家庭打理得紧紧有条,在教会也深受教友们喜欢。

精明能干的人往往不满足于现状,总会欲求不满,虽然她有着让人羡慕的家庭,生活优渥,但婚姻中的平淡,丈夫对她情绪上的忽略,让她觉得索然无味。

她的出轨,其实是一种精心策划的自我价值的证明,证明自己对异性依然有魅力,证明自身的社会存在感。

她与艾伦之间的婚外情应该是只与欲望相关,全然与爱无关。

她原本以为一切都在她的可控范围之内,包括婚外情的开始与结束,不曾想到艾伦的妻子贝蒂的性格中也有她看不见的一面。

最后的血案,其实是两个精神都有缺陷的人的对决。

2、原生家庭决定性格。

虽然剧中交代的不多,但candy的母亲应该是对candy要求比较严格,控制欲比较强的一位母亲。

在四岁的她受伤后都不会温柔地安抚她,而是不许她哭,为的是不能让急诊室的人看见她的疼痛与脆弱。

这个童年里的创伤事件使得幼小的candy将愤怒与恐惧埋藏在心底,被精神病学家分析为在她砍杀贝蒂时才将这么多年对母亲的怨恨与愤怒爆发出来。

3、国家制度也决定了个人命运。

candy最后被认定为无罪,与西方国家刑案的陪审团制度有关。

这点对死者贝蒂特别不公平。

即使是自卫,超出必要限度,也是要负故意伤害的刑责的。

 3 ) 美国没有“自卫过当”这个定罪吗?

20250414爱与死亡。

豆瓣分数并不高,也不是因为猩红女巫奥妹(只是觉得这个女主怎么很像奥妹)。

我承认就是因为丑男和美少妇的出轨视频剪辑才看的。

故事线其实很简单,就是“男女出轨,男的老婆发现了要砍死女的,女的自卫反击杀了原配”,老实说,故事是真的乏善可陈,但是导演功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这算是导演的功劳还是编剧的呢),竟然拍出7集的紧张刺激。

虽然我觉得拍成两个小时的电影应该会更好看些。

相信这部剧,是不可以有第二季的(据说是真实故事改编)。

 4 ) 观感真心不错

偶像童话剧看多了是会对颜值反差比较反感,我本人也一样,看的时候很隔应。

但是文学艺术就是需要戏剧性的,我个人感觉男主的“丑角”形象是加分项。

上天给了女人们天生的美貌,而赐予了男人们不一样的魅力。

不过剧中男女主的相互看对眼,确实太突然了,没怎么交代。

(ps 本人不喜欢肥胖,健身房又花不了几个钱)

 5 ) 爱死机表示还少了机器人

爱死机表示还少了机器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6 ) 一番唏嘘

其实,我觉得这部片子最让我震撼的是,一场出轨,虽然已经控制得完美无缺了,但是最终结果还是一地鸡毛。

这就是这部片子的悬念,刚开始总是想candy是如何走到杀人这一地步的。

刚开始一直觉得candy处理的特别小心,以为对方是个混蛋。

结果对方比candy更加小心。

后来以为分手一定撕破脸,结果分手分得波澜不惊,甚至小孩都可以互相串门。

就在一切尘埃落地的时候,突然故事反转。

庭审的过程我不在意,我以为candy丈夫一定会在家大哭大闹,结果人家贴心的,字幕都是“他好懂,他好好”, 我在意最后的结局,实际上两家最后都破裂了。

candy一家搬家后,丈夫还是跟她离婚了。

甚至律师,也是离婚的。

怎么说呢这就是一堆中产阶级小心翼翼维护的婚姻的真相。

只要轻轻一推,他们就碎成一地残渣。

7集的体量很完美,没有过分狗血。

也没有轻描淡写。

 7 ) 爱与死亡Love & Death

背景这又是一部根据真实案情改编的美剧,一部以线性叙事为主的犯罪悬疑片。

故事的原形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起杀人案,女主人公是一名家庭主妇,她不但拥有着美满的家庭还是教会和街坊眼里的的完美女人,但女主内心涌动着一种欲望,她渴望在常规的生活之外找到一种超越性的爱,于是她和教友Betty的老公Allan有了一段契约性的婚外情,正是这个“错误”最终酿成了一场血案。

两难两难故事法是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创设的一种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人“经历”道德两难的困境,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答案的方法。

类似这种道德两难法在很多案情影视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它把道德、偏见和矛盾解构给大家看,并让观众体会其中的冲突。

本片中的Candy虽然出轨在先,但在遭遇得出轨知真相的Betty挥舞着斧头要对其进行砍杀的时候,观众是否会因为她出轨的背景而对正当防卫的动机产生双标的评判?

在整个事件中,观众将会如何为这桩惨案归因?

是简单的归结为“不忠”,还是从中看到更深层面的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我想每个人的评判都会映射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而这世界上大部分问题并非只有一个评判标准,人性又是复杂和矛盾的,看剧有时就是能从他人故事中锻炼一种辨明是非的逻辑能力,要得出一个客观的答案,观众必须对道德以及偏见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解构,从这种痛苦的角逐中再一次认识世界。

压抑本剧中女主虽然把自己的渴望描述成“超越性”的爱,但实际渴望来自缺失,这种缺失可以从影片中关于女主童年经历的描写中看到端倪,有一幕女主受伤躺在医院的担架上声嘶力竭的哭喊,而她的母亲并没有安慰她或是关心她的处境,而是责怪她这样喊叫非常丢人并做出“嘘”的手势示意她收声,这个嘘的手势同时在女主和Betty搏斗时引发了她的“应激”。

从这些细节可以猜测,这个“嘘!

”的手势背后暗藏着女主太多的压抑的回忆,这里有母亲由于过于在乎他人评价而忽略女主的“不被看见“的伤痛,有在一个精神极度敏感多疑的家庭长大的压抑和疲惫,也有为了维持一个完美形象而丧失自我的迷茫。

女主想要寻找的其实是那个早已迷失的自我,她想要通过“被看见”和“被关注”获取一种存在感,但她用错了方式,同时也无法预见可怕的未来。

完美剧中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女主在杀死Batty之后竟然出现了一段自欺欺人的行为,她照常去买父亲节卡片、照常接孩子放学甚至去教会参加活动,她努力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心理学家在庭审中解释说这是一种“解离”的状态,我想这也跟女主的“缺失性完美”有关,这种完美主义正说明她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

女主母亲的那句“你这样别人会怎么看你?

”像一句魔咒,让她做任何事都要从他人眼中寻找自己,这可能也是她总能做到人见人爱的心理动机,但这种面具式的社会性人格并非自性,而真实的生活总是千疮百孔的。

对于完美的苛责和追求有时实则是一种逃避以及深深的自我厌恶和排斥。

价值与成长本剧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关于女性、尤其是家庭主妇在婚姻中的困境的。

女性在婚姻中贤妻良母的角色的价值有时候会与追求自我的价值产生矛盾和冲突,有些女性似乎终其一生都是他人的附属品,她们的价值感大多必须依附于他人才可以实现,作为女性如何在这种固化的社会价值环境中寻求自我实现和成长值得思考。

 8 ) 女主角是所有关系里的推动者

其实是部还不错的美剧,放下案件的部分,关于人物刻画得很完善。

说几个我看到的一些有意思的点。

1,女主角在婚内,遇到了让自己有感觉的异性,清晰确定自己的心意,然后和好朋友讨论,并且很有主见,她会告诉朋友,但不会任听别人的话。

2,女主角主动找到他表明心迹: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你,因为我不想再让自己多想了(大概原话是这样的)。

3,在男人拒绝后,女主角果断止步,后面男主想了很多后又重新找到女主角,最终由女主角制定规则,并且推动这场婚外恋。

4,后续的约会中,女主角直接问男人,你有没有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可以告诉我,糗事也可以。

5,女主角的老公发现后,给女主角写了一封信,然后自己去外面等着,让女主角看完来找自己,但是女主角看完后流泪,并没有去找,最后是她老公返回房间来找她。

6,在律师认为自己无法帮助女主角辩护时,女主角鼓励支持他。

7,在庭审时,女主角主动吃药让自己冷静。

8,最后离开时,女主角去和男人说了告别的话女主角的人设是非常有主见、强势、果断。

她和她老公相处时,她老公是听从她的角色,以及她和出轨男人的相处中,女主角依旧是整段关系的推动者,这两个男人都是弱者。

她遵从自己的内心,对异性有性冲动时不否认,有想做的事情时不放弃,也正是因此,亲密关系里的人都爱她。

我会觉得女主角在活着,她有人味,其他的角色都像是npc一样在完成自己的任务,而直到最后,和女主角出轨的男人,在老婆死了,同时昔日恋人成为嫌疑人时,他在夜晚给另一个女性打开了门,之后和她在家里的沙发上亲吻。

这一刻,他摆脱了片面的形象,愈发像人。

 9 ) 一点点小感想

奥妹真的好好看 颜和身材都没得挑派特的演技也很棒 还有艾伦虽然一开始让我想不明白为什么candy会看上这样一个男人,而且也有很多人因为他的颜值就看不下去这部剧,但是想起他在冰血暴里的表现又觉得其实有点道理在看到第三集派特发现婚外情的时候,他的做法其实让我觉得双商在线,先去找知情人确定了事实和已经结束的真相,然后默默的在信中写下了自己的感觉,晚上送上了信和一捧花,又和candy说好来一次“第二次honeymoon”虽然蛮俗套和理想化,但是还是让我看的很舒服,而不是两个人互撕再撕破脸来个标准的离婚结局。

也可能因为人家派特个高学历人才吧,一个学理的再加上candy应该是个文学批。。。

毕竟谁也不想让家庭破碎 不想影响到自己的小孩 而且两人也依旧相爱 且婚外情已经结束了。

但是现在的人对不忠这件事好像都是零容忍的处理方式(其实也应该包括我自己,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像派特那样为家庭考虑,包括甚至会反省自身。

)想来想去也知道很多其实只是因为自身顽劣,管不住裤带。

但是真遇到像他们这对这样的情况。

如果只是单纯的歇斯底里,派特提着猎枪和棒球棍上艾伦家把他暴打一顿,再和candy离婚带着孩子走。

那结局可能就是两家的家庭都碎裂,艾伦老婆的抑郁症更深,还得一个人抚养刚出生孩子,candy也在因为自己追求冒险的行为下而失去孩子失去爱人的愧疚继续生活。。。

或许站在派特的角度这样是一手复仇好戏,奸夫淫夫都收到了该有的代价,但是站在我的角度看这样也好像也只能算上一个爽的了一时爽不了一世的半badending吧其实通过前面的讲述我有一点点能理解candy为什么会去追求这段婚外情,追求冒险 刺激 不甘心平凡也许是人之常情,只是方式方法并不相通。

更何况后面也发现candy的精神状态不正常() 但是我自己以后会扮演的丈夫这一角色再带入一下派特 我又觉得雀食想他们这样稳定的家庭 有稳定收入还算不错的家庭条件 车房 丰富的娱乐生活 每天回家有热菜热饭就已经很幸福满足了 也觉得出轨是一件让人难以原谅的事情。

而candy不甘心只一直做一个家庭主妇,有想追求梦想,想冒险想追求刺激的想法也并不是那么不合理。

这种两个单看很合理但是放在一起又会互相冲突的情况就很难不让我想到自己的家庭,虽然和剧中或者这件事情的原型那样不太一样,不会牵扯到什么追求刺激出轨啊或者那些血啊屠啊那些事情。

但是往现实了看,我的父亲就和派特一样,觉得这样的生活就很让人满足,我也一样。

但是我的母亲又和candy一样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应该只是一个普通合格的家庭主妇,一辈子就是厨房客厅连轴转,搁我我也不愿意其实。

虽然如果能一直这么稳定的活下去好像也不错但是。。

人都各自有梦,她想追求自己的梦想满足自己的愿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过好自己的人生,站在我一个儿子的角度,我一直看着她的想法不断完善看着她的进度不断前进。

我其实是抱着一个理解甚至非常支持的态度去看待她的想法。

但是同时我也能理解到我爸的想法,这就让人非常的矛盾。

而我到现在也没能想出一个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些让所有人都不痛快的问题。

不管是在看这部剧还是看自己的父母两人的问题上,我其实都属于一个上帝视角,一个旁观者,一部分的参与者。

也许就像那个谁所说,你不能顾两头,也许也是因为我还不够成器,想不出这种“世纪难题”的解决办法吧。。

(前面这些是截止到前三集,第二天已经忍不住把七集都看完了,也准备有空再看看另一部拍这个事情的剧 坎迪)分割线————————最后的法庭对峙真的看的很爽,don的桥段真是帅的不谈,一直很喜欢这种在法庭上你来我往的桥段,而且看着看着也在觉得或许我也该找个什么咨询师心理医生什么的聊聊,也不是怀疑自己有病,只是想看看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最后判决无罪释放其实还蛮意外的,毕竟这种案件就是你也有道理我也有道理,就看陪审团是怎么判断得了。

只是单论剧中pet和candy的家庭形象,最后离婚还是挺可惜的(不谈现实)但是么,世事难料咯。

ps:做人到底是该更理性呢还是更感性呢。。

不过代价就是代价,出轨有出轨的代价,诚实的有诚实的代价,事后隐瞒有代价,追问到底也有代价(省略)如果顾不全大局,讨不好两边,那就争取别当圣母咯[调皮][调皮][调皮]做人mean一点保护一下自己才好

 10 ) 奥妹的演技雀食可圈可点。

剧情先不讲,毕竟还在连载,在杀人后一系列动作表情,做到了形神兼具。

还有我觉得奥妹的这个角色声音很像出生之家的路易斯,甚至人设都像。

竟然还必须写140字才能发表。。。

细说起来,杀人之后,强迫自己镇定但是仍然止不住慌张的微表情,声调的变化都演的很好。

听说女性的抗压能力在关键时刻很强,当然,这是有剧本的背景下,也不能否认确有其事。

放在现实生活里可能很少看到需要女性承受诸如杀人这种高强度精神压力,所以没有概念,奥妹演出来之后概念就很具象化了。

奥妹在妇联之前在我是不认识的,妇联里很出彩,之后翻看了些之前的电影片段,之后的红女巫电视剧集也好评,是才貌双全了。

原来是真实事件改编的,无罪释放就挺离谱,可能法律系统不一样吧。

《爱与死亡》短评

这类题材太多了看疲了 美女扶贫猪头丑男是真现实主义?

10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太平淡了捏,拍七集也没怎么抠出什么特别的切入点,凶杀案发生到trial中段那几集还可以,律师好好笑啊哈哈哈哈哈

13分钟前
  • 盐水丧棒冰
  • 还行

就是因为奥尔森的出演才让我下定了追剧的决心,可是……实在是对她的搭档(出轨对象)很……很出戏?很沮丧……不得不说,奥尔森还是表演的极其出色,总是能让其他的配戏演员被忽视,而把目光不自觉的放在她的身上。 就冲着奥妹也绝对能够多加一星。

17分钟前
  • 谁在嘲讽我
  • 推荐

太无聊了 而且这男主选的太离谱

19分钟前
  • Guo.Ker
  • 较差

以一种猎奇心态在看

23分钟前
  • 宋大卡
  • 还行

26分钟前
  • 牛岛隆太
  • 很差

真实是没有立场的……这些事情没什么意义,但就是发生了。

31分钟前
  • 名残り
  • 推荐

作为剧来说还不错,算是好看的了,但是名字起的太差了

32分钟前
  • 小眼
  • 推荐

讽刺的是这是一个真实故事,现实中坎迪搬到乔州后就选择了离婚;贝蒂被斧头砍死时,尸检报告显示并没有怀孕;艾伦紧接着就跟教堂的一个女人成婚;唐尼则在1986年竞选德州州长,然后在1998年饮弹自尽;而坎迪竟然成为一名专攻忧郁症的心理医生。

33分钟前
  • 日生辛瓜辛
  • 推荐

美女主动出轨大猪蹄子,自然是女性意识觉醒。要是反转一下,会不会骂死呢?

34分钟前
  • 把噗
  • 较差

这个金球提名是ok的

36分钟前
  • 青咖喱炒饭
  • 推荐

其实我是冲着女主的颜来的,奥姐就是有那种越看越耐看的气质。童年创伤、生活压抑神马的我都不关心。Allan Gore仿佛在说:鸟大就是可以为所欲为(不是……)

37分钟前
  • 海苔
  • 推荐

适合奥尔森粉观看除此之外故事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片头我特别喜欢,这故事确实和oh god please don't let me be misunderstoo太配了。奥尔森那灰质玻璃珠般的眼球,还有太妃糖纸一样黏中带脆的嗓音,为这个角色赋予了很特别的神经质魅力。

39分钟前
  • 茶渍血桃
  • 较差

男主….呃

40分钟前
  • 倒塌的厄舍府-
  • 还行

杰西·普莱蒙,人送外号小马特达蒙,我愿称之为女神收割机,同样是身材发福时期,《冰血暴》泡到了克里斯滕·邓斯特,现在又泡到了伊丽莎白·奥尔森,最近人算是瘦回《绝命毒师》时期了,所以我搞不懂胖成这样为啥还能在电视剧里把女神们馋的魂牵梦萦?难道是带资进组?

42分钟前
  • Keith Lee
  • 推荐

老天爷,我真的很疲惫这种出轨肥猪事件。。。。什么smell啊我真的幻闻想吐了

46分钟前
  • 文化异见
  • 较差

电视把案子的推进拍的有趣又不失稳重,看完以后,着实让人唏嘘,表面上看这个是一个杀人案,其实却道尽了无数中产家庭虚有其表实则无奈的“和谐”婚姻关系。中产女性无论是全职主妇还是工作打拼,要顾及的太多,却唯独填补不了“找不到自己”的失落,若有似无的丈夫让女性的信心缺失,无论是拿起斧头狂砍的坎迪还是倒在血泊里的贝蒂,都是婚姻里的失意者,爱的反面居然是死亡。

47分钟前
  • 疯疯爱
  • 力荐

描述出轨男女的心理部分又臭又长无聊至极,2集弃

51分钟前
  • yui
  • 很差

看了两集,感觉就是深逼叨叨的美熟女。

55分钟前
  • 脱裤子放屁
  • 较差

Don好有魅力啊,特别是在大喊objection的时候谁懂啊

60分钟前
  • 大K荞麦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