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是说,一整个大无语。
开场五分钟就感觉有些不妙,荣梓杉的演技在黄渤的对比下真的是一言难尽,父子俩人吵架台词吐字不清感情生硬也就算了,随时要笑场的表情也是可以在电影院播的吗…这剧情,上学时候写出来估计都会被编剧老师当成足球一样踢出教室。
某些部分真的是又像长江七号又像美人鱼…要不咱就叫它四不像吧。
天文理论扯了一大堆,那个阿尔法18星球距离地球多远?
过来使用哪种能量和载体?
他们咋就能实时监测地球?
既然能做书桥为啥不直接坐着书飞??
不是抹掉记忆了吗为什么姚晨演的那个公主最后还能记得???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大家掏书包的时候耗子带了快板,家里还有德艺双馨的扇子,原本以为后面有能用上的地方,结果爬完长城莫扎特没能量了,手机没电了全员歇菜…为啥不来段相声快板???
相声快板不算艺术吗???????
从德胜门走到广电大厦,乐高飞船傍晚起飞时速撑死50迈天黑就到八达岭…唯一经验的地方也就是星空特效了不过 七大奇迹可能是外星人盖的这事,好像在小学时候看的未解之谜里吧…?
疫情之下,各演员也是饥不择食,黄渤姚晨范伟梅婷也是不挑食,给钱就上,完全不在乎什么剧本。
陈思诚是怎么把一部电影拍的让人昏昏欲睡还贴上喜剧标签的,百思不得其姐。
节奏太慢,几个小屁孩演技太浮夸,看一半委实看不下去离场先走了,唯一记住的是身边坐一个小姐姐蛮漂亮的,没戴口罩,喝着奶茶,不时低头看手机和旁边闺蜜低语窃笑,坐标合肥庐江方圆荟大地影院,下午五点十分六号厅七排。
我有。
如果你正在犹豫要不要看‘外太空的莫扎特’,那我想拼命劝你不要去看,因为它不值得不值得你花💰 和时间、冒着中暑的风险出门看,用那个钱可以喝一周的蜜雪冰城桃桃摇摇奶昔🎥观影感受:我上次看的这么难受和无聊的剧还是上海堡垒,这个片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多无聊呢?
我坐下十分钟就想走了,想了想自己花的电影票和喜欢的演员(黄渤和荣梓杉),可能后面会好看呢,剧情也许还没有完全展开?
决定忍住,强按着自己看下去。
🎯主题主旨:剧情也很shi,里面能看到很多影视元素的影子,快乐星球、长江七号、开心麻花、唐探系列等,但做的四不像,童真亲情搞笑悬疑一个都没讲好,漫画式的风格放荧幕上很违和,突然的蹩脚四川话我一个四川人听着很是头疼(虽然看得出姚晨已经尽力了)。
这个片不仅无聊还不停刺挠你,我们要开始搞笑咯,我们要开始煽情咯,我们这个特效不错吧🙄🙄🎭演员表现:渤哥,你要是被绑架了就眨眨眼,我帮你报警;梓杉弟弟蛮帅的。
🎬导演能力:陈思成,又是你,这里(时间金钱和精力)欠我的拿什么还,黑名单走起😑😑李成儒老师的三如用在这里很贴切,它明明可以抢钱,但还好心的拍了个电影,你看它多贴心😠😠
▶陈思诚导演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可以与他监制的《误杀1》《误杀2》形成一个系列,统称为“偏执的正确”,如果说《误杀1》与《误杀2》通过“畅快的报仇”让观众达到了某种偏执的快/感,那么《外太空的莫扎特》就是通过“我爸的觉醒”让观众获得了一种偏执的“和解”,但是我们的贫穷究竟与富人有多大的关系,我们人生的偏轨又与“我爸”有多大的关系?
答案是【并不大】,所以陈思诚导演从一开始给出的就是一个个“伪命题”,观众被戏耍了...《外太空的莫扎特》讲述的是一个外星人来到地球寻找天文学家任小天人生偏轨的原因,并进行修复的故事;这个故事本来的设定是没问题的,既有了科幻元素,也具备了悬疑的潜质,可以加入亲情元素,也可以扩展出更多的可能性,进可攻退可守;问题就出在了具体情节的设置:任小天可能出现的人生偏轨,原因是“他爸”任大望让他抛弃天文爱好,选择音乐前途,用父与子的理想对立形成了新的故事矛盾,但这个角度选择的并不怎么好,一来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诸多作品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无数次的讨论,陈思诚这一次并没有新意,所以这个冷饭不值得再炒一次;二来是“我爸”不能背这个锅,虽然给出了任大望比较充分的心理动机去支撑他对儿子的偏执,但是在任小天领悟到音乐的真谛之后,他明显是喜欢的音乐的,而外星人为了所谓的“宇宙大事”,算不算是对任小天的一次裹/挟?
他们与任大望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忽视任小天的选择,不管怎么圆,这个故事在底子上有很大的问题...▶偏执的观点,也许会让作品大卖,但当观众醒悟之后,内心不会再有任何波澜...
写在前面: 豆瓣标记了下《外太空的莫扎特》,给出一星差评。
我的朋友问我这片属于烂得有特色还是单纯的烂。
我回他,烂的奇特,烂的歇斯底里。
陈思成说这部片子送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会觉得丢脸吧,毕竟外星滚滚出场,吓哭了电影院的小孩子。
我一直觉得我生晚了,错过了很多好片子。
但在看完《外太空的莫扎特》之后,我感到了庆幸。
同系列的片子我们有《长江七号》,我们有《捉妖记》,我们有胡巴,有七仔。
而现在的小孩呢,一个猥琐贼笑和陈思诚长得挺像的拼装熊猫,肚子上有着难看的缝合线。
电影院送的同款毛绒公仔无人想要,大眼珠子透着诡异的光。
抛开其他的不说,我实在想不通这个片子想要表达什么。
开头的一组镜头让我以为要开始抨击鸡娃,提倡双减。
没想到只是蜻蜓点水吓唬一下,后面的铺开面更加广了。
家庭教育,人类文明。
之前听到陈思诚说想要塑造唐探宇宙,难道我们外星滚滚也要来掺和一下吗?
同样的,荣梓杉的变声期听起来让人心疼。
他似乎还停留在朱朝阳时期,又或者是这个剧本设定找的小孩太大了。
说起来,本是一部合家欢的电影,但我想不到那么多小孩子会被吓哭。
这样看来,片子最纯粹的目的都没有达到。
就好比吃了一碗饭,没进食道,呛到了鼻腔。
回想15年,有幸采访了捉妖记的导演许诚毅。
那时,我对于电影的见解并不深刻,只是觉得这部片子好看。
提出来的问题大多是关于故事情节,关于人物设定。
采访结束后,和我同行的小伙伴拿着毛绒公仔兴奋的样子,和他现在买了新电脑的样子一模一样。
毋庸置疑,这部片子是很合格的合家欢片。
我觉得,这才是送给孩子们的片子,这才是孩子们会喜欢的片子。
同样的,《长江七号》永远是我反复看还会热泪盈眶的片子。
里面包裹的大核心是痛苦的,是让人心酸的。
贫富差距,命运多舛。
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每一个年龄段的人将收获不同的感受。
现在,我的娃娃柜里仍旧有着一只被我盘包浆的七仔。
在幽静的夜晚,它是否也能醒来,帮我弥补我的遗憾。
谁来救救孩子们,给予他们好看的,好玩的片子。
好不容易国漫有了新突破,又被一些自卑的人打上了辱华的标签。
我从来不觉得眯眯眼有罪,这本就是国外强加给我们的东西,我们又为什么将其作为标准去衡量呢。
中国人有好看的杏仁眼,桃花眼,丹凤眼,但有些人有着大大的眼睛却还是装瞎。
下一代能看到什么呢?
翻出07年的老片,还是继续低幼的熊出没。
最后讲个恐怖故事,这个鬼东西还有2,还有3。
分别是外太空的肖邦和外太空的莫奈。
首先,我是奔着演员阵容去看的。
但是看完之后有以下几点感受:1.不要抱有太高预期;2.这种片没什么可分析的,台词、剧情有点低智,但图一乐放松一下去看看还是可以的;3.和黄渤、范伟老师等关系不大,不明白黄渤老师为什么会接这种片,可能是国内电影市场确实惨淡,无戏可拍;4.女主这个小孩的部分更拉低了整部片,本身的出现对于剧情推动没有太大作用,像是导演硬塞进去的,但是念在年龄不大,剧情拉胯,也情有可原;5.这部片要是能爆,那国内民众审美水平还有待提高,爆不了也实属意料之中,陈导圈钱的意图太明显,或者说他只会拍这种片,说他有才华对不起我实在没看出来;6.看完其实你不太清楚导演真正想表达什么,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
抱歉,每一项都浮于表面,看不到任何有深度的内容;7.可能对于从小学乐器的小孩来说或许有些许共鸣,我也是从小学乐器,而且特别不喜欢,父母也是逼着我学,但是现在25岁的我却特别感谢父母当初的做法,这部片从头到尾就是批判父亲这种做法令我厌恶,导演编剧可能真的从小没有这种经历,然后意淫出来的剧情;8.特效不错,带小孩去看看感受这个世界的“真善美”也是挺好的一种引导。
补充一下:由于此片实在难看,本人在放映1个小时的时候写完了这篇回答,在还剩半个多小时的时候离开了影院,以上内容我写的很收敛,纯粹是因为黄渤和范伟两位我尊敬的老师。
人总是很少往天上看,人也总是遗忘了童年的快乐。
看这部电影大多数人怀有的期待太多,可殊不知它就是一部给儿童的电影,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可能想的就是让人开心一笑就好,中国人擅长看历史讲历史再翻拍历史,真正能突破当下向未来思考的又有多少呢。
特效,不拖泥带水节奏,几位成熟演员的表演,都是可以给蛮高分数的作品,甚至我想讲,如果里面的演员换成外国人的脸,那些无脑自视文化人的评价会不会就觉得高级,好厉害的构图、置景、蒙太奇?
中国不能只拍历史剧,科幻未来任重道远
上映首日看了这个片,写了篇差评被顶到本片词条首页,结果今天收到豆邮显示“被相关权利人实名投诉”,说我的内容侵犯名誉权。
我也不知道是片方还是演员方面投诉的,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写的差评具体哪里侵犯名誉权了,就是觉得离谱,烂还不让说了吗?
真就全网捂嘴?
我在豆瓣写差评骂烂片也好多年了,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么离谱的事情。
要说以前主旋律什么的关评锁分,这个懂的都懂,没办法。
现在单纯的资本商业电影也要捂嘴?
我看好几条高赞差评都没了,真行啊。
原文我润色后再发一遍: 《外太空的莫扎特》,本以为是喜剧片,没想到是儿童片。
黄渤、姚晨、范伟、贾冰。
梅婷……冲着这个演员阵容看的,预期是一部沈腾式喜剧,没想到看个开头我就绷不住了,忍不住玩了会儿手机。
总的来说,这个片子当做儿童片看还算尚可,当做儿童科幻也还行,毕竟同影厅的小孩子还是看得挺欢乐的(也不能指望小孩有太高的艺术审美吧),对于成年观众来说真的有点如坐针毡。
《外太空的莫扎特》就是一部“公式电影”,经典的离异家庭,经典的屌丝男主暗恋班花女主,经典的电灯泡配角死党,经典的小丑情敌和反派……所有的角色都特别扁平,所有的情节都特别套路,所有的动机都特别牵强,所有的台词都特别片汤话。
皮克斯的动画也是儿童片,但是它能触动观众,能让你久久不能回味;沈腾最经典的那几部喜剧除了贡献笑点,也有不少深刻的讽刺;《外太空的莫扎特》则属于看完就忘,讲的故事特别简单,道理也特别肤浅,没有任何深度可言,也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笑点。
表演方面,成年演员的演技自然没有拖后腿,但是几位少年主演的演技是一个大问题。
荣梓杉之前可能饰演悬疑剧比较擅长,像这种青涩阳光少年的角色,表演的痕迹特别重,特别假,充其量是个低配版刘昊然;女主黄杨钿甜的演技更烂,好几个场景就像是在背台词,连低配刘浩存都够不上,相比之下,刘浩存虽然家里面黑点比较多,但是演技和扮清纯绝对完爆这位。
姚晨的角色造型还是挺惊艳的,疯子人设也很让人期待,但是剧本实在太无聊了。
至于范伟?
这位影帝压根就没有几场戏,演员表里居然放那么靠前。
这个片子看到最后我是真没想到还有彩蛋,还要拍续集,看来陈思诚又要构建一个新的宇宙。
但是第一部都拍成这样了,还能拍下去吗?
我很认同之前网友对陈思诚的定位:他是一个商人。
“唐探宇宙”如此,《外太空的莫扎特》也是如此,大牌客串(范伟、郎朗),萌物、乐高带货,彩蛋还要拍第二部,很商业,很陈思诚。
公仔设计的丑不丑、萌不萌我不知道,但是如果真拍成系列火了,那一定能卖很多年。
陈思诚就像PDD,摆明了把烂字放在你面前,但是依然不妨碍他收割三四线下沉市场的钞票。
这部影片的目标受众应该就是暑假期间带孩子的家长,而不是一个有着正常审美的成年观众,把我骗进影院我也只能说一句:陈思诚,你赢了,下回我绝不再花钱看你的电影。
防失联,关注公众号/豆瓣/知乎:大海里的针
陈思诚从来就不会拍戏,不太明白为啥总能拉到投资,而且总有观众买账,唐探那破玩意居然能拍到3,还能卖那么多钱,服了,华语片真的要玩完了么?
一个特别自负的人能拍出好作品?
而且黄渤和王宝强为啥总能被他拉过去,白瞎两位好演员了。
求求那些投资大佬了,别在给他投资了,给那些能拍出好电影的导演吧
不知道这个电影想表达什么,不搞笑很尬,男一木木的台词尬,姚晨的方言尬,而且没啥智商的亚子。
朗朗发言尬,台词尬。
剧情前后之前不知道有啥必然联系,前面校园剧情进社团那里的发言,以及上课走神被老师叫起来的发言,让我以为他会为了太空梦作出什么样的努力,或者达成了什么目标,结果???
和后面内容毫无关联!!
说适合家长带小朋友看吧,也没啥教育意义,用个外星娃娃给一个只会弹小星星的孩子开外挂,让其得到冠军?
不劳而获??
还是通过跟父亲的对话想到自己跟孩子的对话领体会到不要勉强孩子做不喜欢的事,不要替孩子做选择???
丝毫没有和孩子沟通过!!!
直到最后,外星娃娃走了,所有人啥也不记得了,两小时我看了个寂寞??
表达了啥???
我的心情跟最后黄渤一样:我为什么会在这里(电影院)??
我一定是喝多了!!?
和我妈、我舅、还有一个比我小20岁的表弟一起看的,我和表弟看得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抹眼泪,直呼好看、感人,看得出导演思路还是想做一些实事的,最后一群小孩儿大战反派的场面热血沸腾,虽然看上去很多台词显得低幼,但扪心自问,有些大人对这些道理的领悟程度还不如小孩来得透彻呢。 来豆瓣打分的很少有10岁以下的孩子吧,所谓的好与坏标准是啥?还不都是成人定的?可谁又能证明孩子的观点就不重要呢?他们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感受不能忽略不计。正所谓“童言无忌”,很多孩子能看到的天真烂漫的内容,成人未必能get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样的评分明显不够严谨。再做一点延伸——受众不同的作品,根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比较。
好爱世间万物皆是音符的那段!!车辆行驶、泡泡爆破、水流、水拍打树叶…换个方式去听,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好,太动人了!
在儿童的世界里,是可以充满美好希望和幻想的。
困
开始还会担心这电影会不很幼稚,但是看完之后感触很多,现实总是会磨平人的棱角,能坚持追梦的人不多了
笑过之后就是满满的泪点,谁还没有个“我爸”式的父母,但我们却遇不到来自外太空的莫扎特啊
乘着一艘船在北京的夜空里飞行,多么奇妙又浪漫的一件事啊,再次感受到了电影造梦的意义
荣梓杉的台词和演技让人很难熬过开头...黄渤演技还是好的
我看过的第1424部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我给7.5分。 导演陈思诚的外太空三部曲,首部《外太空的莫扎特》终于上映!首先说《外太空的莫扎特》一定要看IMAX!影片中有很多美轮美奂的镜头,包括乐高船悬在空中夜游北京城,世界九大奇迹。这些镜头只有在IMAX影厅才能得到完美的展现! 黄渤扮演的任大望和荣梓杉扮演的任小天,两位演员把父与子,从隔阂到互相理解的过程演绎的很真实。姚晨的表演很有突破性!范伟,贾冰,许君聪,于洋,梅婷每个角色都很出彩!郎朗很上镜! 《外太空的莫扎特》致敬了几部经典的香港电影《英雄本色》《少林足球》《功夫》,能看出导演陈思诚对香港电影的热爱! 黑白配色莫扎特的正是片中主演道具钢琴键的颜色。 期待陈思诚导演的外太空三部曲后两部能尽快上映!
书架上的《6号泵》,飘空第一脚踩上的《逃出母宇宙》(小朋友切勿模仿),好像给《科幻世界》打了很多广告,不知道销量会不会来一波。就一个完全少儿奇幻的定位,挺适合带小朋友。围绕胖子妈妈搞外星基建、乐海杯小星星变奏曲、乐高月亮船三个完成的相当不错的主要场景展开,最后的场景neta了一下终结者(好像片里前面也提到过)。
外星人设计得太可爱了,尤其是那些小表情。他给孩子的音乐启蒙真不错啊,我也想要一个。坐乐高飞船去长城这也太梦幻了吧……大人给小孩当配属实不易,刚开场的时候黄渤都是二倍速的。原来男主是朱朝阳啊,时间过得真快!
一家三口去看了iMax,偌大的影厅除了我们,就还有一对母女。电影想说的内容太多却没有说好,导致主题松散缺乏核心力量且冗长,不过我闺女看得津津有味,看完让她评价,她说可以打9.5分,唯一的缺点就是时间太长,中间就想上厕所了。
暑期档的儿童电影。电影有个设定挺有意思,值得思考:外星人能量来自艺术:绘画、音乐、舞蹈……但同时艺术又是现实中男主角成为天文学家的拦路虎。但他最后又要靠艺术(歌声)来拯救外星人……黄渤演的父亲终于在和范伟演的爷爷的交流中理解了荣梓杉演的儿子。事实证明,父母强加于子女的“为你好”,只有在他们也成为子女后才能真正懂得这有多“不好”。这一点上,很多父母比孩子更该看这部电影。黄渤和姚晨的喜剧分寸感真好。#“外星滚滚”会火。#
电影里全是男人的自我感动,全片看到的都是各种爹爹爹,为了烘托父亲的伟光正形象刻意让母亲全都缺席,仿佛孩子都是刚生子,然而现实几乎完全相反,爹都是又馋又懒靠嘴育儿,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是靠妈妈付出,不知道导演有多大脸拍出这么悬浮的情节,这部电影除了性别意识极差之外,校园生活也极其不真实,还有贯穿全片的各种老式说教,演员们的咆哮式演技,导演的自我意淫,对了,还有陈思诚的配音好出戏,我实在是受不了,太难看了!!!
除了莫扎特有点路痴以外没啥毛病,你跟着916快走也不至于跑到国贸去啊
我倒是不觉得这部是烂的多没底线,只是比较低龄,适合小学及以下的观看,类型跟长江七号很相似,如果大人带着童心看其实还是过得去
2022.NO.19:我在大概两年前看过这个电影的未完成版,当时签了保密协议没法透漏.但是实话实说观感不是很好,看的出陈导想转型,但是感觉转的不是很成功,故事老套,情节也不是很吸引人…所以还是建议放弃外太空系列,继续走悬疑剧路线吧!
尬死我了!救命。真的烂
挺搞笑的,孩子爱看
我个人还挺喜欢的,儿童科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