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种种的不足,可还是愿意私心奉上五星。
很显然的,只有在亚洲国家才能拍得出这样的题材,整体的故事确实如其他人所说,有《喜宴》中向家中人隐瞒同性恋身份最后向家人出柜的走向,也有如《别告诉她》中在外国回到家乡并最后不舍地分离的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胜在是真正的以越南这个国家的风俗文化出发,展现越南对于同性恋的态度的现状。
观感十分的好,非常地舒适。
尤其在前半段,没有任何矛盾冲突,而是单纯地带领我们在越南乡村度假。
后半段所制造的矛盾就太过于刻意、突兀了,导演似乎想不到用其他方法来推动故事的走向了。
但结尾又处理得十分细腻,在机场与母亲分离,分离时大家都忍住内心的不舍,等到分开后才爆发,非常的东方化。
最后的最后又以妈妈学习开车寓意着妈妈走向新生,走向脱离大家庭的独立。
另,男主真的某些时刻长得好像陈晓,奶奶非常可爱,妈妈很东方美。
好爱男二啊,如此的细腻、贴心,上天啊,赐我一个像他这样的男生吧!
「再見,媽媽」這部劇是講的越南背景,一對從美國回來的同性戀人💑。
其實故事真的很簡單,就是在愛情與親情,社會與個人的選擇!
我很喜歡奶奶的設定,得了老年癡呆的奶奶誤以為朋友是大孫子,在客人面前出櫃,替「孫子」撐腰,忘掉了很多世俗眼光,過的簡簡單單,「你把你的愛人介紹給你的親人,這怎麼都不是錯!
」媽媽的角色其實很不容易,守寡多年,替丈夫收拾一堆爛攤子,一直希望兒子回到越南成家立業結婚生孩子,但是最後知道兒子的事情之後還是毅然決然站在兒子這一邊,所以回家的車上在哭泣,但是結尾她要學會開車的鏡頭,是真的很打動人,母愛真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
裡面有一個片段是兒子蜷縮在目前前面,看著媽媽的鏡頭——不管你多大,在媽媽面前永遠是孩子!
其實我沒有講兩個人的故事,因為我覺得大同小異,但是我很喜歡裡面有一句話「你為什麼陪我回來,你知道會面對什麼啊!
」「我怎麼忍心你一個人面對這些東西」愛情應該相互支持,相互靠近,而且好的家庭真的對一個人的影響太大了,溫柔而有力量!
雖然一點點淡淡的憂傷,但是結局還是很好的!
值得一看
要说越南电影,最喜欢的便是《迷失天堂》和《再见,妈妈》,一悲一喜。
但如此甜蜜的日子里,当然得应景地向大家推荐这部我的心头好——《再见,妈妈》。
电影讲述的是在美国相恋多年的小情侣LAN陪男朋友VAN回越南老家探亲时发生的故事,VAN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很小爸爸过世,妈妈是个女强人,里里外外支撑起一个大家庭,还要照顾婆婆。
VAN的大家庭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忠厚老实没什么大志的叔叔、总想发不义之财到头来却害人害己的婶婶、孝顺乐观一直单身的姑姑、因妒生恨却宠妹第一名的堂哥…… 当然还有我们的“老”机灵鬼奶奶,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可可爱爱的奶奶真是把可爱演绎到了极致。
有老年痴呆症的奶奶应该是这家里看问题最通透的人了吧,当她第一次看到LAN,就把他错认成VAN宠溺地搂在怀里,就连吃饭睡觉也要黏着他,还以一己之力赶跑了打LAN的坏人,真是可盐可甜的可爱淘奶奶呀!
当LAN在向奶奶坦陈他和VAN是恋人关系时,奶奶安慰到“你把你的爱人介绍给你的家人,这怎么都不是错。
”奶奶这哪是老年痴呆呀,只是大智若愚罢了。
也许奶奶是颜控,看到这么乖巧的帅哥谁怎能不升腾出强烈的保护欲呢?
奶奶是,我也是。
LAN的眼眸纯净清澈,带着淡淡忧伤,总有种想冲进屏幕将他立刻搂入怀中的冲动。
他是温柔的,无条件敞开怀抱拥抱爱的人;他是体贴的,习惯性的给爱人夹菜,为爱人收拾衣物和行李;他也是敏感的,会因为爱人说很多人都坐过他的单车而撅起了小嘴,也会因为VAN总被催婚却态度含糊而伤心地低下头;同时他也是倔强的,即使是被坏人唾骂被坏人毒打,明知不是众人的对手却仍然倔强地反击,就像一个视死如归的战士。
我太爱这个宝贝了,他有种让人想要保护想要宠溺的魔力。
如果影片一定要有个主题词的话,那我想是“陪伴”。
不管是VAN和LAN,奶奶和姑姑,还是VAN的大家族的人们,他们吵吵闹闹,却彼此需要,所以无法分开。
妈妈说“你一个人不会觉得孤单吗?
”当然会。
所以,在这乍暖还寒的季节里,只要身边有人陪伴,许是爱人,许是亲人,亦或是朋友,都会让我们心生温暖。
谁也不知道谁能陪伴彼此多久,疾病、意外、生活所迫、或者思想渐行渐远,都有可能让我们分离,所以就趁现在好好相依,好好珍惜彼此带来的美好吧!
越南电影与东方情境的表达最近连着看了两部越南的电影:《双郎》及《再见,妈妈》。
《双郎》男主角之一是越南传统戏曲里的小生角色,长得眉如墨画,唇若涂朱,颇得几分柳湘莲的神韵。
电影描摹了戏曲小生一段尚未开启便黯然谢幕的爱情。
两位男主角在停电的夜晚萍水相逢,竟如从小一起长大的密友一般,情不自禁对彼此敞开了心扉。
“小时候每当停电之际,月亮就会格外明亮……”当你对一个人心存爱意的时候,你就会不自觉地回溯生命中某个难以忘怀的时刻,整个世界就像湖水般温柔荡漾开来。
男人之间欲言又止的爱与戏曲点到为止的默契在片中形成某种别有意味的互文。
东方戏曲根植于朴素的乡土伦理与爱憎分明的道德观,舞台上的小生扮演的自然是符合大多数人认知的传统丈夫角色。
当台下的观众沉浸在台上男女主人公生死悲欢之际,却浑然不知扮演异性恋角色的男主已与内心暗许的同性爱人天人相隔。
这是一种暗示,亦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深刻到骨子里的悲哀。
越南电影《双郎》海报《双郎》情感的隐晦宛转与数年前由崔健执导的《蓝色骨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了规避shen cha,《蓝色骨头》用一段男子芭蕾的独舞来倾诉一段特殊年代的同性之恋。
然而这样的压抑,这样的爱不可得,这样的千回百转,却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最为憾人心魄的舞蹈一幕。
《蓝色骨头》中的男子芭蕾舞与《双郎》的压抑相比,《再见,妈妈》的情感表达就显得明朗多了。
两位男主角的气质是海洋般的清新中融合了一点绿色麦田的淳朴与宁静,其中一位男主阿文是护士出身,这个身份设置很有意思,在我们的文化里,“护士”属于传统女性职业的领域,也因之,“护士”这个词也就与我们想象中的女性特质紧密相连。
现实生活中选择护士职业的男性不但鲜少得到认同与理解,有时甚至可能招来歧视的目光。
——从此角度来说,选择做护士,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讲,不仅需要对这个职业的认同,更需要莫大的勇气。
阿文所表现的性格特质亦与他的职业身份相符。
在经历了乡里亲友的逼婚之后,两人都为此有些受伤。
怀着内疚心情的阿棕试图安慰阿文,自责不该带爱人回来。
阿文的回应则是:(我是自愿和你一起回来的),因为我不想让你一个人经历这一切(人们对单身状态的不认同不理解以及逼婚)。
阿文被奶奶错认为孙儿诺(阿棕),奶奶睡觉要抱着他。
阿文虽有些不适应,但为了安慰老人,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被一个陌生老人抱着睡觉其实是不舒服的,但阿文并未因之回避。
罹患阿尔海兹默症的奶奶彷佛回到了童年的状态,喜怒哀乐的表达率真烂漫。
奶奶对阿文的心疼不仅仅是主观情感上的喜欢,更是发自内心地感到了这个男孩子的体贴与温柔。
请看阿文回忆与诺(阿棕)交往的一段。
其中提及他对阿棕的认识:他(阿棕)总是一个人,偶尔生病了,也不告诉别人。
简短的话语里包含了他对阿棕细致的观察、理解与心疼。
阿文也非常细心。
妈妈送他们去飞机场,阿文特意坐在副驾位置,他要留给阿棕和母亲单独相处的空间与时间。
当然最令人动容的一幕是他在奶奶面前情不自禁地坦白心迹。
细致、温柔、善解人意以及勇敢,是阿文令人感到甜蜜与暖心的缘由。
《再见,妈妈》海报可能因为这部作品的主题是东方血缘伦理的观察与思考,这部作品的情感表达是温和而又克制的。
两位男主唯一一段亲密的镜头是发生在卫生间。
阿文也不由感叹:这里是我们唯一可以享受自由的地方。
但这部电影让我们久久不能释怀之处大概也在这里。
同样的东方伦理,同样的血缘文化,这里有我们熟悉的乡土气息,有我们感同身受的成长记忆。
隐忍又温柔的情感倚靠也是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勇气之源吧。
“你把你的爱人介绍给你的家人,这怎么都不是错。
”好喜欢奶奶说的这一句话。
非常喜欢这部片子,很温馨,很生活化,尤其是生活在中国普通家庭的男孩子们,如果想要出柜,可能这是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和最现实的处境。
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情/真实,没有那么多的隐喻玄机伏笔之类的。
看完了,只想祝福他们,祝福这一对情侣能够长长久久;希望妈妈能够身体健康,到美国一起合家团圆;希望奶奶能够快快乐乐,长命百岁。
当然,这一对情侣最需要的可能也是祝福。
不知为何,让人心底最心疼的永远是妈妈的角色。
然后想到了爱在暹罗里面独自承担一切伟大的Tong母亲;还有那个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里面,那个质朴无华,用最单纯的方式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还有这部片子里面的母亲,对孩子包容,理解,宽容,独自承担整个大家族的重任,却没有怨言,面对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只是说:不管发生什么,我希望你们能够幸福,我都会陪在你们的身边。
我爱我爱的人,以及他所爱的一切。
喜欢夏天,永远充满着热情。
两个男人相爱就好啦,为什么一定要分攻受,现实里好多人聊天首先确认的都是对方的属性,真的太蠢了!
而且有的人就一定要攻有的人就一定要受,感情基础都没有的两人,攻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更何况,这不是限制了两个人的发展吗,就像是进一家餐厅,服务员上来就跟你说,这个菜不能点,那个菜不能点,你肯定会不爽啊。
最后,点评下影片,两个男主相遇到相爱真的很平淡,但却让人觉得很踏实不是吗,自然而然然后顺其自然才是最幸福的!
最最后,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两个帅哥相爱更美丽的故事了呢!
正如影片的名字,这是一段和母亲的重逢与离别。
母亲的隐忍、奉献、体认和坚强,战胜了生活的困难,世俗的歧视和宗族的压力,母爱是所有人的保护神。
重逢必然带着憧憬,这是对生活的本真式的向往和期冀,这是母亲的生命本能。
有些话母亲埋在心里,说不出来,导演便让其他角色言说,配合上母亲欲言又止的嘴唇,还有复杂、温柔、担忧又怜爱的眼神。
电影的成功不在于出柜的冲突,而在于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母亲自己的坚强。
所以,出柜是主线,但不是故事的主题。
当一对恋人踏上归途,当儿子在机场留下不舍的眼泪,母亲却微笑着,学会了开车,继续奔走在人生的旅途中。
这是母亲的样子,这是儿子心中母亲的样子,这是每一个经历了艰辛却愈加幸福的母亲的样子,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活成的样子。
难得是一部结局好的电影,为了父亲的移墓,定居美国长达九年的阿棕,睽违许久回到家乡。
他带了伊恩一起回来,但全家族并不知道伊恩正是阿棕的男友,而此趟阿棕也正打算与母亲出柜。
长久以来,母亲一直希望阿棕能够早点成家,让她可以抱孙子,就跟所有平凡的家庭一样。
阿棕一直找不到最适当的时机开口,就在此时,他意外得知母亲罹患重病的消息……
流量党慎入,有大量截图,看电影的时候觉得很有趣就随手截下来了,以作纪念。
目录:一、三次开车🚔和洗澡🚿「伊恩x咕诺」二、关于可爱奶奶👵🏻「奶奶x伊恩」一、三次开车🚔和洗澡🚿1.关于床板“软硬”🛏️
2.关于“棕色”
3.关于床垫“软硬”2.0
4.关于“滚床单”
5.关于“洗澡🚿”
6.关于“跳舞”💃🏻
7.关于“插花”🌸
8.关于“摸摸”
二、关于可爱奶奶1.关于拍照📸
2.关于“对错”✅❎
3.关于“选择”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一张废纸(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493819/定居美国的阿棕趁着父亲迁墓,带男朋友阿文回越南,希望将妈妈带回美国定居。
阿棕得了老年痴呆症的奶奶将阿文认成自己的孙子,周围人对海龟香饽饽的逼婚,表弟一家贪婪的欲望……乡村生活的安逸宁静下是鸡飞狗跳的人心博弈。
我很喜欢阿文趴在桌上,瓮声瓮气地跟「绝对安全」的奶奶说他和阿棕的故事,喜欢奶奶知道全部之后,告诉他“你没有错”。
第一次看越南片,可能本身的期待偏低,所以整體而言竟然非常驚豔,不過純論故事來說還是不夠扎實,技術部分也沒有太多可看性,對我來說像看新奇動物一樣,因為第一次所以有比較好的觀感,但可能也僅限這一次。
再见了妈妈今夜我就要远航~
就不能有点新故事吗…从下飞机开始,就能猜到结局。家宴越南菜看着也不太好吃。
剧情缓慢平淡
前半段还算小清新,后半段怎么直接变成八点档了呢……
扑面而来的热带气息。喜欢妈妈,独立坚强。
故事老套到我哑口无言,十分刻意的剧情冲突和没必要的配角线。
略闷,颜值撑着
2025.3.20
整体是失望的,比去年的《双郎》要差着些。前半段有很多《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喜宴》《别告诉她》的影子,整体影调上却又像泰剧,中段力量是足够的也动人,但是从根本上这是一部奇怪的片子。它既丢失了传统越南电影的东方隐忍和静谧,又没有很好地做到东西方的融合,导致前半段表达看起来像欧美系却又是泰剧的壳子越南的景观;中段夹杂着些许越南本土的现象的揭露和诉求但又不如迷失天堂来得有力和直白;后段强行回归家庭更是丢掉东方语境下对同性恋真正的压迫现状,让中段好不容易营造的刺痛感全部丢失,全功尽弃。故事本身的矛盾就不够突出,人物过于扁平,导演还说一半丢一半的,让本就俗套的故事更无聊。全片就奶奶一个人物最有意义,导演整体能力不足导致的如此下场。2020年了,越南电影依旧没有超越陈英雄20年前的水平。
又一部 cjhk的越南片
这部算是我第一次完整看完的越南电影,看完感觉中越文化有着的高度相似性,虽然有不少瑕疵,但是胜在够真实细腻感人,喜欢男主的妈妈还有奶奶,另外越南妹子还都蛮漂亮的😂
我以孩子的模样来到这个世上,要将我孩子的模样留在世上再离开吗?活到最后你会发现,生活不只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还是为了让别人幸福
奶奶是最大亮点,以及机场送别有些感人,酒席一幕尴尬度破表。虽然探讨了不少东西,但整体就像是未经太多雕琢的璞玉,也像是学生习作一样青涩。伊恩的气质和英语口音怎么也不像在美国长大的,看看马男的戴安吧!
不敢相信,豆瓣网友对LGBT题材不顾对电影的评价标准,一味政治正确的打分,放弃对剧作和表演以及场景的基本审美。
“跟那个男的不成又怎么啦,大海里全是鱼”。好喜欢奶奶,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很可很欲的诺,为母则刚的妈妈,人物刻画大多是有棱有角的,可能是一开始的期待没有很大,但却意外地击中了心底的柔软。最后,那些尖酸的指责吵闹,那些摊牌后的释然和平,提醒着我们生活还在继续,有些话想说就说吧,有些事想做就做吧,特别是对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
了解了一下越南人名字的起法 & 越南的丧葬文化
还是很不错的,静静的像日常生活,妈妈还是最厉害的,即使你什么都不说,她也会知道的,最后妈妈说“我要自己学开车了”,感动又充满能量,无论什么时候,妈妈都会有办法支持你,有办法自己走下去
Guadagnino的草地派对dancing sequence就没什么好致敬的吧
两位男主的感情拍得特别纯粹美好,作为不用担负社会舆论的观众看着海报就想为他们的爱情让路,所以作为当事人风暴中的妈妈的成员才显得那么感人,因为一个险峻的事实是更多传统的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破坏父母在社会的声誉地位就会被无情逐出家门背负不孝子的名声。作为女性打算不生育已经被我爸划到自私那一类范畴了,虽然地球已经80亿人了,虽然女性也进不了宗祠,但这不影响一个不生育的女性被男人定义成自私。一个大龄单女的处境不比同性恋好过,是不是没有社会生育任务要对方完成,才能够纯粹因为你是你而爱你呢?来个蕾丝爱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