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后事
After Love,当爱离开时(台)
导演:阿利姆·汗
主演:乔安娜·斯坎伦,娜塔莉·理查德,塔利德·阿里斯,纳赛尔·米马齐亚,Sudha Bhuchar,Nisha Chadha,Jabeen Butt,Subika Anwar-Khan,Elijah Braik,Adam Karim,David Hecter,Pierre Delpierre,Je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法语,阿拉伯语,乌尔都语年份:2020
简介:玛莉与丈夫是住在英国的传统穆斯林,恩爱相依四十载,毫无预警之下,丈夫突然离世。曾经他们拥有一个孩子,有过一家三口的日子,如今只剩她孤身一人。伤痛尚未消失,玛莉竟意外发现了陌生女子的照片及暧昧对话纪录。循线前往一海之隔、相距三十四公里远的法国加莱,在那里,她找到了另一个与丈夫同居多年的法国女子,而对方不仅不认得玛莉..详细 >
中后段开始崩,情绪表达有点硬。
导演男编剧男,所以不难奇怪两个女主演的人设,深爱同一个男人所以愿意共享丈夫共享儿子,最后一笑泯恩仇,不亏是男人幻想中的好女人🤡——被浪费的一个半小时有感
看这部电影之前看了一些简评,出现最多的词就是“沉浸式”,或许我对这个词天生不感冒。但看完后还被这个故事感动了,整部电影没有炫技、没有繁冗的铺垫、没有不合时宜的情节,反而特别质朴、特别安详,试想当一位已婚中年女士丧夫后得知自己被绿,而且被绿的很彻底后,做出怎样的举动都会被接纳,然而玛丽没有,但却想到对方那里宣誓对丈夫“主权”或“所有权”。过程中没有激烈的对抗,但却有了相互的了解,虽然吉接受不了事实的存在。但也有了最后的妥协。最后的结局很喜欢,当两女一子站在英吉利海峡的边缘的岩石处,正是玛丽去法国宣誓自己“主权”看到垮塌的地方。而结尾选在了这里,是不是想说两颗心之间的藩篱已经垮塌,已经实现了破冰与原谅。还有英吉利海峡再宽也抵不过人心的宽容、原谅与爱。
写意的情绪外化做的很棒,用这种奇观化的手法去辅助女主角表演极端情绪。它有一个很不棒的故事,结尾却不可避免的走向了预设的和解,而且过于着急的和解破解了故事的节奏,也削弱了故事的力量。
profoundly astute, understanding and generous, an incredible feature debut with astounding leading performance top 2021
这两个女人得真的很爱那个男的才能做到如此相互谅解吧。共同看着月亮就像面对面约会了还挺浪漫的,颇有“天涯共此时”的意境。
感人倒不至于,但是能够理解这种故事,就是表达的方式不算喜欢。
Solomon冥冥中拥有了两个母亲,却没有父亲,所以要找个男孩子补足男性的爱
挺好的片子,沉静、细致、克制,导演才35,女演员也很真实。故事基本从一个女人视角展开,原本是隐藏着多重矛盾和鸿沟:为丈夫改信宗教、妻子与情人的双重生活、隔海相望的英法等,但有一些层次没有呈现出来,某些剧情设置的巧合也略刻意而失真。但还是一部好片,因为主旨是讲不同身份的人之间,对峙与理解的微妙心理。如果我写,大概会安排妻子去看了丈夫的婚外家庭,但最终没让情人知道,不用正面冲突,在一个女人身上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和心理过程。
比起电影,我更不理解的是那些骂了半天然后打三星的人,你们的愤怒是个屁
我只喜欢玛丽
男孩的秘密是他的男伴,女人的秘密是她的隐忍,丈夫的秘密是他的家庭。他走以后,婚姻像墙上裂纹,爱情如白崖坍塌。那时我跟他一起看天上的月亮,如今却要体会他另一半的生活。那时我跟他学会用手吃饭,如今却偷偷挂起他被遗弃的衬衣。那时他留言叫我别被风吹下悬崖,如今我只能自己修补悬崖上的裂纹。
结尾我还需要适应一下。
46/100。有一些意象是好的,比如坍塌之后又归于宁静的白垩悬崖,甚至有种能与《45周年》的冰缝相媲美的感觉。但是除此之外本片实在是无语到令人搞笑,且不说简单到如同儿戏般的故事进展与吵的人头昏的高强度音效,光是这个狗血的故事我就可以拎出来数落三天三夜。一个男人的贪心,最后却要两个女人莫名其妙地原谅彼此来收尾,看起来不像是替女性解围,更像是为男性狡辩。至于伊斯兰教的运用我就不说了,男孩的同性倾向描绘又是哪般?虽然有点嘲讽父亲缺席的意味但是真的有任何意义吗?难道就是为了让鲜诱可人的小鲜肉露下背?我觉得大可不必。 @2021-08-30 22:37:52 @2021-12-23 01:27:33
氛围感不错 但故事里的情绪无法感动到我 可以说是很多男穆斯林眼中一夫多妻的完美世界了 两个女人一个为他皈依了真主 一个给他延续了血脉 末了大房二房还能达成和解 三个在世亲人对他这个撒了一辈子谎的男人没有怨怼愤恨 只有尊敬缅怀 加了儿子与男友那条看似较为进步的线可能是因为导演自己的同志身份吧 总之丈夫心中的好女人 儿子眼中的好母亲 总是要贤良淑德理解退让忍气吞声的 (然而Joanna Scanlan的表演还是值得拿BAFTA没毛病)
看之前被一半剧透吸引,还以为有什么不得了的悬念,没成想就是婚外情。Emmm...那就没啥看头了,妻子好可怜
整個觀影體驗就是:I can see it happening. 嵌入各處的符號很直白,看了令人無奈,一方面感嘆drama的荒謬,一方面又在反思這到底是不是宗教本身的結構性問題。但這部片給我感覺並不太好,整個像是死水一潭,如同無數張攝影作品,結尾白崖的意象更是聊勝於無(可以與《希望溝壑》相比)。還是希望導演可以不那麼依賴劇本,把角色當作流動的影像,而不是畫紙。
过期的短信宛若提醒自己逝去的年少之爱和不会再相见的人,叛逆的孩童隐匿着的是得不到的爱和关心,暴躁的女人在意的是为什么终究不能选择自己...而真正的道别是发觉非要寻找的答案不必找了,爱没爱过也不太重要了,人这一生,怎样相遇怎样活着的时候曾给予过对方,就足够了。
这是为英国人鼓吹多妻制吗?
女性身体的平滑和皱纹,凝视中的性吸引力,外貌的衰老、肥胖与焦虑,种族宗教的皈依转变,都蜻蜓点水却不深究,最后竟然回归到一个父系血缘为纽带、为正义的家庭团圆和解故事,真令人失望。浪费一个好本子和不错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