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由己
De Ofrivilliga,不由自主,Involuntary
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
主演:Villmar Björkman,Lola Ewerlund,玛丽亚·朗德奎斯特,Henrik Vikman,Linnea Cart-Lamy,Sara Eriksson,Cecilia Milocco,Ulf Lundstedt,利夫·埃德伦德,Olle Liljas,Mia Eriksson,汉娜·莱坎德,Si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法国语言:瑞典语,英语年份:2008
简介:奥斯陆继他的处女作《蒙古吉他手》(Guitar Mongoloid)在2005年斯德哥尔摩电影节获影评人奖后,在他的新片《不由自主》中寻找电影手法上的突破。《不由自主》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群体与个人息息相通,紧紧相连,却又对个人巨大影响的悲剧故事。这部片子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奥斯陆和他的合伙人艾瑞克·翰摩道夫一同..详细 >
早期奥斯特伦德的尴尬美学真的很难顶,跟吉他蒙古人一样太散了,下一部儿戏将矛盾拉满瞬间好看一百倍。
与《Guitar Mongoloid》一样,一场一镜,但丝毫不枯燥,镜头外的内容同样吸引人;校园部分,女老师的发言明明是最正确的说法,但令其空间气氛尴尬到屏幕外,我很佩服这位女老师;女演员弄坏大巴的厕所窗帘,却没有勇气承认,哪怕看着一个小孩在大人的引导下认着没有犯的错,也无动于衷,而这或许也是很多成熟大人会做出的事;强硬扑倒并口同事的鸡鸡、倒立拉鸡鸡、屁眼插国旗,这些段落也令人印象深刻......
導演說他想探討的是瑞典社會裡「人們害怕丟臉」這件事...........
相较于《吉他蒙古人》的另一种更为精致的诠释,同样选择用一个固定长拍镜头观察不同人的生活:在教室做阿希实验的老师,在镜头前一直摆pose的两姐妹,车壁反光所投射的人影……两姐妹在电车中吵闹搭讪的那段很巧妙。本来两姐妹已经出画,这时通过电车的拐弯成功实现让镜头从左往右平移,将两姐妹框入画。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鲁本的固定长拍镜头跟别的导演已经不在同一个境界。最后弄坏厕所的小朋友道歉,客车重新上路。昏暗的夜晚,客车内朦胧的轰鸣,让我陷入了梦乡。(2023.12.03 sorry!弄坏厕所窗帘杆的是女戏剧家。)
真强啊 一直在进步 一直清楚自己想要表达什么 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
拍得好棒!北欧精神危机群像
投机取巧的难看 把半盆水荡来荡去分成几截
个体行为与群体反应的探索,部分身体与全景呈现的对照,人性考验与尴尬时刻并置,从叙事内容上看比之前的《吉他》丰富,但这种碎片化的拆分并不能催生观众观影欲。
尴尬的、惊险的、荒诞的白描
随波逐流
想到了很多对我而言并不美好的时刻
和[吉他蒙古人]一个意思,但是确实更精致了
影片寻求美学形式创新:打破线性时序,碎片化叙事法,讲述五组不同人物在各自时空中互不相干的生活遭遇。情节无交叉,但主题类似:身处组织群体的个人被他人影响丧失独立自主性。导演似冷静学者,以旁观视角固定机位紧缩景框拼凑式勾勒瑞典当代社会众生相,讽刺人性弱点,反思道德问题,营造尴尬不安。
实际上拍得挺精致,但在非胶片时代,这种思路的片子在作为电影方面的价值只会越来越低
跟[吉他蒙古人]一样的结构(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个结构指向的是奥特曼的[人生交叉点]),但是要好看多了。固定镜头画外空间,人性考验和尴尬时刻。另外奥斯特伦德真是喜欢探讨道德问题啊。
延续了《吉他蒙古人》的风格,也是几组人的碎片呈现。不同的是这次观察的不是问题人群,是瑞典社会的普通人,导演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探讨“人们害怕丢脸”这件事。
3.5,重看维持
就批评讽刺力度很强
human condition, in fragments
干巴巴的。不否认鲁本对于人性的敏锐洞察力,所以赶紧退休去油管拍道德小段子吧,我会第一时间订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