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精彩!
从情节上来讲应当不输于“伯恩的身份”。
虽然一上来就是土的掉渣的“失忆”,但是剧情相当紧凑,峰回路转引人入胜,推荐一看下面开始剧透:失忆、然后被人顶包——这没什么新鲜的,然后终于走运捡了个老特工,就好像二百五郭靖遇见了洪帮主,大树底下好乘凉啊!
但没想到贼势甚强,老前辈也搞不过,挂了...最后才发现这哥们自己也是成名高手,嘿也解释了为啥一个植物学家能把出租车开得跟霹雳游侠一样...唯一的遗憾是最后恶势力消灭的也太简单了,有那么一点草草收场的感觉
1/粗暴喊上车,不像飞机那般温柔2-车内开始说话前,没有老外夫妻间的腻歪3-说你去做喜欢的事,我找你汇合,搂着你亲密4/发现包裹不见,竟然 来不及口述面谈缘由5/职业杀手,车内通讯居然他就没信号📶6+东德克卜勒被写死,冤屈啊7-结尾的肾上腺猛增,跟打的去寻物不否8/断断续续的洗浴激情,有真感情9+没一个邪乎的好运气都不敢在电影里活着
比想象中好,当然不能提前看那些无用的剧透影评。
虽然开篇就知道是某个“阴谋论”,剧情展开也过于分散,但谜底揭开的一刻至少重大的逻辑破绽是没有的,还解释了之前观影中的疑惑。
算是一个上乘的剧本。
而且隐喻中还带着“人性本善”的调调。
影评:不明身份 Unknown冷门佳作 悬疑剧情片 五星推荐1、东德的秘密警察句句都充满了哲理。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大概是:如果你让一个人一直说一直说,那最终总能判断出真话还是谎话。
弥补一句谎言,可能要编造十句新的谎言来烘托铺垫。
真正高明的“谎言”,要么是编织出一个栩栩如生的虚拟生活,要么就是使用叙事技巧,选择性地说真话。
仅凭有限的调查,搭配适度的想象与逻辑推理,老特务就做到了拨云见月,大差不差地勾勒出整个事件的眉目。
终极时刻,他提前含好了氰化物,从容赴死。
有智慧、有风度,真是非常讨喜的角色。
此外,经历过冷战时代的特务“余孽”,或许不再有矫健的身手,但明智的头脑,以及真正的牢固友谊,依旧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利器。
Ps:老特务的调查思路也值得学习借鉴。
首先是顺着时间线,捋清楚每一个卷入“怪”事的人物身份。
其次是根据利益得失,分析人物的所作所为。
最后是细心耐心,勤做笔记。
2、杀手团队的谋略其实并不复杂。
假扮夫妻、偷梁换柱都是些常见的障眼法,但是出彩的是连姆尼森突然“出车祸”这个意外和众多微小的伏笔。
意外妙在车祸瞬间的碰撞是失忆的正当理由,让观众不自觉地带入教授视角,让整个事件显得疑云重重。
伏笔妙在肌肉上的非条件反射是“失忆”无法改变的,例如连姆尼森和大学校教授完全不匹配的逃生手法、高超车技与格斗技巧等。
还有一些乍看奇怪,揭秘之后恍然大悟的对白也让人印象深刻。
例如刚下飞机过海关时,连姆尼森说他是来德国做报告,然后他和妻子同时间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刚刚入住酒店的时候,妻子非常在意要选择那个早早预定好的套房等等。
3、影片中杀手组织看上去是精心训练了杀手,详细构思了最后的舞会行窃计划。
但其实15区组织最多的心血是花费在虚构出大学教授这个身份。
大量邮件的通信,网站上修改的信息,甚至还有组织自己人假扮的亲朋好友,这一切谎言都是为了做实“身份”。
所以,杀手组织得知连姆尼森出了车祸并没有慌张失措。
他招致杀生之祸是因为自己记忆错乱,假戏真做,真当自己是大学教授。
试想,如果他给另一位教授(组织boss)发送的语音留言是我出了车祸无法执行任务,请找人替代我。
组织boss应该会立刻选择救援手下这位得力干将。
正是因为他的求救信是让“同事”证明他的教授身份,所以才让组织boss决定痛下杀手,以绝后患。
4、观影之后,我更加确信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核心离不开两件东西:身份和金钱。
身份在影片中是很明显的线索,众多谜团就交汇在那本护照上。
金钱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但是处处都在彰显它的作用。
例如第一次被保安审讯完离开酒店时,连姆尼森掏出钱让司机改变行驶路线,也掏出一大笔钱获得了非法移民女出租车司机的信任。
他甚至还用钱去“雇佣”了东德的老特务。
其实这个观点我第一次是从《谍影重重》中学到的,随后在无数的影片中得到了验证。
现代社会很多人往往只顾着金钱上的财富,殊不知“身份”也是一种无比重要的财富。
再举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m6的特工可以有很多很多个,同一套装备可以很多人用,但是007这个代号只有一个。
我沒覺得這部影片拍噠多麼不好。
也可能因為之前有相似噠片子我不怎麼熟悉。
如果作為一個從沒接觸過這類題材電影噠人來說。
那麼這部片子絕對算是不錯噠。
首先它有超強噠明星陣容。
而且導演把整部片子噠節奏把握噠很好。
結局也非常出人意料。
隨著情節一點點兒噠展開。
突然發現一切都美好噠Martin才恍然大悟。
我想人生也正如此吧。
这是一本很有反转色彩的电影,观众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前头讲的一切全是假的,前面全是一个局,因为执行者遭遇车祸,导致计划发生了临时的改变,A计划切换成了B计划。
当然这样才可以解释许多之前明显不合理的地方。
编剧脑洞开得挺大,影片也确实是一本故事讲的很精彩的的商业电影。
电影大家可以自行去观赏,相信是可以值回票本的。
只是人真的会改变自己一贯的行为模式,从一个不择手段的坏蛋一夜之间变成了自己以前完全不敢想像的样子吗?
我觉得这个话题挺有意思。
你看,电影里的杀手因为车祸丧失了记忆,他能够记得的只是自己精心编造出来的谎言。
在这个谎言中,他是一个美国来的生物学教授,而且他也非常爱他的妻子。
但是杀手只是杀手,教授身份只是他为了接近目标人物捏造出来的人物,至于妻子,更只是拍档而已。
连姆.尼森扮演的教授忘记了自己之前的全部记忆,唯一记住的是只是这个,一个美国好人。
当然,我是存有保留态度的。
正如环境造就人性格一样,记忆无非就是自己人生中前段的历史。
但是“我”仍然是“我”,意识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一样。
这个怎么可能会因为记忆的丧失而发生改变呢?
一个妓女不会因为自己出卖肉体而觉得有什么道德上的罪恶感,甚至如果全家人因此生存下来,她在道德上还会认为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
杀手难道不是一样的吗?
为了钱而去杀人,记忆没有了,但是看待这个世界的标准难道就会发生变化。
这个是不可能的!
除非这个人丢失的不是记忆,而是头脑里全部的意识,变成了小baby,否则他仍然是他,只不过他记不起为什么此时会身处此地而已。
绵羊不会变成老虎,丑小鸭之所以变漂亮了,不是它真的丑,而是它真的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现实中,也许当杀手恢复记忆后,他才不会帮助他原来要杀的人去摆脱危险,而是继续自己原来的任务。
这是才是现实世界的真相。
本来很少写影评,不过看了走进科学的那个评论,我只想说一句,自己 无知另类 就不要来 误导观众。
你看明白了么,你那叫影评么,失忆男人异国寻妻,整片电影了就没有讲寻妻,懂么,是寻找自己的身份; 还连环命案颇为离奇?
命案不过是事态发展,根本不是重点,你这样你点盖面,以偏概全的评论, 是神经病发作,还是别有原因啊 估计是 走进科学 你看多了吧我不明白是我品味太低了, 还是豆瓣上某些人品味太高了,这样的电影给2星?
尼玛*歌唱多了,**经典看多了吧,个人觉得无论从各方面都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片子,保守的说国产90%以上都达不到这种水准。
还有看着感觉不理解的,重新找字幕 谢谢,繁体字的那个字幕才是正确的,简体字的简直就是用google在线翻译的,字幕有一部分决定因素。
看了电影后,又跑到豆瓣上看影评琢磨剧情,结果被我发现一个该剧剧情设计上的重要缺陷。
在峰会上,伪妻子将USB无线网卡插入了教授的笔记本电脑,无线登入系统,该系统具有两重密码保护,伪妻子通过男主角随身携带的一本书最后一页上的奇怪数字组合,找到了密码,登入系统并成功拷贝了资料等等等一下,发现破绽:1、 笔记本电脑没开机,怎么就能访问系统?
这个不是每个笔记本电脑都支持的,而且需要特别设置。
这个还只是一个小bug。
2、伪妻子如何获得了教授的密码本(那本书)及密码(最后一页的数字)?
对于这种加密方式来说,关键就在这个密码本,如果这本书是教授的,那把密码和密码本放在一起,本身就是很愚蠢的做法,这就好像是把开机密码贴在电脑显示器顶上,呵呵。
我觉得这是剧情设计的一个重大缺陷,教授既然选择用这种方式保护他的资料,他一定不会把密码和密码本放在一起,而且也一定不会把他用哪本书作为密码本告诉其他人的,否则这就没意义了。
找茬归找茬,看豆瓣影评上有人给2星,我觉得还是挑剔了一些。
我觉得这个片子你就当个好莱坞动作剧情片来看,其实还是不错的,当悬疑片看,里面破绽可不少,不失望才怪呢!
现在看片子,喜欢看完了再上豆瓣上看看影评,不过一直是潜水,今天第一次发帖,希望大家别见笑啊
马丁.哈里斯博士带妻子伊丽莎白来到波琳,两人准备参加生物高峰论坛峰会。
离奇车祸。
马丁和伊丽莎白在机场拦下一辆出租车,司机是黑人比科。
比科故意把博士的行李箱扔在了机场,没有放上车。
等到了酒店后,马丁发现自己的箱子落在了机场。
来不及和妻子说,又拦下了一辆出租车回到机场。
由于抄近道,当时还在下雪,因为一辆车的冰箱从车上刚好滑下来,刚好撞上了马丁的出租车,车子掉进了水里,一切看起来都很偶然。
女司机是吉娜,后面还会谈到她。
吉娜拼命把马丁救上岸,然后就走了。
身份被替换。
马丁被送到了医院,遇到了一个好心的护士和医生。
他向人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想要找到妻子。
于是,马丁来到大酒店,找到妻子伊丽莎白。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妻子竟然说不认识自己,而她旁边站着另外一个叫哈里斯博士的人。
马丁百思不得其解,他突然间没有了身份。
马丁要把一切搞清楚,发现暗中有人要杀死自己。
寻找身份。
马丁举目无亲,再次回到医院。
好心的护士给了他龙根的联系方式,专门负责调查和侦探的这么一个人,护士和龙根关系很好,马丁有问题可以找龙根。
杀手来到医院,杀死了善良的护士。
马丁死命逃脱,找到了龙根,说服龙根帮他寻找证据。
一切看起来似乎很顺利。
遭到追杀。
马丁找到当时救了自己的女司机吉娜,发现吉娜不是专业司机,而是一家餐厅的服务生。
马丁想让吉娜帮助自己查找真正,于是来到了吉娜的家里。
吉娜的朋友比科也就是载马丁和妻子去酒店的黑人司机再次泄露了马丁的所在,杀手很快就来到。
马丁和杀手一番搏斗,没占上风,好在吉娜帮忙,两人逃出生天。
两人一同找到龙根,商量对策。
得知真相。
马丁已经越来越接近真相了,发现一切都和自己要参加的高峰论坛有关。
龙根在自己家里被杀手组织十五区的老大逼死自杀。
这个杀手老大是马丁认识了十五年的好朋友罗德尼,毫无防备,显然,马丁被罗德尼抓住了。
罗德尼在即将杀死马丁之际,告知了马丁事情真相:罗德尼是暗杀组织十五区的老大,马丁是罗德尼的最得力干将,因为那场车祸,马丁部分失忆。
实际上,马丁的任务是和同伴伊丽莎白一同参加峰会,杀死诺贝尔奖得主布雷斯勒教授,看起来一切矛头是在沙特王子身上。
尘埃落定。
马丁和吉娜赶往峰会现场,组织这场谋杀。
马丁的妻子伊丽莎白和冒名的哈里斯博士按照计划执行,一切进展顺利。
伊丽莎白盗取了布雷斯勒教授的研究成果,取得了教授和王子的信任,甚至炸弹都已经安装好。
马丁破坏了这一切,他用酒店录像视频说服了安保的领导。
酒店安保迅速疏散了人群。
马丁和假的哈里斯博士一决雌雄,显然最后老道的马丁赢了。
伊丽莎白随着炸弹爆炸一命呜呼。
爆炸案后的24小时内,布雷斯勒教授公开了自己的生物学研究成果,那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农业科技研究,可以给人类提供更多的粮食,极大帮助到穷人。
马丁的故事给我的启示:启示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就像杀手组织一样,凡事都要用心做好准备,看起来很简单的身份问题,竟然可以被掉包,哪怕再如此科技昌明的时代。
启示二:计划不仅要周密,还要有备份。
很显然,刺杀布雷斯勒教授准备了两个计划,计划A是由马丁来执行,计划B是由假的哈里斯博士来执行。
所以,自己老婆不认识自己看起来都是理所当然。
启示三: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这一条启示,只是想到而已。
一次意外的车祸让男主记不起自己曾是杀手的身份,也是车祸让他回归了善良的本性,携手女伴一起捣碎了一场刺杀阴谋计划剧情悬念迭起而不至于烧脑。
从教授还原杀手的记忆恢复,也是良知战胜操守的人性回归,携手女伴搅了计划中的刺杀阴谋,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情节最后,终是有情人成眷属的团圆。
如果可以重新给你一次机会,你会不会换一种选择。
“以前你是谁那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你选择怎么做!
”
一次意外成为一场救赎的身份
有悬疑有动作,精彩紧凑,是好片
还好吧觉得起码比飓风营救强,还能玩点悬疑,老型男真是越来越动作路线了,看来他需要呼唤NIKITA,JJ甜美又漂亮,其实这导演的作品还算中上成,别把动作片跟惊悚片混为一谈!
很老套的题材啊
就算原著被称作“文字版【谜一样的双眼】”,但本片无论悬疑、动作和情感都感觉像别的电影玩剩下的,连带着演技派连姆·尼森都快成尼古拉斯·凯奇第二了,这部电影整个就是“XXX电影第二”的最佳诠释!这剧本看起来不错,就是辨识度太低了,像是各种经典玩法的堆砌,况且导演还没什么个性。★★★
太牵强了。。。
痕迹太重
连姆尼森还是不赖的
非法移民路道粗。。。
片不错,遗憾的是全是组合了些别人玩剩下的...
这个失忆有点怪,估计是潜意识爆发,谁都想做个好人!
极度失望
剧情紧凑很有悬念很吊人胃口 不过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知道liam这货不是什么博士
不惊险,不刺激,不好看
没有taken那么简单粗暴,但是多了diane还有什么可要求的
转换很妙。只是失去了杀手身份后,他该以什么为生?老间谍就是来打酱油的呀。
唉,不看看这片子你就不会明白谍影重重多出色了
毫无亮点的悬疑
老套故事,老套表演
哈哈这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