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最幸运的女孩

Luckiest Girl Alive,你好,法奈利

主演:米拉·库尼斯,芬·维特洛克,康妮·布里顿,詹妮弗·比尔斯,斯科特·麦克纳里,贾斯汀·卢佩,基娅拉·奥利勒拉,托马斯·巴布萨卡,卡尔森·迈克马克,盖奇·芒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最幸运的女孩》剧照

最幸运的女孩 剧照 NO.1最幸运的女孩 剧照 NO.2最幸运的女孩 剧照 NO.3最幸运的女孩 剧照 NO.4最幸运的女孩 剧照 NO.5最幸运的女孩 剧照 NO.6最幸运的女孩 剧照 NO.13最幸运的女孩 剧照 NO.14最幸运的女孩 剧照 NO.15最幸运的女孩 剧照 NO.16最幸运的女孩 剧照 NO.17最幸运的女孩 剧照 NO.18最幸运的女孩 剧照 NO.19最幸运的女孩 剧照 NO.20

《最幸运的女孩》剧情介绍

最幸运的女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4岁的蒂芙阿尼•法奈利,出生于普通家庭,被势利的母亲送去布拉德利贵族学校,当作攀附权贵的跳板。美丽的法奈利如愿融入贵族圈子,成为众人追捧的万人迷,却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的孤独。在一次校园聚会中,法奈利经历了始料未及的侵害,从而卷入让她痛不欲生的校园暴力事件,随后一起校园枪杀案更是彻底改变了法奈利的人生轨迹。 28岁的阿尼•法奈利,生活在纽约,拥有一份光鲜体面的工作,一个有着贵族血统的高富帅未婚夫,一枚价值不菲的绿宝石婚戒,一个装满昂贵华服的衣橱,她一直努力追求的完美生活几乎近在咫尺。但法奈利知道,她只是假装很好。 让无数女孩子艳羡的水晶灯、红毯,以及名贵的婚纱就在不远处等着她,但她同样深深地恐惧,曾经像荆棘般缠绕的不堪回首的记忆,会让她一直试图掩藏的另一个自己——蒂芙阿尼•法奈利现出原形。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而命运又会在什么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草莓松饼美式小酒馆喋血英魂犯罪现场:德州杀场“醉”佳导演女子大乱斗伊甸园机动奥特曼第三季毒玫瑰消失的十一层像鸡毛一样飞黑袋行动天外有天第二季羞耻第四季警与囚第一季烟花星期三布莱克威尔的幽灵2夜夜相见不识君维京传奇:最黑暗的一天骨语2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地宫笔记之五百龙首性梦爱三部曲:爱每个人都喜欢着某个人疯狂的麦穗儿勾魂蛇魔女在人间圣诞清单破坏不在场证明特别篇新娘航班

《最幸运的女孩》长篇影评

 1 ) 遭受性侵害、枪击案及校园霸凌女性受害者却被称为最幸运的女孩

NO IS NO.伤害就是伤害。

但是对于女性却不失这样。

女人受到伤害之后,只会加倍被舆论伤害。

多少社会新闻,女性受害者要遭受毫无理由的恶意揣测,她肯定犯了错,她肯定勾引了别人。

但是男性犯罪者,却会被备受声援,他肯定被逼急了,女的肯定也有错。

甚至还要过去指责女性受害者,是你行为不端,是你太虚荣。

女主的女性上司说得很对,如果她早点学会责怪男人,她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本片作为一个校园霸凌、犯罪和校园枪击案,开篇却在于一个将要步入婚姻的女性,偏执在坚持在她未婚夫面前的一些形象和言行,然后再脑海中产生很多怨气的想象和对话。

一切来自她中学被轮奸,遭受枪击案,却又被强奸者散布的流言攻击,同学视其为荡妇和枪击案同伙,母亲也看不起她。

强大的女性形象是她在中学时代晦暗生活中的期盼,因为强奸者的家庭背景,加上在枪击案中残疾,强奸者成为备受众人称赞的感动人物。

女主致力于使自己成为事业、生活成功的人士,嫁入有一定地位的家庭,或许能让她的言语增加可信度。

她一直致力于成为强大成功的女性。

但始终没有办法摆脱心理阴影。

电影很有现实意义。

女性在遭受侵害,特别是性侵害时,总是容易产生,是不是那不算侵害,是不是我说的no不够大声。

又在怀疑中,丧失对加害者追责的勇气。

在这种对勇气的怀疑中,又加强了对自我的厌恶。

是不是不该报复,是不是追究就是错的。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与爱,也并不是总是无条件,附加了很多人生投射,以及在脱离期待时,也施加对孩子的伤害。

亲情并不是总是后盾。

女主的未婚夫会努力爱她,试图帮助她,但却始终无法同情女主受到的伤害,以为巨大的心理创伤会轻易遗忘,也一直试图安排女主的生活和事业,不会真正尊重女主的想法。

男性无法同情女性,爱情并不能抹平心理伤痕。

女性的怒气总对着自己,男性的怒气对着他人,所以他们性侵害女性,他们拿起枪支杀害他人。

遭受性侵害、枪击案及校园霸凌女性受害者却被称为最幸运的女孩,是来自周边他人的社会集体霸凌。

女性受害者究竟要多完美才能不被苛求。

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受害者,女性不必多完美,多迎合别人的期待,只有自己诚实面对自己,才能得到释放心理创伤。

而寄托于亲情爱情的期待,都不如指望自己,强势发出自己声音的女性才能真正得到被尊重。

 2 ) 蒂芙尼还是阿妮?关于潜意识的自我塑造

蒂芙尼用刀捅了好友,是因为好友的那把枪和强奸女性的阳具没有本质区别。

都是一种强势的把自己的欲望施加于其他“受害者”身上的凶器。

枪还是一种最极端的、暴力的象征。

一方面是面对不同程度的侵害所表现的反应方式不同,好友的动机是让坏人付出代价,但本质上跟坏人没有区别,程度上更加极端;另一方面,是蒂芙尼心中愤怒必须具象化为一种观众可直接感受到的直观冲击;最后,是对枪支暴力这种极端行为,在创作上呈现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从蒂芙尼这个性侵和枪支暴力双重受害者的身份视角上呈现出来,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接受的。

这部电影的故事大概有八分,剧本没有看到,但从完成的电影来看应该在7分左右;演员的表演很出色,基本上每个人都恰如其分;在摄影师和剪辑师的配合下,导演的工作也完成到了8分到8.5分。

综合起来电影应该有7-7.5/10的评分,只是因为题材内容的争议,拉低了分数。

这部电影是奈飞投的,制片人是米拉库尼斯和小说作者两个人,表达上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作者意识。

其实这部电影的美术和选角水准也非常好,如果这两部分的创作工作不能提供很好支持,导演工作很难达到现有的水准。

尤其是选角,几个主要演员的气质和在表演上的拿捏为角色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撑。

别人该称呼你什么?

谁来决定这件事情?

什么情况下需要思考这个问题?

最终这个答案又代表着什么呢?

蒂芙尼还是阿妮,这似乎不像是针对电影提出的问题,感觉太文学了,但实际上正是这两个名字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剧本作者和导演叙事的结构观念。

最近接触到挺多需要置于多时空多视角的叙事结构来思考的案例,国内的影视创作者似乎本能地对这类方向感兴趣,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又基本上没有驾驭的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是缺少建立人物角色与时空关系的结构能力。

想说的还挺多,但又没时间了,等哪天有空吧……

 3 ) 雨水的眼泪+太阳的微笑=彩虹

女性遭受侵害后发声的作品很多,但是这部,给了我别样的感受……简单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是外界的偏见,法奈利被同学、母亲及男友所不解,当然,这也是警醒世人的重点……其次是虚假的人生,法奈利为了隐瞒、欺骗甚至于藏匿,在看似成功的形象中持续痛苦……再就是情绪和行为,法奈利在求索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偏激和充满攻击性,这对于突出展现一个受伤的形象特别有益,前提是恰到好处……接着是被幻觉支配,虽然出现的次数不多,但较为鲜明,集中在伤害他者和自我困顿两个环境……然后是个人的背景,家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进入贵族学校接受教育,且在写作方面天赋异禀,穷和智的冲撞必将法奈利引向地狱或者天堂……最后是少数的支持,同为女性的闺蜜和上司,在法奈利深陷挣扎的时候陪伴和开导……量变产生质变,女主抛弃了优渥的物质条件,却也收获了更加贵重的精神胜利。

能开启新的人生,着实令人欣慰……

 4 ) 女版《勇敢的心》

非常深刻的一部电影,细致入微的讲述了一个曾经遭遇校园性侵的女性的心路历程。

从最初的恐惧、自责到选择性遗忘,从逃避现实到最后勇敢的讲出来。

影片塑造了一个勇敢面对现实的女性,个人觉得最深刻的地方就是清晰的诠释了啥是真正的勇敢?

勇敢的背后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现实中多数普通人是懦弱的,遭遇侵害、不公时,多数选择就是忍耐和逃避,即使被逼入绝境也依然会找出无数理由让自己苟且下去。

为了家人、为了饭碗、为了父母、为了……然后就像啥都没有发生一样岁月静好。

正因为大家内心缺乏勇敢,才有了无数文学影视作品中虚构的英雄、大侠复仇雪恨来安慰我们的玻璃心。

但影片结束,我们都继续在现实中苟活着。

想起另一部影片《沉睡者》,四个进感化院的少年被狱警强暴,长大成人,阴影始终存在,最终完成复仇。

复仇过程非常戏剧化,就是一个精彩的好莱坞童话。

本片女主最终选择直面现实,她做出这个决定的代价就非常现实、非常巨大。

她的工作、她的名声、她母亲的抱怨、英俊的上流社会男友、她即将嫁入的豪门家族名声,这些都可能因为她的勇敢选择而彻底失去。

相反,她只需继续隐忍,她依然会光鲜亮丽的活在世人面前。

即使她选择在媒体公开,在现实中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热度,并且不乏更加恶毒的攻击和诋毁,也有可能彻底毁掉自己。

影片叙事节奏也控制的很好,一直到影片收尾,她依然在纠结和犹豫。

毕竟当年强暴她的男孩两个死去,一个坐了轮椅,而她也即将嫁入豪门。

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公开面对。

即使影片结束她不选择公开,我也觉得没资格去指责她或看不起她,毕竟我们都是在忍耐中苟活着。

唯一觉得遗憾的是她居然会杀死那个遭遇霸凌然后复仇的校园枪手,救了强暴他的男孩一命。

也许是故事需要那个男孩活下来吧!

 5 )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短评

1、女主为什么下那一刀?

因为他有枪啊 现在是校园枪击案啊 她在保护自己啊2、女主表现很碧池?

这是她的自我救赎人设 经历强奸和枪击案后 根本找不到方向 她甚至不让转校 还要act like normal 然后在纽约见到那个女的 那个strong的人设 她才找到了至少可以act like normal的方法 当然事实证明越压抑越愤怒女主真的很惨 过去总如影随形 连发布一个婚礼post 还会被过去的纠葛留恶评 一个victim却因为“没有死 没有伤”而被一个“受伤”的加害者污蔑 被妈妈羞耻攻击 她为什么不敢报警 因为她妈会骂她妈也好 身边那些同学也好 甚至后来的纪录片记者 她未婚夫 fuck you all

 6 ) 那在北美应该怎样教育上了初高中的孩子呢?

很明显女主妈妈强调又强调过不要喝酒。

老师也说了不要离开学校,不然要打电话告家长。

最后老师只告了一个家长,那个家长的孩子几乎是悬崖勒马。

走之前喊女主,可是女主不走。

这个时候别人的家长也没有义务去联系女主家长。

女主好奇心大,想玩,青春期和她妈妈关系不好。

可是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到底应该怎么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呢?

最后出事了,女主是受害者。

她妈妈愤怒和失望也是真的… 我觉得这里就不应该再说you are not the girl that i raised. 之类的不能解决问题不能安抚情绪只是发泄自己不满的话了。。。

也许女主妈妈认为这是令人感到羞耻的事情?

怕别人说闲话?

我以为北美没有这么封建呢?

希望十几年以后我会是一个情绪稳定,出问题先解决问题的妈妈。

 7 ) 我真无语了 又被美国的畸形文化恶心到了

再也不敢信美国拍的女性片子了n多不合逻辑的地方 简直就是胡编乱造有那个勇气拿刀杀朋友 怎么可能没勇气搞坏人?

既然很聪明 怎么可能还仍然要结婚 还是和强奸犯差不多的一类人 是在暗示写作的女性都很蠢是吗真的再也受不了美式愚蠢且纠结的自由主义了我都怀疑这电影是明摆着是在讽刺女性了

 8 ) 最离谱的女孩

其实想给一星的,但我真的挺喜欢这个故事的底子。

女主角被强奸,金丝眼镜男生(A)被霸凌,一个看不惯霸凌行为但平日里自己总惹小麻烦的男孩(B)每次都站出来和校霸对抗,后来为了给女主出头B跟校霸打了一架,误伤老师被开除,伙同曾经被校霸欺负的A制造了校园枪杀案。

一个故事融合了两个最热门的议题,如果让大卫·芬奇来拍,这绝对是一部剧情饱满的心理惊悚片,但迈克·巴克却硬是把它拍得稀烂。

最离谱的点在于导演把女主拍成了一个弱智。

小时候害怕通知家长,在校长室反悔决定不报警,这我可以理解,帮她上报的老师因为放学生们离校去开party被开除了,也不能怪她。

但是强奸她的人她一个都不敢对抗,甚至连质问的勇气都没有,还生怕言语间伤害了强奸犯的感情。

反倒是唯一站在自己这边劝自己勇敢的好朋友,因为措辞太激烈被她骂了一通。

男生A和B气不过,最终决定拿枪报复校霸,他们当然是行为极端的,杀掉了一些看起来无辜的人,但A没有杀死女主和她旁边的女生,而B让一个女孩离场的时候也说,我挺喜欢你的,你走吧。

所以可以揣测,他们并没有极端到报复社会的程度,只是杀死所有在他们看来罪有应得的人。

B把枪交到女主手里,劝她开枪杀死强奸她的Dean,她不照办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在B夺回枪打断了Dean的腿之后,她突然“勇敢”了,拿刀直接插进了B的脖子,这他妈到底是凭什么啊???

她可以旁观,可以跑掉,甚至可以出去报警,我都能接受,但她有什么理由和权力杀死一个最初一直在帮助自己、始终站在弱者一方且眼下也对自己没有威胁的人啊?

Dean幸存以后怕她跟警察说出自己的强奸罪行,所以恶人先告状,对所有人说她和他的两个朋友都睡了,然后被自己抛弃,所以才找两个男生一起制造枪击。

Dean肯定是混蛋,但女主也是个混蛋啊。

这属于狗咬狗。

成年以后的女主变得心口不一,对待别人的时候总是内心充满厌恶但嘴上说得好听,这我是可以接受的。

发条娃娃这个比喻也很妙。

但是她依然选择不说出真相,维系自己现在即将嫁入豪门的美好生活。

纪录片导演对她说可以帮助更多女性的时候,她还拿出了“其他女性好着呢”这种“你少跟我道德绑架”的姿态。

说与不说,都是受害者的权利,无可指摘。

可问题是,最后她的主编轻描淡写的几句“部分诚实是不够的”,“你应该写出没有人看到过的东西”就让她突然翻然悔悟了,甚至不惜和未婚夫摊牌:我一直在利用你,把所有积压的情绪都发泄在你身上,现在我需要不顾你或者任何人的想法说出真相。

这种抉择的转变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刺激点在哪呢?

她早怎么没想通呢?

我们都知道,导演需要一个性侵题材的女主突然清醒过来成为代替女性发声的受害者榜样,但你不能不管最基本的叙事逻辑啊。

前面女主试婚纱之类的剧情完全是废笔,对角色塑造和剧情推进没有任何帮助。

至于她在女性杂志写性生活专栏的人设也很矛盾,她写的东西都是教女人如何取悦男性的,并且她对此也并没有表现出厌恶,而是一种看透了男女关系之后的戏谑,以及对自己把握话题度能力的骄傲。

她作为一个性侵受害者,到底是如何产生这种心态的呢?

你到底是想说她坚强还是软弱还是她在故意表现出无所谓呢?

这些都没有拍明白,而且她明明对当年的事耿耿于怀,这和她工作时的从容是完全割裂的。

影片前半段一直在试图留悬念,通过闪回一点点揭露往事。

但对现在的陈述里缺少对过去的铺垫,最后的枪击案明明应该是荡气回肠的高潮,但由于铺垫不当完全没有制造出该有的震撼,反而因为不断地插叙影响了剧情的流畅度。

甚至连拍摄纪录片的时候,女主都是一进门就开始对着摄影机讲话,没有任何前期的准备,这种失真的细节会让影片丧失正常的节奏感,导演好像根本不懂什么叫张弛有度,只会一股脑儿地给你罗列事件。

最后女主对着镜头号召女性受害人勇敢揭露真相的情节,也因为前面的自相矛盾和令人生厌而显得突兀。

地铁里的女人纷纷用手机发表自己对女主文章的支持并袒露自己的创伤隐秘,也是非常刻意和尴尬的场景。

总而言之,闪回中的故事单拎出来是非常好的故事梗概,但导演的拙劣技法让这部片子再无任何可取之处。

一部题材如此讨巧的片子在刚出没多久、仅有2000多人评价的时候就只有6.8分,那它实际上要差劲到什么地步,可想而知。

 9 ) 为什么这部女权主义电影,却反过来坑了女权主义

追求权利,也是要讲究方法的R君说“其实这个世界,从古至今,对美的追求是一样的。

特别丧的是,心灵美对于外表美的人来说,是锦上添花;但却不曾给外表丑陋的人雪中送炭。

”(维克多.雨果 《巴黎圣母院》)

每隔几年,美国都会发生一些震惊全国的校园枪击案......如果是普通枪击案,通常也都令人可以理解。

但是有一些枪击案,犯案的却不过是一些学生自己。

他们拿着自动武器,对着自己平时的同学和朋友,冷静点射,甚至处决,这种场面即便联想起来都非常令人震惊,但竟然会不止一次的发生在现实......更有甚者,因为这些枪击案实在太过吸引社会关注,还有人借此机会,编造各种阴谋论,或者借机推行自己的受害者人设,博取同情,并号召大家“加强枪支管制”, 捞取自己的政治资本,甚至写书做传,趁机发财.......这一次,甚至还有人把女权主义和枪击案非要拉在一起,拼凑了一部电影。

这,就是最近在美国上映的影片《最幸运的女孩》的故事。

实际上,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2015年的一部同名畅销书《最幸运的女孩》(也有翻译为《你好,法奈利》)。

当年与之齐名的作品包括《控制》和《列车上的女孩》,后者曾经风靡一时,R君在古巴的度假村里还看到很多老外几乎人手一本.......并且,那部作品也曾被改编为电影。

所以,能和这样的作品齐名,可以想象,《最幸运的女孩》也算是多么轰动一时的作品。

R君没有读过这部作品的原作,但是据说电影改编还是基本依照了原著,讲诉了在纽约时尚和女性杂志正混的风生水起,甚至即将走入另人羡慕的28岁优秀女性编辑蒂凡尼.法奈利痛苦的内心世界......因为一直折磨她的,是14岁时在贵族学校经历的一场校园强奸案和枪击案,而她一直因为害怕而不敢说出真相,或者面对那些引发问题的同学们。

故事以法奈利现状的生活和过去的生活做穿插,对比,映照,主要突出说明女性受到凌辱和不公待遇时的各种社会压力和心理煎熬,并最终以法奈利勇敢站出来,牺牲了自我的现在社会利益,而揭露了真相,为广大曾经受到类似待遇的女性树立了坚强的榜样........

所以,这当然是典型的女权主义电影。

电影也算拍的非常努力,一边是现代纽约的纸醉金迷和社会利益至上,一边是当年校园强奸案和枪击案的残酷现实,算是基本真实反应了美国的社会情况。

甚至,在豆瓣的很多影迷短评和书籍短评中,都有大量女性观众和读者共鸣支持的留言......但是,看完这部电影,却让R君要叹一口气。

因为,在R君的观感中,站在男性的视角来看这部作品,不仅不能让大家对女权有所感悟,甚至还有些起反面作用.......实际上,女权主义的作品很多,比如R君就写过《前程似锦的女孩》(女孩用自己的命换渣男的未来,值得吗?

)、《婚姻故事》(每一对男女,在走向婚姻前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以及最近的《沼泽深处的女孩》(为什么这一场谋杀,却看起来充满了正义?

),乃至印度的作品《孟买女帝》(这部充满勇气的印度电影,公开挑战了性交易的道德和非法性。

)和《红粉惊魂》(假如“唐山案”的妹子们奋起反抗会怎样?

).......这些都是相当不错的女权主义作品,为啥这部就不行?

因为合情合理反映女权社会问题的作品,当然是值得支持的。

但过于走极端,甚至不顾逻辑的煽动,就从来不值得推荐了。

错误的方向和引导,其实不仅不能帮到女性,甚至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女性们走的道路更曲折。

这偏偏就是这部《最幸运的女孩》最糟糕的地方.......这是女权还是反面案例?

不知道看完电影有多少人会觉得蒂凡尼.法奈利是个相当人格割裂的人物.......28岁的她,语言刻薄犀利,所以才能靠尖刻的文笔和富有争议的视角在纽约的女性杂志里面站住脚,并且得到赏识。

站在这个角度,电影选了米拉.库尼斯做主角还真的没有选错。

她真的就长了一张典型纽约 “Gossip Girl”,非常婊的脸蛋........为了争得出人头地,她在很多地方其实都很“心机”,不仅要一直隐藏自己出身普通的历史,还总是试图在各种地方要突显自己的地位(比如在老板的办公室里假装是自己办公室接待来访的纪录片导演),也追求各种超越自我能力的“时尚”感。

(其实来自于自己未婚夫的财富)其实这很美国,也很大都市,本身就是社会现实造就的,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你很难想象一个已经混到28岁,显然已经彻底拜服于社会金钱价值体系,“婊”出本能和天际的高段位女人居然还能有什么童年的正义感在内心挣扎,甚至会在非常重要的场合失态,或者开罪明显比自己高出几个阶级的未婚夫.......这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违和。

从头到尾,法奈利要对抗的,都是自我意识。

比如她因为醉酒趴体被同学侵犯,后来又被指责为枪击案的背后煽动者。

其实多年过去,这些事情早都已经变为陈旧的历史,即便是还有人要去回顾,她也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但相反的,她要去翻案,一切都是她的自我陈述,除了破坏曾经强奸她的同学迪恩.巴顿的社会地位和人设外,其他的代价几乎都是影响她自己的:婚约被破坏,经济受影响,受到其他控枪支持者的敌视.......当然,你可以说,法奈利是为了妇女正义和权利而发声,为很多女性做出了榜样。

但,辛辛苦苦混到28岁,正是职场和社会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为了正义牺牲这么多现实利益,绝对不会是一个大都市职业女性做的事情。

(如果是《沼泽地里的女孩》,倒是合情合理。

但你看,凯娅当时面对渣男就脑子清楚的很,她绝对不会拿这种私人的事情去公开处理,反而宁可选择私下复仇解决.....

一个乡下女孩都懂的道理,在纽约混了那么久的职场女性,高段位“婊”会不懂?

何况,电影中也完全没有展示为什么2位曾经支持她的同学突然变成了校园杀手。

如果是因为校园凌霸导致的结果,那么她突然暴起用刀当场杀死了亚瑟就更加奇怪了。

人家根本没有把你当目标,何况,对强奸你的人你都不敢行动,怎么反而把替你一直主持正义的人杀了??

然后忍气吞声了那么多年,又突然在自己人生上升阶段,突然自毁前途,就为了出口气??

这整个故事中的人物思维实在太跳跃割裂,完全不符合现实,并且做事相当不智。

且不说母亲努力想让自己靠近更好的阶级,受到更好的教育,嫁到更好的家庭,这本身也没错;她自己在贵族学校中生活不够检点,不懂识人导致被人侵犯;在必要反抗的时候不反抗,在不必要反抗的时候却反抗了.......

整个故事,她在诸多事情的处理方式和时间点上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至于在出租车上发泄,在2个家庭集会上突然失控大放厥词,跟男友之间时不时神经发作的场面.......这哪里像个成熟,性格稳定的女性该做的事情?

难道世界都要围绕她一个人转,才叫公平和正义?

真正的女权和智慧女性,要么在当时就勇于反抗,敢于行动,比如《孟买女帝》、《红粉惊魂》;要么有自己的谋略,懂得选择方式和时机,比如《沼泽深处的女孩》、《前程似锦的女孩》;要么行事果敢决断,绝不拖泥带水,比如《婚约故事》、《女人的碎片》.....如果她这也算女权,那我真的谢谢她,像这样神智昏聩,不分黑白,不懂进退处理事情和人生,真的拜托不要误导诸位女性。

就她这样的人生和经历,不当反面教材就不错了.......要本质,不要口嗨

其实要意识到的是,世界上的丑恶,其实并不常常只针对女性。

比如,最近美国最近刚刚现实宣判了一场校园枪击案的“诽谤罪”:10月12日,美国康涅狄克州的法院陪审团就裁定,知名电视主持人亚历克斯.琼斯(Alex Jones) 对2012年12月14日美国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的指责,说这场枪击案完全是为了煽动人们加强对枪支管制而被导演出来的“骗局”,犯了“诽谤罪”,并因此要向15名原告赔偿近9.65亿美元的巨额赔偿。

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是美国死伤最惨重的校园枪击案之一。

罪犯亚当.兰扎不仅预先枪杀了自己的母亲,还闯入桑迪胡克小学教室,一言不发的对教师和学生们进行扫射,结果直接打死18位6-7岁的儿童,另外2名伤重不治,还打死了6名教职员工。

但这样的惨案,正如本作电影一样,立刻被知名主持人亚历克斯.琼斯大加利用,说整个惨案都是一场闹剧和谣言,是为了加强人们对武器管控而特意编织出来的事件。

他为何要这样做?

除了他本身反对禁枪之外,当然就是利益驱动了。

因此编造谣言,制造话题,吸引眼球,为此他获得了几百万美元的好处。

(大约应该是来自广告)

《最幸运的女孩》中,谣言当然针对女主角本身。

可是现实中,各种恶意可不仅仅是对于女性,而都各有目标。

所以,很多时候,谈社会伤害,歧视,是包括了所有的弱者。

比如,大家应该都不会忘记,电影史上最著名的作品《肖申克的救赎》中,男主角安迪也是一位被陷害,误判的人物。

要真正保护弱小,维持社会公正,最需要做的应该像《孟买女帝》甘古拜那样,在获得自我地位和社会认知的前提下,再去努力争取权益和对话机会,从顶层制度和体系上去改变,而不是依然试图用个案和舆论的力量。

实际上,民众永远都是健忘的,并且很多时候,也是难以预测的。

依靠社会舆论和媒体方式,从来就不是最好的道路。

当然,让过去的罪犯得到道德惩戒,可以让故事看得很爽。

但恐怕也就仅此而已了.......社会的进步永远依赖于智者和行动力超强的人,而不会是那些靠口嗨得到高潮的人。

作为电影,《最幸运的女孩》勉强及格;作为女权电影,R君只能给它打个不及格。

R君,2022年10月19日,于上海。

感谢阅读全文,如果觉得还行,点个“赞”和“在看”支持一下吧!

谢谢啰!

财猫电影兵无常势,水无定形部分社会题材电影影评:-印度人把他们的“唐山案”,拍成了对莫迪政府的讨伐檄文-当韩国电影人又在思考这场病毒危机......-汤唯又扮演了一次韩国的王佳芝,可惜智商还是没有在线-戛纳的影帝,能否为“贩卖婴儿”正名?

-为什么一个教师会挟持16名儿童作为人质?

94届奥斯卡专题影评:-一场不动声色的谋杀,成就了今年奥斯卡最大的热门-暗黑、诡异、奇幻、欺骗、谋杀......今年奥斯卡偏爱暗黑路线?

-《沙丘》:喜欢或者不喜欢,这就是它最好的模样!

-迪斯尼又拍了部毒害万千女性的“鸡汤”啊.......-一场彗星撞地球,撞出了最大的人间丑剧-“邦德之死”,一个时代偶像的最好谢幕-英雄的困境,来自过度的政治正确和多管闲事.......-讽刺了,古驰品牌赞助拍了一部古驰家族谋杀案的电影-为啥这部《失控玩家》,会让社畜们看得很扎心?

-史皇这奥斯卡的一巴掌,可能就是入戏太深93届奥斯卡专题影评:-这是独立女性都需要好好看的一部电影-这部暗黑版的《寄生虫》,10年前就已经得了文学大奖-今年奥斯卡的大热门,说尽了美国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女孩用自己的命换渣男的未来,值得吗?

-这部9分的皮克斯新作,其实是一部“毒鸡汤”-这也许才是《信条》最简单明了的解读.......-汤姆汉克斯的2020新经典,精彩重现了二战的大西洋海战-《少年的你》:9分,毫无疑问的年度国产最佳

 10 ) 在跌倒的地方学着站起来也是一门需要不停摸索的技能

这部电影很有争议性。

故事本身是根据小说作者的真实经历改编。

从外人看来,女主人公Ani拥有一个完美人生。

她长得漂亮,穿着时尚,一边在著名杂志工作,一边筹备和豪门帅哥的婚礼。

但她的old money未婚夫、家传古董订婚戒指,还有光鲜亮丽的工作都遮掩不了她外表下的裂痕。

她在高中时有一段噩梦般的经历。

她受过的创伤在情绪表面下潜伏,时不时地像泡沫一样漂浮上来,导致她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她勉强保持表面平衡,直到一支纪录片队伍找上门来,引爆她的定时炸弹。

女主人公的性格不讨喜,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拧巴。

她的经历也让人于心不忍,有时难以看下去。

我觉得Mila Kunis把角色的内心自白解释得非常精彩。

在多次经历普通人难以承受的巨大创伤后,她把心中的害怕、自我麻痹、疑惑、愤怒、不甘,犹豫、到后面一小步、一小步地自我和解演绎得淋漓尽致。

爽剧里大女主能随时怼人,现实生活中却不是这样。

就是作者本人也没得到电影里的复仇情节。

在真实后续中,坏人没有受到惩罚,作者通过写书找到内心的平静。

而其他人在小说出版后才了解事情真相,窥探作者一辈子的挣扎。

有人说这是一部女性愤怒片,我觉得更应该理解为受害者的自我挽救,是一部充满磕磕碰碰的成长片。

在跌倒的地方学着站起来也是一门需要不停摸索的技能。

我很高兴能看到这样的人物成长,把一个不完美的人,在伤痕累累下依然努力向前跑的勇气展现出来。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low Up 札记”。

《最幸运的女孩》短评

心痛

5分钟前
  • 朴九月
  • 力荐

说女主捅那一刀令人费解的…不自卫难道还等着被杀吗?被轮奸+原生家庭压抑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都难以自愈,何况一个未成年的女孩。能做到女主这样最后完全接受自己已经很很很不容易了。

9分钟前
  • 推荐

剧情俗套且拖沓 题材还可以

14分钟前
  • 爱吃水果的嘻嘻
  • 较差

Bette太有魅力了,十几年过去,更坚韧了。就像她说的,揭露邪恶的真相,仅仅接近真实还不够。所以这片终究还是带有几分苦涩的糖水片。被伤害的女孩们,要直面的黑暗和需要走出来的时间,只会更深、更久、更艰难。

16分钟前
  • Eudemonia
  • 还行

纵然可怜,白女elite的自怨自艾也着实的。。令人难受

21分钟前
  • ztlpoppy
  • 还行

虽然拍的有些松散,但这是个非常好的题材,可以帮助女人坚强起来。

25分钟前
  • mumu
  • 还行

女主活的像个假娃娃与她是一位被害者并不冲突,就像到处宣扬枪支管控的残疾人与他是一位加害者并不冲突一样。看到结尾那个女人感谢迪恩对枪支管控做的贡献,holyshit你猜为什么他们学校会发生枪支案。

29分钟前
  • 荒里枯桃
  • 力荐

看不懂

31分钟前
  • Pamphile-
  • 还行

6分

32分钟前
  • 皮克Pique
  • 还行

不理解一个软弱的人为什么果断捅死自己的好朋友?!还有未婚夫招谁惹谁了,非得伤害爱自己的人才能实现自我?

37分钟前
  • 拔葱
  • 推荐

少拍点这么脑残的女主人设,又当又立有大病。

38分钟前
  • 莞猪
  • 很差

表演好,心理外化也不突兀。

40分钟前
  • 黑白方土
  • 推荐

导得寡淡无味,演得空洞无物

42分钟前
  • 一个裤头的诞生
  • 较差

最终能保护自己的还是长大后的自己,这一点让我很想哭🥲

47分钟前
  • 看看小熊的脸色
  • 力荐

完全无法和前程似锦的女孩相提并论,看到强奸戏的时候简直要疯了,太窒息了,又是一个他以为他懂的故事。看完导演性别和视角,觉得这一切反胃的感受也不是没有源头

50分钟前
  • 远方
  • 较差

还行。

52分钟前
  • 李湘
  • 还行

看的太累了

54分钟前
  • 另一种蓝色
  • 较差

逼她复仇的人和强奸她的人一样可恶

58分钟前
  • 秋里
  • 还行

不推荐,比前程似锦差太多了。

1小时前
  • 朱霓彩
  • 较差

太假了.....

1小时前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