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是拍得挺好看的,我能给3.5星,节奏适当,制作不错,演员方面方中信谭耀文鲍起静曾江廖启智都压得住场面,年轻一辈的张建声很出彩,陈家乐一般,配乐对情绪渲染得很厉害,几场抒情段落也不拉胯。
但本片最大的问题在于,作为一部港式主旋律的律政片,它宣扬的本应是是抗争官商勾结、争取真相与公义、用法律维护底层大众权益的价值观,片中主角方屡遭阻碍的压抑和结尾雷有辉的演讲也印证了这一点,但最后导致局势逆转的关键来自于相关利益方的内讧,如果不是死者父亲在发现真相后运用自己的势力告倒真凶(其中还要男主冒着犯法风险打擦边球),黑恶势力只怕是难以被撼动的。
如果这真不是导演拍主旋律不小心跑偏了的话,那就只能解释为导演在说反话。
但抛开上述这点来说,结尾雷有辉的那段话依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尽管我认为这个故事撑不起这段话,但无论是以前、现在,还是以后,鸡蛋和高墙的问题依旧会是社会上讨论不止的议题——“今时今日的安稳是我们上一代留给我们的成果,我们最基本是否也有责任为我们下一代维持一个不论贫富、不论身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
”
《一级指控》本来看这部片子是为了送智叔最后一程的,万万没想到是送走了心里的港片,情节简单到过分,人物立场及情绪的变化诡异的惊人,律政题材拍成这样只能说编剧压根没有掌握该类型的精髓并且人物语言设计上的能力也匮乏,完全只是抄袭了该类型片的上庭形式,而且抄袭的还那么拙劣,处处都是口号,完全国有化,现在网大也这么“舔”吗?
香港的气质已经越来越远,对于香港个别导演还抱有希望,但是港片只能面对将死的苟且残喘的挣扎。
QJ
整部片子,只有最后十分钟值得一看。
演员方面,两个老戏骨用得很浪费,特别是廖启智。
方中信和控方那个检察官(一时想不起来)马马虎虎,其他都很渣,角色和剧本可能也是他们不能发挥的原因。
感觉剧本是一个律师写的。
最后一段比较专业的法律知识。
结尾方中信的陈述比较感人,仅此而已了。
香港电影真的是大踏步地倒退啊!
那个谁说,中国拥有世界级水平的观众以及xxx的电影,因此电影的缺点很多人都说了,基本都会滑到批判港片的层面。
最后的升华真的是好评。
看惯了黑暗的人、自以为涉世颇深的人以及被所谓“公义”伤害过的人当然对此嗤之以鼻,但电影就是带给大家希望,不是吗?
纯粹的现实主义不叫艺术,而叫纪录片。
“我女儿今年十岁,她出生当天,就是妈妈过世那天,…,她出生时还未足月。
我很记得我第一次抱她的时候有多害怕。
我不是害怕她养不大亦不是害怕只有我一人照顾不了她我是害怕究竟讲她带来到一个怎样的世界。
当时我跟我女儿说,我要她一定可以在一个是非分明的社会上长大。
曾经有人跟我说,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人需要公理及公义,就算牺牲自己去争取,亦不会有人在乎,不会有人记得。
如果世界真的变成这样,我们的下一代,就要在一个无信念、无原则、无公义的社会上继续生活下去,大家甘心吗?
…我曾经问过自己,怎样才可以捍卫公义?
是否跟大部分人一样,袖手旁观站在鸡蛋那边,面对着高墙那么简单?
今时今日的安稳,是我们上一代留给我们的成果,我们自己是否也有责任为下一代维持一个不论贫富、不论身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
”
第一点,不是说用旧演员不好,什么不给新人机会,我是真的面盲,里面的女演员我真的分不清哪个是哪个,个样都好似一样的;男演员多数都知道是谁,因为真的有每个人都有特色; 第二点,赵督察的证据,没有说清楚是怎样出来的,这是关键点; 第三点,最后那场上庭,太平静了,以至于结束了,我还以为有反转情节,起不到高潮的作用;第四点,李生在监狱里受到这么大伤,居然出庭的时候正常人一个,走出法院还精神奕奕,实属难得;第五点,赵督察开车那里,货车是从后面超车上来,居然能直挺挺地停在前面,后面毫无预兆地撞上去,这里真的太假了。
开挂的阵容,简单的故事。
脑海中闪过无数经典的香港律政影视剧,本片注定不会留名。
抛开剧情本身,单单作为智叔的遗作已经很值得看,撤档后选择免费平台放出有点可惜,想起来智叔的经典太多太多,以后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看着演员老去,好担心以后看不到类似题材的电影,毕竟也只有港片敢拍还能过审,如果没了这班老戏骨估计味道就没了,就像本片中那个从来没见过的高等法院法庭,是偷偷装修过了吗?
怀着看大案的心情,居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明明是律政剧,涉及法律的专业内容少得可怜,其实拍成某一部港剧的一个单元就够了,做成电影实在差点意思。
片中做的最好的应该是台词,类似的有关公道、正义的讨论已经足够多,不是说所有人站在鸡蛋一边,高墙就会自然倒塌,至少,就算没有勇气做鸡蛋,也不应该成为筑成高墙的一块砖吧,没有胆量路见不平,至少不要做助纣为虐的一个,少点自私,少点冷漠,做个人吧。
这个电影说实话,看了之后有点失望。
其实凶手一开始大家就知道是谁,所以这个不能算悬疑片。
如果把它定位为犯罪片,其实犯罪手段非常的低级,而且漏洞百出,甚至最后结局的反转也非常生硬。
好在里面有很多老戏骨把表演撑起来了,所以倒也不至于乏味。
再说一下电影的情节,一个富二代女孩甘愿做别人的小三,要的是一个名分,为什么在乎那一个名分呢?
为什么要去做小三呢?
为什么不下一个更乖呢?
还有这个富二代男人,也就是凶手,看到自己女人房间里面有一个喝醉了睡倒在床上,裸着上身的男子也不生气。
反而对于这个女孩儿质问自己是否是父亲的傀儡的时候,他生气了。
暴躁了,于是拿起了凶器锤向了这个女孩子的头。
可以看出,这个男人喜怒无常,脾气也无法自己控制。
并且也反映出他在自己父亲面前的社会地位,确实就如同这个女孩儿说的那样,是没有地位可言的,只能自己父亲说什么他唯命是从。
再说回奶奶的孙子。
与富家女孩儿一夜春宵之后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凶手,他惊慌失措并且因为宿醉也让自己想不起来很多事情。
在别人审讯他的时候,也是前言不着后语。
在狱中被别的犯人欺负的时候,他也不敢告诉律师。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为现实生活当中确实会经常有这种事情发生,只不过在这个电影当中,他很幸运,有一个愿意为自己忙前忙后不计回报的律师。
而且刚好这个受害者父亲也是富豪,所以最后才能沉冤昭雪。
其实这个孙子他在医院对律师说那些话的时候,我对他这个人设挺失望的。
如果我是那个律师,我一定会大声质问他为什么?
你这个样子是想让我们放弃吗?
我们为了你这个案子,我损失了我的助理,甚至有一个记者也因为这个案子失去了生命。
而我和另外一个律师,我们竭尽全力去帮助你,但你这个状态不能给到我信心。
奶奶的反转也是耐人深思的。
一开始奶奶坚信自己的孙子没有杀人,所以并没有说要做误杀处理。
但到中途的时候,发现自己孙子受犯人的欺负,而案子已并没有什么进展的时候。
他担心自己的孙子没有命,所以想着误杀还可以有几年。
然后就可以出来跟孙子团聚。
这里奶奶的转变跟那个年轻的律师的转变是一样的思路。
因为鸡蛋跟石头相碰,他们知道是没有胜算的。
与其这样,不如争取自己最大的利益。
而这个时候反而男主要坚守正义。
但是正义有的时候需要非常规手段,所以男主另辟蹊径,把受害者的父亲约了出来,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把整个案件告诉了受害者的父亲。
资本与资本的对撞,才不至于无胜算可言。
最后这个黑警察,他的反水也来的莫名奇妙。
原因是这个受害者的父亲,他给了他下半辈子都花不完的钱,所以才让他把真相告诉了法官。
弹幕上所有的网友都在问,如果这个受害者的父亲不是富商,那这个真相大家还会知道吗?
这个黑警察如果没有这笔钱,他还会去反水嘛?
我们不会去回答,因为每个人心里面都有答案。
电影最后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但现实生活当中呢?
给3-4分之间吧,打分打到4剧情还算完整,很好,但是方中信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假做文件来寻让坏人得到惩罚这还是挺悲哀的反面杀人的理由不太充分,也太草率的照这么杀下去,得多少人够杀方中信最后一台词很好,很值得看最后,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你都40岁了,拿到小时候没舍得买的玩具还有激动吗我们要为下一代谋求一个不伦身份人人平等的社会,这句台词很棒
分享一些观后感,TVB的金牌阵容,不错的核心价值观,抛开毫无悬念的剧情本身,作为智叔的遗作还是值得看的。
全片个人最喜欢的部分是台词的表达,类似公义的台词阐述能引发共振。
再回到剧情,电影的落脚点放在身为父亲的方中信身上。
作为律师的父亲,他的选择和执着是努力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是非分明的世界,从电影角度,收尾确有牵强,但同为父母,我倒也能理解这样的安排和表达。
最后,站在鸡蛋一方还是高墙一方的探讨,值得思考。
不是说所有人站在鸡蛋一边,高墙就会倒塌,但至少不应该成为筑成高墙的一块砖。
没有路见不平的勇气和能力,但至少不要助纣为虐。
少点自私,少点冷漠,至少做个人吧。
先说点不成熟的小意见:被告上庭着装整齐没意见,但是还打tie,还胶头发,看着怪别扭,监狱里被人打完进院发型还很坚,看着怪别扭。
谢谢小峰教育了我们不要相信夜场,是一个坏人进去都会惹一身骚的地方,好人求求你就别掺和了。
给分点:老戏骨把整部剧情走线都相对平庸的电影演活了,年轻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
开头看的有点想关,后来越看越精神,雷的人物塑造很丰满,精于世故,技术流带点奸诈,善良信仰坚定,这才能有资格支撑自己的信仰,何后面的试图妥协也是反衬了雷的人物特征。
看完说不上感动,就是觉得很man。
最后be a good lawyer这句话很喜欢,有些时候我们看电影并不是非得看到有多刺激,有多劲爆,能够把信念表达出来本身就很不容易,剧情有些瑕疵,但是基本没有硬伤,在这个信仰迷茫的年代,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品。
值得重刷
7.作為商人廖啟智想控訴的是代表愛民黨的曾江兩父子,而香港人想控訴的是那堵不可撼動的高牆,該种情緒在兩人對峙戲上展示得淋漓盡致(只可惜那句最憤怒最無奈的話被和諧)。而最後方中信對著三位判官的自白本會成為一段極其尷尬的雞湯,但因為其文字內容而讓這段話變得耐人尋味。廖是一個心中有怒火的香港人,方則是那些為了正義自由奮鬥的抗爭者們。(電影還行吧,廖啟智演技大賞,每一個眼神都是戲[合十])
一般般唯一让我觉得膈应的还原案发现场那段这对男女演技是真的差啊
鮑起靜好戲
智叔!可惜最后一部电影那么努力,却都是TVB剧的感觉
中规中矩,最后慷慨陈词那一段过于突兀。不过看到廖启智,觉得真好啊。
这悬疑感,这对白,这表情,这细节,这老套的剧情,都尬出天际线了!2🌟都嫌多
能看的已经不多了
该类型港片确实很难再出新意了。
所以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完全的公平公正,金钱和权力交易的★★为啥要鼓吹……呢?对待不择手段的人往往也需要不择手段,用魔法打败魔法。
比较真实,方中信的演技靠得住! 律师绝对不是只有一腔正义就行的职业,牢记初心,有手段有谋略才行。最后一段老套路,略显得做作。雷也是确定了郭一定会为女儿豁出去才能成功。
电视剧的节奏不能拍电影。
轻车熟路的香港法庭片。法律,对于一些人是生意,对于一些人是信仰。
想通过加厚主角的背景故事和正能量的法律理念来丰富整个故事 但实际上依然摆拍和形式主义严重 案件的推理和审理像小儿科一样 人物的塑造也极为平面单一化 更别提整个推理过程极为勉强且毫无逻辑 可惜了智叔的最后一句银幕作品
Nice!方中信化身正义律师,不畏强权,捍卫公理,最后的自辩部分很精彩。廖启智终于演了回首富,不再是微不足道的小跟班,气场不输曾江。
陈家乐还是回去唱歌吧plz plz plz,香港是真的没有人了,一群老戏骨都带不动
前面给三星,结尾加一个星!给港人尚存仅有的一点狮子山精神
啥啥啥,都演了些啥
以为是港剧,原来是港影。第二次见方中信做律师,这次廖启智不是对手、是合作对象。老戏骨联合的作品,鲍起静的戏,好好哭。港影现在都喜欢讲理想了吗?不过公义那么难,理想还是要有的。控方和辩方,在真相面前,目标就该是一致的啊。十年前的初心和十年间练习的技巧和手段,终得胜利。“就看你能为你女儿牺牲多少”,郭爸不反,这局就没得解;其实这很可怕啊。揭露真相的记者和坚持公义的律师,简直危险职业。前段时间还看见网上有为农民工讨薪被杀的律师。
全靠廖启智和曾江船上那段提神
故事平庸,浪费了一群上了年纪的好演员,年轻的那些不太行,夸不动。最后一段方中信说鸡汤太尬了。在此哀悼廖启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