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十三刺客

十三人の刺客,13人刺客:殊死血战(台),13刺客,Thirteen Assassins

主演:役所广司,山田孝之,伊势谷友介,泽村一树,古田新太,高冈奏辅,六角精儿,波冈一喜,近藤公园,石垣佑磨,洼田正孝,伊原刚志,松方弘树,吹石一惠,谷村美月,斋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英国语言:日语年份:2010

《十三刺客》剧照

十三刺客 剧照 NO.1十三刺客 剧照 NO.2十三刺客 剧照 NO.3十三刺客 剧照 NO.4十三刺客 剧照 NO.5十三刺客 剧照 NO.6十三刺客 剧照 NO.13十三刺客 剧照 NO.14十三刺客 剧照 NO.15十三刺客 剧照 NO.16十三刺客 剧照 NO.17十三刺客 剧照 NO.18十三刺客 剧照 NO.19十三刺客 剧照 NO.20

《十三刺客》剧情介绍

十三刺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已是江户时代后期,时有明石藩江户之家老间宫图书(内野聖陽 饰)在幕府老中土井大炊头(平幹二朗 饰)的宅前自杀,此举引起朝野震动。一切皆由明石藩主齐昭(稲垣吾郎 饰)而起。齐昭系现任将军的异母弟弟,其人嗜血如命、暴虐无常,引起朝廷上下诸多人等的不满,然齐昭已内定成为下任老中。为免苍生遭其荼毒,土井授意岛田新作卫门(役所広司 饰)在齐昭回藩途中予以刺杀。新左卫门召集了仓永左平太(松方弘樹 饰)、三桥军次郎(沢村一樹 饰)、平山九十郎(伊原剛志 饰)等13名刺客,在齐昭的必经之地布下层层埋伏…… 本片翻拍自工藤荣一1963年同名经典名作,新版剧本由著名导演今村昌平之子天愿大介担任,该片荣获2010年日本电影旬报十佳影片第4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钟楼小精灵人间诗句假面骑士帝骑结婚为什么贤妻孵梦大路朝天长颈鹿扎拉法玛德莲堕落少女卡桑德罗杰茜驾到第一季东北警察故事夺金四贱客查莉成长日记第四季三块石叔叔是奥黛丽赫本卧底肥妈3:绝地奶爸高地战铁猴子传奇之花影危机重返1993违命三伏天恶魔的新娘一个母亲传教士隔离死城恐怖计划学校的阶梯新闻记者谁的青春不带伤

《十三刺客》长篇影评

 1 ) 超长杀戮

本片翻拍自1963年的同名电影作品,出人意料的是,影片导演居然是cult片大师三池崇史,掌舵如此正统的时代剧对他来说绝对是头一遭,效果还算不错,在沉重的历史感中还是适当加插了一些cult片镜头,如四肢被剁去的裸体女人,影片中角色众多,虽然对脸部一一辨认清楚有些困难,可对于大部分角色来说,都能够留下独特的印象,在角色刻画这一点来说,三池是比较成功的,影片节奏也不算缓慢,画面背景方面颇有特点,极具历史感,在摄影上,尤以一段庄次郎的临终视角最为让人记忆深刻,很特别,也很贴切,用得恰到好处。

影片不仅是一部动作片,在内涵方面也有一定深度,对“武士”的探讨和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批评,虽然并没有明显说出什么,可无数镜头和台词的含义,已经足够让观众有所感觉了,对于电影来说,这就足够好了。

这片子最大的特点,或许就是片尾接近一个小时片长的杀戮戏,虽然长,一定不显冗长和多余,略有点乱,可最后一看精巧设计之处还不少,乱中其实有着自己的章法,杀戮很残酷,可并不会让人觉得血腥得看不下去,这一切都能看出三池崇史作为一名出色导演的操控功力来,很期待他的新作《一命》。。。

影片中明星众多,印象最深的还是山田孝之和饰演松平齐韶的稻垣吾郎,稻垣吾郎将一个阴郁、变态的杀戮恶魔演绎得活灵活现,山田孝之表现依旧卖力,期待他在《杀戮都市》下部中的表现。。。

 2 ) 唯一活着的是赌徒

以西方人认为不吉利的数字“十三”作为名称的影片,不算太多。

看过的、知道的有中国香港的《上海滩十三太保》、英国的《十三罗汉》、还有就是这部日本的《十三剑客》。

这部影片是部典型的三段论:第一段极力渲染幕府将军的弟弟如何坏,以证明其真的该死;第二段,则是招募勇士和谋计与斗智;第三段,也就是最浓墨重彩的,即武斗的场面了。

由于官方的不宜抛头露面,所以清除的行动要以“暗杀”的方式来进行。

火牛阵、箭阵一举干掉了七十余人,剩下的用“以一当十”的勇气来消灭。

不过,同样是武士,同样是没有实战经验,为何那庞大的护卫军团就如此不堪一击呢?

士气可用,以有备杀无备。

 3 ) 虽然耍了个流氓,但是部沉重的史剧。

其实蛮喜欢这种史剧的质感,两个多小时的片长把整个刺杀铺陈十分流畅又有力。

所有细节都在,但却不觉得啰嗦。

印象最深的桥段是被做成人彘的姑娘叼笔写字,眼神真的好。

还有尾张家主拒绝领主过境后剖腹自尽的桥段,真的能体会到那种日本武士道里的信念和宿命。

想想自己家怎么就拍不出这种有质感的历史电影,天朝明明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比如当初晋灵公派鉏麑刺杀赵盾,鉏麑瞅着赵盾上朝前坐着打盹深受感动(具体为啥请翻看左传),觉得自己杀赵盾不义,不杀赵盾不忠。

为了打破这种进退维谷的窘境,鉏麑毅然决然地杀身成仁,载入史册。

这种充满了牺牲精神和忠孝道义的典故在天朝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不胜枚举,同时具有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历史瞬间比比皆是,为啥咱就不能拍点这种有质感的片呢?

更甭说导演还整了个性欲强劲的不死鸟来耍了一下流氓。

却几乎不影响整部片的质感。

 4 ) 《十三刺客》:一部异色武士片

作为影迷来说,我对这部电影是基本满意的。

至少在看片的时候,我还是基本保持了观影的兴趣和注意力,这就不容易。

但也许是因为我没有看原版片的缘故,这毕竟是一部翻拍片。

这部电影可说的有这样几点。

一是它基本完成了作为武士片的艺术企图。

二是它在细丝严缝的故事主体中多多少少的掺入了三池导演的cult趣味。

三是这是一部作者化和类型化结合的较好的作品。

但首先这是一部替天行道为主旨的武士片。

对于日本武士文化,我没有研究,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突破。

我只知道日本的武士是必须忠于主上的,是无条件忠诚的那种,而不管主上是好人还是坏人。

而本片中,由于出了一个干尽各种坏事的主上,这大大的激怒了一个义愤填膺的下层武士。

他召集了十二位武士同行决定替天行道,经过下计、等待、血拼,终于除掉坏主上。

而十三位武士也是死伤惨重,只有两位活了下来,其余的皆舍生取义。

这便构成了故事的主体。

它的故事进展是顺畅流利的,几乎看不出什么生涩的地方,这种感觉就好像顺风行舟,平滑快速,而且还不给你喘息的时间。

这归功于日本电影人的扎实功底。

在这方面来看,我国的很多电影人,就还需要下点笨功夫,将讲故事这种叙事艺术的基本功给理理顺。

尽管故事的主体非常主旋律,但我们看得出来,三池导演对老老实实的说这样一个故事其实在心底里是兴趣不大的。

这可以从影片的叙事中细细的品味出来。

比如故事的主体虽然讲述的无比顺滑,但在这顺滑中,却分明可以看到作者的那种机械性。

我在几乎所有的故事主体中看不出多少的热情和灵气,有的只是为了完成工作的那种匠气。

在故事主体的行进过程中,我一点没有体验到因为场面调度、镜头调度、台词设计以及画面组合等各元素配合而成的审美上的魅力。

然而,在某几个一闪而过的细节中,我却突然看到了导演的热情。

再联系导演的前作,我就明白了。

三池其实是有浓厚cult趣味的导演,这压根就是流在他血液里的野性气息。

尽管他拼命的压抑自己要讲个四平八稳的主旋律,然而在那些细节段落,他的喋血口味还是无意识的就流露出来了。

即使它们是经过了努力的自我抑制,然而喷涂出来的这几口血还是那么腥。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搏斗场面中那些血肉横飞的尸体、被变态主上把玩的剁去四肢的少女、被当作靶子的活人、以及那个变态主上的幽暗心灵世界。

特别是对变态主上的精神世界的勾勒构成了本部电影的最大突破。

它是使本部电影具有异色的最主要原因。

其实,也正是因为对这个坏透顶的主上的形象的塑造,使得本片往作者化的路上前进了一小步。

这个主上好色残暴、滥杀无辜、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坏到不能再坏了。

然而,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坏?

导演将他设计成是因为对人生的虚无主义态度。

因为他觉得人生空虚、无意义、无聊,所以他将追求各种感官刺激作为人生的目标。

感官刺激的最高峰便是变态行为。

于是有了如上的种种变态行为。

他还活着,实际已经死去。

他又未曾死去,因为他还没有体验到死亡的感觉。

所以当他体验到被刺杀时,他不是怕的掉头跑走,而是兴奋的大叫。

操!

这太快过瘾了。

这样血流成河的行刺在他平稳的日常生活里是极难见到的。

对比于他平日里的坏事,这样的大场面的刺杀又是足够刺激的了。

于是他要感谢武士的行刺。

这一天的刀光血影给了一生从未有过的刺激,于是,他兴奋的大叫。

在他的生命中,他一定会牢牢的记住这一天的。

总起来说,这是一部以虚无主义作底色,替天行道正义凛然为主体,cult趣味为点缀的带异色的武士片。

影片最后,活下来的武士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徘徊踯躅,久久不愿离去,他是否也体验到了虚无的力量?

 5 ) 13个人真的必须把200人杀光才能最后干掉BOSS吗??最后太假了。。你们是刺客杀掉主公就行了!不是斯巴达勇士!

首先说下这电影制作真的很精良!

动作也很到位!

唯独就是最后杀BOSS那块有点扯了。。。。。

既然把小村庄都变成了陷阱,电影中主公的队伍进了小村,然后被前后二个冲门一隔,把主公队伍隔在中间后,前面这部分都非常完美!

但后面就太扯了,各种炸药放火,自动杀人门隔断,还有火牛,还有在上面居高临下射箭。。。

一波操作猛于虎,最后一数人数,才干掉70人??

雷声大雨点小??

其实,主公被两个移动隔断关进去后,瓮中捉鳖!

就有N种办法可以干掉BOSS啊!

1、直接把两边的房子炸垮,房子倒下把下面所有人砸死不就行了(电影中只炸了一边没有形成合围)

2、13个人居高临下,全部瞄准主公射箭🏹,这个主公傻傻的,根本没怎么躲,直接射成刺猬啊!

主公死了,机关用完,然后13人直接骑马跑掉就行了,根本不需要杀光200人啊。

(但电影中他们好像都不急着杀死主公一样,就一个人射了主公几箭,主公都倒地了,但其他人都在射旁边小兵??

3、不射箭,改成泼汽油下去用点火的箭直接把下面人都点燃!

一起烧死也行啊,又快又省事!

(电影中用了火计🔥但用在一个很角落的地方,才干掉几个人。。。

4、退一万步,就是要自己上,显示武士道精神,那你们直接十三个人对准主公的方位跳下去,然后把主公围起来,形成局部优势,快速干掉主公,然后马上杀出条血路跑掉,不是也行吗?

(电影中就一个人跳到主公旁边,因为只有一个人,马上被敌人合围了。。。

还有其他n种办法。。。

反正就是,因为把主公隔起来在一个区域里面,而且又是居高临下的进攻,还提前布置了那么多机关陷阱!!

这完全是瓮中捉鳖啊,一个人都不应该死!

哪知道电影最后竟然死得只剩1个人?

(那个不死之身有点神话不算),我觉得这次埋伏是特别失败蠢笨的,刺客集团老大实在是计谋设计太差,把自己和其他十几个人都害了。。。。

你们是刺客,刺杀主公是唯一目标!

不是斯巴达勇士,非要杀光所有敌人啊😂😂😂😂

 6 ) 稍逊的结局

武士道比较有现代意义的解释还是渡边信一郎的CB和SC,前者是宽泛的战士的镇魂歌,后者则是谐趣的解释为男男之间纯洁的爱情。

所以13刺最后挂的时候基本都是一对一对挂,死个半天还要对视凝望+倾述衷肠(有误。。。

而本质问题还是没有超出忠义两全的道德困境。

剑戟片的另一劣势还有,你既不可能真的把人砍的七零八落,招式也实在乏善可陈,即便加了一个异类和各种花哨的陷阱,依然使得加长的打斗后期乏味无聊,让人心生倦怠。

决战要靠耍诈,作为反高潮。。。

嘛。。。

三池的节操我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大反派最后的台本是非常减分的,原本一个靠无谓的暴力和诡异的吃饭姿态建立起来的,把“谁来阻止我”天天挂口头的,非常合理化的厌世权二代,最后被简化为单纯的追求刺激的俗人。

是我的话,就算不把他洗白,也不会把他劣化成一个寻求刺激而不考虑后果的无脑儿,最后嚷着疼啊疼的 滚泥巴。

恭维你的敌人就是拔高自己。

 7 ) 以血祭道|《十三刺客》

以血祭道|《十三刺客》本片讲述了一个爆虐成性的贵族在外出路上被一个武士组织截杀的故事。

本片的结构很明晰的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我们展现了这名贵族的凶残,和武士组织的形成,后半部分集中展现了截杀的过程,其持续时间之长(接近1小时),耗费血量之多(泥土都被血液染红),打破了1968年老版的记录,也创下武士电影打斗人数之最。

在以往的日本武士电影中,常见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像这样有组织上规模的群体性械斗,还是头一回。

但本片的导演三池崇史向来是一个喜欢拍打群架的导演,他的《热血高校》已经成为打群架电影的代表作。

本片的镜头表现非常地道,以下是我记忆最深的一个镜头,充满剑拔弩张的紧迫感。

本片的群戏调度也很厉害,演员无论是担纲的还是群演都在位置上演好自己的戏。

镜头运动也极其灵活,不漏过任何一位演员的任何一个精彩表演。

本片的动作设计偏于写实,武士们没有飞天遁地的本领,也没有酷炫的武器,13人的武士组织之所以能截杀300人的贵族军团,一大半靠战术和阵地布置,其本身剑术一板一眼,和哪些狂拽酷炫叼咋天的武士电影比起来简直是庄稼汉把式。

另外,三池崇史坚持实景拍摄、摈弃电脑特效,所以本片没有其他日本电影中常见的浮夸的表现手法,也绝少安利的成分,本片前半部分正儿八经的交代剧情,后半部分争分夺秒杀杀杀,回归了老派武士电影的实在,仅有的安利成分存在于影片的结尾,即武士组织的领导者和贵族手下第一猛将的时候PK,导演通过两人的对话,表达了对旧式武士道精神的反思,即应将愚忠从武士道精神里剔除,武士眼里应有天下苍生,而非主子一人。

至于贵族本人,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他非要弄得这么人仰马翻才明白,只能说居庙堂之高,不知民生之多艰了,最后脑袋被切,滚入茅厕,实属活该。

影片最后,贵族全军覆灭,武士组织也战至仅剩两人,其中新生代的武士表示他将退隐山林,不再做武士,另一个野人则去追求真爱了。

在经历血液的洗礼以后,旧式的武士道精神似乎也就此被割舍了。

试图在本片看到精彩绝伦的打斗和精深奥妙的台词的人,铁定会失望,但对五六十年代以黑泽明为代表的日本武士电影情有独钟的,则会很喜欢本片的厚重感。

如果你对武士题材有过涉猎,那么通过观看本片你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如果你偏向于欣赏动漫式的夸张和激烈(如《大盗石川右卫门》、《甲贺忍法帖》那种),那可能本片不会让你满意。

V信扫描头像添加关注订阅号“野评人”,一起分享好电影。

 8 ) 三池崇史不是黑泽明

之所以开写这个影评,是因为这阵子在看过这么多的烂片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值得写的主题,但实话实说,在看这个电影的整个过程中,我的脑子一直处于开小差状态,不停的溜号儿,而《七武士》和《黄昏的清兵卫》是在其间回闪最多的主题。

先从简单的说,这部电影和《黄昏的清兵卫》都发生在幕府末期,一个大变革时代到来之前,武士时代的最后绝响。

有人把这个电影以及《黄昏的清兵卫》都归类为日本的时代剧,我却宁愿从中国本土的角度,说它们是武侠片,或者,日本一点,叫武士片吧。

只不过《黄昏的清兵卫》是从反武侠的角度讲述了一个武士作为普通人的生活,而三池崇史这部《十三刺客》则可以说是传统武士题材的回归,从头至尾完整讲述了一个一群末代武士替天行道的传奇。

这是个翻拍片,但我从来没看过原作,因此所有的家伙都是奔着三池崇史下,当然他有点儿冤,但作为导演,他是有权调整的,这么说来也就不算特别冤了。。。。。。

嗯,开始。。。。。。

立意,俗套中的俗套——首先得说,三池崇史在片中居然一改动不动就血呲呼啦大特写的恶趣味,表现得可以说是相当克制——当然,近距离切个腹,弄个四肢齐断的裸体女人、踢个人头啥的还是难免,但鉴于其人以往的表现,这些小玩意儿在他的片子里基本就是毛毛雨。。。。。。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主题——该怎么说呢,曲终人散时,透露出一种很奇怪的意味。

来得远没有《七武士》那么顺理成章、理想主义、悲凉无奈和打动人心,却恰与小时候看水浒传看到梁山好汉受招安征方腊的段落时候感觉相似彷佛。

剧情可以说相当简单而俗套。

影片一开始,便是间宫的切腹,引出了暴虐恣睢残忍无道的反面人物松平齐韶。

朝中大佬土井决心打黑除恶,却因为目标是将军的弟弟而无法走正常渠道,于是找来男一号岛田新左卫门执行暗杀计划。

当中,为了激起岛田的正义感,土井向他展示了松平齐韶一系列令人发指的罪证,包括儿子被杀儿媳被奸的孤寡老人、四肢齐断满门抄斩的农民女儿。。。。。。

这个桥段实在很熟悉,斗地主的时候我们见过,各类忆苦思甜英模报告会上我们见过,批西藏老和尚的时候我们也见过,端的是能听的人血脉贲张、义愤填膺。

但是且慢,咱们暂做小人,撇开泛滥的同情心和正义感,问上一句——土井和松平齐韶是什么关系?

松平是将军的弟弟,也是下一任的老中人选,而土井,则是现任老中,幕府中的实权人物,干城中坚。

二人之间的关系微妙到难以言喻,套用在中国重复了千百遍的历史,二人正是外戚和宰辅之间的关系。

不折不扣的对立面。

顺便说,土井历史上确有其人,名叫土井利位,而松平却似乎是虚构的,好在日本历史上这种暴虐又变态的混蛋层出不穷,永远不愁缺乏蓝本,比如平安朝时候的若干天皇,比如丰臣秀吉的外甥秀次,又比如幕府将军德川家齐。。。。。。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绝不会因自己的倒行逆施遭到报应,只会因政治上的失势导致坍台。

这么看起来,土井搞掉松平的动机就变得很可疑。。。。。。

毕竟,搞政治的人,谁的身上又没有几笔血债呢?。。。。。。

这么一来,岛田新左卫门的行为也便由替天行道为民除害降格成了为人驱使的普通杀手——是的,我不应该苛求这些武士,毕竟,他们的行为直接效果是为某些受欺压的人报仇雪恨,而从片子中松平的内心独白也可看出这是一个残忍的混蛋,杀了不冤,但我其实想说的是,虽然片中的武士们无可非议,三池崇史却在此明显的暴露出了挖掘深刻题材方面的局限。

反观五十多年前的《七武士》,勘兵卫们为之而战的是自己追求的秩序、正义以及所谓的“道”,而战争的结局,理想主义的武士发出一声叹息,胜利的只是那些看似卑微猥琐的农民;五十多年后,新左卫门们又是在为谁而战?

而最后的赢家又是谁?。。。。。。

所以,当最后新左卫门喊出那句“替天行道”的时候,我是真的绷不住,发出一声苦笑——您干也就干了吧,不喊这句,还透着一股明白人身在矮檐下的无奈,这句一喊,智者形象破坏殆尽,瞬间变成了义和团。。。。。。

武士终章,永远的母题——从《十三刺客》到《黄昏的清兵卫》,甚至可以拉上《最后的武士》,都不约而同的把场景选在了江户时代的尾声,变革到来的前夜,对逝去时代的挽歌似乎总是最能打动人心,满不管那个时代事实上早已经烂透了。。。。。。

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但姑且让我们有机会就瞎感动一下吧,毕竟,在这个连感动都可以在流水线上批量制造,越来越来得廉价的时代,真正能触动人心的东西反而可遇而不可求。

——刚刚看见一个“知音体”感动系列,恶心坏了,借机发点儿牢骚,扯远了。。。。。。

回来——在这个片子里,对这个母题可以说渗透得相当彻底,而最让我有感的是其中两点:一是新左卫门招募人手时候感慨的“这个年头,哪个武士又有战斗的经验呢”另一个则是新六郎流连于赌档和歌舞伎町时和他叔父的对话,没有刻意的渲染强调,但却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失落和茫然,味道很对头。。。。。。

顺便说,新六郎实在堪称这个电影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角色。。。。。。

苍白游离的人物——之所以会在作文中经常提及《七武士》,是因为这部电影有很多地方实在像极了《七武士》——是不是?

连名字都像。。。。。。

而人物性格和片中作用的分派就更是如出一辙。

细推敲起来,影片角色中,着墨稍多的是新左卫门、平山九十郎、仓永左平太、三桥军次郎、新六郎、佐原平藏。。。。。。

这几个人(说来好笑,从一开始电影里清点人数,我也在清点,但总是比电影里少一个,一直到最后,我也只数出了十二个,实在不知道漏掉了谁。。。。。。

直到完事看演职员表,才发现还有一个石塚利平,有谁知道这货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吗?

麻烦您告诉我让我也明白明白。

)其中新左卫门显然是对应智勇双全勘兵卫,而仓永和三桥的位置则相当于五郎兵卫和七郎次;平山和佐原俩人才对应一个久藏;小仓是新人武士,相当于七武士当中的胜四郎;农民代表菊千代,在这个片子中则转生为猎户木贺小弥太。

至于大竹、日置、通口、崛井四位则简直是彻头彻尾的龙套。

只有新六郎是一个全新的角色,也是片中重点发力的一个角色,《七武士》当中的平八在本片中没有对应。。。。。。

费这么半天劲,冒着絮烦的危险对比这俩片子的人物数据,是为了说明,这么看来,十三刺客的人员构成当中水分还是相当大的——比人家人数多出将近一倍,品种数量却几乎相当,而性格刻画方面甚至还赶不上《七武士》的细腻出彩。

在这里面,塑造成功或者还算勉强成功的只有主角叔侄二人,其他人的性格甚至还不如反面的松平和半兵卫来得立体和丰满,仓永左平太冒出来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以,三桥干脆就是个龙套队队长,剑豪平山师徒台词不多,主要是靠打的部分混分数,反倒是枪王平藏,干活先要钱,侃侃讲述钱的用途一折,寥寥数语,透出点儿江湖气概,有几分古龙。。。。。。

最可笑的当属猎户小弥太,完全云里雾里,来得莫名其妙,去得不知所云,彻头彻尾无厘头。

出场时候的从天而降,中间单枪匹马干翻落合驿全体妓女和驿站老鸭子,直到最后利刃传颈,胸前挨刀,没事人一样自己蹿着就回家了。。。。。。

应该说,这厮才是整部片子中唯一的传奇,然而却是游离态的——他自己是一个系统,和别人完全两码事。

当然是够轻松够愉快,但分量上与三船敏郎的菊千代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这部电影中胜笔败笔都不算少,扯得太长了,最后简单说两句。

*喜欢枪王要钱时候,和新六郎离家时候的两段台词,很低调,却又很文艺,很煽情,日本人搞这种调调很在行。。。。。。

*最恨的场景是最后十三对二百,居高临下布置机关乱箭齐发,打到对方剩一百三左右的时候,哥儿几个居然放弃优势地形和远程武器,蹦下来跟敌人打1:10的白刃战,没见过这么二百五的,所以最后死得让人一点儿都同情不起来,您自己作么,怨得了谁。。。。。。

日本人的教条机械暴露无遗,堪称最大败笔。。。。。。

当然剑豪平山的刀阵还是很可观的。。。。。。

*最恨的台词是仓永左平太劝新左卫门收下小仓时候的一段话——革命不分年龄大小——拜托,这是十死无生的任务哎,您老人家慷他人生命之慨的这股劲头儿怎么跟那谁一样!。。。。。。

总的说《十三刺客》是一部不错的武侠电影,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很经典的武侠电影,三池崇史讲故事的技巧也相当可观,但三池崇史仍然不是黑泽明。。。。。。

按武侠电影打分,四颗星,按艺术电影打分,就仅及格线上下而已了。。。。。。

 9 ) 残酷人间,成事在天

令人吃惊的电影,几乎完美融合了这种元素。

可分为三段式吧:第一段,为什么要刺杀,齐昭的几大暴行递进式的讲述;第二段,招募刺客—谋划刺杀,刺客的个性和动机描述得中规中矩吧,重点在于双方都知道对手是谁的情况下,各自谋划,增添了剧情的紧张度;第三段就是刺杀过程,13对二百,令人热血膨胀,结果可以预料,但过程充满谋略和勇气。

最后实际是武士精神的对决,古老、愚忠的武士道已不合时宜,新的时代开启,胸怀天下捍卫苍生——点题。

此片最有意思的是第十三个武士,出场在众武士迷路时,从“天”而降,念叨着要找“阿雪”,貌似有什么典故的。

在驿站这一晚,CAO翻了一众妇女,连驿站站长也白搭了,决战时被刺穿了脖子却复活了,还说了一番神叨叨的话,有人可能看不明白或认为偏题,我倒认为是神来之笔,一则增添了幽默元素,二则加入了神秘元素,不管人如何谋划,成事在天,此十三武士就是天神下凡,就是助此事成功的,电影格局大幅提高了。

 10 ) 慈悲的刺客

十三刺客的故事相当简单,就是官二代暴虐无道强抢民女烧杀劫虐生吃人肉无恶不做,武士纠集一队义士以少胜多为民除害,事就这么个事,打得蛮精彩,如果没事看看无妨。

全片最有意思的地方在结尾部分,官二代被一刀刺中,痛不可耐,死前对武士说,谢谢你,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

这个结尾让抱有一个人大权在握为所欲为是人生至乐观点的我十分茫然,但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万人之上视众人为草芥的代价,首先是要切除自己的痛觉神经(就好比岳不群切掉自己的小鸡鸡)。

权力的车轮碾碎的不光是草民的肉体,还有专权者的人性。

也可能结束他们生不如死的无感人生,对他们反倒是一种慈悲吧。

罪过罪过,当我胡言乱语好了。

《十三刺客》短评

杀来杀去,把自己的和别人的命都不当命,看不出好来。

6分钟前
  • g610
  • 较差

后四十五分钟high爆了

8分钟前
  • 千山远
  • 推荐

哦呵呵哦呵呵,浪费劳资时间

9分钟前
  • cchen
  • 较差

能足額調集三百藩士護衛蕃主,鬼頭才是真正的人才啊。

10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武士的赞歌,武士的挽歌。

12分钟前
  • #烧光光#
  • 推荐

七武士 热血高校 以及众多武士道片.

17分钟前
  • 忏聒
  • 还行

的确是剑戟片还魂之作,让人热血喷张的杀阵。

19分钟前
  • 空思
  • 推荐

三池越来越不够血腥了

24分钟前
  • agean
  • 还行

一看就知道是谁的电影了。

28分钟前
  • 龍舌蘭
  • 还行

前半段很紧张,因为都一个揍性,分不清谁是谁。

33分钟前
  • 戈多的飞刀
  • 较差

拖沓无聊

35分钟前
  • 胡子大王
  • 较差

永远都是这样 反派身边的武士几乎都是废柴 13杀130……神话片

36分钟前
  • little-frog
  • 较差

三池烂片+1

37分钟前
  • Nagisa
  • 还行

乏味,节奏慢,剧情弱智。

40分钟前
  • Bacj001
  • 较差

最后的打斗场面太假了。。亮点两个:1、反派头头齐昭的残忍刻画的很形象。2、被砍断手脚、挖了舌头的女的,很震撼!!!

43分钟前
  • 爱多一点
  • 较差

太无聊了,从7个人变成了13个人。same old shit 🥱🥱🥱

48分钟前
  • TiCtAc
  • 较差

有意思的是日本武士传承的精神。故事上还是有不足,不过最后接近50分钟的13VS130的集体杀戮确实拍得津津有味,三池君擅长的领域。

49分钟前
  • PsychoBabble
  • 还行

不如多打两个小时对马岛游戏

52分钟前
  • 中华解构大字典
  • 较差

可能我看的时候状态不对,看着老打瞌睡。

53分钟前
  • 小耶酥
  • 推荐

节奏慢得想睡觉

55分钟前
  • 肥鸟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