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营救》万能的胶带和假腿。
我们熟悉的巨石强森又一次在危难中拯救了自己的家人,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地点选在了香港。
故事讲的很完整,基本每个细节都有前后的对应,结构工整。
特别片中的几场高空戏完成的相当棒,反正恐高的我已经看到腿抖!
而这次的强森不再是那种神级设置,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挽救自己的家人,更接地气!
缺点就是反派没有充分的行为动机,过于脸谱化,正邪的矛盾点不够突出!
6分!
ps:强森大有赶超连姆·尼森成为营救专业户的趋势!
① 一款张弛有度的过关游戏,把高科技大厦当竞技场,极限运动在毁灭景观的映衬下轮番上演。
巨石强森有很多几乎零台词的独角戏,俨然是在身体力行教高空求生课,影院设备够好的话,足够把恐高症吓到痊愈,把没病的吓出恐高症。
② 难能可贵的是没有大片包袱,区区90多分钟的有效片长,让节奏十分明快,剧本向80年代动作片看齐,简单粗暴的外表下藏着一些细密的设计,角色都是粗线条但绝对够魅力,情节不断上演一场大刺激+一点小惊奇的循环交叠,哪怕有几处硬伤,看的时候也无暇顾及——让观众把吐槽留在出厅后,这是爆米花的基本素质。
③ 强森为什么持续火?
原因之一是他跟30年前的施瓦辛格一样,非常懂剧本,总是聪明地挑选比自己强大许多倍的敌人,他在卖座片无论是《末日崩塌》《狂暴巨兽》还是《速激》系列,总能成功地让观众产生担心,这份担心,就是好的动作片让人欲罢不能的秘诀。
④ 身为《摩天营救》制片人的他,给自己安排了机关重重的高楼和全副武装的雇佣兵,不断表现得心力交瘁气喘如牛,喊“我撑不住了”也毫不脸红。
他很懂得,观众其实不怎么稀罕谈笑间所向无敌的英雄,那种“能力有限尽力而为九死一生勉强胜利”的普通人特质,才能走红全球惹人喜爱。
⑤ 说实话,最早听说故事在香港,我很担心跟那些植入香港、上海、北京的合拍片一样,中西合璧画风诡异,但《摩天营救》再次证明了,东西方演员同框会不会尴尬,全看导演怎么拍。
⑥ 黄经汉这样的亚洲脸,在之前某合拍片确实成了尬点,但在《摩天营救》里,他恰如其分地担当了黄金配角:风度翩翩的高科技大亨,有城府有谋略,处变不惊重情义,能跑能跳能开枪,幽默感也不差,跟强森的并肩作战非但不违和,还依稀有几分老港片双雄戏的风采。
⑦ 最后,《摩天营救》告诉我们,套路不是什么贬义词,比如一听讨论“关机重启”,就知道后面肯定要拿来救命,一看到全息投影,就知道后面绝对会当成战术——这些都是套路,但我们就是想看套路走到底。
商业导演不该耻于用套路,套路不是原罪,无法满足观众的期待才是。
首先,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电影里看到中国元素,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不过这只是资本灌注的结果,影片中所出现的中国元素,不是太刻板就是广告。
巨石强森还说这是一封给香港的情书。
这情书一点都不走心。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香港维多利亚港、天星小轮、太平山顶等熟悉场景,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拍摄是在温哥华完成的,女主角和Mr.赵等演员压根就没来香港,所以有记者问女主角在香港拍戏有什么不一样,这就尴尬了。
摩天大楼里的石狮、龙图腾,嗯,都是很经典也很传统的符号。
虽说都是龙的传人,对龙图腾有信仰,但现在几乎没有看到什么公司企业会用龙图腾做logo了,除了广电的龙标。
有一层楼是幻境系统,关闭系统时底下的水墨会流淌形成一条龙,像是一幅水墨画,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也称国画或中国画。
除了国画,影片中也谈到国宝熊猫,巨石强森家人去动物园参观了,回来的时候儿子头上还带着一顶熊猫帽。
为了剧情需要,香港警察和香港市民都是陪衬的,香港警察负责最后收网,说好的飞虎队呢,围观市民负责在楼下叫。
不过演员的话,多少还是有点戏份。
扮演Mr.赵的是黄经汉,新加坡人,经常在欧美电影里扮演华人一角,比较经典的电影有《蝙蝠侠:黑暗骑士》、《2012》等。
而我们的天王嫂昆凌,出生台北,中澳混血儿,父亲是澳洲人,母亲是中韩混血儿,所以在影片中的形象并不太违和,很多粉丝还说看不出这是她。
她之前也演过一些剧,不过大多没什么热度,这部电影她算是拿到一个配角,饰演的是黑帮大佬,开场很拽,结尾被踹。
为了迎合中国观众,巨石强森说了一句普通话,女主角说了一句粤语,尤其女主角的那句粤语,许多人被惊到了。
偷偷告诉你们,女主角演过《惊声尖叫》系列。
这些都是比较刻板的中国元素,最令人惊讶的是莫过于百度广告的植入,从广告方面来说,这个植入是成功的,至少让不少人记住了。
但这么硬的广告,却是违和的,你我都知道,香港用谷歌的比较多,而且香港百度搜索结果没有广告!
总的来说,《摩天营救》里的中国元素都过于流于表面,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即使全部去掉或替换也丝毫不影响整部剧,但影响票房收入,这部电影要是靠北美票房,他们下次也就不敢再拍了。
《摩天营救》:1.今年强森引进内地的第三部电影,相比于前2部,给我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
2.全片不存在废戏,一场连着一场,很燃唉。
3.昆凌的戏份略显少了,但出场也惊艳到我了。
4.强森这个角色给全片加分略多。
5.全片气氛属于紧张刺激性。
6.有恐高的,你要小心一点,有些地方的俯视很多。
7.我感觉这就是有钱人的作死游戏。
8.反派的设定是失败,它的套路你会感觉很熟悉,是你好莱坞的套路。
9.全片的铺垫是恰到好处,不会在后面不去映衬前期的铺垫。
10.有个不成熟的小猜测,强森下一部与这位导演合作的影片,应该会不错……满分10分,我打8.5分,强烈推荐!
自2011年的《速度与激情5》以来,道恩·“巨石”·强森迎来了影视生涯的第二春,仿佛《木乃伊2》蝎子王的糟糕CG,想学《生化危机》没学成的《毁灭战士》压根不存在一样。
令人欣慰的是,他没有和早年模仿的前辈们一样,浪费一次又一次的复活机会,而是敏锐地把握到了好莱坞在未来数年的风向,在追求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内容创作愈加保守的PC时代里,迅速成长为了新式的银幕英雄。
当然,这种将少数族裔和家庭标签顶在头上的做法,与当年影视出道时,观众所期许的“施瓦辛格接班人”大相径庭,但时代已经变了,道恩·强森不会是“最后的动作英雄”——这个位置也已经被B级专业户郭达·斯坦森兴高采烈地埋进土里了——而在《速度与激情7》之后,道恩·强森以喧宾夺主之势开启了一个惊人的连庄:灾难CG大片《末日崩塌》《狂暴巨兽》,动作喜剧《乌龙特工》《新勇敢者游戏》,除了《海滩救护队》之外,几乎部部卖座(这还不算HBO的好评剧作《球手们》)。
以纯良正派的形象就能吸引观众入场,也难怪要在SNL上宣布“竞选总统”了。
但作为今时今日好莱坞最赚钱,也最讨人喜欢的明星之一,其个人魅力并不能简单等同于电影制作水平,否则《海滩救护队》就不会连个响也听不见了。
强森式的火爆大片,胜在成本控制:以二线的制作规模,去呈现准一线甚至一线的娱乐效果。
而付出的代价,就是反派和配角的空间压缩,故事的敷衍,并最终导致整体素质表现平庸。
和郭达·斯坦森的典型B级动作片类似,《末日崩塌》和《摩天营救》这样的典型准A级动作片,并没有实现类型上的突破,只是一味满足观众对类型长板的G点需求而已。
但可惜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这一需求并不会有所减弱。
而道恩·强森的私人定制动作片,由此也就缺乏自我提升的理由和意愿;当然,也并不需要什么自我提升的理由和意愿。
又能躺着挣钱又能提升人气,何乐不为之呢。
除了中等成本的预算(1亿美元上下),道恩·强森的私人定制动作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伪原创属性。
在原创电影衰退的当代好莱坞,强森电影不是续集,重启或翻拍,却胜似续集,重启或翻拍。
当我们把《末日崩塌》《狂暴巨兽》和《摩天营救》摆在一起时,设计上的相似性甚至要突破题材的差异了。
其中的大量内容,主要来自于其他高度类型化的元素的融合与重组。
这一操作并不是强森电影首创,在好莱坞也盛行了数十年,去年的《全球风暴》就是典型代表。
但苦大仇深的杰拉德·巴特勒太糙,显然没有情商高的魔鬼筋肉道恩·强森讨喜。
通过卖人设,强森电影堂而皇之地将其他经典动作电影反刍,在年纪更轻/缺乏观影经验的新一代观众那里,意料之中地买账。
《火烧摩天楼》已经是40多年前的事情了,而离当代好莱坞更近的《虎胆龙威》,也已经30岁高龄了——这个时间,足以培育两代,甚至三代口味迥异的观众群体:当他们看到道恩·强森开场即断腿的时候,压根就不会意识到挑战PTSD的英雄设计,分别在1993年的《绝岭雄风》,2001年的《蛛丝马迹》,2005年的《火线对峙》,以及2018年的《狂暴巨兽》上出现过了。
要知道,就这样的陈年老梗,也已经是《摩天营救》单薄和羸弱的剧本中,最有意思的内容了——而这个设定,也随着20分钟后道恩·强森的超人化,迅速消失在了火场里。
整部电影的剧本也从来没有真正体现出“原创”的力量,仅有20分钟的第一幕可以算是基础编剧课的作业水准,每一个情节(包括那个连发明人自己都不care的高科技麦格芬)都会毫无悬念,也毫无创意地在后续的剧情里复现——你大可以说这是“没有废笔”,但这是自欺欺人——当情节不是为人物和整体故事服务,而只为了一味堆砌和提升刺激程度的时候,这就是在公然偷懒和护短。
这一点,与缺乏人物弧光的超人化道恩·强森,可谓是相辅相成。
道恩·强森那过于壮硕的形象实在是缺乏实感,这也成为了阻碍他成为真正动作巨星的障碍。
同样健硕的阿诺德·施瓦辛格,至少从《终结者2》就开始转换风格,有意识地不再让体型成为限制角色成长的主要因素;而打不死的约翰·麦克莱恩之所以在早期的《虎胆龙威》中广受欢迎,恰恰是因为在死硬系列变成超级英雄大片之前,他就是个“在错误时间出现在错误地点”,光着脚被玻璃碴子扎得到处是血的倒霉警察。
但从道恩·强森近年的选择来看,超人的体型作为他的标签化特征,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这就使得他的角色在脱离实际的一系列挑战中,显得还要更加脱离实际。
就《摩天营救》而言,本就高大全的道恩·强森,已经爆炸中断了一条腿,在开场的小冲突中也表现得紧张和脆弱,但这在20分钟后的第一场战斗中,就已经完全被抛在脑后,毫无迟疑地投入了压力更大的不可能任务里,仿佛作为角色重要设定的创伤焦虑,就和那条假肢一样,根本不存在。
不可否认的是,在暑期档的动作大片中寻找动过脑子的痕迹是痴心妄想。
同样不想用脑子的目标观众们,需要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快感,再加上更加令人头晕目眩的动作戏码,而这也就是诸如此类的强森电影做的最好的地方。
至于正常人的逻辑思维,和任何与现实世界物理规律相近的东西,在《速度与激情8》里,道恩·强森徒手推开导弹的时候,就已经被忘了个一干二净。
此类电影的制作者们把心思都花在了利用贴近现实的CG技术上,只顾着贴上映射“现实”的泛PC化标签,却从来不关心电影到底是不是在倡导逃避现实。
外表光鲜却没有什么用,动作剪辑支离破碎,如果这就是新时代动作电影的趋势的话,那么这是很让人失望的——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极速特攻》这样的优质硬核动作片值得期待。
《摩天营救》的最大优点,就是只有90分钟的长度:虽然整部电影的后半段不知道到底在干嘛,缺乏明确目的性,出场角色太少,情节一目了然,但至少,对动作电影真正期待的那些观众能少遭点罪。
而比起制作上的顾此失彼,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电影中传递出的“奇怪”信息:那就是一等美国前特种兵,二等香港皇家警察。
香港的摩天楼出了事故,勇闯警戒线上楼救人的,是拖家带口海外赴任,却连当地语言都不去学(当然是指望恐怖分子讲英文),“只要一身腱子肉,何必相信XXX”的外籍安全顾问。
而香港警察在干嘛?
对着人高马大的平民们围追堵截biubiubiu。
真是好不热闹。
在他职业生涯已经如此成功的时候,为什么道恩·强森为什么还要制作这种无脑流的电影?
为什么不去找真正的动作片团队,去制作真正的动作电影呢?
原因很复杂?
原因很简单。
对于电影人,最可怕的,就是眼里只有穷病。
一部设定在中国香港,大量华人参演,但基本全程在温哥华拍摄的好莱坞大片,其心自然路人皆知:无非是看中海外最大的这块市场蛋糕而已。
当《摩天营救》跑火车一样,把造在中国的世界最高楼烧个干净的时候,片子的亚洲角色对情节压根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而上赶着送上票房的东方观众们,也似乎根本不会关心最后一幕中的英雄主义举动,完全留给了舶来的西方人。
作为东道主的香港警察们,和围观群众一样呆到冒泡。
对现代特效和演员个人魅力的依赖,让这种打着动作旗号的CG大片,永远成为不了死硬,也成为不了摩天楼。
不相信?
《摩天营救》自己在开场五分钟就给出了再直白不过的证据:摩天大楼顶个球。
刚看完这部片子,总体感觉是画面比较震撼,然而剧情的一些设定比较费解,反派智商什么的就不说了,说一些个人比较看不下去的槽点,与大家分享,不喜勿喷。
1.所有的电子产品都可以关机,重启,恢复正常,手机我能理解,电脑我也能接受,这么高的大楼烧了大半个小时,通风口全开,重启还能用?
控制系统的平板这么神奇,无视距离嘛?
没有范围限制?
专业的警察都要等专家,强森老婆一个医生随便点点就行了?
逗我?
强森最后貌似都知道老婆在操作,抱着女儿放弃抵抗了2.一开始着火的时候,消防车,警察,阵势浩大的就来了,然后全程配角?
毫无进展,全靠强森一家推动剧情,还有大量的吃瓜群众和电视台现场跟踪。
难道第二天放假嘛?
这么多人堵了几个街道一个多小时就没人管?
3.这部片子看下来突然有种感觉,强森为了增加拯救世界的难度,片头故意断掉一条腿的,我强森就算让你一条腿,照样干翻全场,拯救世界!
估计下一步强森不是拯救全宇宙,而是断手断脚拯救了。
>_<¦¦¦写到这里,片子挺好的,三颗星,不能再多了!
个人记录,涉及剧透,如有异见,您说得对。
第一次看。
合格的爆米花电影,特效做得不错,看着强森在高空中荡来荡去让人手心出汗。
剧情流畅,虽然有些地方可能比较巧合刻意,但没有太大的硬伤。
是为了迎合中国市场吗?
将故事地点设在香港,黄经汉饰演的大老板赵明智也是中国人。
这使得明珠塔的造型设计蕴含着一丝中国韵味,风力发电、空中森林,天人合一。
但是,只要故事背景是中国,却有成建制的枪支弹药出现我都觉得离谱,你雇佣兵人能进来,枪支进来应该很难吧?
而且国内貌似出了限高令,这么高的建筑应该是不给建的吧?
剧情特别喜欢埋伏笔,但好像稍微有点刻意,仿佛在说,请记住这个XX。
从一开始,女主要求男主修手机,结果男主靠重启解决问题;到小男孩有哮喘;到赵莫名其妙带男主去观景台;然后是多缠几圈胶带。
看到伏笔就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好像没伏到位。
关于女主,一开始女主重启手机都要男主来帮忙,我以为这又是一个花瓶,但事实上女主干的事还是很给力的,军医的设定运用的很充分。
从发生火灾后,让小男孩先吸药,浸泡毛巾披在口鼻身上;到与反派搏斗;回到地面帮助警察确定接应团伙位置;反杀昆凌饰演的女反派:都显示出了女主的英勇细致。
关于明珠塔,它的防火系统属实是天顶星科技,异地控制中心说明对安全也有过考虑,所以为什么要把所以权限给一台平板,还让男主随意带在身上,是刻意为了送给反派吧……虽有异地控制中心,但这安保也太差了,哦,其实不是安保太差,它的安保和国内现实中的差不多,但这群雇佣兵在国内用枪,大人,时代变了……在观景台的一场戏是最具特色的一场戏,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男主假装在反派面前与反派对话时让我想到了鲁路修哈哈。
关于男主,为了控制强森的战力,特意安排他失去了一条腿……我以为是怎么个评估大楼安全性,原来是放PPT……为啥警察不去抓坏人,非逮着男主追,男主是朝着火场跑的……那么大的运动量,全身的伤,我觉得该累死了……关于警察,一开始智力不足,后面逐渐智力正常了。
出警特别快。
是有用的警察。
很久没看过这么【爽】的片子了!
最近这阶段看的片,不是哭半死看完觉得憋屈,就是莫名其妙看不懂大失所望,这次借着豆瓣点映的活动,提前看了【摩天营救】,哎妈呀!
真爽!
首先我要提示一句,这不是一个艺术电影,所以你期待有什么隐喻解读啥的,都没有!
所以不要指望什么艺术性之类的。
其次,主演的肌肉可能会让你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所以,先别抱着挑刺的态度进场。
看到主演是巨石强森,其实一开始我也挺犯嘀咕的,妈呀!
这人一直都演那种超人型的魔鬼筋肉人啥的!
肯定都是全场我最强的那种设定,这还有啥可看的?
但这个片子做的比较绝。
开篇一个大爆炸,强森腿没了一条,这英雄的难度就升高了!
紧接着,许多年后老战友再相逢,原来是个陷阱,俩老友打起来,咣当一枪,对方临死前告诉他,我们的目标不是你,而是你负责检查的这个全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而且……你的老婆孩子刚刚还上去了!
再接着根本不给你营救的时间,还没出门,杀手就赶到了,一顿机枪扫射,强森跳窗逃跑,脚还没站稳,又一堆杀手就来了,【抱歉啊!
我直到后来看豆瓣的资料才发现那个很酷的女杀手老大,是周杰伦的老婆昆凌演的!
电影里根本看不出啊可能我比较脸盲】虽然刚好有警察解围,但一顿乱枪,双方都挂了不少,强森趁机骑着警察的摩托车跑向大楼,却发现摩天大楼半截已经火光冲天,老婆和俩孩子身陷火海……整个大楼已经被警察封锁,就在他正在想办法怎么进去的时候,电视画面传来通缉令,他被当做匪徒,正在通缉……看,这片子的确有套路,但是套路让你吃的心甘情愿,因为它符合我们内心里希望看英雄落难的心理。
国外的很多片子废话都很少,很少做特别长的背景介绍,而且国外一些片子特别爱用的桥段就是,把主角逼到死地,然后再看主角怎么绝地重生,这也是为什么看国外的片子你觉得爽的原因。
我们都不喜欢看英雄出场就装逼,我们都喜欢看英雄落难,然后绝地反击的过程。
可能对很多导演来说,用很长的时间去交代主角是什么性格,什么做事方式啥啥啥的很重要,但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在逆境中流露出的本性更打动人,哪怕是受挫的颓废,哪怕是当场的放弃,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性根本,不用塑造。
主角的意义在于引领故事创造希望。
每个看电影的观众,都是来寻求这样的精神慰藉的,所以谁都知道,最后主角不会死,但结局重要么?
重要的是他怎么找到原点,重要的是怎么打赢了的过程,不是么?
在生活的战斗里,我们倒下后,就是失败者,就只能跪着、趴着,所以我们喜欢看,有人战胜逆境,站起来!
这就是电影主角的意义。
强森在这个电影里没有凸显他的肌肉强大,开场就断腿,做个小公司老板也是一脸紧张,紧接着就是被战友陷害,老婆孩子在电话那边大喊救命,然后他被警察和杀手双重追捕。
而最可怕的是,他还要想办法怎么进入这个全世界安保系数最高的摩天大楼。
他拼的是意志力、胆识、和在逆境当中不放弃,不断找到突破点想办法。
片子的节奏很紧凑,几乎可以说是扣人心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然,紧张刺激的情节和逼真的特效是分不开的。
全亚洲最高的高楼【那个应该是特效做的吧?
我后来还真的去百度搜了一下】,现场大火蔓延,以及强森从大楼外的塔吊上破窗而入的场景,逼真到看片的时候让我频频发出尖叫,还好那种从楼上俯视的镜头不多,不然我这种恐高症患者应该会看不完,就夺门而出了。
现场有豆友发言说,这是一个灾难片,我觉得也挺贴切的,毕竟是人祸引发的。
全亚洲最高的大楼里潜入了一干匪徒,他们放火,劫持了指挥中心,袭击强森,拿到他手里被授权的电脑,利用电脑授权控制大厦的整个系统,让火越烧越旺,就是要以此逼宫这个大厦的老板,而老板手里到底握有什么秘密呢?
强森一家意外被卷入其中,一个貌美勇敢的老婆,带着一个有哮喘病的儿子,以及一个惊慌的女儿,这个设定从一开始就让主角进入了不得不的局里,而强森本人还是一个断了腿的中年大叔,要怎么在这个摩天楼开启营救?
这个片子还有一点特别打动我,就是主题比较小,不那么装大尾巴狼。
家庭,似乎是很多国外片子的原点,很多平凡人最后成为超人的理由,一大部分是为了要和家人在一起,这点其实更贴合了人性。
如果强森因为什么【电脑是我弄丢的,责任因我而起】的愧疚感,或者是,我最懂这个大厦的系统,我来营救所有的人,的正义感,都挺无脑的。
给主角一个必须做这件事的强大支撑的理由,这其实是很多国内片子里所欠缺的,能承载民族大义最好,能拯救全人类更好,但它不能是道德绑架,非你不可,也不能是动不动自己就思想拔高。
让角色出发的原点,越扎实,越容易让人动容。
最后,我觉得那个楼顶明珠里的机关设置的挺好玩的,就好像是一个镜子迷宫,也为结尾的小反转提前铺了一个路。
权当是一个意外的彩蛋吧!
如果最近你觉得没啥片子可以看,那这个片子我推荐一下。
道森出任务受伤后转行做了商人,并暗暗发誓一辈子不摸枪了可是接下来的“好运”原来就是一场阴谋,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悄悄向他罩过来不过徒手爬到 96楼高度的塔吊,还从水平距离那么远的塔吊臂肩部跳出去要跳到楼里这个比个人英雄主义还要离谱些,有些向超级英雄了,这个已经超越了人设的上限那个楼也太结实了,在上面还有一百多层重量压着的情况下能承受住96-100层那么剧烈的燃烧和爆炸,世界贸易中心嫉妒的五体投地的头次在美国大片里面看到特工部门检索信息用百度,这个牛了个大逼女警高层好像有大病,脑子不太灵光的样子去开套房门那段真是…………看的腿都软了,太疯狂了有人发弹幕“我宁可跳下去摔个痛快,也不受这罪”,唉唉,我觉得我也是用假肢支门这想法,太他么绝了,假肢比真腿有用重启是万能的,手机坏了重启下好了,整栋大楼一百多层一起烧了一个多小时,平板重启一下消防系统online了,几秒钟火灭了片子很热闹,也挺精彩,但是硬伤也确实有点多,最多给3分,不能再多了
一部好莱坞标准流程生产的影片……所有的情节都在意料之中……越是牛逼的安保系统越是不堪一击……越是十恶不赦的反派智商越低……唯一例外的是反派烧楼的原因竟然是为了毁灭上次勒索金主的证据……这相当于张子强绑架李泽钜勒索李嘉诚10亿港币后为了毁灭证据又绑架了李嘉诚一样……MD智障……本片表示:香港没有消防员,一个都没有……钢筋混凝土大楼烧了半天,楼下乌压压的吃瓜群众围观了半天……911这才过去多少年,眼看着楼塌了没处跑的教训忘得一干二净……6分,多给一分是为了表扬强森这回的剧中人物没有离婚……
高空中那一波操作真的看得手心冒汗。
重启拯救世界。合格的爆米花。
作为一个恐高症患者,看这片真是自虐啊。
阿汤哥看了沉默 JB看了流泪 新世纪的虎胆龙威 香港市民平凡的一天 影片的主旨十分伟大 我希望每个人都看看这部电影:) 并学习主旨;)一定要学习主旨
巨龙巨龙你擦亮眼,光头佬又要来捞钱~
及格爽片,每个套路都是按套路来的,不嗔不喜,不功不过。
关机重启是万能。
好傻好傻的电影!完全无逻辑,数亿的大楼点火玩?最后一句重启就解决了一切?[弱]巨石强森塑造了一系列无脑有肉的超人英雄角色,但从《速激8》里徒手推开导弹就已失控了。之后的角色同质性越来越高,总之硕大肌肉碾压一切反派,开挂的平方。本片就是一例证,全靠密集的动作戏导致观众无法思考,赚了钱就跑。好不容易看见坎贝尔自《惊声尖叫》后再任女主角,结果毫无建树。昆凌虽酷并无帮助;香港警察好似沙雕~
广湛 有些新意的老套路,还算比较酸爽。
巨石强森大战系列之巨石强森大战摩天大楼。看的我坐立不安,因为影厅里有只蚊子不停地在叮我的腿,痒死了。 4.8分★★☆
这剧本太水了,架构上就站不住。
看完电影后我最大的疑问其实是:编剧是如何想到安排那么多吃瓜群众的,他们甚至还有直播可以看!
给《虎胆龙威》再点把大火,故事进行得实在流畅。燃火的摩天大楼本身已经是最大Boss,于是敌人设置较弱就可以理解吧。
强森总是让人感到好有安全感,他的弱点和连姆尼森一样,都是家人,所以,他们所有的拯救都是为了爱。幸好刚游玩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观光阁,100层和97层的高度都亲身体验过,导致观影的过程代入感也超强,“啊,哦,呀”不断从口中失声冒出,手心全是汗……视觉冲击力太强了,尽管知道这都是特效。
喜欢这种90年代范儿的传统灾难动作片
傻卵美国人,逻辑没救的电影,当然这种电影图的也确实不是逻辑,但编剧能不能假装自己不知道这点从而写的稍微像个人啊
220层的安防就只能一个pad控制?
开心,抽到了万达的媒体人点映,iMax很刺激,全程手心都是汗,爆米花电影不需要逻辑,看的时候不会让人出戏就合格了
昆凌那个角色,到最后我也没意识到那是昆凌。还想这是哪个新起的女打星吗?
巨石强森系电影虽然高产出,但总能稳定在期待值之上,而在继承上世纪传统硬汉电影的同时强森也在不断尝试打破自己的人设,不用刻意成为英雄,即便一个身患残疾的老父亲为了家人也可以赴汤蹈火。围绕整栋大楼出现了诸多“恐高症福利”,但在科幻建筑设定上其实可以有更多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