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电影,喜欢在欣赏画面,咀嚼故事的同时,去揣测导演要传达出来的译码。
有些电影是用来休闲,有的是拿来发泄,一些值得欣赏,最出色的是可以感人至深,引人深思的。
今天看的《当幸福来敲门》应该可以划分到最后那类。
故事选取的是一个低学历低收入的推销员,他当掉全部家产买了六台堪称本世纪最伟大发明的扫描仪,他的任务是每天跑遍全城的诊所、实验室给医生们推销这种只比显微镜清楚一点点,价格却要高出两倍的大家伙,难度可想而知。
他的生活很窘迫:交不起房租和税款,儿子放在一间连“happiness”都不会写的幼儿园,妻子连续四个月兼职两份工作,最后弃他而去。
似乎一切都那么糟糕。
直到有一天在大街上遇上一个开小车上班的股票经纪人,他便有了踏入这个行业的念头。
在公司前蹲了一个月,逮着了一个机会在经纪人前摆弄魔方的能力,终于得到了一个电话号码。
面试前一天,他因欠缴罚单拘留了,第二天早晨跑到了交易所。
面前所有的人都嘲笑他,但这个需要实习6个月,而且最后只从20名顶尖级人才里面选择一个为正式员工的职位,他最终获得了。
之后,他一直没有过上很好的生活,银行卡里面的钱被夺走,忍无可忍的房东把他驱逐,带着儿子,在地铁站的厕所里过夜。
外面的敲门声让他很恐惧,眼泪滴下,却仍要守护。
最终沦落到去收容所排长队,只为一晚上的住处。
电影中,排着很长队伍流离失所的人们和呼啸而过的跑车形成对照,生活就这么现实,幸福的人都是一样的,而不幸者却各有各的不幸。
没有收入,无处容身,所有的这些惨痛的遭遇,没有打击到他的信心和毅力,他生命中唯一拥有的就是那个懂事的一直伴随自己的儿子。
他依旧每天无休止地拨打电话,只为最后能为公司多带来两个客户。
就这样,他认识的人越来越多,离幸福也越来越近……在后来搜索与本影片相关讯息时,才注意到,电影的片名根本写错“the pursuit of happyiness”。
再回忆到电影中的片段,他朝着幼儿园扫地的中国人喊:“There is no Y in happiness, there is an I”幸福原本没有WHY,只有I。
只要我们心中有梦,追求梦,才能得到幸福。
我有些疑惑中文翻译时把片名说成“当幸福来敲门”,大概跟最后父子的对话有关系。
但是很多人会以为幸福是会自己找上门来的,那么巧就刚好到了家门口。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都会等待幸福的从天而降,而不是努力去争取。
遇到困难时,会退缩,会回避,然后与幸福擦肩而过。
幸福是用来追求的。
幸福是什么?
这个问题困扰世人很久。
我一直答不上来,却觉得自己从来很幸福。
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殷实的背景,没有疼我的男友,没有赚钱的工作,可我依然每天都很幸福。
是我太容易满足吗?
那么我问你,家庭和睦,父母健康,朋友可靠,还有自己的梦想,这些还不能让我感觉幸福吗?
我会时常跟人家说,珍惜眼前的吧,并非宣扬消极的思想,不让他人去寻找更美好的前途,可是有时候过分在意未知的前面的风景,会容易忽视身边的人和事。
生活时常会让我们感到艰辛,并会让我们无数次目睹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
——《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而电影中最佩服的是爸爸无论再困难也没有放弃梦想,最终获得幸福。
这样我想到影片中的一个充满哲理的段子:一个虔诚的落水者希望上帝能救他。
一艘船过去了,他拒绝被救,说,上帝会来救我的。
第二艘船又过去,他仍然以同样的理由拒绝被救。
后来落水者溺死了。
天堂上,他不服气问上帝,万能的主啊,你为什么不来救我?
上帝回答道,为了救你,我派出了两条船。
是幸福是争取来的,不是等来的,而且要有把握机会的能力,不然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机会溜走。
“这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即使影片的中文名起得极富诗意,“当幸福来敲门“,它依然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在经历了那么多不堪与苦难之后,幸福终于来了,那么等幸福来了之后呢。
人总贪婪,再多幸福都不知足。
有大志的人,每一天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善待他人,委屈自己,只为自己一个理想,拼尽全力……我们说,这是榜样,这种精神值得学习;无大志的人,每天好吃懒做,得过且过,但,生活即使简单,却依旧还有“不要太糟”的希望……我们说,这样不好,人应该有所追求。
其实我们都在追逐着幸福,只不过“幸福”的标准不尽相同。
但无论如何,这些都只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这是我人生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叫做:坐公车。
” 影片的开头,天未亮,孩子熟睡,可是Chris不得不把孩子叫醒。
即使有千万个不情愿,也得起来,因为整个旧金山城已经热闹起来,即使在美国经济最为萧条的八十年代初,稍有松懈,机会便会一个接一个地从指缝间溜走。
影片一开始,就让人不得不进入这样一个紧张的氛围。
坐公车。
公车上的疯老头指着Chris手中的便携式骨密度扫描仪说,这一定是台时光机,他可以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
残酷的现实告诉所有的人,世界上是没有时光机的,所以我们只能往前看,即使生活再艰难,也不允许存有一点回想过去的杂念,在当下,咬牙也要挺过去!
所以相信有时光机可以回到过去的老头,他才是疯的。
在这样的大城市,坐公车当然是贫苦百姓人生的一部分,只是有些人坐在公车上却怨声载道,埋怨世间的不公;有些人,坐在一个小小的角落眼望窗外,简单的满足。
怨声载道的人或许也是有大志的人,但是太多人都过于平凡,所以简单没有什么不好的。
——“我生活的这一部分,叫做:犯傻。
” Chris因为急着去面试,所以把他随身携带的那个碍事的扫描仪交给一个在路边弹吉他的流浪女,他告诉她,这个东西不值钱,真的不值钱。
那个扫描仪真的是不值钱的,但是流浪女依然在Chris踏入公司的那一刻抱起这个不值钱的东西跑了。
把它交给她,是犯傻。
当Chris发现他的扫描仪不见以后,不顾面试的进程,毅然决然地推开公司的大门去追赶那个可恶的拿走他仪器的流浪女,他拼命地追赶,即使气喘吁吁也依然不放弃。
因为这个扫描仪是他一个月的生活费,在这样的日子里,这些卖得出去卖不出去的扫描仪就是他的全部。
因为它而放弃面试,是犯傻。
这两个“犯傻”,在很多人眼中,或许也都不算犯傻。
我们给犯傻的定义是,知道这是不应该做的却依然轻易地去做了,而等轻易地去做了又马上意识到这是绝对不应该去做的。
那么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我时时都在“犯傻”,有时候后悔有时候却坚定,有时候自嘲一声“你真傻”,却用微笑宽慰自己,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傻。
很多时候,可以再简单一点,我只是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没有定义傻或不傻,那么就让这件事情过去吧,如果它只是一件小事的话。
——“我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的这一部分,叫做:疲于奔命” Chris一家用所有的积蓄成为了全美唯一一个便携式骨密度扫描仪的代理人,他以为可以成功,可是医生们都不能认同这种又贵又没用的机器。
于是Chris用他的绝大部分时间在推销这种机器,在影片中,他所有的“跑”,几乎都是因为这种机器,这种无用的花掉他所有积蓄却依然堆叠在家中的机器。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拼命地不懈地去做很多的事情,有益或者无益,毫无选择,他们却乐此不疲。
一天下来,人已累得不行,可是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有大志且聪明的人,懂得怎么样去做选择题,选A如果比选B好,他当然不会考虑B,而直接把A 认真地做好,他同样花这么多时间,却只做一件事情。
所以事情做得多不一定是好,当然,“疲于奔命”也不一定是坏,只是如果因为选择而使得事情尽可能简化,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你或许能看清楚很多,也能事半功倍很多。
——“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叫做:实习生” 当Chris被证券经纪公司录用为实习生,而他的扫描仪也一个一个地卖出去,生活开始有一点起色的时候,美国的税务制度又把他的存折扣得只剩下几块钱,Chris彻底破产了,他和他可爱的儿子因为交不起房租而流落街头,最后只能求助于各个收容所。
Chris的公司每年只招收20个实习生,而最终只有一个人会被录用,最小的几率他也愿意去拼命地尝试,而接踵而至的是生活更加的不堪。
他用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实习生任务,在每天的5点之前带着儿子扛着行李排很长的队伍等待收容所的收留,这些,他都默默地承受着,或许他始终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一切都会改变的。
这样还能再简单么?
如果你有理想,那就拼命。
拼尽所有,如果你始终相信,你现在的窘境不会是永远的话。
但是生活不用这么累依然可以很好,把标准降低一点,你是成功人士的几率其实只有很少,很少。
一部分一部分一部分…… 最终,在这些“一部分一部分”之后,幸福终于来了,Chris被公司录用,成为真正的证券经纪人!
他流着眼泪,走过无数的人群,无数的街道,走到那个简陋的幼儿园,紧紧地抱起他的儿子。
男人最柔软却也是最刚毅的一部分终于同时交织在一起爆发。
二十年之后,Chris过上了全美最顶层最富足的生活。
Happyending!
可是还有多少人,像我们这样的平凡。
有多少人在二十年之后,像Chris这样地富足呢。
影片的名字,“The pursuit of happyness”,是电影中的一个桥段。
在那个中国人开的简陋的幼儿园门口,Chris争吵说幼儿园门口的“happyness”不应该是“y”而应该是“i”,他一再的强调,希望幼儿园能够改正。
幸福,不应该是“why”,而应该是“I”。
已经很清楚。
看过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寻找幸福的故事/当幸福来敲门),心里肯定了他是06年其中一套出色的电影之一,虽然说人性他不及babel(巴别塔/通天塔)、说噱头不及The Departed(无间道风云/神鬼无间),说震撼力不及An Inconvenient Truth(绝望真相/麻烦的真相)。
但他却穏坐了我心目中06年出产的电影头5位的位置。
真人真事改编的剧本,大多都是励志的,在看的时候早心里早已打了底,吩咐自己不要太感动。
可惜最后还是被感动得我彻夜难眠,虽然没有热泪盈眶,但心里却被注入了很大的能量!
Will Smith与亲儿子真情演出的这个故事,由Will Smith所饰演的Chris Gardner错娱把金钱投资在没市场的医疗器材开才,原本充满希望和幸福的家庭就随同Chris的锁售业绩不振而直线下降,车子被扣查、欠房租、欠税,如果不是妻子拼命的上连续两更的工作,儿子的托管费及三餐都已经不继!
可惜Chris还在说着"没问题的,我们会好起来"的空话,但偶尔的一次机会,给他遇上了改变他一生的机遇,他遇到了一名出色的股票经纪,看著名贵的红色房车,Chris决定要当一个成功的经纪!
不过经纪没当成之前,妻子就已经再忍受不了穷困而离开了他父子俩。
自此Chris就和儿子Christopher一起生活,身无分文的他们被赶出住宅、旅店,然后沦落到露宿在车站的洗手间内。
无计可施之下只好每朝早带着行李到股票行做没有薪水的实习生,以比任何人都勤快的速度去完成所有工作下班,希望提早下班赶到收容所处轮候床位,以求每一晚短暂的安穏。
儿子很乖巧,虽然偶有不安,却没有半声埋怨。
两父子过了半年离流失所的生活,Chris在这半年间从没有半点对自己的追求有过半点怀疑,他一直拼命工作,抢业绩!
最终将在20人中只有1个人能得到的工作机会争取回来,靠着这个转变踏上了属于他的康庄大道,捉紧了他和儿子的幸福!
影片整体的感觉是动人的,却不过份煽情,Will Smith的演出更令我喜出望外,可能对手是亲儿子的关系,他所流露出来的感情非常自然真摰,尤其他俩在车站洗手间露宿,他满眶眼泪抱着自己的儿子,生怕他被门外的人吵醒的一幕。
那一刻我好像完全感受到他对自己的自责和无力感,而这种自责就成为了他奋力向着目标前进的基石;相比起他获聘的一幕,洗手间内的满眶眼泪更让我感动!
影像深深印在脑海里,久久不散。
影片没有再讲及他怎样发迹到现在拥有自己股票行的成功历史,在他抓取成功的契机时完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充份回应了影片的名称。
其实我并不太认同 Chris他所追寻的幸福,我甚至不理解他对股票经纪行业执着的有力原因,在没有了解这个行业之前就将人生都押上去。
不过,人生就是这样,我们不能完全了解或者认同他人,却没有理由去阻止别人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这次这个故事,是那个小孩子讲述的,一次大洪水,一个信徒被围困,来了一只小船,叫他上去,他说,不用,上帝会来救我的。
一会又来了一只大船,他还是如是说,不肯上船。
直到被淹死,到了上帝面前。
他疑问,上帝为何不来救他,上帝说,我派来了两只船了啊。
以前呢,是把这个当笑话,一笑了之。
这次呢,却觉得这个电影的所有深意都在于此了。
救赎无所不在,没有慧眼的人只会怨天尤人,却不懂,每件事背后都有深意,你是怎么做的呢,是勇敢的战胜了,还是自暴自弃,不要说没给你过机会,是你不懂罢了。
而本片里的这位黑人父亲,却一个个地克服了困难,后来他成功了,付出很多后。
困境接踵而至,完全不给人喘息的机会,看见他,觉得已经被逼到谷底,他近乎一无所有了,为了一个投资实习生的位置,放弃了做推销员,没有收入,妻子也走了,他仅有的,就是儿子,是他活下去的依靠,因为他自小没有父亲,所以他对自己许下誓言,不能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
小孩子非常懂事,他卖掉了一台医疗器械,问儿子要什么,儿子只是要小小的一条糖块。
儿子最喜欢的是超人,每天抱着玩具“美国英雄”,睡觉也是,就很满足。
最感动的一幕,是无家可归的父亲拉着儿子,在地铁站徘徊。
父亲说,也许这仪器真是时光机呢。
叫儿子闭上眼。
之后儿子就配合父亲。
仿佛身边是侏罗纪,恐龙打埋伏。
兴奋的两个人,好像回到史前,孩子般激动,新奇。
为逃避恐龙,父亲拉着儿子进了一旁的卫生间。
在狭小、冰冷的盥洗室里,席地而坐,儿子靠着父亲睡着了。
门外,有人在砸门,父亲无助,流着眼泪。
不过是两个孩子。
生存有多难呢。
里面有太多细节,讲述活下来是多么的不容易。
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打电话,不放下话筒,可节约数秒。
不喝水,可少上厕所,又节约数分钟。
打仗完的一天下来,要去排队伍,好有救济屋住,免得露宿街头。
从头到尾,这位父亲就没有喘歇的机会,活着,和儿子在一起,这就是他的目的。
他有那么多困难,可他一个个迎上去。
老师在他急着去见一位重要客户的时候,还让他给停车。
他照做了,失去了约会。
可后来他又补上了。
还和那位客户一起看球赛,在赛场认识好多潜在客户。
福兮祸兮。
他当初想进这行的时候,人家告诉他,想做不难,一个是对数字敏感有才能,另一个就是会做人。
他果然实践了后一点。
上天给他一个个考验,他都通过了。
最后他成了一个年薪80万美元的经纪人。
黎明到来前的黑暗,一个个险境,他都加以征服了。
最后那些苦难,却原来都是美意。
因为苦难,我们见证了坚忍。
一部沉甸甸的电影。
告诉你如何看待苦难背后的真意。
感动。
在父子俩在餐厅里坐着,看着远处一家人快乐的吃饭的时候。
修好的机器亮起了灯,明亮的就像是来自天堂。
chris红了眼圈,和上司们一一握手,然后冲出去,冲到幼儿园,抱起他的儿子。
所以他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一小部分,叫做幸福。
诚如人人都偶尔会犯傻会火星一样,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会在生活中有一部分叫做being losers,被税务局弄得破产,被房东踢出门,甚至家人都离你而去,而你,瞪着死鱼眼儿,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人会就此妥协,接受生活给你的乌七吗黑,为一切焦头烂额,满口抱怨,终此一生,甚至沉醉在酒精或者别的什么里面。
而这个人,并不会这样做。
他抬头望着天,暗自嘀咕为什么我不能幸福,并且不顾一切的向着似乎有幸福的光芒在闪烁的远方冲去。
自然,他最后如愿以偿,飞上枝头变凤凰,带领可爱的儿子过上不再为房租烦恼的日子,甚至会拥有一座大房子,人们无法想象的财产,etc.但是还是会想,如果并没有成功,他的生活又会怎样?
史铁生有一篇小说叫做命若琴弦,如同某次我没做到的作文题目所说: 瞎子艺人弟子也是瞎子。
老艺人临终时告诉弟子一个秘密,当弹断第1000根琴弦的时候,就可以打开琴,里面藏着复明的秘方。
艺人的前辈无一人能弹断1000根,而老人一生,刚好弹断了999根,他们全都无缘秘方。
那时的弟子,20出头,强烈地渴望着光明,他接过那把藏有秘方的琴,开始了一生辛苦的弹奏。
终于,当华发满头时,他弹断了第1000根琴弦。
他迫不及待地打开琴,琴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秘方!
平静下来之后,老瞎子明白了:他不是早就得到那个秘方吗?
因为有这个秘方,他才有了生存的勇气。
他努力地说书弹弦,受人尊敬,他学会了爱与被爱。
于是,老瞎子叫来自己的弟子,送给他一把琴,把当年师傅的秘密又重复了一遍,只不过,把1000根变成了1200根。
听着小瞎子淙淙的琴声,老瞎子想:也许,他一生都弹不断1200根琴弦……更通常的结果便是如此,幸福并不一定会在你的艰难困苦,你的乐观的或者是破釜沉舟的努力后实现,你也许劳苦一生,最后却发现幸福其实并不真实存在,或者根本遥不可及。
只是如若因此放弃追求,生命又有什么意义?
永远需要为某一种结果而付出努力,无比艰辛的努力,个中滋味苦涩无人能知,然而结果却永远是未知。
在这种情况下,是放弃追求,退守原本的平静,还是放手一搏,压下赌注,看一看这一次的结果?
记得几个月以前,经常患得患失的感受,往往是在一番心理斗争后,给出自己这样的结论:逃避追求永远也不会得到幸福,如果想要得到什么,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而结果既然不在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又何必要为之而烦恼?
没有什么事来得容易,也并不是努力就能够确保拥有什么,只是这实在是唯一可能的选择,也是唯一重要的东西。
每一个师傅都在失望与绝望之后深谙了这个道理,于是那张空白的药方,才会在一把又一把的琴里流传,才会有一个又一个的瞎子,拼命的拉断了一根又一根的琴弦,在希望的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于是觉得在the pursuit of happiness这个影片名里,pursuit才是重点。
中国人把它翻译成当幸福来敲门,实在是本末倒置,因为幸福,绝不会随便来敲你家的门。
PS:1 最后那句nobody who,让我想起了一个无比纠结的故事,以及七班的那几个很ws的绰号。
2 第一次看will smith演的电影啊,这人以前是演喜剧的?
来自我的blog: http://blog.hjenglish.com/vermouth/archive/2007/04/14/687145.html
这是威尔.史密斯和他儿子一起演的一部电影,黑人明星我只喜欢他,觉得他非常帅。
电影讲述了威尔饰演的克里斯为了让家人的生活好一点,把所有积蓄都用来买高科技治疗仪,但是买的人比较少,生活也陷入了困境,我觉得他的妻子这个时候离开了他们父子俩真的不应该,应该共同面对困难,怎么能一走了之呢。
后来克里斯一个人带着儿子,每天为了住的地方发愁。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天克里斯没有赶上收容所的排队而没有地方睡觉,他带着儿子躲进了厕所,为了儿子好好睡觉,用自己的背死死顶着厕所的门,不让别人进来。
听着门外一声一声的撞击,克里斯流泪的样子,孩子熟睡的脸庞我真的哭了。
幸好后来克里斯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听说这个是根据真实的人物拍的,威尔演的真好,有时候一个人成功就在于坚持,只要你坚持努力,一定可以成功。
男主生意失败落魄,穷困潦倒,凭着坚韧 苦熬 渡劫,片中各种违反正常人际社会关系底线,都可以找借口无节制博取同情。
生意失败没有止损,而是靠老婆的收入;长期拖欠房东的房租,房东也是人也要过日子的;车辆罚单交不起,要做的是交罚款然后把车卖了,而不是车被没收了;税务局扣了600元,有没有想过提前报税,按照最低10%个税计算,我就不信男主这样穷困潦倒,算上免征额,正规申报要交600?
男主所有的生活经历就是一个完全没有规划能力的Loser,包括6个月的实习期,然而另一面却要表现出做经纪人非常成功,扭曲的矛盾结合体。
这部电影就是一大碗加料的毒鸡汤,告诉观众只要你是穷人,你够坚韧、够顽强,就可以博取大家的同情,在不犯罪的情况下违反各种社会行为准则。
或许是我偏激了,但这部片子我特地看了2遍,还是不能理解这种做法,同样励志片我更赞同“幸福终点站”处理方式。
也许是我特立独行吧,也许有很多人要骂我,但我只求你们在骂我之前,读完这个影评。
我竟然没看完这部影片,厌倦了,看累了,说实话,我不能认同这种价值观:在工业化进程如此迅速、信息全球化、人情淡薄的年代,还要压榨养家糊口的人们为了崛起而拼死努力、为该死的信息社会被榨干最后一滴血。
有几个问题很能说明问题:1.男主在学校常考第一,然后竟然在社会上混成了这屁样,这能说明什么?
是否说明在学校学习一点用都没有?
2.这貌似是一部与梦想无关的电影,从刚开始就说男主一直推销骨质检测仪,那么请问这是他的梦想吗?
推销骨质检测仪是他的梦想吗?
电影貌似没有涉及,这就是最大的败笔!
3.那么让我们讨论一下男主的所作所为,明明当着孩子的面说:如果你有梦想,那么就get it。
而男主的所作所为根本不想追梦的样子,只能说是拼命养家糊口。
4.男主擅长数学,却跑去推销,而后不成转而想当一个股票经纪人,注意这不是充分利用自身特长的表现,这样一来他无疑是自作自受了。
5.关于主题,男主后来致力于股票经纪人这一岗位。
请记住,这只不过是男主感性下的举动,还记得吗,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人开着豪车,那个人是股票经纪人,于是我们的男主就不管不顾了,一心想钻到这个行业里。
所以只能说电影的动机只是赚钱,赚钱,再赚钱,认为有钱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根本与梦想背道而驰。
6.既然涉及幸福,我想让大家提出它的定义。
什么是幸福?
毋庸置疑,有一点是肯定的!
就是心理上的幸福,而不取决于经济上的幸福。
但是影片带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要幸福,先赚钱。
7.我们都不否认赚钱,完全可以,但是他把赚钱作为了幸福的先决条件,这是很愚蠢的。
然而有些人说了:人家都不能养家糊口了,怎么幸福,赚钱不是理所应该的吗?
我的理解是:那是他活该!!
在中国,这样的人还少吗?
这样的人而幸福的人少吗?
不少。
男主你不行你就干体力活搬砖头行不行。
在中国,有多少农民工都在这样活着,养家糊口,勉强吃饱穿暖,然而他们之中也有幸福的,对于他们来说幸福的事太多太多,只能说我们太狭隘了。
对于他们:午餐能吃到肉,晚上和子女视频通话,过年时抢到回家的车票,这些都是幸福。
都是。
凭什么你的幸福是幸福,别人的幸福就不是幸福?
我们都可以有一个理由去努力拼搏,但在我看来,至少不是在幽闭的办公室里对着上司客户拼命巴结,为素未谋面的人做着海量的数据处理,只是,不要做时代的嫁衣,尽管所有人都说你自私,那又怎样?
做自己真正喜爱的就好。
一切都好。
一对可爱的父子!
其实要感谢高中语文老师,在那种繁忙的时候给我们放映了好多电影,除了让我们积累写作材料,也让我们在枯燥的学业中放松吧!
克里斯是个坚强的人,要是怕是早就放弃了。
用了全部积蓄买了医疗设备,好像是扫描仪吧!
再转卖给医院,但是昂贵的价格并没有哪家医院收!
想要家人过好日子,可是无能为力,妻子也离开了!
而这对父子只能奔波于一个个收容所,去晚了,就只能住厕所!
得到一个应聘的机会,就算没有酬劳,他也没有放弃,为了得到这个职位也是不容易,那个魔方有很大作用,本来到了,他硬是坚持把它拼出来了!
幸福等了好久,还好,在影片的最后我们终于看到了成果,主人公的幸福也来敲门了!
主人公的坚持和努力那么让人感动,他的经历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大学英语课看的电影。非常典型的好莱坞励志片。也很适合学习英语。
孩子母亲颤抖着说你会照顾好他;装扮成时光机器来安抚孩子,子夜洗手间中独自哭泣;“你是个好爸爸”,孩子说。看电影的时候,我的手经常不自觉的紧握着,为那揪心的困窘。幸福在这里敲门了,可是那些没有被敲门的人呢?
晦气烂人毒鸡汤,真是玷污了时间和夏天的冰西瓜,唯一有点意思的镜头是教堂唱歌
对这样的励志片无感,但是想到就业问题,又觉得好现实。
虽然是个好莱坞励志片,但真正让我感慨的其实是,穷人想要翻身,真是太难太难了,他们大多数不是不努力工作,但确实是一根绳子勒在脖子上,压根没有喘息的机会,而且他们的孩子从出生下来就没有,毕竟不是每个穷人家的孩子,都足够幸运能有这么顽强,比别人聪明十倍的爸爸啊。
這爸爸好牛!!
终于能名正言顺的打一星了,这部片高中大学期间各种情形下被放了N次,可以当做是中国高校的非正式励志教材了,其洗脑作用可见一斑,问题在于作为一部励志片几乎每一点都是我极其厌恶的,剧情恶俗无比,心灵鸡汤的翔味真是让人恶心。看到了那句“如果你有梦想,你就要去保护它”都差点吐了,fuck dream
电影当然可以拍得很励志,但如果现实生活中一个男人这样“作”的话,他带给孩子负面的情绪和尊严的丢失、挫折、无奈等等,要远比所谓幸福的鸡汤影响的深得多。
生活时常会让我们感到艰辛,并会让我们无数次目睹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这不就是一励志鸡汤片么。魔方简直出现得莫名其妙。
为毛不去天桥上乞讨?为毛不去地铁里乞讨?在我们这儿是这么办的。
幼儿园的门口~~幸福的“幸”和辛苦的“辛”写错了~~细看了下:有土地有钱才有幸福。而"辛"字明明是站在十字架上,oh,mygod!!!
典型的美国励志电影。
感人至深的电影
really励志,很多时候,再艰难也要撑下去,因为更艰难的日子在未来。。。
一个不怎么成功的父亲带着儿子颠沛流离,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才能的故事?那万一没有这样的天赋,这位父亲准备怎么办呢?
伟大的父亲;励志的故事。
不感冒这种鸡汤片
看完之后觉得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任何事情总要去试一试并努力,有可能就成功了呢
爱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