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亨利在小说或者影片中的镜头都不亚于克莱尔,而这部小说的主角仍是亨利的妻子,不是这位时间旅行者。
亨利他对他的错乱的生活别无选择。
克莱尔却是可以选择的,她选择了等待,从6岁到82岁。
他的忽然出现,他的忽然离开,他紊乱的基因让她一次次的流产,而克莱尔用她全部的爱承受这一切。
奇异刺激的爱情毕竟是要付出同等代价的。
电影浓缩得太多,很多细腻的情节都被剪掉了,不过有这么好的剧本在这里,影片依然是动人的。
一定要看了书再看电影,不然对很多细节都体会不到那么深。
比如亨利是如何一次次回到过去走进年幼的克莱尔内心;亨利的时错生活让他无法信任于人,他生活放纵直到遇见克莱尔;克莱尔从小缺乏父母关爱所以特别在意这个博学大叔;高梅兹爱慕克莱尔使他对朋友亨利感情复杂;克莱尔静侯到80岁,为了再次遇见40岁的亨利,而不是影片结局里亨利对她说“不希望你为我等待”。
书里的亨利更像个普通人,会犯错,会自私。
而影片节奏太短,对于他们两人走过的漫漫长路确实无法叙述得很细致,于是观众只看到两人见一面就匆匆忙忙的恋爱结婚了。
原作中两人互相占据着彼此的一生,感情细水长流无法分割,既是爱人又是亲人的感觉,电影不怎么体会得出来。
亨利临死前给克莱尔写了一封信,他说“时间没什么了不起”,这就是这个故事要表达的……外在的时间无法控制,内在的爱才是永恒的时间。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很失望,这部改编作品丝毫没有一点原作感动我的地方。
每每想到书中作者引用17世纪诗人Francis Quaries的诗句:“时间、场所、际遇、死亡都无法让我屈服/ 我最卑微的欲望就是最少的移动。
”(Nor Time, nor Place, nor Chance, nor Death can bow. My least desires unto the least remove)来形容亨利和克莱尔纠结交错的爱情,就会忍不住动容,但是这份细腻的感情在电影版中完全看不出。
电影最大的失败在于过于琐碎的叙事。
导演想要重复书中亨利独白式的叙述,但是辅以一个一个他自己消失又出现的戏剧性场景导致整个电影缺乏一个说得上流畅的故事。
开场10分钟他们就上了床,一点点chemistry都谈不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部电影的片花非常好看:把全片拆成一个一个5分钟短剧简直是完美,但是平凑起来总觉得剪辑师是不是打了瞌睡。
是的,我们知道亨利和克莱尔的爱情是主线,但我个人会更加欣赏让亨利(Eric Bana)来尝试一点独白,从他的角度来叙述这份于爱人不能长相思守,眼见亲人离去又无法加以改编的酸楚和痛苦。
事实上看完这个片子我们对亨利的背景一无所知,除了符号化的“图书馆员”这个称号。
亨利不仅仅是一个光屁股在雪地里跑的裸男,他生活在一份永远的不安定和恐慌之中,让他在遇见成年克莱尔之前的6 年里酗酒、嗑药、感情生活混乱,这些都在电影版中消失不见。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芝加哥的朋克文化圈,在那个激昂放纵又略带颓废的俱乐部文化中度过自己成年后大部分生活的亨利,其实正是这种精力给日后两人生活的羁绊埋下了伏笔,但是同样,从电影画面上我们什么都看不到。
电影中做得比较好的是不同年龄亨利穿插出现的浪漫桥段,毕竟视觉效果要比文字来的直观得多。
但是同时那个“亨利VS亨利”的精彩部分我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一方面Eric Bana太老实了,表达不出年轻气盛亨利被年长自己魅力盖过的那种懊恼。
而Rachel McAdams虽然甜美,却缺少艺术家的灵性和敏锐。
一个不断被丈夫抛离的妻子所有的那种委屈被她的幸福完全盖过了。
我最不满意的,恐怕是导演把这个片子的几乎转变成了纯爱情的故事,但是抛开了原著中对于文学、音乐、药物和信仰的探讨,这个故事就变成了一个离家不用找接口的丈夫和坚强妻子的老套故事。
而那个经典的结尾居然也被篡改了!
编剧怎么可以把那封最经典的离别情书给删掉!
这可是两人爱情的最终见证之一。
如果没有读过原著的,可以很轻松地去电影院欣赏这部片子。
但是我会建议回来之后找本书来读一下,感受一下作者文字的魔力。
原文:http://www.makzhou.warehouse333.com/2009/08/14/2051/原作评论:http://www.douban.com/review/1269138/
【脱离时间的男人与正常行进的女人】相遇那年,她六岁,他三十六岁;结婚那年,她二十三岁,他三十一岁;离别后再度重逢时,她八十二岁,他四十三岁。
亨利是一个时间旅行者,与生俱来的慢性时间错位症让他会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不知不觉地跳跃时空:回到过去,偶尔也跑到未来。
不是类似于《蝴蝶效应》或者《罗拉快跑》的那种从始至终只有主角一个人在那里忙活而且时空也相对限定的那种穿越,亨利在时间旅行中,可以面对面和另一个自己谈话,不能随意去更改命运的轨迹;但问题在于,他无法控制自己什么时候能到什么时间和空间,以至于来到另一个世界后,都得先问问别人这是什么猴年马月。
更要命的是,每次时间旅行,他都不能带走任何不属于他身体的东西。
所以,到达每一个另外的时空后,亨利都是又累又饿,一丝不挂,那颗补了又补的假牙还得重新再补 ,还极有可能被人误会为逃犯,长期和警察局有缘。
所以,亨利从小开始时间旅行时,就已经学会了怎么开锁、偷食物衣物、爬树等等求生本领。
至于教会他这些东西的老师,则刚好是长大后时间旅行回到过去的自己。
好在,他的活动总是会局限于自己亲近的人附近,就好像行星围绕恒星周期运动一样。
比如,歌唱家的犹太妈妈、小提琴家的爸爸、金太和金先生、前女友英格里德、过去以及未来的自己。
其中最重要的人,则是妻子克莱尔。
对于克莱尔来说,初次相遇那年,她六岁,他三十六岁;但对于亨利来说,初次的相遇,她二十岁,他二十八岁。
克莱尔六岁的时候,亨利时间旅行来到了她家附近的草坪上。
这是他未来的妻子,来到她的过去完全符合时间旅行者的逻辑。
从此,克莱尔认识了亨利。
未来的丈夫在克莱尔的童年扮演了一个亦师亦友的长辈角色。
亨利凭借自己的记忆,推算出了每一次时间旅行的确切日期时间,所以每次的到来,克莱尔都准备好了食物和衣服在草坪上等候。
断断续续的时间旅行持续到了克莱尔十八岁的时候。
然后亨利说,将有两年时间,他们不会再见。
亨利让克莱尔等待,说,两年后某个无法改写的机会,会让他们将再度交集。
克莱尔二十岁的时候,在亨利工作的图书馆,终于见到了前所未见的年轻的亨利。
这是亨利的第一次认识克莱尔。
二十八岁的图书管理员,酗酒、生活一团糟,还刚刚和前女友分手。
美丽迷人的克莱尔骤然出现,他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艳遇,但克莱尔却说:“我早就认识你了。
”【时间没有什么了不起】时间旅行当然是件好事。
亨利来到未来的话,就去看看股市行情,或者乐透彩票的中奖号码,然后再回到原来的时空,与克莱尔预先去买下潜力股,于是大赚一笔。
他们的豪华别墅,就是这么来的。
但时间旅行又是无法控制的,而且终其一生无法改变。
于己于人的痛苦都远远大于了它带来的好处。
因为那些不由自主的消失,亨利会亲眼目睹幼小的自己一遍遍遭遇那些过往,而他却只能旁观,重复品味那些快乐、悲伤和痛苦。
就好像童年时那个冰天雪地里的车祸,母亲丧命,自己却因为惊吓过度而发生的时间旅行而安然无恙,从此父亲一蹶不振,与儿子关系冷漠;就好像那个寒冬的夜里,已经知道前女友英格里德自杀的亨利,回到过去英格里德的公寓,才发现是自己的到来促成了她的自杀(英格里德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冷艳高傲,完全就是书中冬季芝加哥的核心象征,爱得也是死去活来,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宿命。
这段情节,让人非常压抑);时间旅行到一个寒冷的空无一人的地方,再度回到现实,冻伤让他从此失去了双脚……还有最后的生离死别。
在时间的正常旅途中行走的克莱尔呢?
她被丈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焦急地渴望着爱人能早日回到身边。
克莱尔拥有正常的时间,却只能通过触摸亨利,来触摸时间。
时间给与了她一切,但没了亨利与她的交汇,她又一无所有。
等待,是她从始至终的独奏曲。
孩子爱尔芭,也是一个小小的时间旅行者。
其实在之前,克莱尔就已经怀孕六次,但都是毫无悬念地流产了。
因为孩子遗传了亨利时空错乱的基因,在胚胎时期,就开始了时间旅行。
悲惨的结果是,孩子移动到母体外面后,却因为无法回到母体而死亡。
而爱尔芭的成功,秘密在于父亲来自于另一个时空。
那时,克莱尔二十九岁,作为丈夫的亨利三十七岁;但作为爱尔芭父亲的亨利,则是时间旅行来到未来的三十三岁。
或许,以毒攻毒才是唯一的解药。
总之,爱尔芭成功地降生了。
于是,家里有了两个时间旅行者。
小小爱尔芭,开始像爸爸一样,穿梭在不同的时空中。
她看到过年轻时的,还在和英格里德一起的亨利(不要小看英格里德,到底是个厉害的女人,关于亨利的时间旅行,关于这个奇怪出现的小女孩,她一直什么都知道);她和年幼的自己一起玩耍;她也看到过未来,失去了爸爸,和妈妈一起生活的孤单日子。
所以,当处在正常时空中的亨利遇到了从将来赶来的爱尔芭时,小女孩扑上去抱住他喊:“爸爸!
”因为和幼年的亨利一样,她在正常的时空已经失去了亲人,只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时间旅行中圆满着午夜梦回的思念。
亨利知道,自己会怎么死去:在一个冰天雪地的时候,他将会降落在十一岁的克莱尔家外面的旷野上。
而此时,克莱尔将会在自己房间里乖乖睡觉,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这个亨利会来——因为此时已经有了从另外另外的一个时空过来的亨利在这里了。
他将遭遇扛着猎枪在打猎的克莱尔的爸爸和哥哥。
于是,一声枪响,这个中弹的亨利受重伤后再度时间旅行回到现实,因为大量流血而死亡。
在原地,却只留下了一脸迷惑的克莱尔、克莱尔爸爸和哥哥,还有另外的一个亨利。
只是他们还不知道,在未来的某个地方,这个时间旅行的循环奇迹已经被永久地终结了。
在亨利穿越时空去接受这个无奈的死亡方式之前,他留下一封信给克莱尔,告诉她:“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这是一个漫长的思念的协议。
值得庆幸的是,等待,已经是克莱尔使用了一生的本领。
重逢的时刻,发生在2053年7月24日,星期四。
克莱尔八十二岁,亨利四十三岁。
亨利时间旅行来到了一个黑暗的过道里。
白色的光从尽头的门里透洒出来。
他看到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妇人。
微微的声响惊动了她,她回过头看到了亨利,脸上绽放出欣喜;亨利突然惊呆了,这是老年的克莱尔!
克莱尔朝亨利走来,步伐如此缓慢,亨利把她拥入怀中。
克莱尔为着亨利在信中提到的重逢,终其一生都在等待这个时刻。
这一天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克莱尔穿衣、梳头、做吐司、沏茶、坐着看湖,想今天亨利是否会来。
这次,她知道亨利会来的,最终会来的。
他就要来了,而自己就在这里。
【Time is everything, time is nothing.】最最开始知道这本小说,是因为在《看电影》上见到了由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的介绍。
电影的主演,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艾瑞克·巴纳和瑞秋·麦克亚当斯。
当时杂志上配的图片也十分好看,剧情也还对味,于是就这么记住了,心想等电影出来了一定要去看个究竟。
但电影等了好久一直没有动静(涉及到补拍,要演员档期空下来),于是按耐不住了,想先找了书来看了再说。
本来是要去图书馆借的,但每次去都抢不到,一狠心,决定自己掏了二十多块大洋买来一本。
心里想,好看就算作珍藏,不好看就压箱底嘛,没什么问题。
书一放就是半年,断断续续地看,也只看了几十页。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太浮躁,沉不住气。
在昆明待了二十天,非常放松,每天晚上睡觉前闲来无事便是看书,刚好随身带了这本。
于是一口气用了四天就看完了。
我喜欢时空科幻类的故事,比如罗拉快跑、蝴蝶效应;也喜欢文艺类的故事,比如英国病人、黎明破晓日落余晖。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恰好是强强联合,于是就喜欢得不得了了。
看罗拉快跑的时候,看到了一句影评:Time is everything, time is nothing. 反正看完了就是痴痴地躺在沙发上半天不想动,于是在结束了另外两本书后又再开始了第二遍,还没看完。
看书的时候,心里就是有一团热流堵得慌,说也所不个什么东西,只是记得这句话。
唯一有点后悔的是,根据看哈利波特的经验,看了书再来看电影,电影就变得相当无聊了;不知道这次的电影版《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会是如何改编,很担心电影会让人失望。
最后得出结论,书真的比电影要好。
但不可否认,瑞秋和艾瑞克的演员魅力很强。
但我真正比较期待的,还是电影对芝加哥的描绘。
作者本身就是搞视觉艺术的,这个故事发生的城,在书里被写得让人心驰神往。
个人的想象毕竟总有点虚,很想看看芝加哥真实的影像。
听说原著比这部电影好多了,感人多了,浪漫多了。
所以本想把书看完才写评论,想想还是先写了,因为我又不是搞的比较文学。
我只是看了一部电影然后很有感触而已。
不过,这个标题还是来自于书中的那句话,据说男主角对女主角最后说:我爱你,时间不算什么。
很巧,当他们决定在一起的时候,我脑海里就是类似的这么一句话。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跟《返老还童》很像。
然而我觉得单就这一点就很不像。
一般的故事里,当恋人遇到这类问题,都总会有这种纠结。
我现在很穷,我有一条瘸腿,我有绝症,我们年纪相差30年。。。
因为这些原因我想我不能跟你在一起。
因为如果我们在一起,以后你怎么办呢?
很困苦你怎么办呢?
以后你被人笑话怎么办呢?
我死了你怎么办呢?
20年后我老到走不动了你还正当年怎么办呢?
可是这些怎么办都存在与将来。
存在于别的时空。
我们相爱于此时此刻此地,却因为别的时空而不安恐惧。
并且因为这些不存在的怎么办而硬生生的分开。
也许有人会赞叹这种伟大的放手。
爱他就要让他更好。
谁有资格为对方决定什么对她是最好的嘛?
真正让你们分开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不够爱,我想不出别的理由。
为心中所爱尽最后一分努力勇往直前的人,值得我们敬佩。
电影中的两人就是这样的人。
女主角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将在什么时候突然消失,但她坦然接受和等待。
仍然觉得一切幸福美好。
男主角自知自己的死期,但他只是平静地与妻子共渡至最后一刻。
他们的生活不是没有遇到过困难,他们的矛盾和危机明显比任何一对夫妇更严重。
但是真爱确实是无敌的。
并非爱让人有神力,而是因为爱,他们都全力地去珍惜和维持,在有限的时空里分秒必争,积攒幸福。
我记得《画魂》里潘玉良说:两个人走路总比一个人好两个人一起走路最好是漫无目的地走两个相爱的人,最好就是这样肩并肩走着,并无预计要走到哪里走到哪一天只是一心一意的,你跟着我,我随着你其他的一切什么都不算什么
1.有了你 我不就寂寞了2.不确定我什么时候会消失3.我们在一起的一分一秒4.不想让你终生等待5.alba穿越后去哪找的衣服?
當小小的herry親眼目睹了母親的車禍,他知道自己的的命運自此,便和旁人不同了。
時間旅行者最大的痛苦,是學不會如何控制,何時離開,何時到達,身不由己,冷暖自知,根本不敢奢想如正常人一般安定的生活。
再多的旅行,也只能做一個旁觀者,就算一百次目睹母親去世,還是無法改變現狀。
此時如果出現一個眼神明亮笑容甜美的claire,在你每次離開后都安靜的等你回來,換做任何人,都是無法抗拒的吧。
因為她讓你覺得,「Im not alone」。
生活不完美卻也很美。
返回過去見到小小的claire,穿她準備好的衣服,聽她說著「I was hoping u married me 」;在自己死後的未來看到妻子,還是在那片翠綠的草坪;無法參與她的未來也沒有關係,你已經是她全部的回憶。
就連那種親眼目睹自己死亡的恐懼,也被10歲女兒的一個微笑抵掉了。
生命中有那麼多個美好的瞬間,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每個人心底最柔軟的位子,都留了給那些已經失去的人們。
特洛伊王子被杀后去德黑兰当间谍,实力证明能时空转移。
女主主动认识男主,这个,开场不错。
20:00 估计老婆要死了或者是谁重要的死了 他却没能力改变24:00 哈哈 他穿了小姑娘的衣服 26:00 女主好好看40:00 未来的自己替自己参加婚礼也真是醉了,这个作者就是不想让主角过正常人的生活么 话说这样的话和pitt演的本杰明也有几分相似呢44:00 新婚之夜 -》 小时候 ,小萝莉还吃醋啦,哈哈48:00 总是在重要日子里失踪,男主好惨。
54:00 男主反应好慢,怎么不问啊 , 回来那个怎么不说啊,是不是被岳父打死的57:00 流产了,这是为了写悲剧而写悲剧的节奏啊61:00 又流产了,看来小孩真是有穿越的功能啊63:00 他结扎了吗,为了不让老婆受伤。
67:00 六岁就开始泡人家让她怎么选69:00 自己NTR了自己,我去。。。
69:40 看来未来的自己没活到小姑娘出生,所以不知道自己ntr了自己【留疑问了】【猜错了】74:00 见到小姑娘了,小姑娘能控制,爸爸死了,5岁77:43 - 78:40 长镜头很棒,一直平转,同样的小提琴曲,一步步长大 79:15 自己和自己玩,太吊了。。。
85:00 是因为妈妈唱歌,他才穿越,女儿唱歌,给他唱死了。。。。
91:00 直面死亡93:00 果然是老丈人杀的人,以后要远离老丈人啊94:00 这里有个bug,男主要回到一开始那块让他们看到的地方的话至少要连续穿越两次;而且肾击不一定会死,更在可遇见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先叫医疗团队来啊,电影里面注定的死可能是和命运石之门一样的,怎么都会死。
96:00 他虽然死了,但是过去的他可以飞到未来继续陪他妻子啊。
97:30 电影封面 还是想通过时间传送来突出小说的特异性和艺术性,但是逻辑漏洞就会随之增多是这类电影不可避免的问题。
此文仅供感慨,与故事无大关联。
致,我等的那个人。
我曾无数次想过你会在何时出现,我们常说,那个对的人总会来的。
那么,什么才是对的人呢?
是,曾无比相依,却不得分离的恋人?
是,十指相扣走入婚姻礼堂的人?
是,在我咽下最后一口气时,握着我手的人?
真是抱歉,我实在不知道,哪个才是你。
羡慕克莱尔。
即使生离死别,从6岁就知道自己的另一半,无论如何,省去了猜疑和苦苦等待那个人出现的煎熬。
你看,你那么神秘,我都不知道你是谁,甚至都不知道你是不是会来。
能不能来个神仙,指着你说,“哝,这个就是你等的那个人”再不然,你就“嗖”的一下出现在我面前,“恩,我是你未来的老公”,然后消失。
让我满怀喜悦的等待下一次的见面。
于是我可以不用再等了,也不用害怕,不用保留,想多欢喜,想怎么好好对待你,就可以毫不忌惮的表现出来?
然后,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这些美好的记忆,我可以从四十岁再等到八十岁。
我如此渴切这样一个我等着的你来到我的身边。
如果某一天你真的来了,请一定记得,我曾这么孤独的,这么悲伤的,这么无望的等待过你。
为此,请你好好爱我。
在国内买过《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这本书,还特地带到英国来看。
可惜只翻了一小部分,没读完,就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
影片很感人,稀稀落落的小厅里,我坚持留到最后,默默等待男主角再次出现,直到灯光亮起,字幕永无休止似的滚着,工作人员特地走过来跟我问好,开始清理垃圾,才死心。
男主角是那个《特洛伊》里跟布拉德皮特决斗之后死掉的大王子,还是《另一个柏林家的女孩》里面的亨利八世,他的眼神是让人最放不下的地方吧。
与小说不同的是,小说始终贯穿着妻子的自述,而电影里更像是时间旅行者自身的感悟。
如果有一天你可以在人生的不同时刻里任意穿梭,你会做什么呢?
阻止一场灾祸?
赢取百万彩票?
尝试压抑很久的疯狂?
窥视关于过去和未来的秘密?
或许当你真正拥有超能力之后,发现这不过是个上帝的玩笑,个人的磨难,一点都不好笑。
可以遇见10年后的女儿是很愉快的经历,赶回来参加很多年前的婚礼也是一种幸福,可是提前目睹自己最后的时刻又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命是一场狩猎,没准会捉到什么,可能很有趣,也可以很血腥。
这部布拉德皮特监制的电影,和他之前亲自出演的《本杰明巴顿的奇事》是同样的主题,却要好很多。
这样不断穿越的人生,一个个片段,匆匆来去,到了最后会记得什么?
还记得你的上一次微笑吗?
那个很认真向你道歉的家伙;那本真正让你感动落泪的小说;那个在寒冷的清晨俯下身子为你系鞋带的人;那些已经程式化了的拥抱和亲吻;一张张卡片,和多年积攒下的礼物;还有那个深藏于心的笑容……所以,请放慢脚步,慢条斯理的挑选衣服,慢慢听每一首喜欢的音乐,慢慢地翻看照片,慢慢去品味每一杯饮料,慢悠悠地路过每一站,慢慢地,试图感受他们。
因为无法拥有整个篇章,所以只好格外珍惜那些零散的字句,还有那些因你的存在而存在的叶片和星光。
影片结束等了很久,看到了出品人的Brad Pitt,想起当年他和Jennifer Aniston一起买下这本畅销书的电影改编权,无奈电影还没开拍,已经分道扬镳。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如果生活中Brad真如传言那样与Angelina分手,又YY的转而又重逢Aniston,那绝对是跨越时间的旅行了,恐怕比电影都会精彩。
可惜,生活还是生活,艺术终究也只是艺术。
没有看到80多岁Claire花白头发的重逢,转而是中年妻子在草原中阳光下的一吻,有些遗憾。
毕竟是商业片,不能对意境要求太高了吧。
明知道有一天会死,却还要去面对生活。逻辑上有点乱,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几处逻辑都不通。。。
他难道不能自己控制吗
能回到过去是幸福的,能看见未来是不幸的。原著应该会更好吧
当年那些情话,大都随着时间流逝变成了笑话,但有些,会超越时间成为永恒。他们是如此珍视相处的每一刻,使得死亡也无法夺走这份爱,而是变成星辰在天上闪烁。
她跃过树丛、跃过草坪,跃过从不停歇的时间长河,奔向自己从童年起就深爱着的、可能随时会消失在眼前的人,和他在金色的霞光中拥抱……我终于知道了,那么久的等待其实就为了这一抱。
【C+】很好的故事,很糟的剧本和导演。对于从点子到故事的扩充,原作者其实完成的已经足够好了,以[无定向穿越时空生活]的设定顺势写下了男主浪漫而悲情的一生。像是在爱人死去多年后再见到曾经年轻的他,这种情节皆充满令人唏嘘的时间沧桑感,遗憾的是电影却在这点上营造的很差,一来是剧本不够电影化,碎片化的叙事依然很文学,二来是导演根本不会拍单独的一场戏,导致每一个至关重要的情节点都轻描淡写,故事节奏和力度都因此走平。
这种感情让我很感动,这么简单,这么深刻
三星半吧 瑞秋真的很爱演穿越男的LOVER
大失所望。比起电影的影评,剧情就是坨屎。
可惜这么好的原著了。
有几个你参加了你的婚礼,她身边的你是过去的你还是未来的你。想去看小说
披着伪科幻外衣的童年养成系电影。全片节奏其实很糟糕,叙事无限接近于碎片化,就像随意穿越的男主一样缺乏连续性,几场在剧情中到达情绪顶点的戏也拍得平庸,没有利用这一设定而是着重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省掉男女主角相恋的过程也没有做人物性格构造,压根是一团糟。它不断铺垫似乎只是为了结局在夕阳下的相遇,但如此设计很难打动人。
哦 穿越 要命了
莫名其妙
终于,穿越也变得无聊了
快进!
真的是爱情电影里最能触动人心的。不是什么生离死别,苦恋的剧情,也不是什么伟大的爱情故事,这个女人是我的榜样,
没有期待中那么好看
色泽浓郁深厚,把小说中的悲伤淡化了很多很多。BTW,克莱尔那件美丽的白色开襟长款粗线毛衣,好喜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