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前度

前度,前任,前那个,EX

主演:陈伟霆,钟欣潼,卫诗雅,曾国祥,周俊伟,向佐,杜汶泽 Chapman To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0

《前度》剧照

前度 剧照 NO.1前度 剧照 NO.2前度 剧照 NO.3前度 剧照 NO.4前度 剧照 NO.5前度 剧照 NO.6前度 剧照 NO.13前度 剧照 NO.14前度 剧照 NO.15前度 剧照 NO.16前度 剧照 NO.17前度 剧照 NO.18前度 剧照 NO.19前度 剧照 NO.20

《前度》剧情介绍

前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恋爱超过一次的人,分了手的人,属于过去的人;毕竟都是我们爱过的──《前度》。刚从外地回港的陈均平(陈伟霆 饰)及其现任女友阿诗(诗雅 饰),在机场巧遇前度女友──周怡(钟欣桐 饰)。周怡与旅行作家阿树(周俊伟 饰)正准备出发前往长途旅行,却发生争执闹至分手。为这次旅行而下定决心辞职、退掉公寓的周怡,一时无家可归,获对她念念不忘的陈均平和其女友阿诗收留。周怡前往二人的新居暂住,发现眼前追求物质生活的陈均平,早已不是曾经拥有梦想,一起共渡患难的陈均平。唯一不变的,是陈均平对周怡这位曾经分分合合,纠缠多年的前度思念如昔,始终没有放下过。 短短两天内, 面对新居中熟悉的一事一物,处处勾起周怡与过往前度的回忆,30小时,回顾六年来的爱情游历。 在和陈均平分手后,她遇上为她治疗失恋情伤的医生(杜汶泽 饰),也爱过刺激浪漫的古惑仔阿升(向佐 饰),有些人在她生命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末日惊魂印度警探第一季地缚少年花子君第二季后篇鬼天使双鱼镜之谜好莱坞诈骗女王行尸之惧:核潜艇家教帅哥们九死一生利勒哈默尔第二季疯狂原始人2鸡皮疙瘩NO.6黎明之眼另一边摩登50身不由己戈德堡一家第八季M沉重的心来自远方乘客爱丽丝基督诞生记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第五季前途无量婚礼上我们讨厌的人火力地堡抹布男孩尼斯湖谜案

《前度》长篇影评

 1 ) 前度,只是前度

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只为自己的。

周怡是坏脾气爱任性的港女。

陈均平是不得志又满腹梦想的小青年。

不知道他们那个时候多少岁,但那时候的生活是有多美好。

他们躺在床上互相呵痒。

他在雨夜跑出去给肚痛的她买生理用品结果傻傻的买成护垫。

他和她窝在简易衣橱里听假壁虎的叫声。

再遇见,她和男友在机场分手,撞见他和女友。

她看着他和女友在隔壁屋里笑闹,她看到雨夜他不再买错的卫生棉,还有她看到他打死了他曾经说是会吃蚊子的好壁虎。

一样的塑料杯,一样的password,一样的耳环,一样的贴画……又如何。

你看到结局了。

塑料杯也会裂。

也许是细小你没发现的伤口,但静静渗出的水已经证明。

在书房里,她换下衣服,拎起行李箱,冷冷的看了他最后一眼。

他们终于没能一起旅行。

无论是她想去的台北,或是他向往的有大笨钟和摩天轮的英国。

每一个前度,都是一次成长。

 2 ) 北鼻,你看,我以前的女盆友,她就葬在这里。

本来都懒得提不动笔了,要不是maomao给我晒了晒那个各种抚今追昔意犹未尽的蛋疼豆瓣活动,实在不想和这么精美的伪小清新港片较劲。

借用鲁迅先生一句灰常给力的话做opening那就是: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前女友的。

这是一个态度的问题,态度决定成败,就好比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我们无论是要喝奶,还是要尿尿,都必需明确的表示出来,父母怎么理解,那是另一回事。

“I want mimi…”和“I hate ex!”一样,都是态度。

电影里诗雅同学最后吃力不讨好的结局完全是由于态度和立场的不坚定造成的,也不能完全怪阿娇。

什么是正确的态度?

那就是当你一瞥之下发现小男友俊美的脸庞流露出一丝丝的幸灾乐祸与心神恍惚时,你就应该立刻警觉,在你赶紧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得出那个悲催的结论之后,就必须保持镇定跟着迅速把自己调整到小别胜新婚的催情状态,再当机立断用费洛蒙把他软磨硬泡地骗回家,接下来用一字马前滚翻外加汤玛斯回旋与其采阴补阳三百回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直至空乏其身,这个时候整个世界才清净了。

也只有这个时候,你才可以看着他沉静的睡脸,然后默默起身,点一支烟,在那个什么网上用戏谑的口吻和大家分享:我今天去机场接男友,遇见他的ex在和另一个男人闹分手,他看的目不转睛居然没发现我换了新发型以及新的瞳孔放大片!

What a fucking day!

好有型是吧……总之呢,像阿诗这样温柔明理斯文大方的处事方法不止引狼入室自掘坟墓,而且相当过时。

90年的初师太的小说里才会出现这种姿态优雅,看起来文明的令人发指的三角关系。

到了2010年,连她的女主角也开始直接扑上男友晃动着大胸的前女友,抓起对方的头发就往墙上猛撞。

况且,师太自己在对付前女友上也从来不吝下很手,据说当年岳华和郑佩佩通了几封信,就被师太剪烂了所有西装,还在床铺的心脏位置,插了把匕首。

哇哦,也难怪她写得出“这个世界上,乖巧的孩子,合理的老板,美满的婚姻和上道的前女友,都是不存在的。

”如此精辟的总结。

……好吧!

怎么样呢?

就算“上道的前女友”是我自己添加的,也不妨碍这个命题的恒久成立。

在这一点上,我举双手双脚赞同连岳先生的观点:哪怕你端起机枪在上海滩扫射10分钟,也打不中一个好男人和半个上道的前女友。

然而作为一个公正严谨的人,我也必须承认,数量少不表示不存在。

我人生唯一投之以欣赏目光的前女友,出自藤井树的笔下(也有可能是痞子蔡),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个姑娘每次都是这么介绍自己的前男友的:“还不错吼?

那就是我的先男盆友。

”“蛤?

先男盆友是什么啦?

你是要说前男友吗?

”一般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是没错啦!

”这时候姑娘就会漠然地,不紧不慢地解释:“可是死掉的人不都是叫‘先父’‘先夫’‘先祖’吗?

分手的男盆友对我来说就是死掉啦,那不是‘先男盆友’是什么?

”看看人家的境界,什么叫干净利落,什么叫姿态潇洒。

由此我们可以证明上道的前女友不是没有,而是只存在于小说中,当然,也许不久的将来,也可能会存在于新闻联播中。

我花了这么长时间阐述我对前女友的各种厌恶,就是想说明无论这次阿娇的角色是有多鲜活可爱,笑容是有多明媚可人,让多少宅男为他手酸伤神,说到底,都掩盖不了周怡只是一个自私任性,恃靓行凶,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港女本质。

不过也没差,反正在很多人眼里,有的爱情就是可以毫无道德感可言的,一样情欲,总是下等的滋味比较好。

但说归说,阿娇的表演还是挺惊喜的,向佐也是,皮肤变得好紧绷啊,他们俩是让我觉得变化最大的,不管是肢体,还是声线。

阿娇有了灵魂,这件事太可怕了,詹瑞文先生你到底是有多强大啊……居然让死鱼般的钟欣桐也流畅自然起来了,她声音里原本那一丝干巴巴的杂音也没了,戏里戏外都完胜诗雅。

诗雅在《囡囡》里面我还觉得她很灵,往阿娇面前一站居然单薄了。

周怡的历任男友,我最喜欢周俊伟的阿树,不切实际的浪漫,写在脸上的花心,其实他和周怡才是半斤八两的一对,伤人或受伤都不会太彻底。

我为什么不想骂陈均平,因为在这个贱男泛滥如过江之鲫的年代,陈均平只是贱男大军里口味最轻的那一类小小分支:他们这些男人,不过对于做一个好男朋友的兴趣,永远没有做一个好的前男友大。

陈均平就像是嘴里面的一颗烂牙,你以为牙疼不是病,结果吵架他总有办法占上风,冷战他比你得心应手,你吃醋他让你当吃补,最后你放低身段取悦他,他吃干抹净拍拍屁股照样走人。

冷热酸甜过后,他烂在那里岿然不动,疼得死去活来的只有你自己。

然而疼一阵好一阵,除非最后发炎高烧,不然极少有人下得了决心去拔掉一颗烂牙。

阿诗也不算完全倒霉,周怡这颗水果硬糖挤进嘴里,一下将烂牙撞松,于是陈均平自动脱落,长痛不如短痛。

我认为恋爱想有趣,必须在ex和ing之间建立起一个公平原则:同样一个人,同一段人生,你经历你的,我经历我的,互不重叠,互不干涉,这就是公平。

然而我忘了,恋爱最无趣的事情就是:它没有公平。

有一种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强大的好比乌玛瑟曼,她小心翼翼地干掉送礼自用两相宜的干妹妹,又和磨刀霍霍挖墙脚的小三正面火并两败俱伤,一转身又被忽然出柜的微小说男主角摆了一道,好不容易喘口气,却发现ex的回眸一笑,送了她最后一程。

这出戏的女主角常常死不瞑目,因为不是每个ex都是真心实意地要和她决战紫禁之巅想着收复失地败部复活,她们很多都只是像周怡一样心血来潮,前男友就像马桶台的超幸福鞋垫:记得当初年纪小,用过的男淫他不硌脚。

这类故事的结局常常叫人桑心,从这种生存模式里找到乐趣的不多,受尽委屈的不少。

好吧,我困了,就这么结尾吧,顺便解释一下题目的典故。

在前女友这个问题上,就连默契十足的我坠爱的康和熙都出现了完全的分歧:康:也许她只是有事请你男友帮忙啊?

熙:她不会打电话找工人吗?

她没有自己的朋友没有自己的人生吗?

康:那她也许就真的只是想和他做回朋友啊…熙:屁啦!

康:所以,前女友的名字就是完全不可以出现吗?

熙:也不是什么事都不能提啦…康:譬如呢……熙:就好像说:北鼻,你看,我以前的女盆友,她就葬在这里。

 3 ) 人都是自贱 love, the evil circle

这三天 分别看了《单身男女》《属于你的我的初恋》《前度》把我本来就不怎么明确的爱情观搞得搅屎了一般。

可是我独独想给这个写影评,可能这个让我的内心更痛苦更挣扎更矛盾吧人都是自贱,难受的才能让你印象深刻。

【分裂一:女主角】你看,周怡是吧就是阿娇演的,她对每个男友都是无理取闹发现没一点芝麻小事都大吵大闹还砸东西。

男友因为旅行藏了她一下护照,这种小玩笑,她突然就火了就翻脸了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是为什么。

但是,但是你发现了吗她的陈均亭回头了,阿树也回头了。

明明这两个人,都是在她无理取闹时甩掉的,都回来跟她道歉想要重新开始。

她这种火爆的脾气 大小姐公主病反倒换来一个接一个男人的喜欢。

【分裂二:男一号】他是喜欢的前度么 他是喜欢现任的么他真的是用上半身在思念前度并用下身来折磨现任么你是不是受虐狂啊喂前度嫩么刁蛮 动不动就拿分手来说事 你还惦记她她跟别人分手 你还可以容忍她 还把她接自己家里呢现任这么大度 都可以允许刚失恋的你的前度来家里住发现你出轨都可以说没事你说分手都先自我检讨但是你就不喜欢她。

【分裂三:男一号的现任女友】不是说男生要适当的给自由,适当的给面子,适当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么这个小女生做得够可以了吧男友的EX 她负责送男友的EX 她可以让住 虽然那是男友租的房子但是如果换做男友的EX 还不把这房子都轰平了么住狗屁你们住你做得再完美,也抵不上敌不过人家什么都不做有时候科普什么的教材什么的都没用如果真的是你的 就算吵闹打分 最后还是牵肠挂肚就表现你的真性情又怎样大不了最后就是她妈妈那样“旅行不用人带,自己去就行了”真爱也不用找,是时候他就会自己来了你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好好活着,好好完善自己,耐心的等待他。

所以 别再相信什么怎么收服男友了别再相信什么给他自由的鬼话别再相信什么不要把分手挂嘴边别再相信什么给他面子他会觉得你懂事别再相信什么砸东西的女生男人会远离她一辈子别再相信什么分手不能做朋友别再相信什么分手也可以做朋友别再相信什么家务都做得井井有条他就老实爱你别再相信什么自己可以忘了谁然后从新开始--有多少次爱情 就会受多少次伤 不管是甩还是被甩--男生会记住教会他东西的女生 但却不会跟她在一起女生会享用男生周到体贴的照顾 但都是他EX们教的躲着想照顾你的人追着你想照顾的人你不回TA的短信 装作没看见却在想那个TA不回你短信 是不是因为太忙TA对你好的无可挑剔 可你却在想 光好是不够的 我要的是感觉TA对你爱答不理 可你却觉得那也没关系 重要的是感觉跟TA在一起的时候 你想着TA跟TA在一起的时候 你知道TA在想着谁吗伤害着爱你的人被你爱的人伤害人都是自贱的而爱情本身就是一种恶性循环

 4 ) 愛情其實從來短暫

比較烈日當空 前度的故事無礙貼近更多人的生命很喜歡麥曦茵 寫的愛情故事 現實得可以讓人窩心和痛心記憶可以忘記 卻多少總有前度所留下痕跡電影中 一些細節就是有過經歷 然後轉變自覺或不自覺地 改過戀愛過一次的人遇上的多少次愛情情節都是大同小異來去就是這種從曖昧熱戀激情轉淡爭執復合放手分開跟前度發生的過去 刻板預算成將來 同樣結果傷心只是因為未明白愛情其實從來短暫能夠走到最後的 不是愛情 而是愛

 5 ) 给恋爱超过一次的人/给爱过的人

这是出现在片尾的两句话。

片子里精雕细琢的对白和众多的细节道具的设置,无不一击直中观者最隐秘的内心,认同感自始至终环绕心头。

没有谁在恋爱的时候不是真心喜欢,也没有谁是完全放得下前任的,这种矛盾着的心情在影片里被表达的直白透彻,看这部片,始终有着偷情一般的愧疚感和兴奋感并存以及对于过去的惋惜。

只是两天短短的时间里,熟悉的一切,不经意的一句耳熟的话,生活中重复出现的段落足以破坏当下平静安稳的恋情,也勾起一直在心底埋藏着的思念,原来彼此都没有放下过曾经,只是一直缺少唤醒记忆的契机。

有多少分手的人是像片子里的周怡和陈均平一样,还相爱着,却因为一时的赌气赔上了这份最真挚的感情,转身之后,自欺欺人的开始一段又一段新的感情,每一段感情莫不是真真切切的,又莫不是在最不经意间触发对过往的回忆,短暂的感伤出现了多少遍,明明知道心里的那个名字从来没有被抹去过,还要假装出一份潇洒神气,甚至要故意用恶言恶语去中伤对方来表达自己的洒脱,可这难道又不是掩饰自己的慌张和嫉妒么。

过去永远不会真正过去,你一句暧昧的关怀,我一句故意挑起的熟悉话语,其实都在宣告对方自己并没有真正放下你,也让彼此都萌发了侥幸心理,剩下的只是时间的谁主动地问题了。

麦曦茵可以说是把现在大多数的同龄人的恋爱群态作了最精准的剖析,对旧爱年年不忘,对新的恋情轻易接受,对默默关心自己的人忽视,对自己的真实内心一直逃避,冲动感性情绪化,不小心错过了后悔了也碍于面子将错就错,猜来猜去让自己更加难受。

电影在结尾让陈均平直面了自己内心,长镜头对准塑胶杯子中的水缓缓流出,宣告了就算换成了摔不碎的塑胶杯,也弥补不了心里的裂痕,只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做出这种坦率的选择,怕是大多数人会像阿诗一样,明知道感情的虚假,也要用身体和情欲最终试图留下那个不爱自己的人。

而被现任女主人扫地出门的周怡,也完成了一次自我成长。

一开始是委屈又愤怒不已的心情,以致于莫名伤害不相干的人,之后冷静下来来到曾经两个人回忆的发生地收拾狼狈的自己,卸下伪装让眼泪喷涌,而最终的成熟是妈妈引导自己发泄自己的情绪,原来,并不是最喜欢的不是身边的那个,而是最喜欢的已经不在了,旅行,不需要人带,自己就足够了。

每个人其实都是在一次次分手中成长,或早或晚,总有一天,会懂得珍惜身边的人,跟随真实的内心,学会妥协和平衡自己与对方。

麦曦茵真的是前途不可限量的新生导演,年纪轻轻,却能一出手就打动观者,用心与敷衍,真心热爱和金钱至上一看就能分出,很可贵的是,他没有像很多新导演一样过分追求空洞的形式和画面,对白设计亲切又带点小幽默,不拖沓也不太激进,虽然是讲现在男女之间的情事却有种纯洁又可爱的感觉。

一个好导演会让你在看他的作品时感受到平视的目光而不是俯视你要你臣服的王者姿态。

这部片其实给我带来了很深很深的认同感,因此在这种共鸣和默契下来看,理智似乎显得不重要又可笑,谁会在乎开头情节设计上的勉强,谁会在乎太过刻意的摄影调调,这是一部能打动人心起码使我深陷其中的片子,我相信,经历过真心投入过的感情的人都会有一点共鸣的,爱看电影不就是因为有那么一些电影总能让自己感动总能给自己带来些感同身受的思考么,别去计较太多,投入去看它你会发现它的可贵。

 6 ) 前度--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在電影的預告片裡導演說電影要拍給戀愛過一次的人看,都市生活兜兜轉轉,有些人迷失在燈紅酒綠的世界,有些人沉澱在一場又一場沒結果的苦戀中,也有些人連自己追求什麼都不知道。

有人會問「明知愛情世界會受傷,那我們為什麼要戀愛?」也有人會問「到底戀愛是為了什麼?為結婚?為生育?」那愛過的人會明白「身邊的人可能不是一生中最愛的」,然後又引伸了一個問題,那我們為什麼要愛?陳均平和周怡只是一對很普通分了手的過氣情人,然而在彼此的心目中都有對方的一個位置,是對過去愛的見證也好,也是在逝去光陰裡的一個回憶錄。

沒法忘得了對方所做的事,一景一物都挑動著他們這六年來的生活點滴。

三十個小時,六年的思念,下一位的到來正正就是我們都市人情感的故事,是如此的真實而殘酷。

沒有保證得到的愛,也只有帶著某種情慾的功利性。

有些人的一生會有好幾位的「前度」,然後就會問現在的那位是自己喜歡的嗎,戀愛是為了讓我們在沒答案尋尋覓覓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興趣,還是精神的快感?曾經聽說過一句話「一個人的生活是不完滿的」,可是戀愛中有時候仍然是一個人,一個人思念,一個人笑,一個人想太多。

各種形形式式的戀愛,有激情,有平淡,有快樂,有和諧的相處,然後一句的分手吧,打破了從前所擁有的一切。

回歸單身,重塑人生,方才發現戀愛是為了「成長」,在歲月的年輪裡警醒愛情的本質, 一段愛情筆者認為是為了彼此間的進步與學習,在當中就像照一面鏡子,與潛意識或與他人抗爭,審視自己。

無論是在那個的圈子,同性戀,異性戀世界裡「前度」卻是無處不在,有人感激前度教曉他上了一課,有些緣份不易強求,也有些愛只能停在某位置,在理性與感情之間回望昨天的自己,不是可笑,而是一個成長的記憶,也某程度上是命運的安排。

看到身邊朋友曾經被「前度」二字精神虐待,偶爾談到了令他們痛心的事,感覺到愛情相愛時很開心,可是大部份時間是忍耐與遷就。

陳均平與周怡,分手後見面誤打誤撞地讓他們再次遇到,而此時對方身邊已經有他人,相互的客套,然後一物捲起了無數的思念,是過去的溫暖,是愛情曾經來過的回憶。

是情慾,也是一份思念。

在某程度上陳均平是個壞人,他的壞是建基在性慾的基礎上,周怡也很壞,她的任性,可是她表現得是緊張,是認真的愛過。

假若沒有認真就不會想愛,曾經我們都很傻的盲目去愛,只少這些愛在某個時刻溫暖過,快樂過。

我們都知道感情是有「賞味期限」,有些暗戀,錯愛,畸戀都一一成為了身體的一部份。

前度的愛,現任的愛,都是不同方式表達的愛,有些人說一句「我愛你」是很難做到,可是有些人又會很容易,有時我們都太傻了,在愛情的世界沒有永遠的勝利者,也沒有永遠的犧牲者,有的只是共同的「相愛者」。

麥曦茵的故事成為了愛過的人的寫照,哭笑不得的回憶鏡頭,一份流放在遠方的愛與少女對愛情的感覺。

再配上林二汶的NO SUCH MEMORY,逝去的感情應該得到解脫,沉澱然後再上路。

就像是在水流經的地方,輕輕地停留一下,不帶走河裡的一滴水,是如此的清徹而不混濁。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前度是給我們遇上下一個的機會。

即使這份愛再沒有機會重來,卻成為了一份寶貴的回憶與見證歷史的鏡子。

 7 ) 不是狼来了,而是狼都来腻了

大年初五两年不见的姐妹们聚会,絮絮叨叨的汇报了一下彼此的近况,语气都不再带有早些年的询问,多是一种坦然和笃定。

谈到后来变成了谈电视谈明星谈春节晚会,睡觉之前终于总结,今年姐妹聚会的主题是——不许念旧人。

《前度》的第一个爆笑点出现在阿娇洗澡的时候陈伟霆进去尿尿,发觉的阿娇立刻扯了帘子大叫真脏你赶紧出去,陈伟霆不在意的继续,然后嘟囔了一句你以前吃的时候怎么不觉得脏呢。

我登时爆乐,然后忽然间觉得很囧,心想ex真是一种太可怕的生物,那些好习惯坏习惯随便信手拈来,都是对现在生活赤裸裸的杀伤力。

所以,即便我们那么好面子那么想装大度装得毫不在意,看着那个身边人带着ex无以伦比的气味生活在你的周围,那些一度以为是温馨的小情境,都会变成荒诞的盗版。

最真实的一个细节,现女友终于爆发要讨一个公道,没想到陈伟霆憋了一下居然先提出了分手,神奇的是诗雅竟然不是甩他一耳刮子而是忽然间软了下去,她激烈的去抱住他亲吻他然后用身体取悦他直到他终于有了反应,他在进入的时候她流泪,那个时候她一定在想:是的,只要能留住他,多么委屈,我都愿意。

至此,大多数人多半都以为尘埃落定,这场ex和ing的较量,以ing的深情和大度而告终。

然而事实是,当你以为ing最终取得落魄的胜利的时候,这个一直看起来懦弱但是其实骨子最伤人的男人还是在第二天平静的提出了分手,这次现女友没有歇斯底里,她伤心但是走的很彻底,是的,她尽力了。

没有一种杀伤力能够大于一个女人对于一个男人的失望,她终于,再也不相信了。

钟欣桐在里面很惊艳,当然,这些年,她总是让我惊艳。

情欲戏很好,一把年纪了还清纯的嫣然一笑叫人心里开花的也妙,其实她并不像她演的女主角,无私付出,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相反,她下定了决心,倾尽全力。

所以我们看到了她用力的痕迹,但也不得不承认她很有诚意。

聚会的后半段我跟杨小树取笑贾小蜜没眼水活脱脱的丢掉了那么惦念她的前男友,贾小蜜眼睛一瞪飞快的回到:知道他为什么惦念嘛,因为我变成了前女友啊。

我跟杨小树彼此对看一眼,然后立马打起滚来。

这一年的初七武汉下雪,我坐飞机拖着大箱子走的寡淡,我在微博上说再也没有那个人让我在这个城市不会迷路不会慌张,结果下飞机收到短信说有事走不开不能去接我,而我是笑了笑,然后推着我装满年货的大箱子吭哧吭哧,你看,我也终于学会了不再那么容易失望。

哎,老了。

 8 ) 给恋爱超过一次的人,给爱过的人

“不是在自己身边的那个永远不会是自己最爱的,而是自己最爱的那个已经不在身边了。

”第四遍看这部电影,终于鼓起勇气写下这些感受。

每一次看,都会有新的感受。

但是这一次才明白,前度,真正教会我们的,不是爱情的经验,也不是保护自己不受爱的伤害,最重要的是,要珍惜。

就算你被抛弃,在下一次遇到心动的对象,也要勇敢去爱。

就想金三顺默念艾佛列德·德索萨的诗:love,as you`ve never been hurt。

在爱情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主角。

在机场戏剧的一幕,让已经分手的两个人再次相遇,虽然陈均平小声说周怡“还是和以前一样”,可是我们都知道,所有都已经发生了改变,就算人没变,时间却在流逝。

横在两人之间的,太多。

阿树和阿诗或许有错,但是一直到最后,还在坚持挽回,甚至不要自尊地挽回,即使最终他们想要的人放弃了他们。

而陈均平和周怡,他们总是那么轻易地放弃了对方,于是才导致他们无数次错过对方。

他们是那么了解对方,却一直觉得不了解;他们是那么需要对方,却一次次任性走开。

更加戏剧的是,当两人发现,对对方依然有感情的时候,周怡却不得不离开,陈躲在昏暗的房间望着她,到后来周怡撑着伞哭泣,他们都明白,他们回不去了。

在恋爱的时候,或者在开始与一个人恋爱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因为爱还是寂寞和这个人在一起。

我们是那么害怕孤单,那么害怕自已一个人。

就想剧中人一样,永远在不停地恋爱。

就像周怡说,我只想有一个人听我说话。

就算,你找到了自己的真爱,要离开那个人,请记得,他/她曾耐心听你说话,他/她曾真诚给过你一个肩膀/怀抱。

这部电影中每一个演员都非常努力地表演着。

阿娇复出的第一部电影,非常成功地扬长避短。

她扮演的周怡脾气非常差,但是内心却非常柔软,就像个孩子,害怕独自一个人,所以从未独自旅行过;她是那么的无依无靠,连从机场回来都找不到一个去处,只好住到“前男友”家;她很容易开心,面试的时候看到阿树撞在门上,就能把下巴笑脱臼;每一个细节,阿娇都处理到位了;甚至在阿诗要求周怡离开的时候,周怡的无奈、痛苦却要强力掩饰的深情,她都抓住了。

相比陈伟霆的表现有些不自然,但是角色个性的转变他的处理还算及格。

陈均平这个人物从青涩到成熟的状态,他表现出来了。

让我惊喜的是诗雅,这好像是个新演员,但是在故事末尾的高潮,她与陈均平做爱时的表情,让我觉得她理解了这个人物的心里活动。

阿诗并不坏,她知道,陈对周怡的感情,也知道,这次相遇也许意味着她与陈要分开,然而她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她被迫接受了这一切,在低三下四地问“是不是我哪里不好”之后;类似于阿树一遍一遍对周怡道歉……其他人的表演也都很出彩,剧中有搞笑的成分,但却笑中带泪。

剧中的音乐非常不错,几间房间的装修风格我也很喜欢。

不是教会你爱,只是想,让你记得。

 9 ) 《前度》:一切开始都是美好的

给恋爱超过一次的人我一直认为如果一部电影让你看过后,只想单纯的从电影的角度去客观分析,这一定不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电影最原始的魅力是能够打动人们的内心,理性的分析一部电影是需要的,对剧本、对拍摄手法、对镜头、对演员的表演,不断细致深化的解构电影,让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影片。

但是,完全客观、理性的看一部电影便失去了电影最本质的东西,让其成为死物,只有对错的分别,这是所谓的影评家干的事,反复研究一部电影找出里面的毛病,指手画脚的点出哪些镜头多么多余,然后搬出些法国新浪潮、费里尼之类的术语,装得自己有多么高深,最后总结性的定位一部电影的价值。

我只想说这些的人什么都不懂,抛开了最重要的部分,死盯着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

《前度》正是一部无须过多解构的电影,能看懂导演心思的人,都是能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人。

故事发生在三天中,周怡在机场与男友吵架分手,碰巧遇到前男友陈均平与其现女友阿诗,是夜无家可归,便在陈均平与阿诗家住了三天,之前的回忆不断浮现、人心骚动。

陈均平与周怡的恋情是当代快餐式的爱情典型,激情、热烈、浮躁、看起来时时甜蜜却又步步惊心,时刻都有爆发的危机存在,而爆发的结果,只有果断的分手,不拖拉、不深思、不负责。

似乎在我们身边或者干脆是我们自己,都能找到里面各个角色的影子。

周怡在这部电影中分手了四次,年少时与陈均平在一起,分手后意外认识混混阿昇,分手后又与陈均平复合,最后一次便是影片的开头在机场与作家阿树的分开。

四次分手中,除了第二次是因为混混阿昇的跑路,其他三次分手都是因为其他女人的介入,或是前女友,或是新人,但在影片中都只出现在周怡的指责和男友的辩解中,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周怡这般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生在现代人中似乎常常见到,越来越自由开放的爱情造就的是彼此间的越发不信任,和以前那个含蓄的年代相比,这种几句话甚至几个眼神对了就能开始的恋情未免太过轻易。

陈均平给人的感觉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这也是我们这代很多人对感情的认识——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说是没有原则有点过头,要定义的话,算是一种不随大脑、只随激素控制的心态。

在机场偶遇周怡,陈均平表现得并不想有过多接触,甚至十分反感,但无奈让周怡入住自家后却又频频出轨,这是他一开始就策划好的吗?

我看基本可以排除这种可能,陈均平如同很多年轻男女一样,该懂的道理都懂,但同时也不抗拒内心的想法,在机场也是,在家也是,在机场是不想前女友这种麻烦干涉到现在的感情而排斥,在家是独处的环境勾起了曾经的回忆而一发不可收拾,往好了说是跟随内心的选择,往坏了说是毫无争议的不负责任。

在阿树、阿苏、周怡的妈妈这三个重要配角中,阿苏是不得不提的。

阿苏是陈均平的哥们,没事开着自家车行的出租车,给陈均平和周怡当私人司机。

阿苏每一次出场都是周怡需要帮助的时候,影片结尾周怡的独自旅行也是阿苏做最后的送行,这样的角色定位仿佛是给所有像周怡一样感情受伤的人一个希望,总会有一个在你需要的时候就出现,始终注目着你的人。

阿树和周怡的妈妈贯穿着影片的另一个点——旅行的意义,阿树是作家,出了一本关于旅行的书,在出版社认识周怡,周怡辞掉工作准备同阿树一起旅行,结果还未去成便有了在机场开头的一幕;周怡的妈妈常常独自旅行,周怡与阿树分手后无家可归不得不暂住陈均平家也是由于此。

那片中旅行到底有何意义?

我理解为成长。

影片最后周妈回来与女儿同住,周怡哭着问妈妈可不可以带我去旅行,周怡妈妈只说“去旅行,不用别人带,自己去就可以了”,其实也是告诉女儿成长的过程必须自己经历,如同周妈自己,在周怡父亲去世后开始了自己的旅行,才学会了现在的乐观与豁达,才明白最喜欢的那个已经不在自己身边。

影片中有三件值得一提的物品。

第一件是耳钉,陈均平和周怡第一次在一起时,陈送给周的,有一对,一人戴一只。

在影片开头机场时周怡还戴着这枚耳钉,直到没办法要与陈均平阿诗住一起时才摘下,最后落在陈家,也导致了陈与阿诗的分手。

这似乎是一个很直观的证明周怡始终没有忘记陈均平的证据,但我想这枚耳钉的意义不仅仅是这点。

陈周第二次在一起时,一次鸳鸯浴中陈均平送给了她一枚戒指,戴在了小指上,然后影片开场时却看见周怡的手上没有这枚戒指,这不是与耳钉的意义相矛盾?

直到我找到周怡、阿树、阿苏经常哼唱却都说不知道歌名的那首歌时才弄清这一点,这首歌是林二汶的《一切开始都是美好的》。

歌名如同耳钉和戒指的区别,代表和陈均平的第一次才是最让周怡难以割舍的。

第二件是陈均平的沙发椅,影片结尾时的镜头在几个场景的切换中,陈均平现在的家和同周怡同居的曾经家中都出现了这把椅子,人已非,物还是,很少有人会在一段爱情结束后销毁所有共同存在的证据,相反会留下这些代表共同过往的物件,偶尔怀旧一下,感伤一下,这是现代人的通病,拿得起放不下,这些通病让人们看起来比以往成熟,悲哀的是也只是看起来,如同陈均平、如同周怡,好了伤疤忘了痛,曾经犯过的错,该犯的以后还是犯。

此外,这把沙发椅也代表了陈均平两段感情的转折,第一次见到阿诗便是坐在这张椅子上,不禁让人联想到第二次分手时,周怡嚷着“你是不是有别人”指的是否就是阿诗。

而后来周怡暂住陈家时进屋一眼看到这张椅子,如同在自家一样躺坐上去,似乎已经预示着旧人夺位了。

第三件是水杯。

影片结尾的那段,陈均平回忆起第二次与周怡分手时,周怡摔碎了很多玻璃杯,最后哭着捡起一块,说:“要不我们明天买点塑胶的回来,好不好?

”镜头立切,陈均平望着手中的塑胶水杯掉到地上,然后抬头对阿诗说:“不如算了。。。

(分手吧)”最后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看似完整的塑胶水杯,里面的水却从一条裂缝中不断流走。

看来即使换成塑胶的,没有细心的呵护,还是无法延长其使用的寿命,对每一个陈均平来说,无论是性格刚烈如同玻璃一样的周怡,还是温吞水一般如同塑胶不易碎的阿诗,他都无法维系一段稳定长久的感情,这是否如同我们每一个人,曾经试着努力经营维系一段感情,但发现无论用何种方法、与何种人在一起,都难以长久下去。

或许问题不出在我们,而出在感情本身、出在这个时代,试问在这个躁动、轻浮的年代,如何要求一罐廉价的凤梨罐头去拥有一万年的保质期?

 10 ) 致前度:千头万绪,一言不发

(一)和一头猪相处久了,就会沾染猪的习性。

比如看到吃的,就会设想放到嘴里该是什么味道,于是很想吃。

睡觉时宁可睡到手脚发麻也不想蠕动一下,浑身发懒。

喜欢像猪一样,在值得信赖的人身上蹭来蹭去,娇气得不得了。

如果和一个人相处几年,留下的东西会不会更多?

(二)我依旧记得和前度的几个小细节。

每次逛街一牵手,我总喜欢前后晃来晃去。

一晃手,前度就会说:不能晃,不能晃,把握不了节奏,我都不会走路啦!

于是我们一起研究如果晃手的话,何时出左脚,何时出右脚,前度才能“走好路”。

临到分手,前度说,不如以后逛街不要牵手了。

从此我们不再牵手。

分手之后,我再也没和别人在街上牵过手。

(其实我的牵手症像明媚症一样,发作起来很可怕!

)前度睡觉时喜欢我从背后抱着他,“这样才觉得被保护”!

于是我开始训练自己侧身抱一个人睡觉的习惯。

他常常半夜醒来对我说:“老公,梦见你离开我了。

”我说,“傻瓜,不怕不怕,我一直都在。

”然后抱紧他。

前度走后,我的习惯就荒废掉了。

后来也和几个人上过床,他们想抱我。

我总是粗鲁地拒绝:不喜欢睡觉时抱成一团,很累!

我说我喜欢睡成一个“大”字,把四肢张开。

睡给他看,对方才作罢。

现在睡觉我又回到了以前的睡姿,摊开手手脚脚,胡乱地排布在床上。

(三)让我想想,和前度的爱情已经是去年5月的事。

分手之后他还来过一次我现在的公寓。

现在的公寓跟以前我俩住的那个小屋子是截然不同了。

那个时候我还在存买房子的钱,租的那个小屋子简陋极了。

我们惟一的乐趣,就是夏天睡在大床上(我是大床控!

),看着彼此,等着爱欲在皮肤上蔓延。

我们连饭都不想煮,因为那个厨房又小又脏(搬进去时墙上就是厚厚的油垢),这样,吃饭总是在不远处那条小巷子里的蒸菜馆。

每天他都寂寞极了,我去上班,他就一个人在家里上网,做设计。

(我连游戏都不准他玩,老批评他玩物丧志,再玩游戏就分手,他怕跟我分手,也就不玩!

)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我才会用很少的钱,带着他逛不花钱公园,吃很便宜的菜馆,或者去博物馆、岳麓山那种不用买门票的地方。

我甚至没怎么给他买礼物,惟一的礼物就是一只黄水晶戒指,还是他看了两三个月,叫店主留着,我才最后买下来送给他。

也是最后一件礼物。

(四)现在我常常一个人去那些不花钱的地方,想想我们的爱情。

我从前不喜欢戴戒指首饰,他戴戒指我还批评他瞎讲究,现在我也戴戒指了,一颗硕大的白水晶在右手的无名指上。

当我看到我的右手,我就会想起他的右手,是不是还戴着我送给他的那颗黄水晶戒指,或已换上现任送的更好的礼物。

那时候他说“老公啊,以后我们一定要换上一个大大的房子,我不去工作,你养我!

”我甜蜜蜜地大声说,好!

现在我不仅换上了大房子,自己也买了房子。

我总是想象,他不必再蜷在床上玩电脑,他可以坐在落地窗户前的大躺椅里,享受周末清晨明媚的阳光。

而且我现在会做饭菜了,再也不用他做给我吃。

我以前总是逼他偶尔在那个又脏又乱的厨房里做菜给我吃,我说,不做就不爱我。

他只好无可奈何地去做,哪怕是夏天,那个厨房又闷又热。

现在我常常一个人做两三个菜,想象他也会和我一起吃,并且赞叹我的厨艺精到。

我特别想念他,我想告诉他如果他回来,我已经把从前的坏毛病都改好了,他一定会喜欢。

(五)分手之后他惟一来过的一次,是在沙发上睡了两天。

他来长沙,举目无亲,只好借住在我这里。

就像《前度》里的钟欣桐,总之是种种没有办法,不得不投靠前度男友。

我当然知道他心里想着别的男人。

所以冷冷待他,不想理他。

他说:“不如我睡沙发吧,两个人都分手了,睡一起真是太奇怪。

”我很想说,你来睡床我来睡沙发,但没说出口,我不想让他知道自己心里还有他。

半夜我醒来,看他躺在旁边的沙发上,匀称的微轻的呼吸,好想把他抱上床上。

亲爱的前度,你知道吗?

现在的床,很厚很轻的床垫,不是以前的木板床了,现在的床子有好几床,各种面料,你想挑哪种盖,就有哪种盖。

我们怎么样在床上滚,都不会硌到骨头,怎么都不会了。

他曾经问我,两个相爱的人,分手之后还能做朋友吗?

我说,既然爱过,当然可以做朋友。

他狠狠地说:要是我,绝对不行!

分了就分了,怎么还能做回朋友!

我说,那我们就永远不分好了。

我还在他QQ里,删过一次之后他后来又加了我,加我的潜台词是:完全不爱了,所以可以保持联系。

现在我常常看到他的QQ头相亮着,很想跟他说说话,但强忍着不说。

因为我知道他不爱我了,他有更好的男人去爱。

我只是希望他好,偶尔当一个在他孤独无助时挺身而出的男人。

(六)两个相爱的人,曾经那样地爱过,那种爱一定是真正发生的,就不应该忘记。

纵然时间会改变我们很多,但也不构成否定那份爱的理由。

是不是每一个人爱的方法模式都像《前度》里那样缤纷呢?

恋爱经历丰富的人,才懂得到现在为止,什么样的爱,才是自己最想要。

所以,不是坏事。

我们还是应该勇敢去爱。

只是,从前我们说,“为了爱情要做好事业”的奋斗宣言,现在恐怕应该变成自己内心励志的话,因为,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为别人而活的。

我们各自活着,恰好有了爱情的连接,这才是爱情真正的位置和物理属性。

《前度》短评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2分钟前
  • AnJan
  • 推荐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

3分钟前
  • 又勿
  • 推荐

BJIFF2024 No.3柯达胶卷拍摄,好冷酷的影像,是否太过沉闷?风格想起《寒枝雀静》,后者都更富有生机些

4分钟前
  • 蝴蝶谷里的懒虫
  • 较差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7分钟前
  • brandnew
  • 力荐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12分钟前
  • 隐约的梦
  • 较差

有点安哲,走出影院有一种死了很久然后复活的感觉

16分钟前
  • inasussi
  • 推荐

#BJIFF14 英嘉(🐳💗)

21分钟前
  • 东方不红
  • 还行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25分钟前
  • 睡个好觉
  • 还行

北影节英嘉

30分钟前
  • emanon
  • 推荐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32分钟前
  • sradicare
  • 推荐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35分钟前
  • Appleless
  • 很差

3.5

40分钟前
  • 苦怪狗也
  • 推荐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44分钟前
  • 颜婉羽
  • 推荐

7.3 还真是大师式电影,摄影美轮美奂,文本语焉不详,缺乏讲故事的激情让观众难以进一步接近人物。

45分钟前
  • KID Y
  • 还行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48分钟前
  • ξ
  • 推荐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49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给低分吧,不合适;给高分吧,不值当。感觉父女俩太i了,其他人也陪他们一起i。或许影片就是想广袤空旷的空间之上,构建/展现这样一种人与人疏离冷漠的关系?

52分钟前
  • 不说
  • 还行

2024BIFF,6分,下班赶过去,困兮兮的路上在出租车上睡觉。在那一块迷路了不知道怎么走,好在群友及时指导我,男朋友又因为poopoo迟到了。片子就是剪成一个三分钟视频就能大致看完那种,一种风格而已,俄罗斯式美感,宏大粗粝壮阔。回到家都累死了。女主角长得好像[怪奇物语]的小11。

53分钟前
  • Claudia
  • 还行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58分钟前
  • uuu
  • 还行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

60分钟前
  • 蓝吉米鼠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