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黎妙雪
主演:徐天佑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粵語年份:2001
简介:迷幻少女遇著過氣公安老頭,未必是貓捉老鼠累鬥累,也可以是從老前輩身上學會認識自己。阿 P 為追阿初欠她的債,偶然與阿初的外公相遇,兩個生活態度南轅北轍的人,就是這樣在荒謬的處境中相互學習。阿P在當中看見年青一代的無奈:十六歲的迷途青春、愛情的無助、軟性毒品的蠶食、面對父母失敗的婚姻、自己渾噩的前途....阿初無故..详细 >
等我NB了,也随心所欲的拍电影~
边缘青年和代沟的题材,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寂寞中渴望陪伴又怠于给予信任。女主嗑💊出现的幻觉诡异得很巧妙,很喜欢金鱼的运用,台词也很棒。ps.罗烈酷,女主、吴家丽好看,徐天佑真的帅,刘以达怎么严肃都好好笑…
香港非主流少女之叛逆青春。
节奏很好。故事也许没什么意义,但没意义已经很好了。好一点的作品有时像镜子,看到了什么,其实都是你自己。
本片這種一老一少游走城市的題材,可謂有一種別具一格的清新,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陷入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懷侷限。好在少年男女主角和老戲骨羅烈的強烈對比,多少帶有討好的效果,女主角自由不拘的真情流露和羅烈的火爆脾氣相得益彰。只是飾演少女父母的劉以達和吳家麗表現失了分寸,編導沒有好好鋪排少女的家庭問題,浪費了兩個好演員的表演,有點可惜。本片亦是羅烈先生的遺作。
全家都躲在自己的岛上 因而发展出一条故事线 好看 阿p真系做得好好
我确实不知道是怎么评到了7.1分,真棒,抱着全部的好意去看也找不到丝毫亮点哟。
对涉及描述幻觉和溺水的片子很难不产生好感。会想起伊莎贝拉,但男导演会把镜头对准少女身体的局部,女导演拍女性则喜欢拍神态的细节,郭善屿在片里的样子实在太美。不同意说这部片展现了对年长男性的仰慕和想象,还不如说郑智影射(虽然我觉得也很弱)所谓p的缺陷,初母的软弱,其实只是普通的人性,这里所有的人都是普通人,如果预设某些品质是缺点,才会对女性角色们的性格加以否定,我反而觉得女性角色都很有魅力。
特别有印象,那个少女
看完了,比想象的差一点,有点琐碎得无意义,不过还是可以一看的
一整个玻璃橱窗内的红塔山和一张小小的蝴蝶贴纸;脑袋像一个鱼缸,晕眩是有那么一条金鱼在持续地游来游去一刻不停,每一阵头痛都是金鱼在甩尾撞击玻璃鱼缸,这一段拍活了,看得我脑瓜子好像也在发疼;离不开故作姿态的青春,离不开故作沉默的中年
黎妙雪 郭善璵 徐天佑 雖是小制作, 吳家麗小姐演的又是一個配角, 但她就萬綠叢中一點紅, 把清純少女比下去, 三個字, 我不選真女人, 我的是 "露華濃".
寻找阿初。这是一个夏天发生在香港岛上的一抹怅惘。我们的一生都在寻找。我们每天都在寻找。那个让我们更加快乐的东西。女孩阿初是一种希望、一种宗教、是希腊征服罗马的文明。然后更多的古文明被摧毁,人类开始寻找新的文明。文艺寻找复兴。巴洛克寻找繁复。印象寻找光影。所有的战争都在寻找一种幸福。所有的艺术与发明都是在让我们更好的度过当下。寻找女孩阿初是那么急迫,外公胡仔和问题少女P仔也在寻找能够安放他们不安心灵的远方。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问题。每个人都在香港岛那个敝厄的空间里挣扎。就像玻璃瓶子里的鱼。就像被青春期困住的玻璃女孩阿初和P仔。电影描写了青春的无助与忧伤。描写了生命的无奈与孤独。一代又一代人,重复着同样的命题。这些电影就像那些生生世世的茉莉和玫瑰,那样乏味,又令人欣喜。这是生命的本质。
罗烈以一个极其慈祥的角色告别了银幕
好看
.☆.。.:*・°☆.。.:*“属于HK的一份孤独..”
罗烈的温情角色,别有一番感觉
对少女成长题材毫无抵抗力。看以前的港片总能感到审美冲击,如今的影视现状不如说是美女配丑男,徐天佑这种漂亮的脸蛋的艺人在现在都只会把自己打扮的又丑又土,如果让大陆来拍,那一定是美丽少女爱上丑陋大叔,男友也是一个丑陋的普男,也许这是经济倒退的景象吧,但在我印象里,国产文艺片似乎从没起来过,只是现在越来越烂了,只有809000的港片和韩剧韩影能让我感受到视觉上的舒适,如果想拍普通人的故事,就不要启用美女演员!不然就美女配帅哥而不是配猪头,中国的影视圈还有一场改革了不然就是下一个日本
喜欢这种荒诞不经。
大陆老炮儿在港岛寻外孙女。《老炮儿》是年长男性的自恋,这里倒不妨看作是年轻女性对年长男性的仰慕/想象。可能离得近看得现实,女性都充满弱点,妈妈无用或不关心女儿,不守公德的妇女被施以折凳之刑,唯一一个关心自己的年轻女社工自杀。而罗烈的阿公能打有nice,简直天父的化身。这里可以看出女性叛逆自己身份中带有对自身的“嫌弃”和异性的想象。美术不错,张东亮摄影明亮,胶片温柔。看片头字幕以为是同名,真看到罗烈还是叹了一下,次年去世。少女写得非常做作,表演眉眼挤着扮“寸”,年轻人不懂表达,而成年创作者无心观察。刘以达那拉手风琴的手敢搧吴家丽耳刮子,反了!吴家丽光靠眉毛就能割你喉!徐天佑最自在,自己不操心,也不让人操心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等我NB了,也随心所欲的拍电影~
边缘青年和代沟的题材,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寂寞中渴望陪伴又怠于给予信任。女主嗑💊出现的幻觉诡异得很巧妙,很喜欢金鱼的运用,台词也很棒。ps.罗烈酷,女主、吴家丽好看,徐天佑真的帅,刘以达怎么严肃都好好笑…
香港非主流少女之叛逆青春。
节奏很好。故事也许没什么意义,但没意义已经很好了。好一点的作品有时像镜子,看到了什么,其实都是你自己。
本片這種一老一少游走城市的題材,可謂有一種別具一格的清新,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陷入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懷侷限。好在少年男女主角和老戲骨羅烈的強烈對比,多少帶有討好的效果,女主角自由不拘的真情流露和羅烈的火爆脾氣相得益彰。只是飾演少女父母的劉以達和吳家麗表現失了分寸,編導沒有好好鋪排少女的家庭問題,浪費了兩個好演員的表演,有點可惜。本片亦是羅烈先生的遺作。
全家都躲在自己的岛上 因而发展出一条故事线 好看 阿p真系做得好好
我确实不知道是怎么评到了7.1分,真棒,抱着全部的好意去看也找不到丝毫亮点哟。
对涉及描述幻觉和溺水的片子很难不产生好感。会想起伊莎贝拉,但男导演会把镜头对准少女身体的局部,女导演拍女性则喜欢拍神态的细节,郭善屿在片里的样子实在太美。不同意说这部片展现了对年长男性的仰慕和想象,还不如说郑智影射(虽然我觉得也很弱)所谓p的缺陷,初母的软弱,其实只是普通的人性,这里所有的人都是普通人,如果预设某些品质是缺点,才会对女性角色们的性格加以否定,我反而觉得女性角色都很有魅力。
特别有印象,那个少女
看完了,比想象的差一点,有点琐碎得无意义,不过还是可以一看的
一整个玻璃橱窗内的红塔山和一张小小的蝴蝶贴纸;脑袋像一个鱼缸,晕眩是有那么一条金鱼在持续地游来游去一刻不停,每一阵头痛都是金鱼在甩尾撞击玻璃鱼缸,这一段拍活了,看得我脑瓜子好像也在发疼;离不开故作姿态的青春,离不开故作沉默的中年
黎妙雪 郭善璵 徐天佑 雖是小制作, 吳家麗小姐演的又是一個配角, 但她就萬綠叢中一點紅, 把清純少女比下去, 三個字, 我不選真女人, 我的是 "露華濃".
寻找阿初。这是一个夏天发生在香港岛上的一抹怅惘。我们的一生都在寻找。我们每天都在寻找。那个让我们更加快乐的东西。女孩阿初是一种希望、一种宗教、是希腊征服罗马的文明。然后更多的古文明被摧毁,人类开始寻找新的文明。文艺寻找复兴。巴洛克寻找繁复。印象寻找光影。所有的战争都在寻找一种幸福。所有的艺术与发明都是在让我们更好的度过当下。寻找女孩阿初是那么急迫,外公胡仔和问题少女P仔也在寻找能够安放他们不安心灵的远方。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问题。每个人都在香港岛那个敝厄的空间里挣扎。就像玻璃瓶子里的鱼。就像被青春期困住的玻璃女孩阿初和P仔。电影描写了青春的无助与忧伤。描写了生命的无奈与孤独。一代又一代人,重复着同样的命题。这些电影就像那些生生世世的茉莉和玫瑰,那样乏味,又令人欣喜。这是生命的本质。
罗烈以一个极其慈祥的角色告别了银幕
好看
.☆.。.:*・°☆.。.:*“属于HK的一份孤独..”
罗烈的温情角色,别有一番感觉
对少女成长题材毫无抵抗力。看以前的港片总能感到审美冲击,如今的影视现状不如说是美女配丑男,徐天佑这种漂亮的脸蛋的艺人在现在都只会把自己打扮的又丑又土,如果让大陆来拍,那一定是美丽少女爱上丑陋大叔,男友也是一个丑陋的普男,也许这是经济倒退的景象吧,但在我印象里,国产文艺片似乎从没起来过,只是现在越来越烂了,只有809000的港片和韩剧韩影能让我感受到视觉上的舒适,如果想拍普通人的故事,就不要启用美女演员!不然就美女配帅哥而不是配猪头,中国的影视圈还有一场改革了不然就是下一个日本
喜欢这种荒诞不经。
大陆老炮儿在港岛寻外孙女。《老炮儿》是年长男性的自恋,这里倒不妨看作是年轻女性对年长男性的仰慕/想象。可能离得近看得现实,女性都充满弱点,妈妈无用或不关心女儿,不守公德的妇女被施以折凳之刑,唯一一个关心自己的年轻女社工自杀。而罗烈的阿公能打有nice,简直天父的化身。这里可以看出女性叛逆自己身份中带有对自身的“嫌弃”和异性的想象。美术不错,张东亮摄影明亮,胶片温柔。看片头字幕以为是同名,真看到罗烈还是叹了一下,次年去世。少女写得非常做作,表演眉眼挤着扮“寸”,年轻人不懂表达,而成年创作者无心观察。刘以达那拉手风琴的手敢搧吴家丽耳刮子,反了!吴家丽光靠眉毛就能割你喉!徐天佑最自在,自己不操心,也不让人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