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男神张鲁一看的。
被低估的一部剧。
1.所有演员演技在线。
张鲁一伟光正,发挥空间不大,但利落的语言、招牌笑容给人印象深刻。
惊艳的是配角,特别是反派配角,岸谷、横烟、邵翊辉、理惠子,侯啸天瑛娘天黑黑也可以说演技在线。
几场剧绝对演技炸裂,包括岸谷被理惠子绑,邵翊辉发疯。
冲着这帮演员,这剧就值了。
2.虽然大家都在吐槽剧情没有节奏,但真实的抗战不就是这样吗?
出来一个帅哥,你以为他会有很多戏,结果他被汉奸打死了。
剧中的人物,很多无脑的,但真实的人物又有几个那么英明的?
在那样的情况下,抗战的胜利,才难能可贵。
3.最后一幕令人潸然泪下,全剧丫丫最美的一幕,夕阳下逆光,白白的雪,温暖的色彩。
丁沛,你好吗?
从这一句开始,眼泪就止不住了。
强烈推荐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9497890/ 爱国者终于看完了。
结局让我哭成了泪人。
演员的演技真的是炸裂了。
就好像所有的故事都切切实实的发生在身边一样。
我很少去写影评。
看完一部剧也会分分钟忘记剧情。
而且抗战片几乎是不看的。
因为总觉得那是上了岁数的人应该看的。
可没想到,这部剧竟然让我从第一集追到了结局。
更没想到看抗战片的我哭成了泪人。
感动的点到底在哪呢?可能是冯超带领部下抵抗杀敌,在牺牲时司令说的那句“十四万人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时无奈的样子;可能是女学生义无反顾的坦坦荡荡的面对死亡时候的壮烈;可能是看见天黑黑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拔子弹的时候坚强的样子;可能是看见地下党夫妇为了不供出实情而自杀时候的悲愤;可能是赵疯子带领他的部下去杀敌时被日军捕获后面临死亡时候的坦然;也可能是看着不靠谱的侯啸天夫妇为了颜红光的生存,而去奔赴死亡的战场的义气;可能是颜红光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奋勇搏斗的样子;也可能是苏联红军穿过草丛时,看见颜红光部队仅剩的几人和冉冉升起的旗子时候的情景;也可能……感动的点实在太多了。
看见弹幕说这是一个悲伤的结局。
据说是还原了历史。
但可能历史要比这些故事的情景更血腥,更让人感到惊心动魄,或者更愤恨…… 我不想体现什么爱国主义情怀,说什么要爱惜当下的生活,对于二十多岁的我而言,这样的答案有点太虚了。
但是“缅怀先烈”这四个字却真真切切的头脑之中印刻了。
一个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很难培养的,更别说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如果现在不尽如人意,就继续往前走,总会看见光亮的。
不是吗?❤❤❤
每集的弹幕里总有一堆人说神剧和质疑为什么腰间开枪的……还有前面一堆说看了几集就弃剧的,我想说这些是最没资格评论的!
且此观点适用于所有作品!
第一:从剧情来说,的确是需要一些历史知识的,其中反应的一些特殊阶段的成因并没有放进剧情里,而是需要观众那些已经学到的历史知识,我也并没有觉得就到了神剧的地步,倒是一堆人因为看不懂而抱怨的,可是我不清楚到底哪里看不懂啊?
第二:《红色》是经典,也许和《红色》比,这个剧整体节奏都跳的快,没有太多的冗长铺垫,也许我美剧看多了,没觉得突兀……当然到了最后结局部分,再结合编剧的微博,我知道是剪辑上动了手脚,但还是老话:没觉得有什么地方看不懂,但结结实实地少了很多泪点,而那些感人的地方也是这类电视剧的精髓……所以为恶意或不得不妥协于时间的剪辑扣一分!
第三:被质疑最多的所谓横向拿枪,指路萨苏老师的视频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9334549在19分46秒,不想看视频的我大概文字描述一下: 其实懂行的人知道驳壳枪设计有缺陷,每打一枪,枪就往上跳,枪口朝天,再开第二枪很难打中敌人,把枪放平了打可以打出一个扇面……第四:其中级别高却做法激进的领导,很多人嗤之以鼻表示,不理解怎么这样的脑子能做到那个位置,难道你不清楚在某些阶段的右倾?关于那些质疑那些特工人员素质不高之类的言辞,请看清楚这是什么时间,你以为所有人天生就是特工吗?
这个时间,地下工作还不成熟,没有那么多经验可用,不是人人都像其他谍战剧里的角色那样可以严谨到环环相扣不掉链子,如果所有环节都能天衣无缝,抗战早胜利了,那也不是历史,而是神剧了。
真实立体的人物就是,会犯错,会掉链子,会妥协于最原始的生理需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依靠信仰坚定到最后……很多人觉得背叛的太多实在太扯,而事实上背叛的人更多……毕竟没有挨过饿,受过冻的人也体会不到什么是绝望……可因为这些常人忍受不了的绝望,坚持下来的人才显得格外珍贵与神圣!
若坚持不到最后,你退出,也许还不至于太罪恶,但为了物质上的无忧,丢掉自己尊严反过头去伤害那个一心一意拿你当兄弟的人你就是罪大恶极……第五:总有一些人诟病这个剧的题材……呵呵呵……其实为什么相对于战争片大部分人更喜欢谍战剧?请问有几个鲜肉演员接战争片的,要接也基本上是谍战类型,因为可以灯红酒绿、造型百变、进攻发型不乱,受刑梨花带雨,花样抬高人物智商情商和最关键的颜值,悲惨状叫几声就可以吹演技炸裂……不用灰头土脸,歇斯底里,最搞笑我还在微博看到一条评论质疑为什么要把宋烟桥最后的造型搞得很糟糕,说什么即便狼狈也可以做的漂亮一点(摊手)。
这和那个钟汉良为剧晒黑灼伤皮肤,没大肆宣传敬业反而被黑颜值下降老了十年有的一拼!
简而言之:谍战剧视觉享受更佳,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自从开始农村部分就开始没兴趣的原因。
演员方面来讲相对拍摄条件也容易些,不管怎么反驳,《红色》的拍摄条件肯定没有《爱国者》恶劣……了解一些演员的努力,比如张鲁一因为这剧182的个子减到120斤,比如剧组成员在零下四十多度的白山黑水间行进拍摄……这一星给尽职尽责的工作人员加回来……最后:说剧没有遗憾是假的,其实不只是演职人员的努力,也有那些没有表达出的感动与信念,但整体还是值得一看,尤其最后几集,寒冷、饥饿、绝望中那些人的相互依偎,牺牲,赴死……令人动容
附一张原型描述,看看到底剧情有没有夸张到神剧
本来是奔着张鲁一去的,不想却有意外惊喜。
张鲁一的整个表演在仅仅还是宋烟桥的时候,应该说是张弛有力,收放自如的,一个地下工作者的内敛,冷静,克制甚至有着不近人情的严苛与严谨。
只是,后期他不只是宋烟桥了,那之后的表演,个人会觉得有点用力过度。
而给了我惊喜的,则是侯啸天那个角色和扮演者。
这是一部讲述英雄,而侯啸天的出现,赋予了这部作品更多的真实感。
前半部的侯啸天是一个实打实的绺子爷,土匪头,他收买日本警察,当狱霸,抽大烟,做土匪……哪怕后来跟着宋烟桥抗日打鬼子了,他依然时时盘算,日日打着小九九,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最后会义无反顾的为了掩护宋烟桥而牺牲小我。
可就是这样一个看着不怎么靠谱的土匪头,在最后有机会突围活下去的时候,选择换上宋烟桥的鞋,带着亲信把日本兵引上绝顶,掩护宋烟桥突围,到最后打光了所有子弹,用一颗手榴弹与樱娘一起结束了他极其差异的一生。
我想换个人提出要换鞋,宋烟桥都会多想一会,可就因为是侯啸天,宋烟桥压根没多想,只以为他想换鞋而已。
他最后的这个选择,结果,意外吗,或许也不意外。
在他躺在石碾子旁哼着义勇军进行曲时,有些热血与无悔或许已经注定最终会刻入他的骨血,完成蜕变。
侯啸天这个人物的前后反差,矛盾,到最后的蜕变,坚定,让这部剧变得更真切,纯粹。
首先申明程斌是个叛徒,应该被钉死在耻辱柱上。
宋烟桥对程斌的一开始的看法是狐狸和狼的杂交。
这个看法很准,程斌从一开始就和侯啸天、天黑黑这些人不一样,他的经济条件,换言之,生活舒适度远高于他们。
侯啸天和天黑黑都是苦过的人,他们对饥饿寒冷的忍耐度高于程斌,手下人对饥饿寒冷的忍耐度也高于程斌的人。
从程斌母亲和兄长的穿着来看,程斌的家庭条件也很不错,简单来讲就是没挨过饿受过冻。
当初,宋烟桥集合各路人马,侯啸天和天黑黑各占三分,程斌占四份,从一开始他就把自己摆的比侯啸天、天黑黑的地位高。
后来,他排挤侯啸天,就因为看不上。
程斌觉得宋烟桥有他程斌就足够了,不需要侯啸天。
但是宋烟桥的想法是最大程度团结一切力量。
程斌被老宋说服了,毕竟侯啸天手下有人,打仗的时候也需要人手,侯啸天的素质不如他,也能体现出他程斌的能耐,当然侯啸天后来有了自知之明,愿意学习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这里可以看出老宋为什么能当头,而程斌次他一等。
老宋面对侯啸天这样的落后分子,愿意耐心教导。
而程斌则是排挤不屑。
程斌心里清楚自己的不足,也知道自己做不到老宋那样兼容并包,所以他服老宋,没想过取而代之。
程斌把自己当韩信,希望遇明主而侍之。
赵疯子的出现,又一次引起程斌的强烈反弹。
当然这次并不能怪程斌狭隘,问题是出在赵疯子身上,赵疯子是个不安于做下属的人,他就是要当头,要和老宋平起平坐,但是他无论人格魅力还是秉性脾气,全都不如老宋。
手底下没人了,还坑老宋来帮他,赵疯子这种不地道的行为引发了老宋手底下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但是老宋还是力排众议,要和赵疯子联合。
但是赵疯子实际上根本不想合兵,他想的是借助老宋的力量帮他拢兵。
如果整个队伍,就老宋一个头领,那肯定没啥问题。
但是老宋的兵马本身就是合并起来的,天黑黑、侯啸天、程斌等人是经过长期磨合,彼此分工明确,侯啸天一开始和程斌闹矛盾,后来能和程斌配合演戏,这就是磨合的结果。
赵疯子和老宋的相处,同样也是在监狱里磨合了一段时间。
但是赵疯子和程斌等人就没有这个磨合的基础,赵疯子还一遇到人家就自来熟的以司令自居,开口就是自己当司令,老宋当政委。
连一贯粗枝大叶的侯啸天都明白,赵疯子这是要夺权。
程斌说过是个讲究得失的人,上一次容侯啸天,是因为老侯毕竟手底下有人,也知错能改,也没想争权。
但是赵疯子不一样,赵疯子是个危机关头还想着争领导权的人,虽然本身有才华,当他的才华并非不可取代,手底下又没人。
上次程斌被老宋说服,是因为老宋占理,程斌心服口服。
这次程斌无论如何都不服,他认为收了赵疯子弊大于利。
但老宋没听他的,在程斌心目中这个明主开始感情用事了,再加上老宋一次次的称赞赵疯子,更让程斌感觉自己在他心目中的作用居然还不如一个老惹事的赵疯子。
不满已经埋下种子,程斌是一个极为重视个人价值的人。
在他心里个人价值高于家庭高于国家。
他跟着老宋打鬼子,不是他爱国,而是希望扬名立万。
这早就为他叛变埋下伏笔。
老宋提到,程斌的部队只听他的,这就说明程斌始终防了一手,不是完完全全对老宋交底,他自比韩信,却也担心落得韩信的下场,狡兔死走狗烹,只有手里有人,才有谈判的资本。
程斌投降之后,一度还想当徐庶,却偏偏碰上个才智不下于老宋的岸谷。
岸谷这个人,性格相当恶劣,几乎人人都怕他,但是却又愿意为他办事。
比如,橫烟、天野。
老宋收服手下靠德和智。
岸谷靠的是智和术。
这里的术是权术。
例如,橫烟,所以他在岸谷已经知道橫烟在调查自己,他起过杀心,但是最终还是同意橫烟的调任请求,后来看到橫烟被贵妇人刁难,又安排一个适合橫烟的工作给他。
一收一放,恩威并施,所以橫烟做不了徐庶,他后来排查人口,成功找出程斌的家人,立下大功。
岸谷被刑讯的时候,打电话给土肥圆求救。
毫不夸张的说,橫烟在岸谷手下发挥的作用不次于程斌在老宋那里的作用。
岸谷精准的点破了程斌的心理,点破了程斌追求个人价值的心理,又用韩信类比,最终彻底的击溃了程斌的心理防线。
————————————————补充一点说明,赵疯子的事情上,老宋的确一直都不太理智,很多决定都欠考虑,太迁就赵疯子。
当初合兵的时候就应该谈妥一切,但是老宋就一直和稀泥,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侯啸天他们急了,也是情理之中。
毕竟老宋和赵疯子感情好,他们和赵疯子可没啥感情可言。
老宋要去救赵疯子的时候,理由是第一,赵疯子也是打鬼子的人,第二,赵疯子是他兄弟。
得亏是侯啸天和黑黑在他身边,合着赵疯子是你兄弟,是打鬼子的人,要救。
其他打鬼子的人就该填命?!
其实这种时候,应该来个口号,例如,咱们和小鬼子干一仗,杀一个够本,杀俩个赚了,顺便救老赵。
热血一点,这样比较容易让侯啸天上心。
————————————————关于程斌投降,岸谷分析的非常精准。
救娘只不过是个借口,孝道是他的遮羞布。
真正的原因就是他绝望了。
程斌想要打一仗,老宋不许却又没法子解决缺粮的问题。
老宋的特点是顾大局重感情,程斌看重的是得失。
老宋救赵疯子救侯啸天,全都损兵折将。
赔进去很多人。
这俩人真的值得牺牲这么多兄弟吗?
老宋认为值得,因为他们是抗日的人,他们的意义重大,所以岸谷抓住赵疯子抓住侯啸天全都没杀。
程斌认为不值得。
老宋不采纳他的意见,这让程斌觉得自己选中的这个明主开始不重视自己了。
岸谷说一定要让程斌以为自己是不被项羽重用的韩信。
此处岸谷是把老宋比作项羽,某种程度上老宋的一些作风是有点像。
长岛回答说如果颜红光是刘邦,那他(程斌)已经是韩信了。
此处长岛是赞同了岸谷的比喻,并且心领神会的明白了岸谷打算做刘邦,用权术收服程斌。
鱼旦和丫丫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当时看预告片,感觉制作也很精良,《爱国者》真的是我今年最期待的一部剧了。
可是,之前有多期待,现在就有多失望,我对国产剧似乎要失去信心了。
为什么说它是良心剧?
因为这剧的演员真的很优秀。
无论主角还是配角,甚至是一个龙套,演技和颜值都是在线的。
剧中的众配角,小神父、刘沛、孙髯、典狱长、侯啸天、还有东北军的两个军官,形象鲜明,颜值很高,每个都让我印象深刻。
为了拍林海雪原,剧组在零下40度的凤凰山拍摄。
鱼旦为了符合一个共产党员当时艰苦的生活状态,瘦到120斤(身高182),在剧中也能看出真的太瘦了。
尹正在微博里说他“都瘦脱相了,看着心里不是滋味”。
可以说,这些演员都是非常敬业的。
可惜,这剧的硬伤太大,演员再好也弥补不了。
首先剧本很差,剧情bug太多。
前面吐槽太多的易容术就不说了。
就拿跳井来说,这个情节几年前在《红色》里就用过了,这剧在监狱里又用下水道越狱,后来宋烟桥又跳井逃跑,就不能有点新意?
而且男主的人设太神了,什么都会,物理、化学、医学、易容术,太假了。
很多台词也很莫名其妙。
前面的不太记得了,就拿第18集里面岸谷的一句台词来说,“排除掉一切可能,剩下的再不可思议,也一定是真相”。

等等,这不是福尔摩斯的台词吗,而且我记得第一句是“排除掉一切不可能”,抄都抄不对吗?
其次,剪辑方面,滥用慢镜头、回放,故弄玄虚,看多了真的很烦。
而且剪辑很混乱,使得剧情跳跃性太大。
比如男女主双双跳崖之后,铺垫的太少,一下子就到了生日会,剧情很不连贯。
最后,配乐真的很烂。
主题曲很难听,真的难听。
剧情中有一个很诡异的背景音乐经常出现,每次我忍不住关声音,真的受不了。
除了有一个很悲壮的音乐还不错,每次出现得还算应景,其他的都很迷。
好剧真的是可遇不可求,作为鱼旦的粉丝,真的为他感到不值。
心疼。
希望他以后能接到更优质的剧本。
看过张鲁一的《红色》,对他饰演的谍者形象印象深刻——沉着冷静、不动声色、遇事不慌、有计有谋。
《爱国者》中,张鲁一演技还在,但情节与他契合的,是全剧的前半段——谍战,这才是他的强项。
但导演要把他塑造成叱咤风云,纵横战场杨靖宇,赵尚志那样的“颜红光”式的人物,有点“强其所难”了,因为“鱼蛋”的身形气质、外在内在都不大适合扮演那类性格张扬的形象。
从谍战部分结束的时候,我几乎弃剧,认为很多地方不连贯,甚至豪爵换了个导演再拍。
转到农村建立抗联的部分,我觉得演员和剧情太过用力,后来越看越过瘾,如果一开始的谍战多少还有些邪乎,主要看演技和情节设置,那后半部分,我完完全全的被剧中的爱国者们感动了。
宋烟桥和赵峰的鉴定不移,对党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舒婕的善良和勇敢,具恩惠和冯硕英在个人与事业中的谱写的悲壮,大蹿儿单纯的信念,丁康的守护,侯啸天的成长,这些都散发着人性的光芒。
我特意百度了杨靖宇(颜红光原型)和赵尚志(赵峰原型),也百度了邵本良(邵熠辉原型),有些朋友说这是抗战神剧,希望有个快乐点的结局,我只想说,当你看过历史,就会发现真实的历史远比这要残酷的多,也会更加尊敬这些民族英雄,不,用尊敬根本不能形容这种情感,是尊敬+佩服+感激,没有他们,真的不会有如今的中华!
编剧和导演其实挺厉害的,这么恢宏的一部历史大戏,其中包括了谍战、越狱、军事、爱情等等元素,高潮迭起又嫁接了部分真实历史,用心良苦,值得五星!
演员们真棒,电视剧语言诗化戏剧化的尝试真棒,抗日剧终于离开北上广到东三省,真棒。
但我要说,看这个剧真tm特别难受,一个眼看着具有五星潜质的戏,把自己毁得快渣渣都不剩:1. 易容、跳崖,一会儿给角色降智,一会儿替观众降智,桥段设计也太不过脑子了。
2. 日本人又一次被剥夺了和日本人说日语的权利。
有本事你全篇不要讲日语,我还可以劝自己你是在“追求译制片风格”,但你偏偏要隔三差五讲两句,而且基本上除了芦芳生,口音都难以直视。
最可笑的是讲日语时,下面的字幕不是茬口对不上就是干脆翻译错误...3. 前中期城市剧情,服装道具选景集体拉胯,廉价感和影楼风溢出屏幕,对1930哈尔滨的风物描绘既不成熟也不准确。
还真就是老汪说的,也就张鲁一自己找的那个房子还行!
哦,那几场山寨戏的布景还有绺子们的服装,金躺椅紫纱帘,小皮衣大红裤,也够了出戏的...服化道部门值得夸的只有最后真·林海雪原那几集,糙得认真糙得真实,糙得让人迷惑是换了团队,是团队歪打正着,还是东北的严寒把一切虚假抹去,终于摧枯拉朽出现实主义的光芒。
4.这个片子的剪辑,真的,从反面告诉观众剪辑师工作的重要性!
多少好片子要感谢好剪辑师,就有多少烂片子该追杀烂剪辑师。
剧本和成片的参差简直到了惨绝人寰的地步。
举个例子,剧本里宋烟桥和舒婕正式告白了,结婚了,有孩子了,最后舒婕留下来没跟着宋烟桥,其实是因为她有了宋烟桥的孩子。
我坚信她如果没有这个孩子是绝对会和爱人同生共死的,我也感谢编剧写这样一个孩子,这好像是冰天雪地的黑暗里诞生出一个温暖动人的光明,这样的光明足以慰烈士之苦,多么悲悯又浪漫!
那么,是什么样的脑回路,会让后期制作团队一剪没主角之间的告白、的吻、的孩子?
作为已经受虐成习惯的国产剧观众,我知道好剧常要一剪没,因为政策因为广电因为电视台要插广告时段。
可是我真的不能理解,为什么明明描绘一个英雄的灵魂,而英雄却不能有爱人和孩子?
莫非在剪辑看来,爱人和孩子有损于英雄气概吗?
哪怕不说后期制作团队对于剧情的屠杀,这个戏的剪辑师也low出了自己的水准:管你在演哪一段,管你的情绪升落起伏,管你是在收还是在放,推镜推镜再推镜,定格定格再定格。
让这个剪辑师剪《教父》,《教父》都能给他剪成他么的ppt。
说到这我再吐槽一个让人抓心挠肝的剪辑点:丁康到了军队上,他还暗恋着舒婕,甚至跟对她评头论足的士兵打了一架。
宋烟桥和他推心置腹地谈了,明说了自己爱舒婕。
舒婕去给丁康送他的琴,唱起《远在小河对岸》。
他问这是什么曲子,是谁教给她的,她笑了笑,说那是很久的事了。
深夜他走出门外,看到宋烟桥坐在瞭望哨吹口琴... 傻子都知道这里宋烟桥同志吹的肯定是《远在小河对岸》!
可是偏不,剪辑觉得他不能吹,那他就不能吹。
你说这个剪辑,他娘的有贼心没贼胆,你有本事配口琴版的《好运来》啊!
只可怜张鲁一的音乐技能,在这里技能了个寂寞。
总之这个戏的问题很不少,“瑕”之多与“瑕”之深,已经到了“瑜”不能遮的地步。
但是“瑕”也不会遮“瑜”,这部戏确实有,或者至少试图去有动人的情感,有思想的深度,有灵魂和血肉。
这部戏的精神面貌和我们市场上大多同题材的剧并不相同:充满了黑暗与血泪,到最后正面人物死亡数和莎士比亚悲剧有一拼;又充满了理想与希望,纯粹、永恒、好像一个永远蓬勃着的黎明,不似人间物。
这样的戏如果做好了,会呈现出多么强大的精神力量啊!
只可惜太多工种都在拉胯,精神力量打了折扣,但是,精神力量确实还有的。
就说我吧,熬夜刷剧,动不动就要被特定工种急得跳脚骂娘,但是我也转头就翻出吉他和口琴,开始学《远在小河对岸》,现在我脑子里都在单首循环“Там вдали зарекой, загорались огни”,现在想到宋烟桥,我都还是有很多眼泪要为他流一流。
我家里人跟我一起看的,一开始我以为主要描写的是舒捷的成长,加上主角老宋的过人谋略。
前期剧情我给8分,中后期莫名其妙从斗智变成了斗武,中间什么天黑黑,什么土匪寨,这些剧情真的很无聊。
电视剧最怕的不是难看,是无聊。
中后期太无趣了我不想看了,然后要吐槽的就是服化道,那些补丁衣服真的好崭新,连形状都好对称,老宋的颜红光大胡子不适合他,像唱京剧的。
剧情紧凑,场面够宏大,演员演技都在线,每个人物性格都立体丰满。除了一些剪辑的小瑕疵之外,可以够四星。优点在于不仅有悬疑谍战,也展现了抗战艰难的一面,环境困难,粮响不足,有真实感。
看了前五集,很想让主角互相开枪崩了对方,然后剧终!编辑太垃圾,可惜了男女主。
剧情很紧湊,制作很精良,颜值演技双在线,值得追的一部剧
俩人演的太让人尴尬了😅剧情嘛 emmmm
为啥王耀庆老在演炮灰?即使看到了心爱的张鲁一,我也不得不说,这剧好做作。剧情有点像《悬崖》和《剃刀边缘》结合体,听到画外音你难道不会想起《红色》?但愿佟丽娅演的不是个傻白甜。两星,希望被打脸……
张鲁一怕不是个喜剧演员吧 有天赋哈哈哈 还有对日本人没用那种怪的口音有好感 /看到演员我想给5星,编剧塑造爱国英雄的想法也挺好 但是莫名其妙的某些运镜真心赶客 /为什么都觉得女主太小白呢 我觉得她挺聪明的 总能察觉到危险 /为了其他烂剧我不能只给及格分期待后续
冲着鱼旦叔和丫丫看得,说实话只能看颜,剧情真的迷。
了解杨靖宇的事迹后才能更加领悟这片子
一般吧!比想的有点偏差,还是看看再决定加还是减。
剧情混乱,台词弱智,也有优点,比如戏精编剧演技第一,收视率造假第一
这是一部粉丝可以一本正经写小论文赞美,路人只能默默关电视的剧。不如再看一遍红色吧。
戏剧张力十足,反转很多,鲁一的演技一如既往的优秀,女主虽莽撞不按常理出牌但是反应机智过人,后期人设也有很好的成长性,看到第七集越来越感受到这是一部群像剧,期待后续~~ 如果仅凭开头的剧情就骂烂剧,如果一集弃两集弃能够显得自己很有优越感的话,那就请弃剧吧,以管窥豹对豹也没什么损失。
剧情比较平淡,日本人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人出戏。
作为谍战片,风筝和红色能给9分的话,那这个至多只能给7分了,张鲁一演的还是可以,但布景太新,妆容太精致很出戏。
这个剧真是…高颜值都不能挽回了,弹幕挺有意思,佟丽娅把一个谍战片演成偶像剧
如果假大空能评奖本片一定满载而归。
看了几集,能看!不是我心目中的水准。毕竟都是演技大咖!
虽有瑕疵,但整体震撼!
这是一部特别二逼的剧,剧情莫名其妙,例如第一季俩人随随便便就能在单身姑娘家洗澡?佟丽娅取了钱先走,张鲁一后去的还能在广场等到佟?而且拍的特别特别二逼,就如同张鲁一上厕所擦个屁股导演还有用慢放加pose再配上激昂的配曲
感觉大部分吐槽剧情不行的都是自己脑子不行,目前唯一的槽点,就是横烟非要狱霸候啸天去搞钱贿赂自己,这里有点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