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港剧迷,近年的一些剧除了卖情怀之外很少有特别创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了,当然了卖情怀也是对情怀的一种消耗。
本来这个剧背景设定非常带感(感觉港剧有一些借助了日本动漫的设定,比如《EU超时任务》有《命运石之门》的影子,还有这部《心理追凶》有那么一点像《psycholpass》,都是很不错的番哦!
),也特别喜欢看这类高智商心理犯罪,可是这部剧怎么说呢,剧情我觉得稍显拖沓了,节奏有点慢。
而且前十几年TVB建立的警察系统和法证系统在这部剧里太弱了,不是存在感弱,是实力弱啊!
还有重案组破案也有点草率了。
如果真的是跟心理有关,重案组完全可以请TY作顾问,不需要把剧情重要人物和组织跟主角只以朋友关系联系,win sir确实有这个想法,不过最终应该是没能实现,警方那边好像也不承认这个顾问。
这就让TY的追查阻手阻脚,这个剧情的设定就埋下了“TY的做法根本不合规矩”的大前提,本来就使内心充满正义感的TY加上了一重心理负担,加上为了查案逼凶手现身更是破坏了他内心对于正义的坚持,还有就是支撑他无论如何都要查出真相将坏人绳之於法的初心——女友的死亡,这些都造成了他最后悲剧式自杀的结局。
不能成为稍微圆满的结局跟前面的设定都有关系。
而且mandy最后对于TY的指责其实也非常自私并且让人看到一个非常拎不清的mandy,我觉得TY确实有想让变态兄妹狗咬狗的私心,但他也预料不到王会死吧?
mandy还只是想着自己孩子没有爸爸、自己不能有幸福生活,我天呐,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恶魔做老公我觉得她可能更不幸!
不过当然了,我赞同mandy是有理由有立场去指责TY的,可是剧里这个内容不合逻辑。
Mandy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可以和TY合伙搞工作室的程度,也数年如一日的喜欢TY,去帮他走出未婚妻意外身亡的阴影,每次TY有人脉关系上的需求她也毫不吝惜的出手,但是找了男朋友打算彻底放弃的时候真的很爽快就放弃了TY,什么事儿都跟未婚夫说透了,不但没看出来未婚夫的阴暗,甚至证据摆眼前还一厢情愿,这个设定让这个人物很扁平。
反而另一位女性角色Moon就比较可爱比较立体。
总结:虽然设定挺吸引人,演员的演技也都在线,但是这个剧情的发展走向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这次只有三星。
dr.钟 让我们看到了负罪感的发展的延伸造成的结局,icy死的那一刻,良心就开始催促他无法再为自己而活,比起对icy的爱,这个可怜的男人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恨吧强烈的思念和负罪感令他不顾一切的复仇,就像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一样,alen的死,利用moon更是领他支离破碎一个人长时间为了这么个念想而活,几乎已经被折磨的什么也剩不下了,最后结束了自己痛苦的结束了痛苦的生命他 ,最难能可贵的还有,即使自己一直处于心灵的水深火热中,对周围的朋友也是使出了十二分的良心,看看他对win sir 细致到关心他的前途,对mandy关心她未来的宝宝,即使他们对他质疑、不信任。
每当看到这种情节,我……不禁回想,一个这样善良细致的人,对于做出出卖良心的事后,心中是有多么的痛苦,多么的无奈。
要是有人可以帮帮他就好了,不想他自己怀着痛苦孤独的死去,至死都没有解脱
多谢心理追凶,这部片子最有价值的便在于对一类人的揭露——反社会人格这种人,缺乏共情,不能对他人的奉献、付出和其他遭遇感同身受,极端自私,凡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对他人的伤害,只关系自己的利益心理追凶的海澄是这种人,他哥也是,毫不在意那些用完被丢的棋子对他们多么真心的付出由于天生的高智商,警察对他们也无可奈何。
只可惜他们碰上智商手段比他们更高一筹的钟泰然。
这位潜在的(?
有争议)反社会人格心理学家,借刀杀人的令两兄妹自相残杀,以暴制暴地对付了这类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呢?
遇到这种人,没有钟泰然的手段怎么办?
比电视更残忍的是,去年发生的江歌事件一个正义善良聪明的女孩,就为了所谓的挚友,被挚友疯狂的男友一刀一刀地捅了十刀一声声的无助的尖叫,唤不醒一门之内的“挚友”,这位关上生命之门的刘鑫,在门内的她听着好友在门外一声一声的撕心裂肺的求救,看着漫入门内的鲜血,心情如何感想?
该不会在盘算用傻室友的死来摆脱恐怖的前男友?
对于为自己而死的好友,没有去安慰她相依为命的母亲,没有做出任何经济或道义上的赔偿,甚至连追问细节都再三回避,就连父母都拉黑一心为女儿探知真相的丧女老母亲反而动不动就以不为警察作证做威胁,一开始还装不知道,掩饰事实真相,直到警察抓到了前男友!
好友的生命,因自己而死的生命,是那么无足轻重,做发型,吃美食,找工作,开开心心地继续自己的美好生活!
丝毫不顾忌只距离自己家十公里的以泪洗面的好友母亲直到自己个人信息被泄露了,美好生活被打断了,方才假惺惺地道歉见面道完歉一星期,立马翻脸泼脏水。
对于这种人,永远不原谅!
电视上,没有为女友之死执着不放弃的钟博士,变态兄妹会继续过他们的潇洒人生但是有为了女儿伸冤不离不弃的方妈妈,刘鑫死了好友无关紧要的美好心情也不会被打扰!
这个世界没有钟泰然,幸好还有愿意多管闲事的网友!
可惜网友的激情很容易被其他事件分撒,一旦热度过去?
刘鑫是否能得到应有的惩罚?
不知道从何说起,也不知道如何为这篇影评起名字,看着剧名“心理追凶”,在看完整部影片之后特别是结局,反而觉得这部剧的剧名其实是编剧跟大家开的玩笑,全剧在形式上看是“心理追凶”,但深层次是讨论的却是道法自然,强求反而得不偿失以及人于天地间相生相依相克,与其拼命追求不如返璞归真,放下自在。
28集的电视剧,用几个小故事串联起来,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编剧都巧妙地设计了对立的两组,可见心意,因此该剧很适合反复重温,我也是看完该剧之后,才把该剧集中散落的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意犹未尽。
该剧表面上是讲有心理疾病的人,深层次地是在讲人性,但更本质地是在探讨人,转化为问题罗列式,几乎囊括了当下最热点的问题:(1)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2)人的社会人格真的是人的本质么?
(3)人生赢家真的是成功么?
强者是否恒强,弱者是否恒弱,病者是否恒病,智者是否恒智?
(4)眼见的是否为真?
耳听的是否为实?
(1)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1-4帮人养儿子养到要自杀(汤镇业、梁铮)汤镇业两个儿子,天才小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帮人养儿子也不肯撒手。
宅男大儿子以为自己杀了人,老爹打算自杀帮忙定罪,好在最后被天才傻子童日骑摩托车从火场救了出来。
5—10弱智儿子杀母案(王歌慧、何远东、马海伦、林师杰)母亲谩骂子女,儿子长期压迫下高空置物杀了人,母亲不允许儿子追求追求女主社工,儿子受不了失手杀了母亲。
8—17汪海澄案(王君馨、黄嘉乐、韦家雄)应该是这部的高潮吧,一口气看完挺过瘾。
开篇很明显海澄不是省油的灯,果然蛇蝎心肠,反社会人格,为一己私欲不择手段。
为换老师利用同学,换爸爸杀父,抢男友利用爱慕者韦家雄杀朋友,为了步步高升利用狂迷做尽坏事。
18—22老妈杀夫案(米雪、郭锋)老公和情人双双殉情?
米雪被怀疑杀夫,童日为帮母亲寻找线索,结果帮小三的情人司机洗脱嫌疑,警察放了司机为饵,引出小三多年秘密情人女秘书,女秘书要杀司机泄愤,因为小三很珍惜司机送她的手镯,女秘书误以为小三背叛自己在鲍鱼里下了毒导致两人双双中毒惨死。
23汪海澄哥哥曹永廉闪亮登场~24—28反社会人格大乱斗(曹永廉、裕美)最后这段我不太能接受,男主有忧郁症的朋友死了,女朋友怀了孩子还一味要跟汪海橙的哥哥结婚……男主黑化,开始利用身边人报仇,最后自杀?!
全员病人,也是全员恶人的剧,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心理病自己的心结,童日的自闭症,童月被抛弃的母亲心结,win sir的自卑偏执,mandy感情的求而不得,反社会人格兄妹俩,和男主报仇入魔的痛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病,也或多或少犯下罪恶或是帮凶,可能从定下反社会人格作为大boss开始,钟就注定很难不走上同归于尽的道路吧,人性很难经得起考验啊,屠龙勇士终成龙,最后一刀结束自己的罪孽。
这居然才是三年前的剧,可能画质太差吧给我一种2000年初有点粗糙的feel。
总的来说,前五六集太烂,人物关系混乱故事看不出主次不明白编剧要讲什么剧情进展缓慢东一个榔头西一棒槌的,一线之差就要弃剧。
后面慢慢明确主线,到一半之后逐渐好看起来,王医生回来以后正式的故事冲突完全展开,真相渐渐明了,双方斗法好看起来。
二十几集的地方又有点磨叽,但最后三集alan卧底被杀开始精彩起来,也正式点题了凸现了男主的角色,钟的悲剧结局虽然是一个典型的凝视深渊被打败的故事,但里面对报私仇和彰显正义的思考还是挺好的,有真正蜕变的汪结束王的生命也是很好的处理,最后一个钟与icy的幻想场景呼应了开头,很不错,等于是结尾部分的激烈剧情挽救了我的及格分,毕竟里面有几个人物实在太讨厌了,开头太失败了。
这里面的大败笔是童日和win sir吧,一个体现不出亚森伯格只能表现了其毫无情商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另一个案情随便泄漏鲁莽偏激执拗,毫无关联的那些支线砍了最好,特别是二十集以前那么多篇幅讲童家兄妹的故事包括和妈妈的和解,搞得以为童日才是男主呢。
另外mandy这个人物也是非常别扭,怀了孩子就突然无法独立女性了,既不相信自己的老友也不愿相信自曝被爆的真相戳破良人假象,愿意不顾是非善恶只想和王远走高飞过虚假的幸福,和之前坚强的职业女性人设反正,也有点违和,好像彻底和钟没希望之后突然没了寄托自暴自弃了,精神科专家也好歹对心理学有一定了解吧,怀着反社会人格的孩子还不想承认反社会人格犯下的巨错。
当然最后说下,这大浓妆,老港剧了,具体案件逻辑,反正我不细究了,观众上帝视角下,有时候有些bug是能理解合理性有些只能去忽略。
第一次认真写影评,望多担待。
内含剧透,没看完的请绕道!!!
1 丧。
这是我看完大结局的第一感受,dr钟的自杀其实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内,但是看到他开车冲向大海,还是忍不住觉得难过。
虽然我已经做到了我想做的事,但是你已经完全离开我了,我除了去找你还能怎样?
2 之后想着,觉得这部剧最吸引我的是剧情,所以其他就先暂时忽略吧。
3 首先说dr钟和icy(就是dr钟自己)。
从一开始剧中已经揭露了icy的死因和dr钟的幻想,一开始我以为icy真的是dr钟心里深爱的女朋友而已,慢慢到后来dr钟开始极端化,我才明白,icy其实是dr钟意识里面坚守底线的那个自己。
结局里面,把dr钟成功利用moon引诱汪海澄行凶剪在前面,而icy跟dr钟因此事争执最后icy离开以回忆的方式剪在后面,其实是想暗示我们,汪海澄的输其实是必然的,而icy的离开dr钟的崩溃才是重点。
看着dr钟一点一点的从专业心理学家走向反社会人格障碍,从坚持走向偏执,这个程度上我觉得这部剧他是唯一主角。
4 汪海澄和王仲谦。
看到最后,其实汪海澄只是王仲谦的一个实验品,一个成功的实验品。
本来汪海澄还不是那么完美的,让她产生质变的,就是dr 钟,当他把王仲谦的那一段录音拿给汪海澄听之后,汪海澄就完成了最后的打磨,成为成品。
当汪海澄带着作为成品的骄傲,微笑着走进警局自首的时候,整部剧的高潮来临。
5 win sir,童月和童日。
把他们放在一起来说,是因为他们真的是致使这部剧只是丧而不是绝望的关键。
这个点我真是很感谢编剧。
无论王+汪+dr钟他们之间的战况是多么惨烈,还是有一个善良的小社工和一个能干缺不太会做人的警察在一起了,他们两个还能跟有着阿斯伯格症的弟弟去打边炉。
好人还是有好报的是不是?
如果编剧绝一点,让汪海澄操控啊day杀死dr钟,win sir因为职务关系亲手把阿day送进监狱,阿moon别无他法只能跟win sir分手,我真是会忍不住破口大骂,还让不让人活了!
看剧名应该和心理罪,心理师是同一类别的题材电视剧,期待港版和内地的不同,近几年感觉香港TVB剧在走下坡路了,新剧没什么热度,演员也没多少能记得住的,马国民也是TVB老演员了,挺喜欢马国民的,颜值和演技都在线的演员,看这部剧就是冲马国民看的。
故事一开始就是锺泰然驾着私家车在公路上飞驰,回想起往事,眼泪不其然流下来。
泰然愈开愈快,最后把车停下,继续痛哭,脑海中浮现女友雨夜被车撞死的情景。
故事主要根据心理医生钟泰然因五年前的一起校园偷窥谋杀案导致其女友被车撞死,让钟泰然伤心欲绝,他通过利用心理专业知识和“杀人犯”卢健强的沟通和心理引导,觉得个性单纯的卢健强更没有杀人倾向,案件另有隐情,也就是说女友为卢健强做的心理评估报告是正确的,死者家属觉得女友的报告有误,偏袒卢健强,极端的思想导致女友被撞死。
于是决定替女友“犯案”以正其清白,也要将真正的凶手绳之于法。
即使身为心理医生,也有控制不了自己内心的时候吧,处于失去女友的悲伤中的钟泰然也会处于一种幻想中,剧终他的女友会经常处于他的幻想中和他一起分析心理。
(这点和心理罪的描述手法有点类似,方木因为无法接受女友的死,沉浸在女友的幻想中,让女友活在自己的生活里) 故事围绕钟泰然调查卢健强杀人案展开,在调查期间钟泰然利用心理专业协助警察办案,结识了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天才童日和过气督察胡天扬,(钟泰然是童日的医生,童日和胡天扬之间有过节,胡天扬怀疑钟泰然)三个人结识调查一综少女杀人案。
天才自闭症童日和钟泰然的关系有点像心理师乔振宇和唐艺昕的关系(钟泰然是童日的心理医生,童日又用自己的天才协助钟泰然办案)
港剧一般人物关系比较复杂,出现很多人物关系,会凸显的剧情更加复杂吸引人,剧情环相扣,相互联系,容易融入进去。
心理犯罪紧紧围绕主题,主要侧重分析人物的心理,结合案件分析,环环相扣挺好看的。
善恶在乎人心,爱恨一线之间,竭力追求真与善的人,偏偏将自己推入漆黑的深渊。
犯罪有时就是内心的善与魔在打架,追剧中……
有很多逻辑bug,最烦天月两兄妹,最废柴的就是mandy,简直是恋爱脑,警察也是,有啥消息都喜欢透露,还有王医生整剧就一个说辞,消灭自己的恐惧,这不就是个灭霸吗?
教唆别人犯罪,这么强,说几句话就能人死心塌地帮自己犯罪,干什么不行。
如果不是想看汪海澄被抓,我真不想看,什么毒品啊,安眠药,香港都那么好弄吗?
童日不去怪杀人凶手,反而怪ty哈哈哈哈,太有意思了,简直傻白甜
今天看完了结局 不得不说今年TVB可能真的要回春了 王君馨从花曼到汪海橙演技上有不错的进步(虽然是坏人也讨厌不起来) 最后到警署的眼神超级有feel 再说说马明 医者不自医可能说的就是他了吧 表演也算可圈可点 总的来说 心理追凶是2017目前为止最喜欢的港剧了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蛮好看的,让我想起神探伽利略。这可能是我第一部一集一集追的港剧,每天在地铁上和午餐时间看一集。哥哥和妹妹都有反社会人类障碍,但是最大的障碍其实是自己的内心。可能只有港剧才有这样的胆量 把马明的角色描述得如此亦正亦邪。铲除坏人的正能量固然重要,但是真正的事实是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愚蠢的普通人真是急死人
回到警匪律政的港剧才是好港剧,最近出的几部感觉有回春的趋势,tvb新人总算可以独当一面了。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
250121这剧绝了。剧情好,结局绝绝子。
本剧的核心理念就是天才都有心理疾病,哪怕你是主角也不俩外。两集就出来了三个天才,不得了。
操控一切手不沾血的疯子,遇上自私执念的唯正义论者,不顾一切追求胜负,怎么可能无辜。马明和大卫女婿都是生涯巅峰
我感觉在她哥哥没有出现的时候都是上等的编剧,一条主线配合几个非常有层次感的小案件(虽然小但是很精彩的推理和结果)永远不开灯的办公室和白裙女鬼和心理医生的对话(其实是创伤分裂出来的人格),慢慢推出主线的惊天大结果,最后几集开始喇叭腔了,感觉那个合伙人女心理医生智商情商都很低,zoe本来还以为是心机也很深最后要害汪海澄的腹黑女,还想看她们最后的死比大戏,后来却变成小时候被父亲强暴妈妈又不敢声张的可怜女,这个人设太为了迎合编不出来剧情需要,差评。还有海澄的哥哥颜值太低,应该找吴彦祖这样的比较过瘾。最后海澄真的很美
主線出彩,支線的各單元小case拉低整部劇集水準,太無聊的case。汪海澄出現慢慢精彩起來,後期劇情可以說是TVB近10年的巔峰劇情,開創出一种新風格,很有懸疑病態電影的氛圍,無奈整部劇的致命弱點依然是節奏偏慢。3星。
剧情到后面渐入佳境。
太慢,小案子不够精彩。
2017最佳,看结尾应该会出2.
最后几集有点拉 主要是猪队友真的太猪……
中间开始越来越精彩,最后一集可以打五星,从心理学下手,杀人于无形。所有配角都是实力派,马明应该多些这样的好角色。在没有发现海澄哥哥是心理学专家之前,海澄被定为反社会人格障碍似乎是不成立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应该是不懂得伪装和利用他人的
汪海澄是亮点
竟然追完了,演技都在线,心理学名词又成为了一个直白的工具。
好拖拉orz
还是看不下去,弃了
又一部把心理学神棍化的作品。最后曹永廉究竟是不是知道他妹要反杀他才露出欣慰的笑容。马国明在办公室里回忆起“催眠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然后场景就转移到他开车去自杀,那么这场自杀究竟只是他的自我催眠还是现实行为呢?可以说是半开放性be结局。
还可以,比现在的片子好看些。就是破案的速度非常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