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艳明亮的色彩运用,仿若一本童话书的打开方式,使这部动画在第一时间便足以吸引孩子的瞩目,电影讲述了不开心的博啃族只有吃了乐天的精灵族才能开心,因此每年都会举行吃精灵的美食节,而精灵族国王为了改变这样的命运,带着所有族民逃离了精灵树,开始了新的生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灵族也放松了警惕,肆无忌惮的狂欢终于又引来了博啃族,为了营救被抓走的精良族,公主波比和另类不喜欢乐的布兰开始了这段拯救同伴的旅程。
2020美国动画片《魔发精灵2》,定级PG,豆瓣评分6.3,于2020年8月21日引进国内上映。
第一部是有音乐元素的剧情片,而续集则是以音乐为主体元素和故事主线的音乐片。
续集的故事格局放大,扩展到了整个精灵世界,探索了精灵世界的缘起,将主人公“魔发精灵”定义为整个音乐精灵世界中的流行乐曲风分支,每个精灵族都代表着一种曲风,编剧为了能在90分钟的电影中体现所有主流音乐类型,真是煞费苦心、费尽心机啊(当然,以美国音乐类型为准)。
这一构思让我想到了《头脑特工队》。
影片让每个精灵族代表一种音乐类型,创意很新颖,流行乐是主人公,摇滚乐是大反派,还有乡村音乐、古典音乐、电子音乐……最有趣的是竟然出现了韩潮音乐,足见韩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影片中的串烧流行乐惊喜地出现了韩国的《江南STYLE》)。
不过可惜的是,本片中完全没有中国的音乐元素。
第一部的音乐元素主要是唱歌,本片则是载歌载舞、边唱边跳的歌舞,非常欢快,非常热闹。
第一部的故事本就很简单,续集的故事更加地简单,由于音乐在本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90分钟留给剧情部分的就少之又少了,所以就不要苛求故事内涵了,世界音乐大融合的音乐饕餮盛宴是本片的最大亮点,没有哪部影片可以让观众在90分钟内听遍所有欧美主流音乐类型。
本片的色彩相比第一部更加地华丽绚烂,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眼花缭乱,歌舞场景犹如MTV,犹如在玩一个音乐节拍游戏。
音乐作为本片的重头戏,影片中既有新创作的歌曲,也有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在音乐元素上时不常就会有惊喜出现。
片尾的高潮曲,精灵世界大融合,曲风以流行乐为主旋律,杂糅了各式曲风,很有意思,给影片画上了一个快乐团圆的句号。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上映时正赶上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只好独树一帜地改为线上流媒体播放,结果创造了线上流媒体的最高票房记录,要比院线上映的预估票房高得多,真乃因祸得福,成了疫情影响的最大赢家。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阴霾的疫情期,本片给了人们足够的欢乐,是疫情期宅在家缓解焦虑心情的开心果。
音乐世界存在大类小类,人类社会存在同族异族,本片讨论的主题是音乐乃至全人类应该如何共处,是求同存异还是党同伐异?
流行音乐精灵女王是求同存异的捍卫者,而摇滚音乐精灵女王是党同伐异的践行者,鉴于二人大相径庭的施政方针,一场正面交锋的对决在所难免。
本片最成功之处在于立意,把音乐世界和人类社会进行类比,借用音乐的多种类来喻人类的多样化。
而音乐对于视觉来说,是抽象的概念,本片通过将各种音乐拟人化,具象为一个又一个外形、性格各异的魔发精灵——这也是本片的最大亮点。
概念化的立意和具象化的形象都有了,接下来就是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观。
在魔发精灵的世界里,存在6大类音乐部落,分别为——流行、古典、放克、乡村、电子、摇滚。
流行乐魔发精灵在6大类中,他们是最快乐的精灵,日常就是唱歌、跳舞、拥抱,总是无忧无虑、快活自在。
波比女王是他们的领导者,也是本片的主人公,她总是精力旺盛、乐观向上、欢乐不歇。
他们的外形特点也很符合其性格特征,颜色鲜明、五彩斑斓,身体同人形,头发能克服地心引力,持续向上且可以无限延伸。
电子乐魔发精灵他们的领导者是一位国王,所有的民众更像由无数的色块组成,日常就是整夜整宿的电音派对,国王打碟的水平一流,灯光效果也是“6大”之最。
不同生活在森林中的流行精灵,他们生活在深海中,还有代替双脚的大型鱼尾。
古典乐魔发精灵他们的主题色是富丽堂皇的金色,也是“六大”中长得最可爱、最好看的精灵。
齐奏交响乐时,每人携着自己的乐器,在空中列队飞舞,听着指挥演奏出阵阵仙乐。
不过这种音乐在芭布女王看来就是一种无聊至极的罪名,古典乐精灵很快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琴弦。
乡村乐魔发精灵他们长得与别的精灵都不一样,他们更像一种神话中常见的形象——人头马。
总是悲天悯人,哼唱着最惆怅的歌谣。
放克乐魔发精灵他们的样子可能是最滑稽的,不过他们肯定是六大里面最高的,毕竟长得像长颈鹿。
我要夸了配乐太棒了其实剧情中规中矩一般般,合家欢结局意料之中,和1相比还有那么一点点的退步,但是还是不妨碍我喜欢它,因为配乐真的太棒了好吗!每一段音乐都配的刚刚好tiny demond太可爱了!
这段jazz真的绝了
好了好了,回归正题,来说说剧情其实剧情很简单,音乐的六个主要类别,六个种族:techno电子,funk朋克,classic古典,country乡村,rock摇滚,pop流行rock女王想要让rock成为唯一音乐,我们的女主pop queen,组织她balabala,最后发现音乐可以共存,pa!合家欢大结局。
当然也提到了一些小众音乐,如雷鬼啊,爵士啊,还有现今大热的kpop啊等。
剧情真的挺一般的但是再次抛开剧情来说点别的音乐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他可以表达我们的情感,可以连接我们,也像电影中表达的一样,音乐节就是音乐,所有类别都是可以共存的。
再说一个我身边的现象,我也相信不只我身边。
音乐是没有鄙视链的,但是听音乐的人有。
我个人是很喜欢pop,rock和rnb,当然所有种类都会听。
别人问我最喜欢哪一类是我经常会简单的就答一个pop,这很常见,pop就是很洗脑啊之类的,听着就是很舒服,但是也会有人在我说完我喜欢pop之后发出不屑一顾,说着pop不能属于音乐,pop很俗。
说实话第一次听会很伤心,但是后来听多了,也就无感了。
我就是喜欢pop,这没什么。
况且,那些说着pop不属于音乐的,又有几个是真正了解音乐的,只是可悲的虚荣心罢了。
最后点题,音乐不应该有鄙视链,听音乐的人也不应该有。
peace&love.
电影的剧情相对简单,更多地依赖于音乐和视觉效果而非深刻的叙事或角色发展。
一些评论家认为,尽管电影试图传达关于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重要信息,但这些主题的处理可能过于表面化,缺乏深度总体而言,《魔发精灵2》是一部适合家庭观看的电影,特别是对于那些喜欢音乐和色彩丰富动画的观众。
它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观影体验,尽管可能在叙事和主题探讨上不够深入。
对于喜欢第一部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提供了一个继续跟随波比和布兰冒险的机会,同时享受一系列多样化的音乐表演
迟迟未在国内上映的动画《魔发精灵2》,终于还是赶上了暑期档末班车了,这帮丑娃继续走在他们活泼而可爱无敌的路上。
既然涉及丑娃的动画故事,就很有必要先跟大家介绍一下这部系列电影的背景。
丑娃的来源其实一个玩具,是由丹麦渔夫、伐木工托马斯•丹在1959年为他女儿亲手做的丑娃,是一种有着五颜六色毛燥头发的玩具娃娃,这种娃娃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传说中的“食人妖”为原型,造型很丑,却非常受到他女儿以及其地孩子欢迎,于是托马斯•丹开始在当地出售这种娃娃。
60年代以后,凭借着鲜艳的头发和可爱的面容,以及有着能带给主人好运的娃娃的吉祥寓意,就更加受到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流行。
而梦工厂自然不会放过将这种玩具打造成一部动画电影,于是在2016年《魔发精灵》终于应运而上映了。
在前作中,梦工厂任命了《怪物史莱克》的动画总监麦克•米歇尔和沃尔特•道恩为导演,让他赋予魔发精灵全新的生命力。
而该片讲述快乐的精灵公主波比和不合拍的布兰合作拯救精灵们的故事,将丑娃的形象的融合梦工厂的动画电影世界里,无疑是给孩子们带来无限欢乐的。
而来到最近上映的《魔发精灵2》,则继续是由沃尔特•道恩,另外还由David P. Smith执导,贾斯汀•汀布莱克、安娜•肯德里克、詹米•多南、山姆•洛克威尔等主演的动画片。
该动画延续前作的主角,讲述的是女主角乐天派波比和男主角悲观派布兰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其他的魔发精灵世界,各部落的明显差异导致了巨大的冲突。
当一种神秘的邪恶力量让所有的精灵世界都面临危险时,波比和布兰以及朋友们将踏上一段史诗般的探寻旅程,在长期不和的各精灵族群中创造和谐氛围,让大家团结起来对抗某种厄运。
是的,这又是一部梦工厂合家欢动画。
毫无客气的地说,这是暑期档为孩子们寻开心的低龄化的片子。
但就可以偏颇地说这是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动画吗?
非也,因为这片贵在一方面有创意,通过魔法精灵世界的各个不同部落,让孩子们可以受到最初的启蒙的音乐教育,认识一下各个音乐类型。
另外一方面则是借流行音乐精灵女王波比的角色,去阐明一种在多元的音乐世界里,或者现实里世界里,要秉有一种友善的是求同存异的思想,从而学会如何在复杂的世界生存和生活。
在教孩子认识音乐方面,这是很有新意的。
导演将音乐世界和人类社会进行类比,借用音乐的多种类来喻人类的多样化。
于是就有了我们所看到的拟魔发精灵化的精灵出现,这是让孩子们乃至大人都十分喜欢观看的部分。
有不少观众说,这就是一部关于魔发精灵的音乐串烧,音乐会的故事。
从音乐的角度而言,是没有错的。
这剧情中,我们可以看到六大音乐种族(类型):电音、朋克、古典、乡村、摇滚、流行。
另外还有一些小众音乐部落,如雷鬼、爵士、kpop等。
在剧情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日常唱歌跳舞见长的流行部落,也就是主角所在的部落;另外我们可以看到主角的最大的死对头是摇滚部落,摇滚女王想一统音乐江湖,于是就是很有攻击性最强,也是暗黑风的;此外还有优雅但沉闷的古典部落,迷幻风很强而且搭配嘻哈风的朋克部落,还有吉和高科技打碟、灯光和节奏于一身的电影。
而尤为值得大家看到好笑而有深意的是乡村音乐部落,从大费周章地通过BBQ、汽车旅馆、以及沙漠仙人掌和“被子悬崖”等等的元素去营造一个西部颇为悲悯的惆怅乡村音乐风格,由此可见导演是钟情于这种追求抒发内在情感的乡村音乐的。
当然,剧情中还有十分引起啼笑皆非的是雷鬼部落代表韩国女团battle,他们互表respect的表演是精彩有好笑的;节奏重复洗脑效果强的,阴柔柔的爵士部落等。
以上,导演都毫不吝啬地通过拟魔发精灵化的精灵的部落去生动形象介绍各种现实音乐风格,无疑是让孩子们既可以享受视听展的美妙,也从中可以接受好的音乐启蒙教育,是此片的尤为重要的亮点。
此外,虽然此片剧情平平无奇,单调乏味固然是硬伤。
但在传递一种和谐共处的思想是尤为有电影的传播价值的。
此片作为魔发精灵的第二部,其的主题是讲述的是音乐流派如何和谐共存的故事。
在剧情中,导演塑造的流行音乐代表波比女王是乐观派的,也是捍卫公平,践行和谐共存的捍卫者,其中,我们从他们的外形颜色鲜明、五彩斑斓,身体同人形,头发能克服地心引力那种克服困难的韧性,都是符合正义一派的特点的。
而作为反派芭布女王一心想要掠夺其他五根琴弦,一统音乐世界的野心,于是也就是反对求同存异的反对者代表。
这也是此片作为戏剧冲突的关键所在,于是这两者自然因为想法和施政方针不同,于是就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恶斗。
幸好,结局是正义一方的波比胜利了,她和他们捍卫了求同存异、和谐共存的音乐部落思想。
说到这,也许是导演如上述那样偏爱乡村音乐的悲天悯人的风格有关,于是这种求同存异的思想也就通过此片而得到文化传播,这也是针对美国几十年来对一些少数民族的同化政策的批判有关。
或者可以隐晦地看到,虽然这也是喜剧动画,但不免有导演那种反讽的黑色幽默在。
最后虽然立意很好,教育意义也很足,但除了剧情单调的硬伤外,还有存在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全片我们虽然可以听到《party rock》《Behold the Pop String》《 Move Your Feet》《To Queen Poppy》《Hair Up》《The Six Strings》《 Move Your Feet》,但在这些翻唱的主打音乐却没有以首叫好的原创音乐,这是对于一部宣传音乐知识的动画而言是有点尴尬的。
《魔发精灵2》作为梦工厂25周年纪念作品,其既是延续定格动画和布偶动画的风格,也拓展了故事内容上的音乐世界观,这样可以让孩子们从中学习音乐知识,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和熏陶。
最后,此片更是提升了该系列动画电影所传递的思想价值观,那便是求同存异的思想价值观。
本来是来看人物形象的,结果老老实实地把片子看完了,真不错啊。
先说几个小细节,赏金猎人“约德尔”假装乡村流派太可爱了!
pop来自内心来自文化,却被黑得太惨了!
毛毛虫的双马尾太魔性了!
摇滚女王说自己孤独时居然有些心疼,CP差点磕歪了,告诉我不是一个人。
男主布兰奇太深情了,每次冲突都在默默妥协,悉心做plan b,分手曲好忧桑。
还好最后女主知错就改,双向奔赴了。
这个片子除了色调艳丽外,可谓大杂烩的音乐盛宴,人设、立意都太酷了。
在如今这个各行都讲鄙视链,凡事都要讲高级、主流的时代,尊重差异太重要了。
一个多元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
不同是有意义的,否认差异就是否认我们的本质。
所有音乐都应当留存于世,此处的音乐可以代指一切艺术。
统一所谓的审美、品味就是毁灭。
不同音色的和谐,才是音乐。
弦会断,音乐不死。
做一个好女王就要摒弃成见,学会倾听,让每个人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和谐共处才是永恒的王道。
快乐很简单,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拥抱就好。
现下逆全球化的政治态势和各国通力合作的抗疫号召之间的张力,甚至数字发行的本身也可联系到人类产业格局升级、生活方式变革。
这一切都成了片中理念的背景与注解。
果不其然,音乐史的璀璨斑斓不是六个类型可以囊括的,片中还出现了轻柔爵士、雷鬼、韩流和约德尔等姑且称为亚类型。
类型分割虽是过程里阶段小结之必须,但尊重聆听、兼收并包,才是文化发展最终实现推陈出新、永葆生命力的的正途。
大纲虽然传统,但细节巧思、艺术设计包括背景人物的唱和反应,都是娱乐创作者们热情与灵感的体现。
快餐外皮包裹高端食材,这也是现代流行文化工业左手托着历史积淀、右手承着反思精神,拍打糅合下,于嬉笑怒骂间阅览反思厚重历史、传递普世良善观念的潮流。
无不可大话嘲讽,但又无不是传承尊重,可说是举重若轻。
颜色的绚丽饱和与节奏的闹腾喧嚣甚至都可能是刻意为之,因为庄重宏大是后人总结的上帝视角,现下的我们不用那么严肃,连片中在快闪般巡展完流行音乐史上的经典段落后还不忘跟一
本以为老二会睡过去,因为正好是她犯困的时候,没想到她和姐姐一起看完了。
对小朋友来说,可能没办法把每种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分得很清,不过影片丰富的画面色彩和对各类型音乐的展现已足以吸引她们也吸引我。
我最大的不解和一点遗憾是金属硬摇滚为何一定是反派是坏人呢?
这也是我无法回答女儿的。
当然最后还是HE了。
现实中不同文化、不同群体的矛盾和交锋远不如影片展现的那么天真浪漫和美好。
希望今夜,有可爱的魔发精灵进入她们的梦里,带她们进入如影片中那样色彩斑斓的音乐世界。
这些年pop确实在帝国主义其他音乐类型。
实际上看英文版和声同和谐在里面就是一个词,harmony既有音乐上的和声,和音的意思,同时也有协调,和睦融洽的意思,变体harmonious就是和谐,这个词在一个音乐动画中反复出现,就是音乐最需要讲和音,不同的音符才形成了音乐,不同音色的乐器不同音色的人一起演奏演唱才有音乐。
音乐最讲和谐,世界也是。
这个主题我真的好爱,人家动画片教孩子尊重不同的声音,但泥果成年人都做不到
重温 才发现以前都漏看了片尾还有一小段 歌实在是都太好听了
平平无奇吧,除了一堆音乐,没啥特别的。为什么摇滚就一定攻击性大于其他音乐?为什么最后就大和谐了?
欢乐,不仅bling bling非常dazzling,还科普音乐genre。真是gay的盛宴
作为梦工厂25周年纪念作品,在前作的基础上,就音乐剧元素在世界观设定上做了拓展加强,感觉对小朋友们对音乐流派是一个入门级的认知机会,特别是现在电影院播的应该多数是国语配音(虽然这对成年观众不太友好)。然后这部还融入了一点定格动画的感觉,挺有意思。
我觉得这一部很棒啊 不比第一部差 第一部我都有点忘记了
可爱外表下,非得包一点儿“黑料”就有点儿不可爱了
音乐世界的冲突,音乐女王的较量。如果说摇滚乐象征着摧毁世界的魔音,那么流行乐则是重启天下大同的解药?
第一部其实我还挺喜欢的,歌曲用的恰到好处。第二部嘛。嗯,成金曲串烧了。
带女儿完整看完的第二部电影。
音乐超长串烧
在这个高度流变却愈发分化的世界,理解多元尤其珍贵。并非对区别视而不见(i dont see color),因为这是在否认他人拥有的特异性。但透过差异,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我们共通的部分,寻找与彼此相处的方式。故事本身挺一般的,歌曲质量也比上一部差,但胜在主题金光灿灿。
更加丑,故事也随意,🙄哦,还不如第一部有意思,很串烧很无聊哎
9/5/2020 @ 影藝。其實故事立意不錯,只是用音樂作主題但沒一首歌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就有點兒.....另外女主角那種大愛的性格,errrrr.....
闹腾但无趣,满耳朵都是音乐但没第一部好听,万籁俱寂是和谐,百花齐放才够酷,PS恶人流派选错了吧,摇滚乐哪有噤声一切唯我独尊的野心啊
里面的歌是支撑我看下去的唯一理由。POP ruins music的梗真的是太奇妙了~~
故事一般,不如第一集有趣,尤其是女主角除了嘴快,简直毫无存在价值,但世界观和音乐真的太棒了,尤其是对各类精灵和音乐的塑造,乡村“矫情”乐、忧郁蓝调、到处恰饭的约德尔唱法,韩流女团大战拉丁雷鬼等等。六大音乐中,摇滚攻击性最强,电子乐存在感不高(只能当大合唱的混音),放克说唱果真百搭,音乐鄙视链,最终引发合奏,这些设定都很妙,反倒故事没意思了,元素完全喧宾夺主
吵吵闹闹唱唱跳跳,歌曲密集得都要怀疑拍这么一部续集就是为了改编那些歌的。
剧情略低幼,但是各种风格的音乐轮番出场还是略惊艳的。但是好几种音乐不太出彩,可能是凸显主次,调整影片节奏吧。
they are all high 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