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导演喜欢在自己的电影中客串一下轧一脚是出了名的。
在上一部《水妖》里,他给自己设计的是一个戏份满多的类似先知的角色,算是过足了戏瘾。
在这部《灭顶之灾》中,似乎是看不到导演还满英俊的脸,没弄错的话导演这回客串的是个不曾露脸的角色——在电话中纠缠、追求女主角的“Joey”。
不知道这样的收敛是不是也影响到了电影,导演想要表达的,由于在表达的方式以及过程方面的有所欠缺(当然也可能是故意的一种选择),有点象是在自说自话,在观众的共鸣方面也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
“灭顶之灾”的“灾”,是一股自然的力量,是花草树木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而对威胁者能做的唯一反抗。
这和我们平时说的“自然界的报复”等等之类在概念上有些不同。
平时我们说的强调的是人类犯了错误而遭到惩罚,而在电影里并不是纠结在对错上,强调的是一种生物的本能,无论是人类的影响还是自然的反击,都是出自生存和自我保护的本能。
“灾”是如此,而让其变成“灭顶”的状况,就是人类的问题了。
人类作为地球上拥有最高智慧的生物,自诩为“主宰”并因此而变的傲慢愚蠢,不仅有意无意的忘掉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的不为人知不可解释,而且那种原始的对威胁的敏感和提防也在退化。
在电影的开始部分,就由那位讲科学的老师说出了可能存在着不可知的力量,做了预示式的警告;而到最后付出了代价,却还是将先兆当作偶然,没有行动只等着灾难的再次来临。
人类在面对灾难躲避灾难的时候,还暴露了其他问题。
社会的体制、组成迅速的失效瓦解,人群的聚集也没有增加力量反而更容易招来横祸,人被孤立变得脆弱。
这也是导演对人类现状另一面的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壮大,也隐含着互相依赖性增强的问题,一个环节出现状况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在这个问题上,导演还给出了另一个极端的呈现。
躲在黑暗的屋子里杀人自保的人以及自给自足的不与外界关联的孤僻恐怖老太太,他们相较外界的“退化”状态,也并不是一种面对社会问题时的可取的选择。
人类无法分割就涉及到如何联系在一起的问题,包括信息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
当灾难来临,人之间的联系一方面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比如通过个人通信工具,还有就是依靠象电视电台这样的权威性甚至具有指导意义的大众传媒,不仅是信息的交流获取,更有寻找精神安慰和信念的意味。
导演是很关注平日里日益被忽略的人心灵的沟通的,他特意安排了一场男女主角在面临威胁时只能通过声音交流安慰的戏。
在那样的特定状况下,除去了干扰除去了浮躁,人又回归单纯简单,重新拥有了最强大的武器——爱(从基因派的观点来说,这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
上面是对导演想传达的内容的个人体会,下面说说导演传达的方式,这会影响到传达效果的好坏。
首先要反映问题借助的是人类自身的恐惧。
当不可知的灾难袭来,能具体看到的感受到的是受感染者的失控——自杀。
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转眼之间无预告的自我了断,夹杂着未知和死亡的恐惧,是相当震撼的。
但当观众知道了这样的方式,继续的自杀不会达到效果的累积,哪怕它方式各种各样。
另外在分级方面,影片是以不妥协的R级登场,但却没有特别突出的画面及内容的冲击,不能不说也是遗憾。
在整体效果方面,电影海报中的那种黑云压阵一触即发的气氛,在电影中倒并不多见。
这也可能是电影的思路和海报的宣传本来就不一样。
电影没有在特效方面下大功夫,要的是点到为止而不是扑面而来的感觉。
还有的重点就是人物了。
在电影中,大多数的人物都是走个过场而已,出现逃跑死去,或者出现就马上死去,看惯了一般剧情片会有被一次次打断的感觉而无法投入(但它又不象类型片——恐怖、功夫、色情等等——那样,会提供其它方面的补偿,或者说在这电影里补偿不够)。
即便是从头坚持到尾的男女主角,也会让人看不出什么因果来。
于是,从人物的设置上就显出整个影片的一些端倪来。
在《灭顶之灾》中,人物及人物关系不再是戏剧性的,而是带有象征目的的;或者人物只是完成电影的客观工具,并不需要人物本身的光彩来丰富电影,只是不需太多感情色彩的载体而已。
想到类似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法国导演布列松,当然人家是早已名留青史的大师了,而M导演也未必是走这一路数。
《灭顶之灾》,是继《水妖》之后,导演在个人电影理念上更进一步的作品。
我的这个看法,还是有不小的猜测成分,导演以前的作品在某些方面实在让人印象太深了。
《灭顶之灾》引起的反响有些太惨了,不知道导演今后的走向会如何,能否消除成见且更显自己的特色,拭目以待。
完全可以乐观预见,今年是电影的丰收年。
仅《WALL E》和《黑暗骑士》两部口碑票房俱佳的超级巨作,就吊足我等胃口。
在这样佳片迭出的英雄时代里,要碰上一部真的能让你骂个痛快的超级大烂片,倒也要靠缘分。
注意,烂片很多,但是要满足超级大烂片的标准,还是蛮苛刻的:一,是要有大导演、大卡司、大宣传、大期待的超级大片;二,是真的烂到一无是处,烂到天荒地老,烂到摧枯拉朽,烂到名垂千秋。
你别说——缘,妙不可言——我遇上了,并向您重点推荐,十年难遇,。
沙马兰的《THE HAPPENING》,中文译名极为贴切,叫《灭顶之灾》。
话说这个沙总,本是个奇才,可编剧、可导演,现在还能玩转制片,完全是靠1999年《灵异第六感》成功把大家吓一跳积累的资本。
按理,不能发展成卡麦隆式的大师,也能抓住机遇学布莱恩辛格那样抓两把花枪耍耍。
我虽没有看过《不死劫》、《天兆》和《水妖》,但是好歹《第六感》和《灵异村》是都看了,别说,这两部真的有点才,虽然同类型的我更喜欢《小岛惊魂》多些。
但是所谓江郎才尽,或者说沙总全然不在状态,这部由他亲自编剧、导演兼制片的《灭顶之灾》成为了我近期所看的最匪夷所思不可理喻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梦游作品。
这是一部哪怕剧透也不会破坏你欣赏兴致的电影,因为它唯一的欣赏价值就在于看它到底有多烂。
任何一部灾难片大作,必须要有一个威胁。
而很不幸,《灭顶之灾》的威胁是我所见过的最脑残的设定。
这是一种由植物分泌出的神秘化学气体,通过呼吸途径传播,由人吸入后会破坏人脑中防止自戕的部位,所以受害者会以各种各样的奇怪方式终结自己的生命。
要说表现无形的威胁,比如病毒,虽然有难度,但是不乏成功之作。
老电影《卡桑德拉大桥》想必80后们都会记得,那可是我们父母辈顶礼膜拜的惊险片;而老将沃夫冈·彼得森当年的中等水平之作《恐怖地带》都看得我肾上腺素狂飙。
可见只要功夫深,看不见的威胁都能拍得虎虎生风!
但是沙马兰这个不思进取的印度佬,不仅不把这个看做磨砺自己水平的砾石,而是把它看做麻烦的绊脚石,只是拍拍“风吹稻浪”就敷衍了事,根本引不起任何视觉上的恐怖感,反而让人觉得逃命中的人们行为荒谬不堪。
听说本片预算好几千万美刀,是不是就用来买鼓风机了?
马克·沃尔伯格兄台和所有在本片画面中不幸露脸的人,都因为沙马兰的不思进取而被钉在耻辱柱上。
很大胆地预测,沃尔伯格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拜托此次表演的影响,而成为票房毒药。
而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不知所云的逃亡历程。
我们一边看主角煞有其事地运用科学头脑分析事件以自救,一边看导演自打耳光般地安排他们为爱选择放弃生命,然而这时植物们突然大赦天下宣布和平,于是3名主角莫名其妙地第N次逃过一劫……逻辑错误百出,主角们早该死千百回了。
还有一些疑问不提出来会憋死我的——随后那神经病老太婆是怎么回事???
床上的木偶是怎么回事???
逃亡途中的三栋房子都不正常,但是你能告诉我你想表达什么么?
唯一被人表扬的某些自杀创新,比如跳楼,我看完全是观众被忽悠瘸了,在众多“差劲”的东西里选择“次差劲”的东西。
还有提到环保命题,身为一个比较自觉的环保主义者,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本片的环保思想不仅浅薄至极,而且挂羊头卖狗肉,为了噱头已经不择手段了。
整体观感,仿佛看到蹩脚魔术师在抖包袱前一会儿调戏女助手,一会儿撒糖给观众,一会儿跳舞、一会儿唱歌,忽悠了一大圈我们才发现,魔术师怯场逃走了。
沙马兰用极不负责任的手段偷工减料,然后说,你没看出来是因为你没到境界,我这境界叫做“神秘主义”。
我要大声宣布,我从此是沙马兰的粉丝。
从看了《灭顶之灾》起,我对人生逆境和所谓“事业低潮期”有了全新的看法。
我对《十面埋伏》等国产大片也有了全新的看法。
我对我大学时期、不,高中时期制作的学生短片也有了全新的看法。
换句话,看了沙总的新片,我对我惨淡的电视人生鼓足了新的勇气——“你行,我也行”。
评分:0原文刊登在我spacehttp://evarnold7.spaces.live.com/
真正的恐惧是看着世界慢慢的消失,看着信念的崩塌而无能为力。
故事基于蜜蜂逐渐消失的事实也好,基于编剧捕风捉影的幻想也罢,那种寒彻心扉的恐惧和无力感却无孔不入。
前两天看《毁灭日》,已经感到了无助中的绝望,《灭顶之灾》却把恐惧发挥到极致,无处可藏。
那部电影起因是一种病毒,这部电影起因是一种植物散发的神经毒素。
人类解决的方式,一是封闭疫区,为了拯救一部分人,一是自发的逃离,本片基于后者。
但两部电影的结局都只能依赖于事件自然的停止,或者适者生存。
否则,无论是封闭疫区还是自发逃离都无处可逃。
《毁灭日》让我想起非典,本片进一步让我想到非典引发的社会群体恐惧,当时仅仅是零星的致死案例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极度恐慌,如果出现这种不可救药的爆发,社会的恐惧绝不会像本片一样容易平复。
幸好非典也是自然消失,否则,蔓延的恐惧也会极大的改变人类的历史。
不要以为一切皆是幻想,恐龙的灭绝的本因也只是出揣测。
人类的明天会是如何,一切皆有可能。
本片配乐比较出色,作为爱情的线索,虽然不能说有太多加分,但作为一个完整的共同度过危机的爱情故事,也无可厚非。
但是本片也不是完美无暇,还是有些明显的情节漏洞。
主角太多次躲过厄运,幸运的有时莫名其妙。
我从未想到进化生物学会以这样一种近乎惨痛的方式在我的生命中留下刻痕。
英国发现两个病毒变种,厄瓜多尔圣埃斯皮里大学在7月11月分别发现了与英国变种无关的新病毒变种。
同时,丹麦、荷兰、意大利、比利时、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均发现一种英国变种。
南非、葡萄牙、厄瓜多尔、巴西各自发现新的病毒变种,其中葡萄牙报告了三种新变种,巴西变种尚未确定是否与英国变种有亲缘关系。
而现在,世界上尚有2213万余患者,累计感染人数更是逼近8000万,万亿数量级的病毒正在诞生与传播。
这些变种的出现绝对不是结束,甚至可能不过是序幕。
我不知道自然演化的伟力在这样一个时刻会如何戏弄人类,我更难以想象在变异的暴力穷举面前,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怪胎被选择出来。
我们要意识到,作为中国人,我们的抗疫成功了;作为人类,我们的抗疫一败涂地。
我不希望散播恐惧,但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
也许就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我们的疫苗可能会败给疯狂的演化,我们又要全国暂停,居家隔离,再度与病毒来一场生死较量。
也许这样的事情不会仅仅发生一次,也许新冠病毒不久之后就会偃旗息鼓。
但大自然母亲已经向我们亮出了她庞大武器库的冰山一角,我们也应该知道那条红线在哪里了。
大概我是M如今仅存的几个FANS之一了吧尽管<小村>漏洞百出<水妖>闷的一塌糊涂我还是在为M努力铺设的那点悬念叫好而到了今天这部THE HAPPENING摄象机后面那个为了吓人 放弃自己"悬疑"本色的M才真正让我感到失望或许是为了平反THE HAPPENING开场的节奏比起<水妖>大大加速几乎没有开篇直接进入主体部分对主角,背景的介绍都在紧绷的气氛中展开这导致电影进入后半部分后开始显得有些缓慢拖沓时不时的笑点本来可以缓解气氛但在THE HAPPENING中感觉运用不当导致节奏混乱同样或许是为了平反M用了大量直接的血腥场面(比起前作来说)来吓唬观众的确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发自内心 由悬念引起的心理恐惧大大缩水对主角的刻画不够背景性格心理变化 都不够直接导致最后那个高潮场景显得非常单薄无力故事结构感觉像是在模仿<世界大战>最后石屋和老太婆一段出现的莫名其妙感觉M已经没有吓人手段了才硬加的这一情节看电影的时候一直想起一部日本恐怖片<催眠>片中的人不断重复说"绿猴子"之后作出恐怖的自杀行为倒是跟这部THE HAPPENING非常相似只是恐怖程度相差太远看THE HAPPENING让我唯一感触的 只有JAMES.N.H的配乐是继<小村>以来 给M的又一佳作从电影院出来后发现巴黎真的开始刮起了大风...还真是应景写这篇评论本来怕会剧透但是现在才发觉THE HANPPENING甚至丧失了剧透的价值一切的答案早在各款预告片中就显露无疑这对于M来说是绝对致命的失败因为他最拿手的悬念在这片中已经所剩无几甚至让人感觉都不是一部M的电影了悲观点说 M是永远也超越不了<第6感>时的自己了本想只给两颗星但是看在其环保宣传有功就多给了一个不过还是祝愿THE HAPPENING在北美票房一路走好毕竟本人还是有被惊悚的气氛 惊悚到...一点点PS:没有注意到M的身影...难道连客串都免了???
我不敢呼吸。
我看着房間裏在水中生長的植物。
看到它們的葉子變黃,我想它們在死去。
而它們是否有怨恨?
它襲來時毫無預兆。
我在悲愴的大提琴片尾音樂里,還是看見那個女孩,用髮簪插向自己的頭頸,暗紅色血液流出來。
她還在念著,page.NO.除了那些鮮血的鏡頭和違揹常理的自我毀滅我沒有辦法看,我在片中的時候間斷了一下。
這樣沒有敵人,哪怕異形敵的片,有點難以下嚥。
沒有英雄出現,沒有專傢團來組建,沒有人來解釋到底發生了什么。
祗能眼睜睜的看着在奔跑的人突然停了下來。
再動起來的時候,或者開槍打死自己,或者走進獅子籠子用自己的手臂喂動物,或者開動鋤草機而自己躺到草地上。
Elliot說,它襲擊人群,所以我們要盡可能的分成小組逃跑。
他說,我們要跑到風的前面。
是,我看出來了。
它要我們孤獨。
我們不知道它在哪裏,不知道對面房間里的人是否被襲擊。
他是我愛的人,我卻不能和他在一起。
如果我要這樣死了,也應該和他在一起。
後來我竟然掉眼淚了。
Elliot走出房間的時候。
希望這一切快結束。
而自然界的報復,總要來的。
这是一部很省钱的灾难片,省钱到可以用拍情景剧的配置来拍,树、空气、人。
可是我仍认为过于肤浅,如果我是编剧,我就要讲这么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我们姑且称其为甲。
甲住在某村里,他从来就没出过村,有一天,一阵风刮来,他发现村里的人都病了,得了这种病的人,都会莫名其妙的妒忌猜忌别人,甚至由于患病而互相诋毁。
由于害怕得病,甲离开了自己从未离开过的村子。
甲来到乙村后,发现这阵风也刮到此处了,只不过这次病症是患病的人莫名地容易愤怒,以至于四处可见吵架,周围不乏打架,过不了多久,这个村的人几乎全部患上了这种病,由于害怕受伤和患病,甲又离开了乙村,继续往下一个村子走去。
甲这次来到了丙村,碰到了一队跟甲一样逃避怪风的正常人,队里有人劝他赶紧和他们一起赶路,丙村正在被怪风袭击,感染的人会无比贪婪,对他人的东西无比贪恋,以至于偷盗、抢劫、巧取豪夺的事情不停的发生。
甲无奈地跟着部队走了。
之后他们队伍路过了许多村庄,队伍在不断扩大,同时他们也发现这阵怪风似乎无所不在,各种奇形怪状的症状都出现了,自私、凶狠、专制、懦弱、肤浅,感染的人似乎已经避无可避了。
而在此时,各种症状也已经在队伍中扩散,各种感染者相继出现,他们发现,避免感染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集中的人数,于是他们四散而去,进入了各个城市、村庄。
但是,当他们各自进入了不同的城市和村庄时,发现患病的人由于害怕症状加重,也各自分散,进入了不同的城市村庄,无所不在,时不时还会传染给别人,只不过不太集中而已。
故事到这里就完了。
你看看周围,看看自己,然后问一句:我们都有病吗?
看到这导演的新片出来,总不难想起《南方公园》里恶搞他的一幕。
长相颇具喜感的Shyamalan,没错,就是个能把任何剧本都惊悚一番的能手。
可惜这片子有点让人感到他越拍越烂的苗头...不过,这个主题却非常之讨喜!
它试图证实这个人们从来也不敢承认的真理:“一切围绕着生物的东西都是倾向于毁灭生物的。
”一个人为的环境,是一个非自然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存有一个最终的宗旨,那就是“反自然”的否定力量,它支撑与动物相反的“人”的环境发展下去。
因此如果看完这片子,倒不至于感到什么恐怖。
顶多是感到这种隐隐切实的真理盖头而来的挥之不去的小小压抑。
所以,晚上看了睡觉,会有一点心情不好。
得看点别的逗乐的片子缓和一下。
2008年,环保灾难电影《灭顶之灾》,开场就死人好评,但是后面节奏跟进稍微慢一点,女主长的还可以,但是感觉演技好捉急。。
太捉急了。。
还有一些莫名的争论。。
根本不知其意义所在。
恐怖气氛还是营造的非常好的。。
就是最后的老太太也是活着莫名其妙,死了各莫名其妙。。
跟不上的脑洞真心理解不了了。
结局设置一般,虽然首尾呼应,但是就像短评里写的 ,就应该让科学家或者主持人直接直播时候挂掉才是首选推荐指数:★★★☆(7/10分),还算不错的电影喜欢这个类型的可以看看
场景一在交通瘫痪的街道,一个警察举枪向自己的头部扣动扳机,接着,旁边一辆车上走下来的司机拾起了枪,随着一声枪响,倒下.道边上一双女人的脚又走向了落地的枪,又是一声枪响...对话一电视节目里主持人和一个嘉宾的对话。
嘉宾:这只是一个序幕,一个警告,就像得皮疹时出现的第一个斑疹,我们已变成对这个行星的威胁。
主持人:很多人认为此事与政府有关。
如果灾难在另一个地方发生,我们也许就能相信您的观点了。
结尾的信息一女主怀孕了。
新的生命意味着新的希望。
结尾的信息二十个月以后,又一轮自杀蔓延开来。
电影归类到18 禁的恐怖电影。
或许是恐怖电影看多了,觉得如果要说是恐怖电影,也是一个很温和的恐怖电影。
看其他人的评论,貌似导演是个很有名的人,我不知道。
只是觉得,电影的情节设定很有意思。
攻击来自看似最无害的植物,灾难的表现不是直接死亡,而是借由人类自己的手自杀,这就像暗示,其实就是人自取灭亡。
灾难开始于人群聚集的地方,人太多使植物感到不安,感受到了威胁。
总之一句话:人泛滥成灾。
这就像在一个集体了出了一个害群之马,当那一个存在威胁到所有成员的生存,其他成员能做的就是驱逐,甚至是群起而攻之。
就像电影里反复出现的一句:大自然的行为,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理解它。
人,从来都是地球生态的一部分,自大的人类却错将自己摆在了这个星球的主人位置,终于,人类被大自然厌弃了。
比水妖好看
除了開頭的云和天拍的好,其他的統統爛!!!!
作为科幻片来看的话就感觉略逊一筹,没有精彩的视觉冲击,只是在故弄玄虚的半文艺与探究人性的调子,本人只是来看佐伊丹斯切尔的,那一双看似迷茫又灵性十足的大眼睛一直深深地迷着我的心,另外,马克沃尔伯格那段心情戒指的段子很浪漫,值得作为以后谈恋爱必备的经验。
恐怖又诡异的电影。拍摄以及演技都不错。但是比较缺乏故事性。作为娱乐品赏还不错。认真看待就不行了
看完后怕的就是好灾难片
我想说看着片子感觉着导演是三流的, 可人家拍了第六感啊! 没有一个特效镜头的灾难片,真不知道该说你什么了, 各种自杀方法很有意思, “赤潮”的比喻也很惊醒人, 但是其他细节的处理实在是。。。
真正的恐惧感是由心而生的,而非视觉的刺激。
昨天找三尖树才发现这部去年看过,其实也挺像天外魔花的(上个月还梦到类似的剧情然后在脑海中琢磨半天到底是比较像哪部......)空气传播病毒控制人类自杀,或者杀害别人,不过没有血腥和人体内部被腐化但表面正常的集体洗脑设定。它洗是洗,但更偏向破坏自然反噬的末世,人类已经没有生存的空间了。结局算是病毒良心发现?被爱情感动?没有解释,大自然从不给人类解释的机会,全靠自觉(噗)并且又让我想起一部迷幻自然的电影《湮灭》。
创意还好,但总觉得剧情编排欠火候。
编剧导演肯定哭死
想法很特别,当然,也很怕。
2.5
槽点多得都懒得吐了…两颗星纯粹是给莎莫面子…
蜜蜂全部消失,其中的原理,规律,法则,无人知晓,但依旧试图找出答案。生命集体死亡,背后的起因,动机,缘故,无迹可寻,但仍然妄想逃过一劫。我们曾赖以生存的家园,变成危机四伏的坟墓,我们曾歌颂人性的光辉,变成互相屠戮的怪物。风声在耳,血流如注,面对无色无味的毁灭,文明是如此苍白无助。沙马兰对于呈现看不见的未知力量有着莫名的痴迷,从《第六感》的人鬼互相试探,到《天兆》中未知击败未知,再到《神秘村》中人类伪造未知,再到这一部的绝对未知,末日景象与看不见的敌人,是他一直以来的表达主题。由灵异片转型灾难片,视听依旧精致,小花招层出不穷,闯入道具之家(空无一人的荒诞)→第二户人家开枪(人被环境所改变)→第三户与世隔绝的老人(人原始的劣根性)这种层层递进的看见人性,本身就已经比任何灾难都让人害怕。被低估了。
植物才是最大boss! 哼!
有点害怕
那几段连续自杀的长镜头还是很赞的
有寓意遗憾的是没有表现出电影的情节感
最深的恐惧就是不知恐惧来自何方
省钱又有创意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