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安利自网抑云《Chosen family》评论区,2.19的日推像开了挂般被首首击中,细听每一首,翻评论区感受陌生人的生活动态,好在这天的评论区没有小作文,在法语歌下讨论语法,在OST讨论剧情,安利到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
记1-3集cut,和弹幕有同样的想法。
羡慕健康的联系,因为数次失约而解决的办法
啊!
竟然一起逛农贸市场还沿途去看了海!
谁懂!!
啊!!
看春日和野本逛农贸市场竟然看哭了!
泪点怎么这么低!
好简单的快乐又好难啊!!!
在群里听到朋友推荐这部剧,让我最为震撼的就是一集居然只有15分钟。
这种算是符合速食时代的看剧时长,可能大家真的都看不了太长的剧情了。
一位女性化的女性,嗯,这么表达好像有点奇怪,什么叫女性化的女性。
只能说是正常的女性打扮的女性,另一位则是偏中性化的女性,从衣着的设计上来看,刚开始就能猜到后续可能是要白合的情节了。
记得以前有句话,说完美的家庭应该是爸爸爱钓鱼,妈妈爱做鱼,小朋友爱吃鱼,这样才是完美的家庭。
可能爱做饭的遇上爱吃饭的,也算是完美的一对吧。
祝幸福吧。
呜真的好棒👍每一集都看到自己,特别是高中的同学说大家不就这样。。。
幻视恐怖片了😭短评说得好对啊 “与其说是百合的故事不如说是不想以男性为中心成年女性们的艰难交友现状!
”我真的很想拥有她们这样的朋友,总是会碰到因为女性朋友恋爱后变成被放鸽子的人🥹每一集都会有女性因为性别暗暗存在的不公平:薪资、食量、力气、外形、身材、做一手好料理附带的名号是好妈妈、好妻子的称号、女朋友的便当(费时费力的事情在男人眼中不过是炫耀的谈资,好在最后编剧写成路人男自己做了一顿炫耀)重男轻女:父亲、弟弟与姐姐、妈妈不对等的食物、深夜没吃饱躲在厨房做饭也得不到父亲一句问候!
被说教吃饺子要配啤酒不该吃米饭,饺子一盘盘的吃(靠北)妈妈会因为不过是朋友聚会直接打断对话转而催婚……男友!
结婚!
生孩子!
(幻视我妈~救命🆘)坚决杜绝占用打工人休息时间搞公司所有活动!!!
最棒的就是痛经建议让我学到不少!
最后一集被弹幕笑死“十五分钟的剧也要日剧跑!
”“这日出整的跟核爆似的”hhhhh我好爱这部剧啊~希望我也会找到这样的朋友!
(小日子之间太拘谨、客气了,我还是喜欢傻气一点但各自有独立空间hhhh)春日提出米饭要正常量被弹幕夸顺便吐槽厨师刻板印象,结果有些人居然说什么过于严肃。。。
可是最后一集米饭变成自选,说明春日做这些事情是有用的!
当你感觉你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好是因为有人在不断抗争、表达自己的建议!
如果春日不说那什么都不会改变。。。
为自己争取权利有什么错呢?
指出厨师的问题怎么就不行呢?
现实中没有阿姨这样的人,我是不相信厨师会改的!
说了不一定会改,但是不说就永远不会改,总要有试试的勇气!
自己的权利永远不可被侵犯,不要一味把自己放在低位!
如果要让人难受那绝不可能是你自己呀!
努力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弹幕总让野本剪指甲(拜托就是正常长度😓)都已经是女同了干嘛还要纳入式啊!
只有阴蒂才能让女性高潮!
如果想要小孩可以去领养,都已经是les就别像男人一样繁殖癌,生育对于女性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起初因为剧名太长没有很想看(别打我),结果看了几集之后乐得在床上打滚😂。
之前看逃耻的时候里面有句台词说,可爱是最高级别的形容词,我深表同意。
时刻觉得这个人可爱的话,应该就是喜欢吧。
女生之间的感情真是细腻,不自觉的想对这个人好,即使是不善言辞的人,在关心自己在乎的人时也会面面俱到,毫不掩饰心动的感觉。
一些小细节真的太戳我了,小心翼翼的体贴和关照,暧昧期的试探和猜测,都太戳人了。
有些片段真是美好的让人想哭,明明是再简单不过的生活碎片,就是让人觉得温馨,果然冬天就适合恋爱呢。
写到这里想找个人一起过圣诞了。
真好,能找到一起大口吃东西,一起干杯的人,真好。
以下为担任制作统筹的NHK的坂部康二接受采访时,所说的内容......坂部读过原作后,觉得这是一部「具有当今时代氛围的作品」(指原漫画)。
剧化的契机,是坂部偶然在SNS上读到了原作漫画。
具有当今时代氛围的作品和人物在《冰雪奇缘》之后,以姐妹关系为主题的作品越来越多,我想尝试描一些至今为止在电视剧中没有出现过的人物角色和人际关系。
这部漫画不仅描写了女性之间的连带关系,还描写了女性之间的恋爱,甚至还表现出了男女之间的工资差距等。
大家看了或许会有“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一部作品好好表达过这些呢?
”春日一角的选角契机(西野恵未)原本并不是作为演员活动的音乐家西野,是通过试镜参与到制作当中来的。
尽量在外表上接近原作中描写的春日的人物形象。
表演经验浅的,也会有接受演技训练的时间。
因为原作中野本的年龄设定是30多岁,所以为了传达真实性,希望能邀到实际年龄相近的人出演。
比嘉的演技实力、作为演员的知名度、本人对LGBTQ+的关注与理解、对料理的喜爱,可以说满足了所有的必要点。
现下没有那么多公开【出\柜】的女演员。
当然,选不选择公布自己的性取向,只取决于自己的心。
和那个人一起吃饭,会促进彼此更加了解对方剧本制作团队曾参与制作了《17.3关于性 》、《人到30又如何》。
“ ‘不要淡化这是女性之间的恋爱’,同时‘不要以女性之间的恋爱为卖点,去吸引过多的关注’。
”因为原作是漫画,所以很多场面都是通过野本的心声来描写心情的变化和推动故事情节的,但在电视剧中想避免过多使用独白。
所以在野本的周围安排了一些原创角色,去丰富剧集内容。
把一些独白变成了和原创角色的对话。
另外,在表现“女性的工资被压低”的时候,原作中虽然提到了野本的具体工资金额,但在【工资差距】以各种形式加剧的现代社会,多少才算“低”的标准,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所以也有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电视剧中,“大碗”料理也是看点之一。
剧中会出现很多大份料理,为了让它们看起来更美味,我们邀请了料理家「古契夫妇」来监修。
这是值得期待的地方之一。
这几年因为疫情,和别人一起吃饭的机会变少了,但是和谁一起吃饭,能更了解对方,加深彼此间的关系。
以自然的形式,去描写女性之间的恋爱是有意义的因为描写女性之间恋爱的作品还很少,所以我也意识到了这部作品对今后作品的影响。
为了避免这部作品“作为一种类型被消费”,故没有打出“GL”的旗号,但这并不是想淡化女性之间的恋爱。
同时,现在也确实有不少人对同\性\恋有抵触情绪。
因此,改编成电视剧的难点之一,就是野本自觉接受自己是女\同的场景。
如何察觉到自己的感情?
一下子就接受了吗?
如果说有矛盾,那是源于什?
是社会强加的偏见吗?
在这部作品中,女性之间的恋爱被自然地描绘出来。
野本和春日,就像身边的朋友一样。
她们的恋爱,不是悲伤的恋爱,也不是异性之间那种爱到死去活来。
但是,通过在电视剧中反复展现这种“好不容易”的感觉,让社会也产生“女性之间的恋爱也是理所当然的吧”这样的意识就好了。
我想这就是与社会相连的电视剧的作用所在吧。
最后,向期待节目播出的观众传达了这样的话。
「当然剧集播出收到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观众,为了喜欢原作的观众,我想原原本本地刻画出原作所具的魅力和精髓」。
同时我也希望即使不是原作粉丝的人,也能看看,我也理解这应该是女性会有共鸣的题材,但我自己是男性,如果通过作品,能让男性也有新的感受的话,我会很高兴的。
这两个女主,刚开始看上去没有CP感,但是到最后也会觉得她们在一起很好,就是因为了解了她们之间的那么多互相的互动了解,互相的支持,看到了这两个人之间的联系,你就不感觉到突兀,觉得很可以接受,觉得很自然很治愈,很幸福。
这还没有到140字吗?
还有多少才能到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
生命只有一次,渴望和想象却有几千次。
“如果我当时那么做就好了”,这样后悔的时刻,也真是数不胜数啊。
如果当时没有叫春日来吃饭的话,野本今生有没有机会明白,在这个异性恋霸权主义横行的世界里,原来自己是选择同性的哪一个?
如果不是同事一句话道破,野本什么时候,才会察觉到“恋愛”这种心情呢?
只是一顿饭而已,但是能遇到一起吃饭的人,成年后也是很难的。
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一直在想,野本的饭量,我绝对吃不饱。
春日的饭量,要比一般女孩子多一点,所以她才长得高高大大,看起来很结实吧。
真的很讨厌饺子店的男人,用那样令人嫌恶的语气多嘴,擅自对别人的选择做出评价,还好春日没有退却,坦荡选择了回击。
我不由得为春日鼓掌,希望这样的女性更多一些,这样下一个女孩子饺子配饭的时候,就没有人啰里八嗦。
故事从一顿饭开始,又在朝阳升起来的那一刻结束,明天,无数个明天,还会在野本的面前展开,至于她和春日的结局如何,那是新的一页了。
生命就是这样,不知道什么时候,转机就来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段感情就结束了。
无论是怎么样的开始,勇敢一点,勇敢一点,才有机会和喜欢的人建立联结。
日剧氛围真是一如既往很好,就算没有在一起还是感觉很好磕,唉能不能多拍点女同剧啊救命,真的很喜欢女生之间的关系,我目前只看过《小姐》和这个,其他还有什么类似的剧吗?
男同剧很多但是女同剧太少了吧呜呜呜呜呜呜呜无论是喜欢做饭还是喜欢吃饭都是很好的啊
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 (2022)8.72022 / 日本 / 剧情 同性 / 松崎由衣 中田博之 / 比嘉爱未 西野恵未
这部剧很短很治愈。
剧中的两个人,带着各自不为人知的缺口,孤独的生活在这个苍茫世界。
一个因为在小时候,好的东西总是给爸爸和弟弟吃,而自己和妈妈总是吃不到,甚至,晚上会饿肚子。
长大后,就疯狂地喜欢吃东西,且吃很多。
另一个,只是单纯的喜欢做饭,却被冠以贤妻良母之名。
她们能遇到彼此,很幸运,很契合的拥抱成了一个完美的圆。
看春日小姐大口大口地吃饭,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那种幸福和满足。
因为这部剧,我吃了,五个柿饼,一个苹果,一碗油茶以及半袋瓜子。
另,这部剧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那是在很多年以前,她也很喜欢做饭,经常变着花样做很多。
可惜,那时的我,太年轻,为了保持身材,吃得很少。
虽然这部剧故事情节不强,但有一些女性的视角,一看就很有认同感。
1,如果在有男孩和女孩的家庭里,吃的东西一定会偏向于男孩,鸡腿男孩吃,鸡翅女孩吃,还会美其名曰,你早晚是要飞出这个家庭的。
记得有段时间弟弟每天有肉饼汤吃,我问妈妈,我也想吃肉饼汤,妈妈说弟弟小,可是那时候比我小两岁的弟弟和我一般高,明明该补营养的是我呀。
2,饭前食材的准备和饭后碗筷的收拾,都是女孩子做,男孩子是很少插手的。
我记得这些都是我和姐姐做,如果弟弟倒下垃圾是会有零花钱的,而我们每天做这些是应该的,妈妈说你是女孩子,难道不该你做吗?
我现在还能记得冬天油腻的碗筷有多么难洗。
我讨厌吃韭菜,因为韭菜特别难洗,要一根一根掰开洗里面的泥。
3,如果女性爱做饭会做家务,会被评价为贤惠,会是成为好妻子好妈妈的基本条件。
从小每周都是我和姐姐打扫,弟弟从来不需要打扫房间。
家庭里所有的家务默认是女性来承担,男性婚后也很少干家务,如果干了家务也会说是帮女性做的。
去看看小学生的教材,配图都是爸爸出去工作很辛苦,妈妈围着围裙在家里烧饭。
4,在女孩子要考大学的时候,以前的家庭会希望她报考离家比较近的大学。
有男孩和女孩的家庭,会希望女孩留守在父母身边,能够照顾父母。
我有个同事,家里有两个哥哥,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当时她在福建,她的父母就强行让她回了江西。
5,工作中如果聚餐,女性如果会喝酒会被调侃,女性如果不会喝酒,言语中也会逼着你喝酒。
所以我特别讨厌敬酒,哪怕是朋友或者是家族里吃饭,我从不敬酒。
酒桌上那些男性长辈面红耳赤,口沫横飞的爹味发言实在是倒人胃口。
6,多少中年夫妻,已到相看两厌的地步。
我倒是能够想象,如果和我最好的女性朋友在一起养老,我们会过得非常的舒心。
7,在职场中,日本女性很多是选择派遣,相当于我们这边的临时工.短期工,待遇更低。
女性婚后育后,与社会脱节更难找工作,在婚后育前也会受到职场的歧视。
虽然一直延长生育后的休假,但这只会让女性在职场更受到歧视,更难找工作。
昨天看到新闻2022年中国的人口已经是负增长,虽然国家出台了那么多的政策,但是女性用自己的实际的行动在投票,女性越来越晚婚,越来越少育。
8,这部剧可以从更深层次探讨女性问题,有很多女性选择单身的生活,这个群体也可以有很好的友情,可以抱团一起养老。
面对家庭的催婚,她们也可以像剧中的两个女性一样不回家,坚持自己的选择。
到后面猝不及防转成女同剧,虽然我赞成同性恋,但是我觉得这样一下子格局反而变小了。
但凡俩人看着有点火花我都能喜欢起来。春日完全没有野本嘴里说的卡哇伊,每次一句话不说就开始大口大口吃直到光盘、永远认错一样低头还双手放在裤缝中间,甚至呵护暧昧对象都像排练一样刻意,好寡淡好不自然。让这样一个角色唤醒野本的性意识实在没有说服力,不如不往浪漫关系发展。
尬的一比
自由人的女权番,剧本也是,讨论的问题也是,哪里都很不痛不痒,灰衣服演员也很没生活气。多一星纯粹为了制作方选这种题材的勇气。你要捍卫你的做菜自由,你做菜不是为了讨好臭男人,绕着灶台转让你打心眼里感到快乐,是啊,女人可以爱在家里做菜(此处不指投入到餐饮业赚钱),爱美爱化妆爱打扫家务爱生小孩,爱这些高投入低回报,爱因为别人一些满足的表情被捆绑成为灶台的奴隶。不尊重,嘲笑。
感觉东西真不能好吃……
想做南瓜布丁
上次看到这种相敬如宾的感情戏是新白娘子传奇
很明显是想拍成《昨日的美食》那种同性+美食题材,但是…1.这俩人完全没有CP感啊!对白写得像标准日本语的课文,你拿这玩意碰瓷内野圣阳和西岛秀俊连车尾灯都看不见啊喂;2.全员演技尴尬,尤其是公司那个欠儿欠儿的小胖子,每次出来尬到不行。女2更是毫无演技,和根木头一样,实在让人怀疑是不是走后门进来的。更过分的是,这剧组竟然让演技最牛的森田望智打了一季的酱油,这上哪说理去…3.作为一部美食剧,你竟然可以做到吃饭不香?!每次看女2吃饭我脑中就飘过四个字“味!同!嚼!蜡!”你不要对比五郎叔那种拍了十几季的神仙,你和隔壁分数没你高的《今晚在コ字型》都没法比,光看浅香航大和中村友理哈啤酒我都感觉很爽!写这段之前我还是打3星的,越写越觉得不值,改2星了。看着网盘里还没下载的第二季,不知道该看还是不看…
现实中但凡有人这样直勾勾盯着我看我吃东西 我都会觉得是变态
再简单不过的生活日常,时刻让人产生共鸣。要不是母性的存在,大多数女生更愿意和女孩子玩。
日剧很少这样上来就对立的
【补标】以后有机会再补全
不喜欢
就不是预期的样子,也可能是讲吃的太少了,两个女生之间更像是由于受到外界伤害而相互取暖的状态,如果可以更自然一点就好了,不是因为对女性不友好的世界而选择了女性间的感情羁绊,而是更直接更纯粹一点。另外,再多点美食吧。
互相治愈的关系真是太好
不怎么好看,但出于鼓励还是3星。可以理解在豆瓣分高的原因,独居一人食、想交到随时能见面的朋友、希望受到尊重和理解,契合了独自在都市打拼的女生群体的日常。但剧情真的太寡淡了,两位一起吃了那么多顿饭还是很不熟的样子,她们吃饭都不聊点什么的吗?这么客气又说是爱情,我不太能理解。。饭看着也没什么食欲,虽然清淡少油,但碳水太多又没有蔬菜,立本人饺子就着米饭吃的习惯,每次看到都眼前一黑。
在确认自己心意后,她更加小心翼翼的靠近。这是带着不安的,因为害怕对方会就此疏远她,但她同时不想就这样当普通朋友。这种复杂的情绪,却并没有让爱消失,反而越发浓厚。
单纯的喜好,不是为了成为某种社会角色
原来煎饺也是可以配米饭的。
单从剧情上看,很简单,甚至没有什么新意。还是日剧熟悉的治愈风格,但是故事内核太弱了…相比于绝味之旅和出租什么也不做的人,所表达的内容实在是有点老套从人物情感上来看,日本BL剧也是没少拍,尺度也不算小,怎么拍到GL就这么没意思了?女生之间就只能做做饭逛逛市场互相照顾一下了?情感就只是点到为止了?而且,都什么年代的电视剧了,女性性取向觉醒,居然还靠百度???女主的人设可是活在2022年在大城市工作的打工人啊!怎么会连女同性恋的基本概念都要去百度呢!好离谱啊编剧对女同的认知到底是什么?没有认知还想擦边?离谱
第一集没有很吸引人,但是“不是为了给男人孩子做饭而是单纯喜欢做饭而做饭”,就像是“你可以是不为任何人开的花”这样的生活和设定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