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姐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位黑人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孩子问妈妈:“为什么司机伯伯的皮肤和我们不一样?
”母亲微笑着回答说:“上帝为了让世界缤纷,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
”到了目的地,黑人司机坚决不收钱,他说:“小时候,我也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但是母亲却说我们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
”
看完这个故事后,壹姐感慨良多。
更让壹姐感慨良多的还有壹姐最近观看的电影《动物园长的夫人》,与上文中的故事相似,影片讲述的也是种族与生命之间的价值问题。
影片讲述的是二战时期,华沙被纳粹组织所占领,德国军队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变得如同恶魔般,视犹太人的生命如草芥。
他们可以随心随欲的终结这些人的宝贵生命,似乎,在他们看来,这些犹太人注定就低人一等。
就是在这样一种混乱不堪的社会环境中,华沙动物园的园长杨和其夫人安东尼娜担起了保护犹太人的责任和使命。
因为纳粹分子卢茨·赫克对稀有动物的热忱,所以华沙动物园暂时成了这乱世中最为安稳的一隅。
在这里,动物园长杨和夫人安东尼娜对犹太人照顾的无微不至;在这里,动物园长杨和夫人安东尼娜与动物们相处的温馨和谐。
看着这些本性残暴的动物们能够温顺柔和的与人们相处,我们甚至会产生认知上的偏差,那就是,野蛮残暴的野兽尚且能够被驯化,为何接受高等文明的人类,反而越发血腥与扭曲呢?
影片中更为讽刺的是,对待犹太人野蛮凶暴的纳粹分子,却对动物亲切友好,比如,生物学家在给蚯蚓做实验时,忘记给其施行麻醉,结果便遭到了惩罚。
可是,他们在用犹太人做活体实验时,从来不会为对方实施麻醉或镇痛。
在他们眼中,似乎,只因犹太人与自己的种族不同,他们便是最最低等下贱的物种,甚至连蛇鼠虫蚁这些物种都不如。
但如此恶行满满的电影,其实还是有让我们感到温暖的画面的。
即便生于乱世,杨和安东尼娜夫妻俩也依然会为儿子营造出良好的生活氛围,他们会用自己的拥抱、爱心,和温言软语,让儿子远离战争的恐惧和伤害。
最最让壹姐感到惊艳的,是此片中两位主角的演技。
饰演动物园长杨的演员是约翰·汉尔登贝格,他将一位严肃又有爱的动物园长刻画的入木三分。
他沉默,他古板,但同时他又细腻,又坚强。
即便是一位粗线条的汉子,壹姐依然被他演绎的杨触动非常。
而饰演园长夫人的则是杰西卡·查斯坦,壹姐犹记得她饰演的电影《斯隆女士》曾入围第74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虽然《斯隆女士》最终未能斩获此奖,但在壹姐心里,杰西卡·查斯坦却是当之无愧的最佳女主角。
而在《动物园长的夫人》这部电影中,杰西卡·查斯坦也去除了她身上曾有的强硬、独立,和干练,化身为一位婉约、自然,又慈爱的家庭妇女。
除却对待自己的儿子慈祥和蔼,她在对待躲避于动物园中的犹太人时,也是耐心非常,照顾有加。
她不仅会对他们的衣食住行照顾的无微不至,就连他们在遭遇纳粹分子的残暴对待后,她也会积极的给予他们心理疏导。
她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勇敢,什么叫做大义。
在此之前,壹姐说过无数次关于战争的可怕,可壹姐始终没有说过,战争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人性泯灭,是因为嗜血疯狂,是因为在恶魔的领导下,人们全部变成了没有自己思想的杀人工具。
或许,对于社会而言,这才是战争真正可怕的地方。
如果,现在你问壹姐,壹姐的愿望是什么?
壹姐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
下图绝壁不是壹姐夫哈
Liked the story, very heartwarming in the midst of the horror surrounding them. And the main character was quite admirable. But I read reviews that said the real person she was based on was nothing like the character. She really was a bit of a mouse until her husband left for the resistance, and there was no Nazi official in love with her.I think I'm glad that they didn't make the Nazi official a rapist and a child murderer on top of his being a Nazi. Maybe the filmmakers felt that'd be over the top.But yeah, yet another movie set during WWII. Anyway, I still like the actress Chastin, though she wasn't a badass in this one, she's still vibrant and inviting.
二战时期,华沙在德军斯图卡轰炸机的肆虐下变成了一片废墟 城里的动物园也一起遭了殃,动物死了一大半。
动物园园长简和他的夫人安东尼娜开始将犹太人偷偷带进空荡荡的兽栏。
动物牢笼变身为诺亚方舟,躲藏在兽栏内的人以动物为代号,而动物却起了人的名字。
每当夜幕降临,“游客们”便走出黑暗,一同用餐、交谈,遇到少有风平浪静的光景,还能来场钢琴音乐会。
简活跃在波兰的秘密抵抗组织中,他将弹药埋在大象的围栏里,将炸药藏在水獭、獾、小土狼、猞猁这些动物的身上 纳粹占领下的华沙成了人间炼狱,盖世太保是炼狱中的魔鬼,他们视犹太人的生命如蝼蚁,轻轻一捏,随时可以终结别人宝贵的生命。
然而这时,雅安和安托尼娜管理的华沙动物园因纳粹分子卢茨·赫克对稀有动物的热忱反而暂时成为了这片炼狱中的一隅净土。
乱世,明哲保身是上策,雅安和安托尼娜完全可以不蹚这趟浑水。
可是,参加过一战的雅安与生俱来的军人的责任与使命以及安托尼娜对所有动物的疼爱怜惜使得夫妇俩对华沙的所有犹太人都有一种特殊的悲悯。
曾经无限风光的动物园先后沦为纳粹的养猪场、毛皮兽养殖场和公共菜园,这也让夫妻二人为犹太人提供避难所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夫妻俩的善举反衬出纳粹暴徒的凶恶残忍。
电影中,安托尼娜除了对前来避难的犹太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她对动物的照顾也是不遗余力的。
特别是他们一家人与动物相处的情景,让人羡慕不已,也让人能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温馨。
同时,也引发我们对动物和人的兽性的思考,动物尚能驯化,克制自己的掠夺杀戮本性,但为何经过一个又一个世纪的文明洗礼,在全球享有“哲学的民族”的德国人在希特勒的统治下竟然变得比野兽还要野蛮残暴?
我想,首先是思想上的“洗脑”,这是最具有杀伤力的武器之一,它麻痹了人的思想,将人性扭曲(兽性化),激发出邪恶和残暴。
其次,环境对动物,对人的改变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颇为讽刺的是,纳粹分子对犹太人凶残至极,却对动物亲善友好(用人做活体实验时,不给对方打麻醉服镇痛药视为正常。
反而某位生物学家给蚯蚓做实验的时候,没给蚯蚓施行充分的麻醉,而遭到了惩罚),这变态的举动让人不得不把他们与动物(禽兽)视为一类。
纳粹的兽性与暴行在世人看来是文明的耻辱,也是文明的倒退,他们用野蛮残忍的兽性为自己掘开了一座座坟墓,因为兽性总是有限度的,它必将在人性面前灭亡。
此外,电影最打动我的不仅仅是夫妻俩的侠义心肠,更是他们对儿子瑞希的教育方式。
夫妻俩知道战争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为了避免瑞希受到伤害,有心理阴影,夫妻俩一直努力为瑞希营造出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
他们俩身体力行为瑞希做好榜样,作为父亲的雅安,就算每天回来得再晚,也会与儿子小聚一会儿,一个拥抱,一句安慰,亦或是一件小小的礼物,让瑞希感到温暖。
而母亲安托尼娜对瑞希的付出更大,她关心孩子的心理想法,尊重他的决定,并在孩子面对纳粹的暴行以及挫折时,及时给予疏导,并不断鼓励瑞希,让他有足够的自信面对一切,这也是雅安夫妇俩最迷人的人格魅力之一。
毫无疑问,电影是美好的。
很多情节都是美好的。
最后一家人的团聚。
藏起来的犹太人的成功出逃......当看到这个电影的名字,动物园长的夫人。
内心的猜测可能是一个女人与动物们之间的故事。
看完电影之后,发现描述的是战争来袭后动物园长的夫人所做的一切。
我们可以看到温柔善良的夫人,我们也可以看到勇敢有责任心的园长,他们藏匿起了很多很多犹太人,明知道被发现的后果却义无反顾,我突然想起了电影《偷书贼》,当时只是觉得藏匿一个人已经很危险了,但是在这部电影中,他们不仅帮助他们的朋友,还帮助了很多很多陌生的犹太人。
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虽然处在极度危险的地步但是也在为自己的城市努力的人。
还有那些黑暗中前行的被欺压者。
在我看来故事有三大块:主人公之间的三角恋。
拯救犹太人。
动物园的动物。
每一个都想描述的很好,但是每一个描述的都差那么一点感觉。
如果说电影主要想描述战争的残忍,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好像是有那么一些多。
如果说电影主要想描述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关于战争的悲惨却又更牵动我的心弦。
有关动物园的动物描述的实在是像一个背景。
电影开篇女主费尽心思救活的幼象在纳粹袭来之后和其他动物一起被枪杀。
一些珍贵稀有的动物被送去了其他地方,我们不知道他是否活着又或者是被人做成了标本。
但别无他法。
除了相信鲁特兹,他们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电影中很多地方也是很悲惨的,两个士兵拉着小姑娘去无人处肆意妄为。
灭绝犹太人的通告,枪击动物园里的动物.......我不由得跑题的想到,很多人他们总是想要帮助别人去原谅别人。
可是你没有感同身受没有体会过别人的痛苦时,你是没有资格去代替他原谅的。
(原谅我的天马行空,原谅我的跑题)有关于电影的结尾,我想很多人都会很感动。
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各种各样的提心吊胆,迎接我们的是团圆,虽然美好的不真实,但是却是每个人的心中所向。
犹太人大屠杀(波兰首都华沙,希特勒,法西斯)发生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华沙)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正式燃起。
在波兰,德国入侵后便对犹太人进行洗劫和集体屠杀,犹太教堂被捣毁,犹太人被判处集体罚款。
很快,所有波兰的犹太人都被赶进了犹太隔离区,过着与其活着还不如死去的、无比痛苦的生活,饥饿还严重地威胁着他们,传染病也在极其拥挤的犹太人区内流行。
最接近犹太区出口的犹太人随时都可能死在德国士兵的枪口之下……放逐希腊犹太人是法西斯最野蛮的行径之一。
长达十天的行程,等被驱赶的犹太人到达集中营时已疲惫不堪,等待他们的却只是奴隶般的劳作和肆意的被屠杀。
最著名的华沙犹太人起义是犹太人愤然抵抗法西斯的一个光辉例证。
(历史记载:1943年,当德国人企图彻底清除华沙犹太区的时候,遇到了秘密武装起来的犹太人战斗队的殊死抵抗,战斗异常激烈,犹太人两次将德国人击退。
后来,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过大,加之犹太人处境的恶劣,在德国大炮、坦克、火焰喷射器的威逼下,犹太战斗队转入了殊死的巷战。
德国人为将隐藏起来的犹太人赶出来,放火烧了住宅,向掩体内投掷发烟罐,炸毁了下水道和地下避弹所,最后以犹太教堂的被炸毁而宣告犹太人起义的失败。
在这场持续28天的战斗中,有数以万计的犹太人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1.占领军的大佬,有什么是在属地内得不到的呢?
非得要跟动物园长的夫人玩纯爱游戏麽?
就好像嫖客对妓女的自信麽?!
2.没啥对事件的深挖,白瞎这么多演员。
最后还是大团圆结局了?
影片整体也没有委曲求全、刻不容缓、如临深渊、刀架在你脖子上并且还在慢慢滴+一下下滴+摩擦滴赶脚……4.把波兰被四次灭国拍出来才好看吧,老搞这些剩饭,你们的对标可能永远是无法超越的《辛德勒的名单》
主人公夫妇所带给我的感觉就是 大爱,在那个时候的波兰救助犹太人无疑是要承担巨大风险的,但幸运的是夫妇二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动物学家,他们是理性且博爱的人,所以他们带着宁可牺牲自己甚至殃及到孩子与朋友的觉悟开始了看似不可能的行动... 让我感到震撼的是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他们所受到的险阻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但也许就是好人终会有好报所以她他们的儿子没有被卢茨射杀,战争胜利后扬与家人团聚,夫妇仍可以和朋友开聚会......
冲着动物园去的,但是没怎么看到动物,演的是动物园的女园长。
偏偏这个角色还没有设计的很好。
我理解主创应该是想揭示男女主身处二战,作为犹太相关者在对抗法西斯时候的表现(要不也没必要说二战)。
影片中的男主的确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极富谋略,面对纳粹不卑不亢,而且还在集中营活了下来,他和女主战后重逢让人非常感动。
男主主导的对纳粹的非暴力不合作的软对抗,是本片当中最提气,最温馨,最有力量的剧情。
但是当男主被抓走之后,剧情的力量却急转直下。
女主作为影片的剧情支柱,显然没有起到立起剧情的重要意义。
女主在面对纳粹侵袭和无理要求的时候,显示的却是手足无措和无所适从,这使得本片的下半部分完全崩塌掉。
一没有专业知识,二没有支撑的力量,这显然与我所知的女主原型有着很大的出入。
华沙动物园至今仍在开放。
很喜欢很喜欢最后一幕场景,因为女主人很喜欢男主人,所以最后重逢的,女主人冲了上去拥抱男主人,那么多的热泪盈眶,那么多的亲吻,如果不是真的很爱很爱那个人,是不会有那种冲动,去拥抱这个人,诉说这段时间的离别相思。
很抱歉,我就没有那种幸运,有幸遇到这样的人,你说,如果遇到了,就是多吃些苦,受些累,又何妨?
昨天一打开这部电影,我就知道这部电影是我的菜,我很喜欢的类型,讲的也是1939年波兰的犹太人被关押的事情,因为《钢琴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钢琴家也是最终得救,但是钢琴家只有自己一个人得救,而动物园长和他的夫人前前后后拯救了三百多个人。
因为行善,所以最终也得到了善报。
我刚刚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小动物们就生活在他们家的床上面,小时候的小老虎那么那么可爱,而动物园长夫人也丝毫没有对于动物们的厌恶,她爱动物,就像是爱护自己的孩子们一样。
电影刚刚开始的时候,小象的鼻子被吃的东西堵住了,然后就快要死去了,大象妈妈很着急但是束手无策,动物园长夫人直接上手,也不顾自己穿的还是礼服的裙子,也不顾大象的住处有多么地肮脏,到底多爱这些动物,才能够这般付出。
然后继续往下看,犹太人被抓,所有人都被抓到了这个地方。
钢琴家....然后被送到《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生活的那个地方,作恶者,有恶报。
战乱时期,自保已然十分困难,但是动物园长一家人还是救了那么多的人,就是有一些人,比我们想象的勇敢,而且还要勇敢很多很多;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做不到。
你说,动物园长把人装进剩饭桶,过安检的时候,内心深处一定一定很忐忑吧,我看的时候就在内心深处祈祷不要被抓到,不要被抓到,一定不要被抓到。
幸而救了那么多那么多的人,幸而大家都是善有善报。
最初会选择观看这个影片完全是被题目吸引来的,毕竟她是被贴上了二战标签的,在说到二战有关的影片时,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辛德勒的名单》或者是《美丽的人生》那样,而与动物有关的真的很少。
事实上,这部影片也没有让我失望,它没有像传统描述二战的影片一样,从影片一开始就漫步着阴沉灰暗的气息,反而是用灿烂的阳光,奔跑的动物,欢笑的孩童作为了影片的开头。
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过于俗套的剧情,当战争开始侵蚀华沙城的那一刻开始,后面的剧情在很大程度上观影者都了然于心,并且虽然以《动物园长的夫人》作为这部电影的题目,但是更多的就是像《辛德勒名单》一样,讲述的是这位他们在二战时期怎么救助犹太人,怎么帮助那些犹太人躲过了纷飞的战火,关于与“动物”这个主题的阐述明显很少,所以在看到最后的时候还是有一点点小小的失望。
不过虽然在剧情上有一些小瑕疵,但是并不影响整个观影体验,毕竟在对于人性的真善美的受造上面这部影片还是很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