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打算在朋友家一起看《咒》。
由于投屏出了问题等原因我们观看了这部《纸人回魂》。
首先片名就带有恐怖色彩,纸人回了魂。
也让我更加想去观看影片的内容。
民间有一个传闻就是20年前匠人刘三给乔家大小姐乔媛媛的纸人点上了眼睛。
就得让乔媛媛的魂魄回到了纸人身上。
对乔家进行报复,乔家惨遭灭门。
由于给纸人点眼镜是忌讳,刘三也带着他的徒弟南裳到了几百里的外的另一个小镇去生活。
记者为了了解真相,找到了刘三现在经营的纸人铺。
遇到了徒弟南裳请求南裳给他讲述20年前的故事。
这扎纸匠这个行业有两大忌讳,第一是不能给活人做纸人。
第二是不能给指人点上眼睛,但是这两个忌讳刘三都犯了。
一天乔家的管家找到刘三,让他给乔媛媛做一个纸人,但是刘三明明上午还看到桥媛媛活蹦乱跳的。
管家让他别多管闲事只管照做就行了。
纸人送到乔家,刘三还不放心,于是就在暗中观察原来乔家。
看到乔媛媛被祭祀。
火把乔媛媛活活烧死了。
给桥媛媛送殡的时候还遇到一个疯子,疯子打开棺材盖。
但是被踢到了一边,还被暴打了一顿。
刘三偷窥的事儿被发现,管家说他也要跟着出殡。
让韩大师给他去除身上的邪气。
到了目的地,他遇见了鬼打墙,被纸人给团团围住。
纸人们请求他给乔媛媛点上眼睛,刘三被逼无奈只能答应。
于是乔媛媛的魂回到了纸人上,进行了报复。
疯子是刘三的朋友。
叫陈国生,他被拉去服过兵役,退回来以后和陈小莲成亲了。
在拜堂的时候,陈小莲一动不动,人们想看看红盖头底下的人到底是谁,于是纷纷起哄。
陈国生拉下盖头之后,人们才发现是个纸人,于是一哄而散,不想沾染晦气。
陈国生想给纸人回魂,于是就向三哥请教了让纸人回魂的办法。
就是让筷子在碗中站住三日,如果筷子能站三日陈小莲就会复活,如果没有,那就说明陈国生和陈小莲今生没有缘分。
陈国生发现筷子根本站不稳,于是就疯狂地说着,回来吧,小莲,回来吧,小莲。
渐渐地出现了幻觉。
发现小莲回来了,但是小莲在他人眼中还是一个纸人。
陈国生带着小莲出去游玩的时候,正好遇到给乔媛媛送殡的队伍,他装成疯子上去,想拦下了这支队伍,但是他被踢到一边,小莲的盖头。
也被扯了下来。
小莲放在地上猛踢。
此时陈国生眼中的小莲已经被踢死了。
为什么要祭祀乔媛媛呢?
是因为桥媛媛的弟弟乔桐患了一种怪病。
乔安重男轻女,韩大师说只有祭祀的乔媛媛这个煞星,乔桐的病才能好转。
于是重男轻女的乔安就对桥媛媛起了祭祀的心。
陈小莲本来是国生的爱人。
但是因为乔安看上了小莲,于是委托委托刘大帅征了陈国生气当兵并且独占了小莲。
小莲为乔安生下了两个孩子。
由于乔媛媛是小莲的孩子,于是刘三和陈国生合伙儿吧乔媛媛从火中救了出来。
乔媛媛醒来以后回到了乔府,但是被抓到了。
韩大师说。
只有祭祀乔媛媛乔桐的病才能好。
于是他们定于在一个极阴之地祭祀乔媛媛。
当然在那个地方。
刘三陈国生也试图去搭救乔媛媛。
但是却被抓住了,捆绑住了双脚。
他们俩挣脱开绳子,与在场的二人进行了一番奋战。
最终他们两个体力不支。
这是乔安意识还清醒,就想趁着一炷香之内勒死乔媛媛。
幸亏乔媛媛之前藏了一把刀。
杀死了乔安眼前的南裳正是活下来的乔媛媛。
但其实故事并不是这样的。
记者说。
当时乔媛媛被捆住了双手,根本无法杀死乔安。
于是他就给乔媛媛说了自己的故事。
正在乔安想勒死乔媛媛的时候,乔桐醒了过来。
为了不让乔安伤害姐姐。
是乔桐亲手杀死了乔安。
乔桐被刘三送到了医院门口。
警察对他说,他昨晚经历的事都是梦。
警察隐瞒了真相,选择向上级汇报说是纸人的报复。
乔媛媛听了这些话之后一口否认。
坚决说是自己杀死的乔安。
记者无奈只能说我们写文字的人都是喜欢编一些故事,看来我编的故事没有合你的心意。
临走之前,他说我能买下墙上这只纸鸢吗?
乔媛媛说送你就好了。
最后桥媛媛似乎终于意识到了什么,他们几个人合力保护的乔桐,就是眼前的记者,于是乔媛媛追到桥边并和乔桐相认。
这部影片中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将故事拆解之后重新拼接,最后一步步接近真相。
将那些封建色彩全部转换成了科学的事实。
还有这部影片的时间大概发生在民国前后。
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比较封建。
就比如刘三提议把乔桐送到医院去,乔安说他还从来没有见过打开肚子给人治病的。
足见当时人们思想的封建。
乔完选择祭祀乔媛媛也是情有可原了。
影片还大胆地揭露了韩大师等神棍装神弄鬼的事实。
韩大师是被管家聘来骗取乔安的钱财的。
管家对桥也没有忠心耿耿,只是想着乔安手中的钱。
还有就是当时社会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
小莲本是陈国生的情人,但是却被乔安强抢。
乔媛媛也是乔安的亲女儿,但是却被拿来续乔桐的命。
足见当时社会女子地位的卑微。
还有本来以为既然是恐怖片,那就一定会存在一些鬼神色彩。
但是随着真相一步步揭开,影片的方向也渐渐向科学靠拢。
最终鬼神的迷雾完全被打破,科学的光照耀了进来。
这部片子可能是提倡我们相信科学吧。
音乐给力,特效精致,演技爆棚,故事完整。
疯的不是人是世道,恐怖的不是鬼是封建思想,重男轻女在这部电影反讽的淋漓尽致。
电影里的亲爹还不如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叔叔呢。
虽然是中国式的恐怖片的,即使大家知道真相不能有鬼,但是电影不管是氛围还是恐怖片段的细节还是有被吓到的。
最后不得不陈紫函姐姐好美!
听说大陆恐怖片要逆袭了,还是个网大,于是抱着好奇心态来看看。
预告片确实不错,纸扎这个民俗题材也很吸引人,但是看了正片还是比较所望,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把惊悚片包装成恐怖片的案例。
首先片子毕竟是网大,我对网大的质感期待不高,但台词出现这种语病还是太可笑了:“昨晚你晕倒在乔府家。
”
没有这种用法,这是典型的句式杂糅,要么说“昨晚你晕倒在乔府”,要么说“昨晚你晕倒在乔家。
”整部电影看下来,台词类似的语病还有很多,还是欠打磨。
其次这一幕还有个很滑稽的地方,就是窗户旁那些吃瓜群众,全程围观男主和老伯的对话,这家人是一点都不介意隐私吗?
不过有一句台词倒是挺经典的:“想我刘三,干了半辈子纸人生意,最后,可别被纸人给干了。
”我TM直接笑喷。
还有一处槽点是刘三遭遇鬼打墙,然后用童子尿驱邪,居然是自己尿了一泡尿。
我心想你都多大岁数了,就算还是处男,也不能算童子尿了吧?
百度了一下,说是10岁以下的男童尿尿才叫“童子尿”,刘三怎么看也不是10岁吧,一个做纸人的会这点常识都没有吗?
当然如果硬要解释成刘三病急乱投医也行……反正就很牵强。
后面的故事其实也没啥悬念,纸妻那段完全是感人爱情片的风格了。
我不太喜欢恐怖片里搞煽情、上价值那一套,不过毕竟大陆恐怖片有个无形的天花板卡着,不可能出现真鬼,所以只能这样了。
总的来说,全片惊吓尺度也就比走近科学强一点,用推理术语来讲,就是不可能有变格元素,一定是本格手法,所以观众猜一下究竟是怎么装神弄鬼的,真相差不多就能推出来了。
影片也有闪光点,比如服化道方面是真不错。
毕竟是以纸人为主要噱头,影片里各种纸人、符咒、灵堂、丧幡的布置都挺讲究的,有中式恐怖那味儿,至少外行看不出来什么差错,作为配乐的童谣也非常阴间,歌词隐喻性很强,但亮点也就仅限于此了。
这片在网大里水平算还不错的,剧情中规中矩,都能圆回来,但是跟对岸的《咒》相比就差太多了,跟《中邪》比也有不少差距,至少《中邪》有几个镜头是真能吓到人。
防失联,关注豆瓣/公众号:大海里的针
大家好,我是《纸人回魂》的编剧何三七,借着这次电影上线的机会,我想聊聊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
当21年年中陈昕老师拿着《纸人回魂》的过审大纲找到我时,我当即表示很喜欢她写的这个故事。
当时的大纲里虽然还没有后来的四段式结构,但已经有了很让我感兴趣的恐怖意象“纸人”以及封建迷信导致家庭悲剧的故事主题。
在决定接下剧本工作后,我立刻开始了素材的收集工作。
我收集了大量民国时代的民俗资料,明确了中式恐怖的基本方向。
纸人,冥婚,叫魂,我为故事找到了一众民俗点作为商业外壳,却始终无法找到能让自己相信并沉浸的故事内核。
为什么一手遮天的乔老爷会愚昧到相信献祭自己的女儿就能拯救自己的儿子?
为什么阿生不能像江湖侠客那样快意恩仇,直接杀死夺走自己妻子的恶霸乔安?
为什么小莲明明不爱乔安,却依然能为他先后生下乔媛媛、乔桐两个孩子?
为什么警长明明洞察了一切却只是将案件定为悬案草草结束?
......类似的为什么还有许多,身为编剧,我可以如同上帝一样安排角色的生死,却无法写下我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故事。
我突然对“中式恐怖”的定义有些恍惚了。
中式恐怖到底是什么?
仅仅就是棺材纸人,鬼怪做法吗?
我觉得没有这么简单。
我回想自己的童年时代,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大人的世界本身就是充满未知与恐惧的。
我不明白为什么葬礼时有人要扯着嗓子的虚假哭泣,不明白为什么吃饭时女人不能上桌的约定俗成,不明白同学们为什么一定要欺负村里有名的傻子,不明白婚礼闹洞房时新娘子明明满是不愿却又强挤出的笑脸。
伴随着一天天的长大,我的不明白依然是不明白,但我已经不再为这些事而困惑,因为我也已经习惯了。
我渐渐摸索出一个答案,中式恐怖不是对某样具体事物的恐惧(如西方基督教中的魔鬼),而是因恐惧逐渐习惯进而导致的麻木。
麻木,才是中式恐怖的本质,它是让所有人绝望和痛苦的根源,也是我在《纸人回魂》这个故事里最想写出来的东西。
在清末民初的百贵镇里,人人都因为害怕乔老爷背后的刘大帅而自觉接受了他一手遮天的统治,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对此感到麻木。
在所有人的视角里,乔老爷就是规则的制定者,他可以霸占小莲,逼走阿生,却没有任何人敢提出反抗,包括阿生和小莲自己。
因为他们已经习惯接受并无力改变这样的现实。
甚至连乔老爷本人也对这种现实感到麻木,在他的视角里,只有断子绝孙才可能推翻这种秩序,为了避免此事发生,即使牺牲女儿他也在所不惜。
至于警长赵全,他在人生的绝大多数时刻都只是个懦弱的警长,他目睹了小莲被抢亲和阿生被送往战场,却依然无力反抗,更没有能力妥善安排好乔桐的未来。
我开始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因为这种麻木至今也屡见不鲜。
大山里被拐卖的女子哪个不是“何小莲”?
她们的恋人“阿生”至今都找不到爱人的下落,最终只能慢慢忘记。
招摇撞骗的气功大师王林不就是上世纪90年代版的“韩季”?
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孩子每个人都是“乔媛媛”,却不一定有“乔桐”那样的弟弟。
至于“乔安”和“刘大帅”...面对这个现状,今天的我们都什么也做不了,只能麻木地接受这一切,又怎么能怪一百年前的人麻木不仁呢?
与鬼神相比,我觉得这种无法改变的麻木更让人恐怖,是我心里认为中式恐怖能够直击人心的内核。
我认真地看了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评论,许多人都提到这是一个反对封建迷信的故事。
我认为你们说的对,但是在反对封建迷信这个主题之外,我还夹杂着一点小小的私货。
我认为这个故事真正讲述的是几个麻木了一辈子的人在面对两个遭遇绝境的孩子时罕见地清醒了过来。
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他们有责任实现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的呐喊,“救救孩子!
”并为此果断地付出行动,最终守护了两个孩子二十年后得以再次相遇的温情未来,他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故事的英雄主角。
我接受大家对这个故事的一切批评,比如说故事不够恐怖,封建迷信的主题在今天有些过时,前面装神弄鬼结尾却以温情收尾,这里面有一部分原因是当下电影市场与政策的现状,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认为中式恐怖的内核从来就不应该是鬼怪。
我很喜欢一句话“我们害怕的鬼,是别人朝思暮想的人”,如果有机会能遇到逝去的亲人,我不仅不会恐惧还会感谢能让我再有与他见面的机会。
中式恐怖最让人害怕的,是面对不公与黑暗时,那一张张面无表情,麻木无言的脸庞。
每每想起,都让我不寒而栗。
PS:电影的三首配乐歌词也是我写的,都已经在网易云和QQ音乐上线,推荐大家去听《纸娃娃》的时候代入下乔媛媛的视角,会更有一番滋味。
PSS:感谢林珍钊监制与成思毅导演精彩的拍摄给了我能够在荧幕上看到这个故事的机会,感谢陈昕老师精彩的策划案,让整个故事有了出发的起点,没有你们,就没有《纸人回魂》这部电影,2022,没有遗憾,只有感恩。
片中几段插曲小调挺有意思,有的充满诡异色彩,有的不乏温情。
比如《纸娃娃》歌词,“天上的雨悄悄下,路边有个纸娃娃。
纸娃娃,纸娃娃,你为什么不回家,是不是你也没有家”。
《相依》歌词,“月照双影落西窗,今夜为你梳红妆。
一心人,不相离,生死与君相依”。
中式民俗中的纸人、棺椁、灯笼等要素应有尽有,置景、色调都可以看出来主创团队的用心,推荐一下。
民俗类恐怖悬疑电影,大有可为,大有可为。
以下剧透:剧情核心是反对封建迷信,采用的倒叙模式。
记者向纸扎铺老板娘采访二十年前乔府发生的纸人回魂事件。
揭示出乔家老爷重男轻女,误信江湖骗子鬼话,试图杀害女儿乔媛媛以拯救生病的儿子乔桐。
纸扎铺原掌柜、以及瘸子阿生叔救出媛媛,让媛媛冒充为掌柜的学徒。
乔桐无意中杀了戴面具的父亲,阿生叔杀死江湖骗子并留下来顶罪。
乔家老爷强娶了阿生叔的恋人,生下媛媛和乔桐,所以阿生叔关心媛媛,影片穿插了阿生叔与纸人恋人的冥婚。
纸扎铺掌柜、阿生叔、警长为了不给年少乔桐留下阴影,便谎称乔桐做了一场梦,还制造了纸人回魂杀人的谣言,试图用谣言来保护乔桐和匿名活着的媛媛。
影片最后揭示,纸扎铺老板娘就是媛媛,记者就是乔桐,姐弟终于相认!
私信+++qun:
国产恐怖网剧《纸人回魂》我只想说,在目前现行的审核体制下,最终能看到这样的成片,真的已经相当可以了,懂得都懂啊!
首先故事就相当的不错,通过四个章节,环环相扣,让我们一点点的了解了整个纸人鬼魂故事的真相,叙事结构巧妙,最后的真相也很棒,还是相当精彩的!
而前半段惊悚的成份也是做的相当可以,气氛,服道化也很到位,很有我们中国传统特色!
而后半段又让人看的很气愤和感动!
封建迷信真的害死人啊!
哎!
中国封建传统千年之久,真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恐怖故事,纸人回魂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真心的希望有更多像此片一样,故事精彩的中国大陆恐怖片能够拍出来让大家看到!
(虽然此片里还是没有真正的鬼,但也真的可以了)此片的成功真心不易,是现行审核体制下惊悚与故事的完美结合…制作团队太不容易了!
继续加油吧!
我个人也觉得,真的可以了,可以一看!
(纸娃娃这首歌,还是想到带感的哦!
)个人评分7分(主观影评、不喜勿喷)
1.整部电影介于恐怖片和悬疑片之间,感觉不能称之为恐怖片,虽然很少看恐怖片,但是感觉这部电影的恐怖素材还是偏旧一些,音效,光效及剧情走向,很难制造出一种恐怖的氛围。
.2.人物妆容有些出戏,眉毛,眼影,口红,都缺少了民国时期特有的质感,偏现代化了,男演员修整的眉毛和胡子.3.剧情的走向缺少悬念感,很多剧情设计的信服度也有很多欠缺。
有点类似《心迷宫》,然而缺少剧情的紧张感,三个人物视角逐步补充更多细节,使得整个事件明晰起来,但是一个人物阐述三个完整故事,剧情上的说服力稍有欠缺,悬念感也不够,基本都能才到剧情的结尾了。
.抱着国产恐怖片的心态来看的,整体恐怖的元素还是太少了!
与其叫做中式恐怖,不如说是编剧和导演联合起来给我们编造了三个故事,并且在影片播放到一半的时候就可以猜出来真假,所以最后一个故事也不需要验证了希望中式恐怖能更偏向于恐怖,而不是推理,有温情戏,但是不多——人长了嘴,是为了说话的,而不是为了编故事的,好吗?
开头也许真的恐怖(我不觉得),从中间开始的恐怖是你不爱吃的浇头,有没有也行,导演说给中国恐怖正名,但我觉得其实不需要正名,拍成推理片或许比现在更好一些,因为打了恐怖,我就真的想看恐怖的呀,导演!
我想打破观众对国产恐怖片的看法1月6号,《纸人回魂》终于上映了,当我第一次看到《纸人回魂》的剧本后,无比的激动和兴奋,一个好的剧本是会让所有创作人员有着打鸡血的创作欲望,当时我心里就埋下了一个小小的欲望,我想拍出一部打破观众对于国产恐怖片的看法,国产恐怖片并不差!
拿着剧本,组建了拍摄团队,在筹备前期,我和摄影指导以及美术指导沟通完整个剧本的调性和风格后,确立了电影以 白、红、黑、黄的四个色彩,分别对应故事里面的纸童、纸妻、纸祭、纸梦,每个故事有着不一样的情绪和氛围,我们在画面色彩上把这种氛围再往上提高。
纸童故事中基本上以做纸人,白事等故事情节为主,整体的场景布置,包括纸人等道具色彩做了与白色的搭配。
纸妻故事里面,以结婚为主,大喜事,所以红色的色彩是最合适不过,包括后面何小莲的衣服也一直是红色,扣住这个故事的色彩。
纸祭的故事是比较黑暗的,封建迷信的父亲把女儿的命拿来换儿子的命,这悲惨的命运用黑色来体现最合适了,在电影里乔家的道具、背景基本上都是以黑色为主,色调都偏冷色调,展现出乔家的黑暗和冷血。
在结尾纸梦这段故事中,真相都解开了,最后所有人都在保护孩子,人最终还是温暖的,而且有希望的,所以用了暖色调,黄色为主。
希望可以凸显一些人性善良的光辉,通过电影视听语言的表达出来。
《纸人回魂》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多的空间去表达,去创作。
从人物来讲,每个人物的关系非常清晰,人物性格各有不同,每个角色有些很多内心活动,所以在演员表演上,他们的层次会很丰富,每位演员老师都非常努力,认真揣摩每个角色的精髓。
在以前拍摄的片子里面,很多时候找不准人物,其实现在看来还剧本没有打磨好,人物没有研究明白。
有了好的故事,作为电影导演,画面的呈现是代表导演的功力,恐怖片比其他剧情片难在光影和镜头需要的设计,太过粗暴的吓人设计,观众已经早已厌倦,在我看来现在的恐怖片更多是藏,小的细节,人物微表情,道具光影的暗喻等方式来告诉观众,这里面其实就有很多的美术,镜头语言,光影的设计,我们前期做了很多的分镜和画面设计,在电影成片中基本上还算实现完成。
《纸人回魂》里面含有大量的夜戏,光影的变化,很多时候夜内的戏,我们都是白天封上黑布去拍摄,这样也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实现好这个电影。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天是拍摄开场戏,一天转了4个大场景,其中包括两个大夜戏场景,就是电影里一开始的树林和乔府,因为陈国坤老师就一天的戏份,所以一天内必须把他拍完。
拍完这个电影,对我的感触在于好的剧本是多么的无比重要,作为网络电影新生代导演的我,经历了行业最早的野蛮生长期到逐渐成熟。
我跟着这个行业在成长,感谢有网络电影的存在,感谢平台们对于网络电影的扶持,才能有我们年轻导演更多的机会。
最后想和所有观众朋友们说声谢谢,感谢你们支持《纸人回魂》这部国产恐怖片,不知道这部片子能否改变你们的看法,至少我和我的团队们一起努力过,尝试过了,这部片子我们不留遗憾!
故事方面:首先出场的老头,他在一开始雨夜等候记者陆小笙(也就是弟弟乔桐),并不是在那故弄玄虚。
而是指引着乔桐去寻找当年的真相,以及找到自己的亲生姐姐乔媛媛(南裳)。
因为他才是知道最终真相并将其隐瞒之人——警长赵全。
警长为啥多年后落魄成了个糟老头子?
在警长隐瞒真相将案件定性为纸人杀人以后,从警员的话我们可以判断出刘大帅是希望知道真相的。
但是警长为何没有告诉他?
或者说为什么军阀会这么关心这么个案件?
由此就要引出更大一条暗线——刘大帅。
(就是把阿生抓壮丁充军的那个刘大帅)实际上,刘大帅才是一切悬案的始作俑者。
在起初,刘大帅利用自己的资源一直在帮助着乔家扩大家业。
他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在日后侵吞乔家的财产。
侵吞的方式,就是下毒。
通过乔家管家之手,给乔家人在饭菜里下毒。
这也就是乔家一家子人都体弱多病,包括后面被迫嫁入乔家的小莲病死的原因。
乔老爷之所以急于延续乔家香火,原因也就在于此,他知道自己也活不了多久了。
至于乔媛媛为什么身体无恙,因为她根本没地位和乔家享用同一桌饭菜。
所以乔家包括管家集体上吊死于非命,并非纸人所为。
而是刘大帅为了得到乔家家产杀人灭口,模仿纸人杀人,灭掉了剩下的人。
乔家主人乔安为什么这么迷信,原因就在于此。
他将自己以及妻子,儿子的病因都归于自己的坏事做尽,遭到了报应。
所以他才打心里相信着鬼神可以救自己的儿子(就这么个能被神棍和管家耍的团团转的人,不会真有人相信他能在民国这么个乱世凭着本事经商致富吧?
)最后在故事上,第一个故事是刘三编的,第二个故事是阿生编的,第三个是南裳编的。
为什么会有前三个藏着猫腻的故事。
实际上,所有人都是为了保护两个孩子。
这个升华,真不尬。
真实故事的时间线:小莲被迫嫁入乔家,阿生被刘大帅抓去充当壮丁——小莲在乔家生下乔媛媛与乔桐姐弟二人后,因韩大帅下毒再加上心病,郁郁而终——乔桐身患重病,乔安命管家找来韩大师为乔桐驱邪。
为了延续香火,决定祭献乔媛媛——管家找上纸扎店老板,令其为韩媛媛制作纸人。
老板与阿生得知乔媛媛有危险——祭祀仪式上,老板与阿生破坏仪式,将韩媛媛救出,韩媛媛因为担心弟弟又返回乔家——乔家给未死的韩媛媛置办葬礼,阿生大闹出殡现场,阿莲的纸人被韩大师毁坏——墓地中,乔安与韩大师举行杀害韩媛媛仪式,阿生与老板出面营救被制服。
乔桐为救姐姐,混乱中杀死父亲乔安。
阿生杀死韩大师清除目击者,老板救走乔媛媛。
随后赶到的警察局长赵全将乔桐带走,得知真相的赵全决定隐瞒真相——多年后,已经成为记者的乔桐前来浮水镇调查纸人杀人事件,在赵全的指引下,乔桐与乔媛媛姐弟二人重新团聚。
细节方面:就简单说几点。
在第二个关于阿生叔的故事转场时,女纸人在出现南笙的身后。
预示着此故事的主角。
阿生叔推着小莲上街时,画面四周被白绫所包围,预示着随后偶遇女儿乔媛媛的葬礼,小莲的死亡。
小莲画中的诗句“此情只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源自李商隐的《锦瑟》嘛。
这首诗的来头其实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有人说是李商隐写给当时令狐楚家一个侍女的,有人说是睹物思人,悼念去世妻子王氏的。
但不管是侍女还是妻子,都无比贴切于小莲的身份。
其被迫嫁入乔家的待遇,就如同侍女。
而其一直在心中,都把自己当作是阿生未过门的妻子。
同时还有小莲的离别时“晓看天色暮看云”。
唐伯虎的《一剪梅》。
借用天色和云,强调空间感无情地拉开二人的距离。
在电影中,更是生死两隔。
诗词前后衔接,故事环形结构这些。
可以品,都可以细细的品。
真的,蛮惊喜的。
本来就像图个乐看看,实在是没想到。
这片子里面藏着这么多暗线。
网大真要崛起了?
至少从《纸人回魂》里我看到了希望。
四分给网大电影,一分给未来希望。
把真相隐藏在纸人回魂杀人的传说中。
前半部哈人,后半部分开始解密。前面氛围营造的还不错,但是后面解密时间过长了
居然很用心!
还行吧
这故事一不小心又踩入了姐弟情的狗血剧情里了
陈紫函演韩东的姐姐,妆造俩人像亲姐弟真不错这选角。老戏骨演技也在线的。剧情设定复仇路,借着封建迷信装神弄鬼复仇的。总评:是会【开1.5倍速+不会看第二遍】的剧。
作为网络电影,难得故事讲得有条理,很完整,通过四段故事,打通剧情,虽然演到第三个故事的时候,就能猜的7788了,但还是有细节被反转到的。编剧的逻辑还是在线的。这个作品比很多国内院线电影要有水准的多的多的多,但跟湾湾那边的恐怖片比,还是不在一个等级上。还有一个点就是这个剧本很像剧本杀的那种本子....整个电影的故事逻辑也很像剧本杀...
不要对国产恐怖片抱有期待~很无聊老套,打着悬疑的伪煽情亲情片算了。
早知道不会有鬼,所以必然又是一场推理游戏。从小乔桐第一次出场已经猜到了咄咄逼人的男主身份,但是真相昭然若揭还要给女主安排个掏枪的场景也太做作了,可以说男女主一个在追寻真相一个在掩藏真相的过程中表演和角色本身都很浮夸。尽管背负上弑父的罪恶,影片却少见罪恶感的折磨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反而更多的渲染小莲国生的爱情故事,现代年轻人已经不好这口了。警察的出现算是一个反转,可是大背景实在是太模糊了。关于纸人的历史和手艺人的故事其实可以再多一些,营造出浓厚的国人熟悉而又敬而远之的殡葬民俗氛围,而非乱七八糟的符纸铜铃阵法等元素堆砌。墓地和歌谣很有八九十年代的港恐风,出现次数多了也就腻了。
纯靠回忆叙事,但纸人真TM挺吓人。
怎么说呢,其实电影毛病也不少,节奏略赶,情节点过渡不太到位。不过又转头一想,作为国产恐怖片无真鬼的前提下,电影又很用心地讲了一个民间传闻诡异的惊悚故事,反转和结构也在靠拢国外经典电影,上面所说的那些毛病确实在时长和网大的限制下所存在,以及电影真真实实地想拍得恐怖了(虽然也没怎么吓到),放在国内也是领先一大半的,结局见仁见智吧,确实也有感动的点,要是预算多一点拍得更流畅细致放院线,我觉得还是很有可能大爆的
编剧是写剧本杀的吧,这像是看一群演员打了个本。
02-60.装神弄鬼,太做作了。看一半看不下去。都是标准套路,罗生门讲故事,前面吓吓人【好一点的就加点所谓民俗】,到最后逆转成没有鬼全是人在搞事情。乍一看好像还可以,细想想,如果最后真相是这个,那前面装神弄鬼在干嘛?根本没道理,有这个时间,看点好的吧。
剧情的推进逻辑薄弱的让人很无奈,一见面就倒豆子一骨碌全说了。但,还是可以一看的。
国产恐怖片的出路已经明了,那就是悬疑推理片。故事完整不破碎,演员演技不拉垮,反转真相合情合理。在广电的审核制度下,能做到这个地步,还要什么自行车?
咱就说纸人真的好吓人啊!我还没有看过这种专门以纸人为元素的恐怖电影,配乐真的好用心啊,为电影剧情增添了色彩,更加加深了恐怖的氛围,电影的小道具也很重要,就像那个面具,看着就瘆得慌。
诈骗 根本不是恐怖片原来是个重男轻女的片
挺惊艳的吖,开场阴乐就吸引人了,纸人镜头有氛围,整体剧情也很完整,特别几首阴乐都不错,很有纸嫁衣的感觉
原来是部悬疑片
不错的民俗走近科学,而且结尾给我狠狠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