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好美,小鸟好可爱。
影片主人公布鲁是一只不会飞的鹦鹉,它一直满足于自己可以走来走去,但在冒险过程中,他也慢慢明白了“自由飞翔”的含义——作为一只鸟儿,就应该在蓝天翱翔,接受风雨雷电的洗礼。
温室中的花朵永远也不会知道生在自然中的美妙感觉。
当你看到布鲁终于在爱情的力量激励下勇敢伸出翅膀,展翅飞翔救下了恋人时,想必也会像他一样能感受到蓝天碧海的惬意和自由的轻松无碍。
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在那一刻都会相信:美好的梦想就是我们最有力的翅膀!
《里约大冒险》这部动画片在创意和技术上并无太大突破,但精彩程度却吸引了相当多的眼球,关键就在于它抓住了充满特色和吸引力的主题:巴西的热带风情,奔放的森巴舞,以及自由飞行的快乐。
在展现巴西的风光方面,《里约大冒险》虽然着力渲染,但无奈它是动画片,毕竟比不上国家地理那震慑心扉的美丽。
不过其中的风光足以打动人心。
本片真正打动我的还是后面两点。
一是激情四射的狂欢节和奔放的森巴舞。
在狂欢节的气氛中,你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所有人都是发自心底的,沉醉其中的,彻底的,伴随着动感的韵律在舞动,向每一个人分享自己欢愉的心情和热切的思绪,以及自由展现自己快乐的舞姿,而不是规定好的束缚动作。
这样纯粹的情绪,在中国是多么难以寻觅。
《里约大冒险》在这一点上的成功来源于插曲和背景音乐的选择,那一首首插曲无一不让人有加入人群中的冲动,配上鲜活的动画形象的精彩表演,几乎没有人会不受感染。
本片另一方面的感染力大概来自于自由飞翔的快乐,这一方面和我的个人体验也有关系。
《阿凡达》和《驯龙高手》都浓墨重彩的展现了飞翔的快感,表达了人类自古以来对飞行的渴望。
但对于没有过类似体验的那时的我来说,这最多只是不同凡响的视觉冲击。
直到最近我在瑞士跳了一次滑翔伞,那真是难以名状的体验。
身处几百米的高空,身后依旧是蓝天和白云,脚下便是苍翠的大地河山,没有任何隔离,耳边只有呼呼的风声,你可以尽可能的自由飞翔。
身后的教练说:“Now you know why birds are always happy and singing.” 在那一刻,这句话是多么的真切和动人。
而《里约大冒险》的主角是作为鸟类的蓝金刚鹦鹉,它们自然不能放过展现飞翔的机会。
这一次,我是深深的被感动到了,自由飞翔是多么纯粹的快乐,多么的令人向往。
这部动画让我对巴西这个奔放和快乐的拉丁国度又多了几分神往,无论是雄伟的基督巨像,还是神秘的亚马逊丛林,在这样的锦绣河山里,还有热烈奔放的舞蹈,与风情万种的拉丁美女帅哥,一定更赛过我所钟爱的葡萄牙。
有了这样的亮点,剧情简单点又何妨?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传说中的4D电影,在传说中的4D电影院——CGV星星影城。
所谓4D总体来说就是随着两只鸟的摸爬滚打,所有的椅子一直在跟着晃,看完我有点晕车;间或耳边的喷气,迎面的水雾,营造了很热闹的氛围,加一点点小惊悚。
不过也要感谢这份热闹,否则我一定会睡着——因为这分明就是一个很没有营养的故事,两只鸟在逃难的路上患难见真情,莫名其妙的弥合了理念上的巨大差异,没有悬念的双双堕入爱河,好吧也许两只鸟的恋情比较简单,不需要考虑双方的家庭背景收入水平有房没房,但除了3D4D的概念,真的不知道这个片子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之处,何以在豆瓣会有这么高的评分。
就算是沾了“愤怒的小鸟”的边,顶多混个形似,难道我现在做一个水果的片子,也会就着“水果忍者”火起来么?
记得阿凡达上映的时候,有个朋友问“这片子为什么不排成6D的”,果然现在4D了,离6D又近了一步。
啊哈,在写这个评论的时候,已经看了三遍【RIO】,下全了所有的原声音乐,包括OST里没有的will.i.am的Drop It Low(还记得胖胖的派卓在电车上话说自己最会搞气氛么?
)一句话,姐就是爱这么欢乐的片儿啊!!!!!
是的,2009年之后,全世界流行的就是宅男配御姐,正太爱女王。
布鲁和珠儿就是介么个配对,更何况全世界就它们俩了,唯一幸亏于世的两只蓝金刚鹦鹉。
与全世界所有的nerd一样,布鲁缺乏所有的生物本能,不爱吃谷子,刷牙洗脸喜欢棉花糖奶茶和松饼,热爱自己的插销笼子和笼子里的小铃铛,除了抠鼻子的恶趣味之外,偶尔在浴缸里尿尿,一只蜘蛛在背上就哆嗦的直乍毛,更要命的是它不会飞。。
(但是侧位停车和滑板哥们儿却玩儿的不错)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个热爱自由的丛林sexy bomb,这样儿的爷们儿你会要么?
对珠儿来说这一切的开始就是个噩梦,但是鸟贩子的一条铁链子让它们只能outside inside的左右脚在地面狂奔。
于是宅男布鲁走出了笼门儿,遇到了情圣拉法耶(乌鸦哥),学着去夜店(事实证明在鸟界,bossa nova和hiphop都比say u say me好使..),学着泡妞,学着告诉你眼里的女孩儿,你现在的感受,并试着去飞。
当然最后的结尾不能放过知识也是力量这个卖点,布鲁小case的打开机舱门,红胖子派卓振臂一呼freedom的时候,我和姐们都笑喷了,这是很少中国人懂的笑点,当然如果你看过勇敢的心,如果你知道马丁路德金。
不用想布鲁也会跳下去和珠儿在一起,不用想也知道布鲁一定会打开翅膀。
可是他飞起来的时候我就悲伤了,这是迟了十五年的成长,这是迟了十五年将到来的离别与别人不同的是,我到是很庆幸导演及时刹住了小忧愁的车,这是在巴西,这是在RIO,阳光会蒸发掉眼泪,我们要抓紧欢乐的走起来,去趴体,去桑巴!就像金裤衩流口水有着电动马达臀的斗牛犬哥,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上来的,但是我死都不会下去了!
一直是奔着杰西小卷毛儿的配音萌点去看,但是安妮海瑟薇的铿锵大嗓门儿,甚至是will.i.am和joxx都无敌萌倒我,我相信所有长期被好莱坞电影熏陶和美剧浸淫的小盆友们都会无比赞同我的观点!
P.S:1.俗套但是剧本丰满的爱情喜剧动画片儿,这季度最佳观影体验,没有之一。
2.如果你萌社交网络,如果你萌生活大爆炸,真的,去吧,绝不失望3.will.i.am和joxx,你们何止是音乐界的大拿,现在简直也是声优界的了。。。
热泪4.珠儿抢救噎住的布鲁的时候,拉法耶和尼克(小黄鸟)绝对是亮点,那句“yep,that is my boy"...hahahaha,乌鸦哥绝对的亦师亦父啊5.两款预告的中文翻译比电影还好,say u say me的段落尤其比电影翻译的准确,电影版,含糊了一句词儿,不知道为什么鸟猴大战的段落还配上了荒野大镖客的音乐,awesome!!!!6.珠儿初登场,完美秒杀宅男布鲁,每次看这里都在想,何时杰西小卷毛儿和安妮海瑟薇再来一次浪漫的合作?
要真人的啊。。。
7.最后不靠谱一下,我能在续集里期待谢耳朵的献声么。。。
LOL
其实,一开始想去看这个电影,那是那周没有美国大片的结果(比较好的,都看过了)。
后来看到这里说这个片子好,就去看了。
看后之后,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安妮是我喜欢的演员,她配那个雌鹦鹉配得蛮好的。
那只雄鹦鹉也配得很好听,听了一半才听出是《社交网络》的男主角。
整个片子显得很热闹,但是剧情实在不怎么样。
所以我想不通为什么网上评分可以这么高。
在电影院坐我左边的女生告诉我:这个导演就是《冰河世纪》的导演。
好吧,我没事先做什么功课,尽管早几天就约好了来看原声的。
不看简介更不看影评,我只是不喜欢别人的意见在我这先留下点什么导向性,更别说先入为主了。
我喜欢《冰河世纪》一系列的三部曲。
她与我达成一致意见:那只来自远古的松鼠,用不幸告诉我们生活它就是这个屎样子,用行动告诉我们屎样子你还是得努力地吃。
这才是励志。
成功学最多不过心灵鸡汤在洗脑而已。
于是在凳子上坐下来摸着3D眼镜的时候,我就像是武装到牙齿的吃货,想着厨房的嘁哩哐啷,刀叉与心情俱飞扬。
话说,看好电影是缺乏评论的热情的。
好像吃一份美餐,你大快朵颐享受就是了,何必憋着哈喇子捏着筷子东拨拉西指点的分析人家厨师用的什么材料点的什么作料烧得什么火候出得什么心思才做出来了这么一道好菜呢?
其实,我不是在评论。
评论这玩意是需要专业的。
我不过是在回忆与女生与电影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而已。
我是吃饱了躺在太阳下叼着牙签眯了眼睛在回味儿呢。
我才懒得分析啥玩意儿。
一个让人忽视了她的衣着外貌的女生,必然是个好伴侣。
好吧,至少是个看电影的好伴侣。
这份忽略不是说没注意,而是在她面前不会想起。
可一旦分开之后你回忆起来却又得到一个统一的形象,那是一个从里到外自然而然舒适妥帖的形象——我试图尽量避免使用“和谐”这个词儿。
我希望我表达清楚了那种大家闺秀可,小家碧玉亦可的感觉。
情节就不多说了,比较简单也不想剧透。
大致算是延续了冰河系列,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表达。
如果要找点中心思想什么的——你知道这个恶习是被教育养成的,那就是:人类不是救世主救不了谁,人类也不是撒旦也毁不了谁。
人类总会在毁了自然之前,先毁了自己。
鸟儿的冒险,最终还是靠动物们自己来化险为夷,战胜邪恶。
它们需要的不是人类的伤害甚至也不是人类的爱,而仅仅是“Left me alone”——随你怎么翻译或理解。
记得这一观点:爱与飞翔,需要的是心灵的感觉而不是脑力的计算。
画面,美。
色彩饱满得像是你牵着初恋的手,走在清风徐来的小河边的心情。
光线富有质感,当一束束纷乱地照过来的时候,你仿佛感觉到3D眼镜的镜面在微微发热。
左边的女生说:看阿凡达的时候,森林里的精灵就飞在面前,你忍不住要伸手去抓它们。
我也一样,或者感觉到了鸟儿在鼻尖上飞过时气息轻微的流溢。
有那么几次,我猛然伸出手去,抓了个空。
有那么几次,我不自然地扭动肩膀,想桑巴一下。
故事的时间背景是,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
3D的场面,大的有对整个城市的俯瞰,小的有人物面部表情细微的变化,繁复而宏大的有整个城市成千上万人的狂欢节直击。
那仿佛是一股大潮,无数的人像是小虾米在里面跳跃,甚至,它们的跳法还是不同的。
而这股大潮是怎么来的?
是从一个眼神的回眸开始的。
羊肠小道轻轻一转,大海便汹涌扑面。
镜头的瞬间转换,激荡的是眼球,激起的快感。
配乐是亮点。
整部电影始终像一股顺流而下的轻快山泉,湍急而又章法不乱。
情节在音乐的变换跳动中,自然而然的起伏延伸。
这里看出来的是导演的信心:我能让观众喘不过来气,舍不得眨眼睛,一溜烟儿的顺畅下来。
很多细节的地方戛然止住,当时观众来不及仔细品味,现在结束了,你有时间了,你还是得想着我。
一个个小小的高潮来不及细细描摹,就又往前推进了。
看上去好像太过简略,其实正是恰到好处。
镜头再多些,就成了过度诠释。
这点,好像正是中国有些导演自以为拿手的地方。
比如张艺谋在黄金甲里的菊花,陈凯歌在无极里的馒头。
非要在一个单薄的故事里深深发掘出所谓的惊天动地的大道理,把人物,画面,音乐都往一个黄金做成的死角里赶。
把空荡荡的人多地方大就当大场面,臭着脸的肤浅说教就当深刻。
这真的比四娘的45°角还第一个档次。
人物角色相对单薄点。
不过,显然这不是重点。
导演不是来和我们讨论爱情的。
再说点细节性的小感想:一,我本以为那只反派的大鸟是要死了的,结果没有。
这不像有的电影,到最后不把反派搞死,是不会爽的。
“斩草要除根”这都是反派的台词,可是这样的实事却往往是正派的任务。
另外西方的电影也经常出现如下声明:在本片的拍摄过程中,没有任何一只动物受到伤害。
而我们的导演却能谈笑间显摆说,把一只立过功劳的警犬绑上真炸药给炸死,以制造所谓逼真的效果。
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这只大鸟是个过气明星,就像刚下台的官爷,你伤不起。
二,那个反派的小胖子,好像个小受啊。
那份妩媚,尽在眼波的娇羞里,身条的柔弱里。
腐女们,岂不是很有福气?
三,导演对金砖四国之一巴西的繁荣有着大手笔高视角的描绘,可是也对贫民区的孤儿表达了相应的关注。
四,我喜欢那只拿瓶盖当帽子和武器的小黄鸟。
五,里面被迫反派的巴西小猴子,组织森严,巧取豪夺,欺软怕硬很好玩。
猴王的肚子上带着一只手表,手臂上戴满了金银镯子,尽显霸气。
刚才说别人,现在我希望自己这些话也不算是对这部电影的过分吹捧或者过度诠释。
如果因为心情高兴而过了点,倒也不妨打个折来看。
毕竟看电影是去享受的,不管你左边有没有坐着一个可爱的女生。
享受了,就够了。
今天恰好是那个女生的生日。
最后就说句生日快乐,永远十八岁吧。
昨晚看过该片后,我把它列为今年不可或缺的必去影院欣赏的电影。
中影集团在引进该片时为何不把它译成《天空总动员》?
只因为“总动员”系列是皮克斯公司的专利,而该片的出品方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旗下的蓝天工作室?
个人认为,该片比之前的《冰河世纪》还要棒,和当年皮克斯出品的《海底总动员》相比,也不分伯仲,甚至有过人之处。
至少在技术上,该片有3D效果,不是伪3D,而当年的《海底总动员》就没有。
先从画面来说。
该片的3D效果有很强的纵深感。
有人反映戴眼镜看,画面会比较暗。
建议你去硬件条件较好的影院观看此片。
其实该片画面十分亮丽,绚烂。
那些色彩缤纷的鸟类,还有里约热内卢狂欢的场景,都是很亮眼的。
如果可以,建议看IMAX版本的,视觉效果会更强烈。
里面有一段,是讲布鲁和拴在一起的珠儿从高空俯冲直下,爬在人类的滑翔伞上,整个里约的海湾美景尽收眼底。
其中有个围绕耶稣像做360度旋转的镜头,3D感超逼真,感觉那张开双臂的耶稣要把手戳到银幕外。
此外,两只拟人化了的鸟坐在有轨电车车头,叮叮当当地行驶在夕阳下,路边的粉红樱花在另外两只搞情调的小鸟拨弄下纷纷飘落,配合着轻柔甜蜜的抒情歌曲,让人有心醉的感觉。
配乐方面,该片配音很精湛。
最厉害的是配合剧情,没有喧宾夺主,不曾给人突兀的感觉。
除了那个大反派,白色鹦鹉奈杰,有一段表明自己光耀过去的独唱有些脱线,其它地方的配乐都恰到好处。
时而奔放热烈的桑巴舞曲,时而深情款款的“say you,say me”,让人陶醉其中而不自知。
人物方面,虽然该片出场的人物很多,但不显紊乱,主次分明。
人类角色虽然是烘托两只蓝色金刚鹦鹉的配角,但戏份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太单薄,也不会太过抢戏。
饲养布鲁的琳达和那位呆板的鸟类学家,慢慢日久生情;搞笑的坏分子三人组,另外两个一胖一瘦的笨蛋总能生出不少笑话,来调节气氛。
鸟类方面,有已为人父的爱情专家——犀鸟拉斐尔,还有两只爱敲打边鼓的小鸟,金丝雀尼科和北美红雀派卓,它们扭动屁股跳桑巴的风情,抢了主角们不少的风头。
当然大反派白色美冠鹦鹉奈杰也很出挑,它凶残但终会被导演搞得很受虐的残样总忍不住让人发笑;还有那只爱淌口水,疯狂迷恋狂欢节,会情不自禁和着音乐扭动屁股的斗牛犬路易兹和那几只爱小偷小摸的绒猴也非常有爱。
故事情节方面,起转承合十分流畅,如行云流水般,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该片描述了人和动物的关系。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如果人爱鸟类,就不该把它们关在笼子里当宠物养,而应顺应它们的天性,让它们自由地翱翔在蓝天下。
当然,该片也借动物的视觉描述了伟大的爱情。
所以说,它不仅仅是部简单的动画片,个人感觉该片更适合情侣们一起去欣赏。
它让人们重新拾起对爱情的美好感觉。
相爱的过程难免会从不熟、冲突、到慢慢融合、直至情投意合,重要的是你要听从内心的呼唤,要勇敢,不要轻言放弃。
哎,该片中的动物仿佛比人更懂得爱情的真谛。
如果说《海底总动员》侧重于父子情的阐述,那该片就有着更深、更广的涵义,里面不仅阐述了人和动物的关系,爱情的真谛,甚至还隐隐透露出该如何教育子女。
不要把子女一直关在“笼子”里(象对待宠物那样),如果你真爱他,就应该及时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拼搏,这样他们才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最后,该片没有出现很幼稚的人和动物对话的场景。
当人在说英语时,鸟说的是鸟语;但当鸟儿们在一起时,它们会说“英文”以方便观众们观看。
哈哈···这点儿至少比早期的迪士尼动画电影要明智许多。
此外,片子结束后,还有一些小的花絮,请不要提前离场。
你会看到那只被卷入飞机涡轮的大反派鹦鹉奈杰并没有死,它被曾受它胁迫的绒猴给报复性地拍下剥光了羽毛的“裸照”。
总之,这是部老少咸宜,幽默感人,乐观向上的3D动画。
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故事内容,它都是你今年不容错过的一部极好看的电影。
或许,这部电影会让你更关注环保,更热爱小动物,更能体会到怎样去爱别人···当然,该片中浓烈的桑巴风情,也是对即将举办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的巴西最好的宣传。
呵呵,这次好莱坞免费给巴西做了一次全球推广。
估计到时,会有更多的游客奔赴这个有着无与伦比的狂欢节的南美国家游玩。
好了,我贫瘠的语言无法描绘出该片所有的美丽,如果你想自己体会一下该片的魔力,就去电影院看吧。
我已经深深爱上这部电影了。
文/加书亚美国动画,老有迪士尼和华纳的二足鼎立,新有梦工厂和皮克斯的双雄对峙。
巨人们规定了餐桌的高度,身长不够的便只能围着孩子的桌子作游戏。
尤其是今天的皮克斯,俨然电脑动画中的莎士比亚,新作一出,举世瞩目,任何其他优秀的作品和奇特的创意也在它耀眼的光辉掩映下变得暗淡下来。
长期以来,蓝天工作室扮演的正是这种巨星掩映下籍籍无名的角色。
这种状况从2009年已开始有所改变。
这一年,蓝天工作室的《冰河世纪:恐龙的黎明》取得了8.8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超过了皮克斯的《飞屋环游记》和梦工厂的《怪物大战外星人》,而且只花去了后两者一半的制作成本。
为此,2010年初时,《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瞄准动画界的大牌》的报道,向人们指出那种认为“无人能赶上皮克斯和梦工厂,蓝天工作室根本够不成威胁”的想法应该反思一下了。
在蓝天工作室最新的作品《里约大冒险》中,让人感受最深的正是这种处于上升时期的公司特有强劲势头:新鲜而数量众多的创意或许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整部影片都透出一股乐观而疯狂的劲儿,观众不知不觉便看得很嗨,最后像片中那只开始不会飞的鹦鹉那样,一飞就再也不想停下来。
光看故事你不一定能感觉到这点,尽管俗套的外壳里已包含几分不俗套的惊奇在里面。
一只名为布鲁(Blue)蓝金刚鹦鹉从小就被偷猎者从巴西的热带雨林抓到了美国,最后被一名叫琳达的女孩收留。
长期与鸟隔绝的生活使他养成了许多“宠物”特有的毛病,比如饶舌、不热爱大自然、盲目眷恋主人、只会讲文雅的笑话等等,并且让人严重鄙视的是,身为一只鸟,他居然连飞都不会!
布鲁一直带着自满地认为自己是同类中的最后一只,直到有一天,一位叫胡里奥的鸟类学家找到并告诉他,在巴西的里约还有一只蓝金刚鹦鹉,并且还是一位“她”,想要邀请布鲁前去繁殖后代。
于是,布鲁、琳达和胡里奥一行来到了里约,在那里遭遇了一伙偷猎者、一群猴子、几个朋友,当然还有那位“她”,他们一起参加了当地盛大的狂欢节,展开了一番“大冒险”。
如果说皮克斯独具人文主义的精致,梦工厂倾向于商业主义的包容,那么蓝天工作室则是两者的折中,它一直致力于调和匠心独运的巧妙创意和市场取向的大众化情感,平衡儿童化的快感刺激和成人口味的故事情趣。
这一点在《里约大冒险》中表露得也很明显。
《里约》首先是一部属于孩子的动画片。
它最直接的刺激在于一批数量众多、新颖奇特、打破常规的动画形象,在这一点上蓝天继承了迪斯尼、华纳等老派美国动画的优良传统。
无论是那只饶舌、爱臭美的鹦鹉布鲁,把偷来的手表戴在腰上(拳王金腰带?
)的猴子,或者那只张嘴口水就流一地的斗牛犬,光光这些形象本身就相当引人入胜,足以把对新奇事物敏感的观众牢牢吸引住。
故事虽然算不上新颖,在保持儿童适宜的天真纯洁的同时,又兼顾了成人的智商。
看完电影,或许你会感叹,仅仅是两只鸟之间的爱情,也讲得如此精致,波澜层层冲突转折才水到渠成。
而那只以残害鸟类为乐,成为走私犯帮凶的邪恶白鸟尼格尔,俨然便是憎恨和愤世嫉俗的化身。
这样的形象在美国动画片中是并不常见的,它呼应了《玩具总动员3》中那只由于被主人抛弃而变得残忍邪恶的大熊,为这部情感纯洁的动画片添加了几分黑色的纹理,打破了一味向观众灌输世界和平、美好、正义的脑残路线。
随着第三世界国家越来越成为好莱坞电影输出的海外市场,美国动画片也开始有意识地纳入这些国家的文化元素。
最著名的例子大概就是08年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了。
《里约大冒险》中的对桑巴、足球、里约城市景观等因素的纳入将是又一个成功的例子。
蓝天工作室拥有堪与皮克斯的Renderman相媲美的动画渲染器Renderer CGI Studio(一种通过对动漫模型着色,从而体现出色彩、质感以及光线明暗等效果,使形象更为生动的技术),靠着它和导演对不同视角、景别的灵活调度,本片中的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才如此栩栩如生,俨然一部动画版的城市风光片。
浓郁的拉丁风情、饱满的民俗氛围,不仅增加了电影的冒险色彩,而且有力地衬托了角色,避免让活泼的形象淹没在平庸的环境中。
蓝天工作室,这家从为一些娱乐节目和电影制作特效镜头起步,至今团队才200多人的小公司一贯低调、不引人注目。
而今,它开始逐渐发力了。
凭借精细的制作艺术、成熟的市场策略和对不同文化元素的成功整合,它必定会在美国动画电影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影评人张小北说,他对好的影片缺乏评价的欲望。
你坐到电影院里看了, 享受了整个过程就对了,再无其他。
对此我深以为是。
就这部电影而言,我觉得用五个字就可以评价它的好:好就一个字。
但是不能啊,看了免费电影还不想写影评?
这么一部你嘴里所谓老少咸宜的电影愣说不出个一二三?
的确如此,这是一部令你希望时间走得再慢点儿的电影,当你彻底投入其中时,你只会发自肺腑的,由心而生一种感悟:这是一部好电影。
再无其他想法。
回顾了一遭后我发现还是有些东西值得铭记:你会被简约而不简单的故事情节所打动——虽然故事内容并不复杂,却“有机”裹挟了亲情、友情、爱情元素。
敲打你窗,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你会被真正的幽默所带动——电影相较于文字语言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作为映像语言存在的,绝不是、也不应该靠一两句烂俗台词升华。
你会被大陆因拍不好而缺失的风光片所撼动——在此引用毛利评《爱情与灵药》的一段话作为阐述:“国人向来不拿手,第一不知道什么叫都市,拍几幢高楼,再来一组车载镜头已经万事大吉,足够忽悠从来没出过山沟的九斤老太啦,还想怎么样?
”具体到本片,更可见与其之差距。
在此,再引用张小北在微博上的一段话结尾:虽然法律不是挡箭牌,但总有一款适合你。
我加一句,均码电影表示压力不大。
不是说这片子本身很治愈,是上上周看了战国,被雷的外焦里嫩,看了本电影后些许恢复了一些,所以称其为疗伤片。
上周末看了这部电影,觉得这部电影剧情应该算是蛮标准或者老套的。
主角有着不同于同族的缺点或者说是特点,当遇到一个或者一群正常的族类时,各种搞笑喜剧桥段。
一个或者几个标准的坏人,为了什么名啊利的,无恶不为。
最后善恶到头终有报,仁者无敌,爱情结局。
整个片子该搞笑的搞笑,该爱的爱,该坏的坏,导演和编剧都把这部巴西宣传片的情节和亮点表现得很明白很清楚。
回想起上上周看的战国,慨叹一句,为啥天朝的编剧和导演就不能把故事说得正常点呢?
或者说是把想要说的正常的表示出来,好好的一个历史故事,非要改的面目全非,搞个啥创新亮点,弄得孙膑成为穿越脑袋着地,脸残脑也残;齐国蹦出一个奶气女将,还倾城倾国,男人见了爱,女人见了拜的。
好吧或者是我太过愚钝,完全看不出导演和编剧潜在的意思,脑内补完的不够吧。
(难道他们想表达的是搅基,潜规则或者是什么深层的社会问题?
)好吧,我这是战国的评论不是Rio的评论,全当我写了这么多是为了治愈我的雷焦伤痛和我内伤的钱包吧。
画面四颗星,剧情负二。
没什么feel
画面很唯美!剧情有力!值得一看!
恶心。
飞机上看的,打发时间还是不错的。
就那样的套路吧
看的中文版,不知道豆瓣为何评分如此之高,难道也是炒作了?
和朋友一起看的。真不错,有好几段大笑了,可能和影院环境有关吧。小俗故事,视觉效果不错。
你答应我的,要跟我一起笑傲里约~我的Geek鸟!
笑过之后,也就没再留下什么。
这应该是目前蓝天工作室最好一部了,一直活在皮克斯阴影下
彻彻底底的巴西宣传片
鸟鸟还是很可爱的,剧情跟美国人类情感剧无异:平凡人获得真爱,而且真爱是万人迷型,真他妈功利!
嘿嘿超萌小正太哦,喜欢的一塌糊涂~
感觉jamie、will.I.am和tracy的声音都和角色重合了哈哈~~去年开始爆红的jesse终于把我打动了,很精彩的表演~当然3D效果有加分
好莱坞的类型片模板,示范了如何在公路类型片基础上,衔接浪漫喜剧或者犯罪元素,如何分成几小部分分别进行,如何分裂再融合,又如何在大场面上汇集。
剧情不解
好在哪里?从头到尾就没吸引到我。。。
@西岸金逸 去年有卑鄙的我,今年有里约大冒险.
很久很久之前就想要看..看完后竟然会觉得空落.最后映像最深的是那只一直流口水的路易斯和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