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展现了生活的真实,儿女们虽然各自有自己的算计,但是也确实都面临着生活的艰难困苦,在老母亲的生日中也真心在为老母亲祝寿,希望母亲能够开心。
所以要说坏,其实也不是那种绝对的坏,还是有真心让母亲开心的心意的,只是到了付钱的时候,需要和兄弟姐妹分担的部分,就泾渭分明了。
面对孝,孔子也说色难,电影中,子女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听老人说话的人都没有,态度上有的更是没有尊重。
以至于老人后来为了引起关注,撒谎说床垫里面有百万欧元。
不由得让人心生同情。
这部电影引发了我的思考,如果一个人在周围都不认可自己的情况下,还能够很好的坚持自我吗?
回到老人所处的位置上,子女们除了在老人生日的时候,平时都没有人听她的意见,听她说话,她即使说了也会被质疑。
但是电影里,老人的认识是那么准确,见地是那么独到,那么优秀的她在面对子女们对自己的持续怀疑中,也会真实的怀疑自己,也会放弃对床垫的持续寻找,遑论普罗大众呢。
这是一个家庭寻找老母亲藏有百万欧元的旧床垫的故事。
几个靠救济的子女破天荒为老母亲把家里所有的家具全部换成了新的,才知道旧床垫中藏着母亲50多年攒下来的百万欧元。
这个消息通过媒体很快传遍全国,无数人开始寻找那个百万床垫。
床垫找到后只有600多欧元,老太太被所有人怀疑老糊涂了。
但是老太太发现找到的床垫并不是自己那个,于是拉着温顺的外孙女继续寻找,并在小孙女怀疑自己记错时大发雷霆。
最终小美女按自己的思路找到了床垫。
整个电影的基调比较平淡,像是一篇散文徐徐展开,是以小美女的视角来发展的。
我在想这个电影到底想告诉我们啥呢?
好像都是很平淡的生活,一个老人年老时的不被重视,愚蠢且相处并不愉快的儿子,对去世老伴带有一丝内疚,被认为老糊涂?
小美女眼里的父母,亲戚和姥姥的生活及关系?
人生该怎样度过的思考和困惑?
一个普通中下层民众家庭的生活?
好像都是,从小萝莉到老人各个人生阶段的片段和不堪。
也许这就是生活的底色,带有一丝悲凉。
垃圾场一段祖孙俩的对话可能点中了主题,老太太作为过来人,不会想要了解别人在想什么,因为已经说出来的就已经够糟糕了。
如果生命重来,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即使是不对的事。
生活原本无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为无聊的生活增加一点乐趣和动力。
很轻松有爱的bgm好萌好美的妹子!
前面刷过一部大盗奶奶的电影,这个奶奶很真实很可爱啊。
小流氓,掮客,小成本制作也有优秀面具啊,演员不简单。
bgm,光影,太赞这就庆祝上了,哈哈,剧情起伏很棒,走心了片尾进入旧厂房,感觉要表现英国工业的状况(凋敝),立意一下高了起来。
想我大铁西区,大辽宁,大东北。
以线带事,不受约束而行大路而绘大图,编剧导演真心赞!
一部值得看的好片子,没想到观众这么少。
表面上,是个家庭喜剧,讲寻找藏钱的床垫子。
其实电影说的一直都是生活本身的无可奈何,和床垫子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把床垫子的部分拆掉,就是活生生的日常生活。
片名[Life's a breeze]直译过来就是"生活是微风"从十几岁到八十岁,各种年龄段的种种真实的不幸。
所以电影里萝莉问了婆婆好几次,“如果生命能重来,你想怎么样?
你想成为谁?
”“你相信有地狱吗?
”婆婆的回答都是些可怕的【生活真相】电影从争论里开始,在吵闹里结束。
整部电影中,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被父母搪塞敷衍,中午只能啃面包就香蕉。
中年人没能获得体面有尊严,富裕充实的生活,只能靠啃老领救济金,彼此推诿,互相嘲笑……这样去生活。
老年人更是没人重视,被视为多余的、没用的、占着房子痴呆犯傻的“老东西”电视广播一造谣,人民群众就往前冲。
91%的人表示,,如果找到会把钱还给老太太,简直笑死,原来世界上只有9%的人保持了诚实。
每个欢乐的高潮之后都是令人尴尬的时刻。
彩票梗、生日聚会梗、上电视成名梗、萝莉成为关注中心梗……最后都留下一个生活的黑洞。。。
小萝莉就看着这群长辈因为披萨费、脱衣舞男的费用尴尬的摊手,就好像他们面对生活的时候,总是说一句"什么?你开玩笑吗?"然后指望别人来解决问题,或者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这妹子演的真好,清澈的眼睛里,蒙着一层失望的阴影。
老太太精明缄默,对这群儿女的想法心知肚明。
唯一失算,就是没想到他们能把房间给收拾了,顺便把一百万给扔了。
在找床垫的过程里,老太太展现了足智多谋的一面。
她深知人心底的贪婪,所以让傻儿子开车跟踪,也知道电视曝光后,儿女中没有人相信她,所以找小萝莉一起寻找。
两个人在垃圾场聊天,聊出了生活的真相。
“你不会想要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光是听到他们说出来的话就够糟糕了。
”是啊,这就是生活。
所以“如果能重来一次,一定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不是对的事。
”最后小萝莉把床垫找到,一家人欢乐相聚的梗,我不喜欢,我更倾向于她和奶奶两个人把这笔钱一次性痛快花光,一毛钱也不给那些把老太太当累赘的儿女!
对!
一毛钱都不给他们!
唉,不过生活就是按别人的剧本上演,谁管你喜不喜欢。
整个电影很平淡,没有高潮,要说高潮的话,应该是在最后,一直牵动人心的床垫终于出现,很妙的是最后到底有多少钱,子女们瓜分这笔钱没有表现出来。
老太太在找到床垫后说其实这里面没有一百万,我只是想你们把我说的话当回事,觉得很可悲。
人性都是贪婪自私的,不论古人今人还是外国人中国人,随着生命一步步走向终点,人越来越无能为力,所以在年轻时候快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
无意点开的电影,我承认是被电影名字吸引了,当然还有小姑娘在公车上的那半分钟,美的纯净。
家庭电影,真实的一家人,还有寡言却不失可爱的老奶奶。
平实质朴的叙述风格,参杂着几次小小的波澜,广播事件,生日新闻,以及最后圆满的结尾。
全家欢的电影,夹杂着对那个贫瘠年代的片段式展现,略显深度不足,垃圾场的人生探讨有强行拔高之嫌。
Life's a breeze生活是微风这是一部小众的爱尔兰电影家庭轻喜剧是关于一家人寻找一张藏了100万欧元床垫的故事讲述了经济困境下家庭和亲情的关系电影最后见过荒诞的垃圾场寻宝竞赛也见过锱铢必较的大人们争吵不休的小女孩坐在夜色的台阶上还是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电影大概是想表达生活虽然艰辛人心也很自私但只要多点天真和善良现实或许也没那么糟糕理解和包容之下春风化雨亦可以暖人……
虽然明白影片想表达的是什么,但是还是没有看太懂。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初中校服真好看,当然金发碧眼的小美女们也是非常的美丽。
看了许多欧洲的电影,虽然是电影但是现实应该也很接近,那就东西方文化的区别真的挺大的。
“脱衣舞”就是个美丽的例子😍(西方电影里家中派对经常上演)然而…身为皇马球迷的我,怎么总感觉萝莉女主像一个人?
终于…这是兄妹吧?
😲
兄妹?
觉得她俩像的举手🙋🙋♂️
一个蠢蛋,4个自私鬼,一个看遍了人情世故而对一切失望又寂寞的脾气古怪的老太太与金钱至上的社会一起催熟一个还保持着一定童心的小萝莉的故事。
老太太活了80年看遍人情世故,对所有儿女失望绝望,最后保留在床垫里的几十万欧元估计是她打算在人生最后时间时用来保持儿女孝心的最后手段。
可惜儿女别用用心的打扫房间下也失去了。
(当钱拿回来后老太太失去了支配权,儿女都开始争夺份额了)这场打扫卫生说是儿女为了让老太太过的更舒服,但小儿子打扫卫生是为了让自己在老太太家住着啃老时过的更舒服,另外一个儿子也是为了搬回母亲家住时提前打扫卫生,有没有人是真正想让老太太住的更舒服呢?
也许有一点,但估计别有用心和被道德绑架占据更多。
寻找的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还不忘亲兄弟明算账,可喜可贺啊!
因为惦记着没找到的钱,中间老太太估计过了10年里最豪华的生日宴。
当有人宣布找到了床垫却发现只有几百块钱时,几个儿女一起指责老太太时看的真心心寒,老太太又没求着你们找,相信有这比钱的是你们,积极寻找的是你们,最后相信电视认为没有那笔前的也是你们,最后还要指责老太太,认为丢脸的还是你们。
感情好处都是你的,坏事都是别人做的。
只有小萝莉一直陪在老太太身边寻找,可惜最后不合时宜的怀疑被老太太骂了一顿。
一个意外的想法让小萝莉最后找到了床垫,也迎来了本片最意味深长的几个镜头之一,小萝莉在天台上待了很久,我在脑中其实脑补了好多心理活动好多条不同的走线,但小萝莉最后选了最现实也最符合本片的那条线。
带回床垫,也通知所有家人。
当床垫带回后每个人都开心,也开始了新一轮的争吵。
老太太悲凉的看着几个子女在房间里争吵着瓜分属于她的钱时,小萝莉走出门坐在台阶上露出意味深长亦哭亦笑的表情时,真替她心疼。
不知道她究竟有种怎样的心理。
她是不是已经长大?
心理是不是已经足够成熟?
成熟到丢掉了童心,大到学会了属于大人的狡猾与自私。
PS:开始的小萝莉在自私家长教育下其实有点坏习惯的。
嫌弃老太太,自私的赚取着家人的钱,那时我看到了大人的影子,还好本心还是善良的。
希望别长成开始的样子,别长成那些坏坏的大人的样子。
影片中老人有五个孩子,却一直为赡养老人、平日花销而推来推去,13岁的小女孩生活在这样利害关系分明的家庭里,厌恶大人丑恶嘴脸,自己依然善良,就像那双眼睛,虽明亮清澈又有一些灰色笼罩。
影片中13岁的小女孩故事的最后,当小女孩找到床垫准备搬走时,掏出一大把钞票放到了那个人的鞋里,也许是不安,也许是可怜。
回家后外婆问在哪里找到的,小女孩却说是一直被认为什么都做不好的小儿子找到的。
平日里发生的点滴事情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是庆幸的是,她依然保有善良,没有被同化污染。
所以也就明白了为什么80多岁的外婆喜欢和10岁出头的小姑娘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天,谈人生,谈过去,都是肺腑之言。
而相比于她的五个孩子,满脑子都是金钱、利益、工作…,不但没有耐性听老母亲的话,还认为是因为老年痴呆导致记忆模糊,胡乱之言。
当确认床垫被找回,有几十万欧元的时候,他们没有反思自己对待老母亲的态度,一心扑到钱上,商讨如何分配母亲毕生的积蓄。
整个故事较平淡,但中间的小插曲及结尾的小高潮可以让观众内心有波澜,是基于对人性思考之上的。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曾猜想结局会是外婆和小女孩一起找到了床垫,外婆选择把钞票捐出去用于公益事业。
看完之后想这样的结局可能少了些母亲对亲生儿女不求回报的爱吧。
但是不是会多些教育意义?
引发观众对另一方面的思考呢?
还需要结合瑞典的人文关怀再下结论。
真的真的让你跟着剧中这一家人一起喜忧的清新电影 不明白为什么豆瓣、甚至imdb的评分会这么低
空巢老人只是希望大家把她说的话当回事。温柔一点,少些埋怨,多些陪伴与关爱。小女主好美好善良。还有就是不要乱动老人的东西,那些你以为是垃圾的废纸片在他们看来可能是充满故事的宝贝。
感觉可以讲述得更精彩。不过那就没有生活的烟火气了吧
我给这个电影打“英国”标签是不是要被揍。不过为了归类简单吧。这个电影对于现在的我已经是难以下咽的地步了。平静的纪实电影。啧。也不至于说它差。就是,没意思。让我想起阿尔•帕西诺的《曼戈霍恩》。
淡淡的就可以了
看到最后也无法去感受到片子里的亲情温暖 一个个见利忘义六亲不认的子女 那一张张丑恶的嘴脸 如同电视上找到了假床垫嫌弃里面没钱的那个人一样让人生厌 终究还是过不了信任这一关 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家人相亲相爱的家庭 虽然我们没有那几十万 但也很幸福。想爷爷奶奶了。小女孩太美 加一星。
琐碎的生活化喜剧。
1.太早洞察人情冷暖是件痛苦的事情吧,结尾最后小女主人公艾玛在思虑之后露出一抹温暖的微笑或许是导演的一丝善意,终归这是一出喜剧;2.一百万欧元引发的垃圾场观光旅游团令人忍俊不禁,城市的落败一隅在艾玛的涉足后得以窥视;3.艾玛是个善良的姑娘,让人如同她的外婆一样,希望看到她长大后的模样。
不喜欢
6.5/10,适合打发时间的爱尔兰小清新喜剧家庭片!
挺心疼老奶奶的 就像小孩子大吵大闹无非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一样。奶奶唯一一次真正的开怀大笑是和小外孙女在垃圾场上找那丢失的床垫。人老了金钱怕是没那么重要了可是孩子还没懂应该关心老人。# 找到床垫大家兴奋快乐让我觉得有点恶心 #life's breeze
一直以为瑞典电影,还在想自己听懂瑞典语了(
内核挺悲,当然,也很真实。床垫里有多少钱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床垫居然还是被她的家人们给找回来了,呵,真的不用这么真实吧?所以我自然也并不喜欢这个结局。这个老人已经如此明了人心人性了,对家中这些要蚕食她至死的所谓亲人们say no就当真那么难么?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91%的人愿意归还床垫",呵,原来愿意说真话的人还真就只有9%啊…虽然真不是我喜欢的剧情展开,但这个高分我还是得给的。
看的太生气了!什么子女啊我日。我爸就像科隆,屁事不干天天希望天上发横财住在奶奶家,盲目自信愚蠢的穷光蛋!
信任是多么重要
啥都没拍出来。以好的标准衡量算差,以差的标准衡量还凑合。
蛮有趣的故事,所谓家人,所谓利益,成年人的蝇营狗苟,年迈后的无能为力。
妹子养眼 剧情悲哀
人美心善外孙女最后一笑意味深长,人不会轻易改变
温情以下是个细思极恐的无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