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我现在还会如此有兴趣的看完一部电视剧,而且还是一部关于抗战的片子。
这部片子也没有完全摆脱国产片经常出现的情节和逻辑缺陷,但它和所有的好片一样,有那么一些吸引你的地方,让人们在观赏时忽略掉一些小小的缺陷,关注主要的故事。
能吸引我的首先是它的喜剧效果,但能让我看到最后的,还是它对葛二蛋这个平民英雄整体形象的塑造,完全不同以往。
以前讲述战争时代或军事题材的片子,总喜欢描述英雄高大全的形象;后来慢慢不再那么的绝对,比如《狼毒花》里的常发、《亮剑》里的李云龙,都是有一点点那么的匪气,性格不再单面,但英雄气概还是直冲上天的。
到了葛二蛋,一个背负血海深仇、慢慢成长起来的小混混、二流子,有点个彻底颠覆英雄形象的意思,有点个李小龙风格和成龙风格的意思。
敢作敢为、肯动脑经是葛二蛋能够树立威信、攻坚克难的性格基础;但是心存正义、胸怀坦荡更是他的成功关键和魅力所在。
他的身上也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背叛遭受了委屈。
比之常发、李云龙、周卫国那样有点铁血、高不可攀的英雄,葛二蛋更加地平民,因此观众更容易把自己带进戏里,将自己的经历对号入座,这就有了向英雄学习的基本动力。
葛二蛋和麦子人生轨迹的巨大差异,能让观众不自然地思考这样的差异,到底是由时事所逼,还是因为自身的努力,或者是领导者的教诲和影响?
这正是一部作品的优秀之处,能让观众思考多面的人性、多样的人生。
和所有的主旋律影视剧一样,葛二蛋表现出了带有阶级性的价值观,但他讲的道理都很浅显,较以前的片子更有很好的“普世性”;这也是片子创新和成功的地方。
我从来就不相信什么“普世价值”,三纲五常这样的封建价值在中国存在了2000年,那个时候看资本主义的革命,到底哪个是“普世价值”?
甭管怎样,葛二蛋都让我感觉他散发了强大的正能量,有需要学习、可以学习的地方。
正如片尾主题曲《正义之道》中所说的,“坦荡是光,有无穷的力量”,我希望自己也能够更加“胸怀坦荡”、充满阳光!
记于2013-1-12 23:14
一个支持抗日的进步村长居然为了睡寡妇公然当着全村人的面儿欺负一个妇女。。。
一个二流子在没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情况,还是给我党的事业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下就这么被塞进敌后了,动机还是为了让女人回心转意。
一个优秀的身经百战的排长干部,刚刚被捕,组织没有经过核实的情况下就扣上一顶汉奸帽子,准备派人锄奸了。
一个良家妇女都结婚生子了还心心念念惦记着葛二蛋,更重要的是还要当着麦子的面。
连娃都是葛二蛋起的名字。
一个从没有伤害过任何人甚至带着无国界教育的责任的良子,在为了爱情给我党通风报信导致亲哥哥全军覆没身首异处的情况下,战争结束,各方的人,无论主角配角都在为了利益博弈。
居然没有一个人安抚一下这个受伤的无辜的甚至有功的女人。
除了自杀别无选择。
各种势力,所有主要角色之间都靠着忽悠相互沟通。
相比之下,良子对麦子的爱,老张对麦子的兄弟情,真是这战争洪流里面的白月光。
原先因为听说是黄渤演的多以就关注了一下,后来从同学那里考过来差不多都是熬夜看的。
剧情很是不错由浅及深,矛盾凸显推动着我想继续看下去。
本来是当成喜剧看的但是看到后面就发现有点沉重了。
但是剧情越发紧凑,两兄弟之间的感情矛盾很有张力。
高虎很好地诠释了麦子这个角色,从忍到恨再到狠,随着内心的欲望转换的很好。
黄渤的二蛋嬉笑怒骂之间透着傻劲但是又蕴含着精明,把农民式的小角色那种憨厚又不失大气淋漓尽致表现出来了。
童谣的喜字装扮的太亮了,刚开始看走路样子也太丑了后来觉得也许就是适应她的角色,泼辣倔劲,大大咧咧又有一股善良。
不过比较喜欢老张的角色,正儿八经的混日子,一个字说尽人间。
胆小怕事最后又深明大义,办事的心眼也不可小看。
看透别人的喜怒哀乐,营造自己的安宁世界。
说的很多话发人深思,兄弟反目最后结果必然。。。
说的最多的是正儿八经,最后劝麦子还是那句:“兄弟,正儿八经的噻。
”有情有义!
结果字数超了!
恁娘…手机打个字容易么我。。
全程印象深刻的几个点儿:1.麦子在追求自我生存的奋斗中,受不了不良刺激,进而持续偏离公共价值观走向灭亡。
这种角色属于三国杀中的内奸型,赢则赢的摧枯拉朽,输则输的众判亲离,贱命一条,相当伤不起。
参考该游戏内奸胜率,这大概就是条不归路。
2. 葛二蛋有集做梦都梦到自己做梦有没有!。。
好时髦的梦。。
3. 剧集最后,镜头以麦子第一视角让观众直面二蛋同学的责问,能给观众强烈自我检讨感。。
很是可以。
记得玩儿怪物猎人战胜大海龙拯救村子后,游戏以第一视角让我直面村民对我的感激赞美:3D的第一人称长镜头视觉效果直接教我开心激动到爆!!
行了,正儿八经的发个短评下次…
【葛二蛋】就挺轻松诙谐的抗战剧男主,机灵,命好且混蛋,背负着为全村人报仇的责任,后来发现内奸是自己的爹,也是在亲情和正义之间做了很难的斗争吧。
【麦子】很有能力,有心计也有义气,他救了葛二蛋很多次,甚至在后面我认为他要杀葛二蛋的时候,他也没杀。
但他的心太小,只容得下小街镇。
他的心太小,在晓得秀玲喜欢葛二蛋的时候就与兄弟产生了隔阂。
他狠辣,杀死自己老丈人,杀死自己的妹妹(麦子说过他杀死了自己亲妹妹,但我觉得他和苗子应该没有血缘关系吧)。
【苗子】很善良,一开始只是一个傻乎乎只会抹眼泪的小叫花子,后来却是她拿枪指着自己,逼迫老周出兵打鬼子救被埋伏的葛二蛋和麦子,是她违抗老周的命令,念及情分没有杀了麦子,死在麦子手中。
【良子】是一个善良漂亮的日本女人,不愿老鼠被杀,办教室教学生;是日本长官唯一的亲人,吉田最爱的妹妹,可以答应她一切,除了爱上中国人;是被麦子利用的可怜人,麦子接近她只是为了自保,利用她的善良保护葛二蛋保护自己,最后抛弃她;是战争的牺牲品,可是被杀害的善良的中国人是何其无辜呢?
或许他们生前还没有良子幸福。
【葛财旺】我看到良民嘉奖簿上写着这个名字的时候,还以为要有新的人物出场了。
这也是个可悲可恨的可怜人,他没有想到他向日本人卖一个消息会招来灭村之灾,他低估了日本人的残忍。
此后他无时无刻不在遭受内心的谴责,他做很多苦工,被打被骂,这是他应得的报应,全村150多人在看着他,他念叨着“要有一个说法”。
在他活下去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支撑着他,在他儿子讽刺他“老子给日本人做事,儿子也给日本人做事,我以后生了个儿子,让他也给日本人做事”的时候,在他被自己儿子看不起被自己儿子仇视的时候,他的内心经历了什么?
最后为了打鬼子被炸死,也算是给了乡亲们、给了儿子一个说法了。
(知道这个人物是尚铁龙先生演的之后,又去回顾了他在《闯关东》中饰演的张垛爷张得本,老先生演的人物总是能让人心里发酸)
另类版本的《士兵突击》,当年的《士兵突击》里面,我的心得就是每个人都有成才的一面也有许三多的一面。
《士兵突击》是放在当代军旅生活中的励志片,这个片子是放在日本侵华中后期的背景下的小人物的生活视角。
剧中没有从民族和政客的角度剖析战争和政治,而是从小人物的生存观和价值观的角度给了我们做了一个生存和成长的诉说。
在多方势力下如何生存和成长过来的故事,多方势力:鬼子——强权统治者、二鬼子——强权鹰犬。
鬼子是名义上的当权者,和当年元朝的蒙古族,清朝的八旗的身份有类似的地方,而且在当时国际上,日本确实也是中华民国的占领国,享有占领国的低位;而二鬼子这个群体,在历史的过去永远会有很多人,将来也不会很少,那些善于投机钻营的人,总会找到大树来经营自己的未来的;八路——革命势力、民兵——革命者的基层。
八路是后来的合法政府,当然他们在革命的时候也不能保证自己就能生存岛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支撑他们的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那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革命纲领,其实也不过是拉虎皮扯大旗,成功了狗屁也是道理,失败了什么道理都是狗屁,不过这股革命势力还是找到如何建立自己势力并强大自我的有效方式,也许这不光是能力高低的问题,也是正义与否的问题;民兵其实下文中的自警队没什么区别,关键在于他们的政治属性,是八路发展扩大自己影响力和兵源的人群,而且做大了做强了完全可以改变成为正式编制的军队,民兵与地方自保武装势力的区别在于,有政治纲领、有政治目标、有政治群体,这样的群体就是党派,就不是单纯的和社会性质组织了,虽然党的意思就是黑社会,有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有政治土壤的政治纲领和目标,再加上成功的政治、军事、宣传工作的人才,那么后来的合法政府自然会出来。
村民——税收缴纳者、村长——纳税者代表、自警队——地方安保势力;村名作为纳税者,在那个朝代都躲不开的,鬼子当朝,国名党当朝、或者什么党当朝,都要纳税,目前某国也是全世界税收最高的国家之一,对于他们来说向谁纳税都没什么区别,只要自己不饿死就行了,对于村名的管理,好说好商量有时候反而是不行的,大棒和胡萝卜的政策反而让他们很舒服;村长是本身是有身份的双重性的,既是纳税者又是收税者,如何在从普通的纳税者身份中发展生产、获得盈余、积累声望跻身成为乡绅或者村长,变成村长,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村长可以作为新兴资本阶级的代表;而自警队,其实和村长身份差不多,不过他们得权的方式多不是正道来得,而是仗着能打能抗而形成另一方势力,可以作为独立武装力量代表而存在;以上多方多方的势力纠结下,生存与发展,恩怨与情仇,爱情与友情,忠诚于背叛,静下心来分析,视乎没有什么革命口号,没有谁好谁坏,没有谁对谁错,但是历史是成王败寇的文字,据说后来的剧情麦子作为一方势力而几乎转换为正义之师,但是因为私欲而没有成型,还是沦落为人民的敌人,而最后的一集说二蛋加入了共产党,算是加入了一个带有政府道德观的立场吧。
二蛋和麦子不过是很典型的两个人拿出来做为故事的主线,看到他们,我又回到了对成才和许三多的的回忆中了。
其实观影的思路:看什么题材不重要,但是不光看热闹,是看点小聪明,看点小门道,能看出点智慧就更好了……其实多一些没有政治烙印和政府道德立场的片子,才是最接地气、合人性的片子,为了获得广电通过,尽量少一点政治立场也好。
关注下二蛋和麦子的成长历程吧,看看能不能看到自己些什么;人生不过黄粱一梦而已,谁知道自己的解决如何?
不识庐山,只缘山中……
麦子是个悲剧,过于自我的性格,是自我,不是自私,导致了他最后的悲剧。
当然他最初不是这样的,最初的麦子还是很天真很开朗的,他从李秀玲开始,逐渐变得十分自我,到最后的惨死,一步步都有着身边的因素在推动着他。
其实麦子做的事情并不少,刚开始带伤养全家,为了救苗子以及不让赌场老板告发只能当二鬼子,冒死送铁棍救八路越狱,为了救葛二蛋杀死查五爷的心腹(自警队叔侄),为了救葛二蛋在庙里杀鬼子,良子拿枪指着葛二蛋时打晕良子,以为八路要枪决葛二蛋时亲自带人去救,到最后将葛二蛋从悬崖上拉上来。
算一算,其实麦子对葛二蛋做的事情也不少了,但是偏偏葛二蛋从来不领情,他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而且还天天歧视麦子的身份,浑然忘记了他的命是麦子靠这个二鬼子的身份一次次救下了的。
还有李秀玲,都结了婚还天天念叨葛二蛋,瞒着麦子和葛二蛋干一些让麦子掉脑袋的事情,甚至儿子名字都让葛二蛋取。
感觉编剧是刻意把当时的女子描写的特别饥渴,除了苗子,剩下的三个,李秀玲、孟喜子、良子,凡是和一个男人接触久了必然会喜欢他。
尤其是孟喜子,和葛二蛋接触了一段时间,基本上都快忘记刘排长了。
葛二蛋其实比麦子好不到那里,除了事事有麦子的关照以外,办事情什么的只不过有着出奇好的运气而已。
剧里面太多了,举一个最突出对比的,麦子探老周家被发现,而葛二蛋绝对没问题,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主角光环?
另外,葛二蛋其实也很自私。
麦子关心的是自己的地位,而葛二蛋关心的是功名而已。
其实道理一样,只是两个人站得起点不同,决定了麦子是坏葛二蛋是好,仅此。
为了拉拢人,为了立功,葛二蛋可以去抢合作社,可以去隔壁村火并,可以冒着暴露全村牺牲全村的危险去抢日本商队,可以冒着危险去攻炮楼,可以欺骗和出卖麦子,可以置麦子于危险不顾,可以反复算计麦子。
他做的事情一点不比麦子强,只是一是他的队伍站对了,他可以堂而皇之始终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宣传自己,去指责麦子;二是他每次都可以碰到绝好的运气,次次瞎猫碰死耗。
【闲话扯的较多,但我相信你会有所得的】距离看完《民兵葛二蛋》也很久了,本来想写影评的,后来忘记了。
原因是前两天看到北大教授孔庆东对于此剧的评论言归正传葛二蛋,生性顽劣,不学无术。
从整个剧情来看,葛二蛋傻乎乎的,“寡妇门前是非多”他居然留宿寡妇家里,可见他行为十分的无知与浅薄。
还有赖着喜子家不走等等。
对于麦子的一次又一次的背叛,二蛋依然相信他。
又是“傻”。
还有二蛋为何在名族义之前挺身而出。
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平时看他行为举止一点素质没有,出口脏话,关于“好的”一面似乎就没有。
哎!
万一遇到什么大事,比如母亲生病了,他能不惜一切去爱护他母亲,待你问他为何如此行孝?
他实际也说不出来,他就知道要对他母亲好。
我曾经做了一个梦,一个黑车司机加了双倍价钱于我,我俩差点打架,边上人劝我,说那司机心黑、无素质。
后来在去县城的路上,堵车了,因为前方车祸,围观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大学生,当官的,小市民等等,但无一人帮忙,后来那司机也来围观,过了一会儿抱起地上那将死之人上了他的面包车,临走前对着人群大骂“你.妈.逼.的,一群.废.物,全是狗.日.的,看见人都不救”。
对于二蛋,很多人认为是英雄,我不然。
而我更觉得他代表了广大人民,你要问广大人民何为爱国,我相信没有多少人会说的明明白白,反正稀里糊涂的。
一旦打仗了,他们倒不像那些明白人那样思前想后,他们拿起铁锹就能打仗。
对于葛二蛋的“傻”,世人总说,傻人有傻福,但你细究你会发现,他们的人生与常人一样,之所以有福,是因为他们只往好里看,他们能看小痛苦而放大快乐,无欲无求。
又想起,这不正是我们修佛修道所必须的吗?
我们常常.鄙.视乞丐因为捡到路边的一块糖而高兴,殊不知我们拥有的再多也没能时常高兴。
在乞丐的世界里,我们同样也是可怜的。
正如二蛋身上那些不入流的东西,也正是我们苦苦所追寻的,及时行乐。
傻乎乎没有什么不好。
麦子,阴险狡诈,勇猛机智有血性 。
这是大家的看法,但多了几分贬义。
对于他的绝顶聪明,我想这是毋庸置疑的。
孔庆东认为这是中国人人性的弱点,喜欢把聪明用在“窝里斗”。
我觉得这可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认为孤儿的心理问题较于常人要多。
“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麦子孤苦伶仃必然会保护自己 ,对人心存戒备。
有时候我们往往认为强盗是不好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莫言《红高粱》里有一个强盗,他杀人无数,有一日日.本.人叫那个强盗的手下去活.剥强盗的皮,他的那个得力大将也是杀人无数,看了他老大一眼,自杀了。
后来强盗又一个平日里比较“好”的人倒是剥了他老大的皮。
近日304偷车杀婴儿的那事,又有人翻起美国的案件,同样那个偷车的小偷看到婴儿反而报警了,人们戏言“盗亦有道”。
深深思考下来,又是什么致使这些人如此?我觉得是生活,他们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贫苦的生活又使他们重新成为了动物,他们眼中只有弱肉强食,没有什么所谓的“人间正义”。
有人反问,同样的环境为什么有些人成英雄了?
他们就是“反动派”,你别为他们“伸张正义”了。
我觉得是每个人的认知与内在修养不一样致使这两种人因何分道扬镳。
但我们不能一概而否定。
你看很多小说中强盗是很讲义气的,这就是我要赞扬他们的地方。
中国古人之所以以家为重,因为战事连绵,很多人自然希望能够安定下来,特别是广大人民百姓。
很多诗歌中的战士都是厌战的。
你看看麦子极力希望保住家庭,他喜欢秀玲,想组织家庭,对于自己在战乱中唯一想保住的东西自然不惜性命。
而秀玲喜欢二蛋。
麦子有一次说二蛋一直压着自己,什么好东西都让二蛋拿去了。
我认为这是他心理方面扭曲的一种表现,他没有看到二蛋对他掏心掏肺的一面。
他信奉三个派,那还是为了自己能够保身,并不是为了加官进爵,他的妻子被日本人调.戏,他敢杀,完全可以说明他不是为了名利的。
何况过去女性受卑贱的歧视,他完全可以娶日本人的良子。
如果不是保家,后来完全可以在动乱之后带走良子,而他没有。
(孔庆东教授说良子是虚伪的,不是真的善良,这一点wo是十分反对的,对于大道理与人性的丑陋有些姑娘真是不知道的,至少我遇到过这样性格的中国女孩。
)那他又为何要趟这浑水呢?
为何不像其他百姓一样在战乱中顾好自己呢?
这又回到了他的心理问题,一个人害怕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个依靠,麦子什么都没有自然坐如针毡,况且已经走到了二鬼子这条路上,就要把它做好,以至于他所认为的稳定。
他是一条路走到黒,不知回头了。
张耀祖,深谙人情世故,并不像麦子的“雄韬武略”,也是一位“智者”,麦子参加二鬼子那天,老张就教他偷懒,杀.八路让日本人去。
曾经我兼职,一个老员工见面就教我偷懒。
别人可能认为他是不忠的,对老板不仗义。
可你细想,他不正是不喜欢这份工作吗?
张耀祖自己拿一个油灯以替二蛋挡罪,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
兄弟结仇,后患无穷,常是老张提醒麦子的话。
老张曾经自述当二鬼子以来没有杀过一个中国人,也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你也可以看出他是好人,也是一个明白人。
最后他实在忍不住麦子而去报信给二蛋,说明他心里的正能量也是十足的,在名族生死存亡之际他可能没有二蛋那样的深明大义,但他不也是一个聪明人吗?
但他身上的软弱也是有目共睹的,不欺软也怕硬,也没有什么远见,随波逐流。
干不成大事。
老张三番五次的阳奉阴违,麦子没有杀他,只是惩罚他。
这我以前说过,在一个人最无助的时候有人帮他,那么就会记住他。
再看看我们人生,记住的无非就是两种人——最爱的、最恨的。
因为曾经我们用心爱过,用心恨过。
老张这种人不正是鲁迅笔下要唤醒的中国麽?
若要自比,我觉得我是老张。
李秀玲:漂亮,贤良淑德。
之所以会看上二蛋,我觉得是欢乐,秀玲与他爹相依为命,在战乱中也没有什么欢乐,见到二蛋后被他傻乎乎的行为逗的很欢乐,再加上他志向不乏大男人气概,自然会喜欢他。
但秀玲拿捏十分有度,婚后对于二蛋的态度也是不远不近。
若我是麦子,一定感叹“得妻若此,夫复何求?
”婚前二蛋的做法我不得不说说,麦子先表现出对秀玲的喜欢,二蛋然后退出了。
“朋友妻,不可欺”虽然女的喜欢谁不说,作为男人必须要仗义,不能挖兄弟墙角。
但是,即使这样也有很多人做了,给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可能受传统思想影响,谁挖谁不仗义。
特别是那种女的无意,兄弟硬抢的那种。
(可能大部分如此硬抢)我觉得就好比兄弟得了一个好东西,如虎添翼。
我们身为兄弟的应该看好他,努力和他一样,而不是占为己有,当你思想很纯时,叫你挖墙脚你也不会干。
喜子:伶牙俐齿、不乏大丈夫气魄,她喜欢二蛋,我觉得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因恨生爱,具体就是因为,一个女人见你就烦,你还天天惹她,日常天久,她习惯了,突然有一天你不在了,她就不习惯了,她然后发现她心里有你了。
最后,你俩就成了。
对于喜儿这个角色的插入,我觉得是作者对于女性的一种赞扬,在男人的背后是有女人支持的。
巾帼是不差须眉的。
兄弟情,在这个剧里是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何为兄弟?
我也无从得知,我只知道,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我也同意孔教授对于二蛋他爹的看法,说中国这种浑浑噩噩的人太多了。
可是你们大家有没有反过来想想,他们为何如此?
有时候你想想他们又没有受到国家多少恩泽,还要交粮纳税,人民又为何要爱国?
那还不是自己管自己。
我觉得凡事有好坏,万物有阴阳。
盖棺也不一定能定论,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确定答案。
其实人真的没有好坏之分,古人说“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还有一个也是不得不说,二蛋说要替村人报仇,可是奸细就是他爹。
自古忠、孝两难相全,此剧的处理方法简单易行,他爹去杀鬼子以殉国、以悔过。
回过头来想,这也是每个人所要经历的。
也好比人自身体内善与恶的斗争,“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这是对人生种种经历的反思,杀身以成仁啊!
开头结尾都一个场景就是赌局,很多人都说人生是个赌局,有的人看它是一个垫脚石,而有的人却一输再输成为了自己的墓穴。
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赌博,一定要有目标方向,同志啊!
差点忘记了还有一个主角苗子的插入,也不必需要乡亲的身份出现,但加上了十分妙啊。
深深想来也是缘分啊,失而复得,可惜故人以变,自己人杀了自己人。
可见命运的无常、复杂多变,一生也不知遇到何人、又将与何人何时分别。
在自己短暂的生命里要珍惜每一个人啊。
纵观下来,你会发现这个电视剧不正是描述的广大人民群众吗?
老张:明哲保身的一类人,不与天、地、人斗。
(很多人看破了,自暴自弃的那种 )二蛋:自得其乐的一类人,但对于大事或受启发还是有所作为的。
(大多数的可造之才)麦子:安身立命,万事只为了自己。
(个人主义,相信自己)这三类人都是“保家卫国”以“保家”为主的,对于“舍家为国”的代表老周反而没有过多描写。
这也正切合了题目《民兵葛二蛋》,民兵,非正规军,二蛋,一听便知是小人物。
也是这些小人物才能引起人心的共振,因为大家或许彼此经历过。
时代不同,所演绎的故事也不同,但你一定会发现无论何时,人都是一样的。
通过了解别人的得失与人性的弱点等等,我认为在每个读者的人生道路上会起着一个顺风顺水的作用的。
我没有专家那种大度观世界的风范,但我想作者一方面的目的应该是让我们认识小人物的爱恨情仇、坎坷人生,从而认识自己。
同样的东西,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我现在能记起的就这么多,欢迎讨论莎拉一派 QQ:8372332572013.03.10
《民兵葛二蛋》是一部值得花时间看的电视剧,朋友推荐多次,因忙一直没有时间理会,直到近期才终于腾出时间来观看。
结论:虽然需花出大量时间看,但是不亏。
在观看时我开怀大笑,从始至终……。
没有任何一部剧能让我如此开心,难怪朋友不厌其烦地推荐这部剧,果不其然。
工作节奏紧张的人,很需要这样的电视剧来调节情绪、心态,同时换换脑筋。
在当今紧张节奏的现代化社会,急需这类电视剧来缓解高压气氛,拉平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以往的国产抗日影视基本在讲一件事情,我们军队的战斗力无比牛逼,按照我们的实力完全可以反攻占领东京,拯救世界,至于最后为什么被弱爆了的傻逼日本打了八年,编剧表示,我们也不是很清楚。
看了这么多部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二蛋》唯一一部很少有那些做作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的宣言,如果没有结局那个党的宣誓,总体来说这部电视剧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特别是最后一集的最后二十分钟,二蛋与麦子的对话瞬间将整部戏升华,同时也告诉了观众,虽然乍一看讲的是抗日,但其实故事的主线跟日本人一点关系也没有!
只不过是借着抗日的幌子来对人性进行解读!
编剧和拍摄选用的手法甚是巧妙,类似于当初《士兵突击》一样,借着军旅反应人性一样!
如果吹毛求疵的非要找出点什么大方向上的毛病来,就是在整部戏的布局上,代表二鬼子和他自己的麦子死了,代表国民党的苗子死了,代表八路军共产党的二蛋光荣的活着!
一句话:又是用魔鬼来证明天使存在的典型俗套。
不过戏里还是突破以往的屏障,比较大胆的采用了新的历史视角来拍摄当初抗日情节。
细心的人会发现,影片虽然告诉我们八路是以游击战为主,但是同样又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国军才是正面战场上的主力军队!
也告诉了我们当初的日本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三五十个日本人带领着二三百人的二鬼子队伍进行镇压革命行动!
也是,如果中国人当时齐心协力的话,我想现在的导演和编辑们就不可能把一部抗日戏拍出个三四十集的,索性导演将本该是我们八路军的智慧给了本片中的日本人,让日本人变成了聪明的阴谋家,略施小计就能让中国各派人马相互牵制,让自己坐享渔利。
看着麦子头脑精明,善于算计的时候,我时常替二蛋捏把汗,生怕傻乎乎的二蛋被麦子骗了都还在帮人家数钱,只不过到后来我明白了,二蛋,看似嘻嘻哈哈,傻了吧唧,实则大智若愚。
其实导演在第一集就告诉我们两个人谁是真正的帅才和将才,两个人赌钱时,二蛋为主,麦子为辅。
后来从解决查五一事中,我才回想起当时的细节。
麦子的聪明都是小聪明,解决不了大的问题。
而二蛋才是那个解决问题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正面的解决问题,不会像麦子那样,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对老丈人和自己的二鬼子兄弟下手!
抗日题材,本是一顶严肃的帽子,但是黄渤很好的将自己的本色出演结合了进去。
不做作,不倒牙!
还有一个“正儿八经”不错的配角。
混日子的老张“正儿八经的”不缺深明大义,虽然胆子小但是心眼不小,每一句话都是真知灼见,句句在理儿。
典型的小人物思想,一个角色演绎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看惯了英雄主义色彩,邪不压正的角色在银幕里的光辉形象,这个老张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并发自内心的欣赏和反思!
哈哈,不知道自己在这胡诌八扯了些什么,就是看完整部电视剧的一点儿小感受!
欢迎指导批评更多文章详见博客:http://jiang9toot.blog.163.com/(黄瓜的网易博客)
猛一看挺好,经不起琢磨。并且越往后情节越拼凑。
不错
花各有期,人各有命。赢还是输,过几年赢,过几年输。
黄渤演的可以,只是这种题材不感兴趣
节奏慢,有些拖
完了我开始喜欢黄渤了怎么办
为我大黄渤而看!
前十几集都很喜欢。但是,看到葛二蛋无组织无纪律攻击鬼子,导致屎蛋死了之后,我就没兴致看下去了。
重温了一下,正义之道响起瞬间泪目。。
有点喜欢黄渤了诶~
集数拖得长了点,维持在二十集左右就较好,服化道也比较粗糙,但是剧情和演员都不错,3.5星。
简直太弱智了
拍这种电视就是把观众当傻子 一星给黄渤 一星给高虎
居然评不了0颗星。。。
无聊的时候看看
是兄弟啊,正儿八经的~
我怎么一看见那个刘排长就烦呢,黄渤老样子,高虎后面演技大爆发
这是一部比谁更弱智的电视剧,把观众当傻子,当然了,这跟黄渤他们演员没关系,编剧和出品方,简直是在侮辱中国人
不好看
那个秀玲蛮长的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