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艺谋的作业》这本书里,张艺谋谈到自己拍商业片的两个原因。
第一,商业片观赏性强,也是他个人喜好。
第二,中国缺的是训练有素的商业片导演,大环境需要。
这是张艺谋自《活着》之后最清晰,也是最乐意的定位。
转型商业片,固然在摸着石头过河,应和的却是时代的节奏。
即便国内观众对于《十面埋伏》的评价呈现出两个极端,但它在国外的影响力,以及商业上的探索和突破却从未被忽视。
烂番茄和iimdb上,《十面埋伏》的评分也比国内高出许多。
影片本身的故事背景并不复杂,飞刀门和官府的对立完全服务于三角恋。
极少的台词又多是恋爱抒情,并没有什么跨语境的理解障碍。
台词少,空出来的信息空间都被场面补足。
商业片的大制作,加上武打的元素,国人喜欢,外人也乐于接受。
竹林一场戏,加上小妹洗澡一场戏,让人无法不联想李安的《卧虎藏龙》。
只不过张艺谋有他新的心思。
金城武将老鼠绑在刀上,逐渐接近小妹;以及竹子斜插在地上,困住二人的桥段,较之《卧虎藏龙》,都能看出张艺谋的小聪明。
国内观众不买账,大概还是因为故事太薄。
剔除场面之后,这部片子饱受诟病也就不足为奇。
而这一点,翻译之后加上画面的冲击,在国外便也不成其为大问题了。
大家在纠结国师为何“堕落”,张艺谋说自己要追求浅薄。
弄到最后,不知道是公众的期待错了,还是张艺谋从来都没变过。
张艺谋评价自己的时候,用了一个词:工具化。
他说: “工具不是个坏词儿,有用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深入骨髓的价值感”。
这一代人的文革进行时,张艺谋做黑板报,想着如何让自己的黑板报更加醒目惹眼。
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他自发的“把村里所有的门全画上主席像”。
这和政治觉悟无关,全然是一个人在狂热时代的生存智慧。
家庭成分不好的张艺谋也是因为有用,在那个年代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后来他从摄影转向导演,同样出于生存的考虑。
虽然在摄影上张艺谋已经得到相当多的认可,但28岁才上大学的张艺谋,和同期的人相比,迫切地有种年龄上的焦虑感。
如果做摄影,在剧组一步一步熬出头,太慢了。
所以张艺谋会顺从地接受毕业分配,这是他唯一的生存道路;被分配到了广西这样偏远的地方,拍出《一个和八个》这样标新立异的片子,也是他的出头之路。
一个人在人生观形成的青少年时期,一直处于边缘的,迥异于身边人的特殊状态,很难想象他不会去努力的在人群中给自己定一个位置。
而后诸多国外的奖项证明了张艺谋的有用。
他吸引到了人群注意的目光,活着了。
在新的世纪,拍商业片成了张艺谋的有用之道。
何况他还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有了转型之作《英雄》,自然就有第二部《十面埋伏》。
抱着有用的工具思想,张艺谋不知还要如何在电影中表达自己。
拍的好的几部电影,像《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都改编自别人的小说。
他把电影做的好看就行。
即便到了现在,他也未曾停止和一些作家接洽。
好本子难寻,观众审美愈趋多元,张艺谋不知要说什么。
而《十面埋伏》无所表达,也就正常了。
我们看到小妹死了又活,活了又死。
张艺谋不睬。
故事逻辑放在一边,先拍雪景,拍花海,拍两人打斗。
好看就行。
张艺谋一直都没变过。
只不过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了,走在前面的一批人适世而为,而已。
我是来负责把分拉高的。
十年后第一次把整部片子看完,摄影满分,色彩满分,角色满分,音乐满分,剧情满分。
都满分并不代表我是脑残粉,这部片子放在当今一大堆国产烂片的环境里,绝对称得上是高水准之作。
开头章子怡的一段仙人指路呈现了了华语武侠片里面迄今为止最有想象力和创意,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都觉得叹为观止。
这其实是部武侠爱情剧,三年等待,不敌三天的陪伴,很残忍却真实。
我们也许感动于一个等待三年的人,但是另一个人三天的生死与共却能让人敢赌上一辈子的性命。
我生过病住过院,最艰难的一个月里我得到了一个人的陪伴和不离不弃,和说要照顾我一辈子的承诺,尽管如今物是人非,但那种最刻骨的感动,其实就跟小妹在竹林被围攻而关键时刻有人奋不顾身拼死解救而产生的爱其实是一样的。
最后,刘捕头的刀是为了能与小妹共死,小妹的刀不伤他,却也维护了自己的选择。
谁都执着自己的选择,并且不顾一切,结局是悲剧,只因各为其主,身不由己,也因为谁都有自己的选择,没个选择里面都有甘愿为之舍命的尊严。
章子怡的表演本片是最大的支撑,水袖舞,仙人指路,盲女戏中戏,这些都让人惊叹,真不愧为华语影后大满贯。
张艺谋也许再也不拍古装武侠了,但不是谁都能开创中国古装武侠大片的先河,国师之所以是国师,是有他的道理的
十面埋伏主要剧情是讲述了两个捕头与一个妓女之间的爱恨情仇。
首先,主演是众所周知的巨星金城武,刘德华和章子怡。
是这部电影又好像有点敷衍,比如说刘德华剧中名字就是刘捕头,金城武剧中名字就是金捕头,剧情也是跌宕起伏,全是套路。
两人为打击飞刀门,设计假装救出小妹,让小妹产生信任,岂料小妹与金捕头所化名的随风两人互生情愫,干柴烈火。
但是刘捕头对三年没见的小妹早已倾心,因此由爱生恨,决定杀掉小妹。
但是,剧情又来了个大的反转,小妹其实是反卧底,金捕头是最终的大boss。
剧中小妹在一池水中美人出浴的画面在当时已经给人大的视觉效果。
以及她击鼓跳舞等画面也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刘德华说这句话的时候,好多怨,好多恨,好多委屈,好多不甘。
可是人的感情就是这么奇怪,不是么?
爱情,没有办法用时间来衡量。
当金城武说“我是风,随处风流的风”时,或许章子怡已经春心萌动。
女孩子有时候就那么容易受到那么一点点坏坏笑容的蛊惑,更何况那坏坏的笑容,邪恶地绽放在那么英俊的面孔上。
他为她找到一池绿水,让她细细沐浴,装作已经走远,实际却驻足欣赏美女出浴。
她此番任务本就是施用美人计钓他这只小鱼,自然不会介意他的围观,心里必定还很满意他如此轻易中计。
他果然被蛊惑了,情不自禁想要亲近她。
而她,虽然一开始也如烈火般逢场作戏,却终于冷却如那一池绿水,抵制了那番亲热。
你进一步,我退一步。
爱情,就在这真真假假中悄悄萌芽。
再到那漫山遍野的烂漫花丛中,爱情便一如那野花绚烂绽放。
金城武策马采花赠佳人,章子怡含羞低头浅笑,真真是倾城倾国。
俊男美女,郎情妾意,再到两人共同击退敌人,同甘共苦,如何不教人生死相许。
章子怡动情了,独自离开,想给金城武留条生路。
然而金城武却还是跟了上来,两人再一次经历生死情劫。
被飞刀门救下之后,情节忽然急转直下,我们才知道,原来,原来,被蒙在鼓里的,只是金城武一人:刘德华原来是卧底,章子怡原来是使美人计。
观众早就已经知道金城武使的是英雄救美人,却到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被骗的只是金城武而已,另两人早就已经对此计划了然于胸。
那些生死悬之一线的场景,其实章子怡早就已经知道,她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因为飞刀门必定会出手相救。
而金城武,是真真正正甘愿为她拼出自己的生命来维护。
当一个人,在你的眼前,用他的生命来维护你的生命,这份爱,还会质疑吗?
不是说刘德华的爱比金城武少。
他冒着极大风险做卧底,也是行走在刀尖之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他这么做,也只是为的章子怡。
“仙人指路”的游戏出现了两次,一次在电影一开始的牡丹坊,一次在揭开真相后的竹林。
从这个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德华和章子怡从前也有很多的默契,有很多的回忆和快乐。
然而,爱情就是那么莫名其妙。
她知道他这三年的付出和等待。
她也感激他对她的好。
然而,她骗不了自己,那颗心,已经给了陪自己三天的人。
到这个时候,谁也不知道故事该怎样走向。
像《廊桥遗梦》那样让感情屈服于理智吗?
可惜刘德华不像《廊桥遗梦》里的那个丈夫,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她感情的背叛。
他嫉妒得发了疯。
他以为她要跟着金城武走,于是杀了她,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
能怪得了谁呢?
刘德华是爱得更自私,更想占有,可他想占有不过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真正得到。
故事的最后,两个男人在雪中血肉搏斗,场景血腥而又惨烈,决绝无望。
刘德华手里还有最后一把飞刀,若他出手,金城武必定殒命。
这时,章子怡却以自己的性命做了赌注:若刘出手,她必定拔出自己胸前的刀来救金,而这样章自己就会死掉。
刘犹豫了,他的飞刀没有出手,而章子怡却信不过他,她拔出了胸前的刀,用自己的性命去救了金城武。
刘还是深爱着章,而章却偏偏爱上了金。
爱情无法说是谁对谁错,只是在那一刻,就那样对上了眼,无论旁人如何好如何好,也不过是一厢情愿。
可怜你等了三年,可那三年里是你独自一人身陷险境,以命博情,哪比的上他和她并肩作战,共同在生死里走了个轮回;那三年里你从不曾见她,哪比得上他和她耳鬓厮磨,赠人余香。
你和她的默契,终于还是输给了时间和空间。
94年人。
印象中张导的电影第一次让我知道,还是英雄。
那是个大片的开山之作,当时的我实在是没有看懂。
于是张导开始被人黑。
各种黑。
年少的我也就开始跟着一起黑。
随后的岁月,我没有认认真真的看过一部张导的电影,但是黑还是继续。
黑嘛,最不需要的就是脑子。
上了大学,深知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偶然机会重新看了这部电影。
色彩。
摄影。
风景。
构图。
台词。
表演。
连环套的剧情。
十年前。
这些元素加起来。
实在是很棒。
我没有评价这部电影什么都好,棒只是个感受。
特别主观。
不受任何人的评价议论BB。
我真为当年中二的我感到羞羞。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在无脑黑。
险恶的竹林里,每个人都身陷重围,向往的自由只是疲倦的幻影,埋伏的追兵无穷无尽,为什么要选择和世界为敌,为什么世界要和我为敌,看得见和看不见已不重要,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这世上有两种爱情,一种给你自由,一种让我死亡。
也许它们是同时发生的,只是在看不见的平行世界。
爱情是世界的诡计,自由是世界的诱饵,而我只想和你同归于尽。
很惭愧,到现在才看了这部电影。
色彩真美——真是美,如果你去过敦煌,见过那斑斓的色彩,便知道张艺谋真是色彩大师。
金城武的古装扮相亦上佳。
只可惜拗口的台词令他的魅力减半。
他应该说“……每天我都走在这城市里,这城市里有千百万人……”诸如此类的台词,他应该纯净颓废,而不是道貌岸然,而我依然还是为了他来看这部片子。
三个演员全无化学反应。
所以,层层埋伏下爆发的爱情,在那样绝美的境况生与死的交缠之中。
竟然并不动人。
那时我相信张艺谋没有深深爱过。
他没有。
多么华丽、虚张声势、悲壮、野心勃勃……而全无灵魂的电影,当爱情也变成技术活,你得到的与失去的孰更多。
04年,我才上初中,当时是当三级片看的,看完之后有个爱好就是喜欢深情款款的叫班上的讨厌女生小妹,那个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金城武跟国际章在野地里的故事。
那个时候,好多人说烂,我年少无知,不知道为什么烂,只觉得黄,心想,或许,黄...就是烂吧,现在看来,我真是超喜欢看烂片呢。
如今看了无数韩国电影,刚刚看完群盗,觉得棒子的古装大部分除了制作精良之外故事都不怎么样,当然这跟他们那贫瘠到可怜的历史文化还是有很大关系,唯一出现的值钱字画竟然都TM是唐寅的...不是说宇宙都是你们的嘛...扯开这些,韩国电影也已经甩了我们很远了。
突发奇想便重温了这片子,现在看来,觉得还真TM好看...很多人喜欢调侃人家老谋子是张摄影,我只想说——人家摄影好关你JB事。
十面埋伏抛开音效那些不说,摄影画面应该是可以作为电影学院的教科书的。
老谋子对于商业片的看法是特别文艺的,他把电影跟戏剧融合的特别深入,所以很多地方的安排会显得特别戏剧化,戏剧化之后出现的问题就是科幻,比如突然天将大雪,怎么砍都砍不死之类的,杀个人要翻山越岭.....然后很多人说这也是烂的原因,还是买表去算了。
不过刘德华狂喊兄弟那几下跟宋丹丹核突的来一句:小妹你回来了确实很让人出戏,好像宋丹丹一出现就让人出戏...宋丹丹还是不太适合演正常的片子。
当我发现很多现在回来看这片子的人打分都不低的时候,想起近些年年的国产片,心中莫名的悲哀。
十面埋伏确实是一部好电影。
影片制作精良,画面唯美,情节层层推进,结局收获意外之感,是一部能吸引观众倾情投入的影视作品。
观影开始,影片的清丽淡雅的画面就一下吸引观众的眼球,导演大量的使用绿色这种色彩,配以梅花,牡丹,芍药等红色,整个荧幕的视觉效果是震撼人心的,这里先给点个赞!
再来说说影片剧情,编剧刚开始给人的感觉是女主是很弱势的,章子怡的表演也赋予这个角色以生命,最后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不得不说编剧是独具匠心的。
影片整体的造型设计,音乐,布景,灯光,采景都属上乘,推荐十面埋伏。
看完幕后回来补看幕后的时候“这么屌”看成片的时候“额。。。
不跳着看真的看不下去” 此片在演员和台词的选择上问题很大,金城武的选择真的非常失败,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很难融入进角色中,非常出挑,很现代的脸真的很不合适。
宋丹丹更别提了,表情很僵硬不说,关键气质上我认为驾驭不了本片的这个角色。
章在岩洞里那场的台词我真的完全听不下去,我看幕后筹备的时候emo找了不下十个业内编剧作家来提意见,其结果就这????
玩假勤奋????
很无语。
视听上声音和配乐做的很不错,这个真的要夸,但是摄影上只能说还算可以,有亮点的存在,主要集中在摄影机的运动和调度方面,把打斗拍出侠客的诗意感赵还是做出来了,但是个人不太满意竹林大战那场,因为做的并不极致,而这场要想做好就必须极致。
竹林的缠斗核心我觉得在于动与静的极致碰撞,动要快如脱兔,像风。
静要如止水,如时间凝固。
此处赵过分强调了其中的悠长的诗意性,而忽视了侠客在刀光剑影之间的快准狠,慢悠悠的,打的十分绵软。
其主要我觉得在于帧速率的选择出了问题,把运动拍的太过清晰了。
另外,在氛围营造上,无论是树林还是竹林的打斗戏,环境过于清晰并不好,一方面林中色彩和物体都非常杂乱,重点无法突出;另一方面林中自带的隐秘气质没有拍出来,整体非常平。
因此我个人觉得在早晚的密度时刻,尤其是早上,带有雾气的氛围说不定会更好。
另,但凡武侠就选竹林,真的是把胡金铨摸得秃顶了哈哈哈哈哈哈。
这个时期章子怡和老谋子的电影总是让我爱不起来。
逢场作戏背后层层阴谋又要硬拉回真感情…这样带入感会很弱不能共鸣的呀……两位帅哥!还有刘德华,你觉不觉得你这个角色简直毫无立场可言……太囧了。
小时候当三级片看,后来后悔了
老张,你还是搞摄影去吧~
为什么大陆导演拍的片子跟公益宣传片儿似的,光有特效绚丽,构图饱满,场景唯美,想教科书一样,只是编剧死了!?
十面埋伏的子怡真的惊为天人一曲舞蹈堪称完美每次看都能惊艳我无数剪辑子怡总是最出彩的
情感的推进是硬伤,后半部分节奏骤然拖拉,至于逻辑性,不提也罢
不懂评分为什么这么低
章子怡的古装好美,舞蹈是电影一大亮点,惊艳了我。都是实力派演员,剧情有点……
印象最深的就是章子怡和杨紫琼的打戏部分了
张艺谋把功夫拍成了奇技淫巧,格局不如李安的文人六艺和墨镜的生命依存,但是却也美得叹为观止,让人有丶怀疑他或许真是中国的库布里克。同样叹为观止的还有风华正茂的章子怡,相比张曼玉她多一份漂亮,相比巩俐她多一份柔弱,看着她的脸,你能清晰地感觉到这就是与地球上其他任何种族截然不同的纯粹的中国女性美。不考虑任何艺术因素,该片纯观感近乎完美。
4.5。放置在这样的视觉盛宴之中,故事层面的单薄无力是完全可以抛之脑后的。张艺谋在《十面埋伏》中以强大的美学能量超载了一切的不合理。与《英雄》一样通过色彩操纵着观众的情感,但《十面埋伏》最后落脚于情爱也就不免显得空洞,戏剧性的三角恋是对新浪潮生硬的移植。但即便如此,《十面埋伏》的华丽也足以使其在武侠电影里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动不动就撕衣服什么的,剧情更是让人无语。看完这部电影那会儿总感觉是看了部喜剧片。
章子怡的惊鸿一舞,金城武那时也很帅,挺好的。
章子怡的舞蹈非常漂亮。这电影的摄影也挺厉害的
小时候爸妈在家看过,我对章子怡的那段舞有零星的印象,只记得当时觉得美的不行。现在找回来看,的确是美。但是剧情真是扯啊啊啊啊。。2星分别给章子怡和金城武的颜值。
换掉章子怡和金城武,蜗应该可以给这个电影打4星;比《夜宴》好太多了
陳舊的情節,浮誇的對白配以色彩豐富的畫面,難看
前半部好美,(虽然林中奔跑太多,而且章似玉娇龙,金似罗小虎,逃亡,竹林也似卧虎藏龙)后半部太崩了!宋丹丹出戏,两条情感线都太空,当然尤其刘,张艺谋内心有一点大戏瘾,想拍出opera感,奈何画虎未成。
还可以吧,撇开别的不说,章子怡的舞很美,金城武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