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以女儿之名

Au nom de ma fille,以我女儿之名,Bamberski: The Kalinka Case,Kalinka

主演:丹尼尔·奥特伊,塞巴斯蒂安·科赫,玛丽-乔西·克罗兹,克里斯特尔·科尼尔,利拉-萝丝·吉尔贝蒂,艾玛·贝松,克里斯蒂安·米厄特克,塞尔日·费拉德,弗雷德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语言:法语,德语,英语年份:2016

《以女儿之名》剧照

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2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3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4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5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6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3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4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5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6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7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8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9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20

《以女儿之名》剧情介绍

以女儿之名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根据法国的一个真故事改编,1982年7月的一天,男主得知了女儿的死讯。他的女儿只有14岁了,在去世之前在德国和妈妈、继父一起度假。不过很快,她的死亡状况出现了疑点。生父为了女儿的真实死因跟法国法院和德国检察院纠缠了30年,但德国一直不肯引渡女儿的继父到法国进行审判,最后还是生父把他绑架到法国,才得以审判。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鼠来宝功夫雄狮碰触卡拉瓦乔之影咒怨2浪花男神少女侠之长生诀乌鸦的拇指百妖谱·京师篇女子的生活肖劲光大将身体深水区逃鲨战争中的爱23号灯塔第二季阿尔卡拉斯青春四十白色巨塔动物狂想曲第一季徽州女人年轻的阿迈德麻烦一家人第二季一亿日元的再见皇室家族噗哔啵~来自未来~丈夫、妻子和情人动物园送葬人摩登家庭第三季

《以女儿之名》长篇影评

 1 ) 一个人的战役

你爱自己的女儿吗?

当然!

你会为了她去战斗吗?

当然!

如果穷尽一生呢?

如果孤身一人呢?

没有人能回答这样的假设性问题,尽管我们都确认我们真的爱自己的血脉。

可生活的打磨让人无从想象,因此电影里这个真实故事,叫做女儿之名,他沉静讲述的这个父亲四十年的斗争深深打动人心。

14岁的女儿在母亲的家中意外死去,欲盖弥彰的证据都指向了继父,甚至是一起奸杀案。

然而,因为身处两个不同的国家,作为医生的继父,一边很好的隐藏了尸检证据,一边又利用关系从中阻挠,始终躲多了法律的制裁,而这个父亲用了整整四十年还原事情的真相,让恶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影片的讲述克制而冷静,没有任何的洒狗血,哭天抢地的戏剧加工,全部都是真实世界里无处呼喊的疼痛。

全片情绪最强烈的地方应该就是这个父亲在得知女儿死去的那个瞬间,可是这里没有一句台词,只是这个父亲接了电话,痛哭,在他女朋友的怀里。

然后,更多的时候,是沉默和无奈。

他在德国散发小传单,被警方制裁的时候,只是勾着背,安静的坐在走廊,安静的等待律师处理这一切。

他的父亲劝他放弃这艰难的复仇路,只是安静的坐在家庭聚会的一边,长椅上,阳光正好,没有争执,只是希望他对生活现有的一切好一点。

当女朋友离开他的时候,他也没有长篇大论,只是雨很大,只是那个女人坚决离开,没有回头。

甚至,他女儿的母亲都不能支持他的做法,但也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没有你死我活的争执,只是一次次坚持,一次次争取。

你以为这场战役里的对手,仅仅是那个凶手,是两个国家的法制?

还有没有一个人支持的孤独?

这就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

没有号角,没有硝烟,也没有流血,可是我真的为他感到疼。

真实世界里的疼都是那些说不的,那些喊不出来的,他不仅仅是在人最脆弱的地方,他也在人的铠甲上。

他在律师面前准确说出法律条文。

他在劫匪那里求得帮助。

他在最后胜利的时候,只是带了鲜花去女儿的墓地,说了句,你四十岁了,我很想你。

你爱自己的女儿吗?

你会每天都说这件事吗?

你会为她争斗吗?

你会每天宣誓吗?

我们每天平凡的生活里,都是把真切的感情,巨大的孤独和痛苦深深埋藏,然后踽踽独行。

这个电影的精彩是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更是电影人用一种真实的方式在讲述他。

我们可能不会身在故事里,我们却在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战役。

 2 ) 以女儿之名

影片根据法国的一个真故事改编,1982年7月的一天,男主得知了女儿的死讯。

他的女儿只有14岁,在去世之前在德国和妈妈、继父一起度假。

不过很快,她的死亡状况出现了疑点。

生父为了女儿的真实死因跟法国法院和德国检察院纠缠了30年,但德国一直不肯引渡女儿的继父到法国进行审判,最后还是生父把他绑架到法国,才得以审判。

父亲用了三十年的时间,花费了自己的大好时光,才将强奸女儿的恶魔绳之以法。

 3 ) 全网热议的“货拉拉事件”,让我想起了这部真事改编的良心好片

最近一则新闻震惊了很多人:“23岁女生在货拉拉车上跳窗身亡”。

生命的逝去固然可惜,而因平台缺少监控,女孩的离世几乎死无对证。

这才是人们愤怒的原因。

对女孩的父母来说,不仅要承受失去爱女,可能余生都要因那无人知晓的死亡真相饱受煎熬。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一个关于女儿离奇死亡,父亲追凶30年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

以女儿之名 (2016)8.32016 / 法国 德国 / 剧情 传记 / 文森特·贾洪 / 丹尼尔·奥特伊 塞巴斯蒂安·科赫

1974年的摩洛哥,男主安德烈原本是个事业有成的商人。

有自己的公司、相爱的妻子达妮和一对可爱的儿女。

这宁静的幸福,在科拜医生的出现后被打破了。

科拜医生是安德烈女儿卡琳卡同学的爸爸。

他在卡琳卡车祸时伸出援手,获得了安德烈一家的好感。

谁料,情场高手科拜很快俘获了达妮的心,演变成一场老套而不伦的婚外情。

发现妻子出轨的安德烈并没有大发雷霆,反而大度地表示愿意离婚,成全妻子和科拜。

达妮虽表示愿意回头,可最终还是没能抵御科拜的死缠烂打。

忍无可忍的安德烈只好出动律师,结束了这场婚姻。

离婚后,安德烈带着一双儿女在法国生活,达妮和科拜住在德国。

适逢假期,双方商量好让孩子们去德国与妈妈小聚,顺便度假。

安德烈亲自把孩子们送到机场,目送他们离开。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趟度假之旅,却成了父女俩的诀别。

不久,安德烈接到一通电话,说女儿卡琳卡意外身亡,放下电话的安德烈痛哭失声。

当他再次见到女儿,是在停尸间里。

几天前还健康活泼的女儿,现在却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安德烈抱着女儿流泪不止。

然而最蹊跷的是,女儿的死因含糊不清,没人能给安德烈一个确定的回答。

科拜认为死因可能是中暑。

一旁的达妮也附和着说那几天很热,卡琳卡一直待在游泳池。

他们甚至还强行解释,说也可能是几年前那次车祸的后遗症。

科拜说:叫卡琳卡起床的时候,就发现她已经失去意识。

身为医生的他尝试了各种急救方法,包括注射刺激她的心脏。

现在能揭开女儿死因的只有尸检报告了,安德烈等了很久,才拿到一份德文的验尸报告。

报告显示女儿手臂上有淤青,还有注射痕迹,但科拜说那是为卡琳卡注射的补铁剂。

此外,科拜承认为了抢救卡琳卡时,还施打了兴奋剂、强心剂和降血压剂。

尸检报告认为这些药物的选择相当诡异。

尸检还发现卡琳卡下体有撕裂伤,阴道内有粘液,明显是有过性行为的迹象。

但报告的结论仍说无法判定确切死亡原因。

安德烈越想越觉得有问题。

他把女儿的尸检报告拿给医学教授看,医学教授很震惊,他认为卡琳卡的性行为可能就和她的死亡有关。

他还建议安德烈忘了这份报告,因为真相很可能带给安德烈无法承受的痛苦。

愤怒的安德烈来到德国质问科拜和达妮。

为什么给女儿注射那些药物?

为什么科拜也要参与尸检?

科拜一推干净,声称自己是医生,至于注射的药物是因为急救时太慌张。

而卡琳卡的母亲还站在科拜一边,斥责安德烈无理取闹。

身为父亲的直觉告诉安德烈,科拜一定对卡琳卡犯下了不可告人的罪行。

安德烈来到德国慕尼黑中央法院,要求重新调查卡琳卡的死因。

德国检察官却说案件已经结案,以缺乏证据为由,断然拒绝。

尽管尸检已经提供那么多线索,他们就是视而不见。

安德烈不顾语言不通,站起身怒斥德国检察官:你才是那个想保护杀人犯的人。

走投无路的安德烈,只好每天在德国街头发传单揭露科拜的罪行。

他希望得到舆论的支持,扩大影响力,结果却因“扰乱公共秩序”“藐视法庭”“诽谤科拜”被警察逮捕。

为了给女儿讨回公道,公司也顾不上了,安德烈甚至开始自学法律。

科拜找来一位擅长跨国案件的律师,准备在巴黎法院跨国控告科拜。

律师建议开棺验尸,找到卡琳卡被性侵的证据。

开棺后,令人发指的是卡琳卡盆腔内的器官,以及外生殖器官都被摘除了。

盆腔内是空的,没有任何残留。

显然,这是科拜在上次尸检时,把关于强暴的证据全部销毁了。

第二次尸检也终于确定了卡琳卡的死因,因为科拜当晚给她注射的丧失意识的药剂,导致卡琳卡在昏迷中被呕吐物呛死。

之后的日子里,安德烈一直没有放弃为女儿奔走伸冤。

转眼来到1990年,此时距离卡琳卡遇害已过去8年。

要起诉科拜,需要达妮的配合调查,但执迷不悟的达妮却拒绝配合。

连调查人员都忍不住反问:为什么一个母亲会拒绝帮助调查自己女儿的死因?

尽管此时的科拜已经抛弃达妮,和一个更年轻的女人结婚生子。

可达妮仍然坚持认为科拜不是凶手,这一切只是安德烈在报复当年出轨的事。

之后,安德烈辗转多国,奔走13年之后,这起案件终于在法国正式开庭。

本来根据法律,科拜至少要被判30年。

可由于科拜生活在德国,迫于政治压力只好把刑期减半,只判了15年。

奔走十几年才换来这15年,也是来之不易。

判决是下来了,但法国判决的结果根本无法在德国生效。

而且德国不愿意引渡科拜,逞凶之日遥遥无期。

后来,安德烈听说科拜最近因强奸16岁女病患,已经在德国被捕。

开庭当天,安德烈也来旁听。

听着受害者在法庭上陈述自己的经历,也是先被注射了不明药剂,意识清醒但无法动弹的情况下遭到科拜的性侵。

安德烈仿佛看到了女儿被害当天的情景,他忍不住跑到洗手间呕吐出来。

然而,如此恶劣的性侵案,竟然只判了2年。

听到这个结果,众人一片哗然。

安德烈知道,只有把科拜引渡回法国,才能让他接受应有的惩罚。

他把国际通缉令送到边境周围的邮局和车站。

希望科拜出现时,第一时间实施抓捕。

终于,距离案发17年后,1998年,科拜在奥地利被捕。

同样是迫于政治压力,奥地利并没有将科拜引渡到法国服刑,而是把他放了。

再次陷入绝望的安德烈几近疯狂,他每天在家写信给检察官、司法部长、总统、总理,希望他们尽快抓捕科拜。

此后的8年间,安德烈关掉了公司,来到德国寻找科拜的下落。

终于被他找到了科拜的住址,此时距离案发已经过去24年。

最终,走投无路的安德烈找了几个壮汉绑架了科拜。

一路闯过边境线,进入法国境内,这才让科拜得以接受那15年的刑期。

安德烈传奇的追凶经历,立刻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记者争相报道他的遭遇,这让他获得了空前的舆论支持。

科拜终于被送进监狱,虽然只有15年的刑期。

但这场为女报仇的战役,却打了30年。

影片结尾,安德烈带着鲜花来到在女儿墓前悲伤地说:“看吧,我遵守了我的承诺,从没放弃。

这场战役,我是为你而打的。

尽管路途崎岖,牺牲了漫长的岁月,我丝毫没有后悔。

今天,你就44岁了,我很想你。

我不太认同那句广为流传的“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在这个案件中,如果不是这位父亲30年的坚持和努力,谁会真正关心少女猝死的原因呢?

真实事件中的安德烈天下最悲伤的事恐怕莫过于此,小心呵护着养大的孩子惨遭杀害。

最可恨的是很多时候因为证据不足等原因,难以让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眼睁睁看着他逍遥法外。

真实事件中的卡琳卡、科拜和达妮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不幸的故事总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但做父母的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可能会穷尽余生、倾其所有,只为给孩子讨回公道。

所谓“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世间能少一点这样的悲剧。

*本文作者:RAMA

 4 ) André Bamberski一辈子的悲惨都是从遇到前妻Dany开始的

一个伟大的父亲,用了30年的年华和精力,全身心的投入,为了让女儿的死得到应有的重视。

声张正义有多么难,你看,这还是在人权至上的欧洲,也不过如此。

而且那个坏医生还不是家里有权有势的人,还强奸了那么多的未成年,最后才判处15年徒刑!

太憋屈了,整部剧都想说what the fxxk!前妻一次次为医生做保,一次次骂男主是疯老头,说他“是因为老婆被医生抢走了所以心理变态才要强加强奸的罪名给医生”;说“医生是很有魅力很风流的人,根本不需要去强奸,那些女的都会送上门去“。

简直想冲进电影里扇她n个耳光!

你通奸骗老公,男主没打你没骂你只是离婚你就觉得他神经病?!

你女儿死的莫名其妙你不管?!

还有什么叫做”有魅力的人根本用不着去强奸“?!

女主你的三观是被狗撕碎了吗?

明明法国判了刑,德国居然为一个强奸犯施加压力不引渡?

这是逼大家以后都以暴制暴,动用私刑?

没有新媒体只能靠体力发传单的时代,到底埋葬了多少恶心的秘密?!

一个女人死后尸检居然能让嫌疑犯在旁观看还偷走全部的生殖器官?

法国德国两个欧盟最发达的国家的司法体系肮脏腐败到连一件按司法程序走的事情都办不到,无能至极。

但唯一感到欣慰的是这样的”无能“还能被拍成电影公映出来。

最后,任何时候,只能自己保护好自己,不要相信任何的”为你好“

 5 ) 我无法跟过去告别,因为我的女儿永远活在过去了

又是一个为了复仇/让罪犯受到惩罚而研究法律的爸爸。

看到男主通过卡带第一次发现孩子母亲出轨,到跟踪到第三者公寓带着法院调查令被当场捉奸,再到后来亲生女儿被强奸致死都维护当初她出轨的对象,真的相当厌恶这个女人,枉为人母。

最后罪犯在绑架者的冒险下才得以受法国法院管辖被司法裁决刑期15年,并且仅仅定罪为过失致死,可怜一个父亲为了让强奸并导致女儿死亡的罪犯受到法律制裁耗费了将近三十年,从一开始的各处奔走到后来关了公司潜心研究方案,最终还是没能战胜法律制度和司法官员的腐败。

无法想象真实案件中那位父亲如何能鼓起这样的勇气用自己最黄金的那三十年去与罪犯、法制反抗,那一定远比我们看着这部电影所展现出的那种绝望、悲痛、疯狂更来的苦涩。

 6 ) 倾其所有,不畏把全世界告上法庭

《以女儿的名义》,电影改编自一起轰动一时的法国案件。

14岁的卡琳卡在德国继父家中死去,继父科拜向警察解释说他继女是因为中暑去世的。

然而,卡琳卡的身上有淤青,死亡当天注射了处方药物铁剂、兴奋剂、强心剂、降压剂。

尸检草草进行,科拜甚至还在现场。

一个14岁女孩忽然死亡,法医看到女孩儿私处有撕裂,血痕及白色液体,却没有详细检查,只在尸检报告中说死亡原因可疑。

父亲拿着尸检报告跑到德国上诉,但法院给出的回答是,案件结束,无法上诉。

最可恨的是,就这样铁一般的证据面前,卡琳卡的母亲居然还认为继父是无辜的,是卡琳卡父亲为了复仇对科拜医生的诬陷。

卡琳卡父亲到大街上发传单希望引起重视,却因扰乱公共秩序被抓走。

这位父亲再次拿起法律武器,律师提议开棺验尸,再次取证发现,卡琳卡的生殖器官全部被摘空。

取证不成功,他们只能跟德国相关部门沟通,得到第一次验尸时的取样。

结果是,卡琳卡因为注射而陷入昏迷,结果被自己的异物呛到窒息。

法国法庭因此判处科拜医生监禁15年,这已经是减半的处罚,德国却为了一个强奸犯施加压力不引渡。

后来,科拜因为强奸16岁女病患被告上法庭。

德国法庭判处科拜监禁2年,但因其有悔改之意,判处停止事业2年缓刑。

这位父亲为此在德国所有边界的邮局派发逮捕科拜的国际通缉令!

然而,科拜在奥地利被逮捕,却又被释放了。

这个疯狂的父亲,为了女儿想把全世界都告上法庭。

卡琳卡死亡30年后,还不能将科拜医生绳之以法的话,此案便过了追诉期,届时科拜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逍遥法外。

最后,父亲无奈只能雇人把科拜绑架到法国受审,科拜被判15年,父亲因教唆绑架罪被判缓刑一年,绑匪被判一年。

这位父亲说,“我感谢绑架者,因为他们代替司法完成了这件事”。

30年来,这位父亲精通了法国法律、德国法律、国际法。

在人权至上的欧洲,30年的努力却只能通过绑架凶手来获得正义,这是父亲的胜利还是法律的可悲?

这种理智的极端,饱含了一名父亲的丧女之痛,也表现了他隐忍而深沉的爱。

这部影片非常克制,没有丝毫煽情,拉远了镜头,客观陈述着这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伟大的父亲花了30年的年华和精力,没有正常生活,丢掉工作,儿子和家庭的不理解,最仗义的律师和温柔的女友都纷纷离开了,终于以女儿的名义打赢了这场战役!

 7 ) 以女儿之名

这部剧的整个灾难中,母亲真的没脑子,轻信医生,因为父亲长期工作不在家,一被勾引就跟着,父亲给过机会,没有珍惜。

女儿死去后,盲目相信医生,平常生活里也总是被医生用安眠药放倒,是一位有美貌,不懂得好坏的,不聪明的母亲。

这样的母亲在这场事故里,给女儿带来了灾难!

医生因为有名誉,有药,得到性太容易,以及被治罪机会太少,就肆无忌惮越发放肆了,直到女儿过世,才被父亲揭发出来。

 8 ) Kalinka

这件案子在法国非常有名:一个法国家庭,父母离异后,母亲再嫁一德国医生,也把一双儿女接去德国生活。

1982年,14岁的女儿Kalinka在德国继父家中死去,她继父向警察解释说他继女是因为中暑去世的...尸检草草进行,虽然法医看到了女孩儿私处有撕裂,血痕及白色液体,但没有详细检查,只是在报告中说死亡原因可疑...因为这位继父是很有名的医生,在当地很有声望,在政商圈很有人脉....人在法国的Kalinka生父不相信女儿就这么死去,在德国报案无果的情况下,他回法国报案,法国警方展开调查,再次尸检时发现,女孩儿的私处已经消失不见了。

1995年,法国法院以强奸致死罪判德国医生15年监禁,但德国拒绝遣送医生到法国受审...调查期间有其他德国少女报案,告德国医生给她们治疗时注射安眠药并侵犯她们,医生却说双方是自愿的...其它案件要么过了追诉期,要么没有证据,只有一例案件有证据,医生也只是被判两年缓刑...2009年,遇害女孩儿生父雇人把德国医生绑架到法国受审,引起轰动。

德国医生被判15年,现在法国监狱服刑。

此案引起了连锁效应,其中一例是一位法国富二代,有法国+摩洛哥双重国籍,父母在娱乐界人脉很广,他在巴黎指挥杀人后,潜逃回摩洛哥,摩洛哥拒绝遣送他到法国受审。

Kalinka事件后,受害人的父亲,也是法国有名的赛车手,通过媒体威胁要以同样的方式绑架他回法国受审。

几天后,摩洛哥乖乖地把他送回了法国...

 9 ) 杂聊几句

1真实故事改编,法国1982年7月发生在一位父亲身上的故事,他突然得知远在德国的女儿的死讯,面对前妻与女儿继父的重重疑点,他竟花了30年,与这对夫妻、与法国法院、与德国检察院、与律师、与法官、与警察、与形形色色的人不断纠缠,自己的人生也从那一刻按下暂停键。

2没有迟到的正义,迟到的不叫正义,那部分只能算是利息。

3犯罪的人在逍遥,受伤的人在磨难,转机在于,犯罪之人继续犯罪。

4女性要复述被性侵的经过,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

5母亲是个疯子,她绝对是已经疯了。

6“如果你还在,今年44岁了。

”这句话泪目了。

或许我会是爷爷,我在这个世界上还会有一段父女情,是可以真切感受到温度的那种。

——2022.12.21看完《以女儿之名》

 10 ) 永不妥协!(影评,Au nom de ma fille)

回首走过的30年,尽管路途崎岖不平、牺牲了漫长而又难熬的岁月,但是正义终究得到了伸张。

——《以女儿之名》法国电影《Au nom de ma fille》(以女儿之名)作品类型:传记主要演员:Daniel Auteuil(饰演父亲André)、Sebastian Koch(饰演继父Dieter)、Marie-Josée Croze(饰演母亲Dany)故事概述:由14岁女孩Kalinka的离奇死亡,所引出的漫长故事上映时间:2016年3月16日在法国上映

本年度,第一部令笔者动容的作品!

导演Vincent用不足90分钟的影像完美诠释了“父爱如山”这四个字,深沉、伟大、煽情!

太棒了。

接下来,个人结合剧情内容,详尽叙说一番本作的诸多亮点。

I,真实题材改编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本片内容取材于真实事件,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造型、剧情桥段设计、对白语录编排都是尽可能贴近原貌。

每一个场景、每一次对话、每一处细节,都是那么真实、亲切。

因为真实所以感人!

II,演员精湛演绎1,Daniel Auteuil作为男一号,父亲André的形象深入人心。

①对于女儿的关心与爱惜;②听见女儿死讯时的失声痛哭;③搜集资料、调查真相时的兢兢业业;④锁定罪犯时的恼羞成怒;⑤追逐嫌犯时的不屈不挠;⑥正义得到伸张时的释怀;⑦重回墓地、看望女儿、兑现诺言时的欢愉之泪...这么多细节,Daniel很好的把握住了,很好的演绎了出来,很好将父亲的情感传递给了荧幕前的观众。

2,Sebastian Koch男二号,饰演变态医生,诱奸、性侵多人,间接导致Kalinka死亡。

这个角色的难度比较大,为什么这么讲?

因为内心与外表的反差比较大。

①外表谦谦君子、内心花花公子②外表体贴关怀、内心犹如蛇蝎如何完美再现一个十足两面派(人面兽心)?

考验演技!

3,Marie-Josée Croze女一号,饰演死者的母亲。

这个角色看似难度不大,但是真正演起来并不简单。

尤其是在把握情绪转变方面(从坚信Dieter是无罪,到迷失方向、怀疑人生,再到认清事实、内疚不已),需要一定功力。

III,简单直白叙事叙事方面:倒叙+顺叙影片在叙事手法方面,运用了倒叙与顺叙相结合的手法(如:开场时顺叙,老迈的André因为非法拘禁他人被捕;随后“倒叙”介入,时间轴拉回到了30年前,1974年的摩洛哥...事件的大幕开始拉开)。

互相交错的叙事模式,为作品增添了不一样的风味,使得原本平铺直叙、过于平面化的故事线呈现出了立体质感。

剧情方面:简单利落没有复杂的叙事结构、没有烧脑的剧情线索,影片以最本质的镜头语言诉说着整个事件始末。

1974年,(Dany与德国医生Dieter之间的)婚外情终结了“André与Dany的婚姻关系”8年后,1982年7月9日,前往德国(继父与母亲家)度假的女儿Kalinka,意外死亡。

在一系列不正规的尸检后,案件以“中暑身亡”草草收场随后的几年,心存怀疑(不满于德国司法的官僚、法国司法的无能)的André开始自行调查...1985年,在正义人士的帮助下,重新尸检正式启动,André看见了一丝希望,可是现实是无情的,验尸官发现死者的私处缺失了,这就意味着“线索再一次被中断了”1988年,又经过了几年的奔波、努力后,机会又一次出现,法国的相关部门终于拿到了第一次尸检样本,真相浮出水面,Kalinka的死因确认,所有矛头同时指向继父Dieter在强有利的证据面前,德国警方仍然一意孤行,拒绝引渡罪犯。

在无计可施的前提下,André雇人于2009年10月将Dieter绑架回了法国,正义的审判终于到来...

IV,诸多观后感慨①感慨父爱的伟大!

30年不抛弃、不放弃,最终将杀女凶手绳之以法②感慨“知人知面不知心”!

德国医生Dieter的变态行径,让人不寒而栗③感慨“爱情冲昏头脑”!

Dany盲目爱上Dieter,不仅给好男人André戴上了“绿帽子”,还搭上了女儿的性命,“缺失理性的爱情”看不见未来④感慨“欧洲司法”的仁慈!

对凶手的仁慈,就是对死者的残忍。

Dieter诱奸、杀人最终获刑15年?!

这是法律的无能,还是宽容的悲哀?

德国法院拒绝“引渡罪犯”,这是保护主义?

还是“人权意识”过剩?

还是“约定俗成”(与法方)?

⑤感慨“如花少女”凄美凋零!

14岁,如花似玉的年纪,随风凋零,可叹,可惜⑥感慨媒体的正能量!

如果没有德、法媒体的介入,迫使事件持续发酵,或许此案又会像诸多“悬案”一般,石沉大海、不了了之。

但是!

正是由于记者的采访、报纸的披露、电台的报道,案件最终得以告破,真相大白于天下

《以女儿之名》,一部真实、不做作的影片,一部内敛、深沉的作品,一首描绘父爱的绝美诗篇,一首赞美“永不言弃”的镇魂歌!

导演★★★★☆(真实还原事件真相,不夸张,很现实)演员★★★★★(三个主要角色演的太入戏了,尤其是Daniel Auteuil饰演的André Bamberski,令人动容)剧情★★★★★(有别于往常的法国影片,香艳魅惑,此剧以情动人、意义深远)视效★★★★☆(法国作品的画面质量绝对有保障)音效★★★☆☆(配乐虽然若即若离,但也算正常发挥)推荐度★★★★☆(一次很成功的真人真事改编,力荐)更多影评+推荐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以女儿之名》短评

今天你就44岁了……泪崩啊。一个父亲三十年追凶坚持,最终还是挑战了法律才让渣医生服刑,往小里说是垃圾妈祸害了一家人,大里说发达国家就是这样体现民主的吗?

7分钟前
  • hangain
  • 力荐

真实事件本身时间跨度非常长,焦点放在哪可能都会顾此失彼。电影用了比较缓和的流水记事的方式,内敛但也冷清。

8分钟前
  • sam
  • 还行

“今天,你就44岁了。”真实又充满悲伤的电影,女儿被禽兽奸杀,父亲四处奔走寻求正义,坚持不懈了大半辈子才等到正义的到来,孤独一人在墓园为女儿献花,那是父爱的身影。“这场战役,我是为你而打的。”

12分钟前
  • 沙客
  • 推荐

故事很感人,以女儿之名,行正义之事。喜欢那句,谢谢歹徒们做了法国法律部门本应做却没做的事情。

14分钟前
  • kkkkkkui
  • 还行

这个父亲太伟大了,正是他的坚持,才让那个性侵养女致死的人渣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惩罚对这个人渣来的太晚,量刑太低,便宜了这个禽兽

15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乏味

19分钟前
  • 卷心人
  • 较差

骇人听闻的案件!令人钦佩的父亲!迟到的正义还是正义吗?父亲都只能通过绑架来促使罪犯绳之以法了,被逼成什么样了??电影过于平铺直叙,过于流水账了,一些案件的细节似乎也交代地不是很清楚。不少人感到义愤,主要是由于证据不足,无法判定强奸罪,只能以过失致人死亡罪来判刑,非常遗憾。我内心真的太多问号了?一个德国领事馆的医生居然有这样通天的本领连续逃脱法律的审判?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国家的司法引渡制度这么无能?在死因尚不清楚的情况下怎么能匆匆下葬呢?既然德国医生可以这样影响周遭对他不利的因素,为什么会在第一次尸检报告里依然留下对自己不利的描述?尸体下葬后如何被破坏为什么没有继续追查?死者母亲是智障吗?这个案子说明司法制度中有太多的漏洞需要弥补了,希望全世界都能引以为戒!

22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还行

绑架与杀掉,仅一线之隔。

27分钟前
  • 神哥
  • 力荐

自己姑娘被性侵,当妈的不知道有情可原,知道贱男的德行还不醒悟我也是服了!这世上最缺的就是较真的人!30年的坚持,同时失去了自己,可真的值得!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当官的就有受贿贪污的,官官相护,法国也不例外!

30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推荐

父亲的坚强与隐忍让人印象深刻

31分钟前
  • scofieldd
  • 还行

这不只一部性侵少女案件,也是是伟大父爱、愚蠢母亲的电影,同时更是一部对所有国家的司法部门行政部门等等一些列国家公务部门的控诉!拿着百姓的纳税钱却永远都是百姓利益处于最末位。去他妈的世界!去他妈的国家!去他妈的愚昧无知!电影里的母亲真的是自我洗脑之人!

32分钟前
  • 白开水
  • 力荐

虽然题材先行,但剧作一般,故事还可以写得更精彩些

37分钟前
  • 游泳的鱼
  • 较差

这个世界最不缺乏就是真实事件,但却没有多少足够包容的心来承受这一切。

38分钟前
  • 云童
  • 还行

法语片看不下去,听着都难受

40分钟前
  • 很差

当影片中的父亲为女儿之死追寻正义的裁决30年后,这种追寻就不再是简单的“父爱”了,而是渗透到生活中,与自身意志融为一体的“事业”。他可以放弃一切,乃至爱情亲情,承受一切,包括误解曲解,去完成这项事业。7.2。

42分钟前
  • tikey
  • 还行

这种电影吧 没什么毛病却又毫无亮点 你还不敢批评

47分钟前
  • 小や
  • 很差

24-011. 差點以為男主縱有一天會忍受不了動用私刑解決,花了30年才讓罪犯伏法,太坎坷了。關鍵是塞巴斯蒂安那張臉太正氣了啊啊啊,根本沒辦法將他和罪犯聯繫在一起。拍得太平了,沒辦法使我產生共情。

51分钟前
  • 晚焰
  • 还行

伟大的父亲。

56分钟前
  • 格兰德河的火车
  • 还行

“今天你就应该有44岁了。我好想你。”

60分钟前
  • bigson
  • 较差

这就是剧情片,简单流畅,主题永恒有吸引力。当你了解到一点背后的真实故事你又会有更高的敬仰与尊重,以及麻木的无奈。

1小时前
  • 那一抹无名的红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