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追剧,但对《新少年包拯》却心生喜欢。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心。
画面舒心,故事用心,人物走心,拍摄真心。
没有大场面,也没有美妙绝伦的服化道,但这种寻常却随着故事的发展和角色的丰富独具魅力,可以带你入戏。
语言也很耐人寻味,编剧似乎在古文和现代文之间调和出了一种浓淡适宜的口味,风味明朗,意味悠长,口感顺滑。
演员也赏心悦目,和颜值无关,这里的美是一种知遇之美,是角色和演员的相知相遇,相互浸润、共同创造之美。
尤其是包拯,那一腔忠魂和一身坚韧,在他对真相的奔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剧故事的节奏我也喜欢,不拖沓,也绝不潦草,有故事,有沉淀,案情落幕,留下了很多感怀和思索,以及对人性的拷问。
最喜欢包拯和他的挚友们,有这样的一行人,能够让人不惧风雨,不忘初心。
《新少年包拯》讲述少年时期的包拯在进京赶考途中侦破《血魂林》、《魄灵镇》、《幽怨谷》……等天下奇案,和公孙策、小展昭一起经历的各种离奇故事。
我知道我不该看这部剧的,但是没管住爪子,还是点开了。
本来本着骗一个是一个,想给个好评,但是我想了想,做人不能这样。
这部剧目前我看到第四集,也算是到头了。
这是一部古装悬疑剧,看到现在最悬疑的是这部剧居然也可以拍出来!
看看这让人眼前一黑的特效,是充话费送的吗?
第一个故事《血魂林》。
四集了,案子查得跟浆糊似的。
我不知道是我看得不仔细还是怎么回事,故事发生在湖中心的一个小岛上,小岛上有片树林,叫血魂林。
血魂林旁边有间无极客栈。
除此之外,这个岛上啥也没有。
而这个岛跟对岸只有一条船一天早晚两趟,过时不候。
我就好奇,这客栈开给鬼住的吗?
可这客栈还真不是开给鬼住的。
这个客栈好热闹啊。
包拯、公孙策、展昭是被人特地引过来的,还有一对匆匆忙忙赶来的夫妻。
到了客栈之后,说了半天的话,鬼影子都没有一个。
正在我以为客栈里的人已经死绝了的时候,客栈突然喧闹起来,什么陆振华出来了,将军出来了,掌柜的来了,店小二也来了,就连引诱他们来这个岛上客栈的母女俩都来了。
瞬间,人声鼎沸。
然后大家开始玩狼人杀。
一个神秘人在兽首里插了一支迷迭香,展昭第一次说碰不得,第二次又说了闻不得……然后这客栈里的一群人就这么站着,毫发无伤。
然后就开始有人自爆,有人逃跑……你说这客栈闹鬼,我说只恨人心不如鬼。
首先是死了假冒包拯的那个人,然后又死了一个吏部侍郎杜大人……秋闱还没开始,主考官已经挂了。
话说,编剧知道秋闱是乡试,春闱才是会试吗?
不过,不重要了,毕竟吏部侍郎都死了,朝廷也没来个人管一管,只有那个将军在那里大呼小叫要拿人。
总之,四集了包拯没有一点线索,也没有认真想过案情。
公孙策也没有什么思路,展昭的武力值感觉还是个渣渣。
看起来大家都很忙,仔细一想,都是无用功。
甚至,他们都没有做什么无用功。
人都死了两个了,燃一支香,死一个人,结果主角团还能谈笑风生。
只有弹幕跟我在着急,一时间,我竟然不知道是他们在查案还是我们观众在查案了。
剧情不好,有颜值也行啊。
可惜,颜值也没有,包拯不黑,顶多算小麦色皮肤。
不黑也行啊,你有点演技啊,好家伙,这包拯看起来像个铁憨憨。
可以看得出来他在模仿周杰跟陆毅,但问题是,周杰有演技,陆毅有颜值。
你要啥没啥啊。
我记得我看过周杰一个剧组里的采访,记者问他是怎么理解包拯这个人物的?
周杰就简单介绍了一个关于包拯的故事,他说从这个故事里就看得出来,包拯是一个追求真相的人,防患于未然的人(大概啊)。
可是,这位演员演的包拯是啥样子呢?
我觉得他对于嗑瓜子的兴趣都比追求真相大。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演员的锅,剧本就没有写清楚。
至于公孙策,毫无清雅书生的气质,读书人的眼神仪态啥都没有,演得还像个坏人。
我以为的公孙策,是范鸿轩的清瘦矍铄,是任泉的高冷疏离,是赵阳的温润如玉,结果,好家伙,丫像个坏人。
据说他是新版李逍遥?
额滴神呐……
还有展昭。
这个演员真的是太小了,小到你觉得听他的意见都是在哄孩子一样。
这么小孩能给人安全感的,只有叼着奶嘴的释小龙。
因为太小了,本着关爱青少年,我也就不点评了。
总而言之,这部剧,演技不好,剧情不行,人设有问题。
大家还是趁早散了吧。
【原创声明:本文为公众号“今天娱乐调查局” 独家原创,欢迎转发,但严禁任何形式无授权转载到其他平台,发现必追责到底!
】
文:踏歌编:喵局长图:net&截图
好喜欢这种轻轻松松的悬疑剧,既精致又下饭,虽然一个案子讲了十多集,但节奏一直在线,想想也很神奇。
这部剧里的每个人都很有看点,各自都有一段故事,就是结局有点小难过,为凶手唏嘘。
包拯和公孙策,都很聪明很讲义气,还都很有萌点。
展昭,奶里奶气的,很多时候又像个小大人。
南天竹和白阮阮,越看越美,一个戏精一个飒爽,都以大局为重。
其他人就自动开启嫌疑人视角,都各有各的性格,凑在一起简直活色生香,喜欢从头魔怔到结尾的何二,也不知道他那本书能不能写出来。
至于幕后凶手,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和包拯本来可以是一路人,但最终是殊途不同归,总之是恨不起来。
结局都是公平的,好人留了下来,怀念客栈里的日常和那些人。
作为一部以悬疑探案为主线的剧,《新少年包拯》和《少年包青天》类似,通过讲述学子包拯在进京赶考的路上遇案查案,并逐渐通过一系列的蛛丝马迹寻找线索,进而在抽丝剥茧的分析、大胆的猜测推理后,一点一点地将案情还原,最终揭露真凶,使真相大白于天下,惩恶扬善、匡扶正义,主持人世间的公平与道义。
论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论内核,这剧是走心了的。
悬疑探案的故事,其中往往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探讨。
包拯和凶手,在斗智斗勇中,终有伯仲之分,但在感情的羁绊上,这似乎一场是没有输赢的斗争。
包拯是正人君子,他一身正气,渴望澄清寰宇,为此,他不畏权贵、不惧艰险,但最终,他面对的凶手是为了拯救与守护而行凶时,这又何尝不是一场感性与理性的拉锯战,很多时候,是非对错,不必多说,亦很难说清,答案会在观众心里。
因为有包拯这样的存在,公平与正义永远不会消失,即使它们会迟到,但终究还是会来的,他们走的是人间的道,扛的是顶风的旗,公道自在人心,从此百姓心中有了你。
南天竹在水姨离去后,自己也面对生命的流逝,在林子里,她对包拯讲了那番发自内心的感受,作为旁观者,亦无限感慨。
抛开剧情,在现实生活中,快乐也是很值得思考的课题。
金钱名利纵使能带给人许多欢愉,但到头来,都不及和最爱的人一起,生死离别际,这种感受或许最为强烈,他(她)可能是你的亲人,可能是你的恋人,也有可能是你的友人,曾经的陪伴像烟花一样转瞬即逝,往后余生,将再也见不到,那时或许才明白,最真实的快乐就是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哪怕是做很多无聊的事。
最后包拯对凶手说,能成为对手的,一定也是知己。
想到《飞驰人生》里的张驰和林臻东,他们以对手的身份竞争,但同时也彼此激励彼此成就,新星升起,旧星陨落,也是各自人生的一种安排。
包拯和凶手,有着不分伯仲的才华和智慧,他们也都是有情有义之人,如果不是囿于凶手放不下的仇恨和救百余人性命的担当,二人应是煮酒饮茶、谈古论今的挚友,只是这样的畅想终归是空想。
影视作品中,相比于中老年包拯,更喜欢少年时期的包拯,无论是《少年包青天》还是这个《新少年包拯》。
因为年轻,所以纯粹,所以天真,所以活力,跌跌撞撞中仍有一腔理想情怀。
包拯想要的世界,是湛湛青天、朗朗乾坤,说白了,他心底有一个完美的乌托邦,而且终其一生,都在为它坚持着。
这部剧中的包拯,个性十足而又心怀天下,一点都不乏味,和公孙策、展昭在一起时,既有修身治国的书生意气,又有少年为伴饮马江湖的快意,其中还有一丝让人高山仰止的豪侠气魄。
少年应当如此,要有一种纯粹,一种强大的纯粹,一种令人血脉喷张的强大的纯粹。
而且,剧中的包拯很耐人寻味,除了破案,他看起来好像不谙世事,但从他感慨虚实真假、安慰南天竹、告别凶手中,能感受到他是一个简单又不简单的少年,简单在初心未变、始终无暇,不简单在看透诸多无常之后,仍能积极乐观,这样的包拯,也是如乌托邦一般的存在啊。
感觉这剧真的很不好看 ,很拖沓,没有一点悬疑感,有的只是像AI营造的假氛围,然后公孙策和展昭角色又没选好,也有可能是造型原因吧,小时候先入为主感觉展昭就改是个小光头比较有看点。
公孙策应该给个帽子戴一下,配乐的话真的很烂,如果要用点心,起码在配乐方面好好做吧?
都没有耶.....................
看了一集成功给我劝退了第一,选角有问题,金世康没有他头上的月牙我都不知道他演艺的是包拯,代入感不强。
何与演绎的公孙策,是在耍帅吗,好好的公孙策给我一种赵吏的感觉,没有谋略。
展昭的选角最失败了,真让一个小孩子来演啊,配音也是奶声奶气,突出表现了展昭的“小”。
白邧邧真的好丑,妆造不能上点心吗,满脸疲惫感,丑的看不下去。
第二, 演技有些尴尬( 前面几集中,老戏骨寇世勋仅仅几分钟的镜头,秒杀了几位主演。
),电视剧拍摄手法也有些小儿科(打戏可以,相比某些电视的慢镜头好很多),悬疑涉案剧情亮点不足。
最后,场景好假,以前的经典都是实地取景,现在(⊙o⊙)…特效........,完全没有代入感,没有想看下去的感觉。
好喜欢金超群版以及邓超,周杰版的啊,小时候守在电视剧前看他们办案还跟着一起推理猜凶手,看释小龙的武功那过程真是爽,现在闭着眼睛都知道会发生什么,强行推动剧情。
劝退,劝退。
首先要说的是,这部剧是越往后看越精彩的剧,所以一定要看完前几集,三集之后,保你欲罢不能。
关于本剧的优点,剧情上属于节奏紧凑,逻辑严密,还有剧中的每个人物都塑造的立体丰满,演员的表现可圈可点,服化道虽不出彩,但胜在故事好看,每集都有悬念丛生,高潮迭起的剧情,而且每个角色都有在情感或者说情绪上的渲染和表达。
关于人物,最打动的还是包拯和凶手,人之初,性本善,真相大白的一刻,当然是正义战胜了邪恶,但那表象的邪恶是真的邪真的恶吗?
忍不住为凶手可惜,做人还是不要活在仇恨之中,虽然有些仇恨是不应该被忘记的,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放下。
本剧的爱情戏只是点缀,但既有层次又有看头,可谓锦上添花,而且对案情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剧中悬念反转之多,逻辑推理之多,主题内涵之多,让人目不暇给,虽然其中有些许不足,但是瑕不掩瑜呀,有如此精彩的剧情,如此饱满有趣的人物,在紧张悬疑的气氛之中又不乏诙谐的喜剧效果,总而言之,是爽剧兼好剧一部。
唉,近年国产剧都是laji居多,能这样已经很好了
晚上玩手机必备中文不费脑好剧
12。颜值差没关系,气质差才真的没救,公孙策哪有一点点书生气?人设崩塌,包拯居然怕鬼?展昭遇事就往包拯身后躲?剧情太啰嗦,12集破一个案子,该有的铺垫没有,废话一大堆。客栈的氛围也真是奇怪啊,死了几个人,其他人依旧嘻嘻哈哈。无一优点,平均分居然及格,我真的难以理解😓
说实话比想象中好,但是破案也太慢了吧,整部剧就两个案子
我是能看进去的!
实在不会拍就别拍
节奏比较快,作为网剧来说可以一看
这部剧也是神奇了,包拯神似苏有朋,女主神似孙俪,反派女主神似宋轶,展昭不经意间有点飞流的样子,店小二发型神态像刘冠麟演的蔡八斗。第一个死的人是搞笑自杀,第二个死的是最贵的老戏骨,看到尸体一句表面没有反抗痕迹就完了,一点推理都没有。包拯看到将军,唯唯诺诺,言语间透露着胆怯,回去之后因为将军善赞几句,开心的不行。这算啥,不畏强权刚正不阿说的就是你?
八集,什么都没有演出来。。。。其实也还可以
制作非常用心的网剧,里面每个动机的设置都很有逻辑,既考验智商又考验人性
配音比演技好,演技比剪辑好,剪辑比摄影好,摄影比特效好。很穷,穷的乱七八糟。
没想象中那么糟糕……第一个案子还有点吓人。第二个案子出奇的烂……
悬疑剧中居然有边缘人的存在
准备做饭和刷碗的间隙倍速看完,估计还有后续,只有两个案子,滴水观音和魄红魔、媚丹枫和猫妖,灵异事件的氛围感有加分;当初看之前的唯一期待就是「不要太像金田一」,第一个案子槽点满满,第二个好很多,也是抽丝剥茧,但不像那种旁人无意间发现一件事,让包拯突然联想到和案子有关,而是先前的种种在最后才凸显作用,所以感觉前面的探案都是一头雾水,加上大多数人都在说谎,也是很难为包拯,而且几乎「全员恶人」的设定,很带感啊,这个杂糅狸猫换太子、展昭和锦毛鼠、猫妖、灭族、复仇的故事,其实还算不错。剧中的插科打诨捧哏逗哏信手拈来,轻松的多,可以给三星半以作鼓励。
好剧,不该被埋没
国产ip加持 剧情可看,演技还需打磨 细节禁不起推敲,但剧情反转还是很吸引人的。
也太拖沓了吧,快十集了一个案子都没破
总体下来感觉一般吗吧,节奏较慢,很拖沓
讲述少年时期的包拯在进京赶考途中侦破《血魂林》、《魄灵镇》、《幽怨谷》……等天下奇案,和公孙策、小展昭一起经历的各种离奇故事。
没有逻辑,停留表面,但气氛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