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情漩涡
Maelström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主演:玛丽-乔西·克罗兹,Jean-Nicolas Verreault,斯蒂芬妮·摩根斯顿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法语,英语,挪威语年份:2000
简介:碧碧安年轻貌美,身兼好几家服饰店的老板,不过故事开始的时候,她运气坏透了:不小心怀孕堕胎、做生意赔大钱、老哥对她摆臭脸色、有名又有钱的老妈从不出面慰问一下。碧碧安只好在酒吧里嗑药鬼混,随便找男人上床,生活除了空虚还是空虚。一天晚上,从酒吧里出来神智不清的碧碧安驾车回家,却撞倒了一名路人,她想都没想就快快把车开走,..详细 >
喜欢生死见人性的导演。
一条待宰的旁白鱼 一锅胡乱顿的粥
一部关于生死以及人生抉择的电影,喜欢主角决定自杀前在车旁矗立的那一秒钟镜头,还有那些甩镜头和特写。维纶纽瓦是个十足的影迷,在他早期的电影里很明显能看到其他导演的影子,《囚徒》中的大卫芬奇、《宿敌》中的林奇、《理工学院》中的范桑特、还有本片中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甚至还有一丝戈达尔。
意外惊喜之作,构图色调极美,得益于修复版画质,大特写下女主的脸非常美。淡蓝色镜头下人物内心的迷茫无助表现的非常到位。鱼的意象也很好,垂死挣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又指鱼水之欢,最后男女主角相爱也是水到渠成。死亡是必然降临的节日,关键是如何选择生活,这是牛蛙的哲学观,也是他日后的创作母题。ps:房间里有一张“蓝太阳”海报——“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让砧板上的鱼串场讲故事,思路也真够怪的
#迷情漩涡#如果当初先看了这部,再看焦土之城,银翼杀手2049,很多东西都能看懂和搞清了。关于生命的创造与毁灭,延续与重生,隐藏在丹尼斯维伦纽瓦一系列爱情片,剧情片,战争片,科幻片背后的,是他一颗探讨哲学与生命伦理的野心。绝对可以称其为当代最具有哲学魅力的一线导演。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觉得像红白蓝,风格已经初见端倪
那么有钱 可为什么活的那么拧巴
3.5。很愉悅又不做作的的偶然與巧合。那條自嘲娛人的醜魚戲份應該再多一點牽連。Marie-Josée Croze正姐無誤
我说怎么一个情色片质感看起来会这么好。。原来是你,,但依然没让我感觉对导演意外,真的是怪怪的
那条讲故事的鱼是真丑。。。
室内低照度、高曝光还有大量自然光营造出粗颗粒的质感,再配合上诡异的说书的鱼,就特别柯南伯格,更像柯南伯格的一点是讲了一个稀里糊涂的故事,cult片的起点居然走到了银翼杀手的程度,以及女主有点像闹米
这玩意儿鱼腹中书都给整出来了女主房间挂着的某位哥们咱再受打击也不能把你爹用马桶冲走啊二位绝对真爱,骨灰身上泼还能有啥过不去…ps.虽然但是这🐟真的好丑,脑洞大开我觉得那个胖子就是那条胖鱼!
稍有些意识流,节奏很丹尼斯维伦纽瓦,细节控初显,摄影和音乐真棒!
开口说话的鱼像一个末日审判的寓言画面,虽显刻意,构建人人像鱼的超时空讽刺吧。吃鱼与杀鱼的镜头结合几人喝酒祝祷凶手如何惨死的诅咒细腻处暗示人的恶与残暴。站台喝酒吧遇见的陌生人几句言语暗示全片的核心观念,且作为话语分析都十分玩味,具有一个符号象征,是参与到文本之中的幽灵。梦在潮湿黑色的地上扭动的鱼,从全片的色彩和视觉上构建的心理语言。准备倒在马桶里的骨灰和倒在杀了父亲的爱人身上的骨灰,这一处理精彩。最后他们到海边或者也许是到挪威,一个道德故事的心理救赎。车祸造成父亲死亡是意外,凶手能否被人原谅作为平等的个体继续与受害者建立爱与信任?这考验的是一个人能否出于超越自身道德束缚的个人意志的实现,这一话题若深究还是震撼人心的。丢在地上的杂志,两个形象的女人,没有人理解真实样貌的她,泡酒吧的虚无孤独。
三岁看老。
让我不解的是本以为是一则寓言故事却硬生生发展成了爱情神话。这抵消不了一直突出的罪恶感,水的大部分使用也验证了这一点。毛的画像和《8月32日》里西蒙娜纹身的意思贴合到一起有点意思。
“You don’t forget it, you dedramatize it. You’re going to dedramatize it. You’ll deny it’s importance. It’s a slow process.”维伦纽瓦早年居然尝试过这种cult风啊,还挺有趣的,能看出他对隐喻十分着迷。但相比后期作品还是生硬一些。
【B】早期风格和现在差异真挺大,这是很吊诡的一部,叙事也完全打乱重组,不怎么玩摄影,反倒是有些许柯南伯格和林奇的影子,不过当时还有很大的直男味得收收,扣一颗星吧,现在好多了。
维伦纽瓦的处女作,善用自然光的镜头极具个人特色,整体结构形散而神不散,cult的主题,爱上杀自己父亲的女人怎么办?爱可以融化。一如片头所言“做·爱可以颠覆仇恨”。加入旁白的鱼,有意思但作用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