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产烂片太多,都不太好起标题名了。
这导演就是一味的模仿《疯狂的石头》系列,多线索的故事,到最后非要凑在一起,演员大都饰演一些小人物,片子尽量搞笑,加一点点离奇,一点点伪装的对现实的嘲讽,小成本制作,这不是模仿《疯狂的石头》系列是什么?
本片中还拉来了出演过《疯狂的石头》系列的演员黄渤,这又是导演更应该挨骂的地方,黄渤现在正处于事业的高峰期,其喜剧水准在内地来说绝对是一流,这样一部电影完全是浪费了他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会损失一部分他的观众和机会,葛优在《气喘吁吁》中,虽然那片子也颇受批评,但是最起码那导演是肚子里有料的,只是没倒出来罢了,而且葛优也尝试了一个全新的角色类型,不能说是完全没有收获,黄渤在本片中的选择就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了,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除黄渤,黄小蕾外,其它演员此次表演都非常烂!
黄奕和杜海涛那两个人算是演员吗?
要么面无表情,要么表演做作。。。
片中最搞笑的戏份都由那个锅炉工和扮演按摩女的黄小蕾组成,那为饰演锅炉工的演员也许就是本片唯一的收获了。。。
有人很诧异的问,这种电影的受众何在?
我一时愕然,无言以对。
直到今天上了豆瓣,才发觉答案摆在眼前。
(以下摘自豆瓣网页)喜欢看"倔强萝卜"的人也喜欢 · · · · · · :大内密探零零狗 5.4大电影2 5.8欠我十万零五千 5.4盗版猫 4.4皇家刺青 4.9命运呼叫转移 5.7 机器侠 5.7家有喜事2009 5.5桃花运 5.9窈窕绅士 6.3经过统计,平均值为 5.5±0.168(mean±S.E.),相当好数据齐性。
原本以为支持烂片的只是一部分人头脑一时发热的冲动之举,但上述数据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孜孜不倦的支持烂片。
可谓爱之不渝啊!
此外,这个数据也表明这群人对比较好的片子有严重拒绝的倾向,十个最喜欢的片子里居然没有一个达到7分!!!
所以嗜痂之癖,逐臭之夫,古今一也!
±
故事有不合逻辑的地方,但不影响观看。
我原本并没抱什么期望,看后反而觉得这片子加分的地方不少。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类《疯狂的石头》的电影,参加过“石头”、“赛车”两部电影的编剧张承、演员黄渤,相似的荒诞的剧情、多线索叙事的故事,甚至相似的色调和镜头处理,难怪导演在片尾要打出“鸣谢宁浩”了。
被逼无奈离开家人,寄居地下策划正义的抢劫行动的科学怪人、倔强的老罗;因为眼睛太小(- -||||)看不出什么情绪的老罗倔强的儿子小罗;欠老罗和他的邻居们40万集资款不还,其实也没有那么坏的老赵;老赵没心没肺为爱情追去北京的漂亮女儿;两个很没心机的初级骗子;两个看上去很不靠谱的保安;漂亮的四川打工妹和她外表强壮实则肾虚的伟哥……啊,还有一个坐轮椅卖药的神医!
“萝卜”里没有“石头”和“赛车”里那样的穷凶极恶之徒,只有几个傻里傻气不是那么坏的“反面角色”,所以“萝卜”不是很黑色,大家看了哈哈一下,目的也就达到了。
老罗的计划很“完美”,但实施过程却阴差阳错、状况频出。
印象最深的是他用来伪装的那个巨大的反光板,一面是白色,挡在身前使自己与墙壁融为一体,另一面是斜拼的木地板花纹,使自己趴在地上时能与地面同化。
说实话,这种伪装效果真的是很差,但老罗要对付的是呆头呆脑的保安,他用这种傻里傻气的办法也就足够了。
弄晕保安后,老罗却无意间撞上了想把保安藏起来的房间的门,找到钥匙开门放好保安后,却又忘了把钥匙拿下来。。。
费尽千辛万苦打开的保险柜里没有钱,只有一张二两的粮票(导演真是怀旧)。
看来,老实人真的不适合干这种事情。
众人奔上冰封的江面抢钱那一段是本片的高潮,抛弃轮椅的神医衣服上的12"88更是使人喷饭。
像有些人说的,也许影片到这里结束会更好。
但因为这不是一部黑色的作品,所以导演还要续貂,要给众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于是,就有了那个非常不合理的结尾。
老赵其实早就要还钱给老罗了,老罗出狱之后为什么还要一直挖呢?
老赵又怎么知道他在挖呢?
就算知道的话,为什么又不把话说清楚,让这个亲家早日离开地下、拥抱妻儿呢?
就因为他是个“倔强萝卜”么?
另,北京和哈尔滨两部分感觉有些脱节,大概是演员表演的问题吧。
再,黄渤很牛,非常牛!
这部影片,感觉有些许的地方还是不错的,至少在许多方面还是能逗乐人的,不过开头和结尾处理得不太好,所以这部电影只能看局部,不能看整体,就好人物之间的联系,十分突然,似乎一下子全都有了直接的关系了,演技方面,黄奕显得还是不好。
自从《疯狂的石头》很有“诚意”地抄袭了《两杆大烟枪》之后,国内的类喜剧片等电影似乎不玩点多线叙事的手法就不叫拍片(虽然好莱坞近期也有这毛病),可惜的是多线叙事是高手或者是在用正常顺序或手法说好一个故事的基础上才能得心应手的运用的,国内的导演们似乎没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硬是没学会走就先跑开了,结果自然是跌跌撞撞、鼻青脸肿,也害的观众跟着受累。
也许导演的初衷是好的,也很想一鸣惊人,但凡事总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作为普通观众,还是奉劝这些不自量力的导演们,打好基础再出来混行吗?
别坏了多线叙事的名声!
http://axinlove.com/2009/11/radish-warrior/《倔强的萝卜[Radish Warrior]》山寨制造by @xinl.ve 091113ODAY的Divx,XTM发布组用的英文rip是“Stubborn Robot”,电影发布时用的是“Radish Warrior”。
撇开英文的形容词不谈,“Robot”既有发音的直译为“萝卜”,又有英文里的“机器人”对应本片里黄渤的造型,并且还激起一些好奇心,这些都比“Radish Warrior”的浅薄直白要好的多。
按理说,“Stubborn Robot”的片名也应该是由制片方发布的(放狗一搜到处都是“Subborn Robot”=“疯狂的萝卜”,而改成“Radish Warrior”也是由他们负责,什么原因导致使用如此失策的英文译名?
除了英文译名用的很直白外,《倔强的萝卜[Radish Warrior]》序幕期间用的旁白也可以算非常弱的方式,极度害怕观众看不懂人物之间关系。
黄奕饰演的女儿和杜海涛饰演的儿子各喊老赵和老罗一声爸不就把四个人物关系交代清楚了么,何况后面还有父女和父子之间的对手戏,犯得着一开始就絮絮叨叨地介绍人物么。
其它什么,二舅、三舅、清真等人,也就在情节发展的某一刻被点名就行,那时候能应对了观众对于人物关系的猜测,观众是会心满意得地继续观看电影的。
简单一句话,片头的旁白画蛇添足。
再次被视为抄袭Guy Ritchie[盖·里奇]电影情节的本片,冤,也不冤。
“石头”红了之后的一夜间,大陆的编剧都开始学会讲一些复杂的故事了。
《我叫刘跃进》、《即日启程[Set Off]》和《银牌车手/疯狂的赛车[Silver Medalist]》,荒诞滑稽地追逐焦点类的剧情片一拥而上,《倔强的萝卜[Radish Warrior]》正好也赶了这趟集。
没有抄袭/模仿,那为啥在一线情节中又安排宫爆清蒸两个笨贼,两贼之间的主从关系,怎会不让人去与道哥比较。
《倔强的萝卜》冤的地方则是在原本无意义的滑稽喜剧里,增加了父子感情和小字辈的恋情戏码(国产电影总想一口气吃了天的愿望)。
两段支线情节为主线主题增补了道德因素,也在关键时刻影响到了主线的发展—-赵玥不是被绑架,老赵也就不会提前拿走40万现金,老萝卜历尽千辛万苦也还是能达到目的。
因此,增加的支线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意义的,《萝卜》觉得被冤也是说的通。
土法炼钢,玩不到《Ocean’s 11、12、13》或《Mission Impossible》的高科技盗窃娱乐片,整整黄渤版的山寨自研,逗乐下大陆观众也是行的。
《萝卜》的平实,很不赖。
注意到了节奏的剪辑,小道具的串联和热点游戏场景的借用,并且还有应急状况的处理(花絮中,黄渤借头灯亮光点火柴的建议来自镜头外的提醒),本片在一个一个的包袱点上很用心。
但,抠得太细也就忘记了线和面,老萝卜正式偷窃时的大段叙事缺少层层推高气氛的设置,始终让黄渤只在同一程度的绝望与失望的交替上(背景音乐未能助兴,需要借鉴《RocknRolla[摇滚黑帮]》),电影有趣但不够扣人心弦。
增加花絮很好,虽然看得到谄媚。
Stubborn.Robot.2009.CN.DVDRip.XviD-XTM
导演对运镜、叙事节奏的运用几乎为零分。
杜海涛负分,几乎靠黄渤在支撑。
北影毕业的处女作也不见得都是横空出世啊。
整个影片前半小时都不知所云,做一些可有可无的铺垫,最可怕的是喜剧片的属性毫无体现出来,还有尴尬的旁白时而出现,搁这百家讲坛呢?
最后一小时全是高潮,又太拖沓、乏力,一股劲总是憋在短时间内的,这个太长反而有种泄气的感觉。
三伙人想从老赵那拿走40w,分别是小萝卜假装绑架老赵女儿勒索,大发明家老萝卜用他的高科技钻保险柜,二兄弟直接持刀威胁拿2w…阴差阳错和连锁反应:老萝卜下蒙汗药后去实施计划,老赵喝药前接到小萝卜电话,急忙出去撞上二兄弟被碰瓷威胁去他家拿钱。
然而被勒索钱的女儿被车撞了,小萝卜悲痛欲绝良心发现放弃勒索,老萝卜钻了半天的保险柜里只有三市斤,二兄弟因为太傻被反锁在屋子里,挂在窗户上只能报警。
老赵的钱撒在了下水道,结冰的湖上正好是二舅约定拿钱的点……老赵成了地产大亨,小萝卜成了老赵的女婿,老萝卜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40w,但是这么多年的利息、通胀都没有被算进去。
无商不奸啊!
执着的老萝卜也总算放弃了挖洞的生活。
整部电影在当时那个年代可能笑点还高点?
以目前的审美标准,这部戏喜剧片的及格线都过不了,定性为黑色幽默比较合适,故事本身有戏剧性、冲突性,人物环环相扣也有看点,不过导演过于年轻,在各种方面都没有拿捏好,就连bgm都极其违和。
乍一看海报和简介以为又是宁浩的作品,细一看,是没听说过的田蒙,好吧,不知名没关系,《疯狂》钱的宁浩还不是无人知晓。
哪知从片头就完全流露出模仿的痕迹,而且不仅仅是模仿,有些角色和套路简直就是抄袭。
很多人说是冲黄渤去的,可是黄渤在片中有亮点吗; 有人说是冲杜海涛去的,杜海涛的电影有什么值得你去关注的?
丫不就是在快乐大本营跟在老不死的何老师以及装疯卖傻的谢娜后面整个一二傻子嘛?
再说黄奕,整就是一花瓶,从没有过甭说足以获奖哪怕是拿得出手的作品,整一个对着镜头挤眉弄眼,适合拍化妆品广告,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 说说那两个小混混,是抄袭《疯狂》最明显的也是最失败的部分,只是起到串联部分情节的小小作用。
笑点?
有吗?
还有那个黄小蕾,这两年频频在一些小制作垃圾“搞笑”电影(《天下第二》、《皇家刺青》)里亮相,我就纳闷了,为啥哪部片里都是操着一口川腔,还动不动在片里展露一下酥胸?
说说剧情和剪辑,很明显是有着盖里奇风格,那就是刻意强调剧情的峰回路转、意外冲突以制造一种幽默。
可是盖里奇也就一部《两杆大烟枪》成名,他还有啥杰作?
话说我觉得《两杆大烟枪》也就那样,看一遍新鲜,两遍就厌了。
这种风格的电影完全淡化了演员,显然不是长久发展的正路。
我几次把屁股抬了起来,后来还是放下作势换了一个姿势。
这是一部考验我耐心和拳头的电影。
是谁让黄奕进演艺圈的。。。。。。。。。
我以前只是讨厌她而已,我请她不要再假笑了,可以回家带孩子了,好吗。
我终于找到了我在世界上最不喜欢的一个人,早早确定下来也是好事情。
短短的周末晚上,原先是给球赛留下的,可睡眠不足让自己有些犯困,于是找部喜剧提提神,尤其还是大红人黄渤演的。
一部《疯狂的石头》捧红了黄渤,让这位长相近似猥琐的男人红遍大江南北,随之而来的就是片约不断。
据说他2年里拍了11部戏,乘着当红,也疯狂了一把。
其实之所以会留这部片子,是因为编剧张承,参与过这么优秀的剧本,水平不会差。
虽说本片大海报上的领衔主演写了三个人,其实看明白片子仍然是黄渤一个人的戏,黄奕、杜海涛更像是客串,戏份甚至不如马书良多。
为了一笔集资款,老萝卜卧“底”多时,发生了一系列爆笑的故事。
这样的剧情,拉了几条线,按照《疯狂的石头》思维方式,精密的捏合在一起,环环相扣,然后成品。
在得到乐子的同时,也不会觉得片子有什么漏洞,这也相当程度地提升了影片的质量。
挺喜欢这样的风格,国外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只不过更多是剧情片,而咱都用在喜剧上。
其实说它模仿《疯狂的石头》也没什么不好,起码认可了片子的质量,否则学都学不像,又要挨骂了。
能把各个片段联系在一起,紧密而自然不做作,让人看了不想走开,那就是好片。
当然片子也有不足,黄奕、杜海涛那条线看上去有些多余,和主线联系度不够,本想敲诈老板,结果反而被匪徒敲诈,可这条线后面就没了,紧接着就是打给爸爸说自己相通了等等,成为影片最弱的部分。
自作聪明的电影...完全不知道自己其实是矫柔造作...
就冲黄渤看看
黑色幽默吧,有几处确实挺逗的
the dawn 微妙的同步...
跟疯狂的石头差不多
稍逊疯狂系列,不过已经得其神韵。
黄奕顶了张谁的脸啊?这电影真不好看
x
延续疯狂的石头的风格,但渐渐失去光彩
笑点很奇怪故事很离奇演员眼睛小脑袋净长草
硬着头皮看
除了石头版,还能有点别的不啊?
黄渤绝对是个演技不错喜感十足的小伙儿~~
为了喜剧而喜剧,不过还算是在进步的小成本
跳过开头20分钟,后面还是可以看看的
片子有种死皮赖脸的气质。
和疯狂的石头一个套路,几拨人玩时间差的游戏。。。
平民版碟中谍加越狱
太过了。
也就黄渤能看,得亏了有他,别人不提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