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谎言》用一个情感悬疑剧的外壳,讲述了几对家庭的情感纠葛,在平静生活的表象下,波涛汹涌的内核。
看完几天后,我似乎还无法从剧的情绪与氛围中完全脱离。
它给我带来的震撼,可以用“念念不忘,终有回响”来形容。
这在我看来是优秀剧作和电影的共通之处,看完《一代宗师》之后,也有类似感觉。
电影里的故事结束了,那些人物渐渐变淡在背景里,但却留给我一种情感还在延续,故事连绵现实中继续演绎的感觉。
故事发生在海滨小镇Monterey,北加特有的海浪高崖,长桥落日。
在这个宜人的小镇,人们似乎都彼此熟识而友好。
然而故事由一场谋杀案起,一层层揭开几个家庭隐藏的秘密。
看似美好的一切,都建立在不可言说的谎言与欲望上。
随着剧情的深入,每个人物都展露出性格的多面与复杂,而呈现出的人性的挣扎,让这个剧的张力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
Celeste和Perry Wright这对夫妇,看似神仙眷侣,小镇居民提起这对夫妇都是又羡慕又嫉妒,“他们漂亮、富有,深爱着对方,有临海豪宅和一对可爱的双胞胎”。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Celeste长期被Perry家暴,他们的感情有一种病态的扭曲,每次家暴引致的是用性来达到某种平衡。
而不久,这种平衡很快就被打破,Perry继续施暴,周而复始,而Celeste则一再忍受,变成施暴者的同谋。
优秀剧作离不开扎实的剧本。
Perry这个人物值得一提,是因为编剧没有把Perry塑造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脸谱化大反派,Perry身上有很多复杂性,随着剧情的铺陈而展开。
在他身上,既有一个成功男人对事业的追求,亦有对家庭的爱与投入,对孩子成长的关怀。
他无疑也是深爱Celeste的,Celeste身上的温柔和隐忍和他的强势与控制欲构成了一对张力,这两股力量既互相吸引,又扼制着对方。
剧中有一个情节,Perry和Celeste去看婚姻咨询师,这是由Perry提出的,可见他珍视这段关系并期待做出改变。
演Perry的Alexander Skarsgard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演员,他在这一段里将Perry的内心演绎的很触动人,可圈可点。
Perry将手扶在Celeste的膝盖上,伏着头,眼圈泛红,诚恳的叙说自己内心的挣扎。
暴力之下,是担心Celeste会离开他的忧虑,是在寻求一种可把控的权力,这也是他为数不多流露自己脆弱那一面的时刻。
一旦Celeste流露出一点独立和掌控,就会触发Perry的愤怒与施暴。
性,则把这种想要掌控的欲望,推向了极致。
这段关系让我很揪心,不是它有多可怕,而是它述说了情感关系的本质,只不过它把这种本质用极端化的方式推演出来,在银幕之上,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美感。
普通家庭也许不会亲身体会这样极端化甚至扭曲的情感关系,然而这种感情中的权力,权力的拉扯,爱与被爱,掌控与臣服,攻击与隐忍,获得与付出,几乎是每段关系的核心张力,这种持续的张力,是爱的生命力,也是爱的枷锁。
长期的身体暴力是不堪忍受的。
然而在感情关系中,暴力以多种形式示人,并不局限于身体暴力。
这段关系让我很难受的一点,是让我回想起我曾经很长的一段情感关系,身在其中是情感施虐的受害者然而却没有离开的勇气。
而这种暴力,在很长时间里我没有意识到对自己的伤害。
在有矛盾和挣扎时,前任以他对自己身体施加的暴力和威胁来逼我屈服,或是用语言和行动上的冷暴力来尝试获得控制,我在惊愕的同时,已经丧失了任何行动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恐惧和内疚。
我们似乎最后能获得某种平衡,但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对这种伤害的长期自我适应变成了一种内化,甚而意识不到伤害的存在。
甚至会自我麻痹,告诉自己说,“他不愿意身体伤害我,就伤害自己。
” 直到我最终离开那段关系以后,有一次跟我一个学gender studies的朋友聊起来,她斩钉截铁地说,“不管是对自己施暴还是冷暴力,都是暴力,都会伤害你。
” 那时我才确认,无形的暴力所造成心灵的伤害,并不比有形的少。
这种病态的关系,只有一方也是无法维持的。
Celeste是有逃走的机会的,然而她选择留下。
她在和Perry参加完那次心理咨询后,回到家,Perry流露出难得的温柔,他问Celeste,你感觉怎么样,Celeste眼泪落下,说,“我不知道自己是高兴还是悲伤。
也许两者皆有。
因为我第一次看到了,我们之间关系的... 希望。
“这一段很打动我,让我觉得异常真实。
寻求改变,寻求解答,这大概是每对伴侣背负的难以遏制的希望,如同西西弗斯一次次将巨石推上山顶,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于是他只有永无止境地继续推石上山。
这是悲剧的西西弗斯接受的惩罚,而这似乎是深爱而陷于近乎病态关系的伴侣,挣扎的命运。
希望与期待,是因为爱的火焰还未彻底熄灭。
然而这种希望,也让人盲目,让人自我麻痹,忽视照顾好自己的需求。
Celeste是挣扎的,她无法将爱与所受的伤害分割剥离开来。
暴力变成了性的前奏,她渐渐对这种爱和暴力产生了依赖,甚至成瘾。
即使Perry死后,她的心理医生问她,are you an addict? 她支支吾吾无法回答。
心理医生又问,is Perry your drug? 她低头盖起了自己身上的疤痕。
在Perry刚去世以后,她似乎还会用Perry生前所说的话,来评判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心理医生很犀利的说了一句,the abuser's words live on, even when he died. 这段关系里最让我倒吸一口冷气的地方,也是这里。
而我猜测,这在受虐者身上,也许并不罕见。
施虐者在受虐者个体上留下的狭长阴影,并不止是身体上的伤痕,而是一种施虐精神的内化。
以施虐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让虐恋在这种审视中继续存在、生长、延续,从这个意义上,施虐已经从身体转向了精神的掌控与压制,施虐者在这种延续中获得了某种永生。
爱在任何意义上都是一种瘾症。
我们寻求某种解药,而又深陷其中。
即使Celeste最后得知Perry在她孕期出轨,她也无法将Perry打入永世不可翻身的地牢里,不让他再出现在她的回忆中。
她一遍遍看着Perry和儿子的视频,这是她用她的方式纪念他。
她选择,记住那些美好的部分。
她在睡梦里还能感受到Perry的体温,那么真切。
Perry不在了,她感觉到自己一点点变得”枯萎“,lifeless,多精准的词。
她似乎在那种暴力的爱与性中,才能体验到”存在“,那变成了她生命的原动力。
她尝试用性来麻痹自己,可在混乱的场景里,她恍惚看到的,还是Perry的脸和抽动的身体。
转过头,她好像看见了Perry,跟她对坐在灯光幽暗的酒吧里。
那是他们第一次约会,Perry问Celeste家庭,Celeste母亲去世,而与父亲疏远。
Perry很认真的看着她的眼睛说,if this works out between us, I'll keep you all to myself... 爱情的一开始,就埋藏了后来结局的种子。
在睡梦中,Perry正对着她睡着,凝视着她的双眼,温柔的抚摸着她的头发,他告诉她他小时候经历的车祸,和那之后母亲对他的指责、辱骂、暴打…… 他拨开自己最脆弱的一面,让Celeste看清楚自己,看到自己的内心。
Celeste懂他,他之所以成为他,和他无法控制的欲望与冲动,也许并没有第二个人能这样懂他,即使他的母亲。
在这种理解之中,Celeste尝试去跟自己和解,和这段关系和解,她无法做到恨他,或者全然忘记他。
一个痊愈的旅程,也许本身就是个谎言。
一个由谎言开始的故事,庆幸在结局里,透露着真诚与真实。
也许她们没有有到通透的状态,但生命力却是顽强的,也许困在其中,也许在为之挣扎。
可是她们依仍旧可以是很厉害的人,可以是各种优秀的女性,也可以充满责任的爱着包容着许多,就像昨天看的大小谎言。
瑟莱斯特,美德琳 和Jane 她们充满了爱,充满了各种美好的色彩,她们都有着无限的女性力量。
最喜欢的是雷娜塔,她雷厉风行,白手起家,虽然焦虑却又稳定的兼顾职场和家庭。
我喜欢她们。
不得不说BBC和H BO真的很会拍女性主义的片子,这个年龄段段女性可以是妻子可以是母亲,她们不一定完美,也不一定事业有成,甚至可以是全职母亲,但是她们依旧富有魅力,充满了坚韧强大的底色
在《大小谎言》的第一季里,所有的痴缠、痛苦、噩梦般的回忆都终结于Bonnie的奋力一推。
我曾以为它是一个过于沉默的悬疑片,人们各自有悲痛的枷锁,艰难地、小心翼翼地前行。
于是我几乎忘了这个故事,虽然始终记得妮可基德曼深邃的碧蓝色的,随时要哭出来的眼睛。
在这个陆地被台风侵袭的夜晚,我看完了《大小谎言》的第二季,然后喝了一杯几乎灼伤喉咙的滚烫咖啡,脑海里回响Bonnie流着泪的控诉:that push was a long time coming。
“这种怒火由来已久。
“我终于明白,David E. Kelley(编剧)在着力讲述什么,Mary Louise完全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如此优秀卓越的儿子,会是一个恶魔。
Celeste在家暴的丈夫死后依然混沌地留恋他曾经的柔情,Renata在丈夫令她失去一生的积蓄甚至破产之后,依然在高速公路上把他捡了回来。
一切似乎都有迹可循,我们都家庭里的暴力、谎言、甚至是仇恨都是这样由来已久。
Madeline困陷于父母婚姻的失败,极度地害怕自己的婚姻也走向同样的境地,最后却好像无法避免的走向了魔咒。
五岁的Perry还不是一个疯子般暴烈的魔鬼。
他们在各自的命运里无可选择的长大了,但长大并不会一夜之间解答所有的问题。
如何去爱人呢,如果自己都未见过好的爱。
家庭里总是实实在在地充满了冷漠、讽刺和怨气。
暴戾的中年男人和痴怨的中年女人,将生命奉献于喋喋不休的争吵与妥协,最终迎来一个看似完美的金婚盛典,这不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剧目吗?
人们愿意盛赞爱情的持久,无人想去挑破脓包看一看溃烂的真相,这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或多或少的被童年的创伤纠缠,但它是房间里的大象,我们从不在家庭里提及,相反,我们用幸福的谎言掩盖。
谎言,我们的一生,听到又说出如此多的谎言。
我们用试图用谎言给儿童构建梦幻的童年,圣诞老人,冰雪公主,所有那些关于爱的童话。
然后呢?
然后在生活全面溃败的时刻,我们成人也无法承受的时刻,又难以抑制的说出冰冷且刺耳的现实,轻巧的击碎那些费力构建的孩子的梦。
我曾见过更加不堪的时刻,我的舅舅装作无事发生的寒暄,我的舅妈满脸垂丧和愤怒,她对我表姐讲:你看看你爸爸,他其实就是这个逼样。
直接、粗砺,语言像一把尖刀,刺出去,却不知刺向谁。
我的表姐只能默默啜泣,眼泪大颗大颗滚下来,咬紧嘴唇,无能为力。
我们都曾是相信梦的儿童,也将是濒临溃败的父母。
这些家庭里的不堪我们只能各自吞咽,生出创伤和仇恨,决意前行。
但痛苦又是如此的复杂,我们最终又一次次被家庭里的爱牵绊回来。
《实习医生格蕾》里有一集,医院救下一位被囚禁的少女,人们围在一起痛骂囚禁她多年的变态,觉得他十恶不赦。
但少女说:他不只是一个坏人,他也是和我一起生活多年的人啊,你知道吗?
有时候他还会让我一起看电视呢。
如果那些给过你无尽痛苦的人,也曾经给过你难以忘怀的温情,这其中的爱恨又该如何厘清呢?
我的表姐和舅妈一起,在忍受了又一次痛苦的家庭纷争之后,单方面停止了和舅舅的联系,带着这些由来已久的怨恨和决绝。
我的舅舅,他变成了一个孤独的,永远打不通女儿电话的,失去了骄傲的五十五岁的男人。
但谁会喜欢这样的结局呢,我并不想恨你啊,像Bonnie说的,我想原谅你。
人们承受挣扎、委屈、怨恨,当然不是为了换取彻底的恨,不过是为了摆脱这些刻骨的、无法逾越的梦魇,轻松的去爱和生活。
蒙特雷的景色如此迷人,如此神秘。
海浪无休止的拍打着礁石,来自太平洋的海风吹进人心里,带着一股难言的忧郁。
Bonnie在母亲昏迷的时刻,终于开口说出,我恨你;也最终在恍惚与破碎的绝望的尾端,说出:我爱你。
人生就是有如此难以明白的痛苦,我们爱的人同时也是我们恨的人。
但可悲的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既不会开口说我恨你,也无法开口说我爱你。
我们只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谎言之中,等待那个奋力一推的时刻。
从刚刚推出的第二季第一集来看,剧情上承前启后,舞台已经搭好,梅姨作为新加入的角色饰演上季死者的老妈,可以预想到,无差别互撕应该很快就要开始了。
新学期开学,各家的小盆友们一起升上了二年级,学校生活表面上欣欣向荣,校方学年致辞上直接跳起了水獭舞。
劫后余生五人组看似生活归回正轨,实际上暗流涌动。
对其他人而言她们是“应该有着什么秘密”的小圈子。
实际上,五个当事人不但要守住“佩里之死不是意外”这种惊天秘密,每个人还都有或多或少上一季遗留下来的问题。
什么都没能彻底变好,人生真相大概也就是如此。
先说从两季海报对比上属于“升格”上来的两位女配角,女强人雷娜塔的生活基本不受什么影响,相对而言她的责任最小,每天需要管辖的领域又最大。
除了女儿受过霸凌是她心上的一根刺,她的世界还在稳固运转。
她隐藏的危机在于丈夫处在女强男弱的状态下久了,也会意难平。
脏辫妹子邦妮,表面上看她是应激反应最严重的,因为她一推直接导致了佩里的死亡,而她又恰好不是佩里的“受害者”,于情于理更难消化误杀这个事实。
妹子无处排解的负罪感是看起来最短的一根导火线,无论是五人组里的其他四位还是她老公,都意识到了她不太对劲。
这种集体卷入的突发事件,往往会因为个体承受能力差异导致“某个人心理崩盘”,由此事态发展变得不可收拾。
比如绝望主妇里的Susan,她当时……选择把事情的真相画了出来。
对比之下,邦妮目前的反应还只是变身长跑达人,状态不好到直接上脸,倒还没有走漏什么风声。
当然,有可能马上就要露出马脚了。
佩里的死亡,影响更深的当然还是上一季的三位女主角。
表面上看,谢琳·伍德蕾饰演的简最“轻松”,儿子摆脱了霸凌嫌疑茁壮成长。
说起来伊恩·阿米蒂奇小盆友真的可爱,喜欢他的还可以去看他主演的Young Sheldon。
简姑娘这一季心宽体胖,剪了一个流行的狗牙刘海。
上一季也靠海边长跑缓解压力的她,这一季改成了海边尬舞,舞蹈风格非常“跳舞吧,就像没人欣赏一样”,有点沙滩无道具扭秧歌的别样风情。
简身边也有小鲜肉,目前还不是太明朗会不会有感情线,第一集的戏份来看小鲜肉目前只是来转达民意,你们可是个五人组啊,大家都在看着哟~也许这位小哥后续还会有戏,毕竟也不能浪费美好的肉体(还有发型)。
其实简也有深藏的阴影,毕竟死者是侵犯过她的人,也是孩子的父亲。
从简笔下的画像上看,佩里还是一张邪恶大boss的脸,还在大家的回忆里神出鬼没。
瑟莱斯特的状态也很糟糕,总是从噩梦中惊醒,她只是看起来“一切都好”。
噩梦之后,上来抱着她的总是来帮忙的婆婆玛丽·路伊丝,这位婆婆就是梅姨演的狠角色,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全剧第一boss。
婆婆看起来是个发型老派的老太太,不细看也会觉得她慈祥善良对人充满爱,但她总是暗藏杀招。
婆婆帮着照顾双胞胎,对在车上打闹的双胞胎吼了一声“安静”,她说优秀的青年不是一夕之间养成的,并不会“咻”地一声就变身,都要从优秀的小男孩开始,而当一个优秀的小男孩就要“听妈妈的话”。
隐藏含义简直就是,老娘好不容易栽培的儿子就这么死于意外,骗鬼啊。
说这些话的时候她是微笑的,但是真的让人忍不住一身恶寒。
婆婆帮忙做饭,旁敲侧击快餐不健康,之后说自己对儿子的死很愤怒,就释放情绪直接大吼,场面其实也是很吓人的。
其实可想而知,死去的佩里作为表面无可指摘私下却有暴力倾向的人,一定受到过原生家庭相当的影响。
控制欲强又表现得没那么直接的老妈,会比直接表达了控制欲的老妈更难应付。
慈爱的外表下,是一腔佛挡杀佛的报复欲,应该会是非常高段的难搞反派,之后主角们都会有得头痛。
瑟莱斯特身体上受过的伤害,在丈夫死亡之后逐渐痊愈,但残存的心理影响更难消散。
也许是出于对自我的保护,残存的记忆当中亡夫的形象还是好的,不过梦里丈夫依然会露出狰狞的一面。
其实更让人担心的是,瑟莱斯特的双胞胎儿子在父亲去世、祖母到来之后,会不会受到更糟糕的影响。
毕竟,之前小朋友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暴力倾向,第一季Max霸凌女同学,第二季Josh吃饭的时候想用叉子叉Max,潜在的暴力倾向是不是能扭转还不好说。
婆媳之间的对抗还在暗暗蓄势,婆婆第一轮攻击针对的是玛德琳,有可能这是婆婆有选择的第一个攻击点,从儿媳妇的朋友开始施压。
切入点居然是……个子矮,婆婆火力十足攻击性强,让人有点期待之后的布局和杀招。
原本玛德琳并没受到佩里之死太大的影响,保护朋友没给她造成太大心理负担,她一方面把注意力成功转移到了卖房事业上,业绩还相当不错。
另一方面她本来就已经秘密和糟心事众多,牵扯到的人也最多。
玛德琳有前夫、丈夫、还有不见得能断彻底的情人,大女儿上一季一度想过公开拍卖自己,也一直不太省心。
目前前夫和现丈夫之间感情尴尬,没准什么时候就要掐一架。
前夫给人感觉略显不带脑子,和自己妻子出了问题能想到找前妻的现任老公劝架开解,感受一下这个双商,已经是非常感人了……
她还有圣母心爆棚的大女儿,不想上大学打算直接做慈善,偏偏是这个大女儿,知道她出轨过这个秘密。
出轨不会那么容易就翻篇的,情人的妻子之前就怀疑过她,这一季情人的妻子去隆了个胸,感觉这会是个更加狗血的伏笔。
另外案情也还不能算是结案,到底能不能逍遥法外还是未知数。
从第二季第一集来看,信息量已经很大,是个可以继续追看的剧。
不过,这年头神剧被剧情拉下神坛的例子经常出现,先预祝这部剧第二季坚挺,我们谨慎观望。
欢迎关注57线自媒体土匪撸剧,某匪和你一起调侃吐槽~
无论多么大的心殇,无论多么大的痛苦,纵使走到世界的尽头换成另一副皮囊,试图用时间去忘却、去逃避、去抛弃,最终都还是必须回到最初痛苦的原点,正视、面对、诉说,并最终选择和解。
这种和解不是与那个加害的源头和解,而是与自我和解。
所以,哭着说出“我原谅你”的Bonnie虽心碎地让人心疼,却也无比坚强;所以,轻言细语地说出“这是我的战争”的Celeste虽优雅地似打了柔光,却也无比锋利。
这个剧里面一直不能释怀的是Celeste对Perry一直念念不忘。
她和心理医生这段对话给我最大触动。
Celeste说如果她早点离开他,而不是在晚会那一天,Perry就不会死。
心理医生说“Even in death, his message lives on”, "that you are always to blame. You are always to blame."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觉得Perry就是个人渣,为什么Celeste不早点离开他。
要是事情都那么简单就好了。
也许事情本应该这么简单,可惜不是。
亲密关系中的爱和创伤的体验,有时候很难厘清。
我们倾向需求熟悉的亲密体验。
在Celeste的关系中,暴力与亲密是互相伴随的。
她厌恶暴力,却渴望亲密。
经年累月的暴力与亲密的相伴相生让她自己也搞不清了,以为暴力是亲密与爱的一部分,以为被责备是亲密的体现。
好像关在笼子里的鸟,把笼子拿走也不会飞了,不是忘记怎么飞,而是心里的笼子还在,不知道自己其实可以飞了。
被关在笼子里的时候,不顺从就没有饭吃,有一天笼子没了的时候,忘记了其实无所谓是否顺从,天地广阔,大可以寻求真正的家园。
被笼子关久了,even in death, the message of 笼子lives on - that you are not free, that you have to meet my needs. No! 笼子死了。
Celeste, 你是自由的。
最后一集,她重新成为律师,走在台前,精神焕发,争取到孩子们的抚养权。
虽然仍然在恢复中,她已经找到她自己。
Tell-Tale Hearts泄密之心,人皆有之啊。
第二集简直就是一个炸弹连着另一个炸弹,连环爆。
Celeste出了车祸。
Bang!
及至见到了梅姨演的婆婆,张嘴就是谎话。
Renata正得意于将要成为明天的封面人物。
Bang!
联邦特工在她的面前把老公抓走了。
理由是证券欺诈,可真是个big lie。
婆婆告诉Celeste,双胞胎知道他们的爸爸有另外一个孩子。
Bang!
What?! How?!Madaline和大女儿聊着天,说到了出轨的事,一转身,Ed! Bang!几个家庭都是风雨飘摇,马上就要分崩离析。
Bonnie依旧处于神游状态,几度想去警局自首。
她神秘兮兮的妈妈出现,半夜溜进小两口的房间,似乎在行什么巫蛊之术,有点让人毛骨耸然。
Bonnie的爸爸也有出现,所以对于她小时候的经历,是不是应该有个交待了?
Celeste向婆婆和盘托出自己与Perry的病态关系。
讽刺的是,在终于说出实话的时候,婆婆却不相信,I don't believe....I can't belie.....。
在Celeste的回忆中,Perry告诉她自己曾有个兄弟,5岁时死了。
Perry会不会与兄弟之死有关?
在Celeste的回忆中,Perry说,你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母亲去世,你与父亲也不怎么联系。
那么I will have you all to myself. 想来更是毛骨耸然。
你的所作所为,你的每一句谎言,都将反噬你。
It will get back to you.一集比一集精彩。
IMDb第一集评分8.6,第二集飙到了9.4。
我让gpt设计一段中国文化让他们放弃自首的情节。
就这样了。
1. 新的邻居搬到小镇新学期刚开始,海镇的小学迎来了一个新学生——宋晓兰的儿子小林。
他和主角团的孩子们一样,刚刚进入小学二年级。
小林是一个沉稳而聪慧的男孩,平时喜欢安静,和其他孩子有些不同,但在课堂上表现出色,尤其是数学和体育课上,他很快脱颖而出。
他的母亲宋晓兰刚搬到这个小镇,住在学校附近的一处老房子里。
她为人温和,时常陪着小林上下学,很快引起了学校里其他家长的注意。
宋晓兰常常微笑着与人交谈,虽然她有些陌生,但她优雅的举止和温和的性格渐渐让人放下了戒心。
2. 小林在学校的表现:赢得其他孩子的尊重小林虽然内向,但他在学校表现得非常优秀,尤其是运动场上,展现了过人的勇气和领导力。
一次学校的体育比赛中,小林带领他的班级赢得了胜利,甚至帮助了玛德琳的孩子从一个复杂的情况中脱身。
勇敢的举动:在一次操场上的意外中,小林看到一名年纪稍大的男孩欺负塞莱斯特的儿子,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保护了他。
小林冷静但坚定的态度让其他孩子们纷纷对他刮目相看。
之后,塞莱斯特的儿子对母亲提到了小林,称赞他是一个勇敢、可靠的朋友。
随着小林在学校的名声逐渐传开,主角团的孩子们开始对他有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玛德琳、塞莱斯特和简的孩子们,他们回家后也向自己的母亲们提到了这个勇敢的中国男孩。
3. 宋晓兰与主角团的初步接触:从孩子入手通过孩子们的口中,主角团的几位母亲开始对这个新邻居感到好奇,尤其是当她们听说小林多次帮助了她们的孩子时,产生了亲近的感觉。
一次家长会议后,玛德琳带着孩子从学校走出来,正好碰到了宋晓兰,她决定上前打个招呼。
她笑着说道:“听说你的儿子小林帮助了我家孩子,谢谢你。
你是刚搬来的吧?
要不要一起喝杯咖啡?
”宋晓兰笑着回应:“当然,能认识你们我也很高兴。
小林最近一直提到他在学校交了新朋友,看来我们家长也该认识一下了。
”随着几次简短的互动,宋晓兰慢慢融入了这个小镇的生活,她温和的个性和开放的态度让主角团开始对她产生了信任。
很快,她就被邀请到几次家长聚会,和其他几位母亲开始有了更深的接触。
4. 宋晓兰的儿子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在学校里,小林成为了一个孩子们尊敬的领袖。
他不仅成绩优秀,还懂得帮助弱小,尤其在面对校园欺凌时毫不畏惧。
他的勇气和坚定让玛德琳、塞莱斯特和简的孩子们非常钦佩,孩子们回到家时都开始谈论小林的故事,称他为“我们班的保护者”。
主角团的母亲们通过孩子的口中,听到了小林的许多故事,尤其是他在面对挑战时的勇敢表现,这让她们对宋晓兰也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和好奇。
5. 宋晓兰逐渐走近主角团:信任的建立通过孩子们的关系,宋晓兰很快与主角团的几位母亲建立了更深的联系。
一次在家长聚会中,几位母亲聊起了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提到了小林的故事,玛德琳开玩笑地说:“看起来,小林在学校已经成了英雄了。
他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真是个令人惊叹的男孩。
”宋晓兰微微一笑,谦虚地回应道:“小林只是在做他认为对的事。
我一直告诉他,见到不公要站出来,帮助他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这种价值观让几位母亲开始对宋晓兰产生了深刻的好感,尤其是她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
她们逐渐信任宋晓兰,将她视为朋友,甚至在私下里谈论自己的烦恼。
6. 宋晓兰得知主角团的秘密:无意中的揭露在一次聚会中,气氛逐渐变得轻松,几位母亲之间开始聊起了家庭中的问题和一些生活中的难题。
宋晓兰从她们的只言片语中听出了几分端倪,几人对某个事件的担忧与纠结显得异常明显,话语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恐惧与负担。
她并没有立刻追问,而是安静地观察。
直到有一天,简和玛德琳在茶馆里低声交谈时无意中说出了“自首”这个词,宋晓兰意识到,几位母亲正在面对一场重大的道德与法律抉择。
7. 宋晓兰主动接近:她的秘密往事宋晓兰并没有马上询问或劝解,而是选择了一种更温和的方式。
她邀请主角团到家里喝茶,并在一个安静的下午,主动坦白了她自己过去的秘密。
她轻声说道:“我知道你们在经历什么,尽管你们没有说出口,但我能感觉到。
我想告诉你们一个我自己的故事,希望它能帮助你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她接着向她们讲述了她过去在中国的见义勇为经历——她曾因为保护他人,杀死了一个施暴者。
她坦白说道:“我没有自首,因为我知道,那不是我的错。
法律并不总能理解正义,但我们内心知道我们做了对的事。
你们在做什么,你们的孩子在说什么,这一切让我想起了我自己。
”8. 信任与共鸣:正义无需赎罪宋晓兰的故事打动了主角团的几位母亲。
她的坦诚和勇敢让她们意识到,正义并不需要通过法律的赎罪来证明。
她们开始明白,自己所做的并不是罪行,而是为了保护彼此和家人。
宋晓兰轻声劝解道:“你们的内心已经告诉你们做的是对的。
你们的孩子也从你们身上学到了正义和勇气,为什么要让自己背负这些无谓的负担?
你们已经做了最正确的事,正义就在你们的选择中。
”她的故事与行动让主角团的几人逐渐释怀。
她们最终决定不再选择自首,而是坦然面对自己的选择,回归生活,继续保护她们的家人。
---总结通过孩子们的关系,宋晓兰与主角团建立了信任和情感上的共鸣。
她儿子小林的勇敢和领导力让主角团的孩子们敬佩,也让几位母亲对宋晓兰产生了好感。
在这种信任的基础上,宋晓兰慢慢揭露了自己过去的秘密,讲述了她在中国的见义勇为经历,并通过自己亲身的故事,帮助主角团认识到她们所做的选择是正义的,不需要通过自首来赎罪。
最终,几位主角放下了内心的负担,找到了真正的平静与力量。
从第一季的女性独立到第二季的女性自我拯救,“大小谎言”冒着被诟病为“婆媳大战”的危险以极为有耐心的节奏用婆媳矛盾为引线,悄无声息、不动声色地牵引出每个女性华美生活下不为人知的“虱子”。
而当她们或勇敢或激昂或坚忍或暴烈或动人地直面这不堪并将自我和这不堪一同置身于熊熊烈火中时,我们分明听到了那“虱子”被大火燃烧地噼啪作响,分明看到了这些美丽的女性凤凰涅槃、焕然新生!
半个月前,「个人破产制度」的消息如石破天惊一般,在各种媒介和自媒体上引起了广泛探讨。
什么“欠债可以不还了吗?
”,什么“老赖们的狂欢?
”,“楼市准备挤泡沫?
”,各种话题层出不穷。
其中关于香港明星钟镇涛破产往事,一再的被提及和引用。
钟镇涛是在2002年10月被法院宣告破产的,从此各种消费行为都受到限制,比如,
这样一直持续到了4年后的2006年的10月,钟镇涛才被解除破产限制。
想想还真是过得非常的“低保”。
然而纸上读来终觉浅,关于个人破产带给人的冲击感,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难怪人们都要质疑,是不是随便把自己被破产了,就可以不用还钱了?
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最近在看HBO出品的《大小谎言》时,恰好有一段关于个人破产的详细描写,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围观一下。
《大小谎言》说的是在一个名叫蒙特利的海边小镇上,一群中上层家庭主妇复杂和带有欺骗性的生活,以及面对真相的逃避和胆怯的故事。
瑞娜塔和高登是故事里的上层夫妇,一位是企业家,一位是商界女强人,坐拥几处豪宅,座驾为2017版特斯拉,活在镁光灯下。
超级无敌豪华海景别墅,是剧中最有钱的上层人士。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么有钱的人,突然破产了。
原因是从投资一家公司,到豪赌这家公司。
止损多么重要啊童鞋们!
于是,爱面子的过气富豪高登夫妇,疏通各种关系,才得以在周末——人比较少——去破产委员会进行听证。
破产委员会的公务员大叔,要对他们的债务问题进行充分梳理。
我们的围观正式开始。
首先,确认高登夫妇的负债金额。
其次,对上报的名下资产进行一一核对。
包括盘问所有不动产 ↓,
连戴在身上的那些昂贵的细软都得算,什么名贵手表,奢侈的首饰之类 ↓
连婚戒也不放过 ↓不过也是,富人的婚戒动不动也是几克拉的,少说也值个上万。
还要盘问手上的交通工具 ↓
于是,去听证会时,高登夫妇俩是开着特斯拉来的,回去的时候,只好搭乘计程车。
而且理论上,这很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搭乘计程车了。
破产以后。
交通工具的费用也是限定的。
除了以上这些,还要冻结俩人名下所有的银行账户、金融资产和其他有价资产。
第三,破产委员会还会留意债务人是不是有突发性的收入,比如,是不是有能得到赔偿金的官司 ↓
或者,有可能继承遗产 ↓因此,还要问候一下双方父母,
而且,还要认真审核债务人的支出情况,限制债务人的支出。
比如,申请个人破产后就不能乱花钱了,旅游享受办派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比如,审核你的支出是否可以用保险报销,详细到这个程度,可以说真的是很没有尊严了。
但还得好好配合。
不然破产委员会的大哥一个不高兴就不让申请破产了。
不让申请破产重要吗?
理论上是挺重要的。
这和我们国家开始对「个人破产制度」进行破冰是一个道理。
俗话说,人有祸福旦夕,并非所有的“还不上钱”都是恶意为之。
因此,对于一些诚实但不幸的破产人来说,怎么样能够保证基本的生存权,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开始、也让债务人的权益得到保障,应该就是「个人破产制度」想要解决的问题。
试想,剧中的瑞娜塔夫妇,如果不进行个人破产声明,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不仅要坐牢,所有的生存资料都会被债权人一抢而光,非但不能重新开始,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
恐怕要过上亡命天涯的日子,又或者做出更加极端的行为,比如终结生命。
这一切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的样子?
这其实就是最近几年来我们所看到的一些新闻——因为“不良贷款”被暴力催债,然后选择结束生命。
其实对债权人来说,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债权人“没了”。
人没了钱也就没了。
因此无所不用其极进行催收。
然而这可真不是什么好办法。
在这种时候,如果有一种机构能进行债务干预,一方面协调债务问题,对一些债务进行减免和重新规划,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债务人的资产进行托管,这样也能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就比如在《大小谎言》剧中,高登想当然的说,想把自己的别墅卖到2000万的时候,破产委员会的大叔告诉他:你可做不了主。
就是因为一旦申请了个人破产,所有资产都不再属于原主人,将被托管被拍卖,直接用于债务清偿。
倘若信用体系和资产体系相对健全,我不认为那种老赖愿意用破产的名义赖账不还。
老赖为什么叫老赖,不就是想做欠钱的大爷么?
可是申请了个人破产,就注定过不了大爷的生活了啊。
围观了“个人破产”在美国的严苛程度,真是感慨一定要好好赚钱、好好理财,好好控制风险。
现在的国内很像1978年的美国,是“债务经济”繁荣的时候。
1978年-2005年,美国个人破产案申请数量每过几年就会上一个台阶,直到2005年通过更严苛的法案提高个人申请破产的门槛后(剔除2008年-2010年次贷危机的影响),数量才逐年下跌。
据财通证券今年3月份的《债务周期专题报告》数据,我国的短期消费贷存量已达8.4 万亿,增速一直维持在20%以上;信用卡应偿总额已经达到了6.6 万亿。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
这个时代,相比怎么赚钱,或许怎么花钱,更是一门值得我们留意的事情。
p.s:猜猜文章开始说的那个,几次破产还当上总统的人是谁?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不晚事务所
眼瞅着第二季朝着绝望主妇最终季的路数撒丫子奔去
我错怪了Andrea Arnold吗,她最大特色之一不就是内敛克制吗,为什么本季浅显直白到连潜台词和次表达都无从寻觅,把所有情绪、狗血和困境在明媚的海岸边上摊开曝晒,简直令人难以接受。要知道第一季Jean-Marc Vallée可是把喜剧拍出了间谍剧般的紧张,伦理如刀剑般刺向现实。本季的优点是什么,肯定不是梅姨游走在过火边缘的演技,也不是沦为剧情附庸的配角,而是美好破灭后的狼狈。
抱歉,理解不了这8.9分。相比第一季,剧情没有主线,也没有明确目的的推动,使全片只能陷入一种虚无的压抑挣扎又悬疑的气氛和情绪中。优秀独立女性的友谊原来建立在袒护杀人的谎言之中而心安理得,大量无意义的支线drama反而消解了女性的困境。五美的人物几乎没有成长和层次,分别在bitch,丧,苦,歇斯底里和愤怒里一路狂奔。梅姨的表演优秀,音乐优秀。但表达女性主题,deserve better.
梅姨面前,妮可就是只可怜楚楚小猫咪,依旧颜值爆表那种
这季就不应该拍
比第一季还有点距离,总觉得差点距离,人物有点太多,每个都无法再深入挖掘。
这部剧的编剧和很大一部分国产电视剧的编剧达成了某种共识,就是剧中这些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人都不用上班。
想捶死Meryl Streep
观望一下,第二季是完全不同的质感了,梅姨一出马就有种碾压式婆媳剧的感觉。
有点失望,总期待高潮来临,结果就一如既往的anticlimax到底了。The second season is the aftermath of whole cast refuses to say goodbye.
(看完忘标记系列)
突然就觉得富贵闲人太太们没什么意思了。
不如第一季那么吸引人 一度看不下去 忍着看到第六集才觉得慢慢好看了!看到妮可反杀真的是太爽了!要不真是梅法梅天!
S1奔跑的Jane跳下悬崖,S2奔跑的Bonnie溺于水中。不得不说Meryl Streep实在是太有戏了,这一季更多角色的人设也发展得更丰满了,Renata和Ed我觉得也很出彩,他们的戏份都很有意思
浪费AA导
梅毒的演技,简直不能想象,影后齐集,还是被她吊打。好想看有一天,于阿姨和梅毒一同飙戏,到底哪家强?
可别再有第三季了……
WTF,,,,,张力尽失,强行说教每次MS一张嘴你就在想,这个演员的台词怎么这么长,她说这些有意义么,,,,,,
变家庭伦理剧了?除了法庭那幕以外,其余太拉胯
梅姨这个也太厉害了吧,碾压玛德琳的气势+诡异的尖叫,这是王者段位1v5的存在吧,不知道女团能不能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