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北回老家頂多三個多小時,但我通常要花365 天……甚至更久。
」《用九柑仔店》這句來自男主角的告白,不知道截中了多少遊子的心。
「我改天再回去。
下次再去看阿公阿嬤。
」對啊,我們嘴上說的改天到底是哪一天?下次又究竟是何時?永遠為你張開雙臂的故鄉,只盼到你匆忙回去「溫豆油」就走了嗎?《用九柑仔店》改編自台灣漫畫家阮光民的同名作品。
作者以自己在斗六阿公的相仔店長大的記憶為靈感,敘述一位北漂青年因阿公病倒,毅然決定回鄉,接手一間已不合時宜的雜貨店。
充滿人情味的故事就此展開。
原想要收掉柑仔店的男主角俊龍,在經過一次次事件後,逐漸瞭解相仔店不是只屬於祖孫兩人,而是守護著整個鄰里,就像是社區中心,將厝邊頭尾的關係繫在一起。
劇中還穿插了主角一家三代的故事,以及每位甘草人物的際遇,為作品增加厚度之餘,更突顯這是一個集體的時代故事。
劇情觸碰到都市更新、城鄉差異、傳產轉型、青年返鄉等議題,都是台灣社會正在面臨的今天與明天。
围绕用九柑仔店勾勒出海潮乡三代人的面貌,众人齐心合力“守护暖心的所在”。
这是对乡村乌托邦的讴歌,也是高歌猛进的城市化的反思与反抗。
人情味和烟火气,与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化相比,哪个对海潮乡人更重要?
《用九柑仔店》和《俗女养成记》同样使用多线叙事,同样展现时代更迭与时代中的小人物,不免被拿来比较。
《用九柑仔店》以杨俊龙的归乡选择带出杨进德开办柑仔店的前因后果和沿途人生、三代人的命运轨迹和海潮乡的面貌,《俗女养成记》则是双线并行讲述三十岁女性陈嘉玲的当下困惑与曾经童真。
前者是以点带面,着重于描摹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之下,乡村人的所思所感,颇有些反思的意味(尽管并不深入)。
后者则以女性成长为主线,围绕陈嘉玲的挣扎与困惑,凸显了鲜活、独立的女性形象。
从叙事上讲,《用九柑仔店》线索略显混乱,群像式的展现也使得部分人物模糊不清。
部分剧集节奏怪怪的,特别是前几集。
台词则时好时坏,有些台词和旁白说教意味特别浓,不够日常和顺畅。
看结尾的意思,应该是有续集。
終於花了三天的時間看完了『用九柑仔店』,似乎從『想見你』『我們不能是朋友』『我們與惡的距離』『誰是被害者』開始我又重新愛上了台劇。
整部劇時不時的閩南話讓我需要看字幕。
進德爺爺和銀月奶奶的愛情讓我羨慕,哪怕最後和進德爺爺結婚的是阿秀奶奶,阿秀奶奶同樣也讓我喜歡。
人美也為愛勇敢。
老一輩的感情很好,銀月奶奶最後嫁的博士爺爺應該從始至終就知道進德爺爺的存在吧。
哪怕銀月奶奶老了,也願意陪著去尋找進德爺爺,當銀月奶奶回到車裡對博士怎麼說:謝謝你來陪我,博士爺爺也是笑著拍了拍銀月奶奶的手。
博士爺爺是真的很愛銀月奶奶吧。
進德爺爺沒有和銀月奶奶說孩子留下來的事,可能有時候有些事還是有遺憾才是最美的。
第二代沒有太多的描述,描述可能就是小武的父母和昭君媽媽和羅賓的感情。
第三代,俊龍阿忠兩金阿芬鳳玉昭君。
俊龍阿忠阿芬懵懵懂懂的青澀的模樣就像上學情竇初開的我們。
還有太多太多⋯⋯「十分太滿,用九剛好」
第一集感觉剧情平淡又动人第二集忘了第三集俊龙回家给好多人带来幸福哦,尤其是两个兄弟,两个长辈,还有喜欢他的妹子(们)第四集好老实的俊龙哈哈哈哈哈没想到两天就看完了十集第七集俊龙和维纳斯的感情线,好喜欢要看两遍为什么一定要140字才能发我就是写不到140字啊谁让剧这么好看我一下就全部看完了不记得还有什么要记录了
原来看前面的时候,一直想冲着大小姐说:“不要跟那个穷小子私奔呐。
你好好的过你的日子吧!
”所以,看到后面他们两个人生活过的那么辛苦和艰难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但这一切,又在最后一集得到了疗愈。
双鬓斑白的两人,在穿越时空后的对视,一切无言,又尽在无言中。。
无论结局怎样,曾经遇到过一份这么真挚的爱情,也是了无遗憾,值得了。
这部剧的设定上和《俗女养成记》,是有点像的,都是在大城市打拼多年的人,选择回到家乡。
在都市的繁忙和乡村的宁静当中,重新寻找回自己。
最近一口气连着看了三部这样类型的剧,包括俗女养成记、村里来了一位暴走女外科,也都是这种风格。
也许我们有时候,走的太着急了。
就需要这样的剧来告诉我们,也许应该慢下来看看风景。。
陶渊明有一句诗,备战过高考的你一定背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对五柳先生笔下描绘的,归园田居生活,心生向往。
在“奔三”道路上的你我,是这样:
大家管自己叫“社畜”;管自己的上班日程叫做“996”,或是“007”;搜索微信聊天记录说的最多的关键词是“好的”,“明白”,“没问题”。
身边的人总是告诫你:“现实一点,不要总是想些没用的东西”但每当你拖着沉重的脚步,在晚上10点打卡下班,发现公交车站还有好多上班族跟你一样你打开随身听,看着城市里车流穿行,抬头是摩天大楼空气不错,月亮很美,但终究很难看到星星哪怕只有一秒钟一秒钟,你想不想想回到乡下?
逃出城市对“成功人生”定义的枷锁——那空虚浮躁的人生巅峰回到童年里的榕树下,奶奶的蒲扇轻摇,爷爷的儿歌不断。
年纪大了,看到风平浪静的闲暇,归园田居的惬意画面——都会在夜班车的座位上感到治愈。
当节奏变慢时,你终于可以感觉到,原来自己还活着城市里的时间,是按秒计算的;
而在乡下,时间便只是,一日三餐和昼夜交替。
当节奏慢下来,你会发现,生活是靠我们的双手去经营的。
不用再为自己贪婪的内心而奔波时,我们可能会发现喜欢吃什么就自己动手,我们有很多时间可以做饭;开店是为了营生而非赚钱;
房子是住人的,不是拿来投资的;车子是代步的,不是用以炫耀的;身边的人,真的可以是用感情的纽带连接起来的;
《用九柑仔店》中可爱的阿公们很多人的话即使没有留下证据,也是可以相信的;街坊邻居们,真的是可以为了你好而存在的家人。
涓涓的小溪终将奔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平静的鱼塘里也有别样的风味电视剧中所描述的情节终究是难以实现的涓涓细流终将流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但即使只有一秒钟一秒钟我也想幻想那种挣脱城市中无形枷锁而回到乡下的瞬间那个杂货铺永远有汽水卖的夏天。
台剧《用九柑仔店》剧照转载请联系豆瓣作者并标明出处。
我真是太烂了,被大梦想驯服了十几年,看这种“平凡”人设竟然会觉得闹心,柑仔店真的能支撑男主的生活吗,真的能在城市化里存活下去吗?
每次围在柑仔店里听男主的旁白都忍不住怀疑。。。
但这确实是一个好故事,台湾真的很会拍这种微小但写实且打动人心的故事,阿公那一代的每一个故事都超非常感动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暖心,台剧里传达的“真善美”都那么朴实,但很深刻,希望资本能帮助台剧越来越好,文化需要野蛮生长才能百花齐放。
唯一不足是爱情部分,所幸不多。
男女主金手指开太多了,男主就是个工具人,旁白念得尴尬,幸好长得帅。
女主人设太强,我看着她妈妈就真的很想给两巴掌,女主到底怎么忍住的,还有神仙前男友怎么任劳任怨的。。。
有的地方就是说:看爱情写实影视惨过我真去谈个恋爱(男主实在太木了)
大城市有它的繁华,小城市有它的人情味,留在哪里,都可以,只有自己才知道哪里才是归处。
银月阿嫲梦想着能在海潮乡开一间柑仔店,夜晚的门口会亮着一盏暖黄的灯,给过路人和自己照亮前方的路。
知道此处有人的感觉,你可以在此歇歇脚,真好。
很可惜,银月阿嫲因为外在原因没能和阿公走到一起,阿公为了实现银月阿嫲的梦想,他努力打工,独自抚养两人的孩子。
尽管“用九柑仔店”姗姗来迟,但它很快成为众人的另一处安心地,孩子们空闲时间就在前面的院子处玩耍,老人们看管孩子的同时,也跟老伙计一起插科打诨忆往事。
看的过程,给我的感觉,那时间的消逝是缓慢的,大家的节奏是悠闲的,没有那种高频的声音和绚烂的霓虹灯光在身周环绕。
有的是只是大片的绿,和高丽菜上面的晃动的露珠,那是收成的硕果。
有的是一筐筐,一缸缸的黑,是酱料需要发酵半年,甚至更久时间才有的醇重,那是要一辈子功夫酿出来的。
有的是点缀在大片深蓝夜幕下的点点暖黄,和慵懒坐在躺椅上斜晒的金黄,那是陪伴,也是共度。
那是一袋又一袋的橙色,是阿诚不撒农药的坚持,也是他重生后生命中的一抹色彩,这是海潮乡的f4的理解和接纳。
用九柑仔店陪伴一辈又一辈人,从俊龙这些留守儿童的诞生,到阿忠阿芬结婚生子,再到水昆伯的告别,相似的生老病死,不一样的得失感受。
用九的存在,那是羁绊,是大家的青春,众人的回忆,是见证彼此存在过的彼此。
是你还在那边,我的青春就在,我的亲人仍在,我的家也一直在。
好些年过去了,俊龙接了阿公的班,看着用九是落了灰,有些年纪了。
俊龙将其翻新,阿公执笔挂匾,“用九灶咖”也开张了。
它再次以不同方式将大家聚集起来,这次是三餐,每个人必须要的三餐,一张不大的饭桌,不同人烹调的家常饭菜,一样孤单的人围坐在这里,用食物裹腹,以烟火气滋养心灵。
我知道这种关于牵挂的剧,是各种感情掺杂其中,我们为什么会受感动,因为最普通的,也是最让人能共情到的。
它离我们最近,就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发生着。
我们长大了,父母皱纹深刻。
我们离家了,父母驻足远望。
我们回头看,父母早已不在。
我们把这些埋在心底,不敢轻易触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望我能守护着我的大树,共经风雨。
ps,里面的感情线,对于恩沛,总觉得苦涩。
在对的时间发生错的事,导致两人渐行渐远。
许是经历起伏多了,昭君选择俊龙是平凡归处的简单。
而我认为恩沛是过尽千帆,那人仍在的存留。
最近很沉迷台剧,各种台剧,尤其是描写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的,总是显得很动人。
第一集 回家俊龙因为爷爷重病,从台北坐了三个小时的车回到了海潮乡,因为爷爷不知道何时会醒过来,加之其年岁渐长,俊龙想把爷爷从乡下接回台北,并关掉柑仔店。
但是在劝一个老年客户拆迁的过程,他想起了年幼成长的点点滴滴。
小时候他被爸爸送到乡下跟爷爷生活,爸爸离开的时候,他哭喊着要跟他回去。
但是等爸爸回来要带他走的时候,他又嚎哭着不愿意离开。
结束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回到了海潮乡,决定经营爷爷的柑仔店。
这一集还有一条辅线,关于爷爷为什么要开这家柑仔店的原因。
爷爷年轻时候是一个市上的一家有名医生家的佣人,跟医生家的小姐银月因为爱情私奔。
两个人半夜从家里跑出来,躲在柑仔店逃过了追捕,去了乡下。
银月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姐,开始学会了劈柴,做饭,砍甘蔗,当掉了亡母送的金项链,梦想是开一家永远不熄灯的柑仔店。
但是有一天怀孕的她为了换电灯泡,站在高凳上,被老鼠一吓,摔下来大出血,危在旦夕,俊龙的爷爷为了保住她的命,连夜讲她送回了市上的医生家,就此两人别过。
第二集 外地人这一集的主线是讲臭脸维纳斯昭君因为样貌偏向外国人,从小被歧视长大遭遇的各种事。
昭君的妈妈是开卡拉OK的,对她非常不耐烦,经常让昭君在店里帮忙收拾桌子,去外面换空酒瓶。
昭君没有朋友,没有人跟她玩,因为她没有爸爸。
有一天昭君跟妈妈吵架离家出走,遇到了外国人神父,因为他的头发是金色的跟昭君的一样,昭君认定对方就是自己的爸爸,时不时给人家送各种小礼物,像一颗糖啊,空酒瓶啊,诸如此类的。
在那里她也认识了会为她打架的哥哥,但是最终她还是跟着妈妈离开了这个小村子。
辅线是俊龙因为爸妈要到台北工作把他送到乡下跟爷爷生活,他舍不得爸妈,每天坐在庙口等爸妈回来。
庙公用了小伎俩帮他融入了乡下的孩子群里。
ps.ww的剧真的很温情,乡下的人们互相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
到柑仔店买东西,赊账都自己拿了东西去记账。
俊龙要去进货,庙公跟勇伯都会帮忙看店。
婶婆跟叔公怕俊龙没钱花,刚见到面就给俊龙塞钱,还说小钱拿去没问题,虽然大钱是没有。
店里的东西常常来买的人比俊龙还清楚东西放在哪里。
第三集 断腿的阿忠主要讲了俊龙跟阿芬和阿忠小时候的故事。
阿忠跟俊龙是好朋友,因为是体育特长生可以保送台北。
俊龙啥都差一点。
阿芬总说俊龙,考上台北的是阿忠不是他,他不花功夫是不可能考上的。
俊龙觉得无所谓,天天嘲笑阿芬,跟阿忠也是嬉戏玩闹,完全没有意识到阿芬其实喜欢自己。
而阿忠喜欢阿芬,同时他也知道阿芬喜欢俊龙。
在毕业典礼的前一天,阿忠非要俊龙陪自己去跟阿芬告白。
结果在路上遇到了车祸,俊龙摔伤手,而阿忠一条腿截肢。
俊龙不敢面对阿忠,后来到台北复读再没回来过海潮乡。
如果不是因为在路上救小庆,完全没有机会跟阿忠互殴释怀。
「小庆是阿芬跟阿忠的儿子。
他们后来还真的是在一起了,还十分恩爱。
」ps.虽然有很狗血的部分,友情这部分还是很真实的,尤其小时候三个人并没有很好看的亚子,完全真实。
第四集 廖文睿俊龙意外得知柑仔店要面临被拍卖的局面,他不得不卖掉台北的房子,同时到处凑钱。
这下乡下的淳朴乡亲情谊就出来了。
大家纷纷把自己的钱给了俊龙,让他度过难关。
不过这一集的这条线仅仅是表面的一条线而已。
主要是讲了勇伯年轻时候的故事。
勇伯年轻时候跟自己的父亲走街串巷耍杂买膏药赚钱。
但是因为年轻气盛,总是忍不住跟人吵架斗殴结仇。
后跟乡霸邱阿舍因为口角打了一架之后,家里被人家放了一把火烧了。
他爸因此气到入院。
面临高额的手术费用,勇伯很无力,此时俊龙的爷爷伸手包了这笔医药费,也放弃了开店的准备。
如今柑仔店面临被拍卖的命运,尽管俊龙凑的钱已经高于摆卖的低价很多,但是还是最终被一个叫廖文睿的人买走了。
大家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
可最终依然是大美好结局。
因为廖文睿就是勇伯。
此举也算是勇伯的报恩吧。
ps.一个台北生活过的年轻人会甘于乡下的这种提前退休的生活有点虚幻。
可能作者想把这个乡下美好田园生活美化成乡村偶像生活吧。
但是不切实际的感觉太强了,所以导致代入感很弱,感动跟共情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反正我是很难带入(狗头)」第五集 爱情开启的模样俊龙的爷爷醒过来了,但是水昆伯却在跟他们吃了一顿饭之后,当天夜里就去世了。
俊龙跟昭君的感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昭君慢慢融入了俊龙跟俊龙爷爷的关系圈里。
彼此应该慢慢发现了彼此的喜欢,但是进展缓慢,谁也没说破什么。
两金喜欢凤玉,凤玉却喜欢俊龙。
各自苦恼。
这集里,俊龙爷爷回忆了年轻的时候,他跟银月的儿子并没有死,被送回俊龙爷爷那里。
银月不知道这些事情,再次被家里安排出嫁,之后远走美国。
俊龙爷爷遇到了后来的妻子阿秀。
故事又开始起了涟漪。
ps.这集故事里,吉诚叔为了坚持无农药的种植果园,遇到了天灾,树病死,颗粒无收。
自古以来,天对务农的人来说真的是很重要。
老天爷不赏饭吃,活着变着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加之这段时间看了《三体》更多维空间的科幻类的这类东西,以及多灾多难的2020开始,让人觉得环保是一件很重要又迫在眉睫的事情。
等地球真的病得不行了,再来拯救怕是会来不及了。
第六集 台风天启航昭君跟俊龙在台风天里在一起了。
在阿秀无怨无悔地照顾了俊龙爷爷和俊龙爸爸几年后,或许出于感动感恩,或许真的是心动,俊龙爷爷终于跟阿秀在一起了。
凤玉知道了昭君跟俊龙的关心,终于下了决心去台北工作。
但是到了台北,她看到来找她的两金睡在了便利店里,她才知道谁才是真的爱她的。
ps.这段故事很简单,几个爱情故事交叉进行,乡偶终于有了它的内涵。
(狗头)第七集 保鲜期从小跟昭君青梅竹马长大的姜恩沛原本已经跟昭君求婚了,在回家取昭君户口本的时候,发现昭君的继父偷拍昭君洗澡的照片,为此跟昭君继父大打出手。
而此时,昭君的母亲也发现了继父的偷拍行为,认为是女儿凭借年轻勾引自己的继父,对自己女儿又打又骂。
在这个混乱的档口,恩沛将昭君继父推下楼,致其死在了母女眼前。
恩沛入狱后不再见昭君,就此十年过去,这次他回到海潮乡就是想收买柑仔店跟俊龙,在海潮乡大建特建超市商场,进行大规模圈地跟盈利。
恰好此时昭君的妈玉云欠下高利贷300w,无力偿还,连累昭君被追债。
ps.昭君跟恩沛过去非常相爱,一度到谈婚论嫁的程度,但是又如何呢?
在恩沛不再见昭君的十年时光里,大家都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道了。
就算恩沛再回来见昭君,那今日非往日,一条时间鸿沟横在两人之间。
第八集 母女这一集讲了昭君母亲玉云的故事。
玉云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活泼大大咧咧的制衣厂女工,长得很漂亮。
一次去底下舞厅跳舞的时候认识了昭君的爸爸,一个美国人。
两个人在误打误撞的情况下在一起了。
玉云以为这是爱情,人家不过当这是一场露水情缘。
当玉云发现自己怀孕去再去找昭君爸爸的时候,发现他已经从酒店退房,不知所终了。
而玉云只知道他叫罗根,仅此而已。
玉云想尽办法堕胎,但是孩子就顽强的在她肚子里活了下来。
为了孩子,她差点丢了工作。
为了生计又无人帮忙,她在制衣厂的洗手间剩下了昭君。
她想过丢掉昭君重新开始,但是看到昭君哇哇大哭的样子,她又舍不得抱了回家。
从此母女相依为命。
玉云曾经有过一个还不错的归宿选择,但是男方不想要昭君,玉云大骂对方一场放弃了。
而后她嫁给了昭君的继父,结果继父也死了。
她把这一切的不幸都归咎于昭君,对昭君是爱恨交加,不能释怀,亦可称之为羁绊。
而后来这欠债300万的事情才让母女之间有了个了解。
恩沛帮玉云还了300万,同时给了她三千万让她离开昭君,从此断绝母女关系。
玉云欣然接受了。
她认为两个人这一生终于到了了解的路口了。
半夜乘车离去。
ps.虽然很理解玉云的心路历程,但是对昭君的种种还是很不能忍,爱又恨,恨又爱,为什么不放手,或许让昭君去另外一个家里能有幸福呢。
第九集 留下的人俊龙父母是因为在暴雨天回乡下接他的时候出车祸,彻底撒手人寰。
俊龙为此不肯上学,执着的要等父母回来。
他认为父母是因为要接他才会去世的,如果不是为了接他,可能并不会遇到这场车祸。
俊龙的爷爷给他讲了很久关于人生死的问题。
爷爷在自己的儿子去世的时候,一直显得很冷静,有条不紊地处理所有事情。
直到他收到俊龙爸爸早期预订的月饼以及月饼里的信,他才一下子崩溃了。
他的难过一直有,只是一直没有被发现。
另外一条线是小武因为台北私立学校有了个名额,为了让小孩不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两个人连夜下乡把孩子接回城里。
小武完全接受不了,哭闹不休。
回到台北,小武父母也因为小武的养育问题不断吵架,甚至外出吃饭忘记了小武不能吃贝类海鲜,导致小武吃了干贝起了急性荨麻疹进医院急救。
小武跟爸爸说要玩手机游戏,小武爸爸给了他之后就睡着了。
小武拿着手机玩了一会就给奶奶打电话,说自己对奶奶的想念,想回奶奶身边的话。
ps.这一集太好哭了。
演员没有歇斯底里的嚎哭,但是看剧的我哭成狗。
俊龙爷爷收信的那一瞬间简直就是死死卡住我的心,眼泪根本停不下来。
小武跟奶奶打电话那段也是让人心疼。
人生遭遇各种的时候,都有各种的无可奈何,被留下的人都是无法选择的。
第十集 重逢从第八集开始就一直在等银月回来。
这一集她终于在暮年回到乡下,见到了俊龙爷爷。
虽然没有太多言语,相顾泪两行。
人生错过半生,幸得再见还在今生。
银月乘车离开的时候,俊龙爷爷只是哽咽地说,要保重身体。
这里就让人哭得不行了。
凤玉还是不爱两金,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真爱,自己的上司。
结果最后才发现自己的上司是有老婆的,自己在别人眼里就是个笑话。
而两金对她是无怨无悔,她说不爱他就立马离开,哪怕自己都快难受死了,他还是安慰了凤玉后离开。
等凤玉再回来找他的时候,告诉他,他们还是只能是朋友,有99.9%的可能性是不会成为恋人的。
两金还是很高兴,因为有0.1%的机会,他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还是有机会。
结局自然还是大团圆。
最近完全沉迷于这种剧,没有很大咖的演员,没有歇斯底里的表演,但是有让你共情的力量,让你忍不住跟着它起起伏伏。
它的每个细节都是你的生活,但是它在深处又莫名唤醒你的回忆,看的时候又不断地让人思考。
假如下次剧能够修改一下男主跟女主的设定可能会更好一点。
希望能够遇到下一部优秀的电视剧。
偶然被安利了一部台剧,说实话实在是太久没看过台剧了,结果从第一集哭到最后一集…… 阿公和银月的爱情太好哭了,虽然一开始觉就知道是个烂俗的故事,但是导演太会拍了,最后一集银月回到柑仔店,两个人坐在店前,时光倒流,阿公说“能再见到你真好”,银月说“很好”,足以。
爱不论时间,是真的就好
老来多相忘,唯不忘相思 我最喜欢的就是阿秀,虽然她出场次数少甚至后面的生活都没有提到,但是阿秀真的很勇敢,等了阿公好多年还好最后在一起了。
还有我最喜欢的就是两斤,真是个憨憨的可爱的人,看到他在便利店等凤玉我都要爆哭了
觉得这个场景超美 谁小时候没有过开小卖部的梦想呢,长大了才知道,小时候不是想开小卖部,而是想家里有个小卖部就可以请朋友随便吃,长大了才知道有个能陪你随时随地喝酒的朋友真好。
就觉得这个红色皮的花生好好吃 看到俊龙被工作压的透不过气,感觉好真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像柑仔店一样可以偶尔来转悠转悠喘口气的地方就好了。
希望这部剧能治愈我的,也能治愈你。
看了尸体暖暖的
故事挺暖,但该交代的地方交代得不清不楚,个别人物也高尚得显得很假,跟同类型的《花甲男孩转大人》《俗女养成记》相比还是差一点。
温暖的哄睡剧
男主性格塑造十分模糊,回乡的动力也莫名其妙
每个人都带着裂痕生活着,那些遗憾和错过,放到时光的长河里,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会在那个人出现的时候,被回忆短暂地吞噬,心用力的抽一下,但就像感冒,总会被治愈的。用久柑仔店就像人生的隐喻,我们要追求什么,放弃什么,在我们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命运。但不管决定是什么,都要好好保存内心的用久柑仔店,那是尚未崩坏的地方
2.5吧
看五分钟走神五十五分钟
对比《俗女养成记》从演员演技到剧情都有些尬看不下去
03 同样是回忆旧时人情类的电视剧,对比隔壁《俗女养成记》,男主性格塑造十分模糊,回乡的动力也莫名其妙,显然就只能做成平平淡淡的乡土人情说理剧
三星半,喜欢阿公这个角色,其他就算了,不喜欢里面对女性角色的描写,女主被女主母亲困住的一生,女主朋友对爱情的妥协
🤢
这种小清新的农村故事,也只能由台湾人来拍,换到香港就很违和,换到大陆呢,估计就是裹脚布般的《乡村爱情》?
看了四集,没看下去。
台湾也许真的在某些方面越来越好了,反而是大陆在渐行渐远。这部剧真的好温情好温情,人与人之间有真情在,那么再大的坎似乎都能过去,看的时候几度落泪。
真的不怎么好看 很多地方都非常牵强
你们知不知道被留在原地的人什么感觉啊!
年轻时候的阿公的故事我很喜欢。
太治愈了,不看是猪啦!第一集就哭,我上辈子可能是个呜呜怪!人生志愿多了一间柑仔店,开业的时候,那些错过的人都会回来吗?
往昔的年轻爱人在梦想中的柑仔店门口依偎,阿公和银月最后的相逢让人泪奔(王柏杰真的可以),上代的感情线秒杀主CP。结局过于鸡汤,恩沛的三千万不用还吗?工作说辞就辞这么任性?男主和两金的演技特别自然,邱泽的客串也不错,虽然故事线有点瞎。男主好像高庚杓,干净开朗纯真善良的大男孩。
看了第一集,无聊,抱歉实在无法吸引我看下去,同样是讲归乡的台剧,男主的一半国语一半台语实在太出戏,完全比不上隔壁的俗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