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女孩

Girl,梦女芭蕾(港),芭蕾少女梦(台)

主演:维克托·波尔斯特,阿里耶·沃索尔特,奥利弗·博达特,蒂伊门·戈瓦尔茨,卡特简·达门,瓦伦提金·达恩斯,克里斯·泰斯,安吉洛·提森,艾莉西亚·德佩克

类型:电影地区:比利时,荷兰语言:法语,弗拉芒语,英语年份:2018

《女孩》剧照

女孩 剧照 NO.1女孩 剧照 NO.2女孩 剧照 NO.3女孩 剧照 NO.4女孩 剧照 NO.5女孩 剧照 NO.6女孩 剧照 NO.13女孩 剧照 NO.14女孩 剧照 NO.15女孩 剧照 NO.16女孩 剧照 NO.17女孩 剧照 NO.18女孩 剧照 NO.19女孩 剧照 NO.20

《女孩》剧情介绍

女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主角 Lara 于15岁之「老龄」才加入芭蕾舞班。由于较其他女孩迟起步,她每日下尽苦功,甚至练到脚尖破皮流血亦不肯歇息。 Lara 的梦想不只是成为芭蕾舞蹈员——她还想成为一个女孩。是的,「他」原是家中的长子,名叫 Victor……犹幸爸爸一直在旁鼓励﹑陪她接受荷尔蒙治疗,全心全意支持她完成梦想。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西村京太郎悬疑剧场十津川刑警的肖像5镰仓电铁杀人事件高护木的规矩飞天舞通灵王FLOWRS时光正好隐之王厉害了我的叔魔发精灵2摩登家庭第六季狩矢警部系列6燃烧的新娘恋爱宝典幽灵杀神大周小冰人冰雪狙击2火药、背叛和阴谋悲剧的诞生西洋古董洋果子店黑色五叶草剧场版魔法帝之剑炸掉银行经理拳速反击诊疗中第一季火线特攻长安的荔枝忌日快乐2伊卡洛斯诱拐法庭~七天~恋人的谎言暗地深仇四四年八月恐怖浴室

《女孩》长篇影评

 1 ) 做个普通人为什么这么难

身为一个有过相同经历的人表示,影片细节真的很真实到位。

不光是动作,心态,情感。

不是那种外行人或者模仿出来的。

完全是本色出演。

产生的后果就是十足压抑,尤其是被其他女孩欺负的那一段,真的看不下去。

只是普通人,想过普通人的一生,很多事卑微,谦让,乐善,好施努力做到人畜无害却要被另类,被孤立,被排挤,被歧视。

错的并不是她们。

不是在社会边缘就是隐姓埋名成了她们无法选择的归宿

 2 ) 【第71届戛纳金摄影机奖】我的性别不需要性器官来定义

2018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一位91年的帅哥导演摘得了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以及“一种单元”大奖,他的这部长片处女作叫《女孩》。

没看电影之前,注意力都被导演卢卡斯·德霍特吸引了。

大家调侃这没准就是下一个“戛纳亲儿子”。

卢卡斯和泽维尔·多兰有着一些相似的属性:欧洲现实主义范儿,年纪轻轻戛纳出道,故事聚焦LGBT,以及长得特别帅。

但看完《女孩》之后,这些花头都可以忽略了。

因为电影是真的厉害。

光凭它给人留下了仿佛真实存在的肉体痛感,就足够印象深刻。

主角Lara,15岁。

Lara的生理性别为男性,心理性别却是毋庸置疑的女性。

她不长的人生中有两个目标:跳好芭蕾舞,以及拥有一副女性的身体。

近年来,随着LGBT电影的发展,探讨的边界也变得宽阔。

和《女孩》更相近的,描写跨性别者的《普通女人》去年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在此之前还有《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丹麦女孩》等,可以说是越来越被观众熟悉的题材。

但《女孩》依然找到了独特的叙事角度,并且在某一方面做得非常突出,即某种可以使观众产生“通感”的疼痛。

这种疼痛既有心理层面,Lara与逐渐男性化的身体的激烈对抗;也有身体层面,因为对抗的结果往往是肉体折磨。

电影一开始,Lara在自己扎耳洞,因为想要加强女性气质。

这时候观众还感受不到刺痛感,只认识了她十分倔强、决绝的个性。

跳舞是她最大的梦想,但随着身体的自然发育,要做到像其他女孩一样轻盈柔韧,Lara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和牺牲,包括流血的脚趾。

另外,在舞蹈课上为了掩饰男性器官,用胶带包裹的办法也给皮肤留下了红红的伤痕。

牺牲在执拗的个性下慢慢演变成自残,且这种出于和身体对抗的自残行为愈演愈烈,到最后彻底失控,Lara的生命和理智危在旦夕。

《女孩》将LGBT群体的痛苦,在Lara的身上外化于肉体,比任何嘴炮的说教都更加直接、深刻,让观众也能体会那种近乎绝望的挣扎。

如此残忍的内容,好在包裹在一个很温柔的外壳里。

与以往同类型故事区别显著,Lara的生活祥和,包容度极高,应该是说一个对弱势群体很友好的环境。

她没有歧视和欺凌,身边也不缺真正爱着她、扶持着她的人:她的父亲、家人,耐心辅导的心理医生、外科医生,舞蹈老师和同学均以平常心对待。

唯一给Lara造成内心痛苦的小插曲,是同学受好奇心驱使,一时失去了分寸,但也称不上恶意。

导演为主角创造了这样一种真空环境,以将所有关注点都放置在主角身上——她的内心挣扎,她的身体状况。

这样视角着实新颖,也让《女孩》找到了一个独树一帜的突破口。

况且想想也对,大家总说,“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但对于LGBT人群、有身份认同危机的人群,假使整个世界将你温柔以待,也不代表一切都会变好。

在外界施加的痛苦之外,依然要面对“自我”这个人生中最大的障碍。

不过看得出导演对主角的保护,影片中有多个场景展现有爱的父亲、和睦的大家庭,甚至一起跳舞的女孩子与她分享更衣室和浴巾等不起眼的举动,从Lara角度看都会带上几分温度。

尤其是与父亲的相处,有格外温情的体现,也有青春叛逆期的拒绝交流等其他典型特征。

这点如前所述,在Lara的生活中几乎看不到任何因为她是跨性别者而有别于人的外界因素,为的是创造一个聚焦个人内心的真空环境。

甚至成长中对身体产生困惑、想要通过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等心态,也与每个青少年的经历大同小异,这是电影能引起广泛共鸣的基础。

只是,因为Lara的跨性别身份,她所面临的挑战更加剧烈,代价更加痛苦。

饰演Lara的演员维克多·波尔斯特表现出众,他自身的形象和气质与角色Lara高度重合。

这一点,《女孩》与去年戛纳另一部获奖电影《幸福的拉扎罗》一样,选对了角色,电影便成功了一半。

说Lara给人的感觉是百分之百的女孩,也得益于演员将少女的羞涩、倔强、自卑等神色表现得自然纯粹,没有丝毫做作。

几场芭蕾舞戏是最重要的部分,近景跟拍、动作细节捕捉等拍摄手法对表演提出了更高要求,且从信心十足到逼近崩溃,几场相似的戏,呈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情绪。

听说导演在选角时没有规定演员的性别,男性、女性、跨性别,都不在客观要求内,唯有“会跳芭蕾舞”这点是硬指标。

而当维克多·波尔斯特出现时,卢卡斯在瞬间便决定用他。

说到这个年纪轻轻,起点却很高的导演。

他的手法贴合欧洲现实主义电影,前上有达内兄弟奠定的基础影像语言。

镜像画面代表人物对自身的反思,技法屡见不鲜。

但除去这些基础项,反倒是他的掌控力在《女孩》中比较出彩。

电影前六十分钟细水长流,铺垫Lara生活的种种;后四十分钟矛盾汇聚,Lara的情绪起伏更剧烈,镜头也切得更细碎,直到梦想和对抗在同一时间陨落和爆发;最后,再用一个简短的镜头,拍自信洒脱的Lara大步走在地下通道里,展现她的涅槃重生。

整个电影的节奏舒适,脉络清晰。

总的来说,《女孩》远远超出了一般导演处女作的平均水准,独特视角下的LGBT议题不落俗套。

卢卡斯·德霍特这位金摄影机奖得主,未来相当可期。

 3 ) “不一樣”的相似青春

現在已經是21世紀,變性能夠被大眾所接受,所以女孩們可以不帶歧視的邀請拉娜一起洗澡。

可是青春期的孩子總有好奇心,當拉娜被要求看生殖器的那一刻,她應該就已經有了不等待手術,想要自行剪掉生殖器的想法。

拉娜說自己也許喜歡女孩,一直說自己很好,說沒有問題。

其實她不好,也喜歡男孩,心裡裝著許多事,拼命跳芭蕾,也許不是真的熱愛,或許只是想做一個真正的女孩。

全片基本使用近景拍攝,即使是跳芭蕾舞時。

對話也不見正反打,最多用拉鏡,晃鏡突出少女內心的慌亂和悸動。

這部電影讓我思考,假如我的身邊出現這樣一個人,我應該如何對待她,而身邊的人又會怎麼樣對待她? 或許假如我就是那個女孩,我會怎麼想? 電影沒有特別表現出歧視或者太過於衝突的場面,但一股淡淡的悲傷始終貫穿在其中。

拉娜欲言又止想向父親開口時我幾度落淚,回憶起青春期時想向父母傾訴煩惱時的感受,現在想來好像沒有多大事,但當時脆弱敏感,對周圍的一切都想要得到他人的喜歡,特別是同齡人。

它講述的不僅是變性人這個個體,它也講述了每個人的青春。

我們或多或少從中都會有些共鳴,年少的情竇初開,內心的憂慮思愁。

連有時想哭都不知道是為何。

我們不想做特殊被別人當做異類,又想和別人不一樣成為最特別的那一個,所以焦慮不安,不知自己是誰,不知該愛誰,誰會愛我。

 4 ) 造物主的玩笑

上帝给了劳拉美丽的脸庞和高挑纤细的身体,却让劳拉拥有一副男人的生殖器,这可能是上帝给劳拉开的一场玩笑。

在人群中款款走出时,考拉仿佛天女下凡,美丽得让人移不开眼睛,舞蹈室里劳拉的舞姿也在一遍一遍的重复中变得优秀,更优秀。

可是同舞蹈室的女孩们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起哄看劳拉的身体和对性的渴望荷尔蒙让劳拉特别特别成为生理意义上的女孩 ,所以他的心理生理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所幸开明和无条件爱劳拉的爸爸和弟弟一直陪伴在劳拉身边,让劳拉对抗造物主旨意的行为更加勇敢和迫切。

天公不作美,劳拉变性手术因为心理原因和生殖器感染而一再推后,劳拉很迫切,很渴望,很难过,无法跟任何人诉说痛苦,一天又一天,劳拉在一个爸爸和弟弟出门的日子里拨通了医院的电话,并且自行用冰块和剪刀完成那个让自己变成女孩的手术。

LGBT人群的苦恼远不止于此,他们除了在社会上收到异样的眼光,生活中无法解决的困难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朋友,请你不要去好奇关于他的特别点,而是给他更多更多的爱和关心。

 5 ) “女孩”

她的幸与不幸,还自于她对于芭蕾舞如同痴迷一般的爱恋。

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可以让自己深爱到忘却一切痛苦的梦想,对于这个梦想的强烈追求,已经上升为一种无比强大的信念。

这个信念,强大到一切都可以为之让步,也强大到让她可以克服所有阻碍,甚至不惜用最原始的手段克服生理的障碍,即便那种痛,让人无法言表。

可恰恰就是她要承受的这份痛苦,也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不幸”,男儿的身躯,需要她比芭蕾舞队的同龄人(无论男女),付出更多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她不但要承受用更多胶带缠裹脚趾、并跳折脚趾的疼痛,还要面对寝室里女生们对他男性身躯的好奇与嘲弄。

然而,她的这份不幸,也恰好源自她这份近乎偏执的信念。

 6 ) 请不要用胸和下体来定义我的性别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微博:影探探长作者:香蕉姐转载请注明出处据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整个亚太地区有0.3%的成年人口是跨性别者。

总数在900万到950万之间。

而在中国大陆,认为自己生错了身体,想要变成另一性别的人数至少有400万。

在LGBT人群中,跨性别者是最小众、最不受关注的一群人。

他们被同龄人排斥、孤立,在社会上遭受歧视,找不到工作,甚至还遭到家庭暴力。

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曾经尝试过自杀。

香蕉姐今天要推荐的这部电影就为跨性别者的生存现状撕开了一道口子:《女孩》Girl

这部电影在2018戛纳电影节斩获了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和酷儿金棕榈,也提名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豆瓣口碑8.2分。

片名[女孩],海报上也是一位女孩,看起来是不是毫无违和感。

其实,人家是个蓝孩纸。

右图为片中的Lara左图为Lara扮演者维克托·波尔斯特不得不说,演员选的非常棒了,兼具少年的英气与女性的柔美。

每次这样雌雄莫辨的形象出现在大荧幕都让人过目难忘。

[丹麦女孩]中同样出演跨性别者的小雀斑;

[我不在那儿]中饰演鲍勃·迪伦的凯特·布兰切特,这些形象相信只用一眼就能牢牢吸引住观众。

如果说小雀斑和大魔王都是艺术化地演绎另一性别的状态;Lara的饰演者维克托·波尔斯特则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他在电影里的表演,真实、自然、细腻。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演员的性别,真的会以为他是个女孩子。

Lara,15岁,心理性别女,身体性别男。

没错,她正处于做变性手术前,服用雌性荷尔蒙时期。

这段时间,她的五官会变得柔和,胸部也会渐渐发育。

网络上一位美国小伙服用雌性荷尔蒙前后对比图但男性性器官没有摘除,没有阴道,胸部也不明显。

也就是说,她依然拥有一具男性身体。

少女的十五六岁,人生中最宝贵、最易逝的阶段;对友情、爱情、性爱等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时期,却偏偏被困在一具男性躯体里。

就像被拴住了手脚,什么也做不了。

可想而知,很多自卑、挣扎、斗争、痛苦等情绪随之而来。

这样的经历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还是隐秘而不为人知的。

影片开始,弟弟轻声叫醒Lara,姐弟俩在床上玩耍。

起床后,Lara像跳舞的女孩那样压腿、舒展身体。

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她的脚宽大,不像一个女孩的脚。

出门前,Lara对着镜子,给自己打了两个耳洞,戴上耳钉。

显然,她格外在意自己在别人面前展现出的样子,希望别人把她当成完完全全的女孩看待。

弟弟学校的老师说她是“姐姐”时,她的开心溢于言表。

另一方面,她又对自己女性身份十分不自信。

因此害羞,不爱讲话,见到男孩会脸红,还喜欢偷偷观察别人的反应。

除了对自己的接受外,她还面临一个挑战:15岁才去舞蹈学院学习芭蕾,起步比别的姑娘晚很多;还有,她的脚并不适合穿女芭蕾舞者的足尖鞋,需要经过辛苦的磨砺才行。

因此,她每天下尽苦功,练到脚尖破皮流血也不肯歇息。

另外,芭蕾舞者需要自信地展现身体的轻盈与优雅,对Lara来说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别说展示自己的身体,她连在别人面前裸露都很害羞。

练完舞蹈,即使满身是汗,也从不与姑娘们一起洗澡。

在医院检查时,隔着窗帘换衣服,耳朵会红。

其实,同学们没有歧视她,只是会对她抱有好奇心。

有一次老师在课上问,觉得和Lara共用一间女更衣室不方便的请举手。

没有人举手,隔壁的女生感觉很有意思地笑着。

Lara虽然极力控制,还是掩饰不住错愕和尴尬。

香蕉姐没有在欧洲生活过,不知道欧洲社会对变性人的宽容度有多高。

会不会像电影表现出的那样温和,好奇与议论都只是悄悄进行。

唯一一次激烈的桥段发生在一次旅行中。

在一位姑娘的带头下,同学们或者好奇,或者跟风,逼Lara脱下内裤,要看看她的第三条腿。

Lara在众目睽睽下被迫展示自己的羞耻处。

看完后,女孩们有点恶作剧得逞后的得意,和对她奇怪身体搭配的偷笑。

也许她们没有恶意,也没有排斥、孤立她。

但把她当作异类,用好奇的眼光探询她,也是一种伤害。

那位带头的女生,还反问Lara这很难吗?

你对此有什么不满吗?

你既然认为自己是女生,女生之间看下身体有什么大不了的,用得着这么苦大仇深吗?

先不说这个带头人有多刻薄和偏见,这也抛出一个问题:Lara拥有开明、支持她的父亲,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定期为她做检查,做心理疏导。

包括亲戚、老师、同学在内的很多人都接受她,认为她从内到外就是一个女孩,一个漂亮、有魅力的女孩。

父亲和医生还鼓励她及时行乐,好好珍惜一去不复返的青葱岁月。

在这样的情况下,Lara为什么还是无法接受自己?

我想这应该很难吧。

对Lara感同身受是不可能了,但只要带入一下自己就瞬间理解了。

比如香蕉姐结结实实一个妹纸,突然长出一个JJ……这还谈自我认同呢,跳楼的心都有了吧!

当然这个类比不是那么恰当,毕竟境遇不同。

不过Lara的一些感受,还是可以引起共鸣的。

看到别的女孩子跳热舞,肆意展现自己的身材时,Lara的眼神羡慕又黯然神伤。

就像我们看到别人在炫耀的东西,恰是我们想要而无法拥有的东西时的感受一样。

特别是那段,Lara面对自己约会的男孩儿,亲吻后,无法再继续下去,只好改为kj.最后痛苦、窘迫得落荒而逃。

可能对别人来说如此寻常的事,对Lara来说却是奢望。

电影里,Lara的父亲鼓励她不要有心理负担,并告诉她,她的勇敢已经成了其他人的榜样了。

Lara的回答让香蕉姐很感动:我不想成为一个榜样,只想成为一个女孩儿。

嗯,很简单、朴素的愿望,实现起来却如此之难。

当生理无法与心理保持一致,最后换来的是Lara对自己身体的摧残。

电影里Lara对着镜子,凝视身体,是贯穿全片的一条线索。

因为要穿女式衣服、女士内裤,Lara每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用胶带把自己的睾丸封住。

医生告诫过她,这样会引发感染,Lara依然故我。

在学校遇到喜欢的男孩,回到家在镜子前小心翼翼地观察自己的身体,并在第二天对爸爸说,想增加荷尔蒙的剂量。

这对身体有损伤,当然是禁止的。

但也从侧面看出,Lara面对爱情时极度的自卑。

约会落荒而逃的那个晚上,Lara第一次在镜子前露出了因为缠胶带而受伤带血的性器官,让人触目惊心。

不管她白天如何掩饰,对待身体的态度反映了她最真实的内心。

其实影视剧里并不缺乏探索身体的部分,一般对自我的认知,总是要落实到身体上去。

青春片里总少不了欲望、滥交之类的主题。

[皮囊之下]里寡姐在镜中也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去认识自己。

但Lara 对身体的凝视不一样,她不是去探索,而是不去厌恶。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香蕉姐想这样独特的私人体验,一般人是编造不出来的吧。

果然,Lara是有现实原型的。

真实的主人公叫Nora,与Lara的名字十分接近,不知道编剧起名时是不是故意靠近原名。

左为扮演者,右为原型2008年,导演在报纸上看到Nora的故事,就想把它改编为电影。

并花了十年的时间去思考怎么讲好这个故事。

对此,Nora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她告诉导演,Lara需要去呈现挣扎、斗争,最大的敌人是她自己的状态。

电影最终呈现的正是每一次想要获得自我认同、自我接纳的人,所必经的战斗之路。

这也是为什么为什么本片虽然是Lara的私人化视角,却让人很有共鸣的原因之一。

谁也不敢说,天生对自己完完全全的接受,每一次都达到自我期望的高度。

那些你为了让自己满意,辛劳付出的日日夜夜,与Lara一个人练习芭蕾舞,一个人对镜独照的时候,情感是一样的。

另外,就像开头所讲的那样,[女孩]这部电影为人们理解跨性别者提供了一个窗口。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跨性别者都有非常明确的性别认同。

Lara很清楚的告诉别人,yes,我是女孩儿,迫不及待地想长出胸部。

他们觉得自己没什么不同,只是生错了身体。

电影[人生密密缝],生田斗真饰演跨性别者但是人们却常常凭借肉眼去判断一个人,一旦认定一个人的生理性别,所有背离性别的事情,都是变态的,有病的。

一位生长在中国的跨性别者曾经无奈跟父母说:我到底要做什么,才能让你明白,我就是我呢?

也有跨性别者真诚地恳求:我希望大众不要因此误解我们跨性别者就是一群“不男不女”的人;实际上,恰好相反,我认识的跨性别者,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普通生活,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他们知道自己是谁,面对困境,没有任何退缩,和常人一样,在认真地生活。

他们和我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文/香蕉姐(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7 ) 美的包容

她是个幸运的女孩儿吧,不对,应该说她是个幸运的人。

我们实质上没有任何权力去定义一个人,因为我们不是创造人的人。

影片呈现的社会包容性给予一种希望,这不同于单纯的(不可复制的)艺术呈现,这是一种可复制的技术上的包容。

有点像Standards of Care for the Health of Transsexual的教学片,影片通过trans群体可能面对的不同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父亲)、社会关系(心理咨询师、医生、老师等),展现了普世价值语境下,我们每个人如何做好一个人。

虽然其中仍不免一些“规训”的观点,如父亲和医生讲的“应该”或“不应该”如何,但作为一个性别铁幕之下的东方人,Lara确实帮我更好地理解了SOC中地很多观点和技术支持。

举例来说,如阶梯性或者说最小伤害原则,有关transsexual文献中,这是一个经常被提及或者建议的原则,如使用激素或者声音改变。

影片中医生给予激素治疗、对于手术的讨论以及心理咨询师的支持,都不难看出这个原则的体现。

技术人员和家人于性别认同中要做的不是审判,而是技术、情感上的支持,如心理咨询师和父亲直接采用支持技术,表达“你就是个女孩”。

最后说一句,看到有豆友评价,影片在刻意地渲染一些苦难,我只想说,相对于国内的trans群体,那点事是白玉微瑕吧,Lara就是tm生活在理想国。

 8 ) 《女孩》——“我只想成为一名女孩”

很好的一部片子,推荐这部电影给我感触最大的点是我们需要一步步努力才有可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影片中的男主“女主”——一位想成为芭蕾舞者的,更想成为一名女孩👧的男生,没有像一般电视剧或者电影那样,就用少的可怜的镜头描写主人公努力学习然后考上了理想大学,像我们一般普通人谁那么容易就考上清华北大啊,让人看着觉得无趣不真实,而这部影片的导演在影片中用大量的镜头诉说男主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芭蕾舞者所做出的努力和流过的汗水,穿坏了一双双舞鞋脚一次次磨破又痊愈,又磨破又痊愈,让人感同身受,让我明白一切我们想要的都得靠自己去争取。

男主想成为一名女孩👧,简简单单的女孩,不想成为别人的榜样,在这个过程中,影片也详细的展示了从男孩变成女孩必经之路,吃药💊,做手术等等,其中的痛苦和压力我们难以体会。

面对自己心仪的男生因为自己也是男儿身而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恋爱,让观影的我看着很心酸。

影片的结局让我很意外,药物的作用不明显,男主自己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不佳导致手术成功的概率比较小,可是他就是简单的想变成她,也许自己动手解决才能让故事圆满。

个人看法,影片真的很好,推荐看最后影片的结尾真的让我的心纠起来了

 9 ) 所谓张力就是明明知道,却欲罢不能

观影中不得不时刻提醒自己,主角才16岁!

所有片中表现出的冷静,克制,隐忍,放在这个年纪前提下都太过度了。

也正因为这样,也更让人心疼。

就像每一个旋转中逼近的特写都预示着一点点接近体能底线的摔倒。

整片最大的张力,就在于时刻让观众都处在期待她好,和潜意识里明知不可避免的悲剧中拉扯。

就像那颗椅子底下只有观众能看到,并且知道随时会爆炸的炸弹,揪心,但仍有一丝希望在,所以更是欲罢不能。

只有在练习芭蕾和医院有关的情节中,还有泳池里,(泳池紧接着)是和芭蕾服一样纯净的天蓝;房间里,生日聚会,男孩家都是浓的化不开的橘红,前者单纯简单,是心之所向,后者,是不愿深陷又无法摆脱的现实。

所以当舞台变成深蓝时,也预示着纯净被混沌的侵蚀。

坐在舞台下的劳拉眼神表明了一切,失去芭蕾,也失去通过医学手段变成女生的希望(尽管是暂时的),她只好通过自己的手段,不冷静一次,爆发一次。

最后一次抱着弟弟入眠,暴风雨前的宁静,终点即将来临。

谁又忍心对她生气……最后,作为处女座,真想为导演和主角都大喊三声Bravo!

Bravo!!

Bravo!!!

 10 ) 从未想过身为女孩可能是他人梦之所求

“我不想成为榜样,我只想成为一个女孩。

”“你本来就是女孩啊”很少出现性转主题类型的影片或者是书籍,这部影片可以说是很好得从一个少数人的视角讲述了她普通辛苦但是坚定的生活。

她想成为优秀的芭蕾舞者,还希望能够以女性的身份生活着,成为真正的女孩(“成为”这个词用得并不是很准确,应该说的是他们本来就是他们认为的样子)。

他们也只是普通人,和所有人都一样,只不过是生在了不匹配的性别身体里。

现在已经二十一世纪了!

不应该把LGBTQ群体或是任何少数人所在的群体认作是魔鬼,避之不谈,公众对这些的认知太过于贫乏,幸好,现在社会的包容度有在逐渐提高。

Lara真的很美,对梦想的坚持和勇敢也真的很酷。

抛开对展示性少数群体的生活的部分来说,还可以从中看到对自己追随事物的坚持,不畏惧他人的目光,且视他人目光如盏盏鬼火,我们大胆走自己的夜路。

她对芭蕾舞的狂热偏执并不只展现在荧幕上,定有无数个和她一样的人,义无反顾奔向诗和远方。

被Lara的爸爸感动了无数次,小心翼翼呵护着孩子的自尊心,想要了解女儿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有什么忧虑都希望自己能帮忙排解,无条件支持着女儿的选择。

影片的配乐加上画面让人总觉得有点压抑,心里总是担心着,没有狗血的秘密被发现的慌张,也没有所有人的无知引来的嘲讽,更多的是好奇(这样真的很好呢!

就好像一切都再平常不过),仅此而已。

《女孩》短评

因为海报好看才去看的,结果真的不错,是我的菜。爸爸对Lara说,你很勇敢,你会成为很多人的榜样。她说我不想成为榜样,我只想当一个女孩。女孩永远是女孩。

7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其实这类电影越看越明白,真正由身体带来的痛苦不在于性向或者性别,而是这具身体有没有给予你被爱的资格。你是男人,你想要一对乳房,你吃了很多药物还得不到,你很痛苦;但如果是一个平胸女孩看到片中男主赤裸上身照镜子的场景,她也不会觉得自己比男主幸运。不论男女都长了一张嘴,都能跪下来给人口,但你口了一半对方开始自慰,这才是极大的痛苦。同是去年戛纳的一种关注,毕赣真的比这个强。

12分钟前
  • River
  • 较差

对于人本身的性、对社会的对抗毫无意义。不想看

16分钟前
  • 姚威
  • 很差

voyeurisme (哈哈哈哈哈哈哈电影院有人晕倒了剪完penis

18分钟前
  • 十万
  • 还行

在所谓“后酷儿”时代,面对性少数人群的暴力日常化及隐约化。在主流酷儿文化的body-fetish大背景下,身体却是跨性别人群最大的敌人:芭蕾在这部电影里成为一种与身体作战的隐喻。不谈论自由,骄傲,进步,而谈论疼痛,迷茫,斗争,可以说是近几年最好的酷儿电影之一。

22分钟前
  • 流风揽湖
  • 力荐

想要自由起舞,就得忍受钻心的痛苦,看着脚尖一点点被伤疤占据,刻下血与泪的印记。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冰块能延缓疼痛,却不能化解苦楚;观众看得到舞台上最光鲜亮丽的你,却看不到背后为生出翅膀奋力摔倒的你。其实每个人的过往,都是一段不断遭受创伤又不断愈合的疼痛史,希望你少受点委屈和创伤。

23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有这么理解的父亲,这么开明的亲朋和老师,这女孩真的太不懂事了。

27分钟前
  • 十局九胜
  • 较差

还是平淡了,但心理刻画很好,从建设到崩溃这个过程太抓人心了。

29分钟前
  • 给你我最亲爱的
  • 还行

与李沧东导演一起看片(其实没有很进入电影的故事氛围……)。精神上的痛苦,收于最后那一下的生理疼痛。一大部分,归功于谨慎的,被压力所包围但又一直想做好自己的主角演员。意见参考:https://www.douban.com/people/66855791/status/2321503437/

31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观影建议:女性请在痛经时观看 100D观影效果 比VR还真

36分钟前
  • 已汪销
  • 还行

1.又一次因为一个女性角色忍不住流泪;2.脚趾的血迹、私处的胶布、女孩们带着疑惑的注视、喜欢的男生却只能止于嘴唇、父亲的关心、最后决绝的了断...这一切在导演的刻画和主角的演绎下,都让人切身体会着疼与痛。

3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题材是很吸引我的 但对于我来说片子略显无聊 舞蹈的镜头太晃了 中间能感受到大概是想晃出lara不安和焦虑的感觉 但还是看着晕 导演也太帅了吧 男主也很惊喜 一颦一笑都好入戏 和小雀斑有的一拼 爸爸也是暖心的爸爸 能想象的到那种性别错乱的难受 身为父母 怎么去关爱真的也是一个很大的学问

41分钟前
  • WILDRABBIT
  • 较差

温柔而让人感到真实刺痛的变性之路。人们只看到了毛毛虫和蝴蝶,却没有想过卡在毛毛虫和蝴蝶之间的成长态。这是今年我觉得最纯正的LGBT电影,它对同志的属性构建完全来自于角色内在,与家人是否开明、社会是否支持无关。因为做自己,所以对痛苦甘之若饴。爸爸说“你会成为很多人的榜样”,她说我不想成为榜样,我只想做一个女孩。雌雄莫辩的美少年出演这个变性角色太惊艳了,喜欢她对镜子的每一次凝视...

4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那么好的一个题材,硬生生被“伪纪录片”这种死妈拍法给毁了!!!

45分钟前
  • 凶兆
  • 还行

做个女孩到底要什么代价?全片将戏剧冲突淡化到极致,叙述很像达内兄弟,却克制更多。女孩,外表平淡如水,遮盖的却是波澜万丈。身体差异何需外界审定改变?结尾那一刹,不是惊愕,是选择真的的自我。Don't call me Victor,I'm Lara!卢卡斯·德霍特献出太出挑的处女作。

48分钟前
  • HarperDie
  • 力荐

我讨厌结尾的自我切除,并不是反感不破不立和追求自我,而是反感如此任性而又崩溃的态度。但这并不妨碍我欣赏甚至赞叹结尾之前的所有,勇气喷薄而出,天使藏在你的心里。

50分钟前
  • 第七大陸
  • 还行

剪一半的片长吧……

52分钟前
  • 给艾德林的诗
  • 很差

太白描了,拍成纪录片也许更合适一些。

57分钟前
  • 婴儿葛葛
  • 还行

真诚与理解

58分钟前
  • ipanema
  • 力荐

几乎挑不出瑕疵的处女作,细腻刻画了跨性别者的心路历程,太厉害了,导演跟演员都是。很有趣的一点是,在这个母爱缺席的家庭里,Lara一边给予弟弟充分的母性关怀,一边又在慈父身上寻求男性的强大庇护,而她本人,厌恶自己的男性性征,充分展现属于女性的柔美的一面时,却有着对传统性向的去标签化处理。美丽与疼痛,从来都是相伴相生的,这并不是只属于青春的烦恼,人的一生都在寻求自己和身体的和解。4.5

1小时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力荐